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张正书只高兴了一会,就偃旗息鼓了。因为猪油做肥皂,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然而,中国人也不输古巴比伦人。中国人拿什么做肥皂呢?没错,就是天然的皂荚。穷人拿皂荚洗衣服,那富贵人家呢,肯定会讲究了些。在宋朝有个行业,专门制作这种肥皂的,叫做“肥皂团”。这“肥皂团”的主料当然是皂荚了,煮熟捣烂了再加上面粉、香料、药材等等揉搓成团,就相当于是香皂了。
汴梁城街上那么多浴堂、香汤、香水行,都有这种“肥皂团”卖。当然,价钱也不便宜,毕竟香料和药材都很贵。这么说吧,小孩拳头大小的“肥皂团”,就要卖两百来钱,不是富贵人家根本用不起!
香水、肥皂都被否决掉了之后,张正书也迷茫了。
“送什么好啊?”
张正书没有提前准备,这时候两眼一摸瞎也是正常的。他倒是想把香水弄出来,但没有了酒精,他就算是弄出香精来也没用啊,挥发不了啊!而且,就算是香精也好,也需要蒸馏器才能弄得出来。
现在张正书手里,哪里有什么蒸馏器?哪怕是现在弄一个出来,那也需要时间的。哪怕是用古埃及人的油吸法,把花卉的花头放进油里,等它自然析出油脂来。这个耗时太长了,而且工序繁多,张正书也没实验过。就是以前想自己制作香水送给女朋友的时候,上网查了度娘而已。真正有用的,还是蒸馏法,可惜现在怎么都来不及了。
“唉,都怪那县学……”
张正书自己给自己找借口,然而他知道,是他自己忙于弄纺织机,忙于弄大棚蔬菜,而忘了曾瑾菡的生日这事。
要不是昨天来财提醒,他真的记不起来了。
罪过,罪过啊……
张正书心中闪过一丝愧疚,但不知为何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几乎所有女孩子都无法抵挡的东西——布娃娃!看看后世那些火热的娃娃机就知道了,消费主体从来都是女生!那些可爱的玩偶形象,是女孩子根本无法抵挡的。没有一个女孩子不喜欢这种可爱的东西,或者说这是她们的少女心。
张正书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是个急性子,而且现在也没多少时间了,一个晚上还不知道能不能缝制出来一个布娃娃呢!
于是,在张小官人的嘱咐下,集合了张家的所有养娘。这些个养娘,再从中挑选出几个女红最好的,根据张正书的设计,开始缝制布娃娃。张正书怕她们没经验,不敢画得太大,只是普通的尺寸。
好在张家囤有一些布料,各种颜色都有一些,用来做几个布娃娃绰绰有余了。而那几个养娘的女红确实很好,虽然一开始失败了,制作出来的玩偶实在不敢恭维。但第二次制作之后,却慢慢已经找到了精髓。
张正书也不懂女红,但他记得前一世看过的动漫形象是怎么样的,图纸自然也是他提供的——说实话,不过是照着系统里的画,慢慢一笔一笔用鹅毛笔画出来的。至于颜色,就别想太多了,能做出来就不错了,宋朝的时候,布料的颜色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种,其中还有带花色的。
于是,在奋战了一晚上之后,终于把布娃娃做出来了。
首先是靛蓝色的唐老鸭——这算是神还原了,毕竟唐老鸭本尊也是蓝色的,下面还用了白布,实在是制作得良心。当然了,这是张正书一再要求的。
至于米老鼠,张正书就无言以对了,除了眼睛之外,就没找到有什么不一样的颜色,全都是黑的。好在做得不大,倒是显得很精致。
最让张正书满意的是阿狸的布偶,除了颜色不太对以外,从桃红色变成了淡黄色,但神韵什么的都出来了。
剩下的,还有哆啦A梦、HelloKitty、维尼熊、史努比……都是经典的卡通形象,但张正书觉得都不够阿狸做得好。于是,在做好的那几个卡通形象里,张正书挑了阿狸,准备当做礼物送给曾瑾菡。
这个阿狸,里面填充的也是布料。
那些个养娘,全都惊讶于张正书这么奢侈,居然用这么多布料来弄一个“磨喝乐”。在她们看来,这所谓的布娃娃,不就是布质版的“磨喝乐”吗?样子还挺怪异的,不过真好看!她们也想要一个,但她们也知道,以布料的价格,张正书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把这些布娃娃送给她们的。
张正书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个养娘,他每人奖励了一百钱——人家挑灯夜战,通宵达旦弄女红,给你制作布娃娃,难道你就没点表示?甚至,张正书觉得她们的手艺确实不错,如果来年棉花大丰收,那么还能有剩余拿来制作布娃娃。一个“磨喝乐”都能卖几贯钱,甚至几十贯钱,张正书就不信了,来自后世的精致卡通形象不能卖钱?不仅要卖钱,还要卖出天价来!
