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三十章 黄金座下看单于(中)

    大明的外事一直都是礼部主客司负责的。礼部是大明六部之中最清闲的部门,但是并不代表主客司也清闲无所事事,相反因为大明不断的开疆拓土,主客司在大明的行政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和蒙古谈判还是和其余有如三佛齐这些藩属国来往,都是依靠主客司,而主客司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管理看押战犯。

    礼部本来就背靠皇宫城墙,在礼部的最里侧有几个连起来的四合院,正好位于城墙向外的拐角处,无论是哪一面城墙上来回巡逻或者站岗的禁卫军将士,都能够将这些四合院尽收眼底,这些四合院与其说是待客之地,倒不如说是一个舒服一点儿的囚笼,住在这里面别说吃喝拉撒,可能就是打个喷嚏都有人在不知道哪个方向注视着。

    甚至在后面城墙敌台上,还有两台轻型火炮和两台床子弩,形成的交叉火力可以完全覆盖这几个小小院落。任何想要冒险前来的人,不只是需要闯过内外六扇门和禁卫军的防守,还要有本事在这火炮和床子弩的夹攻下逃出生天。

    当然正是因为外松内紧的防卫,这几个小院子虽然在市井之中有不少传言,但是还没有哪个胆大妄为之辈敢过来看一眼。

    “参见陛下。”站在门口的禁卫军将士拱手行礼。

    “陛下,人都在这个院子中了。”站在叶应武身后的是礼部左侍郎廖莹中。这个曾经贾似道的左臂右膀,现在经过多年山中修学的磨炼,心智更加沉稳,当初的轻狂已经没有了踪影,已经有大家名士之风采。

    相比于对贾似道死心塌地的翁应龙,廖莹中在看着叶应武对这个时代所作出的改变之后,终于还是按耐不住,而叶应武也没有辜负他,一个礼部左侍郎已经足够对得起廖莹中的才华。至于廖莹中本人,既然再一次走出书院,自然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叶应武能够给他别人给不了的,至少给了他一个失败者光明正大站在这里的机会,甚至还有一个着书立说、留名青史的机会,这就已经足够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轻轻吸了一口气之后沉声说道:“开门!”

    “陛下真的想好了?毕竟这几个人的情绪可不怎么稳定,臣有所担心”廖莹中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叶应武淡淡一笑:“三个手无寸铁之人罢了。对了,廖卿家,有没有兴趣陪着朕进去见见这几位?”

    “陛下之信任,臣感激不尽!”廖莹中急忙拱手行礼。这三个人被暂时安置在这里,本来对于大明朝野就是一个机密,而叶应武要是和他们交谈什么,肯定也是关乎军国大事,而叶应武让廖莹中跟在身边,自然就是不吝于让他知道,这绝对是对廖莹中的信任。要知道短短几年前两人还是不死不休的敌人,现在叶应武能对廖莹中这样坦诚相待,廖莹中还有什么好追求的。

    伸手拍了拍廖莹中的肩膀,叶应武眯了眯眼微笑着说道:“朕之用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更何况你也是礼部左侍郎,以后是要当礼部尚书,算得上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这些事情没有必要瞒着你,再说了,让卿家在外面等候,朕也于心不忍啊!”

    “陛下!”廖莹中脸上激动地神色已经难以掩盖,他绝对不是那种沉不住气的人,更何况这几年在通山书院中潜心研究书卷、修身养性,性子更加沉稳,甚至站在这里已经隐约有飘然若仙的架势,但是当叶应武展露出来对他的信任时候,廖莹中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

    “爱卿这养气功夫还得加把劲啊!”叶应武一边说着,一边向里面走去,“长话短说,咱们这一次来可是为了见这几位客人的,站在门口不进去算什么?”

    “陛下请!”廖莹中急忙上前一步,恭敬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把我们关在这个地方,是几个意思,就只有这一方天,都快看厌了!”一个暴躁的声音在小院子中回荡,“要杀要剐,随他们的便,老子当时投降是为了不让底下的弟兄们白白战死,可不是让自己来这里受辱的!”

    “好啦好啦,”一个老人捻起来棋子轻轻敲了敲棋盘,淡淡说道,“在这里坐井观天,终究比不上草原大漠的壮阔,但是我们也应该庆幸,至少还有这一方天空可以看。”

    不等那中年汉子回答,老人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盘上,抬头微笑着说道:“大汗,该你了?”

    “这里可没有什么大汗不大汗的,都是难兄难弟,老相公年长,年长为尊,无须如此客气,”坐在老人对面的男子声音同样出奇的平淡,目光就一直没有从棋盘上挪开,“这一步棋老相公走的还真是刁钻啊,一下子将某这一条大龙给截断了,老相公棋力高深,佩服佩服!”

