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扰民等事难以避免,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再者,我大明文官自视甚高,虽未明言,却是巴不得皇上能深居宫中,垂拱而治的。”

宋尧愈讥笑道:“象今上这样,把经筳也免了最好?”

免除经筳算是一件大事,但因为首辅干出来的,加上监察御史现在缺额十分严重,所以此事居然没有闹出什么风波出来,也算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头一遭了。

原本皇帝已经十分懒惰,每遇日讲就派宦官罢免,但最少日讲经筳在形式上还是有的,今年二月十二日,申时请用揭帖上疏,请万历虽不赴经筳,但仍然阅读日讲内容,这样以免圣学荒疏。

万历心领视会,自然允许了此事,不过自此一来,日讲根本无需请皇帝驾临,也不必再搞恭请和派内侍罢免这一套……这样行事多了,外朝肯定啧有烦言,而将日讲呈送进内,皇帝看或不看,谁能知道?倒是日讲的形式,自此之后是真的罢了。

自唐宋以降,经筳是文臣以儒学经典教导皇帝的最高形式,贵如帝王也要在圣人经义面前当学生,认认真真的学习,对有一些皇帝而言这样的学习过程当然是十分痛苦的,特别是万历在张居正在时,经筳不可一日缺席,战战兢兢,不知道哪一天会被训斥,身为帝王,这样的经历绝对不是愉快的回忆,申时行的奏疏对万历来说,简直再合适也不过了。

“啧啧,”惟功摇头:“申阁老这风骨,这水平。”

“外朝对申时行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了。”张用诚沉声道:“我看他不安于位,首辅也快当到头了。”

本时空的历史也早就有了一点变化,万历和皇后产下一子,是谓当今的嫡长子,虽然郑贵妃一样受宠,但其子也就是皇三子想夺嫡的难度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当今还有一个皇二子,是和一个姓杨的妃子所出,不大受重视,母子在宫中都默默无闻,将来也是封个亲藩放到地方就了事了。

没有储位之争,当今皇帝还没有领会到万蜂蛰头,不过皇帝荒唐纵酒,怠政,贪财,懒于视朝,厌恶言官,这都已经叫朝野上下极为头疼,连申时行这种以奉承为主的首辅,在万历挪用太仓储银的事上都大胆抗过旨,可想而知,万历随意动用公款的事有多严重。

申时行虽未曾身陷夺储之争的风波里,但为首辅这些年,建树寥寥,张居正遗泽渐渐挥霍一空,行政不力,民间多有灾异而中枢毫无办法,兵变频频,灾异不断,皇帝久不视朝,选秀女的劲头倒是很足,眼看万历往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申时行却仍然是阿谀承旨,以皇帝的心思顺逆为主,外朝之中,申阁老的形象已经一坏再坏,军情司对各方动向都了如指掌,申时行的必然去位自然也就早为辽阳高层所闻知。

“朝中之事,我们了解一下就是了。经营朝中势力,也不必太过着意用力。”惟功淡淡一笑,吩咐道。

张党在这几年又颇有壮大,毕竟三年一比的会试如常进行,上一科又有几十个辽阳出身的得中进士,虽然还在观政或是名次不佳分发外地,但除了少数人之外,这些人无一不是心向辽阳的。

这并不为奇,惟功在辽阳已经经营很久,辽阳日趋繁盛富裕,参加进士试的多半是青壮年为主,自少年和青年时期就在惟功的治下生活,甚至有不少出身辽阳大学堂,对惟功的尊敬和崇拜之情很为深厚,这些人虽然应考,但与辽阳的关系却也是无法割舍的,一入朝中,自然而然的就成为张党一员了。

第787章 统算

五月的天气,纵使是在辽东亦是十分惬意的时节,就是早晚还有一些寒意,野外经行时,如果起的早了,路边的沟渠和野地里的荒草之上还有大颗大颗的露珠,人如果趟的多了,很快就会湿了鞋,也湿了裤脚,非得太阳起来老高之后,才会慢慢的烘干了去。

从辽阳到铁岭有近四百里路程,辽阳段的路修的很早,最少也有三四年光景了,官道两边栽种的树木都长的很高很大,在中午时分,替人遮蔽了不少阳光,行走在树木投递下来的阴影之中,叫人觉得舒心畅意,脚步也是情不自禁轻快几分。

官道两边都有排水沟,隔一段距离就会有养路工人的基站,还有顺字行的马车分店,也是每隔十里左右就会有一个,顺字行的邮传马车和运送客人的马车是隔一小会儿就能看到一辆,车马辚辚,人员不停的过往着,每个屯堡通往大路的路口处,都有一些中年和老年妇人摆着摊,卖一些瓜果桃李和小吃之类的吃食,比如茶叶蛋,包子,馒头,煎饼一类,配上猪头肉或是羊脸肉一卷,吃罢了再买一些桃梨一类的水果慢慢吃着,枯燥无味又辛苦的旅程,无形之中就消解了一半的疲乏。

