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时代:最强学习系统-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挫折和不幸,最后转变成的,不过是更强的报复心和嫉妒心吗?

    嘲讽的笑了笑,还真是可悲呢。

    “这个妖蝶想来都是恨我的,你们也就别问了,12年前一个逃亡的女人,是不可能壮着胆子回到这个危险的地方,还这么明目张胆的包药厂,这不是找死?”

    “不过我奉劝你们一句,这个女人估计在这个药厂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最好不要贸然出手啊。”

    这句话不是对着审讯员说的,而是对着一旁的玻璃说的,那双眼睛就像是穿透了单面玻璃,直接和艾云舟对视。

    将头别开,躲过视线,艾云舟转了身,准备离开。

    “审讯就到这里吧,没有什么可问的了,只是确定一下是不是她。”

    通过耳朵上的耳机,通知审讯员,审讯结束,艾云舟一个人慢慢悠悠的在走廊上走着。

    现在他想的已经不是杜千青的事情了,他在想,这个药厂在这长达12年的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不管怎么样,杜千青是最了解那个女人的人。毕竟可是有那么一句话的。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所以杜千青的话是不能不听的。

    揉了揉太阳穴,因为过度的紧张有些偏头痛,站在原地缓了一会儿,才继续向前走,可是不管怎么看,艾云舟的身影都带着浓浓的疲惫和孤寂。

    当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想来也就是这样的状态了吧?

    光嫩白净的手,纤长的手指,将放在腿上的书合上。

    “冷不过人性,凉不过人心。什么人性人心的,这些东西都是不需要的。”

    将书随手扔在桌子上,妖艳的女人起身准备外出。

    这本被随手抛弃的书,月亮和六便士这六个字在封面上是那样的扎眼。

    被虚掩带上的门外传来了女人的声音和另一个男人的声音。

    “夫人,车已经备好了,还是去老地方吗?”

    “嗯,今天就不去了,那些人也没什么用了,每一次去,都是在不停地问怎么能长生,这种东西,是说告诉就告诉的吗?”

    “是。”男人应该是个管家吧,相当淡定的声音,想来对这种事情是见怪不怪了,“所以目的地是?”

    “我记得,在郊区是有一个和我们合作的孤儿院吧?”

    “是的夫人。”

    “那就去那里看看吧,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好货。”

    后来声音就消失在了房间当中,一切又恢复了安静。

    失去了人性和人性的人,还真的是人吗?

    这已经不能被称之为人了,可能就连兽都不如了,毕竟这兽也是有兽性和兽心的啊。

第421章 变异和进化() 
大晚上的,伍新竟然失眠了,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于一叶奇怪的态度。

    对于那个药厂的态度。

    看起来应该是惊讶的,可是伍新却总觉得这一份惊讶当中是有伪装成分在里面的。

    所以,隐藏的是什么呢?

    一般来讲人在想事情的时候就会变得相当的清醒,有心事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伍新现在就处在这样的情况当中,睡也睡不着,就是来来回回的重复于一叶之前的神态,并且对此进行对号入座和推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于一叶这个人其实挺难猜的。

    这厢伍新是各种的睡不着,而隔壁的于一叶到是“睡”的挺香。

    好吧,只是表面上在睡觉,实际上她正在学习区当中学习。

    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指定的生物和化学。

    “因为之前在现实里你好像提到了基因变异,因此今天想要和你具体的讲一讲基因变异以及各种各样的进化假说。”

    生物老师优哉游哉的坐在于一叶的对面,一派轻松,但是于一叶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她看着生物老师身后漂浮着的打量的密密麻麻的字,很是苦恼。

    这也是系统升到第二级的时候一个新的变化,将以前直接灌输进于一叶脑子当中的知识,全部展现在于一叶的面前。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是不用写板书了。

    是的,在第一季当中,除了部分老师用的是电脑以外,其他的人都是手写,美名其曰让于一叶回忆一下美好的学校生活。

    这都是什么破理由?