    “谁和你是难兄难弟!”那中年汉子冷声说道,“如果是老子在西线的话,哪里有你们海都部兴风作浪的机会,只是可惜这些南蛮子太狡猾,就是老子也应付不来,否则你们别说杀出草原了,就是和田和星星峡也别想拿到手中!”

    老人轻轻咳嗽一声:“元帅,你就少说两句吧,同是天涯沦落人,那些仇和怨都成了过眼云烟,和你、我还有他又有多少关系?大家本来就都已经沦落到这个田地,为人板上鱼肉,若是还互相攻讦的话,岂不是要被外面的人笑话。”

    那在院子中一圈一圈踱步的中年汉子正是蒙古征南元帅伯颜,而发话劝说的老人则是蒙古右丞相史天泽,他们两个在大明北伐幽燕之战的最后选择投降,至于坐在史天泽对面的则是蒙古窝阔台汗国的大汗海都,则是在被突如其来的明军骑兵包围之后,被几个亲卫护住寻死不得,最后全都成了明军的俘虏。

    这三个人在之前都是蒙古数一数二的人物,而海都更是不折不扣的一代枭雄,只是可惜现在都沦落到这个地步,要说心中没有一点儿愤懑和感慨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史天泽和海都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大汗,再加上年纪大一些,自然性格更为稳重,还能够承受得住,至于伯颜,本来就是三十出头,正当壮年,遭遇如此惨败、自己也因为一时间的软弱变成阶下囚,这让他根本接受不了,再加上大明不知道是出于嘲讽的原因还是没有过多考虑,竟然将海都也安排在这个院子中,这就更让伯颜暴躁了。

    要说败于南蛮子手中,伯颜嘴上不服气,心中还是服气的,但是要说对于这个海都,伯颜算是一百个看不起和愤怒。如果不是海都带着三个汗国和忽必烈分道扬镳,蒙古不可能分裂甚至还爆发内战,导致实力大打折扣,否则若是当初蒙古各大汗国联起手来支持忽必烈,就算是用人海战术也能够将这些也就是有些火器之利的南蛮子打败。

    原来伯颜一直在南线和明军作战,这样的愤怒就算是有也没有地方宣泄,而现在好死不死的竟然将海都送到了他面前,伯颜知道自己不能将海都除之而后快,但是这口头上的谩骂和嘲讽却是一天都没有少,如果不是史天泽在其中缓冲一下,恐怕伯颜就算是不敢杀海都,也要让他见识见识自己拳头的厉害。

    不过好在总算是还有史天泽。别人的面子伯颜可以不给,史天泽的面子伯颜却不能不在乎。史天泽虽然是汉人,但是代代为了蒙古忠心耿耿,这是实所共鉴的,而且史天泽为人正直、统兵有方,又是一个少有的治国之才,可以说是文武全才,否则也不会被忽必烈力排众议提拔到丞相这等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去,所以即使是一些蒙古将领,在与史天泽接触之后,也会发自内心的尊重老相公的为人、佩服其能力,而伯颜也不例外。

    更何况伯颜身为武将都已经被俘投降,更没有什么理由去苛责一个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蒙古的汉族老人。所以史天泽说什么,伯颜还是恭恭敬敬听从命令的,毕竟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史天泽在蒙古位高权重,又是汉人,如果南蛮子真的想要让他们做什么的话,还得史天泽出面商量,想要从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中走出去,还得靠史天泽。

    史天泽既然已经开口了,伯颜也就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恨恨的踢了一脚眼前的树,仿佛这就是海都的一个化身。而史天泽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都是阶下囚,当初的权力和荣耀早就烟消云散了,当下里他只是冲着对面的海都微微一笑,只是这笑容中带着难以化解的苦涩。

    看着海都有些怔神,史天泽又落了一步棋:“大汗的棋力也超出老夫的预料,不过看来这一次是老夫赢了。”

    听到史天泽还是喊自己“大汗”,海都也没有再多说。史天泽在称唿“大汗”的同时,却没有自称“臣下”而是用的“老夫”,这里面可是大有玄机的,“大汗”这只是史天泽的敬称罢了,一个“老夫”则是带着双重的意思,既想要表明自己年长,本来就是这里三个人中最权威的,又在提醒海都,你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大汗,又是忽必烈部的敌人,而某史天泽效忠的是忽必烈大汗,所以我们没有君臣关系,顶多算是狱友的关系,所以就算是你是大汗,也得听我这个老人的。

    琢磨清楚史天泽话里的意思,海都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如果真的让他选择的话,他宁肯愿意去面对伯颜这样的莽夫,有如史天泽这样的官场老油条的心思,岂是那么容易猜测和把握的?

