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世经-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少年人传看了纸条,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击的有些懵了。

    徐雅左看右看,开口问道:“虽然说是京城出了事,可关咱们什么事?我可是听说了,现在就算是皇室也不敢动我们徐氏吧?”

    几个少爷人都看了她一眼,却没人给她解释。

    看吧,女人家这点儿眼界,能成什么事。

    徐惠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对徐雅道:“不懂就别乱说话。”

    徐雅有些不服气,但看气氛不对,总算没有再多说什么。

    茶没有心思品了,几个后来的少年人很快散去,徐雅开始向徐惠嘀咕问道:“惠妹妹,刚才那是什么意思?太子不太子的,和我们有什么家有什么关系?”

    徐惠抿了抿唇,抬眼去看徐清,淡淡地道:“我似乎听说,太子对清姐姐一见钟情,有意求娶来着?”

    “啊?”徐雅愣住了:“我怎么没听说?太子都三四十的人了,想娶大姐?怎么可能!”

    “惠儿妹妹,请慎言。”徐清俏脸冷淡下来。

    徐惠并不在意,撇撇嘴,道:“大姐,我说话可是很谨慎的。我只说了太子想娶,但我们徐家未必肯答应啊,是不是?也不知道徐家能给大姐准备多少陪嫁,呵呵。”

    “徐惠,你别阴阳怪气的!”徐雅替自己姐姐维护不平。

    徐玫也拉了拉徐惠,示意她别再说了。徐惠嘴巴动了动,冷哼一声。

    徐清坐不下去,霜着脸领着徐雅走了。

    徐玫起身略作示意送了送,问徐惠道:“姐姐怎么生了这么大的火气?就算是太子想要求娶大姐,那也不是大姐的错吧?”

    “若非是有人示意,太子远在京城,怎么会想到几千里外的美人?”徐惠冷着脸,向徐玫解释道:“我也是才知道,大伯父在京城混的那几年,早就与东宫认识了。太子肯定是惦记着徐家的钱财,而大伯父本着什么样的心思,你若是想不明白,就笨死算了!”

054 风雨如晦

    明帝四十四年,查宏仁太子密谋造反证据确凿,罢黜太子位,添为罪王,流放岭南。

    这样的大事件,便是前世比徐雅还要短视的徐玫,也是记得这个消息的。只是没有太过关注而已,毕竟是离的太远。但废太子被圈禁之后,连累周太傅被罢官为民,后又攻入皇宫夺位称帝,又几年之后身为太上皇的明帝又再次复辟……

    那些岁月里,大夏朝堂皇室波云诡谲,瞬息万变,愣是将身为中原雄主的大夏,折腾成了日暮西山的老人,只能苟延残喘,拖延着最后的时光。

    徐玫思绪收回,轻声道:“姐,我明白了。”

    徐大老爷会有意与太子合作,实在不难理解——

    徐氏这么大的财富,太子难道不想掌握之后为自己利用?而想要掌握利用,最好的法子就是扶持一个肯支持他的家主;而对于徐大老爷徐元慎来说,他是徐家人不错,但他却不是家主!不是家主,这么大的家业就算不上他的!财富掌握在旁人手中,哪里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踏实!更何况,他几次栽跟头让徐夫人看笑话,身为男子的自尊,恼羞成怒之下,借一下外力,算什么?

    还是那句话,不握在自己手里的,就不是自己的。败出去一部分,根本就不会心疼。

    更何况,早年徐家的产业几乎全都废了。如今的财富,差不多全是徐夫人的。

    “大伯父蠢也就是算了,没想到祖父居然也会对这种投资心动。”徐惠冷冷地道:“年纪大了,连从前吃过的教训都忘了?真是老糊涂了!”

    ……

    “父亲。”徐夫人看到来人,起身行礼,面容平静,毫无意外。

    “太子废了?”徐老爷子满面阴沉,盯着徐夫人,目光冰冷。

    “有人证有物证,太子密谋夺位,证据确凿。国不容情,皇上再喜欢宏仁太子,也不得不忍痛废黜了。”徐夫人依旧十分平静,欠身想要请老爷子坐下说话。

    徐老爷子直直站立着,紧紧握住手中拐杖,低声愤怒道:“真是笑话!太子为什么要夺位!那张位置迟早都会是他的!”

    “既然是迟早,那早一些当然比迟一些要好,是不是?”徐夫人平静地道:“就连大街上的贩夫走卒都知道,皇上昏聩,太子英明……你说,既然是英明太子,又能忍受一个昏聩的皇上折腾他的江山多久呢?太子可是希望当一个中兴明君,若是家底都被折腾玩了折腾烂了,便是他将来接手,面对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怎么回天?太子忍了二十多年了,到现在忍不下去不愿再忍,很难理解吗?”

