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辉蛴枰蕴岣撸晕N尽9⑵媸俏湮佬N荆涣趺褪窍菡笮N荆坏湮な谴莘嫘N尽U馊耸橇醣妇木瘢孔浣杂挛渖普街玻锥肪呓跃菲胝セ髁亢贰

    第一条消息是田楷为袁谭所破。刘备派张飞北上以应对。

    第二条消息则是新任兖州刺史曹操败于王喜之手,鲍信战死。刘备派关羽进逼历城,赵云待命于后,随时准备兖州。

    第三条消息是司徒、录尚书事王允杀名士蔡邕,又与奋威将军、温侯吕布产生矛盾,骄傲自矜,群下皆怀不满。刘备因对众文武道:“王子师刚而无德,专而无谋,自伐其功,擅杀名士,吾料其必败。若其败,朝政必大乱,危及天子,吾欲西迎天子,诸君以为如何?”

    孙嵩本对刘备扩军兴兵有些不满,听了刘备此言,大为赞赏,道:“将军此议,上合天心,下应人望,必为天下所称。”

    刘政职位虽然不高,但作为参军事,很多事情都可以发表意见,道:“中原波荡,盗贼纵横,孤使单车,难达长安,刘公须当率大军西上,方可迎回天子。”

    宾客从事苏泰道:“刘参军所言极是。另,奉迎天子乃大义,徐州陶使君向来忠义,想必亦有此议,可派人约其同往,以壮声势;泰山应太守亦忠心朝廷,也可请其共同带兵西上。我等三方同而向西,既可助曹兖州破黄巾、护百姓,又可扫清天子东巡之路,一举两得。”

    刘备称善,遂派苏泰出使陶谦处其派兵相助。派王文出使应劭处应劭带兵与刘备并肩西上。刘备在王文临行前又再次将他叫来,面授机宜,王文连连颔首,表示完全理解。

    而被刘备派往九江的田豫也终于回来了,不辱使命地将富有争议的无双智士刘晔带到了青州。

    上一章出现小bug,太史慈是暂属鹰扬校尉张飞之下,不是赵云。

第五十七章 刘子扬不附汉室() 
刘晔今年十六岁,年齿既幼,身段又矮,瘦小枯干,其貌不扬。刘备却丝毫不以外貌而轻之,执手导引入座,待以贵宾之礼,寒暄已毕,因问道:“天下动乱,汉室倾颓,子扬与备皆宗室之后,何以教备?”

    刘晔见刘备对他的重视比田豫转达得还要隆重,心中感动,答道:“将军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刘备道:“自然听真话。”

    刘晔道:“晔请独对。”

    田豫脸色不变,孙嵩等人却露出不豫之色。

    刘备示意众人退去。田豫施礼作别。孙嵩等人寒着脸离开。他们主要是对刘晔有意见,觉得他有点目中无人。

    刘晔见室内只有刘备和他二人,因说出一番石破天惊的话:“以晔之见,汉室难兴。何以言之?光武中兴以来垂二百年,世家大族势力膨胀,田连阡陌,而民困地狭,一旦出现天灾,唯死而已,故张角一呼,九州皆应,世族乘势而起,各拥部曲,心怀异志。之后又有韩马之乱、二张之乱,朝廷精兵损失殆尽,然后是董卓作乱,擅行废立之事,关东诸侯起而讨董,因而据州占郡,外托讨贼之名,实行割据之事,天下已不为刘氏矣!何以兴之?”

    刘备失色而责道:“子扬慎言!方今之世天子虽无军马,益州、荆州、幽州与青州皆为宗室所牧,若举兵拱卫天子,何愁天下不平、汉室不兴?”

    刘晔冷笑道:“将军欺我乎?抑或试我乎?刘君郎烧绝栈道,在益州阴图非计,岂会迎护天子?刘景升在荆州坐观朝廷之败,无一兵相救,岂会让权朝廷?已故之兖州刺史刘公山称忠义,擅杀桥东郡,亦有割据之心。幽州刘使君虽忠于朝廷,但不通兵略,无胆无识,又有何用?更不要提四世三公袁本初了。以晔观之,如今恰似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时!”

