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动天下,只是为了能够一举攻破大理!”杨文安脸上神情一变再变,“这叶应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怜咱们只能跟着他团团转。”

    长长叹了一口气,刘整有些失神落魄的坐下,而下面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将领们已经开始悄悄议论。

    “现在告知大理,还来得及么,至少能够把人撤出来。”杨文安心中还有一丝幻想,忍不住轻声询问,“现在咱们最缺的就是兵员,大理虽然只有两万余人,但是也都是当时大汗和阿术元帅南征时候存留下来的百战精锐,有总比没有来得好。”

    刘元礼有些慌张的看向刘整,如果大理的人能够撤出来,那么成都自然也就能够保住,有了两万步骑精锐,还容不得南蛮子在成都门外嚣张。

    “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咱们明白的太晚了。”刘整有些苦闷的说道,“现在别说把大理的人撤出来,甚至救援成都府都已经······”

    凌乱惶急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一名哨骑快步冲入大堂:“将军,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有神策军的消息了?”刘整霍然站起来,一把攥紧案上剑柄,眼眸之中绽放出一股杀气,凛然注视着那名哨探。

    哨探有些艰难的抬头看向刘整,迟疑片刻之后沉声说道:“不是,西川消息,成都府中几名守将率亲兵临阵倒戈,斩杀刘安抚之后开城投降,现在成都府已经被南蛮子攻占!刘安抚的首级被挂在城门上昭告各方。”

    “什么?!”刘整感觉眼前一黑,而听到“成都府”三个字就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的刘元礼,如果不是旁边的几名同僚搀扶,恐怕就已经晕倒在地了,眼泪顺着这曾经震慑整个川蜀的汉子脸颊流淌。

    手微微颤抖着攥紧,刘整和杨文安面面相觑。

    成都府,刘家两代经营,号称固若金汤的成都府,竟然就这么简单被攻破了,而且还是自家人反水所导致的?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一刹那刘整和杨文安感到的只有深深的无力感。

    而刘元礼已经哭嚎着跪倒在地上:“两位将军,两位将军要替家兄报仇啊,家兄为国为民这么多年,不能就这么死了,两位将军!”

    “先把叔举架出去,好生安置。”杨文安轻轻摆了摆手,看向下面噤若寒蝉的诸多将领。他心中很清楚,成都府这样的坚固城池,就算是川蜀军有飞雷炮能够作为依凭,也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攻克,只能说明成都府中的将领在之前就已经人心不稳,否则不可能出现这种临阵倒戈的事情。

    既然成都府中有人心怀不轨,那么这潼川府中,也难免会如此。

    毕竟下面这些将领都是什么来路杨文安自己心中很清楚,除了像刘整这样和南宋有血仇恩怨的极少数人外,大多数都是墙头草一类的将领,更重要的是这些将领并非没有能力,只是因为他们薄弱的意志让他们在蒙古大军横扫川蜀的时候做出了背叛的选择,但是现在随着大明的崛起和双方显而易见的此消彼长,这帮子没有什么人格的家伙,很有可能和成都府的将领一样,也来一个背地里捅刀子。

    察觉到了杨文安明显不信任的目光,下面东川众多将领心中都是暗暗打了一个寒战,更有胆小怕事者径直出来跪倒在地:“将军,还请两位将军放心,末将虽然不才,但是对于大蒙古的忠诚之心天地日月可鉴,只要两位将军下令,必然为了大蒙古、为了大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将军,我等忠心,日月可鉴!”有一个出来带头的,其余将领争先恐后的站了出来,一时间谁都顾不上西川如火如荼的战事了,毕竟这关乎到大家项上人头的存留。

    刘整和杨文安有些无奈的对视一眼,成都府失陷已经足够令人焦头烂额的了,现在这些一向有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要出来表忠心的墙头草们,更是让刘整深深的不安,军马未动而将心已乱,素来是兵家大忌,现在却落到了自己头上。

    “大家都起来。”杨文安朗声说道,“诸位都是我东川征伐四方之干将,同时也是大蒙古在东川得以立足必不可少的助力,大家都是和某,和安抚将军一起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世间最信赖便是这袍泽情谊,诸位又何必如此呢,莫不是要折煞我二人?”

    刘整同样点了点头:“诸位快快请起,这样,事发突然,某与杨元帅也难免会乱了分寸,还请诸位先行下去歇息,东西川只要还有我二人在,就不会大乱!”

