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厢和樊城守军大队到哪里了?”

    江铁苦笑着摇了摇头:“之前收到的消息是已经在獾子滩渡过汉水,现在估计距离这里也已经不远了。不过因为咱们大军都在收拾战场,一时间没有派出足够哨骑,联系不上。”

    叶应武点了点头,淡淡吩咐:“把阿术的首级割下来。咱们最大的功劳就要看这颗头颅了。至于身子,厚葬了吧。毕竟也算是一方英才了,只是可惜殒命此处。”

    话音未落,叶应武似乎并不想再看阿术的尸体,径直翻身上马。各处火焰已经渐渐平息,而弥漫的硝烟依旧迟迟未曾散去。满地都是尸体,其中大多数都是死于飞雷炮的蒙古步骑,不断有乌鸦在天空中凄厉的喊叫,只不过或许是因为忌惮地上来往人多,所以不敢落下来。

    刹那间叶应武都有些恍惚。襄阳之战,多少将士前赴后继,终于还是在这一刻,结束了么。

    曾经让南宋朝野紧张的蒙古十万大军,最后覆灭在飞雷炮震天动地的火光里,而完成最后一击的,便是一直被当做侧翼偏师使用的天武军。真正的主力,襄阳守军几次出城无不惨败而归,而樊城守军也是被调虎离山,实际上一场大战都没有参与。

    叶应武的襄阳之战,天武军的襄阳之战,终于还是落幕了。

    长长舒了一口气,叶应武甚至懒得去管后面忙碌的将士,自有王进、唐震他们去操心。现在自己只想独自一人在这安阳滩头慢慢走一走。一时间甚至叶应武感受不到任何的喜悦和悲哀。

    抬头看去,襄阳、樊城,两座南宋雄城依旧在远处,岿然伫立,甚至能够隐隐约约看到飘扬着的赤色旗帜。

    天下谁人不识君,叶应武突然想起来刚才阿术对自己说的话。是啊,这一战之后,便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可是自己或许还真的没有打算只是走到这一步,襄阳之战的胜利,可以说隐隐约约已经勾起了叶应武的野心,天下谁人不识君,不错,不过这个君,不应该是叶应武叶使君的“君”,而应该是君王的“君”。

    叶应武苦笑着摇了摇头,现在天武军也不过是借助火器的犀利取得了最艰难的襄阳之战的胜利,其他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甚至就连兴州都是百废待兴的样子,自己哪能想这么远。

    看着被冰封的汉水,就像是一条锦带,一直延伸向远方。沧浪之水清清浊浊,千年来依旧东流。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想法,叶应武霍然转身,看着从河滩一直蔓延向远方的战场,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流淌的鲜血,忍不住轻声吟诵:“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身后突兀传来声响,却是王进缓缓策马走过来,目光炯炯,看向叶应武,仿佛又回到了年幼的时候大家一起在白鹭洲书院朗读这首诗词的时候。

    当时年少,今日英姿!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叶应武声音突然间高涨,王进也是毫不示弱,两个人同时诵道,“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只不过王进却是突然间没有了声音。而叶应武也很明白他为什么沉默,微微一笑看向他。王进点了点头,旋即爽朗的说道: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只不过这一声,不是对着东南临安,而是对着眼前的叶应武!

    “好一阕《满江红》。”叶应武轻声说道,“岳武穆在天之灵,不知道有没有看到今日之胜。”

    “武穆王会欣慰的,那些战死的将士们,都会欣慰的。”王进同样压低声音,仿佛不想打扰那些冥冥之中的在天之灵。

    叶应武径直纵马,重新前去身后的战场。

    王进迟疑片刻,旋即紧紧追上。

    两个人一前一后,在夕阳中飞驰,残阳如血,冬日并不温暖,但是在这一刻却有着一种肃杀。

    一面面赤旗在夕阳中迎风舞动,就像是高昂着头颅的天武军将士。

    ————————写在第三卷结束————————————

    从2016年2月开始,第三卷已经跨越了上百章,甚至和之前两卷的字数加起来一样多。而且在第三卷当中,倾宋的第一个**——襄阳之战结束。虽然自我认为襄阳之战铺开的场面很大,但是最后实在还是没有控制好,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不过也因为前面战争场面太多了,自己写出来都有些烦闷,所以最后安阳滩之战主要写一写飞雷炮和阿术自刎,然后铺垫一下接下来的主线,感觉也就可以勉强结尾了,毕竟飞雷炮一轰、天武军渡过汉水,胜负已经分明。

    而且也是在第三卷挂上去十多章开始上架,然后四月份有些意外的拿到了起点连续四个月的低保,也算是新手当中幸运的一个了,这当然也和诸位书友们不离不弃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在此致以敬意,有你们陪伴,《倾宋》的道路并不孤单。(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春风不渡汉(上)

    ps:感谢书友菜园上的菜菜、秋叶飘零落的月票打赏支持!另外大家认为本书有没有必要建立书友群?

