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功贼-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高将军指了一条明路啊!”顾君恩马上说道。

    “好了,你尽快去告诉闯王高迎祥,他们继续抵抗是没有前途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投诚过来,然后继续过安稳日子不好吗?所以,你考虑一下,好好的让手下人回乡,这样继续过安稳日子好了!”高杰回答。

    “多谢,我一定会回去和闯王说的!”

    顾君恩离开了之后,邢夜月出来了。

    “这个顾君恩能够明白你的意思吗?你确定他们能够想到这个办法?”邢夜月问道。

    “他肯定能够想到的!”高杰说道。

    高杰当然不会说什么原先历史上也就是顾君恩想到了这个诈降的主意,通过诈降放松了大明官员对他们的戒备人,然后成功的脱离出来了之后马上再次造反。他们其实也都是利用大明朝廷希望对他们进行招安的方法,让他们能得以逃出生天了。

    “可是,这样做,夫君你不是放虎归山吗?”邢夜月问道。

    “放虎归山,那也要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好得多啊!”高杰说道。

    如果这些流寇死了,大明朝廷凭什么给他们这些武官继续封赏,尤其是高杰这个出身于流寇的将领,更是被列为裁撤的第一顺序。所以高杰为了保护自己,并且为了能够有机会让朝廷封赏然后积累实力,他肯定要放虎归山。不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将会在他们身上上演,所以这个也就是李自成他们能够一次次躲过生死劫难的最重要原因。不但是高杰如此思考,甚至其实很多大明朝廷内部负责剿灭流寇的武将们也都是如此思考的。

第二十五章 放虎归山(下)() 
这次暴雨,已经下了足足二十多天,二十多天以来这个暴雨已经打湿了那些流寇的各种物资,粮食也都发霉了不少。而外面的明朝军队却没有太多损失,因为这些明朝军队可以随意搭建遮雨棚,并且准备工作比起流寇来说多了很多东西,自然不会害怕这个大雨。至于接下来,流寇在里面的日子已经很难过了。那些流寇现在只剩下了三万多人,他们本来有九万多人的,可是其中有三万人左右被送了出来,送给了高杰。而高杰再次把这些人“卖猪仔”给了别的大明朝廷官员,然后他们也都送到了别的地方去安置。虽然这些人未来日子过得不算多么好,可是高杰也都算是让他们活了下来。不然他们如果继续在跟着流寇在车厢峡里面,他们肯定会逐步饿死,尤其是那些老人和妇女。高杰把大量的老人和妇女也都接了出来,算是能够让他们活了下来,至于以是否能够继续生存,那也都是看他们自己的运气了。高杰能够帮助他们一次,可是帮助不了他们永远,在这个乱世高杰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何况是别人呢?

    “陈奇瑜大人,那些流寇接受朝廷的招安了!”马上有人过来跟陈奇瑜汇报说道。

    “什么?流寇接受投降了?”陈奇瑜主动问道。

    “是的,那些流寇接受朝廷的招安,他们愿意投降然后然朝廷把手下人手送去故乡安置!”

    陈奇瑜终于忍不住大喊道:“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这股流寇算是彻底解决了,天下终于太平了啊!”

    很快,很多在场的文官也都纷纷开始激动起来了,因为他们认为这次流寇投降,意味着天下太平了。因为全国最大的一股流寇也都几乎集中在了这个车厢峡,那些有名的流寇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也都是在这里,全天下流寇的主力都在这里,那只要这股流寇投降了,那意味着天下也都要太平了。所以他们眼看莫大的功劳也都到了他们手里,这样他们能不高兴吗?

    而作为那些武将,脸色也都有些漆黑。如果要说唯恐天下不乱的也就是他们这种人了,他们最希望天下能够有战争,这样他们才能够升迁。不然按照过去那种大明朝廷的武官世袭制度,他们根本没有多少出头之日。可是现在天下居然眼看就要太平了,那大家可就是没有什么机会了。至于去关外打鞑虏,那这个他们也都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子,他们自然不会自己去找死。他们欺负一下流寇也就不错了,去关外打鞑虏那是自己找死啊!

    可是现在流寇也都被荡平了,这样让他们也都感觉无语,这次逼迫他们投降,那都是文官的功劳,武将都是靠着杀敌来获得计算功劳的,他们这次什么也都没有得到。所以他们看向了那些文官也都是郁闷无比。

    “夫君,这次高迎祥他们投降了,他们是真的投降吗?”邢夜月问道。

    “真的投降?他们这种一代枭雄,不会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别人的仁慈上面的。何况,大明朝廷可不是什么讲究仁义的家伙,大明朝廷过河拆桥的事情还少吗?从当年太祖皇帝时候,那些可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元老啊,都能够哼哼!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大明朝廷的仁慈。何况,当惯了一个前呼后拥说一不二的一方枭雄,他们还会愿意回去当一个随时可能被刀斧加身的囚犯吗?”

