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遂问道:“既诸君都言相救。如何行事?是按照孟德提议,行围魏救赵之计么?”
田丰道:“丰有三策主公择之。其一,即孟德之计,派一支奇兵,可以骑兵为主,绕过高唐,经平原,潜入济南,然后大举抢掠,破坏刘备后方,刘备势必分兵还救,则孟德压力顿减。说不定孟德还能抓住刘备分兵机会,先与黄巾伪和,然后全力进攻刘备,一举破之,然后收降黄巾,尽有兖州之地。此计对孟德自是上计,对我军而言,不仅与刘备结下生死之仇,而且那只奇兵估计会遭受巨大损失,另外,面对公孙瓒进攻,我军分兵后也将更加困难。孟德定兖州后,自会派兵助我,但远水不解近渴,我军短期内必然面临较大压力。
其二,舍弃公孙瓒,全军急行军南下,自东郡渡河,与孟德合力攻击刘备,将其歼灭后再攻击黄巾毛贼。此计坏处是公孙瓒若进犯魏郡,大掠郡县,收割我军民之庄稼,将使我军蒙受巨大损失。此计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军能够在兖州施加更大的影响和控制,以免日后曹兖州离心离德,有独立之念。
其三,趁现在局势微妙,形势复杂,乱中取利,先破大敌公孙瓒,然后再回头对付刘备。若公孙瓒军破走,刘备将不敢全力攻曹,最大可能性是退兵固守,是不救而救曹操也。”
袁绍道:“第三策固然大善,但如何能破公孙瓒?”
田丰胸有成竹,道:“公孙瓒勇而无谋,贪而忘身,丰有一计,或可破之。”
袁绍大喜,问道:“计将安出?”
田丰遂说出一番话来,满座惊叹,袁绍道:“田公真吾之良平也。以吾观之,公孙瓒必入公彀中。”
许攸、逄纪、荀谌等人又在田丰之计基础上多有补充,堵上漏洞,将计策加以完善。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日,袁绍自广川出发,尽举大军,东下进逼公孙瓒,屯兵于长歌亭,距离公孙瓒之修县不到三十里。
公孙瓒心惊,忙派侦骑哨探,则袁绍顿兵于长歌亭,营盘一望无垠,气势极为雄壮,并未来攻。公孙瓒心中疑惑,袁绍放弃坚城,于野外扎营,又不一鼓作气前来攻修县,意欲何为?是要逼自己与他在野外决战?想起刘备之信,或许这是意图速败我军,以便南下?袁绍既然想速决,那就不能让他如愿,自己当依照刘备建议,坚守不出,将他牢牢牵制在大河以北。
感谢Deadlyalive打赏!
第六十三章 陈公台单刀赴会()
干瘦、脸色黝黑的孙石头压低声音,满脸焦急,道:“司马,咱们距离袁军大营太近了,很容易被袁军哨马发现。还是快回去吧。”他是右北平人,今年二十七岁,猎户出身,因箭法好,骑术精,被选入侦骑中,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已经三年。
被他称为司马的是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壮汉,面相凶恶,他瞪了孙石头一眼,低声骂道:“尚未探听到有价值的消息,回去做什么?再敢啰嗦,休怪我军法无情!”此人姓严名纪,故冀州刺史严纲之弟,现任公孙瓒帐下军司马,统领数百骑兵,见袁绍动向诡异,派了几波侦骑都未能打听到具体缘由,遂自告奋勇请命前来。袁绍嘉其忠勇,拨十余名精锐侦骑于他。
严纪骑术精湛,带着孙石头等人一路小心隐藏,逼近长歌亭五里尚未被袁军发现。因仍旧未发现袁军异常,严纪再次向前,渐渐超出安全范围,距离袁军大营极近。孙石头等皆恐惧,建议迅速后撤。
