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至于一群女人看着自家夫君一刀劈退一名亲卫的时候,纷纷轻轻松了一口气,互相交织的目光已经不知道是担心、是爱慕还是什么。

    轻轻咳嗽一声,陆婉言终于忍不住轻声说道:“诸位姊妹,夫君入临安。都有谁要跟着去?”

    被陆婉言突如其来的话一惊,旋即惠娘第一个跳了起来。眼眸之中已经满是期待,紧接着绮琴和琼鸾都是双目放出光彩。显然也很是好奇。陆婉言一怔,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至于剩下的杨絮则是抿了抿嘴,不慌不忙的说道:“妾身是要陪着夫君入临安的,这一次他别想拦着,六扇门和锦衣卫说什么也得到皇城司的门口敲敲门!”

    见到杨絮说的大义凛然,一众人忍不住抛给她几个白眼,最后还是琼鸾无奈的说道:“家里面毕竟还需要留人看着,另外邀月楼那边一旦少了人手奴也不是很放心。那便奴留下来吧。”

    不等琼鸾说完,一道赤着上身的身影突然间出现在小楼上,刚才众女都在认真想着回江南的事情,一时间还真没有注意到自家夫君已经不在院子里了。叶应武随手抄起来惠娘咬了一口的花卷,片刻功夫那本来就不大的花卷就已经消失在他手中。

    惠娘怔在那里,看着这个汗珠顺着上身流淌的男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叶应武瞪大眼睛诧异的看了她们一眼,笑着说道:“某没有怎么样啊,怎么你们看来的眼神都不太对劲?该吃吃。该喝喝,天又没有塌下来,就算是塌了下来还有某顶着呢。”

    即使是绮琴这样矜持的性子,也终于禁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而陆婉言则是啼笑皆非的将一碗米粥挪过去:“喝点儿粥,别噎着了。”

    惠娘更是轻轻伸出手去,在叶应武满是汗珠的胸腹上轻轻戳了一下。然后俏皮的吐了吐****,之前两个人也不是没有搂搂抱抱。可是今天却感觉叶应武这浑身仿佛都是力道,恐怕任何正常的女子都挡不住这样的魅力。尤其是这个男人在诗词歌赋方面也同样令人折服的时候。

    用余光瞄了瞄身边的几名姊姊,陆婉言、绮琴她们哪一个不是星星眼,直勾勾的盯着叶应武。惠娘顿时感觉心里面安稳了,至少这一会儿不只是自己感觉心神荡漾。

    ——————————————————…

    临安,葛岭,贾似道府邸后乐园。

    一辆孤零零的马车沿着山路缓缓的行到后乐园门外,虽然名为“山路”,但是实际上都是整齐划一的青砖铺路,一边延伸到西湖,一边延伸到临安皇城,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即使是临安最为繁华的后市街,恐怕也没有这葛岭山路这么平坦宽阔。

    周围的柳树已经抽出新芽,从西湖上吹来的暖风更是无时无刻不在表明,春天不知不觉终于来到了这南宋的行在、普天之下最为繁华的都市。车帘掀开,坐在车厢里面的中年男子看着后乐园内外青翠欲滴的景象,一直紧皱的眉头却是始终都没有舒展。

    仿佛冬天的冰雪已经融化,而他心中的冰雪,却是始终冻结。

    车帘掀开,一名脸上略显憔悴的男子已经站在马车下,往里面看了一眼,旋即恭声说道:“应龙见过陈相公。”

    被翁应龙如此恭维的称呼,车中男子一边匆忙站起来,一边摆手:“这一声陈相公可是当不起,愚兄痴长几岁,若是翁先生不嫌弃的话,称呼一声‘与权兄’,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翁应龙不可置否,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中年男子缓步走下马车,细细打量着自己还是颇为熟悉的后乐园,不过因为贾似道在年后一直都没有视事,所以这还是中年男子在今年第一次来到这座贾似道的私邸,也是整个大宋瞩目的权力中心。

    后乐园,后乐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年范文正公的至理名言,现在却被拿来命名这样的园子,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对于历史莫大的讽刺。中年男子站在后乐园门口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迈动步伐走了进去。

    仿佛这后乐园就是一个无底的黑洞,自己一脚踏进去了,就再也难以从这个洞中走出来。

    看着前面殷勤带路的翁应龙,再看看门口明显比上一次萧索了很多的后乐园,中年男子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门前冷落车马稀,怕就是这样的滋味。可是自己却还是一步一步的走到了这里面。

