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商贾-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擦拭火铳上的泥尘,信手指向年轻同伴插于壕沟内地棒香,徐徐道:“你稍时在听到官长下令射击,就按训练的要求瞄准鞑子兵射出无羽箭,什么都不用管立即再拉开弦换装雷火箭,点火后朝冲到近前的鞑子兵射去……”

年轻同伴往手上的钢弩看了一眼道:“我知道了,教头也讲过的,只要射出了弩箭后“必得马上拉弦,装上箭后方能自保……”

老兵:“第三次弩槽内装什么箭就有讲究了,不能随意乱装箭矢。”

“为什么?”

“敌人在二十丈左右用雷火箭,远了则用无羽箭,近了可用钢针。

这还不懂么,薯头!”老兵好心地瞪了同伴一眼,心下自忖:“嘿,我骂他薯头,刚才自己也做了一回薯头,也可以说是骂自己,扯平。”

同伴抓抓头皮,不好意思地应道:“多谢老伯哥,这下我知道了。”

“准备好,鞑子又来了。”老兵的语声有这一段时间缓和,显得越发镇定,年轻同伴在他的影响下也去除了心里的恐惧。

越过第二排子母炮拦截的一百多鞑子兵,将到达山坡下不远,连连踩响了三个地雷,又死伤十多骑人马。这种时不时炸开的物事让他们疑神疑鬼,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分散开的冲锋队形也显得密集起来。

到了距半坡的黄土线有四十来丈,正迎上居高临下砸来的十余个小炮子窠。小炮再怎么不准,也有好几枚子窠打在了鞑子兵的队伍中,又是十多骑倒下。

鞑子一个个都是高举着马刀,马刀与身体是一条直线,同马背形成四十五度夹角。冲到山坡时,因为地形的限制,再加上距离也不够,冲来的速度没护卫队员们想象那么快。到了山坡上,上冲的马匹就要面对钢弩、火铳的射击,他们的主人把马镫踏直,冲上山坡前射出弓箭,呐喊着往前冲。

“铳手、弩手开打,小炮继续射击拦截后面的鞑子。“李柱子的叫喊让第二道壕沟里的小炮手们精神越发振奋。他们迅速抄起子窠、棒香,在一声接一声“点火射击”连续不断的喝令声中,发出第二炮、第三炮……,

鞑子兵已经冲发了性,面对三十多丈宽防线的护卫队人数也太少,阻击的子弹、无羽箭虽然又打下了二三十骑,但这一点损失还没被他们放在眼里。

即使是上坡的地形,进入二十丈冲到山坡也用不了数息时间。

李柱子来不及多想。厉声断喝:“弩手装雷火箭发射,铳手上散弹,照准鞑子的马匹给我打!”

天时地利都有,仗还是要人来打地,骑兵就算是降低了速度,那只不过是代表敌人地战斗力被限制了一点,并不代表鞑子的骑兵一下就变成了兔子了。所以。不但下面的护卫队全力对骑兵开始了拦阻射击。

没受到冲击的侧面,第二、三道壕沟内,所有的人嘴巴里都喊着同一句话:“射人先射马,打啊!”

对的,就是射人先射马。准确选择了目标的排铳射击,比开始地盲目射击有效得多。鞑子兵地战马从山包下冲上山坡之后。速度一下就下降了不少。还有的战马踩入陷蹄坑,马脚虽然没在当时折断,可也马失前蹄,将主人摔了下来。战斗才刚开始不到一刻,进入山坡上的鞑子骑兵就被迎头打了一棍。一排二十多枚雷火箭爆炸和两排火铳射击,将最冲在前面的鞑子骑兵干掉了五十余骑。倒下的人马又阻碍后面骑兵地速度,使得护卫队可以在鞑子们冲到壕沟前连续不断地给予狠狠地打击。不多一会,将把冲到山坡上的鞑子干掉了一百多,还有二十余骑兵及三十多匹跟在他们身后地马跃过壕沟。

