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圆阵中间都是鼓车,鼓车外围则是飞雷炮和火炮,再外围则是火铳手和弓弩手,然后是长矛兵和手持盾牌的刀盾手,层层叠叠,无论是选择从哪个方向进攻,都能够受到周围明军的夹击,而两个圆阵相距不远,随时可以移动而相互照应。

    在这空旷无依凭的原野上,这样的阵型虽然过于保守,不过却甚是有效。面对这样很难击破防御,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进攻的阵型,蒙古骑兵并没有着急挑衅,而是飞快的向两侧移动,尽量避免被明军的火铳和箭矢对准。

    而后面大队的蒙古步卒正缓缓的压上来,一面面象征蒙古百人队和千人队位置的黑色旗帜不断的移动,说明这支蒙古步骑在短暂的惊讶之后,也很快的应对明军的反应作出调整。

    “队形散乱,说明师老兵疲甚至未经训练。”李叹举着千里眼,冷笑一声。早在蒙古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他就带着中军数百骑兵跳出两个圆阵,否则李叹的将旗规格比其余大明将领要高,无论他站在哪一边,都有可能引来蒙古大军的全力进攻,很容易导致两个圆阵被各个击破,所以还不如利用中军亲卫骑兵移动快速的优点,在圆阵外面游荡。

    毕竟数万大军排成两个圆阵,占据了很大的地方,蒙古骑兵想要绕过去直接进攻李叹布置在最西侧山坡上的中军没有那么容易。

    “相公,蒙古鞑子上来了。”亲卫都头轻轻呼了一口气。

    两支蒙古骑兵分别从南北两侧呼啸而过,眼看就要绕过圆阵了。

    “不用慌。”李叹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

    话音未落,两个圆阵中央的鼓车上,令旗猛地挥动,沉寂的鼓声再次响起。几乎是同时,密集的箭矢呼啸声伴随着沉闷的火铳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响,而蒙古骑兵也毫不犹豫的同时松开弓弦。

    “举盾!”领队的明军都头朗声下令。

    一面面大盾微微上抬,而难以计数的小盾牌则是直接向上伸,将圆阵的外围上空遮挡的严严实实,虽然有不少箭矢敲打在盾牌上,却很少有士卒真的中箭。而在原野上飞驰的蒙古骑兵也如同惊弓之鸟,同时向南北两侧远远散开,不过饶是如此,还是有上百人在第一轮的火铳和箭矢中倒下。

    连续不断的鼓声突然一顿,紧接着抡动大锤的士卒狠狠的将鼓锤砸在牛皮大鼓上。

    “咚!”一声鼓响,回韵悠长。

    上百门飞雷炮和火炮同时嘶吼,炮弹和炸药包厉声呼啸,仿佛整个苍穹都被这一道道划过的弧线撕裂。

    炮弹直接砸在蒙古骑兵当中,犁开一条一条的血肉通道,紧接着无数的炸药包也落了进去,爆炸声隆隆,人仰马翻。

    “开!”两个圆阵之中,鼓声再一次连续,大阵从最西侧同时打开,长矛兵飞快的向着慌乱的蒙古骑兵冲击,一排排长枪在阳光下同时端平。这是钢铁的浪涛,是钢铁的森林。

    杀戮之美,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原本散乱的蒙古骑兵,很快被突然间杀出来的明军长矛手淹没。

    盘成螺旋形状的毒蛇,只需要一击就足够让猎物致命。

    就在此时,如同浪潮的杀声从远处传来,一直在调整的蒙古步卒,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时机,现在明军无懈可击的大阵一下子打开,身上只有一层轻甲的长矛手全部出动,大阵之中只留下了最外层的盾牌手和里面的火铳手、弓弩手,只要能够摸到明军圆阵的外围,就能够将明军最大的依凭直接击溃。

    足足上万的蒙古步卒同时迈动步伐,刀枪闪烁,人影重重。

    站在山坡上看着整个过程的李叹轻轻舒了一口气,收起来千里眼。

    山坡下两个已经不完整的圆阵已经同时散开,中间自然而然的向内凹陷下去,而两侧已经撒出去的明军长矛手也没有着急撤回,只是在左右两翼护卫住,使得原来的两个圆阵再一次变为新月阵。

    “盾牌开!”令旗舞动,一面面盾牌分开,手持巨斧的重装甲士迈动沉重的步伐走出阵列。

    “放!”鼓声中,无数的都头大声吼道。

    飞雷炮和火炮同时吼叫,这一次明军毫不犹豫的在火炮当中填充了开花弹。经过多次试验和改善,工部的开花弹质量已经越来越好,已经能够保证相当高的炸开几率,更何况就算是没有办法炸开,也可以当做实心炮弹使用,只不过成本高了一些。

