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好啊,你收回给母亲的权利,将这些权利给儿臣吧。

    再说母亲肯定知道这中间的利害关系的,自己不与她作对,自然开心万分。以她的本领,专克父亲。然后自己以这一次受到了欺负,再来个拒绝监国,甚至交出皇太子,甚至偶尔纨绔一番,父亲到时候准得头痛。

    现在的父亲还是很有实权的,可偏偏逃不过母亲的五指缠柔,就是有玉皇大帝的权利,又能何?

    当然,这一关早迟要面临,但不用现在马上就面临。再说时间推移,什么事都能发生。只是这样做,父亲心中未免有些怏怏不乐,因此会给小人趁机而入。

    可因为原来的太子默默无争,就是小人,也无仇无恨。只有一个许敬宗!

    所以姚元崇一上场不提三国,而提这个许敬宗。

    想到这里,他说道:“难得糊涂。”

    姚元崇与西门翀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道:“是啊,装聪明难,装糊涂却是很容易的。”

    说完后,西门翀正色说道:“那么殿下病到了好的时候了。”

第73章 两小初会 太子病愈() 
“你是什么人?”李令月警惕地看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被李威带回来,工作很轻松嘀,也不过抹抹他的书房什么,然后就没有了,剩下的时间让她看书。正趴在书架边上看书呢。

    “你又是什么人?”

    “我是小公主。”

    “见过小公主,”上官婉儿在掖庭宫见的贵人不多,可见过的恶奴却是很多。立即伏下施礼,全然没有任何底气与李令月VS一番。

    “我问你,你为什么到了东宫,还到了大哥的寝宫。”

    “是太子,太子喊奴婢过来侍候的。”

    “那你不做事,现在躲在这里,看什么书?”

    李威已经闪了出来,将李令月拉住了,说道:“小妹,不得无礼,是我允许她看书的。”

    “大哥,我不喜欢她,”李令月撒着娇道。

    这分明是一种小孩子心理,东宫寝宫里的所有仆役都比她大得多,不紧张,然而这个小姑娘与她年龄相仿佛,又偏偏生得俏丽娇小,看着就惹人痛爱,害怕分走李威对她的宠爱。

    “为什么不喜欢她?人家只比你大一岁,《诗经》里的诗最少能背出来八九十首,《离骚》能背出来一大半,你要向人家学习。”上官婉儿的聪明,最少在文学上的聪明,让李威都感到吃惊。

    教她的是她母亲郑氏,虽然说是上官仪的儿媳妇,本人还来自河南荥阳郑家,但终是一个女人,能知道多少?再说,还要做粗重的活计。闲暇的时间并不多,就是到了晚上,点着油灯,还要按时将油灯吹灭的。

    书本也是偷来的,就是这样,小姑娘学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了弘文馆那些低年级的贵族皇家子弟学的知识。

    只能用一点来形容,天才!

    所以李威起了怜才之心,最后几乎连事情都不让她做了。这是在装病期间,否则他都能将这个上官婉儿带到身边,一道去崇文馆,让她在边上听讲。

    李令月不相信,她从书架上抽出来《诗经》,现在的《诗经》不是后来的书籍,因为毛笔字抄写的,然后用线装订起来,分成了几个小册子。李令月首先翻开《风》,问道:“那个,上官婉儿,你给我背《黍离》。”

    这是《王风》之首,恰恰是上官婉儿熟悉的一首诗。

    她还是有些害怕,不过依然背道:“彼黍离离……”

    问了七八首,倒只有两首没有背出来,就是这两首还背出了一小部分。李令月无辄了。让她来背,《风》里若干首诗,顶多总共背出里面七八首,就很不错了,况且这样抽着出来让上官小婉背。

    不过十五个《风》诗里,诗的篇幅不长,恰是上官小婉记得最多的,到了《雅》与《颂》里面的各首诗,大多数篇幅长了起来,却记不起来多少,至少背不出来多少。这一点李威也知道,将几本《诗经》放回书架,看着噘着小嘴的李令月,说道:“这一回相信了吧。”

    “大哥……”

    “你别急,我同你说一件事,没有几天,我要去东都了。”

    “大哥,我不让你去。”李令月不满地道。

    受了惊吓,回到宫中,好几天都没有出来,现在孩子也早熟的,知道了一些事了。如果不是李威派人喊她过来,她也许还继续躲在宫中。

    可听到李威要走,有些急了,《西游记》还没有听完呢。再说,大哥可好了,那天自己受了危险,大哥可是第一个带人过来营救的。听宫里的人说,正是为了救她,大哥受了父亲责骂。心里很怨气的,父亲是什么心思?救了自己还不对了?

