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南桑波微笑着点了点头,接连念了几声法号,只是不知道他这笑容当中,是无奈更多一些,还是送走这位瘟神的轻松多一些。

    “西域战事紧张,还请吐蕃尽快出兵。”梁炎午这一次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既然吐蕃已经是大明的一部分,在吐蕃行省还没有成立之前,也应该接受河西行省的调遣。”索南桑波不慌不忙的看着梁炎午,“吐蕃的大军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可以出现在星星峡,直接向东进攻,到时候希望可以和大明的神策军在西域成功会师。吐蕃经过几次内战,国内虚弱,即使是我们萨迦款氏家族倾尽所有,恐怕也只能募集三到四万军队,而且可能携带的兵刃器械很难支撑长期的战争,还希望大明在这上面给予补助。”

    梁炎午轻轻呼了一口气,自己艰难跋涉又辛苦等待那么久,终于换来了吐蕃的出兵承诺,虽然不知道这口头上的承诺到底靠不靠谱,也不知道吐蕃能够派遣的这些军队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梁炎午很清楚自己已经到了极限,能够以孤身前来借的大军,已经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一次赌注了,甚至要胜过上一次在临安城外走投无路的时候与叶应武的相遇。

    “好,神策军也会全力向西进攻,另外吐蕃既然已经归顺大明,那么吐蕃的军队自然也是大明的军队,吐蕃军队所需要的粮草和器械一旦不充足,大明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补充,这个还请活佛放心。”

    “阿弥陀佛。”索南桑波躬身双手合十,毕恭毕敬的念了一个法号。

    ————————————————

    “阿嚏!”叶应武打了一个喷嚏,猛地坐了起来,不由得揉了揉鼻子,“也不知道哪个家伙在背地里算计某。”

    “背地里想要算计你的人多了去了,要不要妾身帮夫君大人数一数?”絮娘悠闲的坐在椅子上,伸手轻轻抚摸着自己隆起的小腹,俏脸上满满都是慈爱的光芒。

    叶应武哼了哼。毕竟杨絮说的是事实,自己这一路走来,拉拢的亲信和死忠不少,但是得罪的人肯定更多。说到底咱也是被贾似道、阿术、张弘范、忽必烈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背地里不知道咒骂多少次的存在,而且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在和咱的斗争当中死无葬身之地,至于其他惦记咱的小鱼小虾,还没有放在眼里。

    “你说的过来么。”叶应武重新躺回到椅子上,懒洋洋的说道。

    杨絮一时语塞,而旁边赵云舒随手向香炉中加了一把兽脑,微笑着说道:“絮娘姊姊,要说这斗嘴啊,恐怕你还真不是夫君的对手。”

    “普天之下,又有谁是他的对手。”絮娘轻笑一声,目光直接向下瞥到了赵云舒的小腹上,“不过舒儿妹妹,你总是陪伴在夫君身边,现在后宅这么多姊妹,除了惠娘年纪还小,夫君都没有碰过几次之外,就只剩下你一点儿动静都没有了。”

    赵云舒顿时俏脸通红,杨絮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所以赵云舒并不会责怪她口无遮拦,不过絮娘这一下正好戳中了她的痛处,只能怨恨的瞪了她一眼,却没有提防旁边叶应武径直将她拽进怀里。

    “呀!”赵云舒惊呼一声,已经和自家夫君四目相对。

    叶应武在红扑扑的脸庞上吻了一下,笑着说道:“都老夫老妻了,好有什么好羞涩的。”

    “谁跟你老夫老妻。”赵云舒拧了他一下,刚想要站起来,叶应武却是猛地伸手箍住她的纤腰,吓得赵云舒蜷缩了一下,正好触碰到那一处火热,有些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

    叶应武冲着絮娘眨了眨眼,絮娘不由得轻笑一声,显然明白为什么自家夫君不放人,毕竟大明皇帝陛下也是要面子的,总不能出去被那些宫女们笑话。当下里絮娘很配合的说道:“夫君,这些天六扇门和锦衣卫妾身都没有管,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叶应武轻笑道:“锦衣卫杨正在高丽和林衍谈判,只要谈成了,大明的镇海军就可以从高丽直驱辽东,威胁蒙古的后路。这绝对算得上大功一件,其余的因为国内安定,所以六扇门和锦衣卫倒是没有多少用武之地。毕竟这些密探也是战争时期的非常设置,以后可以的话还是要尽量削弱分权的,不过大明并不可能永世太平,早晚还得面对战争,所以某还不想把这两支力量直接解散了。”