严纪怎肯后撤,怒斥孙石头后,命向前,务必要摸清楚袁军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袁军营盘连绵如山,望楼林立,刁斗森严,严纪借着月光望去,连巡逻兵士的五官都看的清楚,各营的旗帜、坐落更是清楚。前军有大旗,上书一个“麹”字,这是杀兄大仇人麹义。左营上书“颜”字,右营“文”,当是颜良、文丑;后营“张”、“高”,当是张郃、高览。中军大营则是“袁”。
严纪越看越觉得颜、文二营有些异常,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严纪决定等到天亮再仔细看看。孙石头等人情绪大落。
严纪等人找了个野树凌乱、灌木丛生的土丘,藏身其中,按倒战马,铺开毡子,躺下休息。
严纪望着天上弯月,久久难以入睡。严纲战死,幽州严氏在公孙瓒中地位直线下降,严纪能保住骑兵军侯之职还有赖于长史关靖之力。
关靖字士起,太原人,本为州吏,以严酷闻,后去职,至幽州有利,见公孙瓒。公孙瓒与之相谈,对其才智深为钦佩,引为谋主。公孙瓒任奋武将军后,以关靖为长史。关靖虽得公孙瓒信任,但军中众将自严纲以下皆对其很是反感。这次严纲战死,关靖本想落井下石,转念一想,或许这是拉拢严家残余势力靠拢自己的最佳时机,于是举荐严纪领严家部曲及骑兵。公孙瓒从之。严纪闻知,亲自登门拜谢关靖。关靖终于在军方多了一个盟友。
在严纪野外无眠之时,无盐城中也有一人独立中庭,负手望月,心情复杂。此人身高七尺,身着便装,面貌刚毅,正是曹操麾下大将陈宫。陈宫迎曹操于东郡,说万潜于兖州,立有大功,现在曹操军中地位极高,相当于沮授在袁绍处之地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各领兵两千人,职衔为校尉、骑都尉、别部司马之类。陈宫的职衔则为中郎将,在曹操军中独此一人。
陈宫志欲匡扶汉室,观袁绍心怀异志,遂不从辟用。他与曹操乃是旧识,对其杖毙蹇图、讨伐黄巾、清平济南、忠义讨董等举非常佩服,认为曹操智勇兼备,乃兴复汉室、拨乱反正之能臣,遂在曹操脱离袁绍南下后,立即率宾客部曲迎之。曹操果然不负他之期望,击败白饶、于毒,在东郡站稳脚跟,如今入主兖州,若再破黄巾,举兵西迎天子,则汉室可兴。
想到这里,又想到刘氏几个宗室,不提无兵无勇的刘虞,刘焉异志昭然,刘表坐观成败,雄武过人的刘备却比刘焉更为跋扈,居然托以讨贼之名,意图兼并兖州,虽称忠义,又岂能蔽塞天下人之耳目?让人思之叹惋愤怒!
陈宫在曹操处请命后,即可快马东下,日夜兼程,终于在入夜时来到无盐。王喜久闻陈宫之名,知晓其他曹操军中地位,也比较重视,当夜就接见了他。
听到陈宫转达的曹操和谈之议,见曹操顶不住压力向自己服软,王喜意得志满,仰天大笑,道:“曹孟德一向自诩英雄,如今也向形势低头了吗?”
陈宫道:“天下谁人能与大势相抗?上使拥雄兵数十万在前,刘玄德提精兵于后,虽霸王在世,对其情形也当束手。曹公顺应时势,能屈能伸,自有英雄之器。上使又何必讥嘲?”一味低头逢迎,反而遭王喜怀疑,陈宫必须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营造出不得不低头的悲愤,才能让王喜相信诚意。
王喜见陈宫深入敌营,还能昂然维护曹操,对其刚烈无畏也很是佩服,又问道:“曹公表我为东平相,朝廷能接受吗?”
