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4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想象。

    君不见当年秦始皇,二世亡国?

    苏刘义抬头看向叶应武:“陛下,今天正是幽燕之战战死将士的讣告发下来的日子,南京城外已经有不少白幡,如果在此时让民间知道大明还在向北进攻的话,恐怕有些不妥,但是想要瞒住又”

    明军没有撤回来,反而抽调骑兵继续深入草原,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绝对瞒不住民间的,毕竟很多商队来往南北,消息最是灵通,很快这些兵力调动的事情就有可能人尽皆知。而如果现在大明朝廷有意欺瞒的话,到时候更有可能引起民间的愤懑。

    毕竟大明的百姓也都曾经是前宋的百姓,民智开化,叶应武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更轻松的树立家国思想,但是也更可能引火烧身。

    不只是文天祥和苏刘义,赵云舒也看向叶应武,替他研墨的手都不由得抖了一下。谁都知道百姓的愤怒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本来就是南北两线三处开战,如果内地再不稳定的话,恐怕这个崭新的王朝就会成为镜花水月,幻梦一场。

    在史上,这样的王朝可不少,比如秦朝,又比如隋朝,自己打下来的偌大天下,最后都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曾经看上去强大无比的王朝,在短短几年中分崩离析,化为尘土。

    “这个朕来解决,”叶应武手按桌子站起来,沉声说道,“两位爱卿无需慌张,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统筹六部,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不容有失,朕这就拟旨,督促各部将领,尽量减少损失。现在我大明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但是也不要如履薄冰。我们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蒙古鞑子太虚弱、是我们太强大!既然我们强大,那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此话掷地有声,苏刘义和文天祥头脑中刹那间仿佛有无数炸雷响起。

    是啊,大明走到这一步,不是因为大明太虚弱,而是因为大明太强大,既然自己强大,那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小阳子,传令吴楚材,禁卫军最近加强巡逻,不过镇江府水师等京畿外围军队无须大惊小怪。”叶应武沉声吩咐,“另外传令六扇门,加强京师内外的巡逻,着重于观察有没有煽动人心的,如果有的话,无须申报,先行控制!”

    “遵令!”一直在御书房外面等候的小阳子毫不犹豫的拱手应道。

    风潮不会平白无故的卷起,必然会有那么一两个带头的,而叶应武相信,就算是真的对大明有什么不满,普通百姓也不会突兀的挺身而出,最先站出来和鼓动声音最大的,必然是心怀不轨或者另有所图,不让禁卫军和城外驻军出动,自然是为了防止引起更大的骚乱,六扇门在暗处,一般都是便衣出动,自然也更容易接触到百姓,更容易察觉到事情之根源。而文天祥和苏刘义也明白过来叶应武这一手安排的重要之处,心中不由得暗暗感慨一声,陛下平日里嬉笑怒骂没有正形,但是到了关键时候,雷霆手段没有丝毫犹豫,这到底是带着大明一步步走到现在的陛下。

    叶应武的目光旋即落在他们两个身上:“苏卿家,你负责兵部,让兵部尽快排出此次功勋与英烈之名单,先公之于众,等到北地大军返回,朕会亲自为这些大明的勇士授勋!文卿家,你现在就去坐镇学士院和翰林院,朕的俸禄不是白养着他们的,这个时候就让他们拿出来文笔,把舆论尽最大可能平息下去!”

    “启禀陛下,翰林院和学士院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如果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依照道德大义的角度来,恐怕很难将舆论关注之焦点转移开来,”文天祥有些为难的说道,“若是继续在这上面纠缠的话,恐怕很容易越绕越深,最后朝廷反倒是不好脱身了。”

    叶应武眉毛一挑,看向文天祥,这个在另外一个时空中以昂扬不屈之姿态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中年人,依旧是那一副临安初见时候傲然正气的样子,而刚才叶应武才意识到,这个家伙也很腹黑嘛。

    “咳咳,宋瑞啊,你现在就已经学会操控民意,以后会不会干脆直接强女干民意了?”叶应武忍不住感慨一声,不过他声音很小,也就只有身边的赵云舒隐约听见,女孩默默的侧过头,但是手在叶应武腰间狠狠的拧了一下。

    “嘶!”叶应武轻吸一口凉气,而文天祥也注意到叶应武的表情变化,刚想要开口询问陛下是不是身体有恙,不过好在身边苏刘义眼疾手快扯了扯他的袖子,文天祥顺着苏刘义努嘴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和叶应武越凑越近的赵云舒,非但没有气愤,嘴角边反而泛起一丝笑意。