    “锦衣卫和六扇门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但是因为几次北伐下来,情况错综复杂,所以实际上二者已经几乎要融为一体。”絮娘缓缓说道,“双方的人员相互配合甚至相互借调,而功劳也都是一起送上来,这对于处于战争中的大明绝对是有利的,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勾心斗角,但是一旦国内稳定下来,锦衣卫和六扇门一家独大,绝非好事,所以妾身以为夫君要做的还有两点。”

    叶应武点了点头,冲着絮娘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笑着说道:“让某来猜一猜,第一点应该是想办法将六扇门和锦衣卫分隔开来,让他们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牵制,但是不能真的演变为势同水火;第二点自然便是扶植起来另外一支力量来监督六扇门和锦衣卫,这支力量应该足够强大又足够隐蔽,能够遵守帝王的命令,保证绝对的忠诚和强大。”

    “和朝堂上的划分一样,三权分立?”赵云舒伸手勾住叶应武的脖颈,俏脸微微凑上前,在他耳畔吹气如兰。

    “嗯。”叶应武勉强镇定的点了点头,而絮娘看着自家夫君强行忍耐的样子,不由得暗暗发笑,“只要这一次高丽处理得当,那么杨正就是最好的人选。而想要保守秘密的话,还有什么比聋哑人更合适。”

    絮娘应了一声:“不过保守秘密实际上还是次要的,毕竟也不能让六扇门和锦衣卫真的不知道一丝半点儿的口风,那么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夫君真正需要着重的还是这些人的忠诚,将他们彻底培养为皇家的死士,不过这些死士应该如何使用,也很重要。”

    叶应武猛地一把抄起来赵云舒,女孩刚才试着挑逗叶应武,已经是她能够做到的极限,现在发现引火上身,此时已经在叶应武怀里软瘫如同一泓春水,诱惑的叶应武虚火上升。

    想起来什么,叶应武又转身对絮娘说道:“这个你放心便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某也懒得去考虑以后会怎么样,能够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就已经知足了。”

    絮娘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家伙有的时候偷起懒来还真是谁都不怕。

    “知足者常乐,”叶应武看着紧紧贴在他胸口的火热娇躯,微笑着说道,“舒儿,咱们现在就乐呵乐呵。”

    ————————————————…

    鹅毛大雪飘舞在高丽三千里山河的上空。

    “相公。”见到林衍走过来,站在门外的几名官员急忙毕恭毕敬的行礼。

    林衍点了点头,对于这些地位不高,所以只能在大堂外面冒着风雪站立的官员,他并没太多想要礼贤下士的意思。之不过林衍并没有发现,在他推门走进屋子之后,身后的那几名官员缓缓抬起头来,看着他的背影,嘴角边泛起狰狞的冷笑。

    高丽的宫殿实际上并不宏大,作为华夏王朝的藩属国,高丽的宫殿修筑有着严格的标准,不能有任何的僭越,甚至就连宫殿门口的道路规格都不允许超过华夏都城,因为华夏都城的街道也不过只是用青砖铺路,所以高丽宫殿门口的道路为了表示自降一级,只能为土路,一到雨雪天气便泥泞不堪,不过高丽人也不敢真的抱怨。

    林衍刚刚走进大殿,瞳孔就猛地收缩,因为他清清楚楚的看见,坐在前面王位上的并不是自己扶持上台的傀儡——安庆公王淐,而是已经被自己从王位上赶下来了的王禃,而当林衍走进来的时候,两侧屏风后面大量的刀斧手不用等号令,就已经一拥而上。

    “某的亲信何在?!”林衍猛地按住刀柄,朗声大吼。

    外面随同他来的亲卫刚想要动手,一片杀声响起,很快滚烫的鲜血就喷洒在窗户和房门上,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声音,林衍已经能够想象那些亲卫已经被敌人直接斩杀。

    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

    刀斧手们已经快步冲上来,而林衍抽出佩刀缓缓向后退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禃冷笑着说道:“林衍,不要以为本王已经退位了就不知道你和汉人之间的勾勾搭搭,更不要以为本王不知道你已经把整个高丽彻底卖给汉人了。高丽可以作为大明的藩属国,但是绝对不能作为大明领土。我王家先祖一统高丽,江山绵延数十代,不能葬送在本王的手中,更不能葬送在你这种无耻小人的手中!”

    不等林衍回答,王禃大吼一声:“刀斧手,给本王拿下这个叛贼!”