    中年男子沿着回廊跟着翁应龙的身影,后乐园当中原本四时不息的歌舞声。此时都已经销声匿迹,而那些常常端着丰盛的酒水菜肴往来的婢女。也都不见了踪影,只有一两名仆人正在小心翼翼的打扫满地灰尘,那些曾经被临安官员看成销金窟和极乐所在的亭台阁楼,仿佛都要沉浸在这难得的寂寞和冷清当中了。

    庭院里的柳树虽然随风摇曳着枝条,但是上面很难找到星星点点的翠绿,仿佛春色都已经被挡在了这后乐园的外面,整个院子当中依旧是迟迟没有散去的冰雪和朔风。

    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战,中年男子拼尽全力回头看去,那一扇自己刚才走过的门。终于还是砰然关闭。

    “陈宜中啊陈宜中,你现在终于还是走投无路,选择了这一步,只是不知道孰对孰错了!”中年男子喃喃说道,与其说是说给自己听,倒不如说是说给不断吹过的孤独的风听。

    “陈相公可是有什么心事?”翁应龙在前面见到中年男子越走越慢,忍不住开口询问。现在贾似道已经快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两个的宾客上门,实在让翁应龙兴奋。更何况眼前这位不但能力出众,而且也是在朝廷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的。

    这陈宜中原本是凭借着抱贾似道的大腿上位的,并且在弹劾程元凤一事上担当了不可替代的先锋,使得朝廷当中顶梁柱一般的人物、前朝重臣程元凤出走临安。督军汉水,倒是和叶应武的天武军有了阴阳差错的交集,不过在那之后程元凤就直接回徽州老家去了。算是告老还乡。

    因为这一件事情,使得江万里一派的官员都不得不把这个陈宜中看做敌人和贾似道的爪牙。而也是因为这件事情,让贾似道承受了不小的朝野舆论压力。所以使得陈宜中在走到监察御史这一步之后,再也难以有所上进。

    本来按照陈宜中的想法,自己最好的选择是到下面州府历练一番,可是现在因为朝堂之上贾似道一党已经被叶应武这个彗星般崛起的年轻人愁坏了脑子,一时间谁都没有心情关心一个监察御史申请外调的事情了,所以导致陈宜中现在还只能在临安感受岁月的蹉跎。

    毕竟监察御史这样的官职,之前或许在宋廷之上是绝对的狠角色,也是双方都要拉拢的人,可是随着贾似道一言独大,监察御史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毕竟谁都没有胆量光明正大的弹劾贾似道,而贾似道则是也不会让这个官职落到别人手中。

    一时间陈宜中反倒是成了贾似道一党中最为清闲的一个。

    当然,如果他算是贾似道一党的话。毕竟陈宜中和贾似道在之前也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一个把陈宜中当枪使,一个借助着贾似道的力量抓紧在官场上占据位置,双方也算是公平交易。陈宜中在之后的种种上,虽然没有故意为难贾似道,但是也都是公事公办,没有说要拍贾似道马屁的意思,这也导致陈宜中还算不上是后乐园的常客。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陈宜中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后乐园,见到了后乐园最为孤寂的一刻,也终于做出了人生中最为艰难却也至关重要的选择。毕竟在他看来贾似道是这大宋政坛的常青树,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又怎么是说能够倒下就倒下的,计算式当初一度气势嚣张的江万里他们,最后也不是黯然收场?

    所以这么算来,那个颇有几分打仗天赋的叶应武,虽然盛名在外,甚至逼反了吕文焕,但是也就是只在战场上有点儿经验,等到来到这临安,凭借着贾似道这么多年的手腕,还愁制服不了一个小小的叶应武。

    这里是临安,不是兴州,不是襄阳!

    而叶应武新的对手,不是阿术和那些荒蛮未化的蒙古鞑子,而是贾似道,而是他陈宜中和翁应龙!

    陈宜中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狰狞的笑容,看向翁应龙:“没什么事,只是在想那位叶使君,现在在想什么。”

    翁应龙微微一怔,旋即摇了摇头,陈宜中啊陈宜中,你可不要太轻敌了,那叶应武的手段,某可是亲身经历过的。同时翁应龙也感觉到了来自心底的苦涩,有这样的同伴,不知道是会取得胜利,还是会败得更惨?

    这临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龙潭虎穴一般的存在,现在更是暗流涌动,叶应武,不知道你又会怎么表现?(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长日劝农桑

    ps:今天第二更,万字!