陈宫心中鄙夷,口中却慷慨激昂地道:“上使不见张燕、杨凤么?反于黑山,劫掠州郡,而朝廷用之为平难中郎将、黑山校尉。上使又不见韩遂、马腾么?反叛于西凉,攻杀太守,荼毒西州,而朝廷用之为将军。上使为一国相有何不可?若上使要跟韩马相比,觉得国相一职太低,曹公愿奉上使为兖州刺史。不过曹公有个条件,君得兖州后,当与曹公盟誓,助曹公取豫州。目下豫州无主,郡守割据,贵我合力,取之不难。届时上使据兖州,曹公据豫州,兖豫合力,天下不足定也。此霸王之基!”
王喜咧嘴笑道:“霸王基业,我怎么敢妄想!不过,曹公当真愿意奉我为兖州刺史?”王喜虽是黄巾群贼中的佼佼者,为二十万黄巾兵之盟主,但内心深处仍旧不自信,远没有张角的大志,幻想着朝廷能谦辞重礼地招抚于他。既有这样的心思,又是面对陈宫这样的人物,很快被忽悠得失去判断能力。
陈宫遂出示兖州刺史印绶,献给王喜。
王喜见曹操如此意诚,将担忧放下,欢天喜地,设宴款待陈宫,并请陈宫次日返回山阳,向曹操复命。
陈宫怕王喜事后反复,而夏侯渊来不及到无盐,坚持不去,表示愿在王喜处为质王喜另派人去见曹操。
王喜彻底相信曹操、陈宫,通知全军。黄巾兵欢呼震天。军中将领更直接称呼王喜为使君。
陈宫这边虽事情顺利,但他对夏侯渊能否及时赶至,仍旧担忧。夏侯渊的袭击才是真正的杀着。若他不能及时发动袭击,等王喜从狂热中回过神来,势必增加变数。PS:周末事情多,更新反而比平时少。抱歉啊。
第六十四章 刘纬台卜筮定策()
孙石头大呼道:“司马快走!”在严纪马上划了一刀,战马受疼,驮着严纪发狂般向东奔去,而自己却用力一夹马腹,停住战马,调转马头,向追兵冲去。
一行十余侦骑侯到天明,终于看清颜良、文丑军营情况,发现袁军异常之秘,但也被袁军发现,数十骑呼啸追来。先是十骑留下断后,阻拦袁骑,争取了些许时间,追骑再次赶上。孙石头虽然惧死,但危急关头反而发挥大勇,一起逃走就是全死,自己留下阻敌,或许能让严纪脱身,将军情带回。因此举刀大呼冲向追来的十余名敌骑。
以一当十,奋不顾身。
严纪也不回头,大呼道:“孙兄弟,我必为你报仇!”伏在马背上狂奔,两行热泪从脸庞上滚下。
追骑付出一死一伤的代价将孙石头斩落马下,眼见追严纪不及,忙拉弓射箭。
严纪只是埋头驰奔,终于摆脱追兵,冲入修县城内,身中三箭,血染甲衣。胯下战马也中了两箭,气力已竭,生命透支,入城后马失前蹄,摔倒在地,悲声长嘶,去死不远。
严纪无暇顾及爱马,奔入军营。卫士一连串向公孙瓒汇报:“严司马重伤归来!”
公孙瓒刚起身洗漱完毕,正准备召集众将议事,忙命严纪入内。严纪脚步不停,冲入室内,连滚带爬,向公孙瓒叫道:“将军,袁军颜良、文丑乃是空营,其军队不只去向!”刚刚支撑着说完,眼前发黑,昏死过去。公孙瓒忙命医士救治。
医士报是失血过多,其余无大碍,将箭矢取出,敷药裹伤,喂食热汤,在地上铺上毡子,放平休息。
不一时众将齐至,公孙瓒将严纪刚才带回的军情告知众将,问道:“颜、文皆袁贼悍将,所部精锐,兵力占袁军近半,今暗中离营,必有诡计。诸君以为当如何应对?”
公孙瓒之弟公孙范坐镇渤海,前线诸将中自冀州刺史严纲战死后,以兖州刺史单经为首。界桥一战,单经负伤,自此对袁绍有些惧怕。他面露疑色,道:“莫非袁绍派颜良文丑抄我军后路?断我粮草?”