    可是邢夜月却问:“为什么那些文官非常热衷于如此呢?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他们应该知道,这些流寇已经无法回头了,不可能安稳下来的。”

    “其实,他们这个他们是希望对于我们这些武将的防范。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或者说他们之所以会忽略这些,是多方面的原因的。因为按照一般的情况,这种招安的事情是由文官来负责,所以如果谈成了是文官的功劳,所以他们在功劳面前利欲熏心,自然忽略了很多。所谓利令智昏,也就是这个道理了。而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我们武将立功,他们不希望我们武将能够立功然后获得升迁。他们希望限制武将的权力,这样他们才能够继续骑在我们武将头上拉屎。甚至,哪怕在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也都想着要限制武将的权力。这个你应该非常清楚,从宋朝开始也就进入了一种变态的情况,重用文官而轻视武将。因为,那些皇帝一个个都是精神上的太监。”

    高杰当然知道皇帝重用文官而轻视武将的原因,因为武将代表了“强者”,他们从小练武,或者是从万军之中一步步拼杀起来,他们哪一个不是桀骜不驯,哪一个不是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绝大多数武将都是性格刚强的人。那些皇帝却绝大多数都是出身于皇宫,从妇人之手带大,如果要说权谋他们也许很厉害,可真正在性格方面他们往往是残缺的。

    他们性格在性格心理和自信方面绝大多数都不是那种武将的对手,而武将是一个强者,他们能够从一个中下级军管甚至是从一个小兵爬到这个位置,中间经历了多少战火和困难?这种一路磨练过来的强大,比起皇帝这种长大在皇宫里面的人厉害太多了。如果皇帝要杀那些武将,那些武将会束手待毙吗?他们都是强者,自然不会甘心束手待毙。

    而文官不同,他们天生没有习武,并且他们并不是依靠着一层层的拼杀上来的,他们都是靠着一些锦绣文章来获得的富贵。他们人生经历并没有经历过武将那种血雨腥风的考验,哪怕他们也有斗争,可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权谋方面的斗争,很少会真正的进行热血的拼搏。所以他们的性格来说是一个“弱者”,他们从骨子里面都是一个“弱者”,在文臣里面虽然也有一些“强者”,可是那只是凤毛麟角,太少了。文臣对比武将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弱者,他们不敢反抗,遇到了强大敌人不敢反抗。如果皇帝要杀死他们,他们只是会闭目等死,不敢对皇帝有任何反抗。他们还编造出了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废话,希望能够愚弄别人,或者说是自己进行自我催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封建皇帝是希望要一个“强者”还是系花能用弱者?如果让强者掌握了军队,那强者越强。让一个弱者掌握军队,他们根本不敢造反,敢于造反的文臣在历史上都是少数。皇帝出身于妇人之手,他们性格本来也就偏弱,他们自然对于性格强大的武将非常害怕,他们自然就想办法算计他们。然后皇帝也都喜欢任用那种性格比自己还弱的文臣,这样把他们当做一条狗来驯养。

    所以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直以来的重文轻武的状态,而那些文臣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自然希望能够打压武将,不让武将有功劳获得升迁。一旦武将有了功劳升迁了,一旦战争进行太多,那武将的权力地位必然会再次获得提升,必然会和他们争夺更多的话语权。所以那些文官为了不让武将再次掌握话语权,自然希望通过和平的招安的方法来进行解决流寇的事情,甚至他们希望通过议和的方法来解决那些满清鞑虏,其实这个也就是他们不希望武将集团再次崛起的缘故。这个也就是明朝那些文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最重要体现。

    “等着吧,让那些文官去做这种春秋大梦,然后我们马上准备士兵,随时准备作战,避免这帮流寇偷袭!”高杰说道。

    “各位,这次能够招安流寇,那是我大明少有的胜利。这次我们安排把这些流寇分散遣散回原籍,然后由当地官府自行安置。每一百人安排一名安民官,然后送他们回到原籍。而这样我大明的反贼流寇的隐患,那也都是彻底天下太平了。那个时候,我大明中兴日至可待啊!”陈奇瑜说道。

    而高杰马上问:“陈大人,这个时期要不要通报一下洪督师?”