    刘备道:“子扬还未提我青州,我青州忠于王室,当扫平群雄,还政天子,再现大汉荣光。”

    刘晔似笑非笑,道:“将军经营青州,基业初建,势力尚弱,若此时将天子迎置青州,以令天下,则袁本初之流必以清君侧之名加之,新任之曹兖州,忠义之陶徐州,跋扈之袁公路,皆成将军之敌。将军何以御之?若将军提大军入驻长安,能否通过且先不说,届时要弃青州之基业、入破败之新地么?那时上有朝臣掣肘,下有四方割据,不过是董卓之事重演罢了,一旦诸侯以诛奸贼、讨权臣为名举兵西向,将军又何以御之?”

    刘备默然片刻,拱手谢道:“以子扬之见,我青州应当如何行事?”

    刘晔道:“外举尊奉天子之旗,内行积粮扩军之事,待机东据兖州,南并豫徐,以此为基,方可奉迎天子,以令四方。”

    此谋与刘备心中所想完全相同,遂又问道:“如今兖州动荡,黄巾作乱,我欲举兵讨之,何如?”

    刘晔道:“曹孟德新入兖州,根基未固,此时固然乃西进良机,但须防泰山应劭、冀州袁绍。”

    刘备颔首。

    此番深谈后,刘备与刘晔虽未明说,但各知对方志向,有种共享秘密的亲近感。刘备以刘晔为参军事,置于左右,又恐影响其成长,命刘晔每隔几天就去青州学宫旁听,并搜集史书、兵书,要求刘晔必须按照日期读完读透。

    田豫此番南下,除了去九江郡成德县寻刘晔外,还肩负着寻访庐江郡舒县人周瑜、孙坚之子孙策、九江郡寿春人蒋钦、下蔡人周泰、下邳国东城人鲁肃等人的任务,故而耽误时日,至今方归。

    田豫是先往南到了舒县,找到周瑜。周瑜本年十八岁,故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家是世家大姓。周瑜婉拒了田豫代表刘备发出的邀请。田豫向周瑜打听孙策,方知孙策人去了江都,一心向刘表、黄祖复仇,恐怕不会去青州投刘备,只得作罢。

    田豫从舒县北上,在成德县找到刘普、刘晔父子,一番劝说,刘普动心,刘晔也对刘备起了兴趣,遂决定见上一见再说。

    田豫又带着刘晔至寿春和下蔡打听蒋钦、周泰。此二人皆当地豪侠,皆二十多岁,勇武好义,乡里知名。田豫见二人乃难得猛将,遂大加笼络,极陈刘备爱贤好士之状。蒋钦、周泰虽以豪杰自任,但并不为扬州刺史陈温看重,反而觉得他们以武犯禁,武断乡曲,欲加以治罪。如今二人听得同为州刺史且大破黄巾、英武天纵的刘备对他们非常欣赏,皆心中欢喜,当即答应田豫北上。

    田豫带着刘晔、蒋钦、周泰三人又到下邳国的东城打听鲁肃。东城就在下邳国与九江郡的边境,距离寿春县二百里左右。刘晔听说过鲁肃此人姓名。鲁肃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见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

    田豫比鲁肃大一岁,见到鲁肃,与之相谈,对其见识大为叹服,于是极力向他陈述刘备之雄才其相助。鲁肃犹豫未决。

    刘晔道:“久闻足下英名,不意少断如此!方今天下大乱,足下之英才足以立功业于世,当择明主而从之。刘青州,晔亦未见,但闻其行迹,似乎才略不小,晔欲亲往一观。若名不副实,回乡未晚。足下何不与晔同行?”

