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刘义也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苦笑道:“是末将孟浪了,还请使君恕罪。”

    叶应武轻轻摇了摇头:“一而再再而三,某还懒得恕罪呢,既然苏将军如此有诚意,那么到时便将天武军交给你,两万精锐若是把阿术吓得不敢动弹,就算将功补过,若是不能,军法伺候!”

    下面又是笑声阵阵,苏刘义自然老脸更红,重重一点头。

第九十二章 夏风烟尘(中)

    南宋咸淳二年六月中。

    江南西路,隆兴府。

    作为江南西路路治所在,隆兴府虽然也曾经在不久之前的鄂州之战中被兵临城下,但是这并不能其作为整个赣鄱大地的核心所在。来来往往的商旅沟通着江南西路、江南东路还有西面的荆湖南路等等南宋的腹地所在,也可以说是在襄樊、黄州、鄂州这些前线的重镇之后第二条防线上不可或缺的枢纽。

    车辚辚,马萧萧。

    夏日的暖阳可以驱走风的寒冷,但是驱不走兵甲闪动着的光芒。一队轻骑在城外官道上缓慢前行,被这五百余人的骑兵护卫在中间的,则是几辆装饰并不怎么华丽的马车。象征着大宋官军的赤色大旗在马车上迎风飘扬。

    在整个江南西路,能够一次性出现这么多骑兵,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知道定然是北面的叶家二衙内回来了,也就是那个已经大名在外的叶使君。不过任由叶应武再怎么搅风搅雨,在这个时代老百姓朴素的思想中,他就是叶家的二衙内,所以二衙内回隆兴府,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要知道虽然叶梦鼎名义上是抚州知州,但是实际上他的府邸是在隆兴府的,甚至叶家的家人也都在这里,叶梦鼎只是每周会有几天前去抚州协助通判处理些棘手的事务。

    毕竟在叶梦鼎头上还有更大的提点刑狱司,就算一直在隆兴府不去抚州,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三道四的。

    不过这一次叶应武摆出的架势倒是少见,不但天武军核心的百战都倾巢而出,甚至还有几辆马车随行,如果在细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天武军的哨骑在方圆四五里来回奔驰,甚至每一个时辰还有从兴**远道而来的传令兵。

    而车队还没有到达隆兴府,一队百余人的骑兵便越众而出,直趋向已经出现在地平线尽头的隆兴府。好在隆兴府城头城下的厢军还算是见过些世面,若是小城小县,见到这么多骑兵卷起烟尘滚滚而来,恐怕都会紧紧闭上城门,以为蒙古铁骑过境了呢。

    “来者何人?!”城门旁的厢军十将还算是称职的壮起胆子冲着转瞬间就到身前的骑兵大声喊道。

    骏马长嘶,人立而起。

    当头一手紧紧握住马缰的青年只是一身简单的黑袍,并没有披甲,甚至衣服上还有些许灰尘,但是只是这一个熟练的逞威风的动作,就让那十将吓得险些软瘫在地上。

    只要再差一点儿,那马就撞到身上了。

    而另外几名士卒,这时候已经壮着胆子向前迈出一步,手不知不觉得按在了刀柄上,这几个年轻人并不知道这百余名骑兵中间簇拥着的那面旗帜代表着什么意思,还道是那个不开眼的在这里炫耀,要知道这可是隆兴府,其实这些看上去更像是暴发户的士卒能够撒野的?

    “如此多骑兵,入城可有令牌?”看着自家十将还没有缓过神来,一名应该是今年才刚刚参军的年轻士卒鼓足勇气朗声问道。

    饶有兴致的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黑衣青年微微一挥手,身后一阵微微轻响。几名厢军士卒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黑衣青年身后的百余名披甲轻骑都已经将佩刀抽出些许,见到黑衣青年的手势,方才重新收刀!

    轻轻的吸了一口凉气,几个厢军士卒看着前方的同伴,都带着担忧和害怕的神色。

    那名敢于质问黑衣青年的士卒,也是忍不住两腿微微颤抖,不过比起他们那个都快尿裤子的十将却要好上很多,仍然站在那里看着身前的黑衣青年,似乎没有令牌想要入城就需要先劈了他。

    黑衣青年对这个士卒反倒是来了兴趣,笑着说道:“看你有三分胆量,怎么在此处看城门?难道天武军招募壮丁不知道么,为何偏偏当一个厢兵?”