民间的骡马大店却是少了,如果是德州往保定和京师的南北大道上,一路上全是那些骡马大店,用来给人歇马和住宿吃食,在辽阳往铁岭的路程却是极少见到民间的这种旅店,要么坐的顺字行的马车,沿途自有顺字行的补给分店,吃住都行,费用十分合适,安全上当然也有保障。

也有走短途的,自己有骡马图个方便省事,也是多半在顺字行的店中吃食,或是在屯堡里打打牙祭,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也就把骡马大店淘汰了。

在这一段路程之中,也是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三十里一堡。

这堡却不是名为军屯,实为民堡的屯堡,而是真正的军堡,驻军在三百人左右,台堡上多半有大样或中样佛郎机,也有要紧地方的军堡上还有辽阳新铸的大炮,口径从四磅到九磅不等。

有这些大炮,军堡一般都有地形之利,加上大量屯粮和拥有堡内水井,一旦有警,足可做到长期驻守。

就算那些只驻一个旗队的军台或驻一个小队的火路墩,急切之间也很难攻下。

有这些军堡、台、墩来掩护,民堡也有相当的防御设施和大量的民兵,就算突然遇到几十万北虏的突袭,想在辽阳控制的地界获得多大的战果,也是十分困难之事。

从熙熙攘攘的人流来看,还有官道两旁的商业活动情形,再看人们脸上的富足平安的表情,抵达铁岭之前,足可让人明白,此地已经被辽阳真切控制,原本的驻军文武官员,已经让度了自己的权力,而当地的百姓也溶入了屯堡体系之中,并且享受到了辽阳体系所带来的平安富足了。

“仅凭一路眼中所见的景色和风土人情,便亦是足抵得这一趟的辛苦了。”站在铁岭卫的关门处,由外向内的眺望观看,但见人群川流不息,多半是建筑司的工人和被俘虏的蒙古奴工,另外便是少量的行商过客,再有便是各司的办事人员和大量的装载着新移民的大型马车了。

惟功头戴斗笠,用来遮挡阳光和浮尘,辽阳的官道修的很好,但长时间的行走下来,每日灰头土脸也是必然之事,毕竟还是不能与后世相比。

他和唐瑞年两人,加上一个额亦都充当护卫,三人扮成一个关外来的小型的贩卖口磨的商队,这个时代,张家口外的口磨是收获的季节,正是贩卖的好时候,三人这样一路行来,倒是真的做足扮像,做成了好几笔生意,小小赚了一笔,把侍从室托人搞来的上千斤口磨卖掉了好多,唐瑞年开玩笑说,若是惟功不要他伺候撵了他出去,将来做个口蘑商人也颇不坏,最少是饿不死了。

何和礼则是带着其余的随员隔着几十里跟在后头,只有到了晚间时,派专员将每日的公文呈文飞马传送过来,这都是重要文书,中军部不方便随意自专的重要公务,每日晚间由惟功批复了,再交给传骑飞驰送回,以免耽搁辽阳的公务进行。

一路走走停停,抵达铁岭卫附近的边墙时,已经是五月中旬。

所有辽阳镇控制范围内的防御已经是由镇军接手,驻扎铁岭边墙的是第八营的一部份,惟功观其军纪良好,训练不辍,显然是营主将和各级主管都十分尽责,当下也不惊动张猪儿等主管,由得铁岭卫开得的关门,悄然而出。

“俺是一路看小娘子看的大饱眼福。”唐瑞年嘿嘿一笑,说话还是十分的随意诙谐。

“一路上倒是真的叫唐大人看了不少美人。”额亦都闷声闷气地说道:“俺数过,打辽阳到铁岭这一路,咱们遇着的带新移民的马车有三百一十七辆,每辆车都有几十人不等,其中自然也有相当多的妇人,每百多妇人中好歹会有一两人能入眼,每几十个能入眼的,总有一两个万里挑一的漂亮女子,这一路过来,唐大人倒确实是见着几个难得一个的美人,记得在第十七铺时,唐大人真的盯着一个身姿窈窕的女子看了半晌,贫家小户出身的,确实难得了。”

唐瑞年目瞪口呆,指着额亦都差点儿说不出话来,他只是随意说笑,不料这厮倒是真的把他的底给掘出来了。

“额亦都看来是下了工夫,在工商学堂学了一些概率统计的算法吧。”惟功不以为意,将话题一转,化解唐瑞年的尴尬。

“是,俺每天傍晚下了值就是去学校上夜课,每晚上一个时辰,正在学中等课程。”