    “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陆秀夫轻轻吟诵两句,笑着看向身边的叶应武,“使君,现在可真是站在这大江渚头上,再过一两个时辰春耕典礼就要开始了,还是抓紧赶过去为好。”

    春风吹卷着叶应武的衣袖,两个人策马沿着大江之畔在半壁山下绕行,山上赤旗迎风、营寨连绵。而冲上高处,已经可以看到陆陆续续向着城外走去的百姓,而伴随着他们还有喧天的锣鼓声。

    虽然之前也曾经了解过这种华夏民族表达对于土地和时令尊敬的仪式,但是叶应武却并没有参加过,只是不曾想到,现在竟然在七百年前的南宋,眼睁睁的看到了这活的春耕典礼。

    在重农的中国封建社会,农耕永远都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即使是在商贸和经济已经达到中国古代顶峰的南宋,也毫不例外。当初宋高宗在临安郊外劝耕的八卦田一直到七百年后还能够在杭州城外寻觅到。毕竟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在丰厚的金钱,也难以比拟沉甸甸的粮食。而春耕典礼对于新的一年耕作的开始和对于风调雨顺的祈求,更是被当做一年当中劝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在汴梁都城还是在临安行在,每年春耕都会有皇帝亲自主持,而各地州府也是由最高行政主官来主持。

    本来叶应武应该昨天就率领天武军启程的,不过考虑到百姓们的期盼以及叶应武在兴州一带不可替代的民望声名,新官走马上任屁股都没有坐热的陆秀夫就毫不犹豫的让叶应武前来担当春耕典礼最大的嘉宾。

    毕竟叶应武是兴州百姓们心中的守护神和战无不胜的王者。而新的一年已经正式进入轨道,陆秀夫自然想要兴州在农桑方面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毕竟对于大多数兴州百姓来说,都是去年后半年甚至年末才在兴州定居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兴州这片土地上第一年的春耕,自然分外重要。

    包括天武军的将士们,对于春耕也有浓厚的兴趣和期望之情,毕竟他们本来多数都是农家出身,自然希望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能够更加肥沃繁荣,也更希望能够看到自家曾经耕耘和挥洒汗水的土地在自己的目光下接受来自上天的祝福。

    不管是出于怎么样的原因,叶应武就这样把行程推迟了一天,而且即将远行临安的天武军将士全部放假。准许参加春耕典礼,以一个兴州百姓和土地耕耘者的身份。

    “走,咱们过去看看。”叶应武挥动马鞭,战马长嘶,在官道上飞驰。而叶应武的亲卫骑兵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跟上去。毕竟这是在兴州自家的地盘上,叶应武也并没有出动百战都贴身保护,有这十多名亲卫已经足够了,毕竟还没有谁有胆量在兴州这三县之地挑战叶应武。

    喧闹声已经越来越大。黑压压的人群已经走出了城门。

    战马嘶鸣,叶应武在城门前猛地拽住缰绳,定睛看去。

    当先的一尊魁梧大汉,面色黝黑。豹头环眼,铁面虬髯,长得颇为丑陋。而身上则是披着不知道哪个朝代的官府,一手握剑。一手握蝙蝠,在前面趾高气昂的开路。而民众们则是快速的躲到官道两侧,仿佛前面有什么艰难险阻和妖魔鬼怪,都能够让这个大汉制服。

    大汉也不羞涩,听到喝彩上,走的更是昂首挺胸,大有捉尽天下魑魅魍魉的架势,这扮演的,可不就是捉鬼的**师钟馗么。

    而在钟馗的后面,则是象征着风调雨顺的风师、雨师。一个披着白袍,手中拿着一根白色纸条,卖力的吹动,那纸条不断地在风中飘荡,仿佛就是这白衣的风师唤来的春风浩荡。另外一个则是手里抱着一盆水,不断地洒向路边,围观的民众非但没有退缩的意思,反而争先向前,仿佛被那水洒到,便能够带来无尽的好运。

    “这水很好么?”叶应武看的云里雾绕,忍不住笑着说道。

    “那水可是无根之水。”陆秀夫在叶应武身边轻声回答,“是上一次下雪的时候专门派人收集的,因为没有落在地上,所以未曾沾染泥土尘埃,自然被百姓们看作是吉祥和纯净的象征。”

    无根之水?怎么有一种《西游记》乱入的感觉?叶应武的嘴角抽了抽,终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吴承恩写出来“无根之水”治病,想来也应该不是没有现实生活的依据的。

    而在象征着风调雨顺的风师、雨师后面,一辆巨大的平底车上,拉着一头泥塑的耕牛,牛脖子上绑着红色绸带,而几名孩童或是站在车上,或是跟着车来回跑动,象征着新春的生机与活力。

    陆秀夫冲着春牛努了努嘴,旋即笑着说道:“等会儿使君最重要的,便是要把这春牛砸碎,象征新春耕作的开始。”

    叶应武对于春耕典礼也不是一无所知,砸春牛这种在《东京梦华录》上都有记载的,自然知道,当下里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毕竟这春牛放眼整个兴州,也就只有他有资格来砸。