    第二就是,说一点知识,就往于一叶脑子里钻一条知识,之前的强行灌输是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的,现在分开来就可以减小疼痛。

    “但是它会延长疼痛啊!”

    这还不如一次性疼完呢!

    “使用者,这是为了让你知道知识的得来不易。”这是灵的原话,当时于一叶差点没气的揍它。

    当然前提是揍得到。

    “基因变异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等于一叶回过神来的时候,生物老师已经开始了他的侃侃而谈。

    “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这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变异基因。于是,后代和祖先就有了不一样的地方。”生物老师说着身后的大屏幕上同时还有着字和图片交相辉映的出现,而等到于一叶看清了以后,这些东西就会飘进她的脑子里。

    现在于一叶的大脑就在一阵阵的抽着疼。

    “基因变异的后果对于人类来讲除了出现新的不同点,形成致病基因引起遗传病外,还可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出生后天折等,称为致死性突变;当然也可能对人体并无影响,仅仅造成正常人体间的遗传学差异甚至可能给个体的生存带来一定的好处。”

    “当然,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在普通的动物当中发生变异,小叶子你也看到了,就是外面的那些虫子,体型变大,出现致命的缺陷。”

    “因此,一切都是未知的,如果想要靠基因变异来进行进化,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说在那个女人实验多次发现基因突变这条路不行以后,就改变了策略了吗?

    将人和动物拼接在一起?

    还真的是太恶毒了。

    “之前有和你讲过变异的原因。”老师和灵是共享视角的,所以于一叶发生了什么他也都是知道的,“而那个虫子,很明显就是化学因素导致的,处理办法几乎是没有的,除了斩草除根,不要想着让它们变成原样。”

    于一叶是明白的,毕竟那么恶心的东西,留着干什么?

    而这一次造成的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都是要用净化器来清理的。

    这个问题就是学习点和声望的事情了,要看于一叶自己了。

    “很高兴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我还以为你会尝试将那些东西留下点。”

    生物老师的笑容和话语都是调侃的,毕竟现在整个学习区的老师都知道于一叶是害怕这种软绵绵的蠕动的虫子了,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把柄,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过呢?

    肯定不能。

    于一叶的脸成功的黑了一半,这都不用想是谁干的好事,肯定是灵,这个家伙每次都是专坑自己主人三十年的那种。

    本想张口反驳一下,可是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反驳,一瞬间于一叶觉得自己的心好累。

    人生中第一次这么害怕一种虫子就被抓了小辫子,好心塞啊。

    “好了好了,我也不调侃你了,咱们继续学。”

    生物老师相当的懂得点到为止这四个字,调侃也不能太过了,毕竟这对面的人已经是一脸的生无可恋了。

    “下来咱们来说说进化。”

    “这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这又是开了一个新的内容了,所以于一叶听得也是很认真的,“你们在高中生物或者是初中生物里应该是学过的,所谓性状是指基因的表现,在繁殖过程中,基因会经复制并传递到子代。”

    “而我们刚刚说过,基因的突变、变异,是可以使性状发生改变,进而就造成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然后这个新的性状又会因物种迁徙或是物种间的水平基因转移,而随着基因在种群中传递。”

    为什么要将两个内容放在一起讲呢?于一叶一开始还有些不明白,可是现在却立刻明白了,这两个就是一个前后的,因果的关系。

    “当这些遗传变异受到非随机的自然选择或随机的遗传漂变影响,在种群中变得较为普遍或不再稀有时,就表示发生了进化。”

    进化,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至少现在是被大多数所承认的,但是怎么进化,这就是人们所争论的焦点了。

第422章 地震() 
到底人类是怎么进化的呢?各种各样的说法,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道理,甚至是相当的有道理,但是具体的进化方式是什么?没有人说的清楚。

