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征战狂徒-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们,他们就两人,把这两个人除掉咱们就安全了。”波才给一众属下鼓足勇气,当然,这时候波才还是有点威信,这些人中就他脑袋好使,也都相信他能带着众人逃出官军追捕。这不,朱三刀就是波才的坚实追随者,再加上两人同乡关系,朱三刀就对波才言听计从,波才话音一落,他果然提着刀就向着杨辰身上砍去。

    “当啷!”

    迎上来的朱三刀,杨辰接着马劲儿挥刀便把朱三刀手里的家伙事儿给磕飞。这么一下子,便把朱三刀给打懵了,杨辰不等他回过神来,开山刀斜着身子便向朱三刀脖颈削去。不出意外,碗口大的疤喷出一片血迹,那无头尸体便坠落马下。

    波才那边精明的很,他看着装着便知道杨辰两人不是普通的士兵,他自己的武艺也不甚精通,想着骗过身边这几十人与杨辰缠斗一番,好自己逃命。哪能想到那在军营里勇武非凡的朱三刀被杨辰一刀给砍了脑袋,其他人还没有动手便被眼前的场景给吓傻了,杵在原地一动不动。

    当然,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波才,在朱三刀被杀的瞬间,他便感到到了不妙,赶忙回过头企图打马走人。而杨辰还特意交代典韦不要放跑波才,典韦又启能饶过他,还不等波才再次跑远,典韦挥舞着臂膀,手里的精钢戟便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砸中波才马匹的后退,马匹应声倒地。典韦催马上前抓小鸡似的便把波才给擒住,其余人等也迫于两人实力,纷纷下马投降。

    至于黄巾贼军大营这边,足有十几万人的大营已经化为乌有。早在火光大起时,在不远处朱儁就给城里的皇甫嵩发信号,直到杨辰带着三千铁骑冲破营帐,他也就带着他那三千士兵跟在后面抓捕吓破胆不敢反抗的黄巾。

    皇甫嵩这边也挺给力,收到信号就赶了过去,黄巾贼军因为大营被冲破还来不及有远,刚好被逮个正着,光是收拢俘虏都足有五六万人。虽然这一战的主功劳不是他,也让皇甫嵩高兴一阵子。

    一夜征战,直到天蒙蒙亮,杨辰才压着波才回到了长社县城,而皇甫嵩、朱儁只是收拢俘虏,也没非多少事,早已在院子里等着杨辰。

    走进院子里,杨辰便见到了皇甫嵩、朱儁两人,只是两人看着比在洛阳相见是瘦了许多,因为这场胜利,红光满面的。“杨辰见过两位老将军。”见到两人,杨辰拱手示意道。

    “子恒呀,这次多亏了你才把波才给擒住,咱们都是老相识了,也不用行此虚礼,坐吧,坐!”两人本就相熟,皇甫嵩都是杨辰叔伯辈,再加上杨辰相助才能有此胜利,皇甫嵩指着右侧案几,先让杨辰坐下来好好说话。

    杨辰索性就做下去,正位上,皇甫嵩抚着胡须:“子恒呐,真没想到这次会是你来相助老夫,你可是立了大功,老夫定会如实想报。我想伯喈兄见你有此出息也会欣慰。”

    “是呀子恒,若是没有你,还得等到洛阳援军来才能破敌。可是洛阳援军毕竟没有你雁门铁骑精锐,能不能有此大胜还是两说。”朱儁在一旁说着,对杨辰这次来援很是肯定。

    “老将军,不知这次俘获黄巾如何处置?”

    说道这儿,皇甫嵩脸色顿时冷了下来。“哼,这些逆贼实在该杀,按我大汉律法,凡造反者株连九族,这些黄巾逆贼死不足惜。”

    “那看将军打算把他们杀了?”杨辰不敢相信皇甫嵩会说出如此疯狂的话,询问道。

    “有何不可?贤侄莫非有什么想法?”