    在春牛后面,还有紧紧跟着的雷公电母,雷公敲鼓,电母敲锣,倒还真的有三分雷电的声响。虽然那电母也是男子所扮,不过身形瘦小,而且扭扭捏捏,倒颇有女子的神态,引来周围阵阵哄笑。

    随着雷公电母走过去,原本躲避在两侧的百姓纷纷回到路上,追随着前面回响的锣鼓声。陆秀夫看向叶应武:“使君,咱们也过去吧。”

    ——————…

    在距离兴州不远的开阔地上,一个高高的台子已经搭了起来。而刚才那只春牛也是被小心翼翼的抬到了台子中央。

    锣鼓声渐渐平息,站在台侧。叶应武整理了一下衣袖,然后迈动步伐缓步上台。在他走上去的那一刻。下面黑压压的百姓同时爆发出欢呼声,虽然他们之前都已经知道叶应武叶使君会亲自主持春耕典礼。不过今天当看到活生生的叶应武走上台的时候,还是没有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神情。

    饶是叶应武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此时也是忍不住心中暗暗吸了一口气,面对这样的景象,要说心中不紧张那绝对是吹牛,同时原本也不过就是一个净街虎、富家衙内的叶使君,不由得感慨一声,这受到人尊崇的滋味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受的,更何况是那些文治武功、君临天下的帝王。要是心理素质不够,见到这场面非得吓个半死不可。

    轻轻咳嗽一声,叶应武冲着下面按了按手,民众们纷纷止住声响,毕竟这是在南宋,中国古代国民素质最高的时代,所以叶应武只需要通过按按手便能够让下面数万人鸦雀无声。一张张面孔迎着冬春之交浅浅的阳光,看向台上的叶使君,满满都是期待的神情。

    这是他们的叶使君。也是兴州的守护神!

    陆秀夫手捧酒杯,恭恭敬敬的走上前,递给叶应武。叶应武微微颔首,接过酒杯之后。朗声说道:

    “皇宋咸淳三年开春,沿江制置大使叶应武,恭敬率兴州三县数十万父老乡亲。拜祭炎黄、后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略备薄酒疏花。以求此年风调雨顺、再得丰收!此心至诚,幸甚至哉!”

    “尚飨!”站在台下的一排天武军士卒同时高声喝道。声音洪亮,在广阔的山野之间回响。

    叶应武接过小阳子呈递上来的锤子,在一双双目光的注视下,对准春牛上最为薄弱的牛脖子处狠狠捶下去!牛首砰然断裂!而陆秀夫接过来锤子,对着牛身又是一锤砸下去,这春牛也不过就是泥捏的,就算是陆秀夫没有什么力气,照样可以把春牛砸碎。

    “春耕,开始!”叶应武朗声高喊,锣鼓声再一次拔地而起!

    ——————————……

    抬起手臂抹了一把汗,叶应武和陆秀夫穿过密集的人群,或许是因为周围的民众都已经陷入的狂欢,而叶应武和陆秀夫都是披了一身再简朴不过的衣服、又没有骑马的缘故,所以一时间还没有人认出他们。

    毕竟叶应武在人群当中出现,往往都是身后亲卫拱卫又骑在高头大马上,任谁都不会想到,正在自己身边艰难穿行的这个年轻后生,就是所有兴州百姓心中青天老爷一般的叶应武叶使君。

    好不容易从人群当中挤出来,叶应武轻轻舒了一口气,看向身边的陆秀夫,陆秀夫的力气小一些,此时已经被挤得衣冠凌乱、狼狈不堪,恐怕他这个新任的兴州知州,也已经很久没钻过人流了。

    “走,上去看看。”叶应武笑着指了指前面的小山丘,不过等他定睛看去,却发现上面已经有两道人影站着,正对着周围指指点点,而站在山丘下面有几个人来来往往、行迹匆匆,分明就是六扇门的人。

    以六扇门的能耐,要是跟踪人的话,肯定不会表现的这么拙劣,这些一点儿都不介意展现身份的家伙,显然是在保护山丘上的那两个人。陆秀夫有些诧异的看向叶应武,显然也已经看出来了这两个人来路不一般,只道是叶应武专门安排的。

    苦笑着摇了摇头,叶应武加快脚步,不过刚刚走出不远,他就已经认出了那两个人,难怪陆秀夫眼神那么好却没有认出来,因为这两个被六扇门保护的人他根本不认识,这两个家伙,可不就是陈元靓和郭守敬么。现在兴州三县大半的人都已经来到这春耕典礼上,陈元靓和郭守敬也跟着前来凑凑热闹倒也实属正常。

    毕竟眼前这景象,无论是来自岭南的陈元靓还是一直在河北和宁夏奔走的郭守敬都没有见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