    “不用了,这个时期我来办也就行了,我想我很快可以解决的。这车厢峡是陕西的地界,我这个陕西巡抚也都可以解决了!”陈奇瑜说道。

    “哼,想吃独食,独占功勋?那你也就自己独吃独生疮,死了也都没有人帮你了!”高杰暗想。

    陈奇瑜马上安排安民官,进入了车厢峡里面,然后把那些流寇进行分别编组,那些车厢峡的流寇头目也都一个个跟着流寇一起出来了。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还有张献忠罗汝才等等也都跟着出来了。那些安民官正在监督那些流寇离开,高迎祥他们出来了之后那些文官们还以为是要进行投降招安。那些围堵车厢峡的明朝军队也都开始让开道路,让他们出来了。

    那些流寇出来了之后,高迎祥他们看了看天色,然后久违的太阳已经出来了。连续下了二十多天的暴雨也都终于停止了,太阳再次出来照耀着大地,这次高迎祥和李自成他们也都松了一口气。如果这次还是继续下着暴雨,他们可真的麻烦了。

    “高迎祥,李自成,你们赶紧给我过来接受朝廷的册封投降!”一个低级文官说道。

    而李自成看到了这个低级文官,突然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大喊一声:“动手,给我杀!”

    “次擦!”“次擦!”“次擦!”

    那些已经被编组好的的流寇这个时候突然马上对那些安民官动手了,他们朝着安民官挥刀砍了过去,直接把安民官给砍死了。而大家还没有适应这个变故的时候,高迎祥突然出来大喊。

    “给我冲,冲破明军的防线,跟我冲!我们去去河南,一路杀向河南,去河南有吃的,跟我走!”高迎祥大喊道。

    高迎祥马上开始指挥流寇冲了过去,他们一路上开始冲散了那些明军的阵型。那些明军根本没有想到这次流寇居然是诈降,完全是有计划的进行诈降。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作战了,可是那些明军猝不及防,然后马上被那些流寇突围了。

    “不好了,流寇是诈降,诈降!”“陈大人,陈巡抚,我们中计了,流寇是诈降啊!”“陈巡抚,流寇已经突破了车厢峡的围堵,他们已经冲出去了。”

    陈奇瑜听了这话,然胡听到了外面杀声震天,顿时蒙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这次流寇居然会是诈降,按理说流寇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可是现在他们居然是诈降。陈奇瑜本来不希望武将立功太多,所以一直主张安抚为主,招安为主。可是现在这个现实却打了他一巴掌,让他非常的震惊。

    “怎么回事?朝廷中枢的各位皇上和阁老也都听说了我们把流寇困在了车厢峡里面,随时可以歼灭啊!可是现在怎么回事,现在在呢么他们突然跑了?这下让我怎么和皇上还有各位阁老交代啊!”陈奇瑜突然一屁股坐下来了。

    而不少武将也都在心里面偷笑,显然对于这个陈奇瑜如此的春秋大梦感觉不可思议。这个陈奇瑜居然想着招安这些流寇,这个可能吗?那些流寇头目可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投降的。这次诈降,那可真是太正常了。而不少武将也都在庆幸,这次可是放虎归山啊,放虎归山那大家可是都有足够的功劳可以立功了。接下来,他们巴不得这个流寇永远剿灭不干净,这样他们才能源源不断的立功,这样才能够继续获得官职升迁甚至是获得爵位啊!再加上大明朝廷的节操一直不可靠,大家都不希望天下那么容易太平,不然哪里有自己的好下场?

第二十六章 转变思维() 
“五省总督洪承畴督师有令,命令各军队追击流寇,不得有误。”

    高杰再次带着部队往前冲,然后命令一个百户专门负责安置那些招收过来的百姓。目前高杰手下也都有了八百人,如果不是他害怕扩军太快引起了军队素质下降,那恐怕他也都会继续扩充。他直接从那些流寇里面招募了一些人过来,他刻意的降低扩军速度,这样能够避免大明朝廷太过注意他,也都能够避免军队素质快速下降。而别的同级军官手下的兵力也都恐怕都过千人了,可是高杰手下却不过是八百人不到。不过高杰却有自信,自己这个八百人的战斗力完全不亚于别的一千多人。因为高杰对于军队的训练可是非常刻苦的,并且因为高杰的资金相对充裕,训练起来也都衣食无忧,比起别的军队资金比较匮乏来说那好了不少。所以他这格八百人,在同等数量同等兵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打败比他多一倍以上的敌人,这个高杰并不怀疑。

