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爱卿,你且说来听听是何办法?”嬴政表情很是兴奋,原来这朝中还是有能人的。
张苍躬身行礼道:“臣下不喜欢摇唇鼓舌,对于策论更不敢堂而皇之评论,只希望王上给臣下三千兵马即可,若是解决不了邯郸流寇,臣下甘愿受罚。”
嬴政点头,“张爱卿所说有理,既然如此,便让王将军拨四千兵马与爱卿,望爱卿能够为帝国平定流寇。”
本来陆言说是要两千的兵马,张苍以为不够用,所以又加了一千兵马,秦王也以为不够用,又多加了一千兵马。
使得平白无故多了两千兵马也是出乎张苍的意料,“王上厚爱如此,臣下定当竭尽全力,平定流寇。”
本来咸阳宫殿之中的冰冷似乎又好了许多,张苍接了此事之后,整个咸阳宫似乎温暖了些许。
刚离开咸阳宫,李斯就把张苍拦了下来,心中很是担心张苍是意气用事。
“师弟,若是想博得帝王信任,也不至于用这种办法啊,我听说北方流寇凶狠狡诈,你这样做岂不是和送死无异乎?”李斯焦急的说道。
张苍只是摆了摆手,“师兄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
“你那点学问我还不知道,不是师兄说你,给你一万兵马你都难解决事情,还开口三千兵马。”李斯冷嘲道。
虽然是同门,张苍也不和李斯理论,只是让李斯静观其变而已。
看到张苍如此执着,李斯甩了甩衣袖向着自己的府中走了过去,“这事情砸了,师兄也难救你。”李斯有些叹气的说道。
第16章 绞尽脑汁绘连弩()
此时的陆言趁着张苍去上朝,一整天都待在书房之中,书桌之上铺着一张羊皮纸,陆言的手中拿着一块黑炭静静地发呆。
期间玉婉和陆敬来叫陆言好几次,陆言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最后还是张文儿把米粥端到陆言的身旁,才稍微吃几口。
如今已经在师傅面前夸下海口,再不拿出来一点厉害的东西,真是没法出门了,于是乎,陆言便想到了连弩的制作。
平时只觉得连弩厉害,但是并没有人认真的关注,现在想想真是煞费苦心,陆言也终于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
“子玉,先休息一会吧,再简单的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想起来的。”张文儿有些担忧的说道,好长时间没有见到陆言这么认真了,突然来这一套也挺让人担心的。
“没事的,文儿,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能不能到咸阳城中帮我找一些能工巧匠过来。”陆言有些无奈的说道,自己本来就不是木匠,这种情况下必须利用身边的资源,多找一些这方面的专家过来。
看到陆言这么认真,文儿也不好意思多做打搅,只得听陆言的话,出去找一些能工巧匠过来,虽然不知道要干什么,按照他说的做就行。
陆言想了半天,才拿起木炭在羊皮纸上涂画,箭槽、弩身、拉杆,还有什么牵引钩之类的,先在羊皮纸上画好。
然后再把这些努力的拼凑在一起,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仔细琢磨,似乎还是有些道理的,除了一个牵引绳之外,所有的物件全部齐全。
看着上面有些狼狈的图纸,陆言后仰在椅子之上,轻轻舒了一口气,忙活了半日,总算有点成就了。
此次陆言让张苍接下来这个任务,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对古代弩的制作胸有成竹,可是没有想到,完全是自己太自信了,不过还好,整体构造已经完成,上面的原理也很清楚。
但是具体的实战效果怎么样,还是需要匠人们前来制作成样本实验才知道,陆言刚把眼睛闭上,准备微眯一会,张苍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朝服都没有来得及换下,便来到了书房之中,看上去还有点小激动,“师傅,你这是?事情成了?”陆言疑惑的说道。
张苍当即在陆言的身前做了下来,“成了,我已经在秦王面前接下了扫清六国流寇的任务,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还有就是本来的两千兵马现在翻倍变成了四千兵马。”