    那名士卒微微一怔,旋即下意识的回答:“某去了,但是看某不壮实,年龄也才十六,不要,某没办法,只能转投厢军了,虽然厢军却是······嗯,但是也能杀鞑子。”

    “那你唤作什么名字?”黑衣青年倒还没有想到自己能够遇见这种立志于杀敌报国的人,要知道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国家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只要有口饭吃,其实他们并不怎么在意是谁骑在他们头上。

    “某为什么要告诉你!”那士卒终于忍不住后退一步,警惕的打量着眼前的黑衣青年,那黑衣青年炯炯有神就像是两把利剑的眼光看得他都下意识的想要拔刀。

    黑衣青年自失一笑,身后骑兵当中再次传来些许声音,不过并不是抽刀的声音,而是低低的笑声。如果不是慑于黑衣青年的威压,恐怕早就已经哄堂大笑了。

    这时十余名骑兵从后面飞驰而来,看着依旧被死死堵在门口的同伴,领头的披甲小将忍不住放声大笑道:“堂堂叶使君竟然也有被人堵在门口的时候,当真是天下奇闻啊!”

    此话一出,一直强撑着的那年轻厢兵,都险些坐倒在地。

    叶使君,整个天下,配得上一句叶使君的,也就只有叶应武了。难怪这些骑兵看上去如此精锐,就像是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天武军的百战都,岂是摆设?!

    “某,叶应武。”黑衣青年笑着从怀里拿出公文冲着马下的那名十将还有几个厢军士卒晃了晃,“这位兄弟倒真是好胆略,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了吗?”

    那名年轻的厢军士卒看着近在咫尺的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单身跪倒在尘埃中,朗声说道:“隆兴府厢军吴楚材,见过叶知军!”

    “吴楚材?”叶应武一怔,旋即在心中苦笑一声,难怪,无论这个时代被自己怎么搅合,该崭露头角的人永远都不会被浩荡的长河所淹没,不知道这算不算历史的必然。

    这吴楚材在正史上也是豪杰人物,是江南西路建昌军人士,在蒙古大军压境建昌军的时候,吴楚材率领本地厢兵、乡军揭竿而起,曾经在蒙古大军的重重包围当中大杀一场,最后虽然也是英雄壮烈,但是向死而生的胆略和从容游走的战术才能还是不能忽略的。

    “接着。”叶应武将随身短刀扔给吴楚材,“宝刀赠英雄,若是不嫌弃的话,天武军为君留有一席之地。”

    吴楚材一怔,没有想到竟然会天降鸿福,当下里眼眶都有些微微发红,当即朗声说道:“使君于楚材有赏识之大恩,不啻于再造父母,以后但有吩咐,必将赴汤蹈火!”

    叶应武急忙翻身下马,吴楚材搀扶起来。

    而从后面策马上前的江镐,看着如此场面,只是微微一笑,心想又有一个人物被使君连哄带骗的拉上马车了,这条道路,以后却也更加孤单不了了。

    不过叶应武却么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琢磨江镐的那些小心思,只是看向那个十将,口气中已经带着截然不同的桀骜:“某叶应武,此城可否入得?”

    那名十将估计胆子都已经被吓破了,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微微颤抖着点了点头。叶应武也没有再搭理他,只是鼓励的看了吴楚材一眼,然后翻身上马。

    骏马长嘶,等到那十将和一众厢军回过神来的时候,百余名骑兵已经绝尘而去。而后面赶过来的江镐忍不住吐了吐舌头,几辆马车已经在骑兵的护送下缓缓而来,江镐招呼麾下士卒策马缓行,等走到吴楚材身边的时候,这个天武军少有的二愣子猛将微微笑着说道:

    “拿着这柄短刀,去兴**永兴县的大营,自会有人安排。使君赏识人才的眼光,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既然是天武军的人了,可不要坠了天武军的威名,但愿你我有并肩作战的一天。”

    等到江镐话说完,已经在吴楚材身边走过,留下长长的余音。

    吴楚材微微一怔,旋即心中阵阵温暖,看着在身前陆续奔驰而过的天武军,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归属感。而不久之后,他也将会在那迎风烈烈舞动的旗帜之下战斗!

    —————————————————————————————

    五百骑兵沿着隆兴府宽阔的街道缓缓前行,虽然都是轻甲骑兵,没有重甲骑兵那样来的阵势骇人,但是腰间弧形的马刀,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光辉的轻甲,还有那背上精致的弓弩,无一不在彰显这支规模并不大的骑兵之精锐。

    叶应武率领百余名骑兵在前,江镐居中,江铁带着其他骑兵护卫几辆马车在后,整个队伍也是浩浩荡荡,在隆兴府的宽阔大路上拉开架势,自然吸引了无数的人围观。

    一排排骏马齐头并进,一面面旗帜迎风舞动。虽然不是出征,“叶”字将旗未打出,但是如此气势让围观的民众们已经不用揣测。也就只有那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叶使君能够摆出如此场面来了。