    此话掷地有声,让知道刘整本事的诸多将领宽心不少,不过他们还是窃窃私语着,显然心中还有什么放不下。

    看着一道道离开的背影,杨文安长长叹了一口气:“将帅相疑,这一战是真的没有办法再打了。”

    “西川,西川就这么丢了。”刘整沉声说道,“而且和西川一起丢的,恐怕还有大理。现在整个南面就真的只剩下我们了。”

    “那也要守住,拼尽一切也要为蒙古守住这一片落脚之地。”杨文安咬了咬牙,“大汗是古今少有的英才,就算咱们按兵不动,只要守住了东川,他也知道咱们的考虑和担忧所在,到时候非但无罪,必然有赏。”

    刘整缓缓地坐回到椅子上:“这个时候,还考虑那么多做什么,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这天下,恐怕不久之后······”

    杨文安突然咳嗽了一声,打断刘整的感慨。有些错愕的看了一眼同伴,刘整旋即浮现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没有过多言语。

    ————————————————————————

    “砰!”一声闷响过后,不远处的草人已经被硬生生的撕成碎片。

    看着手中还在冒烟的火铳,李芾有些发怔,旋即看向身边同样目瞪口呆的马塈:“这火器······”

    “苍天保佑!”老将军的眼眶中不知不觉得已经湿润。

    “这火铳有多少?”李芾下意识的压低声音,眼睛却是紧紧盯着前面的那个草人,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陈元靓郑重一拱手:“启禀两位将军,这一次某带着五十支火铳前来,殿下传令两位将军务必拿下大理,这五十支火铳优先于全军装备邕州军和宣武军,还请两位将军珍惜。”

    马塈点了点头,正色说道:“陈相公放心便是,只要老夫还在一天,这火铳自然会完好无损。只是不知道明王殿下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进攻?”

    “这个非是某职责之内,另外在南下的时候,明王殿下也没有吩咐,不过既然连火铳这样的最新式火器都已经托付给两位将军,此间意思自然明了,大理是时候成为大明的土地了。”陈元靓沉声说道,“至于行军诸多事宜,还请两位将军自行决断,某此次前来所为转交火器并随同监护,并非监军与钦差之职务。”

    马塈和李芾对视一眼,顿时明白叶应武的意思,明王殿下还是和以前一样,让他们放手去做。

    “昨天收到川蜀的消息,成都府已经攻克,现在川蜀军除了扼守成都府南下大理的道路之外,叙州、播州、夔州等处的步骑都已经出动,虚虚实实做出进攻大理的姿态,至于大理的蒙古鞑子会不会上当受骗,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马塈向前走了一步,低声说道。

    李芾点了点头,撇开其他人跟上来,两个人沿着校场外的小路看似闲散的迈动步伐:“从川蜀到广南西路,路途遥远,其间多山,兜兜转转之间,总要浪费些时日,现在看来成都府攻克也已经是四天前的事情了,也就是说现在大理的蒙古鞑子有没有上当,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了。”

    “大理那边的消息······”马塈缓缓攥紧拳头,“杨霆和娄勇这两个,自从上一次在泸西送来消息之后,就杳无音讯,千万不要出了什么岔子的好,否则······”

    “两位将军,善阐府传来密信!”一名传令兵快步而来,惊喜的抵上信件,“还请两位将军阅览。”

    “说曹操,曹操到。”李芾笑着说道,手却是有些颤抖,难以掩盖他此时紧张的内心。

    看到这一幕,马塈只是长长舒了一口气:“有能耐写信,说明就算不是收获颇丰,也已经差不多了。咱们这边终于可以动手了。”

    李芾点了点头,把手中抽出来的信件递给马塈,嘴角边带着一抹喜色:“正如老将军所料,各处暗记勘合无误,正是杨霆亲手所写,他们已经在善阐府准备和咱们里应外合,另外蒙古鞑子现在正在大理城外加紧防备,又从善阐府抽调两千人支援三赕,显然是想要防备成都府。”

    接过来信件看了一眼,马塈缓缓的合上,随手扔到旁边的火堆中,沉声说道:“蒙古鞑子已经中计了,不过难保他们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现在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宣武军的将士们近来如何?”

    “宣武军各厢这几天都在邕州西侧山中训练,所为的便是能够克服这山中的瘴气(高原缺氧反应),这么多天下来虽然还有上千人难以适应,不过终归要比来的时候好。”李芾微微皱眉,“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有一个人是一个人,至少能打仗的都得拉上去。”

    “也只能这样了。”马塈点了点头,“抽调你我亲卫当中的精锐士卒,务必在今夜掌握这火铳的用法,咱们明早就要动身,后天日落时候赶到泸西城,休整一夜之后,务必日夜兼程,十二个时辰之内要杀到善阐府城下,并且将这大理东面门户拿下!”