鞑子的骑术真不是盖的,他们一到壕沟上。竟然在这一瞬间滚鞍俯身,只一挥手就把不知所措的护卫队员斩杀掉一个,仅在过壕时的一个照面,就有二十多个护卫队员死于非命,有十来个头颅飞掉,鲜血喷起老高。

因为壕沟开挖的时候都是把泥土堆到朝下一方,所以鞑子的马一过了壕就可以向左右跑开去。而护卫队带的腰刀的弩兵一时间又手忙脚乱的拉弦装箭,火铳兵除了长铳外没别地兵器可用,这就让鞑子兵中连得手,不过一会就有七十多人死于他们的回回刀下。

李柱子一把夺过身侧索索发抖弩兵的单刀,大吼:“接敌的斩马脚步,远处的射马头,把鞑子打下马来。我们拼了!”

对,就是拼了,鞑子的骑兵再厉害也不过只剩下那么二十余个了,咱们可是有一千多啊!于是来不及发铳、来不及拉弦发箭的战士们纷纷拼死冲向鞑子兵,近前了就学着部将的样子扑下地,滚动身体避开鞑子的弯刀,只顾朝看得见的马脚猛剁……

这个时候,被子母炮、小炮拦截在山坡下、野地里的鞑子骑兵还有一千四五百人,能看到不少人头晃动,再往前上至山坡。他们看见身边的骑兵在打得越来越准的小炮轰击下,人也好,马也好都不停的往地下栽。由于山坡上和前后左右烟尘大起,没法看到冲上山坡的本部军兵战况,从连续不断砸来的爆炸物看,上去的人定然是凶多吉少了。挤在队伍中身为千夫长的豁儿别乞清醒了过来,在此地光挨打没法还手可不是事,应该避战寻机才对。

“左右分路冲出去,别呆在一地等死。”豁儿别乞一叫,身边的也跟他大喊,不一会蒙古兵就嗯哨连声,策马开始向旁边分散驰出。

此时,六七个小炮子窠不约而同地对着人数最多的豁儿别乞这里打到,轰隆隆的爆炸声和腾升起的大股烟尘一下子将他们这四五十骑罩住。二十多骑冲出硝烟,头也是不回地怪声远去。

豁儿别乞杀人不眨眼,生性喜欢砍头为乐,二十多年来尽在中原屠杀过不下十余城。光是十七年前的贞站元年(1213年),随大队来到过这个部平城,那时还是牌子头的他,只因城内的人开城投降迟了两个时辰,进城后就出手杀掉两百余人。现在倒是好,这位恶毒的千夫长,此刻报应临头,就死在邬平城外,连城门也没让他进去一步。

前面这个千人队剩余的数百骑鞑子当不住这种打击,丢下近两百多具人马的尸体退走。被子母炮阻击拦在后面的鞑子兵,虽然也死伤了百十骑,但却正是因此而没能紧跟而上,逃过了一次上长生天的机会。

鞑子兵另一个千夫长见了这种情况,也不再向山包进攻。采用他们一贯的战法。碰上硬钉子一击不成,立时便避而不战,自行回头与主帅汇合,另外再打主意。

现时地邹平县,已经从当时地济水 现在则称为北清河 水毁冲破河堤,淹没了县城改道后,由济水的北岸搬迁至小清河南边现在的处所。整整向西南方移动了三十里。与相隔十五里。小清河支流孝妇河东岸的长山县,东西方向差不多平齐。

也幸亏那次发大水将县城冲掉导致的搬迁,神宗熙宁十年(1078年)由程师孟、耿琬主持,引大河水淤京东、京西两路成田的举措,最终才能得以成功。使这一带熙宁九年(1077年)黄河于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决堤改道后留出的低洼地变成了良田,仅此就使得大宋朝多得了上万顷良田。