    鲁肃遂答应。

    刘备当时一听刘晔前来,就打断田豫的汇报,忙不迭的接见刘晔。等到与刘晔倾谈终日,将他安排好后,才有时间询问田豫南下情形,听得田豫说还招来蒋钦、周泰、鲁肃三人,不由啊呀一声,从坐席上跃身而起,忙命请三人相见,并向刘晔解释道:“吾听扬州商贾言道,蒋钦、周泰皆猛士,鲁肃则一时豪杰,神交此三人久矣!”

    刘晔笑道:“鲁子敬名闻州郡,称狂士,鄙州商贾传其名不足为怪。蒋钦、周泰不过轻侠,名不出乡里,商贾何由知之?”

    刘备道:“此中原由吾亦不知。”

    这刘晔与史书上左右逢源、善伺上意的描述大不一样,眼中不揉沙子,说话不会拐弯,许是年少不经事的缘故?

    求收藏,求!今天还有一更!后面就是袁、公孙、曹、刘四者之战了。加油!

第五十八章 鲁子敬才气纵横() 
鲁肃、蒋钦、周泰三人既是同时而来,不便有所偏重,刘备一同接见三人。

    见了三人,刘备先施礼道歉,道:“怠慢三位豪杰,备之过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引三人纵论当今天下时事、古代良将功业、生平志向,无不畅所欲言,欢如故交。鲁肃三人每个人都觉得刘备重视自己。

    鲁肃极高,足有八尺,体貌魁奇,相貌堂堂,谈论天下形势,才气纵横,道:“如今袁本初虎踞冀州,文武相济,足以成事,公孙伯珪非其敌手,张飞燕亦难抗衡,肃料袁本初必得志于幽冀并三州,纵横于大河以北,此刘公之大敌也。兖州曹孟德志存高远,似有雄才,若其过了黄巾之难,能站稳兖州,豫州又无主,或许能借势而起,割据一方,此刘公拦路之石也,需尽快将其扼杀。其他如南阳袁公路、徐州陶恭祖,皆非刘公敌手。若能尽快驱逐曹孟德、讨平袁公路、降服陶恭祖,据青、兖、豫、徐之地,方可南抗刘景升,北拒袁本初,趁机奉迎天子,令天下,此光武之业也!”

    刘备道:“鲁君之计固然极善,但非臣子如备者能听。若天假其时,备当一匡诸侯,尊奉天子,立桓文之功,为周召之业!”

    蒋钦身高大瘦削,为鲁肃、刘备所激励,也大声道:“冒矢石,讨不臣,披坚执锐,钦之志也!愿从刘公扫平天下,再兴汉室!”慷慨雄豪。

    周泰勇鸷猛壮,也紧跟着高声道:“泰也愿为刘公效死!不论是上刀山下火海,还是冲锋陷阵于万军之中,只要刘公一声令下,泰绝不皱一下眉头!”粗疏刚猛。

    刘备大笑道:“备有国让萧曹之规,有子扬、子敬良平之谋,有公奕、幼平贲育之勇,何愁天下不定、汉室不兴、功业不立?”

    遂以鲁肃为参军事,以蒋钦、周泰为屯将,分属陷阵、摧锋二营之下。

    武卫三营猛将如云,典韦、刘猛、徐盛、蒋钦、周泰、耿奇等皆在其中,囿于三曲编制,难以发挥所长,刘备考虑扩充三营为五营,以典、刘、徐、蒋、周分统之。不过蒋周二人尚未有功,倒不急着给予名。随着刘备势力膨胀,吸引来的贤才豪杰越来越多,元从旧部除了少数几人外,大多数相形见绌。

    关张赵自是脱颖而出的例外,其他如张式,一个典农校尉已经让他很吃力了,再加重些担子,肯定会出纰漏;耿奇,当年在涿县也称勇武,但别说与典韦相比,就是比蒋钦周泰也大有不如,渐渐在武卫营中难以服众;陈恺,以前不显眼,这一段时间却表现突出,具有成长潜力,且观后续如何。