不待他人发言,关靖忍不住反驳道:“袁本初与我军对峙,并不占上风,岂会分兵远袭南皮?南皮城坚,公孙太守有兵数千,足以守之。袁本初岂会如此无智?必非如此。”
邹丹道:“事实明摆着,袁绍就是分兵了。他不知道剩下兵马已非我军之敌了么?”
关靖道:“以靖所料,颜良文丑之兵必不会太远,必在左近,以与袁绍中军呈犄角之势。”
王门本为公孙范部将,近来很受公孙瓒信任,为校尉,领兵两千,年龄三十多岁,相貌不俗,他提出看法:“曹操为刘青州所逼,必会派人至袁绍处求援,袁绍莫非是派兵援救曹操去了?”
曹操在山阳,刘备在济北,距离较远,袁绍长途奔袭,不太可能。但平原距离广川不远,袁绍之子袁谭有兵近万,正与公孙瓒所任平虏中郎将田楷和刘备所任振威中郎将张飞在此对峙。若颜良文丑与袁谭合力,先破田楷及张飞,然后迅速北上再与公孙瓒对峙。这并非不可能。若田楷和张飞被破,刘备势必担心济南安危,只能回军,则曹操之危就解了。此举的关键是袁绍能否在公孙瓒反应过来之前将田楷、张飞击败,然后及时回军之袁、公孙前线。
关靖也犯了难,若颜良、文丑果真南下,此时乃攻击袁绍之良机;若颜良文丑并未南下,只是虚晃一枪,还在左近潜伏,如果攻击袁绍大营就有些冒险了,遂将自己疑虑说与公孙瓒。
公孙瓒犹豫难决。
一人长身而起,开口道:“此又有何难,待某卜筮一番,必能判明颜文二贼之动向!”
众人看去,只见那人峨冠博带,五绺长须,面如冠玉,仙风道骨,正是参军事刘图刘纬台。刘图,河间人,以谶纬卜算有名于幽冀。公孙瓒与之一见投契,约为兄弟,并为子公孙续娶刘图之女为妻,非常器重。
公孙瓒道:“善。请刘君卜之!”汉自光武以来,谶纬、卜筮广为流传,上至朝政大事,下至亡斧失羊,多有卜卦之事。
刘图遂灼龟观兆,摓策定数,得出结论是:颜、文二人南下;公孙瓒军大吉!
公孙瓒喜悦,单经、邹丹等犹疑,关靖不置可否。
商议终日,最终公孙瓒还是无法下定决心,遂加派侦骑南下哨探。
******
魏郡,邺城。一家食肆的密室内,正有两人在密谈。
张固面带迟疑,问道:“朝廷当真能破袁绍么?”他职位为军司马,属于建忠将军淳于琼麾下。
他对面一人一身黑衣,相貌阴柔,道:“袁绍东为公孙瓒精兵所逼,西为张中郎将大军所困,既无名分大义,又众寡不敌,岂能长久?若再得司马自内响应,杀栗成,据魏郡,则袁绍进退失据,必死无葬身之地。自冀州牧壶公以下必深德军侯,司马得校尉、将军之职易如反掌。”此人名于智,乃冀州牧壶寿、平难中郎将张燕、西山校尉于毒所派。
张固道:“壶公是董卓擅权时朝廷所派吧?现在王公秉政,壶公还能代表朝廷吗?”