    “某没有卖国!”饶是林衍平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此时脸色也已经惨白,双手颤抖着看向逼上来的刀斧手。他不明白这个已经被自己赶下台的傀儡是怎么培养出来这么多死士的,更不明白自己和都忙说好的高丽作为藩属国这一条件是怎么传到王禃的耳朵里面就莫名其妙变成“高丽向大明纳土归附”。

    此时此刻的林衍有太多的不明白,不过显然眼前这位曾经的高丽王并不想要让他把一切解释清楚。

    锋利的刀刃直接刺穿了高丽一代枭雄的胸膛。

    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伸手握住刀刃,林衍似乎明白过来什么。要说现在整个高丽的掌控者,实际上已经不是林衍,而是那个通过各种威逼利诱手段直接获得了大多数高丽官员支持的聋哑男子,而想要瞒着林衍为已经被监视起来的前任高丽王培养死士,恐怕也就只有他能够做得到。

    可是王禃是不知不扣的蒙古支持者啊,也正因为此林衍才把他赶下王位的。鲜血顺着冰冷的刀刃一滴一滴的掉落在地上,林衍的瞳孔中最后一丝生机正在渐渐的消散。

    或许是临死的时候是人一生中最明白的时候,林衍突然间反应过来,只不过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开口告诉大步走过来的高丽王真相,更何况林衍也清楚,就算是自己告诉了他,恐怕他也不会相信。

    阴谋,这是彻头彻尾的阴谋!

    这一次,高丽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这大殿上的所有人,恐怕也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还好,某还没有看到那一幕,而且杀了某林衍,你距离死亡也已经不远了,说不定大家黄泉路上还能见个面。

    大步走过来的王禃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数年之中唯一的梦魇和最大的敌人,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嘴角边竟然流露出一丝笑容。伸手猛地夺过来死士手中的兵刃,王禃轻轻呼了一口气,将兵刃在林衍的胸膛中狠狠搅动了一番,方才一下抽出来。

    鲜血喷洒在死士们身上,也喷洒在王禃的衣袍上。这位曾经和现在的高丽王,举起来满是鲜血的兵刃,哈哈大笑,状若癫狂。(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 擒贼先擒王

    默默的放下手中的千里眼,杨正径直一挥手。

    身后一道道黑影冲入风雪中,很快就消失了踪影。而几名高丽官员诚惶诚恐的站在杨正身边,不敢言语,杨正身边的随从走过去低声说道:“统领有令,你们准备收拾一下残局。”

    几名本来就不知道自己做出的抉择是否正确的高丽官员,终于听到了杨正的吩咐,顿时如蒙大赦,撩起衣袍招呼手下茫然四顾的官吏们跟上去。而杨正嘴角边泛起一丝冷笑。刚才他已经用千里眼将大殿之中的情况尽收眼底,在大殿的殿门在林衍背后关死的时候,杨正买通的人已经负责将大殿中的一扇窗户打开,而这扇窗户正对杨正所在的二层走廊,可以让杨正看清整个大殿。

    当看到王禃手举刀刃癫狂样子的时候,杨正就已经清楚,这一次没有什么悬念了。不过杨正眼睁睁看着林衍死的,作为一个聋哑人,对于普通人的动作行为敏感要远远超过平常人,所以杨正感觉自己能够确定,林衍在临死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只不过为时晚矣。

    更何况就算是林衍真的能够反抗的话,最后也不过是被杨正彻底的打压下去,毕竟杨正这几个月在高丽可不是休闲度假。刚刚将金俊杀死没多久的林衍仓促上位,根基不稳,很多官员只是在明面上效忠于林衍以防杀身之祸,但是心中自然是各有想法。杨正恰恰就是选择了这个关键的时候,毕竟对于大多数高丽官员来说,一个没有多少根基的林衍,远远没有大明来的强大,所以应该如何做出选择,甚至不需要杨正去劝说。

    至于杨正为什么要杀掉林衍,那就很简单了,因为杨正想要呈递给叶应武的,是一个高丽,是属于大明的三千里地山河,而不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墙头草倒戈的藩属国。

    而身为高丽实际上摄政王的林衍,自然没有留着他的道理。杨正在利用和林衍的合作,将整个高丽混乱的局势稳定下来,然后安排好迎接镇海军渡海的诸多事宜,这些事情结束之后,自然也就用不到林衍了。更何况杨正也很清楚,按照镇海军王虎臣和王大用的性格,也没有留着高丽这藩属国的道理,到时候一旦操作不当落下什么后患,反倒是麻烦,所以杨正索性先下手为强。