    “陈奇瑜这次倒霉了,他主动打算招安那些流寇,结果这次恐怕他要被那些文官大佬当做替罪羊了。而那些大佬还有宫里面的崇祯皇帝听说了流寇被困住了,他们当然以为天下即将太平了。可是现在陈奇瑜这个笨蛋,居然出了这种岔子,那自然要把这个黑锅背起来了。”高杰说道。

    “夫君,这次陈奇瑜必然要背黑锅,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已经不是武官能够背起来的了,必须要拿下一个巡抚级别的人来当黑锅。这次洪承畴手段够高啊,我就不信他会不知道陈奇瑜招降那些流寇他会不清楚。可是他居然在这里装作不知道,让陈奇瑜自己来负责,结果现在洪承畴什么事情都没有,陈奇瑜要把这个黑锅背起来了。而如果成功了之后,洪承畴这个五省督师肯定可以坐着获得功劳,而如果失败了,那这个黑锅也就是由陈奇瑜背起来了。这个老东西,果然是一个官油子。”邢夜月说道。

    “哼,洪承畴这个老东西,可是一个老官油子了!”高杰回答。

    不过,邢夜月却说:“夫君,这次你也不太安全啊!你和贺人龙都是陈奇瑜的手下,陈奇瑜这次倒霉了,说不定会牵连到你了!何况这次也是你暗示陈奇瑜可以进行招安的,如果真的要认真查下来,恐怕你也要受到牵连。”邢夜月说道。

    “是啊!所以我必须要尽快立功,然后才能够避免这个黑锅砸到了我头上啊!这个黑锅我背不起,目前的我还背不起,所以必须要尽快的立功,然后把这个黑锅甩给别人才行。只要我能够立功,这样上头不可能追究一个刚刚立功人,最少也是一个功过相抵。这次最终拿主意的人也多是陈奇瑜,而不是我。我也只是暗示罢了,何况暗想文官心里面也都是支持招安的。而我目前官职太小,不过是一个守备军衔罢了,找我来背黑锅,显然不太合适。”高杰回答。

    接下来几天,高杰和他的部队一直都是跟随者这些大明朝廷官军的大部队开始追击流寇。他们追击了好几天,一路上从陕西南部往前走,然后他们一路上追击这些流寇赶往到了陕西和河南边境,流寇一头直接闯进了河南河南,从陕西成功的转进到了河南。而别的部队刚刚到了陕西和河南的边境,然后马上被朝廷命令从陕西往河南方向继续去追击,必须要追击到这股流寇。

    “夜月,这样做肯定不行,我们追不上他们的!为什么我大明朝廷的官军在追击流寇到时候往往追不上他们?是因为流寇他们训练有素,还是我们朝廷太无能?都不是,那是因为我们官军有无数后勤粮草在后面,我们自然走不快。可是流寇一直都是一路抢路,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粮食,自然没有什么牵挂。我们打起仗来顾忌很多坛坛罐罐,自然肯定无法能够走得快。我们不可能像是她们那样靠着抢掠为生,所以我们肯定要追不上他们的。我们如果这么追击,那肯定最终无法追击他们。我们不如想办法,运动到他们前面去伏击他们,这样我们可以获得很大好处,甚至能够获得很大战果。”高杰说道。

    “可是夫君,我们怎么做?我们目前八百人,哪怕运动到他们前面,我们也都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啊!八百人,还不够人家十多万人塞牙缝的呢!可是如果叫上别的部队一起,那也都走不快啊!”邢夜月苦笑说道。

    高杰却说:“不一定,我们快速运动到河南去截击他们。到了河南,然后等他们这些流寇疲惫了留下来休整的时候,我们肯定可以狠狠的抽他们一下。到时候我摸八百人可以成为压死那些已经非常疲惫的流寇的最后一根稻草,足以让他们损失惨重了。那个时候,我杀敌绝对很多。”

    “可是,道理是这样,可是我们怎么能够预先知道他们到底如何走?他们到了河南,随时可以转向,我们如何能够给预测他们到底往哪走呢?恐怕,就连他们自己也都不知道啊!”邢夜月说道。

    “呵呵,对于他们,我还是大概了解的。我们去荥阳埋伏他们!”高杰回答。

    “去荥阳?你们会经过荥阳吗?”邢夜月问道。

    “我敢肯定,他们必然会到河南荥阳的。所以我们想办法快速运动,然后到荥阳去伏击他们。到时候他们经过了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