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听不明白什么叫做“单兵战斗力”,但是从叶应武的沉稳和隐隐透露出来的自信中可以看出,对于即将到来的一战,叶应武还是并没有过于担忧的。

    “走,到了时候了,吃饭去。”叶应武看着陷入沉思的文天祥,当下里便笑了笑,两个人咕咕叫的肚子已经用不着隐瞒了。

    叶应武从来都是和士卒们一起露天吃饭,文天祥虽然知道这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但是看到士卒们那一张张带着微笑的脸时,偏偏又无法拒绝,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跟着不顾身份的衙内都头席地而坐。

    —————————————————————————————

    夜色深沉,原野上本来已经灯火阑珊的营寨,却突然间被依次点亮的火把所照亮。脚步声、呼喊声伴随着鞭子划破空气呼呼的响声彻底打破了深沉夜色的平静。

    “快快快,他奶奶的,你们这几个懒汉,怎么这么拖沓,看来鞭子挨得少了是吧,都给老子滚起来!”老兵们怒声喝骂着,鞭子不断地抽在**上,发出闷闷的响声。火把已经一排排举了起来,将四周照得一片通明。

    新兵蛋子们甚至连衣服都没有穿好,在入夜之后已经寒冷的海风中颤抖着,看向那些老兵的眼神也有些怨毒。

    叶应武一身戎装,腰悬长剑,表面功夫做得足足的。至于新任的军中掌书记文天祥同样也是目光炯炯有神,衣袖迎风猎猎,满怀希望的看着下面无精打采的新兵蛋子们。

    “太慢。”叶应武冷声说道,“杨宝!”

    领队的杨宝大步跑了过来,要知道叶应武把他从亲兵队要过来可是没少费了口舌功夫,最后还是叶梦鼎亲自出马这事情才办成。

    “我对于这些新兵的反应速度很不满意,去,传我命令,所有人二十个俯卧撑,最后起来的十个人,绕着营地罚跑三圈,完事之后滚回去睡觉!”叶应武的命令中透露出死死地冷意,左手已经缓缓的按在了剑柄上。

    “遵令!”杨宝看着这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娇贵衙内突然散发出来的冰冷杀气,虽然对于叶应武嘴边冒出来的几个带着浓浓现代韵味的词语并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意思还是听得一清二楚的。当下里心中也不敢托大,更何况惩罚的又不是他,当下便朗声答道,还不忘怜惜的看了一眼远处的新兵蛋子们。

    这位看起来文文弱弱的衙内都头发明的什么俯卧撑,真是惩罚这些新兵蛋子们的不二法宝,仅仅一天,不少新兵蛋子们听到这三个字撒腿就跑。不过据说这还只是最初等的方法,最高级的被高深莫测的衙内都头称之为“关禁闭”,从字面上看来不过就是关到屋子里去,杨宝还真想不明白有什么可怕的。

    “师兄,我们先去看看。”叶应武淡淡说道,甚至连一侧的台阶都懒得走,直接从并不高的点将台上跳了下去。

    文天祥虽然看不惯叶应武如此体罚,但是也知道这是让这些昨天还在田里扛锄头的新兵们快速成长的唯一办法,自然也不好出口阻拦,只能跟在叶应武后面一齐充当恶人。

    “都头,我不服!这大半夜里谁能这么快便爬起来,更何况白天便已经训练了那么长时间,大家都很疲劳。”一个在新兵中很突出的大高个子突然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站在不远处的一名老兵眼睛一瞪,如果不是叶应武摆了摆手阻止他,手中的鞭子早就劈头盖脸的抽过去了。

    “说得好,为什么,对啊,为什么呢,”叶应武脸上流露出玩味的笑容,回头看了看文天祥,文天祥微微颔首,叶应武方才笑道,“新兵,请你回答本都头,如果今天夜里贼人袭营,你难道要等着老兵们用鞭子把你们抽醒吗?!恐怕到了那个时候贼人早就把你们全都宰掉了,更不要说什么护卫桑梓,你们死到临头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叶应武顿了顿,看着新兵们,他们眼眸中的怨毒和疑惑已经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默然。

    “你们,他娘的现在就是一群废物,而某的任务,这些出生入死、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老兵们的任务,就是让你们迅速成长为可以支撑战局的栋梁之才,可以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你们的身后就是良田万顷,就是桑梓之地,如此磨砺,你们可有怨言?!”叶应武的声音越来越大,盖过了沉静的夜中的一切声音,整个营地似乎都在这洪亮而又孤单的声音中颤抖着,臣服着。

