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当头泼了一盆凉水。刚才还斗志昂扬的江镐等人顿时面面相觑,旋即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不过叶应武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既然是在冒着风险赌博。就要想好可能遭遇到的危险。

    叶应武却并没有接着说话,而是看向杨宝。杨宝微微一怔。旋即心中思忖片刻之后站出来说道:“使君言之有理,末将以为此次西去。无论是前锋、中军还是后卫,都不能放松警惕,前锋要沿途绞杀蒙古哨骑,并且随时提防和蒙古骑兵狭路相逢,而中军则要警惕两侧,后卫负责断后,责任更是重大。末将不才,天武军中军既然是中军,便当担任中军之责。”

    江镐此时自然也忍不住了,在尹玉苦笑的注视下跳出来说道:“启禀使君,中军之责某不跟杨将军抢,但是前锋和后卫便请交给天武军前厢,某和尹虞侯必将护卫好大军前后!”

    杨宝顿时就不乐意了,重重的哼了一声:“江指挥使未免托大了,前厢这一次损失不少,而且也不是全军北上,同时担任前锋和后卫是不是自不量力?既然后厢不在,中军自有护卫大军后方的责任所在,所以江指挥使好好地在前面担任先锋便是。”

    这分明就是抢功劳,江镐还想发作,尹玉眼疾手快拽了拽他的衣袖,轻轻摇头。虽然还想要争一争,但是见到尹玉摇头,江镐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作罢了,尹玉这个搭档他很了解如果不是真的有什么情况在其中,是不会阻拦自己的,这一次他站出来,说明此时的天武军前厢真的难以一分为二了。

    江镐不过刚刚回来,还不太清楚天武军前厢的具体情况,见到尹玉摇头便猜测到不容乐观,凭借着久战疲惫之师前去同时担任责任重大的前锋和后卫,这种傻事江镐就算是鲁莽也不会做出来的。因为这很有可能导致真的有什么紧急情况的时候大军的前锋或者后卫被人突破,到时候败军之责不是说承担就承担的。

    毕竟这是上万大军的移动,而不是数百人的斥候战。

    更何况叶应武此时微微眯眼,一言不发,显然也是在等着下面的人争出个结果来。

    江镐当即毫不犹豫的冲着杨宝一拱手:“既然杨将军信心满怀,那某就让一步,还请杨将军护卫好大军后卫,这前锋,某虽不才,还请使君能够授予此职。”

    叶应武点了点头:“江镐、尹玉听令!”

    “末将在!”两人同时站出来朗声回答。

    “你二人带领天武军前厢在前面开路,”叶应武的声音转冷,“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又敌军众而不可克者,要不天武军前厢尽数壮烈。要不你们两个提头来见!”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江镐和尹玉确实没有丝毫的犹豫:“末将遵令。但又敌军众而不可克者,天武军前厢上下当慷慨向前,绝不退缩!”

    叶应武郑重的看了杨宝一眼:“杨宝听令!”

    “末将在!”杨宝的声音斩钉截铁,和平时稳重的性格截然相反。

    “率领天武军中军殿后,但有追兵,不可恋战。到时候具体留下来多少人断后,全凭你自己决定。”叶应武接着说道,“天武军中军虽为殿后,当紧随某亲卫之百战都。”

    “末将遵令!”杨宝朗声应答。

    叶应武一点头:“章诚不在。到时候由锦衣卫配合各军斥候动作,此战,死地求生,孤注一掷,众将士但请全力以赴!”

    营帐中沉默片刻,谁都感受到了叶应武语气中的肃杀和决然。使君这一次,是真的打算兵行险招、血战而归了。

    “敢不为使君效死!”所有将领单膝跪地,拱手朗声喝道。

    ——————————————————

    田家镇,天武军前厢营寨。

    十余名骑兵从码头那边绝尘而来。

    站在营寨关卡上的士卒一边忙不迭的放行。一边很诧异的看着这些明显亲卫骑兵打扮的士卒当中护卫着的却是一个文官。只不过这个年纪并不大的文官骑马却是要比很多亲卫还熟练。

    整个天武军当中,文官比亲卫马术还要好上三分的,也就只有文天祥文宋瑞一个人了。

    对于田家镇这“四十里山河”,实际上文天祥还是第一次来。只不过此时文天祥根本没有心情看风景,一路走上关隘脸色都是阴沉的滴水。而更加年轻的身影就站在前面,见到文天祥过来。急忙上前:“师兄,你总算过来了。”

    文天祥一点头:“现在北面有消息传过来么?”