    “老将军万万不可如此,先不说有杀降不祥之说,只怕把这么多人杀了那黄巾定会反抗到底的,到时候这战乱更难平定。再者就是他们毕竟是我们大汉百姓,不可坑杀呀,与其这样不如只诛首恶,其余放归乡里,我想……”还不等杨辰说完,皇甫嵩看向杨辰的眼神越发冷冽。“够了!”一声怒喝,皇甫嵩打断了杨辰。

    “怎么处理黄巾逆贼全由老夫说了算,还是不劳杨太守费心了。”皇甫嵩话音冰冷,其实他早已想好了怎么处置黄巾俘虏,只不过是随便问一下杨辰而已,谁想到杨辰如此不识趣。

    “好了好了,子恒毕竟还年轻,哪懂那么多,义真你还跟他计较。”场面冷了下来,朱儁打圆场道。

    听到这话,皇甫嵩的脸色才好看了许多。“子恒,咱们朝廷有些事你不懂,这次老夫就算作罢了,你毕竟是一方郡守,可是在朝廷里就不是那回事儿了。”皇甫嵩的话弄的杨辰没有听懂。

第060章到宛城() 
杀了,皇甫嵩终究还是把那五万多黄巾降卒全部坑杀了,不、准确的说是活埋了。

    五万多、将近六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说到底这些跟着黄巾造反的百姓都是穷苦人,大多数都是很可能被饿死的流民。

    他们曾经也有着自己的土地,过着平静的生活,只是谁家没有个小灾小难,稍微躲不过去那些当地豪族就想办法侵占他们土地,让这些普通百姓成为佃户,再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交不上赋税,当地豪族没收土地就彻底成为了流民,这其中的心酸又有多少人能体会?

    皇甫嵩这么做的原因杨辰回去的时候也想到了些。不过他对于此中恶行还是不能释怀,再怎么说都是被逼无奈,要是有选择,他们也不会如此。

    距离擒拿波才已经过去两天了,这时候杨辰也决定离开长社到宛城。目前收到消息,宛城赵曼城所部正在攻打宛城,南阳太守秦颉不幸被流失击中身亡,当时幸好长沙太守孙坚及时赶到宛城才没有被黄巾占领,不过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天晚上,杨辰准备跟皇甫嵩告别,那件事情尽管最终他没有说些什么,但是两个人只见的隔阂已经出现,杨辰也不愿意跟着皇甫嵩继续剿灭黄巾,因为他知道,不管他这次剿灭黄巾之战中立下多大恩功劳,刘宏也不会封给他一州刺史的位置,那些时刻想着打压寒门的世家就不会答应,更何况他已经与袁家结下梁子。

    而且这次长社之战,也足已让杨辰名扬天下。几个月来,大汉朝廷面对黄巾贼军一直出与下风。郡县、府衙无一不被黄巾贼军攻破,烽烟在短时间之内燃遍八州。凭借着长社之战,官军对黄巾贼军的首次胜利,为了保住大汉江山,刘宏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宣传这次战果。

    还是原来的那个院子,守门的皇甫嵩亲卫见到杨辰也没有拦着,径直领着杨辰向院子内走去。

    一个房间里,几盏蜡烛散发着微弱亮光,从窗楞看去,就可以看见里面一个身形手捧着什么东西在认真的看。

    这两天,皇甫嵩也没有闲着,自从把长社捷报传给洛阳以后,他就白天整顿全军,给初次经历战火的士卒鼓励,晚上还的拿着兵书战策仔细研究怎么才能尽早结束这次战争。

    借着微弱烛光,皇甫嵩不顾身体疲惫正在拿着一本《尉缭子》认真看着。“将军,外面杨辰将军求见,他正在门外等候。”正在看的出神,外面亲卫走到皇甫嵩身边来报。皇甫嵩看着亲卫,放下手中竹简,轻轻揉了揉感觉疲惫的双眼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走进屋子里,杨辰看着皇甫嵩放下竹简:“老将军,如今长社黄巾已经解决了,有些事儿需要跟老将军商量一下!”

