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真是如此,那我岂不是得时时刻刻喷嚏打个不停?”徐勋哂然一笑,丢下纸之后便满意地说,“只不过,这次功劳最大的不是锦衣卫也不是西厂,竟然是罗清的那些信徒,抓到的九个人里头,七个人都是他们提供的线索,这实在是意外的惊喜。不过,越是如此,这一头你越是要盯得紧,最重要的是,这些教派蛊惑人心最是本事,你得小心你的人别被人洗了脑子成了他们的人。”

“这个我懂,世子爷你放心。”慧通点了点头,旋即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但这一次咱们联手做了这么一件大有效率的事,朝中上下一时都没话可说了,这实在是少有的景象。我还想着他们只要和从前那样对厂卫又恨又怕就行了,少来招惹我们就好。没想到世子爷你这一手玩得漂漂亮亮,既让皇上高兴,又让上下得了功劳。”

“所以,厂卫做事不是时时刻刻盯着那些老大人的阴私短处,也不是时时刻刻想着扳倒一两个人。只要能用一件件漂亮的案子打得别人作声不得,这才是真正的立威。就好比这一次,一口气关掉的那几家皮货店和马市铺面,来寻着说情的人不少吧?”

“是不少。”慧通毫不讳言地点了点头,又伸出了一个巴掌说,“累计送到我手里要求通融的钱,就已经达到了五千两,谷公公那儿只怕是更多。所以,我有些吃不准接下来该怎样。毕竟,送上门的钱往外推,谁都不乐意。”

“谷大用说人送了他一万两,问过我之后,他就直接送给了皇上。皇上又是欢喜又是恼怒,于是收了一半,剩下的都赏了他,而他直接二一添作五送给了我一半。”

徐勋见慧通目瞪口呆,显然是没料到谷大用这么豪爽,他就笑道,“谷大用这人看着大大咧咧,其实是真精明。这次的事情,锦衣卫是我帮忙拉过来的,如何筛查街面是我出的主意,抓人的时候,封锁街面都是用的府军前卫。至于人虽说是罗清透的消息,但经过你的安排之后,几乎是西厂和锦衣卫各抓着一半。往皇上那里送,是为了让皇上明白下头这些富户惯会以钱开道,以便于日后要杀猪就可以杀猪。给我送,不外乎是为了表示咱两个同舟共济,他不会亏待了我这个好朋友。”

“真看不出谷公公平日看着爽气大方的人,竟是这等周全。既然如此,我今后还得收敛些,装老实已经有他了……我干脆装粗得了。”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

“还孺子呢,我这年纪怎么也该说是孺子的爹了……说起这个,这些天给我当媒人的已经快把我家门槛踩破了,要不世子爷你给我参详参详?”

“参详?”徐勋斜睨了慧通一眼,突然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念头,竟鬼使神差地打趣道,“你不是早就有心上人了?”

“什么心上人世子爷你可别给我胡乱配对,老子从来没那见不得人的心思”

眼见慧通那脸上一瞬间犹如见了鬼似的,好半晌方才仿佛被人踩了尾巴似的跳了起来,徐勋本只是猜测,这会儿却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啊,你这是不打自招”

慧通是刚刚一下子给问懵了,此时醒悟过来马上恼羞成怒。然而,见徐勋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冷不丁想到李庆娘不是别人,乃是沈悦的干娘,一时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嘀咕道:“不过是我帮着她把女儿接出来,做了件好事,还没到那地步呢”

有慧通在,徐勋自然不会八卦地去理会李庆娘的家事,只在心里想着这一对要真是成了,到那时候家里两口子万一争吵起来,那还不得上演全武行,连劝的人都找不出来。可眼下他当然不会提醒这种大煞风景的事,干咳一声就当这一茬过去了。

当他和慧通商量好接下来的种种事情,步履匆匆从西安门进了西苑内校场,还没来得及向钱宁询问这几日留守内校场这拨人的情形,他就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扭头一看,他遥遥望见张永策马飞奔了过来。这一位显见是不知道练过多久的骑术,眼看快到跟前方才开始减速,不等坐骑完全停下就利落地一个纵身跳了下来。

“徐老弟,保国公朱晖八百里加急军情发回来要援军,点了名把你夸赞了一大通,又说你年纪轻轻才能卓绝,说要调你前去增援。”

“竟有此事”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朱晖要真是想要他去,早先带兵前往宣府的时候就可以对皇帝提出,犯不着现如今来这一手。他和这位保国公一不是交情深厚,二没有沾亲带故,三更说不上恩义,朱晖突然出此下策算什么意思?

“张公公打哪得来的消息?保国公那番称赞原话是怎么说的?”