    年轻人正是锦衣卫的统领之一马廷佑。这一次叶应武率领天武军前厢、中军以及水师北上,事关天武军的兴亡。所以马廷佑在叶应武走之后就来到此处坐镇,六扇门和锦衣卫也是精锐尽出。

    可以说半年多积累下来的底子这个时候一点儿都不犹豫的全都投入进来了,甚至一些锦衣卫和六扇门精锐直接投入到了斥候战中。不过饶是如此,在整个黄州各处纵横的蒙古斥候依然为数众多,至今难以联系上光州的叶应武。

    听到文天祥有些焦急的问讯,马廷佑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家师兄还真的少见如此焦急的表情,不过自己心中又何尝不是心急如焚。能够挤出来这一丝苦笑,都已经很费劲了。

    见到文天祥不言语,马廷佑无奈的说道:“现在真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最近的命令还是当初光州刚刚攻克的时候使君让田家镇守军坚守不得向北,只须牵制一下蒙古斥候即可。”

    “这条命令某也知道,可是某想知道光州到底怎么样了?若是使君困守孤城,这田家镇,留之何用?”文天祥声音愈发冰冷,目光炯炯打量着四周的山壁。

    长江天堑若是没有叶应武站在背后,也不过就是一层随时都可能捅破的白纸而已。这田家镇、半壁山,鄂州之战的时候不也是被忽必烈一战而下?之所以现在能够依仗着铜墙铁壁,实际上还是因为叶应武的将旗依旧在北面飘扬,天武军的赤旗依旧昂扬指向苍穹。

    没有天武军,这天堑,什么都不是!

    马廷佑轻声说道:“使君曾经说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天武军左厢和后厢不可轻举妄动。现在算不算万不得已?”

    文天祥回头看向浩浩流淌的大江,旋即说道:“王进已经坐不住了,昨天就闹上府衙去了,如果不是某和君实死死压着,恐怕现在左厢就已经集结渡江北上。现在某先行过来,恐怕君实更不好做人。现在北面一点儿消息都没有,能不能算万不得已的时候尚且另说,天武军左厢和后厢帮助民众们开荒、建房才刚刚开始,若是就这么停了,未免有一种作秀的感觉。”

    “现在还顾得上这些?!”马廷佑拳头攥紧,冷声说道,却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文天祥了。

    六扇门和锦衣卫是独立于天武军,效忠叶应武的组织,就算文天祥是天武军都虞候,实际上也管不到马廷佑,顶多只是因为两人的师兄弟关系让马廷佑服从文天祥调遣。

    “不要慌!”文天祥呵斥了一声,“阵脚自乱,只会给人可乘之机。”

    马廷佑打了一个机灵,但是依旧不忿的看向远方。文天祥无奈的摇了摇头,紧接着补充:“使君也不是没有后招,至少兴州水师北上汉水并且挺近涢水,就已经可以隐约察觉出来使君想要从随州撤退。”

    “随州?”马廷佑一怔,虽然周围州府的地图早就烂熟于心,但他还是下意识的快步走进门楼,看向那张舆图,伸出手在光州和随州上重重的敲击着,“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放眼天下,”文天祥伸出手在麻城和黄州两个地方各自点了一下,“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也就只有天武军了。所以要相信使君,使君是力能挽天的人,怎么会就这么轻易的失手?按照使君之前已经布置好的方案,已经去信泸州和合州,估计不日两位将军就会起兵。镇海军依旧不动,但是使君命令······”

    文天祥的声音微微低沉,马廷佑警觉地看向他,“镇海军不能动”是叶应武亲自吩咐的,这个他很清楚,但是却并没有听说过对镇海军还有别的命令。

    “使君命令一旦有所不测,张将军就地接管镇海军,由六扇门配合出手。镇海军即可沿江前来兴州,不可久留江南。”文天祥微微侧头,轻声说道,事情走到这一步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叶应武依旧不得不做出预防,归根结底还是对于苏刘义的不信任,毕竟苏刘义的性格决定他更可能是一个忠诚于大宋而不是天武军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叶应武不得不将张顺、张世杰、郭昶三个得力属下再加上天武军右厢都留在镇江府。如果天武军右厢此刻在兴州的话,叶应武也没有必要这么被动了。但是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毕竟对于苏刘义,别说叶应武了,就是文天祥都不放心。

    “那现在应该怎么办?”马廷佑猛地摇了摇头,让那些不该想的东西全都离开脑海。

    文天祥咬紧牙关:“尽咱们最大的可能,袭扰蒙古斥候,要让鞑子以为使君他们就是要径直向南突围,所以才动用田家镇的士卒前来牵制的,另外六扇门和锦衣卫秘密盯紧西部的蒙古斥候,蕲州方向的暂时就不要管了,暂时那边也没有什么大碍。”