目前地邬平县。城周十二里,目前全县在籍地各种民户 有田地山产房舍的主户、外来租佃求生的客户、汉儿驱奴户、被迫南迁的辽民户、奴婢放良户等一 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二户,丁五千零五十八人,人口共一万七千出头,是个比稍大些的镇还小地下下县。这个在籍人户丁口数,仍号称“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

地统计,至今也还是记在县衙内的账薄上没有变过。实际上邹平县到底有没有这么多民户和丁口,就连每任的县太爷也不知道,是个谁都没法下结论的数字。

此时,城内住户不足五百。口一千三百余人。城里的房屋全都东歪西倒,破旧不堪,再不进行大面积修缮的话,过得三、五年将没有一幢能住人的房子了。

县城的城墙虽然有点破损,但还倒是相当不错,与这一带大多数城池的城墙不一样,并非如其他平原地区的城墙般,基本上都是用黄土夯筑而成。也许是地近长白山区地跑马岭罢,部平县用条石砌的城墙,连垛口一起有两丈五、六尺高,墙体顶部宽约一丈左右,看来显得十分牢固。

经过紧急修筑过的城墙上,已经和进城时大不相同了,除了能看出修理过的痕迹外,不再有缺损的地方。

二十架大雷神位于新建与城墙平齐的泥夯炮台上,不进到城内是没法看到这些个两丈正方大炮台的。这批大雷神组成第一波远程打击炮火,可以对四里半以内的敌人进行轰击。火药自是不必说的,光是大雷神所用的子窠,陈君华就带了足足三千枚,尽够二十架炮一刻不停地连续打上整整三天。

城墙上从西北角直到城东、城南,一共安置了三哨四十八架射程为一里半左右的旧式子母炮,每隔三十丈有一架。

每两架子母炮之间,还密布着两百多架准头比子母炮、大雷神差得多,但能对四十丈内的敌人进行有效杀伤的小炮,不虞鞑子兵到城外稍近时没法进行大量杀伤。

至于两个军的护卫队,他们手持上千具钢弩和上千支火锁“是守城近战的主力。不用说远击的火铳,城下则发射雷火箭的钢弩了,就凭三四万个只须钉上一截短木塞,点了火扔出去就能当成小“甩手雷”的雷火箭镞,就能保证到达城下的敌人没有几个能不带一点伤地活着回去。

此外,城中原本存有四架破损的弩床和六架双梢砲,也一起被护卫队的人找出来,修复成可以发射大箭、石弹,安置在他们认为合适的地方。原在部平城内的五百李璮贼兵也被全部留下,让他们负责到时候发射弩床和几架双梢砲。除了作为弩床、大砲的大箭与石弹之外,陈君华到达这里以后,还专门为这些李璮的贼兵派了十名护卫队员,负责抛射轰天雷和雷火箭,也算是李璮的废物兵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了。

就这样,邹平城外的这一片土地,被陈君华布置成了一个由远及近都能被炮火、箭矢覆盖的杀戮战场,就等着蒙古鞑子上门来送死了。

邬平县的位置十分之好,处于小清河、孝妇河交角的中分线上,直线距离到两河夹角顶端二十二里左右,背靠长白山,面前的两河夹角地带是一片有些许小山包的平原地。

左边地小清河不用说了。小河角村一路上去深过丈五六。无一处可以涉渡,直到济南府地章丘县境方有一桥可过。右边的孝妇河也和主流一样,战船可以从小河角村直上到长山县,鞑子兵想要涉渡绝无可能。

两天前回到邹平县城的纪积厚,把地雷和甩手雷的威力一说,在整个硬探队引起了轰动。在探得鞑子兵架桥准备渡河的确实地点后,那些硬探俱都要求哨长教会自己如何使用。然后带他们将这剩下的五十多个铁坨瘩。全都埋到蒙古人渡河后的必经之路上。

教会硬探们如何使用埋设地雷,局主在将地雷交给硬探队地时候就已经交代过了,纪积厚自是义不容辞。至于将全部地雷都埋设到鞑子兵地必经之路么,这就有些让纪积厚为难了。一是他没法确切地知道蒙古鞑子会走哪里,再则余下这么多的地雷可不是小数目。自己实是不能做这个主,必须向陈都统报告后方能决定。