    陛下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和娘娘搞小动作,说明他早就心中有数。

    而叶应武伸手按住赵云舒作怪的小手,沉声说道:“这个爱卿放心,朕既然刚才说了会主持解决这件事,那就一定不会食言,让翰林院和学士院等着便是,他们不是想要材料么,那朕给他们就是。”

    文天祥和苏刘义同时迎上叶应武的目光,一副臣下明白的表情,似笑非笑的同时拱手告退。而离开的时候,文天祥还不忘笑着多说了一句:“启禀陛下,臣有一言斗胆劝说,还请陛下注意身体,此时正是白天,陛下应当以处理政事为上。”

    不等叶应武多说,文天祥和苏刘义两个家伙跑的飞快,没有一点儿当朝丞相应该有的风范,倒像是两个占了口头便宜、慌不择路逃跑的街头混混。

    赵云舒有些疑惑的看向叶应武:“夫君,刚才文相公什么意思?”

    叶应武挠了挠头:“或许从他那个角度来看,我们两个小动作应该已经引起了什么误会。你看咱两个的手都在桌子下面,你拧的是某的腰不假,可是文宋瑞和苏任忠十有**不是这么想的。”

    下意识的低头看去,赵云舒俏脸一下子红了,顿时跺了跺脚,娇嗔一声:“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满朝野没有一个有正形的,亏得他们两个平日里还衣冠楚楚!”

    “难道某就不是衣冠楚楚了?”叶应武顿时不满的说道。

    “身着衣冠,心如禽兽,”赵云舒嬉笑一声,转身要跑,却被叶应武一把箍住,女孩挣扎一下,“放开!”

    “你跑的掉么?”叶应武似笑非笑的说道,“有本事把刚才说的重复一遍,看夫君怎么收拾你。”

    被叶应武一搂,赵云舒浑身都软了,飞快求饶:“妾妾身知错了。”

    “这一次不家法伺候了,”叶应武摇了摇头,不等赵云舒露出喜色,他接着说道,“就惩罚你陪某出去走一圈吧。”

    “出去?”赵云舒怔了一下。

    叶应武的目光看向外面:“不是安抚民众么,这是最简单的办法。”

    “魂兮归来!”

    高高的一声扬起,紧接着后面长长的声音跟上。

    “魂兮归来”

    整个南京城外的旷野都被这声音充斥,此起彼伏。手持白幡的队伍密密麻麻,像是翻滚着的黑色浪潮,向着不远处的钟山前进。

    马车缓缓在山坡上停下,小阳子等亲卫拽住缰绳,手按佩刀,警惕的看向四周,而禁卫军和六扇门的警戒线更是远远的拉开,此处已经很靠近钟山,那里是大明的天坛所在地、是大明举行包括春耕大典在内的祭天典礼所在地,也是大明英烈祠所在的地方。

    无数为大明浴血奋战、马革裹尸的将士,都有资格入奉英烈祠,可以说那钟山上下整齐排列的墓碑和半山腰上并不很是宏伟却修筑的颇为庄重的建筑,就是大明这几年南征北战的功勋碑,且不说钟山山顶上象征皇家威严的天坛会不会让前进的人群感到恐惧和敬畏,单单是这从山脚下就向上蔓延的墓碑,就足够让他们停住脚步。

    面对这些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日天下的将士们,即使是心中对朝廷穷兵黩武再有不满的百姓,也不会越雷池一步,不只是因为这里面有的还是他们的长辈或者亲朋,还因为这些静静躺在钟山上的将士,是大明的英雄,也是他们的英雄。

    叶应武默默站在山坡上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知道自己应该是头疼还是庆幸,这祭奠的人群数量已经超过他的想象,钟山脚下,无数的白幡迎风飞舞,戍守钟山的禁卫军将士和南京府衙役因为人数不多,再加上没有收到命令,所以也没有横加阻拦,只是在上山的道路两侧站得笔直。

    毕竟在大明律法和颁布的圣旨当中,是允许百姓上英烈祠祭拜的,只是因为出于对于钟山这些英灵的敬重以及对于钟山山顶上天坛的敬畏,一直没有人开这个先河。

    即使是今天,这些百姓也只是默默的站在距离钟山不远的地方,设下一张张桌子,摆满瓜果祭品。这也是让叶应武庆幸的地方,至少这些心中对朝廷有所不满的百姓,对钟山依旧有着敬畏之心。

    而对于叶应武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夫君。”赵云舒站在叶应武身边,看着下面飞舞的白幡,俏脸有些发白,她虽然跟着叶应武这一路坎坷走过来,也算是见过大阵仗的了,但是今天这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白幡舞动,就像是一个个在天空中飞舞的英灵降临到这人世间,肃穆、庄严,正好和前方的钟山相互映衬。

    “或许这些百姓只是想要祭奠一下他们为国牺牲的亲人,现在他们只是在钟山外面摆下桌子瓜果,说明他们还没有想要冒犯朝廷和皇家的威严,”赵云舒喃喃说道,抬头看向叶应武,“按理说百姓在这里聚集祭奠战死的将士,算不得什么错误,夫君会不会多虑了?”