    公孙瓒拨给刘备的第一拨兵士,周衢战死,谢荣虽然莽撞,但能够折节学习,成就当不至于校尉。陈禄,文武全才,可惜度量略狭,希望以后能够打开眼界,不再斤斤计较眼前得失。

    元从谋臣只简雍一个,才具不说跟日后的诸葛亮、鲁肃、刘晔、田豫比,就是跟孙乾相比,也差了不少。无怪乎后来简雍只是东方朔之类的宠臣,并无什么职掌。

    刘备脑中转动,将麾下臣属过了一遍,深有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五月,西凉诸将李傕、郭汜、张济、段煨等听从贾诩之计,合兵西攻长安,路上又与胡轸、杨定合,沿途收兵,至长安时众十余万,与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

    六月一日,李傕等攻破长安,吕布率数百骑兵逃走。李傕等遂杀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万余人,狼藉满道。

    六月二日,天子在被胁迫下,下令大赦天下,以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其余诸将皆为中郎将。李傕等以朝廷名义杀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等,权倾朝野。李傕等欲以贾诩为左冯翊,贾诩推辞,又以为尚书仆射,贾诩又推辞,最终受任为尚书。

    镇东将军、青州牧刘备以从事中郎费通为使者,前往长安,拜见天子,贡献财物、珍玩,又发布讨伐黄巾之檄文,率兵济北国,于卢县击灭黄巾一部,斩获数千人,随即南下,攻占蛇丘,又取巨平。巨平县属于泰山郡,而为黄巾袭取。

    应劭心中不安,询问正在其处做客的刘备使者王文。

    王文答道:“历城属我济南,而应公擅自占据不还以历城易巨平。”

    应劭同意,遂撤历城之兵回奉高。

    徐州刺史陶谦也打出讨伐黄巾之旗,举兵西上,击败彭城相薛礼,占据彭城。薛礼率败兵南下扬州。陶谦表任汲廉为彭城相。

    臧霸、孙观、吴敦、昌豨应刘备所邀,率兵自费国北上,击破南武阳,袭占鲁国之卞县。鲁国相陈逸束手无策,困守鲁县不出。

    刘备、臧霸会师夹击泰山之势已十分明显,应劭又怒又惧,大骂刘备狼子野心,跋扈不臣。王文请见应劭,应劭欲杀之。一向强硬的应举却劝应劭再次召见王文,看他意欲何为。应劭犹豫后同意。

    王文见了应劭,对其怒视恍若未见,从容道:“应公,今日形势如此,已非人力所能为。刘公提青州精兵驻于巨平,泰山之险已不足凭,又有臧宣高、孙仲台将悍卒北上,两相合兵,何止数万?而应公之兵不过数千,如何能敌?为公之计,莫如开城迎刘公。刘公必厚德应公,仍会置应公以郡守之位。以刘公之英明神武,若平黄巾、定兖州,奉迎天子、再兴汉室,并非难成。届时刘公亦有功,则刘公不仅免于祸,且得其利也。”

    应劭难决,询问亲信。

    应举率然道:“形势比人强,彼为刀俎,我为鱼肉,身家性命皆操于其手,犹豫亦有何益?”他之前是力主抵抗刘备的,但那时东有臧洪,现在臧洪已为刘备所破,且其已平定后方,兵力源源不断,袁本初、曹孟德又各有事,难以为援,泰山一郡之地如何能敌青州一州之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智者也。

    应劭长叹一声,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对王文道:“归告刘公,老夫愿降。”

    刘备得信大喜,泰山兵精,自己与臧霸合力,虽有把握必破奉高,但肯定要付出相当的伤亡。如今应劭投降,真是天大之喜。

    鲁肃建议:“应仲瑷非果决之人,心中仍有侥幸之念,将军当速将此事落定,勿要给其摇摆机会。”

    刘备然其计,遂带领五百骑兵立时出发,绕过博县,直奔奉高。

    应劭答应投降后,回去想了半天,果然又心有不甘,举棋不定,对应举道:“泰山精兵数千,足以守奉高数月,其时袁本初或曹孟德不能派出一兵来救么?”