    不过虽然叶应武摆出的场面够大,王爚、章鉴等人自然也不可能走出府邸前来迎接,那岂不是降了辈分。

    百战都在王爚江南西路安抚使府邸之前停住。虽然百战都是五百人,但是叶应武带来的骑兵实际上也就只有不到两百人,不过饶是如此声势就已经很浩大了。若是将五百人全都拉出来,估计连王爚等知道此事的人都会被吓一跳。

    一众骑兵一起下马,而那几辆马车则直接驶往就在不远处的叶梦鼎府邸。

    轻轻抚摸着战马的脖子,叶应武吸了一口气,看向站在身边的江镐。江镐冲着他眨了眨眼,脸上骄傲的神色已经不用掩饰,或者说对于这个一向大大咧咧的小将来说,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想当初离开的时候不过是小小都头,而现在身为整个江南西路的支柱——天武军的四个厢都指挥之一,再加上黄麻大战不可磨灭功绩,江镐自然有其骄傲的资本。

    而站在另外一次的江铁,虽然依旧是微微低头谦恭的样子,但是谁也不敢再小看这个只会养马的江家远房子弟,天武军最精锐的百战都就在他的手中,而且以原来都昌江氏对着个碌碌无为的远房后辈的轻视,江家还真的不敢保证江镐还心向江氏。

    轻轻一笑,叶应武举步走上台阶。江镐在左,江铁在右,十名亲卫在后紧紧追随。看着这些就算极力掩饰依然带着腾腾杀气的将卒前来,站在府衙门口的几名衙役都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板,就算天武军再怎么威风,也不能落了隆兴府衙的面子!

    安抚使的议事堂中,当看到那个大步而来的黑衣青年的时候,虽然王爚、章鉴甚至叶应武的爹爹叶梦鼎知道有些不合礼制,依然纷纷站起身来,而自知人微言轻的郭怀更是早早地就已经站起来了。

    每一个人看向叶应武的目光都是复杂的,但是其中都不缺乏欣慰之情。这个看上去甚至有些弱不禁风的青年,就真的凭借着几个临安大街上呼风唤雨的衙内和就算是精锐也从来不被守边大军放在眼里的厢兵硬生生的在兴**、在黄州支撑起了一片天空!

    “兴**知军、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叶应武,参见几位相公!”叶应武刚刚踏进门来,还没等王爚甚至自己的便宜老爹开口说话,就已经抢先一步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

    “天武军前厢都指挥使江镐,参见几位相公!”江镐也是很有眼色的紧紧跟在叶应武身后。而江铁则在门外止步,带着十名亲卫将议事堂围住,手按刀柄,正视前方,倒是一丝不苟。

    “远烈,镐儿,速速起来。”王爚向前疾驱两步,径直伸出手来将叶应武扶起。而江镐虽然平日里大大咧咧,毕竟是江万里的义子,江氏家族家风严谨,这些礼法江镐还是很细致的遵循的,叶应武顺着王爚的手站起身来,他江镐自然也不能在地上继续跪着,那岂不是等于逼着王爚身边的章鉴来扶?

    而直到这时,王爚、章鉴和叶梦鼎才想起来江镐今年也不过是十九岁,还没有到加冠赐表字的时候,所以称呼起来自然有三分尴尬。而也是知道这是,几个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方才意识到站在自己身前的着一股力量到底是有多年轻。

    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

    就连一向不服老的叶梦鼎,都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自己还有王爚、章鉴这些老不死的,不久之后就会被冉冉升起的年轻新星所取代,只不过让他们欣慰的是,这些年轻人正是他们的子侄后辈。

    这一次至少在名义上叶应武是归家探亲,而寻便众将,竟然只有江镐因为前厢士卒抵达的时间比较早,训练的时期也长,所以方才能够跟着叶应武来这一趟,其他王进等人虽然也是对家中倍加思念,但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又上哪里去找这空闲。

    不过虽然是探亲,但是既然来了,王爚等人自然希望能够亲耳听到这个江南西路北面擎天柱的心中所思所想了。

    否则叶应武就直接回叶府便可,没有必要来到这安抚使议事堂。

第九十三章 夏风烟尘(下)

    仆人奉上清茶一杯,叶应武看着浅碧色的茶水上漂浮这的茶叶,其实如果真的让他选择的话,就算是没有酸梅汤,要是能有一坛凉茶也是谢天谢地了,然而跟着便宜老爹这些文人墨客在一起,就算是夏天里也只能浅饮这热茶。