    “某给都头请罪,是某见识短浅。”刚才出头的高个新兵单膝跪在地上,抱拳朗声说道。

    看到叶应武使得眼色,文天祥轻轻叹了一口气,上前将高个新兵扶了起来,叶应武的白脸唱过之后,又该自己来唱红脸了:“诸位将士们,你们即将为国杀敌,是大宋未来屹立不倒的希望,你们今日的辛苦将在未来挽救你们的性命,也将会支撑大宋江山的稳固。在此,我文宋瑞虽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要谢过诸位的努力。”

    宋朝本来就重文轻武,现在军中掌书记亲自出面安抚并且当面道谢,哪怕是那些老兵们也都是微微颤抖着,心中翻腾起波澜万千,更何况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新兵蛋子了,不少人甚至感动的频频落泪,更有不少人捶胸顿足大喊保卫桑梓的口号。

    毕竟是太平时代,精神上的需求往往会大于物质上的需求,太平犬胜过离乱人,所有人都知道太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只要稍稍提点,便会奋不顾身,有时候甚至要比金银财宝来的管用。再加上随着儒家忠君思想的逐渐深入人心,家国观念在一些务农汉子的心中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也不会在十几年后出现十万军民蹈海的悲壮。

    “咳咳,”叶应武无奈之下清了清嗓子,控制一下局面,“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不过二十个俯卧撑,谁都跑不了,那十个人,也别想少跑一圈,都给老子做,快点!对了,刚才的那个,你叫什么名字。”

    高个新兵一边飞快地做着俯卧撑一边大声喊道:“蒋大!”

    “不错,有些胆识。”叶应武轻轻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看起来有些憨头憨脑的新兵。

第十一章 钓鱼乃愿者上钩

    夜更深了。

    外面的号子声已经渐渐平息,就连罚跑三圈的十名新兵也都已经拖着疲惫不敢的身子走入营门。而位于点将台后的土坡上俯瞰整个营地的中军大帐灯火未息。

    叶应武伫立在地图前,不断地用手比划着什么。文天祥则有些精神不振的坐在一旁,一边抿着茶水一边苦笑着说道:“远烈,下一次半夜里再搞这种训练,鄙人是不是可以回避?”

    回头看了看文天祥,叶应武突然间才发现这个平日里飘逸的文士是那么的瘦削,而又在无形中透露出一种不屈傲然之气。正是这个看起来瘦弱的文士,支撑起来大宋也是华夏最后的脊梁,一阕《过零丁洋》更是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哪怕是八百年后细细品味也会令人感慨万千。

    眼眶中似乎有些湿润,叶应武急忙装作被沙子迷了眼睛,一边用衣袖挡住一边勉强笑着说道:“师兄你的身体本来就不能和那些大老粗们比,这一次是师弟不对,不应该半夜里把你拉起来折腾。”

    这一下子倒是文天祥奇怪了,不过也只是诧异地看了一眼叶应武,心中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索性也就不去想他了,转而问起即将到来的战事:“远烈,你对将海寇引诱到慈溪县城并且一举全歼有多大的把握。”

    叶应武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默然片刻之后,轻声说道:“平心而论,竭尽全力的话只有六成。毕竟我只是在平石滩头观了一次战,并没有真正披甲上阵过,再加上手中尽是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新兵,到底能够怎样心中也是没谱,只能说是竭尽全力了,大不了交代在这里,也是青山绿水陪伴不是。”

    “我原本以为,你昨日在议事堂上所说大丈夫不五鼎食既五鼎烹只不过是一句戏言,现在细细想来······”文天祥攥紧了拳头,“也罢,有你做伴,倒也不孤单。”

    这次反倒是叶应武差异了,不过旋即想来便释然了。这哥们当年在蒙古军的层层围堵下还能胜利大逃亡,然后成功的扯起了大旗搞得风生水起的,没有些胆子和视死如归的决心怕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现在文天祥刚刚三十,热血未泯,壮志犹在,大丈夫纵横,所追求的自然是青史留名,此时文天祥报国之心自然更为炽热。

    只是,文天祥不知道的是,即使自己这一次浴血奋战,在史书上留下的,不过是短短的八个字,而且是讲述叶梦鼎的功劳。若是叶应武战死在这里,说不定又会多上几个字,但只是几个字罢了。

    原本翻阅史书,从未感觉到那些文字背后的沉重,现在身临其境,想想刚才还生龙活虎的部下在埋骨之后甚至连半点儿能被后人铭记的方式都没有,叶应武便感觉嘴里发苦。

    第一次,无论前世还是后世都是富家子弟的他,感觉到了生命在历史这个巨大车轮面前的渺小,也感觉到了是书上那短短几句话之间的刀光血影。

    那史书的字里行间隐藏的,却是无数的血与泪。

    —————————————————————————————

    白日的慈溪,滚滚的烟尘笼罩在这座小小的县城上空。赵都头率领着庆元府仅有的数十名骑兵在城内来回奔驰,驱逐着那些不愿意离家的黎庶百姓。

    叶梦鼎站在城头上,眉头紧皱,看着下面带着匆匆收拾的金银细软不断哭喊着的几个富家子弟,拳头攥得死死的,这一战下去,如果要是将整个慈溪县城付之一炬,恐怕自己罪人的名号就逃不掉了,不过若是能够借此全歼张麻子的海寇,就算是这罪名又有何妨?