于智道:“袁绍割据,不管朝廷是谁主政,都不会坐视。壶公长者,冀州名士,威望素高,王公岂会轻易撤换!这点张司马多虑了。”
张固难以决断,道:“且容我考虑考虑。”与于智作别,悄悄离开。
于智大皱眉头,也别无良策。这张固是他们在魏郡兵中最容易打动的了,不敢再接触更多人,以免引起怀疑。淳于琼粗莽无谋,栗成一介文士,黑山军并不将他们放在眼里。比较可虑的是督军从事牵招。此人勇猛果决,智谋深沉,是个很难对付的狠角色。听闻此人与青州牧刘备关系不错,为何不投刘备,反而在袁绍处蹉跎呢?还如此尽心卖命,实在是想不通。
除了牵招,还有东郡太守臧洪也有些难办。此人自丢青州后,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在郡奖率军民,劝耕急农,将东郡打理得井井有条。郡兵近两千,皆为精壮,不可小觑。
第六十五章 张益德先败后胜()
与田楷书信来往后,振威中郎将张飞提兵四千,自安德出发,向平原城进军。从安德至平原不到六十里,一马平川,道路非常好走,张飞行军速度很快,早上出发,第一天走了大半行程,在东乡扎营安歇。为防袁谭偷袭,张飞留神戒备,但一夜无事,袁谭未至。
次日,张飞军正在用餐,斥候飞报:“将军!袁谭来袭!”
张飞心中微惊,急问:“距此多远?”
“不到十里!”
张飞大怒:“平原城距此尚有二十余里,为何袁军距此不到十里才来呈报?吾派尔等哨探时曾命必探明袁军动向!尔玩忽职守,依军法该杀!来人!推下去砍了!”
亲兵将哭喊求饶的斥候拉下去,须臾斩首,呈回首级。
张飞道:“将首级传示全军!即刻列阵备战!”传令兵接令而去。
张飞刚刚列阵完毕,西边烟尘滚滚,人喊马嘶,袁军已至。
袁军更不停留,直接撞入张飞军阵中。中军一人身披玄甲,手执大戟,二十五六岁年纪,长相虽然一般,但身躯高大,气势不凡,正是南路袁军之主将、袁绍长子袁谭。
袁谭生于公元一六七年,与弟弟袁熙皆为袁绍亡妻阎氏所生。阎氏死后,袁绍续娶刘氏,生袁尚。袁尚貌美聪慧,深受袁绍喜爱,远胜袁谭、袁熙。袁谭成年后,因有勇力,故从袁绍征伐,取冀州、战公孙,袁谭有功。袁绍在界桥击败公孙瓒后,因袁谭请命,遂任命他为讨寇校尉,率兵三千东巡清河、平原,以击田楷。
袁谭军纪严明,赏罚公正,作战常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爱戴,又有大后方为依托,粮草不缺,因此连破田楷,将他赶到黄河以南。袁谭在清河、平原间抚慰豪强,征募士卒,兵力至万人,威震一方。
闻张飞与田楷两路进逼,帐下谋士许持道:“张飞自安德前来,一路无险可守,难以阻拦,不如任之。而田楷欲渡河北上,我军可于半渡而击之,破之易矣!”
袁谭道:“不然。田楷久与我军作战,熟悉我军情况,必然加紧设备,万分谨慎,若发现我军,必不肯渡河,我军虽欲半渡而击而不可得也。而张飞向称勇武,自恃其勇,必不为备,虽兵精将猛,若事出突然,无所用也。”于是留三千兵守平原城,亲率精锐步骑七千人入夜东下。
袁谭跃马舞戟,率军猛攻荡寇校尉陈恺部。
陈恺部新兵较多,战力本低于其余三部,加上列阵仓促,未用早饭,气力不济,抵挡不住袁军的暴烈攻势,很快溃退。陈恺连杀数人,难以阻止败兵后退。
袁谭军齐声欢呼,紧追陈恺部,驱赶败兵向张飞中军冲击而来。陈恺败退,其余三部士卒皆变色,脚步犹疑,作战意志一落千丈。
鹰扬部军司马谢安急对张飞道:“将军,形势不利暂退,我率部为后拒。”
张飞怒火冲天,但也知道败局已定,遂下令命谢安断后,向东后退。
袁谭衔尾追击,毫不放松,直追到入夜方才止步。
张飞军一路奔逃,入夜时距离安德县已不远。张嗣闻前方兵败,率一千士卒前来接应。
张飞整顿军队,武猛校尉谢荣部和忠义校尉李器部折损不大,战力完整。荡寇校尉陈恺部仅剩下六百多人,战死者倒不是很多,多数是逃散尚未归建。谢安部血战断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