    皇上昏聩,太子却得人心。

    这么情况久了,便是太子能忍受昏聩的皇帝老子折腾下去,期待将来自己上位收拾烂摊子,皇上老子都不敢相信一个看他不顺眼的儿子能乖乖地等到自己驾崩了才上位!

    一个昏聩的皇上,会猜忌一个英明的太子儿子,实在太好理解了!

    徐老爷子身子微微发抖,低声道:“皇上昏聩,不过是想要捞钱修陵寝而已!但他肯定不想大夏江山断送在他手里!他怎么会动太子!”

    换句话说,若将大夏比成徐家的产业铺子,那皇上如今的行为是根本只想从这里面是抽出大笔大笔的银子来用,不会管抽这么多银子不会让这铺子亏空的厉害;但他也绝不会愿意真将这铺子一把给卖掉了,让这铺子成了别家的!他立宏仁为太子,让太子有个好名声,肯定有指望着宏仁太子在他驾崩之后能重新收拾山河!

    “呵呵。”徐夫人闻言淡淡一笑:“父亲其实也可以这么想:太子只是被废,又不是人没了。将来皇上一高兴,一句话再立太子,很难吗?反正都是他们自家的江山,自己人。”

    徐老爷子愣住了。

    是啊。

    太子废了,又不是没了命。

    皇上想什么时候复立太子,的确是一个诏书的事情。而对于明帝来说,一个废太子,比一个英明在位的太子要安全好掌控多了。

    换成自己是明帝,也是这么解决。

    自己活的太长了。指望的是儿子继承家业补窟窿,却不是现在就把家产给夺了。眼下,太英明的儿子隐隐有控制不住了,不怎么放心了,自己又舍不得立即就死,当然要想个法子,锉一锉儿子的风头,将人拿捏在手心里控制住了,才能安心。

    徐老爷子缓了缓神色,问道:“元真,我们徐氏,怎么也是大夏人,这里是我们的根。要知道,大夏当真是经不起几次折腾了。”

    “呵呵。”徐夫人又平静地笑了笑:“父亲难道不了解我?我一向是对皇室敬而远之,毫无关系的。您又何必与我讲这些道理。”

    徐老爷子一窒,沉默片刻,道:“这一次是你大哥做差了。回头我让他给你赔罪。”

    的确。

    徐元真一向对大夏皇权敬而远之。但偏偏,就在徐元慎与太子有所勾连,才准备向她施压的时候,太子就这么巧而又巧地倒了。

    ——徐元慎才想要说服徐氏靠上太子靠上将来的大夏皇帝好做生意,而眼下太子被废,自然就是一记抽向徐元慎和徐家一些对这个说法动心之人的大大的耳光子!

    这动心之人,甚至包括他自己。

    老爷子站在徐元真面前,仿佛感觉到了老脸火辣辣地疼!

    他不得不忍住疼,向徐元真服软。

    徐夫人闻言再次轻笑:“父亲又说笑了。”她轻轻地道:“我早说过了,无论是父亲您也好,还是大哥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想要废了我来做这个家主,只管名言就是了。”

    “你想多了。”徐老爷子嘴角抽动,缓缓地道:“这个家,还是要靠你。”

    徐元真垂下眼睑,嘴角露出一个淡淡的弧度,没有再说什么。

    徐老爷子拄着仗,一步一步走出了房门,走到了院子里。他在院子里站定,回头看那门上的匾额:风雨如晦。

055 说俊杰

    姑苏离京城太远。

    太子谋反被废,对于大夏来说,无疑是滔天巨浪。但这巨浪蔓延到姑苏之时,就如同已经滞后的数日的消息本身一样,哗然一下,过去之后,便是风平浪静了。

    三月,石非离开了徐家。

    “他要走科举,进仕途,以期将来能为国民尽力。”徐立前眼含佩服,又有所忧虑:“我不如他。”

    徐立前清楚地感觉到,这偌大的家族财富,也是牵绊。

    “谁说的?”徐玫开导他道:“我家大兄可是人人承认的少年俊杰。”

    “什么俊杰。”徐立前嘴角勾出一抹自嘲:“不过是在遍地铜臭里打滚罢了,说俊杰可别被人笑话。”

    他已经这么厌恶自己“商”的身份了?徐玫明眸流转,轻声问道:“你真的很不喜欢从商?”

    徐立前并未在徐玫面前掩饰自己的心思,点点头,道:“我知道,这世间不能没有商业流通也少不了从商之人,父亲曾经指点的那些,我都明白,也很认同……但谁也不能否认,商人逐利,商业最后总归是自私的。”他顿了顿,又轻叹道:“我并不是看轻这种自私。我仅仅想,为大夏为百姓做点儿什么,才不枉来这世上一趟……”

    读书人拥有的高尚品德。

    徐玫托腮:“那你觉得,所谓俊杰,应该是如同石非那样的了?”