    应举劝谏道:“首鼠两端,取祸之由。袁本初远水不解近渴,曹孟德自顾不暇,如何来救?望曹孟德能速破黄巾,岂非期许太高?”

    应劭仍旧犹豫,亲兵来报:“刘青州已至城下!”

    应劭大惊:“何其速也!”顿足道:“开门相迎!”

第五十九章 戏志才智计无双()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十五日,泰山太守应劭出迎镇东将军、青州牧刘备,刘备因得据泰山,宛如卧虎出柙。刚刚设奇计击败黄巾一部的兖州刺史曹操闻此消息后,大惊失色,对帐下谋士戏忠道:“刘玄德来者不善,志才可有方略应对?”

    戏忠字志才,颍川人,现年三十四岁,为荀彧去年所举荐,其貌不扬,但富有智谋,深得曹操器重。他皱着眉头,手捻胡须,思索片刻,向曹操道:“刘玄德声称击贼,实行兼并之事,其意不问可知。其一,明公当速派使者至刘玄德处,正色责之越境之罪,以先声夺人。其二,明公如今兵不满万,又与黄巾恶战,势难阻止刘玄德吞食济北、鲁国,当速派使者见袁本初其益兵南下,自东郡渡河,避实击虚,攻击济南,逼刘玄德分兵。其三,刘玄德乃黄巾宿仇,明公可暗中派人见王喜,说明刘玄德与我军联盟,将围杀黄巾于东平,形势大不利于黄巾,说服其暂时归服我军,以保性命。”

    曹操忙正色道:“志才前两计吾将速办。第三计吾难依从。黄巾乃反贼,如何能与其结盟!”

    戏志才笑道:“反贼亦可归顺朝廷,接受招抚,明公不见韩遂马腾、张燕杨凤之事么?我等为朝廷招降王喜,此乃大功,有何不可?”

    程昱亦道:“事急从权,志才之议昱深为赞成。”程昱本年五十二岁,是个长须飘飘的长者,深受曹操尊重。

    曹操道:“既然程公也赞成,那就按志才之计行事吧。”于是立即安排下去,速行戏志才之计。

    刘备据泰山后,以应劭为泰山太守,但将其郡兵全部收编,选得精兵三千多人,设立先登营、敢死营,各编制一曲,直接归属刘备指挥,由蒋钦、周泰以军假司马职衔统领。

    其余两千多人,编为两部四曲,以应举为昭义校尉统领一部,以卫靓为宣义校尉统领另外一部。

    应举在泰山兵中有一定威信,为安抚人心,故用之。

    卫靓则是从泰山兵中脱颖而出的猛将,原在泰山兵中任职为百人将。刘备命士兵推举,卫靓最得众心,受到一致推举。刘备命其展示所能,则挥矛舞刀,驰马射箭,无不超出众人;与其相谈,胸中亦有文章,不同于凡俗武夫。刘备遂超拔其为校尉一职。

    刘备从整编管亥黄巾而设立的三部中,调管未部驻牟县,与驻于临朐的钱义部,共同协防山贼公孙犊。

    安排停当后,刘备带着原属于赵云军的五百骑兵、先登营、敢死营、应举部、卫靓部,自奉高回到巨平,与大军汇合后,留下一部守巨平,全军南下,轻取成县,与臧霸等会师于成县之南。

    臧霸等人各有兵千余,合计五千多兵,部伍虽不甚严整,但士卒皆精锐,自有一股勇悍之气。他取费国时曾声称有一万大军,不过是吓唬应劭罢了。

    臧霸等人自负武勇,对刘备军本来并未看得太重,今日一见,方脸上变色。此行刘备带有关羽之扬武军、赵云之折冲军九千多人,又有新编应举、卫靓二部两千多人,武卫、陷阵、摧锋、先登和敢死五营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