    叶应武回头看向赵云舒,她显然也或多或少的预料到了这里的场面,所以早就换上了一身素白衣裙,秀发也只是简简单单用一根玉簪固定,这一身妆容加上有些发白的小脸儿,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娇俏,只不过此时叶应武已经顾不上欣赏美人,只是沉声说道:

    “如果没有人在其中作梗的话,肯定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赵云舒一怔,她本来就是聪明女子,顿时揣摩出来叶应武的心意。大明此次北伐,死伤主要还是在幽燕之战,而且这一次也只是幽燕之战的伤亡消息统计之后传了回来,估计山西战场的情况还得需要几天,所以也就是说现在知道伤亡的只是镇海军和两淮军这两支主力战军。

    而这两支主力战军的兵源主要来自北地南逃的壮丁和原本的两淮壮丁,其家属要么是在两淮,要么就已经被分散安置在了大明新收复的各片土地上,而这些安置地点主要集中在当时最早文天祥北伐时候收复的蔡州、颍川府到河洛这一线,因为大明已经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大规模的赈济灾民彻底掌握了民心,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从北地而来的流民会导致什么错乱。

    当然考虑到南京城在前宋时候作为建康府,已经算得上半个前线,有曾经被南下的金人攻破、大肆劫掠了一番,颇为凋敝,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依靠原本的人口恢复生机,所以朝廷曾经将部分流民和从南面临安来的难民安置在南京城周围,从而使得南京城在短期内能够恢复元气,至少在表面上有大明帝都应该有的风范,但是这些流民的数量终究不是太多。

    而且在南京城周围安顿下来的流民百姓,其壮丁基本上都补充进了神卫军和镇江府水师,能够补充到两淮军和镇海军之中的并不多,而现在山坡下祭拜的百姓怕不是得有四五千人,基本上已经是所有战死将士的家属了,甚至赵云舒还发现人群中有很多打扮异样的人,应该是京城中的士子或者衙内之流,十有**是被眼前这景象所感染,跟着来看热闹或者表达对战死将士尊敬之意的。

    这么多人如此有组织的聚集到钟山脚下,要说没有人煽动,那赵云舒打死也不信。

    赵云舒看向身边的叶应武,自家夫君目光之中带着冷意,注视着下面的人群,而小阳子等亲卫护卫在他身边,杀气腾腾,目光如剑,不断的在人群之中扫来扫去,似乎想要找到那些从中作梗的人。

    “六扇门南京府巡捕统领田昆参见陛下、娘娘!”一名中年汉子快步冲上山坡,躬身行礼。

    叶应武神情微微一动,沉声说道:“田昆,是不是曾经在夔州府待过?”

    ps:感谢书友狼狗保卫奴隶、菜园上的菜菜、书虫100781、闲来看一下等等的月票打赏支持!(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

    听到叶应武所说,田昆受宠若惊的一拱手:“陛下圣明,属下曾经是六扇门夔州府统领,陛下前去泸州,正是臣在夔州接待的陛下!陛下记忆如此之好,臣敬佩万分。之后臣因功升迁直至今日统带南京府六扇门上下,继续为大明、为陛下效力!”

    “泸州啊,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叶应武忍不住笑了一声,实际上也没有五六年,但是这五六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以至于叶应武对于那些记忆都已经有些模煳,能够认出来这个田昆也算是不容易了,没有想到重逢竟然是在这里,让叶应武不由得感慨一声,这十丈红尘之中,还真是世事无常、人生百态。

    叶应武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重新投向山坡下的那些百姓。从泸州到这南京,自己已经走过了这么多风浪、打败了这么多对手,阿术、伯颜、张弘范、刘整、贾似道甚至还有忽必烈,这些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枭雄名将,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难不成自己还会因为今天这一点儿小小的难题就畏缩不前么?

    而田昆偷眼看向叶应武,叶应武没有多开口,他也不敢多说话,只是心中暗暗叫苦。陛下一直没有开口是几个意思?莫非是对于自己没有及时察觉到这些百姓的动向而有所不满?可是这样的话陛下又为什么要很热情的和自己叙旧?