    —————————————————

    第四卷客心孤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

    郢州城。

    晨曦轻轻洒在城头上,前几天的积雪已经越来越少,人们甚至能够感受到风里带来的暖意。

    一支并没有旗帜的队伍缓缓进入郢州城,上千名轻甲士卒拱卫中间的马车。而城门处的天武军士卒并没有阻拦,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支队伍这么突兀的出现。

    当先的十多人都是骑着骏马,挎着腰刀,一身银亮的衣甲,分外威武,也就只有天武军骑兵才能有这么风光的打扮,即使是比不上精锐中的精锐——百战都,却也不差。

    郢州府衙门外,汪立信和邓光荐一前一后,看着这支队伍过来,脸上顿时流露出轻松的神色。

    前面骏马分开,露出被拱卫在中间的白衣文士,只不过如果细细看去,这名白衣文士脸上也已经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坐在马背上,却依然有着不逊色于周围人的杀气,让人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名文官。

    “宋瑞,你可来了。”邓光荐倒是没有多少顾忌,径直上前冲着白衣文士一拱手,“这些天把某忙的焦头烂额的,现在襄阳那边使君有你帮忙。某倒是可以休息休息。”

    文天祥冲着自己的同窗一笑,之前的那份肃杀已经消失殆尽:“不来怎么行。就凭这前面江镐、王进这几个不老实的,远烈就算是想要放任他们也力不从心。”

    文天祥说的是事实。让王进、江镐这些杀胚带着天武军各厢在前面冲锋陷阵,那自然是小菜一碟,但是要是让这几个家伙井井有条的打理地方政务,那恐怕要比杀了他们还难,更不要说去和吕家兄弟这样的人明争暗斗了。

    只不过邓光荐还有些诧异,襄阳那边说什么也还是吕家兄弟在掌握,叶使君就真的有那么大的手腕,能够把南宋咽喉一般的襄阳这么紧紧的捏住?吕家兄弟可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即使是叶应武现在有飞雷炮。也不会轻易让步。

    “使君可没有打算放过襄阳和樊城。”文天祥忍不住苦笑一声,“叶远烈什么时候成了这么好心肠的人了。”

    邓光荐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和叶应武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也很清楚,文天祥说的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实,想让叶应武吃亏,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汪立信趁着这个功夫,急忙上前和文天祥见礼,汪立信是鄂州知州。而文天祥是天武军四厢都虞候,看上去实际上汪立信应该官职更大,但是文天祥可是叶应武亲信中的亲信,首席幕僚。不是他这种半路上投靠的人能够相比的。

    否则叶应武也不会把至关重要的而天武军四厢都虞候交给文天祥,在天武军系统中,这可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当然。文天祥的才能,倒也的确配得上这个官职地位。

    “汪相公?久仰大名!”文天祥急忙行礼。脸上的笑容很是真诚。他可不是那种喜欢说虚假话的人,此时也说明文天祥在心中是真的对于汪立信很敬佩。或者说是很欣赏。

    汪立信有些受宠若惊,不过毕竟都是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人了,还不至于就此失神。邓光荐见到文天祥和汪立信如此,也忍不住流露出一丝微笑,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两天和汪立信一起收编鄂州屯驻大兵、整顿郢州政务,很是融洽,对于汪立信的才能,邓光荐自然也是赏识有嘉。

    现在文天祥同样很是赞赏汪立信,那就不用担心汪立信会不会在天武军文武的系统中沉沦了。

    只不过在邓光荐和汪立信暗暗高兴的时候,一直被天武军士卒拱卫在中间的马车,车帘突然间掀开,第一个走出来的却是年纪轻轻的青裙女孩,也不知道是因为突然间感受到寒风,还是看到眼前士卒伫立森然的场景,女孩忍不住下意识缩了缩头,方才从马车上跳下。