    其中主要的学说有,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直生论、生物进化的“突变论”、新达尔文主义学说、综合进化学说、中性学说、“间断平衡”学说、进化“四因说”。

    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学说是有局限的,这个是在初中高中的生物书上所论证的。

    这个学说后来也就被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所代替,达尔文回答了拉马克所不能解释的许多问题,也算是当时最完满的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在思想方面、学术内容方面和科学方法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许多方面也引起了争议。

    首先,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的论述包括多个方面,即生物跟无机自然条件的斗争;跟同一物种的斗争——种内斗争;跟不同物种的斗争——种间斗争。但他主要指的是繁殖过剩所引起的种内斗争。显然,达尔文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要知道事实上,生命自然界各类生物之间,不仅具有冲突,也包括和谐的生存;既有强烈的对抗,也包含理性的合作。

    而达尔文则过分强调“斗争”这个侧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联系。并且他把繁殖过剩所引起的生存斗争当作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就算是没有繁殖过剩,物种也会变异,旧种也会绝灭,新的更发达的种也会取代它们。

    而且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当中还有许多现代科学所不同意不支持的观点,原因就是因为是找不到充分的证据的。

    达尔文的说法不完美,其他的同样不完美。

    不过没有什么东西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科学的,都是需要人们一步步的探索,才能真正的拼凑出这块巨大的拼图。

    这一个晚上,于一叶就是在不停地脑子宛如针扎一样的进化学习中度过。

    学习区有一个好处。

    在里面获取的知识是可以带出来的,永远的储存在脑海当中,但是疼痛不会随之一起来。

    当于一叶睁开眼睛,太阳的光芒已经投过窗帘的缝隙,悄悄的落在了毯子上。

    揉着本就乱成一锅粥的头发,拖着拖鞋,眯着眼睛进了卫生间,一番洗漱以后,再出来就是那个“聪明机智”的于一叶了。

    “使用者,请你直面你自己的良心,不要说谎。”

    “”要不要这么扎心?

    大清早起就被自己的人工智能给怼了一把,可以的很强势,一下子就怼清醒了。

    等于一叶来到餐厅的时候,伍新已经坐在对面的桌子上等着了。

    这伍新没有穿制服外套,就是一件白衬衫、制服裤,还围着一个围裙。

    但是这样的形象并没有让于一叶觉得很好笑,相反的,这是难得的大清早起的养眼的时候,要知道平日里于一叶可没有什么心思去看美男,毕竟每天忙得飞起。

    欣赏了一下自己秘书的样子,便坐在了椅子上准备吃饭。

    等到早点上齐了,便进入了每天早上的例行公事,这是于一叶在来到这里以后两个人培养出来的习惯。

    聊天。

    不是普通的纯聊天,而是有内容的聊天。

    举个例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最近有什么新闻,最近发生的事情,对华星未来有没有影响。

    或者是华星未来有什么事,有什么需要伍新和于一叶做的。

    这都是可以探讨的。

    “今天的话题是什么?”

    今天的早点是吐司煎蛋培根加上一杯豆浆。

    没办法,于一叶有点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会让她感觉身体不舒服,所以伍新就将早上的饮品变成了豆浆。

    “今天的话题有点多,要先从昨天开始。”

    昨天?于一叶回忆了一下,昨天在餐桌上好像真没有什么话题,两个人匆匆吃完就跑了,然后忙得最后才回来,只是嘱咐了一下昨天要做的事情。

    今天时间充裕,那就补回来吧。

    “所以昨天的话题是?”