    小脑袋盘算了一下,说道:“大哥,我也要去东都。”

    “不行,父皇让我去东都的,可没有让你去东都。”不过李威心中却是暗暗高兴。

    李令月有多重要,事情没有发作之前,刘仁轨就说过,上屋抽梯,人小力大。事情发作后,姚元崇他们多次说,要带小公主去洛阳。

    “大哥,我要去洛阳看牡丹。”

    现在去洛阳看牡丹,倒是最佳的时候。不过这是借口,牡丹洛阳的最有名,也不是洛阳一个地方才有的,终南山也有,就是长安城中也有,东宫中就有一些牡丹,现在正泼烈烈地开着,只是数量很少罢了。

    “不行。”

    “大哥,”李令月趴在李威身上,象树袋熊,吊着李威,摇着他的胳膊肘儿。

    “好,怕了你了,如果你想去,我带你去,不过你要去,必须好好读书,最少有婉儿一半的本领。”

    “耶!”李令月高兴地跳着,小姑娘嘛,又是一个喜动不喜静的小姑娘,出远门自然很开心的,而且又不是跟父母亲出门,跟老好人大哥出门,有很多乐趣的。高兴地又蹦又跳,然后来到上官婉儿面前,比划了一下,说道:“你比我大一岁,为什么没有我高呢?”

    在背诗上没的比了,只好比划个头。

    上官婉儿只是低头,不吭声。

    ………………………………………………

    许越等人先后调离了京城,他们先后向太子惜别。

    知道父亲忌讳,李威用病回绝了。别以为接见他们是礼数,反而有可能害了他们的前程。当然了,许越他们不知。

    人调走差不多了,又有一道圣旨下了过来。

    这才是关于大雩祭祀的,圣旨说,因为太子生病了,所以西京大雩祭取消,改在了东都,李治与武则天二圣亲自主持。正常的旨意,可在许越他们离开后,才下了这道圣旨,就有些让人回味了。

    用姚崇的话来说,李威与狄仁杰他们来往,甚至刘仁轨十分看好李威,皇上都未必会生气。但拱卫皇城的羽林军,却是让皇上很忌惮的。

    这是皇上判断出来,羽林军只是军愤,否则这一次调动的人会更多。

    李威只是苦笑,自己以为父亲是生气,才忘记了大雩祭祀,原来不是生气忘记了,是害怕取消了大雩祭,自己会产生什么误会,京城中又有许越等羽林军的“亲信”,会出什么不好的事。于是压到许越等人离开,才宣读这份圣旨。

    谁说父亲懦弱了?

    古书上说皇家亲情最薄的,果然……

    此次洛阳之行,没有那么简单啊。

    但大雩祭也是李威心中的心病,大雩祭取消了,真到了病好的时间。

    于是再次邀请窥基大和尚前来,不但他,因为大慈恩寺的法会,窥基这一次不但将它当作了慈善事业,也当作了一次宠扬佛门,特别是他们法相宗的机会。请了许多大和尚前来。

    高僧是有不少的,可辨论经义,唐僧在天竺打遍天竺无敌手,现在唐朝同样没有几个大和尚能辨过窥基的。因此,所谓的高僧,大多数却是法相门中的高僧。其他的,比如天台宗、法相宗,或者禅宗,一个个有名气的大和尚,有的因为路途远,赶不过来,赶得过来的,琢磨了一下,自找无趣,都没有过来。

    其实在民间,禅宗弘忍的两大弟子,神秀与慧能一南一北,已经绽露头角了。

    走进了寝殿,窥基直接问道:“难道法会,殿下不去参加了?”

    知道太子被皇上召去东都,也知道太子这个病,是惧祸伪装的。现在就让他们做法事,使病愈,不用说,立即就要去东都了。

    这是天家的事,但法会缺少了太子,终是少了一份完美。

    就是我不去东都,也不会参加你的法会的。但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和尚,让自己做了挡箭牌,并且主动做了挡箭牌,心中有些愧疚,于是拿起笔,写了一句偈子:

    佛在心头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这一个偈子禅宗意味同样很浓,不过讲究自修,却也不违背法相宗的教义。不是说种子嘛,种子可在每一个人心中的。又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做起。

    不是想修佛嘛,这个佛不是嘴上念着的,是时时刻刻放在心中的,每时每刻都要修行向善。

    这几行字,会给法会增加很大的效果。也是回报这个善良的大和尚的。

    窥基琢磨了一下,道:“殿下,大善。果然殿下有慧根。”