    李芾抬头看了看渐渐西沉的金乌,伸手按住佩剑。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明王殿下,你已经把整个大理托付给某,那某自当不会辜负明王殿下的心意!(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携玉龙为君死(下)

    “请乡亲们排好队,每天的粥都是足够的,只要大家不上前抢夺,肯定是能够分到,还请乡亲们放心!”站在高台上的年轻人朗声喊道,如果不是他身上满是灰尘和泥泞的衣甲还能够显露出一分亮色,恐怕谁也不会认出这带着疲惫神色的年轻人会是天武军的一名士卒,甚至还是这些士卒当中官职不低的人。

    站在台下的百姓缓缓的上前,每一个人手中都是拿着碗,看着高台上那一字排开的粥桶,满满的都是期待神情,显然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不知道饿了有多久,更有孩子在人群中哭泣,只不过抱着孩子的母亲正在小心翼翼的跟着前面人行进,没有一丝多余的力气劝慰。

    “大姐,孩子先让我帮您抱着吧。”一名全身披挂的女将大步走过来,郑重说道,孩子的母亲有些疑惑和谨慎的看了一眼这在人群中有些突兀的女将,一时间有些犹豫。

    旁边一名都头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有什么好犹豫的,知道这是谁么,是咱们明王殿下的夫人,是这······”

    “好了!”杨絮微微蹙眉,冷喝一声,旋即换上柔和的笑容,“大姐,你放心,我就站在这个地方,这样您用双手盛粥也能稳一些。”

    孩子母亲手微微颤抖着将孩子递给杨絮,上下打量她一番:“你······你真的是明王殿下的······”

    “我家夫君正是明王。”杨絮小心翼翼的接过孩子,轻轻哄着。

    刹那间整个队伍都沉默下来,孩子的母亲缓缓的跪倒在雨后尚且泥泞的地上,作势便要对着杨絮叩头。而周围的人无论是瘦骨嶙峋还是饥饿难耐,此时都是面向杨絮,跪倒在地,黑压压的身影让杨絮顿时怔住了。

    “明王恩德,活我万民,夫人仁慈,不弃贫贱,当受我等一拜!”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所有的人原本挺直的脊背,在这一刻如同潮水一样弯了下去,甚至有的人声音已经带着哭声,“明王恩德,活我万民,夫人仁慈,不弃贫贱!”

    “大家起来,快点儿起来!”一手抱着孩子,杨絮有些惶急,而身后的百战都士卒急忙上前帮着搀扶,可是一个个人,一道道身影,就这样跪在泥泞中,重重的叩首,仿佛只有那随着风飘扬的喊声和那叩在地上发出的或多或少的声音,才能够表达他们无尽的心意。

    站在不远处的街角,叶应武轻轻叹了一口气,靠在墙上。

    “殿下,咱们现在不过去么。”小阳子在一侧轻声说道。

    叶应武摆了摆手:“不过去了,这蔡州的境况,某已经看到了,现在有絮娘出面,就已经乱成这样,更不要说某了,还是低调一些为好,咱们且到街上去走一走吧。”

    江铁和吴楚材这叶应武身边两个杀胚从黑暗中显露身形,郑重一点头,叶应武出门就带着他们三个,显然本来就没有打算声张。不过江铁还是迟疑了一下,沉声问道:“殿下此次前来,并没有告知江都指挥使,这样是不是有些······”

    “外面这就已经足够镐子焦头烂额的了,要是某再来了,恐怕他那点儿小脑瓜就真的转不过来了。”叶应武忍不住感慨一声,“更何况某把神策军调回襄阳,宋瑞坐镇颍昌府,姊夫身在唐州,这个时候镐子就只能靠自己了,足够他喝一壶的。”

    江镐和他们两个一样是不折不扣的杀胚,杀胚对于这等事务向来头疼,所以无需叶应武过多解释,江铁和吴楚材就已经流露出深表同情的神色。

    叶应武看着自己身上再普通不过的粗布衣衫,有些无奈的一笑,刚想要走出去,一道身影就已经冲了出来:“远烈,你小子他娘的终于来了,都快想死老子了!”