“这还用得着说,当然是司礼监打探到的消息。要知道,一应奏折都是先送司礼监呈送御览,再发下内阁票拟的。原文我自然没那本事探听,但事情是确凿无疑的。”张永一时急切,也没在意徐勋跟前还有个钱宁,诚恳地说道,“我敢担保,只要皇上那里首肯,内阁部院那些臣子是绝对的乐见其成。你帮着皇上折腾出这许多事情,他们巴不得你离开一阵子,但你得知道,这带兵出征的资历从来都是要紧得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臣朱晖启奏皇上,鞑虏势大,宣府上下志气为之所夺,军心浮动不安,臣不敢妄自出击,只得尽以守势。今得报京城获得鞑虏奸细数人,臣闻听不胜欣喜,近年以来,鞑虏长驱直入视关防为无物,何也?以奸细尽得我国之虚实,而我国不知其强弱也。府军前卫掌印指挥使兴安伯世子徐勋,年少有志,忠孝两全,又锄奸有方,臣请皇上割爱,令其领军往驻宣府,专司情报侦缉事,大军得胜日,臣必当奏其首功……”

承乾宫中,朱厚照听着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荣转述保国公朱晖所奏,一时间竟是眉飞色舞喜不自胜,仿佛朱晖夸奖的不是徐勋,而是他自个一般。他甚至没有耐心坐在宝座上,而是站起身下了台阶来来回回踱着步子,突然扭头看着面前这一溜司礼监太监问道:“朱晖既然这么提请了,你们几个怎么说?”

不等李荣开腔,萧敬便深深躬身道:“皇上这话问错人了,奴婢几个虽在司礼监,但不过是整理些文书案牍之类的差事,这等军国大事,哪有胡乱妄言的道理?”

这话在弘治皇帝面前说自然是再对没有了,可朱厚照何等人,一听就沉下脸道:“偏你谨慎朕恕你们无罪,尽管直言”

李荣刚刚被萧敬挡在前头,这会儿朱厚照又发了话,他便笑容可掬地说:“徐勋是先帝和皇上都信赖有加的少年英杰,此番西厂和锦衣卫能一举建功,听说他居功至伟。现如今宣府局势打不开,户部尚书韩文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请求速战速决,以免徒耗钱粮人力,当此之际,派了徐勋过去是最合适的。”

王岳本能地想要开口,可见李荣说完就斜睨他一眼,他只得勉强沉默了下来。而陈宽见萧敬默然不语,便轻咳一声道:“李公公所言有些道理,但徐勋至今尚不满二十,实在太过年轻,骤然加此重任,就怕他担不下来。揠苗助长,非是他的福气。”

陈宽平时和李荣王岳交好,这时候却说了一句秉公的话,萧敬自是大松一口气,忙也附和道:“皇上,奴婢也是这个意思,宣府乃九边之中的重中之重,上下将领军官多如牛毛,徐勋年纪轻轻骤然到了那儿担当重任,只怕上下不服……”

“他们还有脸不服?”朱厚照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一想起那场败仗,顿时又气不打一处来,“他们打算去包围别人却被别人给包围了,打得一败涂地,这样丢脸的事不好好反省请罪,还有心挑别人的不是?朕给他尚方宝剑,谁敢不服,就地斩了报来”

一听皇帝连尚方宝剑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原本也想跟着萧敬陈宽劝谏两句的戴义立时闭上了嘴。皇帝从前被东宫那几个内侍带着到坊间听戏看曲,他又不是不知道,更何况皇帝对他们这几个老的不过是敬重的情分,他何苦泼冷水讨人嫌?横竖宣府那边大军云集,总不至于陷了皇帝的心腹爱将……

见下头人尽皆无话,朱厚照便回到宝座上坐下,径直吩咐道:“来人,去传徐勋来见朕。”

此话一出,自有小内侍连声答应后飞一般地跑出去了。而萧敬论理该带着众人告退,可他左思右想,终究忍不住劝道:“皇上,虽说如今东西六宫不曾住着嫔妃,但毕竟是内宫,频频召见外官,无论是于皇上还是于徐勋,这传出去都不好,万一别人编排闲话……”

“怕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朕还怕人说?”朱厚照不以为然地打断了萧敬的话,旋即又说道,“你再派个人去内阁和部院里传个话,就说今儿个下午申时,朕在文华殿召见他们。”

PS:我也不想晚的,可结果……我又登陆不上起点了折腾老半天才上来,唉声叹气合十道歉

第二百九十二章 捧杀(下)

站在朱厚照面前看着朱晖的奏折原文,徐勋只觉得异常荒谬。

就因为他在城外协同锦衣卫和西厂抓了一回鞑子奸细,顺带清靖了治安,这就值得堂堂保国公朱晖亲自上奏,要调他去宣府主持情报侦缉工作?就算保国公朱晖是失心疯了,难道监军苗逵和下头那些人也全都一块疯了?