    紧接着一名年纪不大的少女缓缓走车中走出来,一身淡红色的衣裙迎风轻轻舞动,和之前的婢女不同,少女并没有被眼前的场面吓住,反倒是伸了一个懒腰,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旅途的疲惫都在这轻轻的气息中消散。

    迎着风,俏脸上微微的笑容,就像是最美的春妍。

    即使是已经成家立业的汪立信和邓光荐,看着都是心中没来由的一动。只不过护卫的天武军将士,却是整齐划一的同时单膝跪地,手中长矛狠狠顿地,朗声喝道:

    “参见主母。”

    主母?邓光荐有些诧异的看向文天祥,整个天武军上下,能够当得起一声“主母”称呼的,也就只有叶应武的妻室了,不过这个时候叶应武的妻室过来做什么?

    更何况这个少女看上去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显然不像是操持叶家后宅的主母啊。

    只不过文天祥却是没有在意邓光荐的目光,径直向前微笑着一拱手:“主母舟车劳顿,还请到后宅休息。叶相公也在此间,主母应该会见到。若有什么需要,直须跟某吩咐。”

    刚刚从马车上走下来的那名少女显然也被天武军士卒突然搞出来的阵势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手放在胸口,轻轻舒了一口气,方才冲着文天祥点头。实际上文天祥刚才说的什么,她根本没有听进去,不过这少女也不是什么傻瓜。自然能够猜测出来几分。

    一想到自己还没有见到叶应武,就要先对上叶梦鼎。少女也感觉一阵头痛。本来就和叶梦鼎只有过几次照面,现在自己和叶应武那一亩三分地儿的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呢。就先碰上叶梦鼎,还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之间的关系。

    作为儿媳,应该怎么伺候公公?少女拼命的回想家中婉娘姊姊和琴儿姊姊是怎么办的,可是最后搜肠刮肚却也想不起来什么。只能浑浑噩噩的向着后院走去。

    而她的婢女也是急忙跟上去,尽量压低声音:“娘子,咱们应该怎么着?”

    少女看着身后只有几名侍卫远远的跟着,心中总算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和负担,苦笑着说道:“没有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也不知道这位公公好不好说话。这个死人在襄阳都已经打赢了,竟然还从那里待着就是不动弹,要是有他在,哪里用我来担忧这个。”

    侍女扑哧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娘子,您这可是把使君当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了,需要的时候心中比谁都牵挂着,不需要的时候怕是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被自家贴身婢女这么一揶揄,少女的眼眸中出人意料的蒙上一层雾气,旋即微微闭眼。摇了摇头。或许自己从当初第一次莫名的招惹这个叶应武叶使君开始,就已经被牢牢的绑在了他的身边,再也难以挣脱了吧,只是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命运之神是这样安排的。

    因荷而得藕。有幸不须梅。

    看着不远处绽放的寒冬腊梅,少女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谁说自己平时不需要的时候没有牵挂着,只是大家心知肚明没有点破罢了。后宅几个姊姊。谁不是一天到晚牵肠挂肚,总是忍不住向着西北面眺望。每一次絮娘姊姊疲惫的回来,都是被围的水泄不通?

    即使是向来矜持的琴儿姊姊。那个时候不也是死死攥住裙角,眼睛直直的盯着杨絮么。

    下意识的晃了晃脑袋,少女也不知道自己刚才到底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对于叶应武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只是浑浑噩噩的走着,一直到后院。

    自从鄂州屯驻大兵稳定下来、郢州城一时间倒是也不会受到什么威胁,所以叶梦鼎也就不用一天到晚在议事堂中坐着,毕竟他现在年纪也已经大了,更喜欢每天品品茶、看看书,这些琐碎的事情还是交给邓光荐他们这些年轻人为好。

    叶梦鼎乐得清闲,邓光荐等人心中自然也是去了一个大压力,做什么事情自然更能放开手脚,不用一直在意这个官场元老、天武军的“太上皇”了,这也使得郢州城更加快速的安稳下来。

    至于这短短几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血腥和杀戮,那就不得而知了。要知道邓光荐和汪立信,可从来都不是什么慈善的人,更何况还有章诚带着六扇门作为帮凶。

    少女缓缓推开书房的门,书房是兴州宅中叶应武和她最喜欢的地方,只不过对于叶应武来说,书房比较安静,在里面思考问题或者趁机小睡一会儿,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少女来说,里面被叶使君拿来装点门面的那些书籍,才是真正的宝贝。