    皇甫嵩这么说道:“哦,子恒你有什么事儿尽管说吧!只要对剿灭黄巾逆贼有利,老夫都会允许的!”

    “是这样的!”杨辰想了一下才开口:“如今长社黄巾已经消灭,可是现在宛城战事也比较紧张,全靠孙坚将军支撑着才没有被赵曼城攻破,秦颉太守也因此牺牲。北方卢植老将军也没有太大进展,正值大汉风雨飘摇之际,晚辈想着这次到宛城解围,将军也可以腾出手来帮助卢植老将军。”

    “哦,难得子恒有这样想法,那不知子恒什么时候出发宛城,老夫等修整完毕也要北上巨鹿。”皇甫嵩不动声色询问,杨辰跟他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尽管杨辰对他的所作所为很不理解,皇甫嵩对杨辰还是很看好的。

    “老将军,晚辈明天就走,战事如火,晚辈晚去一日宛城就多一分攻破的危险!”

    ………………

    从院子里出来,杨辰丝毫没有发现这时候他不自觉的出了口气。他却不知道,因为长社之战的捷报,洛阳也因此炸开了锅。

    洛阳,这天才刚蒙蒙亮,皇宫在,一个个大汉官员拍着长队等着早朝,还有些三五成群的官员围在一起不知道在小声商量着什么。

    “吱嘎”一声,厚重的皇宫内城城门缓缓打开,一行人缓步向建章殿走去。等所有文武大臣到齐之后,汉帝刘宏才从屏风后面缓缓走出来。

    刘宏步子虚浮,他一只手扶着屏风缓缓走到属于他的龙椅上,整个身子就瘫坐在上面。此时刘宏的脸色苍白,颧骨突出眼中,整个脸上也没有几两肉,一看就是沉迷于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样子。“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刘宏身侧,满脸褶皱的大太监张让扯着公鸭子般的嗓子喊道。

    这个时候,蔡邕却不得不站出来。长社捷报已经从昨天传入洛阳,现在刘宏仿佛是要忘记这件事一样,为了自家女婿,蔡邕起身走了上来:“臣有本要奏,陛下,现如今黄巾逆贼造反,遍布八州。这长社之战是我官军第一次胜利,陛下应当大赏此次擒拿波才的雁门太守,这样才能激励将士,尽快平定黄巾之乱呀!”

    “呃……”刘宏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传朕旨意,雁门太守杨辰忠君爱国,平定长社黄巾逆贼,生擒渠帅波才…………”

    “陛下,不可、不可啊。”还不等刘宏说完,太傅袁逢便赶忙阻止。“陛下,那杨辰这才刚刚升为雁门太守,这才立了这么点儿功就继续封赏,容易让那杨辰养成娇纵之风呀。再说杨辰不过弱冠之龄就担任太守就已经是破格,这要再继续封赏陛下也不好封赏。”

    一看袁逢站出来坏事,搞得蔡邕一阵气急,不过他也没有办法,谁让袁家家大业大。“陛下,若是不封赏有功之将士,谁还肯为我大汉江山出力,又如何让将士用命平定黄巾逆贼,还请陛下三思,三思呐!”蔡邕一句话戳中刘宏的痛处,说实话刘宏是个吝啬皇帝,他还想着留着官职卖些钱财,又想抱住刘家江山,顿时陷入两难境地。

    看着刘宏为难的样子,站在一旁的张让瞬间来了心思,他悄悄走到刘宏身边小声说了些什么,刘宏这才拍板决定:“好了好了,这次杨辰立功暂且记下,等到黄巾逆贼平定之后让杨辰回京,到时候朕再论功行赏。”刘宏说完以后不等底下众人反应,就兴趣缺缺的离开了。