    或许是和他抱着同样的心态,几名都头簇拥在叶梦鼎身后,谁都没有言语。反倒是叶应武毫不在意的沿着城墙一圈圈的细细查看,又时不时停下来站在高处纵观整个县城。

    下面的哭喊声越来越大,几个安土重迁的白发苍苍的老爷子哭闹着坐在飞扬的尘土中,背井离乡的苦难不是他们所能够轻而易举便接受的。偏偏又因为他们年纪大,赵都头等人也不太好强行驱逐。

    “下去看看。”叶应武冲着文天祥和杨宝招呼一句,抢在自己爹爹前面快步走下城墙。似乎明白叶应武是打算不想让自己背负更沉重的心理负担,叶梦鼎硬生生的止住了迈出去的步伐,转而将目光投向远方,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张麻子,你可不能不来啊!

    叶应武看着站在身前鼻涕眼泪一起流的老人,心中不免有些恻然,但是他知道让这些老人留下来才是真正的罪恶,不由得轻声劝道:“老人家,我是叶知府的小儿子,慈溪县城地势开阔,四周无险可守,再加上我们兵力单薄,如果不将慈溪放弃的话一旦海寇选择多个方向突破,整个庆元府就要遭受兵灾了。您放心,要是您家中有什么损失,我庆元府衙门一定会双倍赔偿。”

    瞪着红肿的眼睛看了身前一脸风尘的年轻人一眼,老者拍着土地,朗声哭喊:“你们都走,都走吧!就算是那海寇来了,还能把小老儿怎么样,小老儿就这点儿皮肉,想拿去就拿去,这可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怎么能够说扔就扔!老天爷不管我们了,叶青天也不管我们了,就让小老儿自生自灭吧!”

    叶应武默然不语,环顾四周,不少慈溪人都围拢上来,脸上戚戚然已经动容。叶应武被逼无奈,只能艰难的开口:“老人家,叶知府是不会抛弃您的,只是这慈溪地处偏远,加上我们兵力单薄,的确难以顾及······与其给海寇以可乘之机,倒不如我们先将此处放弃。而且鄞县城中城外都已经搭好了粥棚和营地,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乡亲们饿着、冻着。”

    老人一把抓住叶应武的衣服袖子,吓得杨宝等人差一点儿连刀都抽出来了。老人凄声哭泣:“这慈溪是小老儿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的地方,叶青天有他的难处我们能够理解,但是小老儿也有小老儿的难处,整个慈溪这么多的青壮、这么多的妇孺,难不成还会看着那些天杀的海寇入城来吗?我们会守住这片土地的!”

    周围的青壮脸色涨红,纷纷想要振臂呼喊,却都被身后的妇孺死死地拉住了。叶应武看到这一幕,心中更是难受的要命,他不知道面对真正的血淋淋的威胁,这些被一时的热血所刺激的年轻人们能够坚守多久,至少几百年后当日军的铁蹄踏破山河的时候,中国的百姓更多的是选择束手就擒、任人宰割!更何况这些青壮的身后,还有不得不照顾的妻儿老小,家家缟素的场景是叶应武此生都不愿意看到的。

    已经意识到这样下去事态只会恶化下去,文天祥霍然拱手:“诸位乡亲们,保卫慈溪本来确实是庆元府衙上下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们已经因为士卒的稀少而背负了弃守土地城池的罪责,若是诸位乡亲再有什么损伤,我庆元府衙上下就真的是罪不容诛了。还望诸位看在叶知府的面子上,速速离开这等是非之地吧。”

    听到这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士子的劝告,拖家带口的百姓又开始踽踽上路,一队又一队的前往鄞县方向。而叶应武无奈的看着不为所动的老者,叹息一声,趁着老者不注意,手中剑柄狠狠地砸在了老者的头上,将老者直接打晕过去。

    旁边老者的亲属虽然有些愤懑,但是知道这是为他们着想,也不再说什么,走上前默默地抱起晕厥过去的老人,融入到漫长而萧索的人群中。

    叶应武默然片刻,方才低声叹道:“无论战争是否占据德义,最后遭殃的都是平头百姓······”