没想到昨天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办好了,当真是雷厉风行,也该抓紧时间制作古代弩了,这样的话行事应该会快一点。
见到陆言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张苍有些茫然,“子玉,你不会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事情吧,我算是帮你揽下了。”
张苍说着向书桌上看了过去,毛笔竹简都被收了起来,上面铺着一张羊皮纸,纸上放着一块木炭,上面涂画的东西张苍根本看不懂。
“子玉,你一天的时间不会都在搞这个事情吧。”
“嗯,这个东西搞好了,扫清六国流寇会简单一些。”陆言缓缓的说道。
“那你搞好了吗?”张苍再次问道。
“这个嘛,有点难度,文儿已经去请能工巧匠去了,这些匠人看着我的图纸肯定能做出来的。”陆言颇有自信的说道。
张苍有些怀疑的看着陆言,扫不清六国流寇,简直就是师徒两人的火坑,肯定完蛋,到时候不仅相国,秦王那边都不好交代。
“反正为师一切都听你的,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换身朝服便去咸阳宫取虎符兵权,估计三日之内就要出兵。”张苍摆摆手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师傅放心吧,就算没有这东西我也能解决流寇。”陆言对着张苍的背影喊道,现在的人也太忧心忡忡的了吧。
眼前的羊皮纸上的涂画确实有些模糊,陆言随机又取出一块麻布,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小心的复制了一遍。
第二日,陆言便把自己的图纸拿到了后院之中,张文儿总共请来了五名匠人,全部都是五六十岁的长者,这也是陆言特意安排的,毕竟年轻的话技艺不精,这些人搞不好就有鲁班大师的门人也说不准。
庭院之中,茶水具备,五名匠人围着陆言的图纸仔细的观摩,有的眼神迷离,有的眼神激动,更有的只是摇头,不知道如何是好。
“诸位老师,难道不行吗?”陆言认真的问道。
“公子,不是不行,只是这牵引绳不知道何物可以代替。”其中一名老者略作思考的说道。
陆言只是笑笑,快速跑到屋内取出一条很长的绳索,左看右看也不像是麻绳一类的东西,而且还附有弹性,原来是晒开的牛筋绳子。
“还请诸位动手吧。”陆言把牛筋绳子摆在中间说道,几人见到最难的一部分已经解决,也就开始制作。
毕竟都是几十年的老匠人,陆言只需要稍加说出自己的意思,老匠人便可以很快的理解,不到半日的时间,五名匠人便做出第一个古代弩。
样子虽然有些古怪,但是箭槽内可以装下三只弓箭,上面的拉杆还比较精致,牵引绳以及扳机似乎还都不错。
陆言轻轻接下古代弩,仔细的把玩,看来这种东西能不能使用,还是要示范一下的,“诸位老师辛苦了。”陆言躬身说道。
几位匠人立即还礼,“老夫做木匠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有这种兵器,真是大开眼界,敢问公子,此物名为什么?”站在最前面的老头说道。
“这乃是弩,威力比弓箭稍强,可以连发三箭。”陆言举着古代弩说道,虽然不比诸葛连弩,但已经很是不错了。
陆言在距离靶子十多米的地方站定,手拿连弩对准靶心,右手拉动拉杆,扳机转动,随着一阵破风响声,三支弩箭同时飞出。
“嗖嗖。”力道很大,陆言紧握弓弩才不至于后退,而且准头有些稍偏,弹了弹衣衫,陆言又把弓弩递给了老匠人。
“你们五人从此就在府中工作吧,你们一年挣多少,府上会双倍给你们,但是你们一定要认真探讨弓弩的不足之处。”陆言淡淡的说道。
几名老匠人见到陆言如此厚待,立即下跪,有些感激的说道:“吾等定当竭尽全力。”或许这就是他们的铁饭碗了。
第17章 胜任副将会李斯()
忙活了两天的时间,看着这仅有的一把弓弩,陆言心情也是很激动的,到时候稍加训练一百名士兵,绝对是这个时代的特种兵。
但是就目前来看,用于扫清流寇想必有点难度,还是需要多加改进才行。
