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毒谋-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是陈老!

    沈默云一下想明白了。

    她一直想着要护住陈老,陈老同样也是!

    当时陈老拿了大的火药包挡在了她的前边,又灌了一肚子的酒,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完成计划!

    所以,这根藤蔓便是他留给她与笑言的后路!

    是了!陈老是真君子,他怎会让两个女子陪他一起!

    他这不是冒险,而是送死!

    当然,即便她们不是女子,即便陈老对她没有歉意,他一定会挡在前边!皇帝不在,他便是朝廷的最高决策者,这是他身处其位的职责!

    所以,他早就胸有丘壑!

    所以他从一开始便不曾劝说她离开,因为他知道她倔强不会走!因为在他计划里,根本没打算让她死!

    是了!

    当时陈老一直在言道笑言吉人天相,让她们一会儿在他行动时先躲在竹林里。后来他还送了笑言一个荷包,说里边有什么护身符,又让她若能活下来,便打开荷包完成他里边的遗愿

    可不是护身符吗?

    当时沈默云便觉古古怪怪,此刻想来那荷包便是将这根藤蔓的位置给道了出来。他的遗愿,便是趁他爆破时,让她们赶紧从这藤蔓离开

    没错!沈默云此时才想起一个漏洞。

    笑言根本没必要留在这儿陪他二人送死的!沈默云留下笑言是为了让她带走陈老,可陈老分明看出了她“吉人天相”,却从头到尾都不曾命笑言离开!

    因为,陈老是要笑言能在关键时刻将自己送走!

    只是后来沈默云来不及探究荷包内容,陈老的嘴便被她支使笑言给突然堵了起来。而陈老被笑言带走后,他的所有计划才完全落了空

    而崔奕横之所以能够突然“从天而降”,只怕也与这根藤蔓脱不开干系

第一四七九章 胜势(二合一章节)() 
    没有人知晓,一身黑甲下的崔奕横是个什么模样!

    他当真是浴血而来!

    沈默云第一时间认不出他的怀抱太正常了!

    这一路,他风尘仆仆,不知换了多少马!他大开杀戒,不知杀了多少人!

    此刻的他,面容憔悴,胡渣满面,一身血腥,全然风霜!

    他的几层衣裳被血浸透后,好不容易风干,却又一再染红。他的体温尚来不及烘干那一身血袍,便又有新一轮的腥红添上

    他一路往南,身上的衣裳早已结成了硬块。若不是他习惯了西北路糙简粗陋的生活和沙场上的浴血厮杀,他的那一身皮肉,定早就被磨得血肉模糊。

    接连几日,他除了杀人就在赶路。

    却连换身干净衣裳的时间都没有!

    他上次用饭,是前日。他上次喝足水,是几个时辰前在郭府

    多日前,他在夜半时分赶回了京中。

    当时面对关外越来越多的女真和瓦剌军,他唯有回京二次点兵。

    大部队往两关开去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人在大军中。

    而实际上,他却是在北行的过程中,悄悄带了几百人的心腹,离开了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大军,乔装商队悄悄往西北路里去了!

    他在守关过程中,出击了几次,早已发现了鞑子们有所保留。

    对方根本不是在攻关,而是在有目的的刺探和试探。那么,对方要么是在等待什么时机,要么便是在吸引他的兵力!

    当时京中纵然还留有几万兵力,可他还是不放心。他怕自己被调虎离山,所以早先,他便已经飞鸽北军,寻求郭家的支援。

    然而,他的接连求救却是如同石牛入海,收不到半点回馈。他潜意识便感觉西北路里必定是出了事!

    北军被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南下,郭老将军带了一部分北军将领一道陪同御驾出征了,那么此刻的北军应该是几十年来最弱的时候!

    若是西北路里的防线被撕开,便相当于整个大周的门户大开,只怕要大事不好!

    所以,作为京城防务的负责人,他想要保住京城,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要确保北军始终发挥效用。

    不管是是抵抗或是牵制,北军必须有所作为!因而,他要分心的事儿又多了一件。

    崔奕横的料算很精确,做出的判断也是及时又果敢。

    他二次回京抽调了不少人手至两关,一来是为防守,二来则是个烟雾弹!

    见两关守军人数骤赠,关外一直蹦跶了多日的鞑子们不傻,一定不会贸然攻关。那便给了崔奕横一些时间可以亲往西北路里一探究竟或是出手一二。

    当然,关外鞑子们若真要动手,兵力不弱的两关坚守上一段时间,撑到他赶回应该也没问题。

    于是,崔奕横当机立断,悄悄亲自带人赶去了西北路里。京畿地区兵力空洞,若要保证京城稳固,北军这个保障必须存在!

