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应武的手轻轻敲打着栏杆:“一场又一场的大雪降临在这世间,一年复一年。相比于多年以前,现在的这一场大雪,某可以问心无愧的说,再也没有战火灼烧华夏九州大地,路上也再也没有冻死骨。”

    “夫君!”陆婉言轻轻的在叶应武背后环住他,“夫君为华夏、为大明所做,天地实所共鉴。这一场雪,恰是瑞雪兆丰年。”

    叶应武转过身笑着抚摸着陆婉言的头发:“好啦婉娘,某要去上朝了。既然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就要倍加努力。让孩子们都早起读书吧。”

    “这个夫君放心。”陆婉言露出来一丝笑容。

    而叶应武一挥衣袖向屋子中走去:“来,帮某更衣。”

    走入暖晴阁,叶应武方才发现已经站着好几个人。见到叶应武走进来,绮琴和琼鸾一左一右拿着绣有赤龙的龙袍迎上来,絮娘有些不情愿的捧着叶应武沉重的天子冠跟在后面。

    而暖晴阁内厢,惠娘正在和格桑、赵云微说笑,赵云舒显然还在因为叶应武最后还是忍不住纳了自家妹妹而生闷气,自己坐在一边慢悠悠品茶,连正眼都不给他。

    叶应武笑着摇了摇头,这几个丫头虽然对他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但是还是一大早的等在这里。

    “笑什么笑?”惠娘眼尖最先看到了叶应武的表情,“有什么好笑的!”

    叶应武脸上的笑容更胜,而小心为他系上腰带的绮琴忍不住嗔了一声:“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怎么一点儿正形都没有。”

    “就是因为老夫老妻了,所以才没有正形嘛!”叶应武正色说道。

    惠娘哼了一声说道:“蹬鼻子上脸,照我说啊姊妹们咱们不能放过他。”

    “呦,我们小惠娘终于忍不住要造反了?”絮娘忍不住打趣道,惹得一众人纷纷笑出声。

    惠娘俏脸憋的通红,而叶应武冲着她眨了眨眼:“大家放心就是,造反是不可能的,家法伺候一阵这丫头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笑声更盛,而惠娘张牙舞爪要扑上来,却被绮琴一把揽住:“好啦,别闹了,夫君没有个正形,你也跟着他胡闹,要是把这衣服弄乱了怎么办,今天怎么说都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大朝!”

    惠娘委屈的跺了跺脚,躲到赵云舒身后:“舒儿姊姊你看夫君他这么嚣张,琴儿姊姊她们也都是帮凶!”

    陆婉言她们笑的更甚,惠娘这丫头到底是聪明,知道夫君这两天一直变着花样的讨好赵云舒,所以谁都不找就跑到赵云舒背后去。赵云舒护住惠娘狠狠瞪了叶应武一眼,叶应武忍不住嘀咕一声:“还反了你们了”

    话是这样说的,但是赫赫威名的大明皇帝陛下却是转身落荒而逃,只留下身后一屋子的笑声。

    “百官觐见!”

    一声呼喊从紫宸殿上响起,一声一声传到宫门外。

    雪后的大明皇城平添几分肃穆,赤色的龙旗在寒风之中尽情舞动。

    在文官之首文天祥和武官之首苏刘义的带领下,文武百官浩浩荡荡走上台阶。而台阶两侧早就有禁卫军将士笔直的站立。

    紫宸殿沉重的殿门缓缓向两侧打开,而文天祥和苏刘义站在殿门外下意识对视一眼,轻轻呼了一口气,同时迈过门槛。大殿之中地龙已经烧得火热,驱赶了风雪带来的寒冷,而随着百官站定,又是一声呼和从大殿屏风后响起。

    “恭迎陛下!”