    徐立前顿了顿,承认道:“石非兄是有大抱负之人。”

    徐玫的声音控制不住凉下来:“那你又怎么知道,他不是沽名钓誉追名逐利之辈?要走仕途,光考的好可没用。便是状元之才,也只能官居六品。六品官言微位卑没用,那么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攀附逢迎阿谀奉承,待稍微爬的高一点又要打击异己巩固自身……大夏吏治到如今已经糜烂的厉害,他若不随波逐流,如何能上位?而一但随波逐流,十几二十年之后,还能不忘初心吗?而十几二十年之后,这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谁能保证?”

    “什么大抱负,我怎么觉得像是笑话。”

    徐立前闻言愣了愣,有些不明白徐玫为什么愠怒。不过,纵然他相信石非的品格,却也不得不承认徐玫说的十分有道理。他不愿意与徐玫辩驳,哑然半晌,才开口道:“玫儿好像对石非兄有成见?”

    “没有。”徐玫垂下眼睑:“我只是不想大兄你因为别人的一番空话就妄自菲薄罢了。他算什么,好歹什么时候真当上了官真为一方百姓做了好事,就像周太傅当年任浦口县令时候一般,才有资格说什么抱负吧。”

    徐立前失笑:“少年立志,本是值得赞誉之事,怎么到了玫儿口中,倒成了空话大话了。再说,石非兄也仅仅是同我谈起这些而已,又没有四处宣扬。让玫儿这么反感,是我的不是。”

    徐玫抿了抿唇,平息了一番心中翻涌的情绪,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兄,是我不对。我不该有偏见的。我只是觉得,人都应该脚踏实地一些,尤其是石非那样寒门子弟,就是有才华有能力,背后没有关系没有支持,走仕途肯定是艰难无比的。他谈理想抱负,难免让人觉得自不量力一些。”

    徐立前温和摇头,得意一笑:“玫儿认为,石非兄真的是寒门子弟,是毫无背景之人?”

    “嗯?”徐玫错愕,瞪大眼睛问道:“难道不是吗?”

    徐立前见状越发得意,笑道:“当然不是了。玫儿忘了,他可是父亲特意送到我们徐家来的。”

    “你的意思,徐家会支持他上位?”徐玫蹙眉:“不应该啊,以徐家眼下的情况,没必要扶持什么人吧?”

    徐老爷子时代的徐家,属于官商,肯定要扶持拉拢官员为徐家生意保驾护航的。而徐夫人接手后的徐家,已经借着各国对峙强势自立,根本不需要如何拉拢收买各级官员了。

    “玫儿又想错了。”徐立前的笑容因为徐玫拧在一起的眉头而轻快起来,道:“便是徐家想要扶持官员,也该是徐家自己找人,又怎么会是让父亲找呢?父亲可是从来不管徐家事物的,玫儿说是不是?”

    “与父亲有关?”徐玫惊诧,看向徐立前,追问道:“他到底是什么人?”

    前世,她一直以为,石非是夏长渊故友之子,添做半个学生罢了。但如今看来,这样的身份显然并不够。

    徐立前却是有些迟疑不肯说下去了。

    徐玫撇撇嘴,故意道:“大兄又诓我。我怎么看,他也就是一个寒门学子,最多是有人托父亲照顾他一二罢了,能是什么人。”

    徐立前见徐玫不屑,为难地道:“玫儿,石非兄身份特殊……”

    “难道大兄以为玫儿是那大嘴巴的,会四处宣扬?”徐玫不高兴了。

    “自然不会。”徐立前被这一句话一逼,下了决心,低声道:“只是……唉,我先给你看看这个。”说罢,他走到书架前面,捧出一本书,是《太祖本纪》,放到徐玫面前,道:“这本书,玫儿应该是看过的吧。”

    徐玫点头:前世今生,她都是翻过这本书的,对于其中的内容也耳熟能详。

    《太祖本纪》,说的是大夏太祖从微末起兵到建立大夏巩固疆土的编年体全史。如今大夏许多世家勋贵都能从这本史书上找到来处。

    “胡荣庆。”徐立前指着其中一条细目,道:“太祖麾下首位户部尚书,揽大局善经济,太祖得他,打天下之时从无粮草军饷之忧,治天下之时民生经济更是快速恢复发展迅速,以至民心安定,政权巩固,终成就盛世江山。”

    “石非是靖国公后人?”徐玫不相信:“胡公急流勇退,称病致仕……但人人都知道,靖国公孤老终身,连成家都不曾,哪里来的后人?”

    她怀疑道:“他该不是骗子吧?”

