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疾,杜门不出,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 :“若用臣,臣如
前,乃敢奉命 。”王许之。李牧遂往,至,如故约。匈奴来无
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
选车得一千三百乘,选骑得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⑨五万人、
控弦者⑩十万人,悉勒兵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来,
佯败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
奇阵,张左右翼以击之,大破之,杀匈奴十万余骑,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犯赵边。⑾
【注释】
… 页面 76…
百战奇略 ·74·
①能而示之不能: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李牧:战国末赵国名将。长期驻守赵国北部边境,甚得
军心,曾率军打败东胡、林胡、匈奴。赵王迁三年(公元前2
33年),因率军击败秦军有功,被封为武安君,后因赵王中
秦国反间计被杀。
③代、雁门:代,郡名,地处今河北蔚县一带;雁门,郡
名,地处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
旗海、岱海以南地区。
④市租:马本及唐本皆作“下租 ”,今从王本和汪本。市
租,谓收取租税。
⑤幕府:古代将帅出征,所设府署以帐幕搭设而成,故称
将帅之府署为“幕府 ”。后世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如明清的
督抚衙门,也称“幕府 ”。
⑥烽火:马本及唐本、汪本皆误为“风火 ”,今从王本。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设施。当敌人入侵时,即在边境所筑的高
台(烽火台)上烧柴或点燃狼粪以传报敌情。
⑦厚:马本及诸本皆误作“后 ”,今据史校改。
⑧谓:史籍原作“让 ”,《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英
宗父名 (“允让”之“让”)援引时改“让”为“谓”。
⑨百金之士:指敢于冲锋陷阵而获得重金奖赏的勇士。
⑩控弦者:指会拉弓射箭的射手。
⑾本篇史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页面 77…
百战奇略 ·75·
20.弱战
【提示】
本篇以《弱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作战应
注意掌握的原则和方法。它认为,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
势下对敌作战,要用“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的办法,伪装成
强大的样子,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虚实、强弱之势,因而也
就不敢轻易同我交战。这样,我军就可安全撤退,远离危险。
本篇援引《孙子兵法·势篇》的“强弱,形也”一语,原意是,
军队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敌我双方实力对比的大小所显现的。
但本篇这里则转意为 ,兵力的强弱,是可以用“示形”之法
伪装的 。军事实践的经验表明,战争不但是实力的较量,同
时也是智慧的竞赛。在一定物质力量的基础上,要打败敌人,
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指导的能动作用,在运谋斗智上胜敌一筹。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内容的“示形”方法,以达到欺骗敌
人、迷惑敌人乃至战胜敌人之目的,这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是经
常被采用的一种有效战法。
东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 ),汉将虞诩就是运用
“弱而示强”之法战胜羌兵的。虞诩奉命率部出任武都太守,
以解羌兵进攻武都之危,结果被羌兵拦截在陈仓、崤谷一带不
得前进。当时,从双方兵力对比看,羌兵优于汉军,在此众寡
不敌的形势下,虞诩首先采取虚张声势之法,故意扬言已向朝
廷请求救兵,但必须等到救兵一到才能进发,以此麻痹和松懈
… 页面 78…
百战奇略 ·76·
羌兵;继则乘羌兵四处抄掠而兵力分散之机,日夜兼程,急速
向武都进发,并在途中采取“增灶示强”之法,进一步欺骗和
迷惑羌兵,使其无法摸清汉军的虚实,从而摆脱了羌兵的追击,
顺利到达了武都郡。其后,虞诩所以能以“兵不满三千 ”(见