陈君华在纪积厚来请示的时候。立即同意将地雷全部埋设在一处组成一个地雷阵,不过埋设地雷的位置,却被指在鲁进士村外的山包下。

“地雷是防御性地,用于封锁、包围最好不过了,它埋在了地下只能等着别人走到那儿时才会发挥杀伤作用。”陈君华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耐心地对迷惑不解地纪积厚解释说:“所以,把这些地雷埋在这里,帮助我们的护卫队堵死蒙古鞑子北逃的通路,连同邬平县城、邹平到长山县的防线,再配合小清河的主河道及支流上的两百艘战船。就可以形成被我们牢牢包围住的三角地带。嘿嘿,纵使鞑子比我们的兵多了两三倍,也要让他们埋骨于这一片五六百平方里的平原上。”

纪积厚与分派到山包上坚守的李柱子一道,约来了武诚、武不惭两位黑甲军将领,一起确定了地雷阵地埋设位置。然后硬探和护卫队员们,昨天用了一天的时间挖出陷蹄坑,埋好地雷。

今天,纪积厚一行十余人哨探至废堤上,用千里眼目睹黑甲军对鞑子兵冲阵的全程,又见鞑子分出一部分人马去进攻鲁进士村,便纵马急奔回到邹平城下。在北门接他们的除了陈都统外,竟然还有刖赶到城内的沈南松、顾大郎等人。

纪积厚顾不得与沈南松、顾大郎述旧,跳下马走到林强云、陈君华身前,抱拳一礼,大声报告道:“禀报都统,我们已经看清楚,蒙古鞑子只有两三千人去鲁进士村,他们的大队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快进城去吧。”

陈君华道:“好,知道了。走,进城。”领先向城内走去。

城门在“隆隆”的响声中缓缓关上,早已经守候在门洞里的民夫们迅速地行动起来,一面从低到高地顶上大木柱,一面用砂包把门后从地上到顶部的所有空隙填满,直到整个城门完全封死。

纪积厚随着众人来到城楼上,这里比城下的视线远,千里眼中看得到北方八九里处,四股裹着滚滚浓尘的暗黑色洪流,看似缓慢却是迅速向邹平城冲来。不过一刻时间,这几股洪流就抵达距城墙四里左右、高出地面一丈多两丈的那道早先的废河堤上。那道废河堤到城外的这几里地,有不少陈君华叫人特意留下,作为的测距用的半大孤树。

左边的鲁进士村方向此时传来了轰轰的响声,只不知是子母炮的射击还是地雷起了作用,只能从千里眼中看到鞑子冲锋的马队中,团团烟尘爆起,不断有人马摔倒落地。

“别担心,仅在那个山包上叔安排了李柱子的一个军护卫队、一哨子母炮,谅他们两三千鞑子只是去送死,不会出事的。”

陈君华的话让忐忑的顾大郎安心了不少,他从沈南松处借来的千里眼虽好,也还是没法看清四五里的距离,只能大体分辨出先行越过废河堤的都是骑兵。顾大郎发现这些骑兵马比人多,心知这就是听林强云说过纵横欧亚无敌手的蒙古铁骑了。

听了陈君华向他们介绍了邹平城上的布置,顾大郎不由得举着那具千里眼。心神激动地大叫:“君华叔。快叫大雷神点火发射啊,狠狠打他个奶奶地!”