第061章孙坚() 
第二天,杨辰带着三千铁骑离开长社向宛城方向走去。宛城距离长社并不远,如果马不停蹄行军,用不了一天时间就可以赶到。

    作为南阳郡治所,宛城从光武帝起兵开始就有着帝乡之名。南阳郡南靠伏牛山、中有汉水流经其中,又临近洛阳,人口足有二百多万,是名副其实的大郡。其中世家大族繁多,经济发达,历史上袁术占领南阳以后实力一直处于大汉诸侯前列,要不是称帝作死也不会败亡那么快,可见南阳这个风水宝地有多重要,而南阳黄巾渠帅赵曼城也是为此非要吞下宛城这座难啃的骨头。

    到了傍晚时候,杨辰带着三千铁骑一刻不停才入了南阳地界。找了一处适合扎营的地方,杨辰才让这些人歇息一下,争取连夜赶到宛城。

    一天奔波,这时候杨辰也累的不行,他骑着马匹到了不远处小河边,下了马顺便给马饮水,典韦从出发以前就一直跟着杨辰保护他的安全。

    小河边,杨辰也弯腰灌了一竹筒水,“咕咚咕咚”喝了个饱,又把竹筒递给了典韦。“典大哥,给你说啊,这防守宛城的孙坚可是了不得,到时候咱们见机行事,也免得闹个不愉快。”杨辰对正在喝水的典韦嘱咐。“还有孙坚大儿子孙策也是不凡,不过现在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

    “呃……将军你说的这些俺老典都知道了,不过你说叫黄忠的家伙很厉害,到时候可要一定让他给俺比划比划。”典韦对自己武艺可是很自信,他也不认为杨辰说的黄忠有多厉害,连见面都没有见过,很有可能名不符实,典韦这样猜想。

    短暂歇息后,杨辰就召集一众重新上路,三千骑兵经过长社之战几乎没有损失,都是从杀戮匈奴中历练出来的,谁没有见过血,而且杨辰给予他们的待遇足够丰厚,杨辰一说启程,三千铁骑带着滚滚烟尘向南奔去。

    当杨辰看到宛城城墙时都已经是深夜了。夜里,宛城城墙上一把把火把燃烧着,从远处看去,可以看见城墙上模糊的身影防范黄巾贼军偷袭,可以看出孙坚治军严谨。这样情况杨辰似乎早有预料,他没有见过孙坚,也不确定能不能夜里放他进城,看样子是希望不打了。

    骑在马上,杨辰摸着怀里一卷竹简,这是皇甫嵩写给孙坚的一封信。皇甫嵩也考虑到孙坚与杨辰两人从未谋面,互相信任就是个难题,更别说破黄巾了,所以才写了这么一封信意思是让两人好好合作,共破黄巾。再说孙坚刚参军时皇甫嵩对孙坚有提携之恩,看在皇甫嵩的面子上就结果就不一样了。

    杨辰一挥手,那传信斥候就到了杨辰跟前,“你去宛城把这封信交给孙坚将军,咱们能不能到城里过夜就看你了。”杨辰这样交代。

    “诺,将军!”那斥候接过竹简,骑着马变向宛城方向奔去。

    宛城城墙距离越来越近,斥候这时候放慢了速度,到了城墙上弓箭射程之外。城墙上守城的士兵也早已经注视着城下一骑,但对方只此一人任谁都不信是来攻城的。

    “哎,那个谁!不要再往前走了,说说你是干什么的?”城墙上一小兵,看着下面杨辰派来通信的斥候呵道。

    “城墙的兄弟,在下是雁门太守杨辰将军的信使,我家将军前天已经攻破长社黄巾,现在特意来宛城帮助你家将军攻破黄巾。”

    这个时候杨辰的名字早已经传遍大汉南北,能做到面对异族烧杀抢掠、不管老幼一个不留的也只有杨辰了,就连幽州公孙瓒也没有说带着白马义从四处找乌恒麻烦,更没有赶尽杀绝。尽管处于南方孙坚军中一小兵,也是听说过杨辰的大名,放下就放松了几分戒备:“原来是杨将军派来的,在下早以听过杨将军大名,有他来这黄巾逆贼就可破了。”