《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下同)之数 ,而击败“万余”羌
兵对武都的进攻,这主要是由于虞诩运谋斗志胜过羌兵的结果。
当时,有人以“孙膑减灶而君增之”为辞,向虞诩提出疑问。
但虞诩回答得好 :“孙膑见(现)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
也 。”虞诩此种不为古代成法所拘泥,善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
不同战法的作战指导,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形势时,
必须多设旗帜,加倍增筑锅灶,伪装成强大之势以迷惑敌人,
使它无法摸清我军多少、强弱之实情,敌人就必定不敢轻易向
我进攻,我便可以迅速撤离,使全军摆脱危险境地。诚如兵法
所说 :“兵力的强弱,是可以用‘示形’之法伪装的。”
东汉安帝时期,地处西北的羌族举兵反叛,寇掠武都郡。
临朝执政的邓太后以虞诩有将帅之才略,升任他为武都太守而
令其率兵西行平叛。羌人首领率众数千人,阻截虞诩于陈仓、
崤谷一带;虞诩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为了麻痹羌人,虞诩
扬言他已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
这个消息后,便分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虞诩乘其兵力分散
的有利时机,率兵疾速西进,日夜兼程赶路,一昼夜行进二百
里,并命令部队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兵
见此情形而不敢逼近虞诩部队。有人问道 :“孙膑围魏救赵时
… 页面 79…
百战奇略 ·77·
是采用逐日减灶之法欺骗魏军的,而您却是用的逐日增灶之法;
兵法上讲一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 ,以防不测,而今我们却
走了二百多里 。这是为什么?”虞诩回答说:“敌人兵多,
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诸郡救兵来参
战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
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我现在是向敌人伪示自
己力量强大。(两者所用战法之不同),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
不同的缘故 。”
【原文】
凡战①,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
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
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法曰 :“强弱,形也。”②后汉③,
羌胡反,寇武都④,邓太后⑤以虞诩⑥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
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⑦、崤谷⑧,诩即停军不进,
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
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⑨。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
羌不敢逼。或问曰 :“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
里 ,〔以戒不虞〕而今日且行二百里,何也?”诩曰 :“虏
众多,吾兵少。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
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⑩
【注释】
①凡战:王本和汪本皆作“凡与敌战 ”。
②强弱,形也:语出《孙子兵法·势篇》。
… 页面 80…
百战奇略 ·78·
③后汉:指东汉。
④武都:郡名。汉武帝时置。东汉时郡治在下辨(今甘肃
徽县西 )。
⑤邓太后:即东汉和帝刘肇之皇后,名绥。和帝死后,她
先后立殇帝刘隆(和帝少子 )、安帝刘祜(章帝孙 ),临朝执
政十余年。
⑥虞诩:东汉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人,字升卿。
安帝时,始为朝歌(今河南汤阴西南)长,后任武都太守。顺
帝时,官至尚书仆射。
⑦陈仓:古县名,秦置。因山而得名,治所在今陕西宝鸡
东。
⑧崤谷:即散关,亦称大散关。位于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