    徐立前摇摇头:“石非兄本名胡不为,的确为靖国公之后。关于这一点,我亲自问过娘亲,娘亲承认了的。他便是能骗得了我,也骗不了父亲母亲。”

056 论先祖

    那两位都不是好糊弄的。

    徐玫在意的不是这一点。她翻开《太祖本纪》,目光从细则上一条条掠过:一个小有家产的乡绅,应乱世而出,跟随夏太祖一步一步登上高位……靖国公胡荣庆的人生起伏清晰地在她脑海之中呈现出来,但的确没有怎么提到其生活私事。

    这多少有些古怪。

    “大兄,你现在怎么喜欢说话说一半了。”徐玫皱了皱鼻子,不满意地娇嗔。

    徐立前再次失笑,道:“当年,靖国公虽未成亲,却有妻子。因为妻子身份特殊,才瞒而不宣,不为世人所知罢了。”察觉到自己似乎又卖了一个关子,而徐玫的下巴已经有些抬起就要恼了,他忙不好意思地补充道:“太祖八年,大军攻入前朝皇宫,胡公掠走前朝太子妃顾氏,终生爱护,再无妻妾旁人。”

    “当时旧太子出逃在外,顾氏身份关系重大,为人所攻讦,胡公为了保全顾氏性命,主动被动下舍弃许多,最后不得已请辞归乡,黯然离开了官场。可惜顾氏芳华早逝,仅育有一子而已。”徐立前唏嘘不已。

    无论当时受到多少诘难非议,如此一桩姻缘,后人谈起,都难免心生唏嘘,感慨良多。

    原来如此。

    徐玫不禁有些恍惚。

    难怪前世,他的仕途能够一帆风顺,不过而立之年,就开始执掌户部,成为明帝倚重的权臣。除了天时种种,他的这种出身,肯定十分重要。不然,明帝怎么轻易信任他有能力而屡屡破格提拔,让他掌控一国经济之重。

    “那为什么他会找到徐家呢?”徐玫回过神,追问道。

    徐立前怔了一下,轻轻拍一下额头,有些诧异地看向徐玫:“难道玫儿不知道,我们徐氏,乃是隐相徐师子之后?父亲没有告诉你吗?”

    徐师子,单字为相。相传乃是隐修的世外高人,只因不忍看民生疾苦,方应天而出,辅佐太祖打下大夏朝,不仅用兵如神,更献诸多治国之策,虽无一官半职,但却被太祖奉为帝师,恭敬顺从,十分信赖,被世人尊称为隐相。

    而与靖国公胡荣庆相比,隐相徐师子并未在正经史书中留下只言片语,只在各种传奇野史,或是民间传颂……在二百余年之后的今日,已经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实际上并无徐师子徐相这个人,只是杜撰出来,为历史增加传奇性的人物罢了。

    姑苏徐氏,竟然是徐师子的后人?

    徐立前应该不会就此说谎……徐玫徒然心跳加速,再一次觉得,自己前一世真的是白活了!

    不知道胡不为的底细也就罢了,竟然连自己家族的底细也全然不知!

    徐师子!

    传说之中世外奇人徐师子!相传凭借一部《浮世经》,安邦定国经天纬地的徐相!

    据传,不仅太祖奉徐相为师,当时几乎所有的名将贤臣,都受过徐相的指点,或是就是他的属下!期中,就包括胡荣庆!

    在一些野史之中,徐相不愿久在红尘逗留,要为大康为太祖培养人,是以才愿意广授本事,才有了太祖之时,大康人才济济的现状!不然,那时候天下大乱了十几年,民生凋敝的厉害,怎么会涌现出那么多让人惊艳的人才!

    人才也是需要有成长环境的!

    “大兄,真的有隐相其人?”徐玫恍恍惚惚,开口问道。

    这会儿,她的头脑有些懵。

    徐立前不禁失笑,道:“徐师子乃是我徐氏先祖,当然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人了。家族祠堂之中就供奉有先祖的画像牌位,且有族谱存在,怎么能假的了。哦,祠堂之中还保存着先祖笔墨真迹,只可惜,我只看过一眼,就被祖父收起来了。而且,家族嫡系子弟在成家之后,会被告知关于先祖秘辛的,到时候肯定能知道更多。”

    “我们徐氏,虽然不是什么世家名门,但也是源远流长的,谁也不能小瞧的。”徐立前略有些骄傲。

    徐玫很快就决定相信了。

    就像徐立前说的,徐家这么大一个家族,根深叶茂存在于姑苏近两百年,绝不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认一个假的先祖。

    “大兄,你没有成家呢吧,怎么知道这些的?”徐玫仿佛依旧有些茫然。

    徐立前摇头笑道:“人人都知道啊,只是家族有训,不许对外张扬而已。应该是因为你从前太小又住在外面,而今虽然大了,又被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