    眼睛瞪得大大的,叶应武诧异的看着险些撞到自己身上的江镐:“镐子,你······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江镐狠狠捶了叶应武一拳:“好你个叶远烈,别以为当了明王某就不敢揍你,刚才你说某的坏话,某可都是听得一清二楚,下一次千万别让某抓住了,否则就算你是明王殿下,某也得狠狠的捶你一顿。”

    “全天下这么没大没小的,恐怕也就只有你了。”叶应武一脚踹过去,不过被江镐灵活的躲开了,懒得和这个脑袋一根筋、就知道抄家伙上前冲杀的家伙斤斤计较,叶应武挥了挥衣袖,“你怎么知道某在这里?”

    江镐翻了翻白眼,伸手指了指外面:“你们家絮娘都来了,要是你小子不在这周围,谁能请得动她老人家大驾,所以某寻思着你这位明王殿下十有**是白鱼龙服来到某这蔡州了,而且估计距离这施粥的地方不远,于是就在这周围随便逛逛,果不其然就让某抓了一个正着。”

    叶应武哭笑不得的拍了拍江镐的肩膀,自己千算万算倒是忘了絮娘。和叶应武关系亲密一些的人都知道,只要看到了杨絮的身影,那么这位明王殿下肯定就在不远处,更何况是江镐这种叶应武一起长大的死党。

    正所谓人生四大铁,同过窗、扛过枪、票过昌、分过赃,两个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凑齐了。

    “背后伤好一些了,看你活蹦乱跳的。”叶应武笑着说道。

    江镐无奈的说道:“好是好了,可是这几年是没有办法喝酒了,真他么的让人想要骂娘,更重要的是以后上阵杀敌也只能在后面看着,这不是活脱脱的要人命么,没办法,也只能忍着了。”

    叶应武顿时没心没肺的哈哈大笑。

    “好了,不说了。”江镐摆了摆手,“你叶远烈可向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说吧,这一次来我这蔡州一亩三分地,到底有何贵干?”

    沉默了片刻,叶应武淡淡说道:“蒙古鞑子想要和咱们和谈。”

    “什么?!”江镐跺了跺脚,“放······”

    见叶应武脸上露过一丝苦涩,江镐的骂声戛然而止,讪讪一笑。

    “早就料到你小子会是这个反应。”叶应武一边向前走着,一边带着讽刺的神情看了江镐一眼,“某知道你肯定不愿意,某自然也不想要和蒙古鞑子和谈,但是蒙古鞑子既然已经找上门来了,那咱们自然也不能闭门拒客,不过江南是腹心之地,某还是不放心,索性就直接在此处跟他谈。与其说把蒙古鞑子赶走,落得一个胆小的骂名,倒不如先听听他们的条件如何,另外更重要的是······”

    江镐一怔:“更重要的是什么?”

    嘴角边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叶应武凑过去在他耳畔低声说道:“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和谈所为的是什么,你自己也清楚。”

    自古以来,哪一次和谈不是拖延时间,从而能够为下一次开战做准备。

    虽然一向喜欢战场冲杀,不过江镐也不是一个傻子,顿时明白过来,嘿嘿一笑:“远烈啊,你这满肚子的坏水,什么时候才能用尽啊。”

    叶应武不可置否,只是微微一笑,看着天空:“某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要给川蜀和大理留下足够的时间,万一那边出了什么意外,这和谈就是拖延的最好方式。”

    “大理平定了之后,下一步就是北伐了吧。”江镐有些跃跃欲试的问道。

    伸手重重敲了一下江镐的脑袋,叶应武指着周围破败的屋舍和远处那些来来往往的饥民,沉声说道:“北伐,北伐,看看这周围,你让某拿什么去北伐,用这些百姓们最后的一点儿血汗么,更何况他们现在的样子,有哪里还有一点儿血汗能够压榨?”

    江镐顿时沉默了,而叶应武缓缓转身,郑重的看着他:“镐子,北伐、收复百年间丢掉的万里河山,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不要再让百姓们为此付出血泪,不要让他们因此而怨恨,否则那你我北伐,又有什么用处,这和前宋端平入洛时候的狼狈,又有什么区别?”

    ——————————————————————————…

    “这四门当中以西门的防备最为薄弱,总共也就只有两三百士卒。”站在一条偏僻的巷道中,娄勇压低声音说道,“而且蒙古鞑子这几天一直在向北面调兵,所以守军人数已经比咱们来的时候少了很多。”

    站在不远处的杨霆点了点头:“不过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咱们只有这五六个人,真的被蒙古鞑子发现了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这个自然。”娄勇缓缓攥紧衣袖中的刀刃,沉声回答。

    “不过既然西门的防备最为薄弱,那就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