岭上,当秦岭咽喉,是自陈仓出陕入川的交通要道,向为兵争
要地。
⑨兼行百余里:马本及唐本“兼行”后有“日行 ”,显系
衍文,今据史载删除。兼行,谓两倍行程,故“兼行百余里 ”,
实际行程当为二百余里。
⑩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
… 页面 81…
百战奇略 ·79·
第三卷
21.骄战
【提示】
本篇以《骄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强而易骄之敌的作战方法
问题。它认为,对于强敌而不能一下战胜它的时候,应采取“
卑词厚礼”之法,以助长敌人骄傲情绪,待其弱点充分暴露而
为我可乘之时,再出兵击之,就能一举打败它。本篇这里所引
“卑而骄之”,乃是孙子著名的“诡道十二法”之一 。结合
《骄战》全文看,其意思是,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
其更加骄傲麻痹。骄兵必败,这是为中外战争实践所一再证明
了的一条客观真理。一般说来,强兵易骄,胜兵易骄。强兵、
胜兵之所以易骄,主要由于为将者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敌我双
方力量,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敌人,因而在作战指导
上陷入极大盲目性所致。似此而指挥部队作战,就没有不打败
仗的。高明的将帅,不仅能做到自己不骄不躁,而且还能善于
捕捉敌人的弱点,采取有效办法骄纵敌人,从而造成歼敌的有
利时机。本篇所论用“卑词厚礼”以骄敌志之法,便是古代战
争中,常为兵家用以战胜强敌的有效战法。东汉末东吴袭取荆
州之战,就是运用“卑而骄之”战法取胜的一个成功战例。当
… 页面 82…
百战奇略 ·80·
时,镇守荆州的蜀将关羽,在其北进俘获魏将于禁、围困曹仁
于樊城之后,已为胜利冲昏头脑,而放松后方荆州的守备。东
吴孙权君臣抓住关羽“意骄志逸”这个致命弱点后,先是驻守
陆口的东吴大将吕蒙佯装有病回到京都建业(今南京 ),以此
麻痹关羽,使其放松对东吴的警惕;继则委派位卑名微的陆逊
替代吕蒙进驻陆口,进一步骄纵关羽。而陆逊到达陆口后,佯
以卑躬谦和之姿,对关羽极尽颂扬恭维之能事。此法果然行之
有效,关羽对陆逊的险恶用心非但不怀疑,反而竟“遂大安,
无复所嫌”(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完全解除了对东
吴的警惕性。这就给东吴袭占荆州造成了可乘之隙。其后,孙
权及时督帅吕蒙、陆逊等部实施偷袭,一举而克荆州。而“名
震华夏”(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关羽,竟落得一个
兵败被杀的可悲下场。
【译文】
大凡在敌人力量强大,我军没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作战,应当
用卑恭的言词和厚重的礼物,麻痹敌人使其志骄意惰;待到敌
人有隙可乘之时,便可一举而击破它。诚如兵法所说 :“对于
卑视我方之敌,要设法使其更加骄躁 。”三国蜀将关羽率军北
伐,活捉了魏左将军于禁,并围困其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而
此时镇守陆口的吴大将吕蒙声称有病回京都建业休养 ,(途经
芜湖时)陆逊前去看望他,对他说 :“关羽驻地同我们边境接
邻,您怎么竟远离防区而东下京都,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
吕蒙说:“的确像您所说,可是我的病很重啊。”陆逊接着分
析说 :“关羽自恃骁勇无敌,经常侵凌别人,刚立大功,更加
骄傲放纵,现在一心只图北进,对我们吴国没有怀疑,加之又
… 页面 83…
百战奇略 ·81·
听说您得了重病,必然更加不作防备。倘若现在出其不意地袭
击他,自然可以将其活捉制服。您回京都见了主公(孙权 ),
应当很好地谋划谋划 。”吕蒙说:“关羽向来勇猛,既难以对
付,且又久据荆州,大施恩信于民,加之刚刚打了胜仗,胆量
气势更盛,是不容易图谋他的 。”吕蒙回到建业,孙权问他:
“您病了,谁可以接替您的职务?”吕蒙回答说:“陆逊谋深
虑远,具有堪当重任的才能,从其对局势的分析筹划所显示出
的器识来看,他最终是可以担当大任的。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
并不为关羽所畏忌 ,(要找接替我的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如果任用他,应当指令他对外要隐藏自己的才能行迹,而在暗
中观察形势变化,寻找有利时机,然后方可战胜关羽 。”孙权
于是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都督,以接替吕蒙的防务。
陆逊奉命来到陆口后;立即写信给关羽极尽恭维之辞,说:“前
不久蒙您观察敌人衅隙而适时出兵北伐,按照法制治军用兵,
因而以较小的举动而获得大胜,这是何等崇高伟大啊!敌国遭
到失败 ,有利于我们两国同盟互助 。因此,听到这一胜利消
息后 ,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击节庆贺,盼望您乘胜前进,席卷