    再说回来,这一人颠覆一国,绝对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对于归顺叶应武麾下这么长时间来并没有什么显著功勋的杨正来说,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以说高丽这个局耗费了杨正不少心血,不断地在暗中收买联络高丽官员将领,甚至还冒险资助已经被废掉的上一任高丽王培养死士,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能够在朝廷叶应武那里突然决定动手的时候不至于仓促,只是没有想到现在这么多棋子一一发动,竟然没有出什么差错。

    现在一旦王禃重新被控制起来,那么整个高丽也基本上就算大明一言九鼎了,那个诺诺弱弱没有什么能耐的安庆公,杨正自问可以指挥着他乖乖的向大明纳土内附。只不过在那之后,混乱不堪的高丽国内会不会还有有识之士站出来抵抗,那就不是杨正所能决定的了,而且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镇海军也不会坐看火烧屁股。

    面对大明久经沙场的主力战军,普通的高丽民众根本翻不起什么波浪,尤其是随着大明开始对高丽的经贸交流,大量大明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流入高丽贫瘠落后的市场,几乎就是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就能够将高丽的经济命脉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年头行军打仗最重要的还是粮饷,没有粮饷杨正并不会认为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能够折腾出来什么波澜。

    等到大明官府逐步布置到位,基层的民间教育建立起来,忠君爱国的思想开始传播,这些高丽百姓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转变为大明急缺的劳动力和炮灰兵丁,为了他们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一眼的大明陛下勤奋耕作或者浴血厮杀,从而换来令别人羡慕的大明子民身份。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杨正需要关心和牵挂的,他归根结底也就是锦衣卫在外的一个小小统领,杨正很清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锦衣卫绝对不能代表大明的官府,这些地方行政上的事情就是锦衣卫的禁区,杨正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毕竟他还年轻,只要能够努力一些,多多做出一些功绩,就算是是一个聋哑人,一样可以得到叶应武的赏识重用。

    前面突然传来几声呼喊,一下子将杨正从沉思中拽出来。举起千里眼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王禃竟然在一群死士的护卫下向外冲杀,而准备上前捉拿逆贼的高丽禁军士卒,面对这些披头散发手握刀刃的疯子,竟然一时不敢上前。

    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这些看上去衣甲端庄的禁卫士卒们竟然直接丢掉了手中兵刃,转身放开腿脚逃跑,刚才还在拼命振臂呐喊督促手下士卒上前的那几名高丽官吏顿时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不用王禃指挥,死士们已经一拥而上,将那几名高丽官吏直接砍翻在地,不给他们任何一丝一毫跪地求饶的机会。

    可怜这些官吏还以为能够带着上百名手下一举将区区十多人的死士队伍拿下,捉住前任高丽王到杨正面前请功,能够在大明那里换来不错的荣华富贵,却没有料到自己的手下竟然已经虚弱无能到这个地步。

    站在杨正身后还没有上前的几名高丽文官下意识地伸出袖子抹去额头的汗水,他们虽然站得远,不过也能够隐约看见大殿前面的腥风血雨,此时心脏已经咚咚跳动,快要蹦到嗓子眼。

    他们自认为自己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向,可是如果就连大明在意图逃跑的王禃面前都束手无措,那么大家恐怕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看来还没有疯。”杨正微笑着向身边的一名随从打了一个手势。

    那名随从点了点头,不用杨正再多吩咐,霍然抽出自己的佩刀。

    杨正放下千里眼,闭上眼睛轻轻呼了一口气,仿佛远处雪地里的淋漓鲜血以及一边倒的屠杀和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反倒是这一场虽然短促但是足够让整个高丽翻天覆地的宫变已经结束了。

    站在雪地中,温热的鲜血顺着脸颊和手流淌,王禃很明白,自己并没有发疯,甚至他感觉自己这一辈浑浑噩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实际上王禃知道,自己在朝堂上那些文武百官眼中和顶替自己的安庆公王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王禃是曾经的崔氏家族和金俊的傀儡,而王淐是现在林衍的傀儡,王禃想要做什么,无论是反抗蒙古还是顺从蒙古,实际上都不是他个人的意愿。

    如果说实话,王禃实际上宁愿做一个平平安安的傀儡高丽王,只不过他很清楚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不是太平盛世,而是高丽王朝建立这么长时间来最大的危机,北面有蒙古这匹草原狼,南面有大明这跃渊的潜龙,而在国内还有林衍这样的枭雄把持朝政,可以说高丽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

    身为高丽君主,王禃并不想坐以待毙,所以在杨正的人找上他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虽然和大明进行交易绝对是与虎谋皮,但是当时的王禃并没有多少可以做出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