“好好学,对你有好处,你本事大了,就对我有好处。”

“是,大人。”

“行了。”惟功止住要抱拳的额亦都,示意了一下。

额亦都看看左右,见行人如织,人烟稠密,当下会意过来,只是得意洋洋,看了唐瑞年一眼才作罢。

唐瑞年气哼哼的,却是也说不出话来,惟功哈哈一笑,说道:“继续走吧,额亦都无意之中,倒是把我们见到的新移民数字说了个差不多,叫我十分欣喜,唐胖子你那点尴尬就赶紧收起来吧。”

听着这话,唐瑞年赶紧笑道:“既然是有用,俺受一点窘就算不得什么了。”

确实,如果按额亦都说的,惟功走在路上这十来天最少有十万人左右的新移民由辽阳至铁岭,再从铁岭出旧边墙,前往关外的各屯堡之中安家立业。

惟功手里有第一手的情报,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移民工作,到年尾时截算有五十万人左右抵达辽阳,有三十万人以上安排在辽阳到沈阳各地安置,只有十万人左右出关,毕竟当时各屯堡只有草具外观,内里完工的十分稀少,那个时候把人移过去要叫人吃苦头,甚至要冻死不少人的,这样的事,辽阳镇当然绝不会做。

这个年头,面临时疫,传染病,长途旅行的体能下降带来的诸多问题,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的体质下降,稍微的感冒症状就可能叫人失去生命,由山西陕西到河北河南再到山东或是天津,一路这么千里长途的过来,就算是健壮男子也会感觉身体不适,可能会生病,那些老人妇人和孩子就更容易患病甚至死亡了。

辽阳移民都是坐车和坐船,但在抵达辽阳境内之前还是要受一些辛苦折磨,抵达之后就加强营养,由医官检查身体情形,体能不达标的就在原地安置休息,补充营养和体能,一直到达标之后,才允许继续上路前行。

这样的严格管制下,虽然还避免不了新移民死亡的事件,不过,那已经是个位数的事情了。

现在看来,经过长期的休息回复后,开春以后大量移民开始急赴关外,毕竟这时候把地块和水利弄好还可以赶上秋种,若是再晚的话可又要耽搁一年了。

农民总是要有活计做才安心,哪怕是现在辽阳事事安排的妥当,但这些东西有一些将来是要还的,不赶紧搬到屯堡住进新家,手里开始有活计赚钱,这些人就算好衣好食好房子住着,也是断然难安。

去年安置在沈阳等地的移民加上今年刚来的,这也造成了一路川流不息的大马车经过的情形,若非如此,哪有这般的密集程度。

唐瑞年回过了神,笑着道:“算来到了秋凉之时,最少有百万移民抵达福余长春四平等地了,这个成果,可是真心了不得。”

移民工作是中军部去年下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惟功亲自下达,张用诚等人布置,孙承宗和袁黄等人亲自负责的头等大事,光是专项用银就达近二百万两,这些银子有相当一部份用来打点各地的官府,毕竟人口离开可不是后世那样随意的,得有官府允许才成,还好各地是荒年,否则的话,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仅是朝廷和官府的忌讳,也是各大宗族绝不会允许的事情。

第788章 规划

光是一个勋阳,原本是湖北河南四川几省的交界,境内山脉绵延几达千里,大别山等大山脉就在其境中,还有员几条江河,也是波涛汹涌,十分险恶的地形,在明朝中前期,因为河南等省的饥荒,朝廷坐视饥民自发往南度荒,后来这些移民就多半在勋阳府等地集结,最终形成了几十万人聚集的规模,后来灾民成为乱民,也是明中期前后的祸乱源头,大明朝廷无奈之下,最终设置勋阳巡抚,设马步军数万人,耗费极多粮饷,这才把勋阳表面给按住。

不过后来老回回,张献忠,李自成这些巨寇在起义低潮时,多半就是躲避在勋阳巡抚的治下休养生息,朝廷知山高水恶,亦是无可奈何的接受了。

辽阳虽然是实力超强的军镇,但如果不是情形特殊,想要招募这么多的过百万数目的移民,仍然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饶是如此,移民局的事务也是慎之再慎,一般是百万人口的各府最多移民数万人,一个数万人的小县,最多移民千多人就罢了,反正北方各省,饥寒交迫的贫民数字足有数千万人,移民局打算是以几年时间,移民在百万到三百万之间,这个数字应该是不会激怒朝廷和官府的,至于宗族和民间舆论,那也不必太在意。

当时的中国是北道南宗,北方是白莲教等会道门的天下,从明至清,教门发动的各种起义几乎全部是在北方,特别是清季,各种起义,包括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的事件,后来的义和团,都有白莲教等各教门的影子。