    不过已经熟悉了这些的王爚等人并没有发现一路征尘而来的叶应武和江镐微微皱起的眉头,反倒是一向喜欢揣摩上意的郭怀注意到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在这里打酱油的身份,能够坐在此处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敢说些什么,甚至他还恨不得把耳朵都堵上。

    “黄州一事张都统已经写信前来报之,老夫几个也曾商量。”王爚开口打破宁静,一只手握住椅子扶手,一只手捋着白须,“虽然此事的确是远烈自作主张,不过毕竟乃是善举,知晓之人最少乃是最好,所以便就此揭过,不过远烈这一次前来隆兴府,想来也不应该只是为了回家吧。”

    王爚话音未落,一道道目光就已经聚集在叶应武身上,而叶梦鼎也很配合的轻轻咳嗽一声,示意叶应武应该如实回答,没有必要把回家探亲当做挡箭牌抬出来。

    叶应武知道这几个老狐狸一定察觉到了什么风声或者看出了些许蛛丝马迹,所以没有打算瞒着他们,甚至这一次冠冕堂皇的回家探亲也是为了将自己这个毕竟有些冒险的计划汇报一下,免得这几个老狐狸真的以为自己是那种胆大妄为、无可救药之辈。

    见到上来就是正事,江镐看向叶应武,叶应武轻轻颔首,然后江镐站起身来将议事堂的大门关上。当最后一缕阳光从门缝当中消散的时候,叶应武轻轻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将自己率领百战都长驱泸州的计划和盘托出。

    听着叶应武娓娓道来,已经是官场老狐狸的王爚、章鉴、叶梦鼎等人也忍不住脸色微变,毕竟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若是成功可将会是宋军在襄阳东西两翼的压力全无,甚至可以对阿术的大军形成反包围的姿态,使得阿术不敢轻举妄动。而如果失败了,就会引来刘整的疯狂反扑,甚至就连泸州神臂城都有可能陷于敌手,整个宋军防线将被拦腰斩断。

    等到叶应武说完,整个议事堂中已经陷入一片沉寂。王爚等人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眸当中的惊骇。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守着这半壁河山的思想已经在宋朝君臣脑海中根深蒂固了,所以叶应武这已经算是赤果果的进攻的行为,在王爚等人看来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少了,不过成功了的话,战果确实很诱人。

    艰难的伸出手轻轻敲打着座椅的扶手,叶梦鼎感觉自己说话都有些困难,不过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还真的不方便站出来评价一二,更何况在这几个人当中,不得不说叶梦鼎的思维已经算是最不守旧的了,所以在叶梦鼎看来,这是可行的。

    “此时不可妄下定论。”王爚皱着眉头说道,“最好给南康军那边去一封信征询一下,毕竟事关整个襄樊前线的生死存亡,就算不报于朝廷,也应该让江相公心里有个准备。”

    章鉴谨慎的点了点头,实际上王爚说这句话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提醒在座的几个人,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先留出后路,否则到时候很有可能被贾似道抓住什么把柄。而作为这个团体当中不可缺少的都昌江氏,更是应该先通知一下。

    “这样也好,远烈你先在隆兴府停留两天,此事细枝末节都要敲定。”叶梦鼎缓缓开口,只不过他锋锐的目光却并没有看向叶应武,而是看向在自己的对面有些缩头缩脑的郭怀,不过终究还是忍住了什么都没有说。

    “下官遵令。”叶应武一丝不苟的站起来说道,不过借着眼角的余光,叶应武还是发现叶梦鼎实际上并没有看向自己,而是一直盯着在那里如坐针毡的郭怀。

    这郭怀还真的是墙头草,他儿子都已经死心塌地的跟着天武军混了,而他还在如此犹豫,难怪叶梦鼎等人将他留在这里,想来也带着把他逼上船的目的。根据六扇门传来的消息,这郭怀似乎还在试图跟贾似道联系上,只不过他派出去的家丁之流的,不是揣着珠宝逃走了,就是被六扇门和锦衣卫在路上联手拦截下来。

    郭怀府邸内内外外就连叶应武都不知道六扇门到底布下了多少明桩暗桩,再加上有至少口头上是要大义灭亲的郭昶在,这郭怀似乎又没有一点儿警惕之心,所以六扇门将郭府摸得一清二楚。

    “这样也好,远烈这一次既然是回来探亲的,我们这几个老家伙也不能把人家扣在这里,镇之啊,就领着你着宝贝衙内回家吧。”感受到气氛有些僵硬,王爚急忙站出来说道,毕竟在座当中实际上是以他为尊,他开口了其他人就算是想要反驳也得掂量掂量。

    ————————————————————————————

    皓月当空,灯火灿烂。

    虽然隆兴府并不能算是临安那样的大都市,但是也毕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