    隆隆的炮声卷动无数的雪尘泥泞,冲击中的蒙古步卒虽然已经散得很开,不过在这样密集如雨的炮弹当中还是不断有人倒下,甚至有的炮弹能够把周围七八个人同时掀翻在地。

    鲜血和雪泥混在一起,不断有断臂残肢从天空掉落下来,甚至就连呼啸的北风当中都已经充满血腥味道。

    “放!”又是一轮炮火,填装的全部是实心弹。

    随着蒙古士卒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密集,这个时候即使是便宜不少的实心炮弹也能够取得和开花弹相差无几的效果。

    一道一道血肉通路从人群中犁出来。

    而明军的弓弩手和火铳手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甚至已经用不着瞄准。

    茫茫的雪原上,无数的蒙古步骑尸体,甚至已经让人看不到原来的土地。一面面满是箭矢和火铳铁弹打出洞孔的黑色旗帜,在风中无力飘扬。这一条死亡的道路上,蒙古步骑几乎耗尽了最后的精血。

    下一刻,明军重装甲士迈动着沉稳的步伐杀入稀稀落落的人群中,如同神话传说中舞动干戚的刑天,他们所在的地方,只有血雨腥风。

    屠杀,一边倒的屠杀。

    李叹站在山坡上,手按刀柄,默然不语。

    镇海军的军长、师长、旅长、都头乃至士卒们,看着眼前尸山血海的景象,默然不语。

    现在明军对蒙古一边倒的屠杀,短短几年前就经常在蒙古和南宋的对战中出现,只不过那时候被人家杀的满地尸体、落荒而逃的,是宋军,然而不知曾几何时,双方竟然互换了位置。

    女真人、渤海人、高丽人甚至还有蒙古人,旷野上不知道多少人在抱头鼠窜,不知道多少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知道多少人看向越来越近的明军士卒面如死灰。

    这些人的祖先曾经在百年前让汉人也是如同这样的匍匐,受到比这还要残酷百倍的欺凌和耻辱。而今天,轮到他们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叹喃喃说道,“百年前,谁曾想过竟会有今日之景?”

    一名哨骑飞快的冲上山坡,一拱手大声说道:“启禀相公,王将军已经率领前锋击败渡河蒙古骑兵!”

    李叹点了点头,旋即朗声下令:“传令各部,收拾战场,开拔北上!”(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

    “来,昭儿,到爹爹这里来。”叶应武含笑蹲下,轻轻打着节拍。

    皇长子叶昭涵已经快到周岁生日,虽然还没有办法自己走路,不过已经能够在侍女的虚扶之下蹒跚走上一段距离,嘴里咿咿呀呀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断地向着叶应武的方向伸手,显然对于自己这个不常见却总是和蔼可亲的爹爹很是喜欢。

    叶家大少这么配合,叶应武自然也分外高兴,等着孩子走到自己身边,径直将自家大儿子抱了起来。可以看得出来在叶梦鼎、陈氏、陆婉言还有后宫妃嫔的呵护下,这个小祖宗这一年绝对没有吃什么苦头,小脸肉嘟嘟的不说,斤称也不小,即使是叶应武抱着也感觉手臂上沉甸甸的,难怪现在陈氏、陆婉言轻易都不敢抱他了。

    “呀呀!”叶家大少伸出手在叶应武的脸上乱摸,不断的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险些沾在叶应武衣襟上,吓得陆婉言急忙走上前捻起叶家大少脖子下面的围巾帮他擦拭掉。

    “昭儿乖,别让爹爹抱着了,你太沉了。”陆婉言轻轻拍了拍叶家大少,想要从叶应武怀里将孩子接过来。

    叶家大少在这个时候显然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自家娘亲,双手直接抓住了叶应武的衣袍,一副不放手的样子,让陆婉言甚是无奈,而旁边的杨絮、琼鸾、惠娘等人也是流露出笑容。

    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叶家大少茫然四顾的脸上流露出笑容,好奇的凑到叶应武的下巴上蹭了蹭他一层短茬的胡须,也不知道是因为好玩还是因为这种瘙痒的感觉,叶家大少顿时咯咯直笑。

    “某连他娘亲都抱起来过,更何况抱着他。”叶应武一本正经的说道。

    陆婉言顿时俏脸一红:“当着孩子你说什么呢!”