中原,以实现我们共扶汉室的心愿。我陆逊才思不敏,受命西
来驻防,引颈仰慕您光照尘世的业绩,渴望接受您对我的良好
教诲 。”又说:“于禁等人被擒,远近的人们都欢欣赞叹,认
为将军的功勋足以与世长存,即使是当年晋文公城濮败楚之用
兵,淮阴侯韩信攻克赵国之谋略,也都没有超过您的功绩。听
说魏将徐晃等人率步骑兵进驻樊城附近,窥探您的动静。曹操
是个狡猾的敌人,他出于对您的忿恨,将不顾处境困难,而暗
中增派部队,以求实现其南进的野心。他的部队虽说已经久战
疲惫,但还有猛将悍卒可用。况且打了胜仗之后,往往患在骄
傲轻敌。古人用兵之法是,胜仗之后更加警惕。因此,希望您
… 页面 84…
百战奇略 ·82·
能广为筹划,制定周密方略,以确保全胜不败的战绩。我本一
介书生,粗疏迟钝,愧居自己所不堪胜任的职务,幸喜与您这
位威德崇高的将军为邻,因此乐于向您尽抒愚见,虽然不能合
乎您的谋策,但我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倘能明了我对您的
仰慕之忱,以上所言则供您考察 。”关羽看了陆逊的信后,觉
得他有谦恭敬仰和请求依托的意思,于是大为放心,对吴国不
再有所疑忌了。陆逊及时地把这些情况报告给孙权,陈述其可
以擒获关羽的主要理由。孙权据此暗中派兵溯江而上,令陆逊
和吕蒙率军为前锋,到达之后便迅速攻占了公安和南郡两地。
【原文】
凡敌人强盛,未能必取,须当卑词厚礼,以骄其志,候其有衅
隙可乘,一举可破。曰 :“卑而骄之 。”①蜀将关羽②北伐,
擒魏将于禁③,围曹仁④于樊⑤。吴将吕蒙⑥在陆口⑦称疾,
诣建业⑧,陆逊⑨往见之,谓曰 :“关羽接境,如何远下⑩,
后不堪忧也 !”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
矜其骁气,凌轹⑾于人。始有大功 ,意骄志逸⑿,〔但务北进,
无嫌于我。〕又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擒制。
下见至尊⒀,宜好为计 。”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与敌,且
已据荆州,恩信大布,兼始有功,胆气益壮,未易图也。”蒙
至都,权问 :“卿病,谁可代者?”蒙对曰:“陆逊虑思深长,
才堪负重,观其规虑⒁,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
无复是过⒂。若用之,当今外自韬隐⒃,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⒄代蒙。逊至陆口,书与羽曰:
“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⒅,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
绩,利在同盟,闻庆抚节⒆,想遂席卷,共奖王纲⒇。某不敏,
… 页面 85…
百战奇略 ·83·
受任来西 ,延慕光尘(21)思禀良规(22)。”又曰:“于禁等
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
(23),淮阴拔赵之略(24),蔑以尚之(25)。闻徐晃(26)等步骑
驻旌(27),窥望麾葆(28)。操猾虏也,忿不思难,恐潜增众,
以逞其心。虽云师老,犹有骁悍。且战捷之后,常苦轻敌,古
术军胜弥警,愿将军广为方针,以全独克。仆书生疏迟,忝所
不堪(29),嘉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傥
明注仰(30),有以察之。〕”羽览书有谦下自托之意,遂大安,
无复所嫌。逊具启状,陈其可擒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
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南郡。(31)
【注释】
①卑而骄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关羽:三国蜀汉大将。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
云长。东汉末,从刘备起兵于涿郡。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刘备为曹操所败,羽被俘后受封汉寿亭侯,后仍归刘备。建安
十九年(公元214年)镇守荆州;二十四年率军北进,围攻
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大破于禁所领七军。不久,因后方空虚
无备 ,孙权派兵袭占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郡(治今湖
北江陵 ),荆州完全丢失,关羽父子兵败被俘杀。
③于禁:三国魏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字文则。初从济北
鲍信镇压黄巾起义,后归曹操,官至虎威将军,封益寿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