    史天泽抬头看向海都,似乎他已经看出来海都正在想什么,所以并没有开口催促,而海都也意识到轮到自己了,刚想要落子,却听见没有了动静的伯颜突然大喝一声:

    “来者何人?”

    史天泽和海都下意识的同时侧头看去,一个身穿黑袍的年轻人在身后一名沉稳的中年人陪同下大步走了进来。伯颜三人都怔了一下,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小院在大明朝野也都是秘密,知道的人绝对不超过五指之数,而他们住进来之后更是除了每天按时送饭和洒扫的人之外,谁都没有见到过,所以有能耐进来拜访的,绝对是大明一等一的人物。

    而伯颜眼睛最好、距离也近,当即看到这年轻人身上那并不怎么起眼的黑袍上,有暗龙的花纹,龙纹是深灰色的,几乎和黑袍融为一体,如果不是细细观察恐怕根本看不出来,但是这暗纹勾勒出来的龙却是鳞爪飞扬、威武不凡,张开的龙爪似乎随时都能够将整个天地撕裂。也正是因为这龙纹的映衬,年轻人有些单薄的身姿向这里一站,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威严,让人下意识的想要折服。

    如果说知道这个院子的人不多,那么有资格穿龙袍,而且还颇为年轻的,整个大明恐怕也就只有那一个人了。更何况这种帝王气概伯颜也很是熟悉,忽必烈身上也能够感受到,只不过那应该是忽必烈生病之前了。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伯颜哪怕是没有见过,也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谁,不由得退后一步:“叶应武?!”

    “叶应武?!”伯颜的声音不小,海都和史天泽此时也反应过来,同时霍然坐起来,如临大敌。实际上叶应武又何尝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呢?当然他们这些败军之将,对于站在面前的这位大明皇帝来说,又如何算得上敌人,恐怕连眼都入不了,否则叶应武不可能带着一个人就这么走进来。

    “大胆,敢对陛下无礼!”廖莹中当即跳出来,不管叶应武是不是追究,这句话他都得吼出来,这是为了表明自己忠心耿耿、时刻为陛下着想,是不折不扣的态度问题。从前朝走过来,也算是死过一次的廖莹中,对于这些细枝末节自然颇为在意。

    伯颜不由得冷笑一声:“叶应武,你还真是好大的胆子,难道就不怕某直接杀了你?那样可就是最简单一了百了的方式了!”

    “你好歹是蒙古的征南元帅、忽必烈亲自选中的人,你不傻。”叶应武淡淡一笑,冲着史天泽和海都一努嘴,“他们两个更不傻。杀了朕会造成什么代价,你们自己很清楚,大明的报复蒙古承受不起,尤其是现在没有了忽必烈的蒙古,早就成了一团散沙,是大明的板上鱼肉,和你们相比好不到哪里去。”

    伯颜顿时陷入沉默。忽必烈的死,大明倒是也没有想要瞒着他们,而他和史天泽也没有多少可以伤痛的,忽必烈早就病入膏肓,撒手归天是早晚的事情,能够支撑这么久实际上已经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了,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而且在这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所以伯颜和史天泽对此并没有多少关心,只是念及旧情感慨万分罢了。

    但是他们很清楚忽必烈的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曾经团结如一、最为强大的蒙古忽必烈部,也是蒙古的本部,即将分崩离析,忽必烈的儿子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俘,剩下的几个小儿子年纪太小,根本没有办法担当重任,整个草原或者说整个蒙古必然会陷入混乱,而大明要是不想趁机出动那是不可能的,叶应武本来就是一个擅长把握机会的人,这个机会他绝对不会放弃,所以叶应武说蒙古就是他的板上鱼肉,倒是没有说错。(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一章 黄金座下看单于(下)

    “既然你陛下这么有信心,为什么还要来见我们三个将死之人,莫非陛下觉得出征在即,需要有人祭旗?”史天泽淡淡说道,对于他来说,经过人生这样的波折和大起大落,生死实际上早就看淡了,他只是想知道叶应武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找上门来。

    伯颜和海都都轻轻吸了一口凉气,同时攥紧拳头,看向叶应武,目光之中颇为复杂。虽然他们不相信叶应武是真的想要来杀了他们如果是想要杀他们的话,肯定来的就不是叶应武和身后这个中年文士,而是全副武装的甲士了。