    “那场大地震,已经九年了。”

    于一叶愣了愣,九年了

    九年前,天府之国的那场地震,举世震惊,当时还是小学五年级的于一叶深深地记得当时电视机上每天轮番滚动着的新闻。

    新闻主持人在播报死亡人数时的哽咽,举着国旗聚集在广场大喊着加油、雄起的人们。

    那些在废墟当中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幸存者;不怕危险,写下遗书毅然决然通过跳伞的方式进入震中的伞兵,在余震中被战友拉出废墟,跪在安全区痛哭的喊着“让我再救一个孩子”的士兵。

    都是如此的历历在目。

    “原来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啊。”

    于一叶不想去回忆这件事,不是因为她冷血,而是她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的确,当时我还小的很。”伍新当时的年龄也不是很大,“不过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希望我长大是一个军人。”

    而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当初的想法,甚至做的更好。

    “后来也参与了很多的救灾,有的时候,真的希望这些灾难不要发生。”

    “有的时候,天灾人祸,真的是避免不了的。”于一叶摇摇头,有些事情,不是你希望它不发生,就不会发生的。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防患于未然,不要等着事情发生了,才追悔莫及。”

    “那地震可以预测吗?”伍新抛出的这个问题是有一些尖锐的,甚至是争论不休的,每一次地震发生,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会不停的讨论这个问题,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

    “我没有办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曾经预测成功过,海城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是失败的。因为地震没有规律的,你不能认为这一次地震前出现了什么,比如地磁异常,下一次也同样会如此。”

    “而且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深处,但目前所有观测资料都在地表。人们对地震孕育的机理并不清楚,浅部和深部地震的动力元素、地质环境也不一样。”

第423章 意识() 
“所以难度相当的大,有的人说可以,有的人说不可以的,都是各执己见的,或许以后可以准确预测吧,但是现在真的是挺难的,我就不发表评论了。”

    其实这个话题是于一叶在高中的时候和地理老师闲来无事讨论的,当时就没有争论出什么,要说不可预测,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要说可预测,为什么又会成功率那么低?

    这东西说不清,所以于一叶也就不瞎发表意见,而且与其寄希望与预测地震,还不如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管他什么天灾人祸,提高自己的防灾减灾意识,将每一个明天都当做会发生灾难,都会经受灾难的考验,而去完善每一个措施来预防,是比任何预测都来得靠谱的。

    就像九年前的那场地震,有一个中学的学校是没有出现坍塌的,整个学校所有的师生都活了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中学的校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要求加固校舍,因为这个中学的校长要求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防灾演习,教会学生们怎么逃生。

    所以,这个中学的所有师生,全都活了下来。

    当然,科技也是可以保证在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能够提高人们的生存率的。

    且不说科技可以增加房子的强度,就连救援机器的能力提高了,也是相当好的。

    说道这个,于一叶就想到了商城当中那一堆堆的大型机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兑换出来用啊。

    涉及的领域太广了也不好,至少在用的时候是很愁的。

    这个话题其实也没有持续很久便到了下一个。

    早餐正好吃了三分之一。

    “那,昨天的说完了,今天的呢?”

    吃了一口煎蛋,于一叶开口问伍新。

    “今天的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最新的,boss想先听哪一个?”伍新现在吃饭也慢下来了,毕竟也不是在部队里吃饭要求速度,而且吃的慢一点对身体也好。

    “先听以前的吧。”

    “五六大兴安岭大火30年了。”

    等等,不对啊,五月六号的事情怎么现在才说?

    伍新喝了一口豆浆,顺了一口气:“这场火烧了25天吧,这也算是在范围内了”

    那场大火,于一叶定然是没有经历过的,不过她知道,就是因为这场大火,毁了一个五万人的县城,也就是因为这场大火,才有了后来大兴安岭林区的立体防火网络。

    这场大火是典型的人祸,明明是可以预防的。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于一叶有些无奈,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可是终究还是希望可以不出事啊。

    毕竟森林大火是相当难以扑灭的,君不见俄国和澳国,甚至是米国的森林大火,一烧就是几个月?

    这是什么原因呢?从自然上风,降水,温度,水分,引燃物的多少,都影响这一切。

    还有就是扑灭大火的方法,首先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比如说用冷水喷洒可燃物物质,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冷却降温到燃点以下而熄灭;用湿土覆盖燃烧物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