脑海中转着这些念头,徐勋便双手将这份奏折递还了回去,这才躬身说道:“皇上,保国公所言实在是太过谬赞,此前的事情主要是西厂和锦衣卫通力合作,臣不过是率领府军前卫维持戒严,把这功劳全都算在臣的头上,臣实在不敢当。”

“你谦虚个什么,你这人朕还不知道么?”

朱厚照很没皇帝形象地斜睨了徐勋一眼,就这么凉榻上盘腿坐了下来,笑眯眯地说:“先帝在的时候就对朕说过,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老喜欢谦逊,你知不知道,过度的谦虚那可是虚伪。就好比从前你带着朕去旧书店找佛经给先帝,明明是章懋送给你的珍本,你还骗朕说是朕自己眼光好淘出来的,要不是先帝后来对朕点穿了,朕不知道要被你瞒骗多久还有这一次的事情,你少在那装模作样,谷大用和叶广都对朕说了”

“啊?”

这一回,徐勋是真的有些措手不及。在他看来,他顶多是在背后动动嘴皮子,真正出力的的是罗清下头那些信徒,而真正顶在前面的是慧通和李逸风,西厂和锦衣卫这功劳是实打实的。就算谷大用和他如今正在蜜月期,就算叶广记他的人情,可在小皇帝面前全部把功劳往他头上推,这也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吧?

“得,不打自招了不是?”

听到朱厚照这么一句话,徐勋这才恍然大悟,哭笑不得的同时更有几分尴尬:“皇上,臣可是什么都没说,怎么能说不打自招。”

“要不是你的功劳,你惊异个什么劲?”朱厚照一副我认准了就是你的架势,旋即不由分说地一挥袖子道,“总而言之,算朱晖有点眼光,看中了你这么个人才。朕当然是不舍得放你离京,但宣府距离京城快马疾驰也就是一整天的事,再加上战事紧急,朕总不能眼看他在那拖拖拉拉的浪费钱粮,所以朕已经让人去召集内阁三位阁老和那些部院尚书侍郎们。但使他们也觉得可行,朕就派你去。”

“皇上……”看着满脸得意的朱厚照,徐勋最终迸出了一句无可奈何的话来,“皇上不觉得,臣这尚不到二十的年纪派到宣府去主持这么一件大事,世人会觉得滑稽?”

“这有什么滑稽的,朕比你还小,现如今不是一国之君?有句古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那些老大人们虽比朕年纪大几倍,可就是纸老虎而已,无需畏惧。”

小祖宗,我怎么能和你比

面对振振有词的小皇帝,徐勋终于发现,要和朱厚照讲道理实在是天底下第一艰难的事——而小皇帝那些个歪理,有一大半是天生使然,还有一小半都是他带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竟是挖了坑给自己跳,完完全全自讨苦吃。

朱厚照登基至今尚不到半个月,这就已经是第二次召见大臣了,即便他还没上过一次朝,可单单从这一点来说,这位小皇帝至少并没有倦政的表现。然而,面对此次的议题,无论是内阁的阁老们也好,部院的堂上官也罢,全都没法子高兴起来。直到他们按照同年同乡和平日交情串联了一通,下午出现在文华殿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脸上还留着早上的不满。

“保国公的奏疏各位想必都已经看过了,今日朕召见各位,便是想知道,各位卿家意下如何。”

皇帝这话一出,刘健斜睨了一眼李东阳,便上前一步躬身说道:“保国公所奏于情于理都有道理,臣觉得可行。”

朱厚照从前说什么,刘健这内阁首辅都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此番老大人竟然同意了,他在一愣之后立时大喜过望。然而,还不止刘健,接下来李东阳谢迁虽说言简意赅,可话里话外那意思都很明白,朱晖所求乃是为了宣府大局,可以答允。

倘若说内阁的反应让朱厚照觉得高兴,那接下来部院的清一色支持就让他觉得有些疑惑了。无论是最喜欢犯拧的户部尚书韩文也好,倚老卖老的吏部尚书马文升也罢,亦或是常常一嗓子不敢奉诏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最拘泥于规矩礼法的礼部尚书张升,乃至于口口声声仁德的刑部尚书闵珪,刚直敢言的左都御史戴珊……人人竟是都异口同声首肯朱晖纸请,这种诡异的态势反而让朱厚照有些犹豫了。关键时刻,刚刚沉默着的侍郎之中,却是有人开了口。

“皇上,徐勋虽年少,但蒙先帝简拔授之以府军前卫指挥使,接下来短短三月练兵有成,先帝临终又托之以腹心重任,此番清查奸细更是功劳不小,如今欠缺的只是历练资历和军功。此番他去往宣府若能一举功成,从此之后固然无人再敢小觑于他,就是先帝和皇上的识人之明,亦将天下称道传颂。须知除了先帝和皇上,还有谁敢任用这样少年英杰?”