    说着长长地叹息,再有慧根也不行,难不成向李治上奏,太子有慧根,不要做太子吧,跟老衲去做小和尚。

    窥基一个人力量小了,但高僧多啊。什么魂啊魄的,那么多高僧在收,第二天太子就能在东宫跑步了。

    ……………………………………

    听到这个消息,在大明宫办理公务的戴至德,先是一愣,嗯,这么快病就好了?慢慢地回味着,然后对张文瓘说道:“张相公,太子长大了。”

    “嗯。”张文瓘应了一声。

    “对国家对社稷,这是一件好事。只是以后,我们怕夹在中间,更难做人了。”

    “戴相公,勿用担心,太子是仁爱之人,定会体谅臣等难处,也会认识大局。贺兰敏之府前之事,也不过是太子一怒之言。不能当真的。”

    “张相公啊,行人无意沾雨湿,春雨偏湿行人衣。太子年长,越有智慧,越有主见……只怕要不了多久,不是你说的算,不是我说的算,也不是皇上与皇后说的算,到时候大局也不知如何推动……”

    PS:与责编交谈了许久,甚至准备拖到下个月上架。老大洛大也同意了,可是起点的按排,最后还是强推了。失言了,心是对大家很是惭愧,想办法多更新一些公众版吧。另外,看看能不能利用一些方法回报大家,比如打赏好的书评,或者上架后,想办法上一些免费的字,或尾巴拖得大一点的什么。还有两更,时间有些晚了。

第74章 于野 润物无声(上)() 
两位公主终于下嫁了,而且主办得很隆重。

    长安的百姓责备声便小了几份,皇上与皇后嘛,未必不顾女儿的。不过太子的仁爱,在民间的声望,又让李威无奈地感到,推高了一层。

    但随后圣旨就下来了。令义阳公主随夫立即到蕲川府上任,宣城公主随夫到颍州上任,不顾驸马府还没有熟悉呢。也就是说,李治回到长安后,两位公主受了委屈,这么大岁数才下嫁,竟然还是见不到一面。

    这份圣旨的肃杀之意,让许多大臣感到寒冷。亦为太子东都之行增添了一把冷汗。

    ……………………………………

    李威倒不觉得。

    应当来说,自己做了许多补救了。历史上那个太子没有补救,不也是活了好几年吗?

    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痒,就象火一样,扑了这一处,那一处又燃起来了。不能急了,于是一处接着一处慢慢扑。

    所以温吞的性格也不是全部没有好处的,如果换作其他任何一个人,这时候要么作出严肃的螳臂当车式的反击,要么就逃跑。东宫有那么几个亲信,而且跑路也可以调出来一笔款子,倒也未必那么凄凉。

    但李威却不着急,一边将那些伪造的过所随时地揣在身边,一边观看着形势。

    另外狄仁杰与魏元忠等人的投奔,又给了他一份底气。不过老狄与老魏如果知道自己舍得全部身家,扶持他,他居然有随时准备逃路的想法,会不会气疯掉……?

    晨跑了一番,回到寝宫。

    李贤兄弟三个人都来了,加上李令月,另外还有杨敏。

    李贤正在饶有兴趣与上官婉儿交谈,看到李威回来,一个个施礼。

    “你们不要多礼了,坐下来。”

    “大哥,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吧,咱们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大哥,你不应当将上官婉儿带到东都。”

    听到李威要去洛阳,有一天晚上上官婉儿只是看着李威,李威很奇怪,问道:“婉儿,你要说什么吗?或者想回掖庭宫看母亲?”

    “母亲大人,在掖庭宫尚好,只是太子要去东都,能不能……能不能将奴婢……带上?”

    现在半懂不懂的,只知道太子对她太好了,有一种依赖感、安全感。每天看到太子,就仿佛看到兄长,看到父亲站在她面前一样。

    但也不是全不懂。掖庭宫的明争暗斗,以及对她们这些官奴的欺凌,让她也有了一些小心眼。比如李令月对她很排斥的,于是李令月一来,立即施礼殷勤地称公主殿下,然后替她倒茶倒水,弄得李令月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一个是火,一个是水,这一把烈火生生让上官小婉这一碗柔弱的水,扑灭了。