    而在他回京点兵前,已经分了几批亲兵去了西北路里查探。

    他带的“商队”刚刚出京,便收到了各路探子的回禀。

    综合了各方消息后发现,原来此刻的北军已经被拆开了几路,分崩离析。

    前一段时日,西北边境几部外族调动频繁,早有十万鞑军集结的消息出现。

    鞑军在各路纷纷过境,发动猛攻,烧杀掠抢,无恶不作!

    北军迫于无奈,只能兵分几路,强行前往镇压!

    然而在围追堵截的过程中,他们却一出兵便不是中了陷阱,便是被拖入了缠斗的泥沼,再轻易抽身不得!

    北军一下被割裂成了一个个小团体,战斗力大打折扣。

    他们有的忙追击,有的被偷袭,有的被围困,还有一部被断了粮草,进退不得!

    更有一部分兵力被牵制在了大漠,深陷囹圄!

    至此,崔奕横几乎已洞察了对方的全部目的。

    对方不是为了剿灭北军,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将北军拆个支离破碎,令北军深陷西北,没法抽身回防。

    于是,崔奕横调兵迅速出击,偷袭了一支鞑军,首先将郭珏带领的一支被围困荒城的冲锋军解救了出来。

    从救援的难度,鞑子们稀松平常的战斗力,以及对方支援不够这几个方面,他更是进一步肯定了那些鞑子的目的。

    果然,他的探子来报,一支号称十万,实际人数四五万左右的外族联军已经在开往京城方向。

    至此,对方目的已全然暴露!

    他的人与郭珏的北军合流,快速就近解困了周围的上万北军。

    崔奕横将解救其余北军的任务交到了郭珏手中,而他本人则快速往两关赶回。

    他与郭珏约定,以最快的速度解困集结北军后,第一时间南下帮忙守关。

    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他这几日的消失,竟无一人知晓。

    而北军则在西北路几处被围之地都设置了关卡,断绝了外族军之间的联络。

    正因如此,郭家军正在慢慢整合的消息,外族联军根本一无所知。更不提京中的朱景炽或是太后恒亲王等人。

    而赶到紫荆关的崔奕横则接连收到了一条条的消息:比如南边的局势;比如南边突然有流民开始猖獗;比如京中旧族们最近频频设宴,夜夜笙歌,这热闹似乎过了头

    作为这次京中防务的总领,他的耳目自然早就盯去了各处,甚至不仅仅包括京城!所以此刻他即便人在两关,却依旧能大致掌控京中以及周边的状况。

    他知道有人开始动作了!

    当时他的料想便认定这突至的乱局定与朱景炽脱不开干系。

    可老族们嚣张的蹦跶,分明不是朱景炽的能力足够煽动的!

    而他当时最感到奇怪的,是长宁伯府每日必至的家书突然断了!不管是长公主那里或是沈默云那里,都不曾递来一言半语。

    当时的他自然不知,沈默云已被太后控制,而长公主则因为太妃和表弟媳被胁迫,长宁伯府被人盯上,所以才不得不与他断了联络。

    随后,宫中传出他妻子有孕却胎像不稳的消息。如此大喜,长公主竟然也未传来讯息。

    他几乎可以肯定,宫中也不太平了!

    好在他在永宁侯府有不少耳目,他收到消息,崔春霖竟然也掺和着开始蹦跶了,居然将别院,农庄和郑秀英产业下的人手也一并带回了永宁侯府。

    能让这个老子这般毫不顾忌做出大动作的,唯有一个郑家!

    崔奕横知道,这乱局与恒亲王也绝对脱不开干系!

    当时的崔奕横已经猜了个七不离八,知晓朱景炽与朱广恒达成了某种合作!于是当他后来收到消息,说高丽军也开始蹚浑水时,他已是毫不意外了!

    而事实上,今日长公主在长宁伯府发出信号弹之前,崔奕横便早知今日便是对方动手之时了。

    前几日,关外的鞑军便已经开始后退,他的人一直远远跟着,知晓他们已经慢慢与“十万外族联军”开始汇合。

    而今早子时刚过,北边便有一枚信号弹升空了。

    崔奕横亲眼瞧见了那枚信号弹。

    当时他便已能判定煽动这外族联军的幕后主使就是朱景炽!