    自己从夔州这么一个小小州府的统领一步步走到现在,成为六扇门在地方州府的第一人,可以说是经磨难,这五六年也抛洒了太多的汗水,如果这一次因为这件事情开罪了陛下,被一撸到底,未免有些委屈。但是田昆也知道自己这一次闯下的祸不小,如果陛下真的计较的话,可就不只是撤职的问题了,甚至还有可能波及家人。

    想着想着,田昆的目光就转到叶应武身边赵云舒身上,淑妃娘娘性格柔善,为人聪慧,最是得陛下宠爱,若是自己遭殃,不知道淑妃娘娘能不能开口求情?只是可惜自己平时没有多做疏通和后宫妃嫔的关系啊,现在临阵抱佛脚也未免为时晚矣!

    而赵云舒并没有注意到田昆的目光,只是轻轻咬着唇一言不发,刚才叶应武和田昆的这一番叙旧她听得清楚,自家夫君素来都不是那等轻易动杀戮的人,而且能够和气的和这么一个小小六扇门统领叙旧,说明他并没有多少想要惩罚田昆的意思,所以赵云舒的心思也就没有继续放在这上面,心中只是苦闷的翻来覆去想着“泸州”,当初叶应武偷偷前往泸州,按理说已经触犯了大宋的律法,只是可惜当时他做了很多假动作,朝野上下都以为他在隆兴府,谁知道人早就已经跑到了泸州。若是当时就能够抓住这细枝末节,将叶应武绳之以法,恐怕现在这天下还是大宋的天下吧。

    只是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可能,且不说没有叶应武,大宋还能不能支撑下去,单单就是叶应武当时就埋下的六扇门哨探以及高达和王世昌等人对叶应武的遮护,就能够保证他就算是光明正大的晃悠到泸州,也不会有人站出来作证。

    这个家伙每一次冒险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把一切算的万无一失。赵云舒并不清楚为什么叶应武拿捏准了高达等人会支持他,但是一切都已经这么完美的发生了,他偷偷前去泸州,和高达等川蜀将领达成了秘密协议,并且帮助泸州军击败了刘整这也是高达等人后来快速易帜向大明效忠的而原因这一切就像是一条完美的线,而线的尽头就是大宋。叶应武和大多数篡位的臣子不一样,他不是身居高位才动了对朝廷取而代之的心意,而是至始至终都在布局,目的就是将大宋置于死地。

    赵云舒唇角边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她相信就算是一切重来一遍,凭借贾似道等人的能耐,依旧没法将叶应武如何。那个已经过去的时代之中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刹那间赵云舒觉得都索然无趣,自己一直好奇并且想要探求的真相,实际上也没有太多意义。

    很多人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真相,而实际上他们也是一枚棋子,一枚只知道自己能够知道范围内的棋子,而让他们知道的那个人就像是操控一切的老天爷,如果他直接告诉他们假象,那么他们也会将假象当做真相。而无疑在前宋末年的风潮之中,叶应武就是这个老天爷。

    而现在赵云舒更感兴趣的是,自家夫君怎么才能在这个时代继续充当这个棋盘的操控者?毕竟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想要挑战他权威的人可一点儿都不少,眼前这就是一个。

    山坡上三个人一时间各怀心思,竟然谁都没有说话。而小阳子等亲卫的目光之中带着冷意,这些战场上血火磨砺的杀胚,显然心思最为单纯,就等着叶应武一声令下,无论是什么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叶应武仿佛这时候才想起来田昆还在身边等候,微笑着说道:“田卿家,伤亡名单今日上午下发,下午便开始有人在这里集结,说明这是处心积虑的,大明主力北伐,神卫军和禁卫军都走了大半,平时的城池巡防任务甚至都要落到你们六扇门的肩膀上,你们辛苦朕也知道,所以这一次有所疏忽朕并不怪你们,当然朕也不想看到下一次。”

    田昆轻轻打了一个哆嗦,旋即躬身到底:“臣谢陛下大恩,南京六扇门将士,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叶应武摇了摇头:“自有你们赴汤蹈火的时候,但是不是现在。你倒是说说吧,可有什么发现?”

    陛下终于把话题转移开了,田昆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要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可没有胆量跑到这个地方来面君,那不是找死么。当下里他郑重一拱手:“启禀陛下,属下有几个人就在队伍中,已经能够明确地找到中间带头起哄的几个人,正是他们鼓动着百姓集结,也是他们劝说着百姓不要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