    实际上有时候,看着这两个小萝莉在玩心思眼,李威也觉得挺有趣的。

    李威当时也没有想到其他,反正是要带一批人过去的。不但宫里的人,还有大量侍卫。虽然说国家并没有什么农民起义的啥,可是饿得吃不下饭了,有的百姓也做出一些不好的事,从长安到洛阳,要经过一些山陵地带的。便有了一些强匪出没。规模不是很大的,说不定就是当地的山民,拿起耕具就是农民,拿起兵器就是土匪。缴也缴不清,有的官员更因为慈悲心,只要不出人命,也睁了一只眼闭了一只眼。

    于是立即答应下来。

    上官小婉高兴了,说了一句雷人的话,欠了一礼,很端正的礼仪,这一刻如果不是看到她幼小的身体,幼稚的面孔,还以为她是一个小大人,然后说道:“殿下,奴婢对殿下感谢不尽。奴婢没有其他的回报,以后就象碧儿姐姐一样,服侍殿下一辈子。”

    “得,得,”李威坐都坐不安了,将她扶起来,又抹了抹汗,说:“这个,这个,你还小,不能想。等你长大了再想。”

    然后在心中狠狠地道,这个奶奶的,太邪恶了。难道这个时代悲催的,逼我学习贺兰敏之?

    但这份邪恶的念头偏偏搅得他好一会儿不得安生,直到练了五遍八段锦,心情才静复下来。

    听到李贤一句,上官婉儿立即将一对大眼睛睁大,有些着恼地看着李贤,然后又央求地看着李威。

    我可不是有意调、教的,李威心中念叼了一句。然后说道:“终是要见面的,去了东都,对她是好事,不是坏事。”

    这句话只有这两兄弟能听懂。

    这一次为了大婚,武则天对儿子很不满的。现在儿子又将上官仪的孙女放在身边,母亲未必会乐意。李威空得了一尊躯壳,知道的事,却没有李贤多。他们这位母亲上位之路,可是一条染满鲜血的道路。如果不乐意了,杀一个小小的上官婉儿,比捏一只小蚂蚁还容易。

    看来这个老二对母亲大人同样有些排斥。

    从这一点上看,母亲政治上很成功的,可是教育子女却是很失败的。

    其实这样说了,也是二弟对上官婉儿的聪慧产生了怜惜。但李威并不以为然,母亲嘛,心胸还没有狭窄到这地步,好象历史上母亲还重用过上官婉儿。再说,丑媳妇始终要见公婆的,父母亲早迟要回长安。如果自己将上官婉儿藏着掖着,反而心怀鬼胎,让母亲不满。不如将她带到洛阳,尽管当初答应带她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

    “大哥既然这样说了,那就带她去吧,不过终要小心一些……”

    “嗯,”李威应了一声,转过头看着杨敏。

    贺兰敏之流放了,心病去了一些,不过京城中依然有一些不公平的传闻,气色稍好一点,可仍然十分清瘦。相比之下,倒是李威越发地生龙活虎,本来尖削的脸蛋上渐渐多了一些肉,苍白的脸色,去掉了伪装的黄粉,也有了一些红晕。还是很瘦,可几乎一天下来,咳嗽的声音不超过十次。

    当然了,如果还象以前那样咳嗽,一副病痨鬼的样子,纵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或者《安徒生童话》全搬了过来,或者即使救了李令月,李令月也未必象现在这样,对他依赖。

    林黛玉固然让人怜爱,可那是女人,如果是男人嘛……

    人多,杨敏有些儿害羞,道:“妾身听闻太子即将去东都,因此,赶来祝福一下。”

    说话间,上官婉儿替众人沏茶,动作十分标准。

    李显是少年人,又嘴直口快,问道:“婉儿,你这个沏茶,是何处学来的?”

    “奴婢自小在掖庭宫长大,伺候人惯了,因此学得的。”

    “我听小妹说,你会背很多诗。”

    “不是很多,会背一些。《诗经》里的短诗会背一点出来,还有其他的诗篇。”

    李显很敬佩。其实兄妹五人,除了李贤这个变态外,其他四人,李令月尚小,李威不提,李显与李旦学业也还可的,就是李显虽然性子直爽,在弘文馆同龄人中,也名列中上。大约这也是李治与武则天的遗传在起作用。

    不过读与背是两回事。能读懂,甚至能解释一二,可是背诵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年龄到了李显这时,会背一些,倒也自然,但上官小婉毕竟很小,又是在掖庭宫长大的。

    李显好奇问:“你是何处学来的?”

    “母亲大人教导的。”捡书一节略去。

    李威越发觉得有意思,难怪以后能翻云覆雨,打小就是一个人小鬼大的主儿。

    “除了诗,会不会背赋?”

    “这个奴婢背得倒是不多,只有司马相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