只有太平天国是源自南方,算是一个异数。

在南方则是宗族士绅的天下,江南的宗族士绅势力远远大过北方,教门根本没有展布的机会,江南一带文风昌盛,想要传教先得过秀才相公那一关,秀才一句话,便叫你之前的功夫白搭,是以在北方根深蒂固的教门势力,在南方却是根本行之不通,也算是明清之季的民间政治生态特色了。

除了北方移民之外,尚可以从浙江福建沿海补充几十万南方移民,这也是综合权衡考虑的结果,虽然北方移民来自多省,但最好再掺一些南方移民,这样可以使各屯堡的居民再杂一些,居民越杂,越利各司的管制,这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就算是在关墙之内的各屯堡一样,尽可能的把南四卫的居民打乱了分散了在各屯堡之中,这样管理起来,自然是比管理原本是一个整体的百户村或是一个由血亲形成的民间村落要容易得多了。

从铁岭再往长春,又是三百余里地的路程,惟功等人沿路而行,察看屯堡的外间建筑,四周的配套防御体系,外围的农田水利情形,也会入堡看看居住条件和环境。

各屯堡和辽阳那边的屯堡情形倒是一般相同,没有什么特异的变化,一路看来,很少有能让人挑出毛病的地方,在中军部的督察之下,想贪污舞弊或是偷懒都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辽阳的体系之下,俸禄高,地位亦高,小偷小摸的不值得,玩大的又没有机会,各屯堡花一样的银子,用一心的心力,造出来的成品自然也相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了。

及至五月下旬,又过得近十日,惟功等人,方才抵达长春一带。

因为长春筑城是去年便开始,今年一开春化土就又重新调集大量人力来筑城,到惟功等人抵达的时候,这座关外第一座由汉人建筑起来的雄城已经初现端倪了。

城池方圆二十四里,开六道城门,城高近四丈,在当时来说已经超过了普遍的三丈左右的城池高度,城墙上除了六座大型的城楼之外,还有十几座箭楼,城垛之下更是开了密密麻麻的火枪枪眼和箭孔,城外有相同长度的拦马墙和护城河,也有几十座小型的堡垒,这些堡垒保护拦马墙和护城河,庇护城门,不拔下这些钉子根本不要想进入城门和城墙下方的范围,而想拔掉这些布满射孔和佛郎机的纯粹的军事堡垒,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至于那些密布的鹿角拒马一类的辅助用具,护城河前深深的壕沟,都是为这座城池锦上添花罢了,城上还有摆放在城垛之间,固定炮位的大样佛郎机过百,中样和小样佛郎机也有数百门之多,自上回大战之后,佛郎机和虎蹲炮盏口炮经过实战后已经被野战部队淘汰,这些火炮或是在各屯堡,军堡,或是就被送到长春城这样重要的城池之上,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这些佛郎机都是工部历年所制,质量还算过关,以前光是辽阳一城就有数千门之多,都是编着号码,以防失落和擅用,按大明对军中火器管制之严是不能擅自使用和移动火器的,更不必说擅自制造,只有辽镇和蓟镇才被工部允许少量自造一些,不过在辽阳逆天的实力面前,这些规矩当然是形同具文,根本无人理会了。

站在这一座雄城之下,惟功也是感慨颇多,一时浮想联翩,竟是没有急着顺道入城。

如果是和北京南京这两京相比,长春城就小的多,只是稍高一些,密布的火炮和箭楼在防护上也显得更加牢固一些,舍此之外,在方圆大小上就差的远了。

另外苏州开封等名城,亦是比长春要大不少。

与长春相差不多的是扬州杭州等城,不过论起城防坚固,长春却是首屈一指。

特别是长春城要比普通城墙高上丈许,另外防御设施要多出不少,雄城高大的城墙令人感觉有十足的压迫感,任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之士,在这长春城的城门之下时,估计也会兴起不小的沮丧之感。

惟功等人一行,顺利进入城中。

毕竟是新筑之城,城防工程虽然雄浑大气,气象万千,城中的街道也是十分的开阔,但相关的辅助工程,仍然在紧张的进行之中。

栽种树木,开挖排水沟渠,建造一些重要的衙门建筑和公共卫生建筑,当然还有大型的公立花园一类利于集会的地方,亦是在修建之中。

无数的匠人和工人在城中四处忙碌着,飞檐搭斗庑殿式的衙署区修筑的十分大气,毕竟是军事机关较多,朝廷很识趣的未在此地设官,修筑的官署自是以辽阳镇自己的各司为主,与相对矮小格局较为紧凑的大明衙门格局不同,辽阳修筑的衙署多半是以盛唐建筑为模版,格局浩大,令初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