    “某说的事实啊。”叶应武一边顺着叶家大少的动作任由他在自己下巴上蹭来蹭去,一边笑着说道。

    “好啦好啦,你也不要总抱着他,过了抓周礼就得开始学着走路了。”陆婉言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西安熟悉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总不能以后长大了还得让人抱着。”

    叶应武一怔,旋即哈哈大笑道:“人人都说严父慈母,现在来看咱家是恰恰相反啊。”

    “妾身说的是事实!”陆婉言气恼的看着这个家伙,抱着孩子哈哈大笑的叶应武几乎找不出来一丝大明皇帝陛下应该有的威严,更像是一个因为看到有孩子能够延续香火而激动忘形的山野村夫。

    或许有的时候孩子纯真的笑容可以让一切的威严都放下。

    叶应武小心翼翼的将叶家大少放在地上,两名婢女手忙脚乱的上前想要搀扶着为现在后宫当中身份最尊重的小家伙,只不过叶家大少似乎认准了人,飞快地抱住叶应武的腿,竟然磨磨蹭蹭的一副想要向上爬的样子。

    “哟,某的乖儿子,还真是和爹爹亲啊!”叶应武顿时老怀大慰,笑着蹲下来轻轻捏了捏叶家大少的脸蛋,笑着说道,“既然如此,要不儿子你就跟着爹爹到前面御书房见见当朝诸位相公怎么样?反正等到你再长两岁,也得从他们当中选出来一个人做少傅,倒不如看看哪一个和你投缘?”

    陆婉言一怔,这个时候就开始张罗着选少傅,是不是时候太早了?

    “昭儿乖,看这边。”赵云微蹲下来手里晃动着拨浪鼓,噼里啪啦的鼓声甚是清脆。

    叶家大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手不知不觉就松了开来,而微儿缓缓直起腰向后退,叶家大少竟然步履蹒跚的追了上去。旁边的陆婉言等人对视一眼,脸上顿时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叶家大少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周岁,一周岁的时候能够走路的孩子可不多,说明这孩子至少在活动上有不少的天赋。

    “叶家看来又要多一个不老实的了。”赵云舒在一旁笑着说道,“微儿小心一点儿,不要把昭儿摔到了。”

    赵云微晃着拨浪鼓不断后退,而叶家大少竟然伸出手追上来,两人动作一快一慢,叶家大少竟然一头撞进赵云微怀里。如果不是后面陆婉言眼疾手快扶住,恐怕叶家大少能把微儿顶翻在地。

    看着自家儿子被陆婉言扶起来还在不知所然的嘿嘿傻笑,叶应武不由得叹息一声:“从小就见色忘父,长大了还了得?!”

    “你说什么呢!”赵云舒秀眉微蹙,佯作嗔怒。

    叶应武轻轻咳嗽一声:“今天天······”

    话还没有说完,对面叶家大少已经在陆婉言怀里不断地抓挠,旁边的惠娘、琼鸾也都围上去,轮流抱着叶家大少,让叶应武瞪大了眼睛,却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小子混的比他老子都自在······”

    赵云舒默默的走开,显然不想再和这个家伙待在一起。

    看着后宫莺莺燕燕围着自家臭小子,叶应武只能向着前面御书房走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叶家大少已经被一群女人轮流抱着,反倒是陆婉言空出手,退出人群。叶应武缓步走过去,两个人靠在水榭栏杆上,外面是一层薄雪覆盖的池塘,身后却是地龙烧的火热的室内,仿佛站在天堂与地狱的交界线上。

    “今天早晨刚刚送过来的奏折,梁炎午和吐蕃那边谈妥了,为了河西战事,吐蕃会出兵河西,不过相应的大明之前和吐蕃约定的星星峡会盟,吐蕃纳土归附大明,现在来看蒙古是不会允许这种可能出现,作为大明违约的补偿,大明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来安抚吐蕃,顺便也换来吐蕃出兵。”叶应武突然间没头没脑的沉声说道。

    “为什么要和妾身说这些?”陆婉言轻笑一声,打趣道,“夫君,后宫不可干政,妾身是后宫之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夫君可不要勾引着妾身知法犯法啊,那以后妾身可就没有办法服人了。”

    看着陆婉言眼眸之中带着一丝久违的灵动,叶应武也是露出笑容。两个人自从结为伉俪以来,实际上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大半年,而且这里面大多数的时间叶应武也都是在前面接见各路大臣,真正能够相处的机会也就只有几个月,所以夫妻之间别说闹矛盾吵架,甚至连静静在一起站一会儿的机会都没有,现在突然间莫名其妙的能够独处,反倒是让陆婉言和叶应武甚是珍惜。

    当下里叶应武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不是这个意思。吐蕃提出的条件很简单,大明要帮助吐蕃修路,从而保证吐蕃各地的连通,另外还要尽量修筑水利措施,从而保证吐蕃少数几块耕地的正常灌溉耕作。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吐蕃联姻······根据索南桑波当时的意思,显然以后吐蕃的白兰王王位就是交给某和这吐蕃女子的孩子来担任。”