    马廷佑郑重答应一声,急匆匆的离开了。

    文天祥看着自己师弟离开的背影,负手站在关楼上。阳光在他背后拖出一道黑色影子,让这个不过三十岁的男子显得瘦削而不屈。只不过此时文天祥却是一个人站在风中喃喃祈祷。

    使君,你要平平安安的回来,这天武军,这江山半壁,不能没有你,也不能没有你的旗帜。(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调虎离山莫惊蛇

    ps:书评区催更挺热闹的,至少这说明有人在关心,特此奉上双更答谢。不过~作者还是要说明,身为一个大一学生,还是学业为重,我们每天是要上课的,再加上鬼知道为什么会有的晚自习,所以每天能够保证一次更新已经很不错了,大家可以养肥了再看。这种等更新的痛苦我也是经历过的(尤其是像奥公公这种更新全靠兴趣的大神)毕竟小弟能够做到一天一更已经竭尽全力,不是偷懒,还请大家见谅理解

    “某以为随州不能动。”

    这是刘师勇见到范天顺说的第一句话,直截了当。

    这未免有些太不尊重我们都统了,难道这个家伙真的把什么兴州水师和堂堂荆湖水师放到一个档次上了吧?!几名荆湖水师的将领顿时怒火冲天,准备上去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狠狠揍一顿。

    只不过范天顺眼疾手快拦住了他们,看向刘师勇,郑重地说道:“想必这位就是兴州水师刘都统了,久仰大名。某是谁刘都统既然说的那么直接,想来也知道了。随州不能打,不知道是谁的意见?叶知州事前指点还是刘都统自作主张?”

    范天顺虽然没有打算和刘师勇起冲突,但是也是难免心头有气,这话也是绵里藏针。

    要是叶应武事前指点的话,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怎么能够因为几天前的一道命令决定几天后的行动呢,这岂不是荒谬(虽然北宋前期一直都是这么干的,将领出征之前皇帝画好阵图。按照阵图打仗)。

    要是你刘师勇自作主张的话,那可对不起了。怎么着某范天顺这个荆湖都统也要比你那个“野鸡”的兴州水师都统高上一个档次,就算是两人平起平坐。某也没有必要听你的啊。

    刘师勇却是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这里面的几层意思,又或许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笑着徐徐说道:“两者兼有之。”

    范天顺一怔,旋即明白刘师勇是下定决心的了,自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把他吓退。而且先不论叶应武是怎么看待随州的,对于叶应武这个人,范天顺还是很敬佩的,所以也想听一听叶应武的看法:“那好,若是刘都统能够说出来个所以然。某便是听从刘都统的命令,又有何妨,所为的不都是抗击鞑子么。”

    刘师勇笑了笑,不可置否,径直迈动脚步走上船头,轻声说道:“敢问范都统,为何要攻打随州?”

    被刘师勇突然反问,范天顺不慌不忙的说道:“随州占据汉水北岸,和郢州隔水相望。若是襄阳有所险困,现在汉水上游尽数在鞑子手中,所以只能逆水而上,到时候鞑子在随州岸边加以拦截。就算难以阻拦也必将会拖累牵制。更何况随州同样也是汉水北岸囤积粮草之重镇,若能攻克随州便可让鞑子遭受不小的损失。”

    “可是范都统有没有想过,凭借你我这些水师战船。能够攻克随州之后守住城池?”刘师勇缓缓说道,“就算是叶使君能够及时带着上万天武军步卒赶过来。面对的依然是阿术的十五万大军。随州被我们攻克,相当于在阿术的腹心扎下钉子。蒙古鞑子必会倾巢而出,范都统自认为能够坚守多久?”

    范天顺噎住了,片刻之后有些生气的一挥衣袖:“怎么可能是孤军奋战,襄阳还有十五万我大宋雄师,若是鞑子全都到随州来,吕安抚他们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见死不救!若是能够凭借涢水上岸,两相夹击,蒙古鞑子人数虽众,也难免溃败。”

    听到这一席话,刘师勇反倒是来了兴趣,笑眯眯的看向范天顺,却是一言不发。范天顺被他看的有些奇怪,此时刘师勇淡淡说道:“范都统未免太一厢情愿了。见死不救、坐视不管,难道你以为吕家兄弟就做不出来?你且看看,他们做的,还少么。”