    以前向来书房白天是叶应武的,晚上是她的,两个人很有默契的错开时间,避免一起出现在书房中有些尴尬。而这一次叶应武反正不在,所以少女也没有什么顾忌的推开了房门。

    “什么人?”书房中传来沉闷的声音,白发老者静静地看着手中的书,头也不抬,甚至难以确定刚才那句话是不是他说出来的。

    少女心头咯噔一下,忍不住流露出一丝苦笑,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刚才还在想自己应该怎么面对叶应武的爹爹,现在就这么在书房迎面撞上了。

    当下里少女俏脸憋得通红,声音低的像是蚊蚋:“爹,你在书房啊,那······那奴先去休息了。”

    话音未落,女孩已经落荒而逃。

    叶梦鼎有些诧异的抬起头来,旋即轻轻摇了摇头:“爹?也不知道是哪个过来了,竟然怕老夫怕成这个样子。”

    老人下意识的笑了笑,转而继续看着手中的书。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

    樊城。

    “砰!”鲜艳的烟火在空中尽情炸裂。

    大大小小的街道上弥漫着浓郁的酒香,无数的将士和无数的民众就在这城里城外。纵情的歌唱、纵情的欢呼!

    十五万蒙古大军,现在已经尽数覆没。想想当初黑压压的蒙古步骑兵临城下,曾几何时,已经尽数化为过眼云烟。多少人在这场持久的相持中倒下,鲜血浸染土地;多少人曾经挥动着手中锋利的兵刃,毫不犹豫的扑向越来越近的敌人。

    这场大战,终究结束,所有被卷入这场大战中的人,无论是将士还是百姓,都有欢呼的权利。都有庆祝的权利!

    篝火、烟花,整个樊城以及对岸的襄阳,仿佛都已经成为了不夜城,他们再也不用在乎城外的蒙古鞑子会怎样反应,应为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的蒙古步骑,已经尽数深埋于白雪之下,消失在火焰之中。

    骏马嘶鸣,数百名骑兵簇拥着叶应武缓缓走向樊城府衙。街边跳动着的篝火把每一名骑兵的脸都渲染成红色,而飘扬的旗帜。更是似乎要和这赤色的光焰融为一体。

    叶应武轻轻松一口气,自从襄阳战后,自己感觉整个人都要垮了,还真的提不起来什么斗志。或许这几天跟着狂欢的军民醉生梦死一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管他什么吕家兄弟,管他什么贾似道!

    就当叶应武微微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时候。一道雪亮的光芒,突然间从人群中出现。紧接着是纷乱的人影,疯狂的挤向百战都骑兵。而两侧屋顶上。同样是站起来黑色的身影,迎着漫天的烟火和那一轮挂在中天的皓月,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刺客!”江铁和吴楚材几乎是第一时间同时惊呼一声,箭矢已经飘掠进百战都骑兵当中!

    叶应武身边的小阳子眼疾手快,几乎是下意识的从马背上腾空而起,把正在出神的叶应武扑下马背,两个人狼狈不堪的滚落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而几支箭矢几乎是追着叶应武的身影“砰砰”砸在地上。

    数十名黑衣身影同时抽出刀剑,不过弓弩不中,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暴起发难,想要击败百战都,也未免有些不自量力。更何况在周围的人群中,可不只有百战都!

    六扇门和锦衣卫埋伏在四周的哨探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让叶使君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遇到袭击,这是奇耻大辱,要是使君有什么三长两短,大家拿命都换不回来。几乎是同一时间,就在黑衣人影涌上来的时候,六扇门和锦衣卫哨探呐喊着抽出兵刃扑上去。

    而不远处前后护卫的另外两支百战都骑兵也发现这边出了事,纷纷策动战马。

    “不要乱了阵脚,抓屋顶上的人!”叶应武飞快的从地上爬起来,和刚才不同,在地上滚了一圈,此时叶应武的头脑分外清醒,他很清楚,这些刺客的来路不是那么简单,能够在这个时候避开樊城外的层层盘查,能够躲开六扇门和锦衣卫的哨探,怎么可能是简单货色?

    难道是牛富两面三刀?叶应武忍不住皱眉,身前刀光闪耀,显然已经被触动了怒火的江铁和吴楚材,脸上表情在火光映衬下分外的狰狞可怖,一把把马刀几乎每一次挥下,都能够迸溅出来鲜血。

    显然这些刺客也没有想到百战都临危不乱,竟然有如斯威力,再加上六扇门和锦衣卫的人手已经从他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