    “那这又何妨。”陆婉言诧异的看向叶应武,轻笑一声,“吐蕃地处偏远,有一个大明册封的亲王坐镇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那人还是未来皇上的兄弟。吐蕃既然诚心诚意想要和大明联姻,那么那送来的女孩也必然是精挑细选的上佳聪慧女子,毕竟以后大明和吐蕃的关系全都需要她居中调和,所以和夫君一起生下来的孩子绝对不会愚笨,为大明坐镇一方想必已经足够,夫君又何必担心。”

    叶应武无奈的说道:“本来某在后宫当中多加一人,就要对你们的宠爱减少一分,这某已经感觉对不起你们了,结果现在还要把本来应该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吐蕃······”

    吐蕃改土归流,必然是要归属中央、设立行省的,否则如果为吐蕃划分特别的其余行政区域,实际上还等于让吐蕃在变性的依然独立于大明的中央朝廷政权,和大明没有收复吐蕃相差无几。不过吐蕃到底是地势偏远,所以册封一个白兰王,就算是没有什么行政权力,坐镇吐蕃也能够象征大明皇室的权威,终究也算是好的,但是这样实际上也是在无形之中削弱了中央对吐蕃的掌控,使得吐蕃成为类似于中央掌控的藩属国。

    现在叶昭涵作为大明唯一的皇子,也是叶应武的皇长子,在其余兄弟还没有问世的时候,自然是皇太子不二的人选,所以叶应武一旦册封白兰王,实际上就是损害了叶昭涵的利益,叶应武自然对陆婉言感到愧疚。

    自己已经辜负这个女孩太多,不想再辜负到自己儿子身上。

    “儿孙自有儿孙福,夫君只要想做便放手去做便是,没有什么好顾虑的。更何况一个在大明治下的吐蕃总比在别人手中好。”陆婉言微笑着看向叶应武,“到时候那吐蕃娘子过来,妾身会妥善安排的,夫君还请放心,只要夫君近来一直在皇宫中,恐怕不久就能够给吐蕃那边一个交代。”

    叶应武一怔,下意识的去揉腰。

    “现在除了妾身,也就只有惠娘和舒儿两个妹妹没有身孕能够伺候夫君安寝,所以夫君没有打退堂鼓的道理。”陆婉言凑近一步,恶狠狠的说道,颇有一番古怪精灵。

    一如多年之前,兴**叶府后花园当中那个女孩。

    叶应武缓缓握住陆婉言的手,陆婉言俏脸微微泛红,不过还是抬起头,目光坚定的看着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面赵云舒她们已经很自觉的带着叶家大少离开,将空间留给这一对夫妻。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十二月的红柳河,正是风卷白雪、滴水成冰的时候。

    红柳河虽然名为“河”,但是实际上只是一条干枯的河道,只有在春夏时节冰雪消融,才会有涓涓清流流淌。而正是这时断时续的河流,养育着周围茂密的红柳林。

    这种并不高大的灌木沿着红柳河周围高低起伏的沙丘分布,虽然现在是寒冬已经过了红柳开花的季节,没有那种漫山遍野火红如同大火熊熊燃烧的壮观景象,不过交错的枝杈在风中默默的向上挺立,一层薄雪刚刚覆盖在上面,又旋即被吹卷飘落,露出红柳本身的枝条,仿佛是那粗硬色泽如铁的枝条在排斥一切外人的征服。

    数千骑兵在夹带着雪花的风中艰难向前,赤色的旗帜猎猎舞动,如果不是两个人同时伸手拽住旗杆,恐怕这旗帜早就已经被吹得没有踪影了。而在这些骑兵的后面,还有另外两队骑兵也在缓缓前进,三支队伍成犄角在红柳丛之间的道路上艰难的前进。

    “看前面!”一名都头突然间大吼道。

    这三个字在被风吹散之前,终于还是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当中。包括带队的王进在内,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艰难抬起头。

    就在红柳河满是积雪的河道对岸,密密麻麻的蒙古骑兵已经展露出身影。而王进意识到什么,猛地拽住战马,手中佩刀向天空一指,艰难跋涉、疲惫不堪的明军骑兵队伍同时停住了步伐,在荒凉寂寥的原野上、红柳树丛当中缓缓汇聚。

    这一支骑兵自从上一次大战之后,一直行军到这红柳河岸边,方才遇到第二批敌人,如果再往前的话就是星星峡了,蒙古人就算是愚笨蒙昧,也明白星星峡失守,西域就相当于门户洞开,所以不管明军打着什么样的算盘,星星峡必须要守住,而想要守住星星峡,就更需要守住红柳河这天然的河道,守住这星星峡的东大门。

    不只是在红柳河的对岸,就在明军骑兵北面不远处,风雪中同样绰绰约约有身影出现,人数同样不少的蒙古骑兵在阴沉沉的风雪天空下展现出来自己狰狞可怖的身影。

    “红柳河西岸应该是海都的人马,而咱们北面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