不得不说,相比那些大臣干巴巴的首肯附议,焦芳这番话就说得动听多了。刚刚还疑窦重重的朱厚照立时高兴了起来,满意地点了点头后就说道:“焦卿所言甚是,徐勋是先帝看中的人,这真才实学自不必说……对了,朱晖这次和朕要人不算是一般的请援,诸位卿家觉得,让徐勋统带多少人去好?”

眼看皇帝已经从派不派人去而转为了派多少人去这个问题,刘健舒了一口气,想了想就拱手奏道:“回禀皇上,府军前卫两千幼军尚未操练整齐,贸然上战场实在是风险太大,不若将此前京营调派的精锐择选出来,由他们跟从徐勋往援宣府。”

“元辅说得简单,如今宣府已经齐集大军数万,况且保国公调人又不是为了战场所需,何至于要一千五百人。“尽管在派徐勋去的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对于派多少人,大臣中却有的是不同意见。这会儿户部尚书韩文就犹如铁公鸡一般抠着手指头算道,“一千五百人按照每人三两银子的给赏,就是四千五百两,再加上所带粮草,骑兵坐骑耗费的草料豆子,再加上兵器损耗,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依臣之见,一千人已经是最多了,若是兵马再多,宣府附近州县也会不堪重负。”

后殿之中,徐勋听着几个大臣在那就其所带兵员数字来回扯皮,从刘健最初的一千五百到韩文的一千人再到最后的五百人,忍不住眉头一挑。然而偏生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外头传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

“皇上,臣谢迁以为,兵贵精而不贵多,徐勋此前舍弃府军前卫的老军不用,而宁愿遴选幼军,便是因为从此考虑。现如今宣府各色兵马云集,若他统带的人一多,未免指挥不灵,而若只五百人,以他此前练兵来看,必定能令行禁止。况且人员不够,保国公难道还会推三阻四不调拨给他人?若真是如此,保国公这一通上书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总而言之,哪怕只区区五百人,徐勋也必然能有所建功。”

听到这里,徐勋不禁恨得牙痒痒的。谢公尤侃侃,这谢迁的歪理他算是领教了

刚刚病愈复出的礼部侍郎王华此时见大臣们唇枪舌剑,不免有些心不在焉。偏生就在这时候,旁边一个相熟的同僚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他冷不丁一抬头,就发现全场一片寂静,不少人正在悄悄打量自己。情知刚刚皇帝必然是问到了他那儿子王守仁,他不禁暗悔走神,这时候,前头就飘来了谢迁那压得极低的声音。

“皇上说要派伯安去监军,你可务必辞了”

王华闻言心中一跳,慌忙说道:“皇上,犬子虽略通军伍,但沉迷于排兵布阵,对于真正的实务却不甚了了。况且府军前卫监军之职,臣听闻已经委派了旧日东宫的张公公,临阵换人乃是大忌。皇上若是有意磨练犬子,臣请皇上命其督运粮草,须知宣府屯驻大军,粮草乃是重中之重,让他去协理此事,也好让他知道两军交战并不是想象中那般轻易”

“王公老成谋国,既是为皇上分忧,亦是磨练了其子,恳请皇上成全”谢迁和王华同乡,刚刚一言让王华把王守仁轻轻摘开,这会儿自然要站出来继续打圆场,见朱厚照犹豫片刻没有再坚持,他就趁热打铁地说道,“况且,王守仁也并未完全卸下府军前卫的事务,可令其继续监理练兵之事,免得徐勋不在京城,这幼军操练给耽搁了。”

“也好”

朱厚照尽管觉得这些文官们弯弯绕绕甚多,可他也不想自己当年对弘治皇帝苦苦求来的扈从幼军就此被荒废了,当即点点头答应了下来。等到他起身退下,一到后殿,他就看着徐勋笑道:“徐勋,刚刚外头的话你都听见了?都是你之前布置的那好一番棋,要不是那些奸细一一落网,外头那些老大人们哪里会众口一词地称赞你堪当大任?”

见朱厚照那神采飞扬的样子,徐勋只能在心底苦笑了一声——小皇帝一定不知道,这天底下有一招最是屡试不爽的绝学,叫做捧杀

PS:这一章是定时更新,大家一定想不到我今儿个在哪……老爸突然来了兴致要去长风公园海洋世界,于是只能匆匆团购三张票,定好中午的馆子,一家人杀去那边看黄金那什么来着……也算避峰出行,哈哈

第二百九十三章 得道多助?

捧杀归捧杀,朱晖指名要人,群臣交口相荐,朱厚照这个小皇帝也认准了,徐勋自然不会把这事情再往外推。然而,对于文华殿上群臣吵到最后,只答应让他调五百人随行,他却是心里大为愠怒。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