    不过面对突然前来的叶应武,要说史天泽他们心中不害怕和担忧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他们的性命就攥在叶应武的手中,要杀要剐也就是叶应武一句话的问题。而且他们自己清楚自己这些年都做过什么,也没有想着叶应武会放过他们。

    “朕没有事难道就不能来么,史相公是蒙古的右丞相,伯颜将军是蒙古的征南元帅,伯颜大汗更不用说,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汗王,”叶应武微笑着说道,“几位身份高贵,让几位屈尊此处,朕心中也是有些愧意的,所以前来向三位赔礼道歉。”

    “这个万万不敢当!”海都冷声说道,“败军之将,不足言勇,既然已经是阶下囚,那就没有什么大汗和丞相,陛下也不用这么客气。”

    史天泽和伯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也都微微点头,显然和海都的意思一样。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个道理他们可都是清楚的,叶应武这么客气,肯定是有什么需要他们去做。

    被海都不软不硬的顶回来,叶应武脸上的笑容收敛,不过并没有多说。他身边的廖莹中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吾皇陛下此次前来,是给三位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戴罪立功?”史天泽重复一遍,细细咀嚼这四个字之中的含义。

    而相比于史天泽的沉思,伯颜毫不犹豫的跺了跺脚:“你们也未免太异想天开了,戴罪立功,我等为国杀敌,何罪之有?若是帮着你们,岂不是要谋害自家同袍,又有何功?蒙古儿郎,怎么能够和你们这些南蛮子一起向自己人动手?!我们蒙古还没有向你们汉人投降,不要痴心妄想了。”

    伯颜话未说完,史天泽已经脸色微变,伯颜和海都都是蒙古人,肯定不会和汉人站在一起的,可是他史天泽是一个实打实的汉人,刚才伯颜口口声声说蒙古人和南蛮子势不两立,那分明就没有将他史天泽放在心上,或者说没有在意到史天泽的身份。虽然在蒙古这么多年,已经赢得了大多数蒙古人的尊敬,但是史天泽清楚,在骨子里这些蒙古人还是没有将他们这些汉人看作自己的同僚和伙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使是最为开化的华夏汉族尚且有着这样的思想,更何况蒙古人,归根结底他们也只是为了更方便统治华夏,而对这些汉人委以重任,在心中有多少认同又有多少排斥,就连史天泽自己都拿捏不准,恐怕只有每个蒙古人自己心中才一清二楚吧。

    不过史天泽毕竟上了年纪,经过战场和蒙古朝堂上的大风大浪,所以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因为这一点儿小细节而心生怨恨,只是微微低头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

    叶应武淡淡一笑:“在北面草原上,八剌部的骑兵已经兵临和林城下,大有攻破和林将整个忽必烈部屠杀干净的架势,想必无论是史相公还是伯颜元帅都不想看到这一幕吧,甚至就算海都大汗也不想看着曾经自己麾下的叛徒做出此举吧,朕也有了解,海都大汗虽然起兵,但是只是为了争夺蒙古大汗的位置,还没有想着将整个忽必烈部杀的干净。”

    伯颜顿时哑口无言,而史天泽也是豁然抬起头来。和林是忽必烈部的都城所在,也是他们以及大多数蒙古重臣家眷所在,更是忽必烈部甚至整个蒙古本部数十年的积蓄囤积所在,若是让八剌这个疯子攻破了和林,他们很清楚将会有什么后果,而无论是伯颜还是史天泽,自问是不想要看到这个后果的,不想看着自己还有蒙古一代一代人的心血都在八剌的屠杀和洗劫之下化为乌有。

    至于海都,则冷冷一笑:“本汗对此虽然不满,但是又能帮得上陛下什么,而且如果是本汗带着军队进攻和林的话,说不得也会如此下令,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八剌。”

    “你!”伯颜顿时火冒三丈,这家伙还真是好大的胆子,“你若是再说一遍,信不信老子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元帅!”史天泽沉声喝止,侧头看了一眼海都,他虽然制止了伯颜,但是并不代表他心中没有任何愤怒,“海都大汗这么说是不是有些过分了,无论如何蒙古本部和窝阔台汗国也是同出于成吉思汗,大汗如何能够做出如此禽兽不如之事?”

    史天泽修养好,但是他也是有底线的,海都这么说,哪怕是在叶应武这等外人甚至可以算是敌人面前,他也要做出反驳。听到史天泽开口,伯颜毫不犹豫的向海都那边迈了一步,双手攥紧,手指关节咔崩咔崩作响。

    海都冷笑一声,并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