    原因很简单,当日千金宴,沈默云成了汪玉婷与嘉和的目标。那两人为了害她而联手,当时蠢笨如猪的嘉和为了一举拿下沈默云,也不知从哪弄了信号弹给汪玉婷。

    后来汪玉婷栽了,这信号弹便在沈默云的建议下被崔奕横拿走了。当时沈默云便怀疑,这信号弹指不定是平南王府所用。

    而后他们将信号弹拿去北边研究了一番。

    果不其然,这信号弹与他们大周军所用并不一样,确实属南边所有。

    南边环境湿热,地形复杂,所以这信号弹从成分,气味到燃出信号的颜色,形状,高度和范围都与北军所用大有不同

    子时过后,这颗突兀的信号在夜空炸开后,崔奕横便知对方的大日子到了。

    他急急开始将人手分布下去,又燃了信号,求救郭珏的北军赶紧回撤接应。

    他的判断很正确,那“十万联军”果然南下了。

    天亮之时,居庸关迎来了第一轮攻击。

    他没有选择,亲自领兵迎敌。

    而在他正苦战之时,却又收到探子回禀,宫中方向也有信号弹放出。

    他一掐,正是早朝之时。

    他知京中也要出事了。

    当时的崔奕横已是心急如焚。

    他当然知晓要赶紧赶回京城。

    可外族联军已至眼前,郭珏南军尚未赶至,他根本脱不开身。

    与此同时战报又至,说是外族军在往居庸关进攻时,突然改了路线,又折去了紫荆关。

    两关兵力总数只有三万多人,可对方林林总总的兵力加起来却有七至八万。

    紫荆关岌岌可危。

    他将居庸关安排好后,便带了万人折回紫荆关抗敌。

    在赶路途中,他又接到了京中消息:长宁伯府燃出了他们北军信号。

    这是他留给沈默云的!

    他很清楚,若不是到了关键时刻,她绝对不会动用这信号弹求救!

    他一下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两边,他暂时只能保一处!

    那一刻,他和他的亲兵都勒马沉默了。

    这意味着,他所有的家人,他们不少兄弟都深陷困境了。若他们带兵调头,用不着一个时辰,便可杀回京中。途中他刚好还可以调用北营人手,一定可以控制住局面

    可并不知朱景炽已经入京的崔奕横,还是选择了先守关!只因一旦外族联军攻破城池,整个京城——大周的心脏便都落入了敌手!

    到时候,家破人亡的,将是成千上万无辜之辈!

    整个大周,都将危如累卵,朝不保夕!

    崔奕横心一横,一甩鞭,带着他的踏雪马带头冲向了紫荆关。

    在组织人手抵御了几次进攻,杀敌近五千后,他终于等到了郭珏带领的北军匆匆赶到。

    郭珏按着他先前的指示,脱掉了军装,昼伏夜行,从西边而来,走的是倒马关,直接入关与他汇合而半点不曾惊动外族。

    到那一刻,都尚未有人知晓北军除了留在西北路掩人耳目的一拨人,其实主力军已经全部偷摸入关。

    这一次,郭珏带来了近三万人。

    至此,紫荆关的守军人数已达五万多人。

    关口易守难攻,崔奕横终于放下了心。

    他与郭珏简单交接了一番。

    这之后,郭珏穿上了他的战甲,成了“崔奕横”,站上了紫荆关的指挥台。

    这两人身形差不多,战甲一穿,只留了一双眼睛在外,隔了一道雄关的鞑子根本没有任何怀疑

    而此刻的崔奕横则进行了一次乔装,除去了军衣,连踏雪也没敢骑,只换了一匹普通胡马,带着一群亲卫,急急往京城方向而去

    胡马走得慢一些,赶至京城已是两个时辰后。

    所有城门已关,他不想打草惊蛇,便先在京郊四处观望了一阵。

    在南城门,他远远瞧见了城墙上站着的长公主,以及正在对抗一众流民的御林军。

    南城“流民”来势汹汹,一眼看去,竟有好几万人!

    而他在城墙指挥台找了许久,都没有瞧见妻子身影,更是心急如焚!御林军都集中在此,那长宁伯府呢?她还在那里?她身边的人手可够用?

    当时的他只一个心思:赶紧进城再说!