“这还用你说么,这就要他们开炮。”陈君华对身侧地旗号兵沉喝道:“向炮台上传讯,命令六号、十号、十六号炮台以最远的射程发炮,其他的大雷神暂不点火。”

陈君华明知几架大雷神对废河堤的射击肯定是杀马多过杀人,他却认为,蒙古兵是自己这方的主要对手。在此时多杀得一个就可以多得到一分取胜的把握。哪还能跟他们客气。即使打不死多少蒙古人,再不济也能将鞑子的马干掉部分,减少他们些许机动性,让接下来地歼灭战进行得稍微顺利一点也是好地。

一直跃跃欲试,六号、十号、十六号三个炮台上大雷神的什长。早等得不耐烦了,嘴里叫一声“避入炮棚”的叱喝。同时伸手将棒香朝引线上凑,待到“嘶嘶”的响声一起,转身跑到台侧放置火药、子窠的炮棚外,蹲下双手掩住耳朵。

大雷神也似是等得太久了,在什长刚蹲下身时,它就猛地朝后跳了一下,发出一声震天怒吼,直退到丈许外两根大条石顶住它地尾部三角铁上才停止。

炮声一响过,不待什长发出命令,炮台下侧炮棚内的九个炮手。纷纷提着水桶、布拖把、中间钻出孔地木塞,抱着火药包、圆径两寸半长为八寸的带尾翼子窠、分许粗的可线等物事,第一时间冲到土台上,七手八脚合力将大雷神推回原位。什长在炮手们拖洗炮管内的残渣,擦干炮管、引线孔中水分,倒入直硝(发射黑火药),往了线孔内插入引线,捣紧直硝的同时,也忙着与两位助手一起,将大雷神调校回原来定好的发射位置。

平日练习时流掉以桶论的汗水、不厌其烦反复操演的辛苦、打靶时得到的经验,这刻全都得到了回报。炮手们仅用了不到半刻时辰,就令这架宝贝般的大雷神又再次发出它地吼声。

其他十七架大雷神的炮手,看着自己的同伴兴高采烈地忙碌,不时还丢过一股为他们惋惜的目光,气得直跺脚朝城外的鞑子破口大骂,吵吵嚷嚷要什长去向陈都统请求调整过标的发炮。

陈君华不为炮手们的情绪所动,他还不想过早暴露自己这方火炮的实力,但也不愿意让鞑子就这样毫无顾虑地开到城下。因此,先开火的三架大雷神第二发炮弹射出后,陈君华又让另外三架大雷神加入射击的行列。

不过,六架大雷神也没威风很长时间,当陈君华从千里眼中看清,鞑子兵全部越过废堤后没再前进,他就命令停止炮击了。同时,要求所有的大雷神全部将目标定格在现时鞑子骑兵一个聚集之处,稍时给予他们一次齐射的有力打击。

顾大郎的胆子并不小,也不是没与人交过手厮杀过,甚至在扬州城外时还还其高强的武功救过秣强云一命。但那个时候他是在对手人数不多的情况下杀人,并没有到战场正面与鞑子对敌,对于真正的打仗,特别是双方面对面的打大仗来说,这也是生平第一次。他哪曾见过声势如此浩大的军队,何曾想过面对如此多的敌人会是怎么样子。按他的想法,这么多的鞑子兵参战,既便是这些伸出头动都不动地让你去砍,要将这十来万人的头砍掉,只有几千人的护卫队没个两天时间也绝不可能做到。

此时,顾大郎看到敌人的数量如此之多,脑袋里顿时一片空白,心脏也不争气地越跳越快,一时之间觉得脸红气促紧张得快要窒息。

陈君华从容地发出一连串命令,顾大郎没有听到他说的是什么,但见君华叔淡定的神色,方渐渐平复了一点。

半晌后,顾大郎脸色沉重地对站在左边的陈君华说:“君华叔,看那一大片战马,就算没有十五六万也定然有十一二万,蒙古军只怕会有不下三四万之数。若是连附从的各族步军一起算上,起码有十五六万人上下,比我们参战的护卫队、水战队多出五六倍。君华叔。我看形势十分严峻啊!”

陈君华听得出顾大郎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情知这位年轻人实是过于紧张了。再看左右地护卫队比顾大郎还不如,有些人已经快要站立不牢了,若不想个法儿让自己一方地人鼓起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