张正书也有些佩服自己,弄个礼物出来,都能弄成一个产业链。虽然没有机器缝制,但好在宋朝懂女红的小娘子多啊,而且很多小娘子本身就要刺绣什么的帮补家用,给自己攒嫁妆的——宋朝小娘子要嫁人可不容易啊,嫁妆钱要出一大笔。这和后世恰好相反,后世的丈母娘,那可是助推高房价的领航人,因为她们的存在,楼价成倍成倍的涨。不仅要房,还得有车,这让后世的男人压力山大,要不怎么光棍一大堆呢?当然,这也和社会观念变迁有关,就好像宋朝的小娘子,因为实在凑不出像样的嫁妆,最后都嫁不出去。
真是沧海桑田,世风日下啊!
张正书为后世的男人默哀,要是在宋朝,他们恐怕就不愁没老婆了。哪怕是懒汉,都能娶到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要是大户人家,那更是三妻四妾——对不起,宋朝只有一妻,妾能娶很多。
第168章 及笄礼()
张正书很没良心的庆幸自己穿越了,虽然他知道自己是在苦中作乐,然而确实能给自己带来一点“不枉此行”的错觉。如今他,想起后世,似乎很多人的面庞都模糊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刻意不去记起,还是真的开始淡忘了。
摇了摇头,张正书自己苦笑了一两声,心道想这么多也没用,终究是回不去了。
……
汴梁城里,广福坊中,曾瑾菡也在憧憬着。
早在半月前,她就跟张正书说了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从那时候起,她就一直期待着。其实,在曾家过生日也没啥的,最多就是曾文俨会亲自准备一份礼物。但曾瑾菡却知道,随着她到了十五岁,这个生日的意义,明显不同了。
古人讲究十五而笄,所以生日这一天,也是行及笄礼的日期。女子行了及笄礼,就代表着能嫁人了。这也是身份的转变,由毫无家庭负担的“孺子”,变成了成人。曾瑾菡也是知道的,如果不是张家已经定亲了,她是不会这么快行及笄礼的,因为这及笄礼一定是在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而且要过了十五岁才行。
受过了及笄礼之后,曾瑾菡就要接受成人的教育,被教授“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还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以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本领。及笄礼,就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
突然,曾瑾菡没来由一阵轻叹,不知道为何心中有一股淡淡的忧愁。
她的目光落在墨迹已经干了的宣纸上,那是她给《京华报》写的《射雕英雄传》,几经删改,才终于用白话文写成的第一章。又不知为何,她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
“小娘子,你怎生还未梳妆打扮啊,笄礼就开始了!”
彩袖拿来今日要穿的衣裳,有点着急地说道:“员外早就在家庙中,搭设好了‘东房’,你快些梳妆打扮罢!”
曾瑾菡抬起头来,未施粉黛的脸颊上露出了一个迷人的笑靥。
“小娘子,你……怎么了?”
彩袖觉得今日的曾瑾菡有些不大对劲,今天可是大日子,怎么曾瑾菡还是这么“悠哉游哉”的?
“且不急,你说他会来么?”
曾瑾菡有点担忧地问道,她也不知道张正书是不是会来。
彩袖自然知道她在说谁,然而彩袖对张正书的印象很差,嘟着嘴说道:“我也不知晓……”
曾瑾菡幽幽一叹,说道:“伺候我洗漱更衣罢!”
行及笄礼,用到的衣裳服饰不同平常。首先是采衣,也就是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这是要一开始穿在身上的,其他的衣裳要在及笄礼的过程中更换。这也是富贵人家的女儿才有这样的讲究,要是寻常人家的,随意挽个发髻就是了,哪里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但寻常人家,也没有请宾客来观礼啊!