    崔奕横当即便将衣裳撕扯了个破破烂烂,带人混入了流民队伍。

    他和他的人魁梧有力,接连掀翻了好几个御林军后,终于引起了当时指挥使杭元的注意。

    杭元一眼便认出了这群人。

    他是个机灵人,一下看出崔奕横不曾表明身份直接入城必有用意。

    于是,杭元亲自带了一干亲兵上前“围剿”崔奕横等人,而崔奕横则带人尽力配合着。

    就这样,在一片混乱中,崔奕横和他的人很快便神不知鬼不觉因先后不敌御林军,而被“擒获”绑走

    崔奕横终于顺利进城,还与长公主碰了头。

    在知晓了所有来龙去脉,及沈默云并未有性命之忧,反而还带着一干朝廷命官躲去了湖心岛后,他心下也是微定。至少一时半会儿,她还是安全的!

    虽然此刻的他们兵力明显要少于对方,可朱景炽到了明处,他到了暗处!这一优势只要能用好了,一定可以转化为胜势!

第一四八零章 火候() 
    及时赶回的崔奕横即便没有带回援兵,也让强撑至此的长公主如释重负,大松一气。可她刚想要移交重担,却叫崔奕横止了。

    他在暗中可比在明面上强多了!

    这一次,也该让朱景炽吃他一个暗亏了!

    所以长公主不但不能“卸任”,还必须装作若无其事,甚至手忙脚乱。

    更何况长公主代表皇室,继续号令御林军更是适合不过!

    崔奕横将所有能搜集到的军情都整合了一番。

    他在想,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让他既拿下朱景炽,结束乱子,又能救下妻儿,将损失降到最低?

    面对明显的劣势,他们有没有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法子?

    事实上,那个时候的崔奕横,有个想法是与沈默云不谋而合的:结束一切最简单的操作便是擒贼先擒王,拿下朱景炽!

    但当时的他们,头一条是兵力不够!除了镇压南城流民,城中也是暴动暴乱不断,御林军还要分拨出去各个城门,他们手中可用之人实在捉襟见肘!

    府衙早就乱了套,四处镇乱的人手都不够,根本不可能再拨出人手来。

    据长公主之言,事实上,长宁伯府周围那一片,即整个京城的东北区都已经被朱景炽和他的南军所控制!

    期间长公主派去刺探的死士回禀,此刻的长宁伯府和周围几府都已是密密麻麻聚集的南军,总人数至少有好几万。

    好几万?

    呵呵!

    崔奕横只能笑了又笑!

    从朱广平到朱景炽,他们的野心都从来不局限于南地。他们十几年的运营下,在京中暗布有几万人的旧部新众一点都不稀奇。

    朱广恒又是在京中土生土长的皇家贵子,他的隐形部众只怕更是不少!

    两年多前,暗布京中的南军余孽便未能成功清剿,这一次,他们可不得摩拳擦掌,倾巢而出以全力以赴投身大业,完成最后一搏?

    所以,这个人数,此刻的守军尚惹不起,只能看着朱景炽的南军一点点以长宁伯府为基地,慢慢蚕食周围区域!

    不过有一点崔奕横不太明白,朱景炽既然坐镇了长宁伯府,兵力又足够,那他还在等什么?应该要么赶紧拿下京城,要么立即攻下湖心岛才是!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朱景炽是在等什么时机?

    应该是火候未到!

    是等他的后续力量吗?

    等能够足以控制住整个京城所有局势的南军援兵?

    等一个即便守军回防力量到位,也再动摇不到京城局势的援兵或是盟友?

    若猜测不错,他该怎么做?

    崔奕横按起了太阳穴。

    要么,阻止?不可能!能力不够,他们做不到!

    要么

    火候不到,若索性点上一把火呢?

    那将如何?

    崔奕横渐渐有了些想法。

    他要杀的人在长宁伯府,他要救的人在湖心岛,他不能动用御林军,也似乎到不了他要杀或是要救的人身边,看似全是死路!

    不但如此,时间上,他要面面俱到似乎也不可行!

    那有没有办法可以将问题放在一起解决?

    湖心岛!

    那是个好地方!

    若是朱景炽被拖去那儿——那个孤立之地,要杀他是不是要简单一些?

    想法顿时一个个冒了出来。

    人手不够,可以去借一些!

    恰恰有一家人手中的兵力绝对以一敌三,他还可以安心去用,那就是郭家!这个不难!郭家可用的人手或许不多,可他人在暗中,只要操作得宜,未必不能发挥奇效!

    那么,他要做的,就是让朱景炽乖乖上钩,跑去湖心岛!

    既然判断出朱景炽还需要一把火,那这把火,就由他来点!由他亲自将朱景炽送去岛上!

    主意已定的当时,他们又收到了湖心岛传来的讯息:太后薨,朱广恒终于重新选边,为保命和高丽军,会即刻出宫与长公主进行合作。

    难得的利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