    “城墙的兄弟,快快通报你家孙将军,我们将军亲率三千铁骑来援,就在不远处,现在需要进城歇息,快去通报!”几百米距离,斥候扯着喉咙向城墙上孙坚将士喊道。

    那小兵倒也机灵,并没有被轻易说服,报上杨辰的名他还是有所怀疑:“那你可有什么信物,有信物了我就跑一下腿上报大帅。”

    “这里有皇甫将军书信一封,皇甫将军与你家将军有旧,你家将军看了定会明白。”

    “那好,你上前来,把那把那书信送入城里。”

    ………………

    送信的斥候骑马到城墙根下,城墙上就吊下来一个筐子,斥候把杨辰给他的竹简放了上去,就在原地等着孙坚消息。

    那小兵接过信,一溜烟就往城里去,孙坚临时住的地方距离城门并不远,要是有黄巾攻城刚好可以及时指挥,到了孙坚府上,那小兵说明缘由,由亲卫带着他把这件事报给孙坚。

    一座普通院落的房间里,孙坚此时正那着洁白丝布擦拭着古淀刀。尽管在夜里,刀身仍闪烁着亮光,这把刀处自孙家祖传,传到孙坚手里孙坚格外爱惜,孙坚从一个没落家族,硬生生用这把刀杀出一条血路。

    正在这时,孙坚亲卫走到房间里:“将军,外面有一骑,说是长社皇甫嵩将军带来书信,另雁门太守杨辰率三千铁骑来援,听说已到城下。”

    “哦?”孙坚起身,轻轻抚摸古淀刀刀身,又慢慢放回刀鞘中。“老将军传来书信,杨辰,‘呵呵’,你去把那信使带上前来,我有话要问。”孙坚琢磨了一下便想的七七八八,不过军中要事不能光凭想想,杨辰这个名字也时常入孙坚耳中,所以才想把信使叫来一问。

    片刻,孙坚亲卫赶忙跑去,把城外送信的斥候接入城内,又带到孙坚面前。

    “不知你家将军来此有何事?”孙坚是南方人,身形却甚是高大,走到那斥候面前给斥候强烈的压迫感。

    “我家将军前天刚破长社黄巾,并且生擒波才。想到宛城尚有黄巾逆贼,又经的皇甫嵩老将军同意,特来相助孙将军。”送信的斥候有惧于孙坚的气势,还是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他又道:“想到孙将军与我家将军并不相识,老将军特意写了书信送来。”

    “那信呢?”

    “将军,书信在这里。”那亲卫见孙坚问起书信,赶忙把书信递了上来。

    孙坚把竹简接过来,借着屋内烛光一看,确实是皇甫嵩的字迹,又看了一下信中内容,当下决定:“走吧!咱们出城迎接你家将军。”

第062章城门校尉() 
黑夜里,城门缓缓打开,三千铁骑一齐涌进城内,“哒哒哒”的马蹄声敲打着城内青石板,让原本寂静的夜里变得嘈杂起来。

    进入城内,孙坚很快给杨辰等人安排了住所、食物等一系列必须用品。杨辰的到来,可以来说能给孙坚很大的帮助,孙坚的部队来自南方,根本就没有骑兵,只有骑兵才是破开敌人的利剑,为此,孙坚趁夜设宴为杨辰接风洗尘。

    宴席上,孙坚坐在主位,杨辰、孙策分坐两旁。当看到杨辰的时候,孙坚也为杨辰的年轻而惊讶,要知道他才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现在却与自己到了平级平坐的级别。

    “杨将军,久闻你大名,没想到这么年轻,这次有将军到,破黄巾定会轻松不少!”刚才在夜里看不清楚,这时候孙坚才不得不对杨辰的年轻感到惊讶,他举起酒杯向着杨辰道:“来,杨将军,这杯酒敬你,祝咱们旗开得胜。”孙坚这个样子在一旁的孙策也有模有样的学着。

    杨辰同样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能跟孙将军共破黄巾是我的荣幸,我早就听皇甫将军说起,孙将军勇猛无敌,每逢战阵必先争先,大小经历无数丈,这次同样也是我杨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