    —————————————————————————————

    慈溪城南的一座客栈。

    客栈的掌柜看着最后一桌客人狼吞虎咽的吃喝,不禁叹了一口气,日头已经到了正午,整个慈溪县城的百姓基本上都撤退的差不多了,掌柜的也已经吩咐店中伙计将值钱的事物能拿多少是多少,其余的粮食甚至一些细软也只能随意的扔在客栈中了。

    那几名精瘦的食客似乎有些诧异地看着门外经过的一辆辆马车、牛车,一名食客出声问道:“掌柜的,我等是外来做生意的人,怎么今日这慈溪不比往常,变得如此奇怪?”

    掌柜的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诸位还是早早的吃完早早的离开吧,叶青天说了,因为庆元府兵微将寡,而且那些天杀的海寇都是从南面进攻的,所以要将这慈溪县城中的把守士卒和百姓全都撤到鄞县去。”

    几名食客都是一震:“敢问掌柜的,此话当真?”

    “这有什么当真不当真的,要不是诸位在此处尚未吃完,小老儿也早早的带着伙计们逃命去了,这不是店中的金银细软也都拿不齐全,带多少是多少吧。”掌柜的苦笑着说道,指了指已经在客栈外面等候的两辆马车。

    “那多谢掌柜的好言提醒,某等也得快快逃命去了,这一贯钱也不用找了。”食客们纷纷站起来,随手往桌子上扔了一贯钱,快步出门去了,仿佛真的被这个惊天的消息吓破了胆子样的。

    等到那几名食客远去,掌柜的方才一边抚着自己的心肝一边轻轻掀开后堂的帘幕:“叶衙内,那帮子人走了。”

    叶应武微笑着走出来,随手递给掌柜的一把碎银子:“你也速速逃命去吧,此地不宜久留。”

    掌柜的也顾不上掂量有多少了,反正自己的举手之劳换来这么多已经是上天的恩典了,再看看跟在叶应武后面的几个同样是虎背熊腰的侍卫,也不敢多说什么,招呼店伙计飞快的跳上在就准备好的马车,跟在零零散散的人群后面碌碌远去了。

    目送掌柜的离开,叶应武方才抚了抚衣袖上的尘土:“师兄,你看刚才那几个人像不像海寇派来的探子?”

    文天祥苦笑着回答:“岂止是像,那些人的言行举止怎么看都不会是从外地过来做生意的商人,估计骗骗已经惊慌失措的那个掌柜的还算可以,换个明白点儿的人过来基本一眼就能看穿。没想到以张麻子一介渔民的穷苦出身,竟然也会十分注意摸清对手的动向,估计其他县城里面也少不了这些探子。”

    “如果不是他们,火烧慈禧的把握还没有这么大呢,幸好刚才杨宝带着几个人来此处无意间发现了这伙人,也幸好老天保佑都是一些三脚猫功夫的探子,竟然没有打草惊蛇。”叶应武长舒了一口气,只要这些探子将消息报告给张麻子,就算张麻子不会倾巢而来,也会派出不少人过来试探。

    毕竟掌柜的曾经说过,有不少金银细软来不及带走,想必那几个耳尖的探子不会没有留意。现在整个慈溪更像是一块诱人的肥肉,在静静地等待着张麻子上钩。

    叶应武走出客栈的大门,抬头看去,天空中万里无云,却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而此时的南方奉化一带海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所以对于被大风逼着不断北上的海寇们来说,慈溪更像是一个即使是毒药也不得不一口吞下去致命诱饵。

    大街上已经空无一人,估计所有的百姓已经撤离。

    “准备吧。”叶应武咬了咬牙,下达了命令。

    身后的士卒们已经开始往客栈的各个角落放置茅草等易燃物,并且在上面或多或少的泼洒火油。

第十二章 惟愿海波平(上)

    咸淳二年四月十五日。

    庆元府,慈溪。

    天地肃穆,星河倒悬。

    无边的荒野向远处延伸,低矮的山丘匍匐在这大荒之中。远处时不时传来阵阵波涛的声音,又仿佛并不真实,如梦如幻。

    叶应武抱剑倚在城墙上,静静地看着远方。消息已经透露出去,不知道那些海寇会不会上当,毕竟为了这一场伏击战,驻守庆元府治所在鄞县的兵力已经抽调一空,一旦海寇识破了这个浅显的计谋,声东击西,那么且不说对于士气的打击,到时候庆元府的两路人马就会被拦腰截断,兵力也自然会更加捉襟见肘。

    自从穿越以来,叶应武就不断地被卷入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漩涡,甚至来不及抱怨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