而曾家,早就在三天前就广派英雄帖了——哦不,是请帖,也叫笺书。还在昨天,又发了一次。这是怕别人忘记没来,不仅宾客没面子,主人家也很没面子。
在五日前,曾家已经将家庙正堂东边搭建好了“东房”。所谓“东房”,其实就是设盥洗、帨巾于厅中,再用以帘幕围成房在厅的东北边。这“东房”其实就是更换衣服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更衣室。要是不用换衣服的话,也不用设“东房”了。寻常人家的及笄礼,就不用换衣服的。
“东房”搭建好了,及笄礼就要进行了。这是既定的事,哪怕刮风下雨也要进行的。
洗漱沐浴之后,曾瑾菡换上了采衣采履,来到了家庙之中。
家庙里,曾文俨和曾母,都欣慰地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嘴角含笑。曾瑾菡连忙上前施礼:“女儿见过爹爹,妈妈……”
“好,好,好,你且去东房候着罢,宾客马上来了!”
曾文俨也是高兴啊,吾家有女初长成,这本就是喜事。况且,今日还是她的生日。重大的节日加上及笄礼,这双喜临门,可谓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突然间,曾文俨又想到了他的准女婿,心中有些不畅。在曾文俨看来,他女儿嫁到张家,实在是委屈了。
“也是我当初口不择言,错非如此,吾儿岂能嫁如此之辈?”
自哀自怨了一会之后,曾文俨才想起来,今日应当是高兴的。可他,高兴不起来啊!
这时候,乐队突然奏乐了。
这是及笄礼的一部分,有道是“乐以教和”,在正规场合,这音乐是必须要的——这也是普通百姓弄不起的一部分,请个乐队过来,要花费多少啊!不过,曾文俨认为值得。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在华夏文明中,礼和乐就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整个及笄的仪程中,当然少不了丝竹管弦的音乐。
这时候响起音乐,就代表着有宾客到了。
曾文俨这才想起正事来,连忙来到家庙外面,站在东面的台阶,等候着宾客的到来。要知道,这宾客也是分等级的。正宾到来的时候,不仅曾文俨,连曾母都要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如果只是普通客人,者就座于观礼位;等所有宾客都到来后,都落坐后,曾文俨和曾母才能入座在主人位上。
一套礼仪,早就有了定式。虽然和两千多年前的周礼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华夏文明一脉相承,大致的脉络还是可寻的。
这时候,“东房”里的曾瑾菡紧张了起来,问道:“他来了没?”
彩袖嘟起了嘴,说道:“小娘子,我也在这‘东房’里,怎生知道外间是个甚么情状?”
曾瑾菡是关心则乱,一颗芳心都剧烈跳动了起来。
“他若是忘了,怎生是好?”曾瑾菡患得患失地说道。
彩袖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娘子,他怎生会不记得?那笺书都送去了两回,若是他不记得,便是心中没有你的……”
第169章 妙人一个()
张正书来到曾家,发现门前早已车水马龙,很是热闹。
“小官人,怎生这般多人?”
来财有点震惊,这简直颠覆了他的想象,不就是一个商贾吗,怎么会有这么人眼巴巴来恭贺啊?
张正书却习以为常,要是商贾都没这么点人脉,那曾文俨还算是天下第一丝绸商吗!这里面,估计都是一些有分量的商贾,如果可以的话,结交几个,对于拓展商路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丝绸的销售渠道,这是张正书准备要经营的。一旦成功纺织出棉布来,就要发愁棉布的销路了。
要知道,上好的棉布不仅纺织要好,还有染色等工序,才能卖得出好价钱来。可以想得到,曾文俨请的宾客中,肯定有染布的商贾,也有售卖丝绸的商贾……当然了,张正书打算找曾文俨谈一下,还有什么比得上两家有利益牵连更稳固的联姻呢?
“唉,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张正书本来不想把一桩婚事弄得充满了铜臭味,但真的没办法,现实和理智都告诉张正书,两家合则两利。张家的棉布加上曾家的丝绸,几乎就能垄断整个大宋百分之五十的纺织业了。垄断有多赚钱?是个人都知道,看看朝廷的榷酒就知道了,占到了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里面的利润有多庞大,根本不是寻常人能想象得到的。
递上了笺书给门房后,张正书让来财提着礼物进入了院子里。
曾家的家庙,就在院子里。张正书分明看到立于东面台阶上,与宾客互相施礼。
“小官人,我们就在这里候着吗?”
来财见到很多人都外面候着,顶着大太阳,不禁有点惊奇。
“都在排队呢,你急什么?”
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其实他的目光,早就越过人群,看向了曾家家庙里,想要找到曾瑾菡的踪迹。可惜,因为帷幕的遮挡,他根本看不到。悻悻地收回目光,张正书才慢慢地往前移动着。这次来观礼的人很多,偌大的一个庭院,居然没有多少空隙的地方。
待得张正书见到曾文俨的时候,曾文俨明显有点不自然。
“贤侄,你也来了?”