    这一次轮到范天顺沉默了,刘师勇声音转冷:“所以使君和某都不打算攻克随州,一来随州中的粮草实际上并不多,甚至比不上光州,为了这些粮草攻克随州未免得不偿失;二来蒙古鞑子就在随州城北,咱们攻城这么大的动静他们不可能没有察觉,到时候一旦蒙古鞑子掩杀过来,凭借着水师战船固然可以逃之夭夭,但是叶使君他们上万步卒就很有可能在西进的路上被发现和包围,这个责任,谁人能担负?”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范天顺霍然回头看向刘师勇,郑重一拱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刚才是某鲁莽了,还请刘都统不要见怪。接下来应该如何是好,还请刘都统不吝赐教。”

    范天顺突然间如此客气,倒是着实吓了刘师勇一跳,急忙拱手还礼:“不敢当,不敢当,某窃以为当下应该继续清剿周围的斥候,若是能够调虎离山,将随州北面的屯驻大军调往西面便更好。”

    “调虎离山?”范天顺重复了一遍,“莫非刘都统想要派出一支船队追杀蒙古水师甚至进攻水师营寨?”

    “现在某还没有别的更好的主意。”刘师勇点头说道,“至少这样的话阿术不会怀疑到叶使君准备从随州撤离,甚至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西面。”

    “好,某现在去就分派。”范天顺一口答应,毕竟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将叶应武的一万五千多天武军士卒从重围当中接出来,几处佯攻还是很值得的。

    ————————————

    尚拔都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蒙古骑兵百夫长,其貌不扬且不说,无论是摔跤还是骑射,尚拔都都要比其他百夫长弱上三分,所以也一直没有得到上司的重用。

    环顾四周。他的百人队年龄当真称得上是参差不齐,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四十岁以上比尚拔都还大的老兵,甚至还有两个手臂有伤残的。当真称得上是各种别人不想要的兵在尚拔都的手下应有尽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一个“废品收购站“。

    这一次蒙古骑兵向东出动了一万两千人,尚拔都所在的千人队就是在大军之后负责后路,因为后面就是随州和信阳军,各处都是蒙古大军主力云集,后路怎么都不可能出问题,所以千夫长想都没有想就让尚拔都带着人断后。

    一支百人队拿来断后充当一下基本没有什么作用的后方斥候,也已经足够了。即使是叶应武带着天武军,恐怕也难以做得更好了。

    尚拔都有些无聊甚至无奈的策马缓缓前行,荒原上除了这百十来号人,其他哪怕是一只老鼠的影子都没有,只有在冬风中萋萋荒草摇曳,一种夕阳西下孤寂之情油然而生。

    虽然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英雄好汉——这从平时骑射、摔跤从来没有赢过就可以看出——但是尚拔都也不愿意担任在整个大军后面吃尘土的事情,到时候真的打起仗来,恐怕肉都被啃光了不说,连汤都不会剩下来一口。

    据说这支胆大包天北上的宋军。不过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出动一万两千多名蒙古骑兵封锁他们南下的道路,已经算是杀鸡用牛刀了。

    一名年纪不小的士卒缓缓上前和尚拔都并肩而行:“百夫长,咱们要不要加快速度赶上去。反正照某看来,咱们就算是不留下来,恐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些南蛮子难道还能从随州出来不成?”

    尚拔都有些心动,他也隐约猜得到将自己弄出来断后。也是千夫长给万夫长做做样子罢了,就算是自己追上大队。千夫长估计也不会将自己怎么样,还能早早地吃饭呢。否则等到这百十号人赶到营寨的时候,恐怕也是残羹冷炙了。

    就当尚拔都咬咬牙准备加快速度的时候,一道绰绰约约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似乎对于这支荒野上的蒙古骑兵很是震惊,那道身影就像是受惊的兔子一样飞快的跑开了。

    微微一怔,尚拔都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种感觉在他每次摔跤失败的倒在地上的时候都会有,而这次也是不可遏抑的浮上心头,只不过作为一个担任百夫长的蒙古勇士,尚拔都自然不会拔腿就跑,而是选择带着人径直追上那道身影。

    甚至尚拔都都没有派人追上大军通知一声,如果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让整个大军鸡飞狗跳一番,估计到时候千夫长是不会放过自己的。所以尚拔都准备先看清楚了再做决定。

    毕竟在这荒无人烟的原野上,能够挡得住一支蒙古百人队的还没有出生呢!

    上百骑兵席卷烟尘,冲向山坡。

    而就当尚拔都一马当先跃上山坡的时候,却整个人怔在那里。

    因为就在他的远处,天地交接的地方,一支庞大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