    身穿玄赤龙龙袍的叶应武大步走出,这位大明皇帝陛下,头戴天子冠冕,腰悬象征文和武的昆仑羊脂白玉、龙泉天子宝剑。目光在殿中群臣身上扫过,叶应武一挥衣袖坐下。

    “臣拜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山呼。

    “诸位卿家平身。”相比于十年之前,叶应武的声音愈发沉稳而庄严。岁月洗掉了他身上的年轻和浮躁,使得叶应武身上君王应有的尊严和霸气彰显无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所有人,这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是一手缔造了“永乐盛世”的大帝。

    虽然他现在看上去依然有些年轻,但是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用敌人的尸体堆砌起来的。

    “宣三佛齐国、占婆国、渤泥国、婆国、德里苏丹国、莫斯科公国使者觐见!”紧接着大殿外传来一声呼喊。

    整个紫宸殿中文武百官都下意识的向殿外看去。

    一名又一名身着各式衣冠的各国使者缓缓走上大殿,还没有走入大殿,就先行了一礼,接着方才继续迈过门槛。

    一时间整个大殿上所有官员都屏住了呼吸。

    这些来自南洋、西洋、北方草原的大大小小国家、部落的使者甚至是酋长和首领本身,足足有二三百人,甚至人数已经超过了大殿上文武官员的数量。大明这些年虽然没有大战,但是通过商贸的交流、封锁,依然在扩大自己的实力,以至于除了礼部官员,恐怕朝堂上没有几个人能够数的清楚大明到底有多少藩属国。

    而看到今天这黑压压的使者,包括文天祥在内,放才意识到大明的影响力已经强大到了什么地步。这些藩属国和前宋的藩属国是贪图朝廷的赏赐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国家是真真正正的折服在大明的兵力和财力之下,文武百官相信,如果让他们为大明而战,他们会毫不犹豫。

    这些有着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人,身着的都是在汉服基础上进行改制的本地特色衣衫,行的都是大明的礼仪,说的都是或许不一样腔调但是根出同源的汉语

    “万国来朝,万国来朝啊。”文天祥喃喃说道,眼前这景象是十年之前的他、他们打死都不敢想象的。

    十年之前只剩下东南一隅天空的华夏,没有想到十年之后已经是天下之霸主,引万国来朝。

    不,有一个人早就想到了今天。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十年之前他就让麾下的将士们传唱这首歌。

    十年之后,他做到了。

    文天祥下意识的微微侧头看向坐在龙椅上的那一道身影。

    那身影看上去是那么的孤单,却又那么的挺拔和傲气。

    在这一刻,他就是整个世界。

    叶应武并没有在意文天祥的目光,或者说整个大殿上有太多的目光在打量着他,让他根本顾不过来。这位大明皇帝陛下依旧习惯性的轻轻敲打着扶手,看着站在大殿上身影。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十年生聚,沧海桑田。

    自己终于还是做到了。

    刹那间,叶应武想到很多很多年前初来乍到时候,那冥冥之中的声音。

    “我送你青山九万里。”

    还真是秀丽雄伟的青山九万里啊。

    “华夏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我所做的,应该没有让你们失望。往事越千年,朕终于换了这人间!”叶应武喃喃说道,霍然抬头看向前方。

    他的目光穿越大殿上黑压压屏住呼吸的人群,穿越沉重的大殿殿门,看向殿外。

    天空中云雾层层。

    似有神龙,在翻云覆雨。

    大明永乐十年元月,正月大朝,万国来朝。

    同日,永乐皇帝下旨征讨伊尔汗国。

终章 浪淘沙(大结局)

    ps:新书《权倾南北》敬请品鉴

    巨浪拍打着船只,即使是在海上素来劈波斩浪、无所畏惧的宝船也在剧烈的摇晃,这种专门为大航海而打造的船只第一次遇到了对手。不过对于宝船来说,这样的风浪会导致其有所倾斜,但是还不至于让宝船就此葬身海底。

    大明海军曾经赖以成名的宝船之阵再一次展现出来威力,一艘艘宝船在狂风暴雨之中鼓足了风帆向前。而在宝船之阵的外围,还有两艘体型更小一些,但是喷吐着滚滚黑烟的铁甲战舰,这种在另一个时空中已经很接近近代铁甲舰的战舰自由的在宝船之阵外围巡逻,显然这巨浪远远不足以威胁到稳定性很好并且完全可以不依靠风帆的铁甲战舰。

    风浪终于渐渐平息,一抹阳光洒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谁都不敢想象此时平静如镜未磨的大海,刚刚还展露出自己暴虐的一面,甚至险些将整个船队带入不归路。

    而与此同时,银白色的沙滩出现在海天之间,海面上已经可以看见其余来来往往的船只。见到这在外围前方护卫开路的铁甲战舰,来往商船都同时鸣镝或者击鼓以示敬意。

    这些大明远洋海军的铁甲战舰,在和平年代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维护海上商路并且在风浪之中实施救援,所以对于这些体型并不高大威武,但是有着强大武备、能够保证他们安全的战舰,商船上的水手有着极高的尊重。