曾文俨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什么风浪没见过?自然不会有什么失态,只是被张正书恭恭敬敬施了一礼,他也不好回礼,只能一拱手,微微躬了躬身子,算是回礼了。张正书也知道,他这个准泰山不好做,连忙说道:“那小子进去观礼了……”
“请……”
再客套了一番,张正书把礼物递给有司,才步入家庙之中。而来财只能在外间的树荫下候着,时不时往家庙里瞥一眼,百般聊赖的模样。
首先入眼的就是那突兀的帷幕,张正书分明看到里面隐隐有几个人,似乎在等候着什么。张正书也猜到了,曾瑾菡现在应该就在那里面。正厅之中,还有个盥盆,小几之上,还有香炉一个、醴酒一壶、笄者席子一张,坐垫若干。
张正书也是第一次见到坐垫这东西,要知道宋朝这时候椅子已经很流行了,坐跪这个礼节,似乎已经离去很久了。霎时间见到坐垫,张正书还有点不习惯。好在,观礼席上是有椅子的。张正书自觉地在观礼席上坐了下来,静候及笄礼的开始。
这时候,一个年岁约二十六七的胖子,落座在张正书旁边,自来熟地说道:“小哥也是来观礼的么?”
张正书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然而,这胖子是个话痨,也不管张正书说没说话,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听闻曾家有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无所不通,堪比大家闺秀。加之容貌脱俗,直若仙子般。只可惜啊,她已经许了婚事,不然……”
“不然怎么样……”
张正书脸色有点不好了,有人当着你的面说你的未婚妻,评头论足不说,还要YY一番,是个男人都忍不了吧?
“不然的话,我看小哥你一表人才,乃是曾家小娘子的良配。”
这胖子笑道,“像我就算了,我这么胖,也不懂什么琴棋书画,是配不上曾家小娘子的。”
他这么说,张正书的火气小了些,但也没有搭话。只是他小看这胖子了,就算没有人跟他说话,他一个人都能说出一个单口相声来。似乎这胖子已经把张正书当成了听众,滔滔不绝地说起他和曾家的渊源,张正书这才明白,原来这个貌不惊人的胖子,居然是汴梁城中布行的东家——当然,他也还没经手,只是少东家而已。
“富二代啊?”
张正书有点惊讶,虽然他也是“富二代”,而且比这胖子厉害多了,但他实在没想到对方居然有这么一个身份。再仔细打量了一番这胖子,胖乎乎的两旁,一笑起来就眯起了眼睛,带着的一顶朝天幞冠,好像天线一样,非常有喜感。怎么说呢,张正书觉得这胖子有点像前一世看《龙珠》时的魔人胖布欧。
“小哥,我其实也就说说而已,哪里敢真个上青楼啊,我家那娘子不撕了我才怪哩!”
这胖子叹了一声说道,“那悍妇……就不说了,不准我纳妾,不准我去青楼,甚至走在街上,都要我目不斜视……你说,有这些个道理么?”
张正书同情地看着他,说道:“那你也挺惨的,整一个妻管严。”
“妻管严?”这胖子一愣,然后苦笑道:“也不算罢,但我家内子是真个有本事。别瞧我爹爹把布行做了起来,但这些年来操持家业的,却是她。”
“哦?”
张正书有点惊讶了,这是宋朝版本的女强人么?真是稀奇啊!
“布行本来收支不咋样,但经过我娘子一番操持,最近几年来,生意蒸蒸日上,我也甚是敬服她。”这胖子明显是来炫耀的,“忘了和你说,我娘子也是个大美人,当初讨得她欢心,我不知道使了多少招数。小哥,你若是想讨曾家小娘子的欢心,可要下一番功夫了。”
张正书笑了,看来这胖子也是个妙人啊!
第170章 不简单的胖子()
对这胖子的印象大改之后,张正书才缓缓地说道:“你娘子千年难得一遇,你可要珍惜了。”
“那是那是,虽然她有些……有些不讲道理,但我还是敬重她的。”胖子嘿嘿一笑道,“不过你可千万别和我娘子当面说这话,她人气量不大,容易着恼。”
张正书也会心的一笑,觉得这胖子很有意思。坦诚的人,总是很容易赢得别人好感的。哪怕做不成朋友,也不算敌人。张正书甚至怀疑,这胖子家的布行能做起来,不止是他妻子的功劳,他在里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