    而其余国家的商船上,也投来一道道羡慕的目光。

    如此强大的战舰,也只有大明这个疆域辽阔、能够同时拥有日月的大帝国才能够建造出来。

    繁忙的港口上人来人往,见到如此庞大规模的商船队伍,港口之中并没有混乱,显然这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一艘艘宝船在引水船的带领下缓缓靠近码头,大大小小的舷梯已经准备好了,宝船刚刚靠岸,岸边的舷梯和船上的踏板就同时放下,对于这种远洋船只的运输和装卸,显然大明已经建立起了极其有效率的体系。

    “范将军,这一次运来了什么好东西,竟然劳烦您亲自前来相送?”见到一身戎装的大明远洋舰队指挥使范天顺走下来,一名港口上的官员急忙走过来,难免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船上都是之前我大明征讨伊尔汗国的战俘,还有一些来自什么欧罗巴的劳工,因为国内南洋和辽东都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实在是装不下这么多人,只能走海路将人运过来,毕竟是一些人高马大的战俘,谁都不敢保证路上会不会出什么事,所以某亲自带队护送一程,”范天顺摘下帽子一边扇风,一边笑着说道,“这两年一直带着舰队在澳洲操练,这金山还真是好久没有来了。”

    那官员忍不住笑着说道:“那是因为普天之下,谁敢真的和我大明作对?那些海上的贼寇不过也就是敢对过往的其余国家船只动手,甚至就连悬挂咱们大明赤色龙旗的商船都要退避三舍,更不要说金山这大明海外领地之中一等一的要塞了。”

    范天顺点了点头,轻轻咳嗽一声,转过头看向繁忙的码头,忍不住叹息一声:“没有想到某有生之年,竟然还能看到大明在海外开疆拓土。要知道三十年前,大明不,前宋,还只是一个”

    “无论如何咱们都得往前看啊!”官员笑了一声,“老将军可不能一直感慨三十年前。”

    “你小子胆子还真不小!”范天顺怔了一下,不由得笑骂一声,掐着腰点了点头,“是啊,得向前看啊,老夫都已经五六十了,向前看就没有你们看得远了,这之后还得你们这些年轻人带着大明,继续向前啊!”

    年轻的港口管理官员猛地挺直腰杆:“老将军放心!”

    在两人的前方,大海上波光粼粼,一艘艘来往的商船鱼贯出入;而在他们的背后,冒着滚滚黑烟的烟囱还有喧嚣的声音,无意在宣告着这座崭新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这是崭新的土地,是崭新的疆域,也是崭新的日月照耀之地,

    在大海的另外一边,海浪拍打在礁石上,转瞬化为无数白色碎末。

    “陛下小心。”须发之中已经有不少白色的张世杰小心搀扶着叶应武,在礁石和沙滩之中艰难的一步步向前。

    轻轻咳嗽一声,叶应武一甩衣袖,佯作生气:“姊夫,朕好歹也不过才五十岁,可要比姊夫年轻的多,姊夫这是想要嫌弃朕老了、没用了么?”

    张世杰哈哈笑道:“臣可不敢。”

    叶应武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反而有些羡慕的看向张世杰,自从二十年前在朝中退下来之后,张世杰除了给军队担当顾问之外,基本都在游山玩水、修身养性,所以都年过花甲,但是须发尚未全白,看上去和叶应武年岁不相上下。

    “陛下,这就是碣石了。”张世杰叉腰伸手一指,感慨道,“想上一次来到这里,还是三十多年前北伐幽燕的时候路过,没有想到再一次来到这里,转瞬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啊。”

    “怎么,郡王这是也要服老了?”叶应武忍不住哈哈笑道,“想当年北伐,气吞万里如虎,朕没有用错你啊。”

    张世杰并没有推辞这份荣耀,只是微笑着站在叶应武身后,看着苍茫大海。冰凉的雨丝混杂在风与浪之中,让人不知道落在脸上的到底是雨水还是浪花了。

    这里是碣石,秦始皇曾经东巡至此,魏武帝曾经北征过此,而现在开创了大明的永乐帝也站在这碣石之上,看着千百年来的同一片海天!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叶应武喃喃感慨一声,“这三十年,对内休养生息,建设直道、应用蒸汽机、开发电力,对外开拓澳洲、美洲,大明真的成了日月共照耀之土地。朕没有白来这三十年啊!”

    “陛下的意思是?”张世杰有些诧异的看向叶应武,显然不太明白叶应武为什么说“没有白来”。

    而叶应武显然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静静看着茫茫水天:“姊夫,下雨了。”

    “是啊,臣随同陛下回去吧,陛下也上了年纪,不应当多淋雨啊。”张世杰急忙说道,“而或者臣让禁卫把伞送过来?”

    叶应武摆了摆手:“没事,很多年都没有畅快的站立在风雨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喜怒哀乐了。”

    叶应武虽然这么说,但是张世杰还是转身冲着后面跟上来的亲卫招呼,而就在此时,他听到身后叶应武的声音。那声音一开始很低,但是后来猛地提高,随着呼啸的风贯彻入每一个人的耳朵中。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叶应武张开双臂,朗声吟诵道,更或者用吼来的更合适一些。

    狂风愈发的呼啸,雨丝细细密密越来越密集,天穹之上墨云翻滚,大海之上白浪滔天!

    张世杰怔怔的回头看着眼前这一幕,刹那间他感觉天和地都向着叶应武扑来,并且彻底和叶应武融为一体。

    在这一瞬间,叶应武就是天地,天地就是叶应武。

    帝王之气,胸怀天下,不过如此。

    而叶应武的声音还在风雨中回荡,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换了人间”

    岸上的赤色龙旗在风中尽情舒展,而张世杰须发飞扬,静静看着眼前这一幕。

    三十年,挽倾颓旧宋,开日月新天!

    大浪淘沙过,当真是换了人间。

    第九卷汉唐业完

    《倾宋》全书完

跋·此去天涯岂孤旅

    从2015年9月8日开始更新第一章,到2017年6月11日完结,将近两年的光阴转瞬而逝,不过好在这留下来的三百三十余万文字能够证明在诸位书友的陪伴下我走过了这条路。

    《倾宋》全文三百三十三万,说句实话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毕竟对于我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当初和编辑签约的时候在估计字数一栏里小心翼翼的填了两百万,以为这就是我的极限,而事实证明,当主线铺开的时候,是很难收住的。

    当初之所以选择南宋末年的题材,一来是因为那一段历史素来被很多人看作是华夏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也是最难挽回的一段历史,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来这应该还算一个冷门的题材,有相当大的自我展开空间,当然冷门题材也要面临读者比较少的问题,因此对于我来说每一个细心阅读、提出意见的读者,每一个支持我的书友都是弥足珍贵。

    作为第一本书确确实实有很多缺点,比如在时间线的控制上有很大的纰漏(主线推进太快的问题已经不是一次被提出);又比如到了后期各支线拓展的太多、浪费了不少笔墨,导致收尾的时候着实费了不少力气,将情节一拖再拖

    所以在新书中我会做出几个改变。

    第一是遵从老作者们的建议,将每一章的字数减少一半,然后多更新,这样回旋的余地大一些,给读者的选择也多一些。

    第二是尽最大可能解决时间线太快的问题,使得情节尽量合情合理。

    第三则是在塑造其余人物的时候繁简有当,尽量让每一个人展露出自己最鲜明的特性。

    不过也会有几个原则我觉得我还是要坚守。

    一个是关于主角,即使是主角我也不想让他变成一个高大全形式的人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相应的作为,所以我不打算让主角过于完美,他也应该有他的迟疑、犹豫和错误。

    第二个是一如既往关于科技树的问题,科技树会慢慢爬,但是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骇人的新发明。比如《倾宋》中火铳和火炮的发明都是基于当时宋代已经颇为发达的火器火药制造工业,所以其出现在情理之中。

    在此要首先要感谢家中二老以及亲朋好友一直以来的鼓励,感谢编辑徐大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铘夜魔皇、菜园上的菜菜、狼狗保卫奴隶、无意沉默、凌叶风、桃花沽酒、100781、悼武华夏、54938、东方不败老韩等等(人太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诸位书友们的陪伴和支持,感谢因顾惜朝、傲骨铁心等作者同僚的建议和帮助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想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些,征途漫漫,新书《权倾南北》又是新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够继续陪伴我,听我讲一段崭新的、与众不同的故事,和我一起把这条路走下去。

    此去天涯岂孤旅,幸有诸君相陪伴。

    于姑苏城南石湖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