五名老匠人在府内受到陆言的照顾,做事无不尽心尽力,本来陆言打算这次用弓弩对付流寇的,万万没想到原本两千的兵马变成了四千,如此一来,哪还用得上什么弓弩,况且秦王收归天下兵器铸成铜人,也使得士兵和平民之间的有了很大的实力差距。
虽然带兵的是张苍,陆言心中难免也有些小激动,这件事情总体看来是他规划的,无论怎么说,张苍肯定会来找他的。
书房之中,张苍拿着虎符转来转去,心中也是没谱,他是荀子门下,主要学习的法家思想,这虽然不是带兵打仗,但是这种剿匪事情他也做不来。
“师傅,要不要把子玉叫过来,我看这件事情你也难以胜任。”陆敬很是直接的说道,丝毫不给张苍面子。
“子文,你这是在贬低师傅吗?”张苍放下手中的虎符,斜眼说道。
陆敬连忙摆手,“我到没有这个意思,我想说的是师傅很聪明,但是子玉好像对这个方面更加的了解。”
这才使得张苍有些满意,“去把子玉请来,我有事情和他说。”张苍无奈的说道,升官什么的现在可以放一放,必须先有一个万全之策保全自己。
陆敬立即跑了出去,此时的陆言正在院子之中喝着茶赏着花,毕竟三天才去一次咸阳宫,所以陆言现在的工作还是比较清闲的。
听说自己的师傅找他,当即放下手中的清茶,与陆敬同时赶到书房之中,此时的张苍依旧把玩着手中的虎符。
这件事情可把张苍愁坏了,所有人都不敢接的活他却接了下来,现在想想,真是有些冲动了,就秦王那个暴脾气,这种事情办不成估计辞官都难以实现。
“师傅,你找弟子有什么事情吗?”陆言淡淡的说道。
张苍见到陆言走了过去,随即把手中的虎符扔给了陆言,“子玉,这件事情是你揽下来的,还是由你去办的,而且秦王准我任意安排将领,如今我为主将,你和陆敬为副将,为师教了你三年的刀枪棍剑,这才你们也正好表现一番。”张苍一本正经的说道。
“师傅所言极是,弟子谨当从命,不过师傅你老人家此次和我们一起去邯郸吗?”陆言缓缓的说道。
张苍顺了顺胡须,只是一个劲地叹气,“这个事情我觉得你们可以办成,我决定和你们一起过去,但是你们去邯郸,我去新郑,最后我们在咸阳会合就行。”就算如此,张苍依旧表现的很委屈。
陆言二人在下面眉头微皱的看着张苍,合着我们去打仗,师傅他老人家去旅游,亏他还是当朝大夫,陆言以为张苍在历史上很厉害呢,原来不过如此。
“知道了。”陆言和陆敬同时有气无力的说道。
‘你们两个不要如此丧气,按照子玉而言,本来两千兵马就可以解决,为师现在给了你们四千兵马,难道你们还不知足吗?”张苍得意的说道。
陆言正要反驳,这时文儿却从外面走了进来。“爹爹,大伯来了。”文儿举止很是恭敬,虽然是一家人,仍不忘礼节。
“大伯,文儿什么时候有大伯了。”陆言心中暗道。
这个时候,张苍面色有些不悦,“让他进来吧,他是相国我是大夫,哪有低品级谢绝高品级之礼。”
听到张苍如此说,陆言算是明白了,这张文儿的大伯原来就是相国李斯,虽然陆言知道这个人,但是还没有见过呢。
秦王朝的建立,李斯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思想有些神经,做一些自己都没有谱的事情,竟然拥立胡亥,才导致后来夷三族的悲剧。
张文儿当即出门去请李斯,陆敬立即在书房之内摆上茶水,然后和陆言半跪在张苍的面前,平时可以随便,但是有客人来的时候,师徒礼仪一定要到位。
“师傅,相国这个人怎么样?”陆言试探性的问道。
“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嫉贤妒能,比自己能力弱的人,努力提拔。”张苍深沉的说道,陆言亦是点头,看来张苍看人还是可以的嘛。
片刻之后,李斯便来到书房,身穿常服,头戴玉冠,虽然六十岁左右,气色尚好,一副文雅稳重的样子。
“师弟,我来还是为了昨天的事情,我劝你还是向秦王说明情况,我在旁周旋,或许可以免罪,若是此次事情失败了,必殃及全门。”李斯心平气和的说道。
张苍没有说话,只是递过去一杯清茶,“师兄先用茶,有什么事情做下来说。”
李斯无奈,只得坐下来,“师弟,这两位是?”李斯有些疑惑的看着陆言二人说道。
“这两位是我的门生,陆言陆子玉,陆敬陆子文。”张苍和气的介绍道,刚才的阴沉一扫而过,看来师傅也是一个变脸的专家。
“弟子见过李大人。”陆言二人立即叩首说道,李斯慌忙受礼,示意二人不必如此。
此时书房之内很是沉寂,没有一个人开口,李斯思考了片刻,稍微放下手中的茶杯,“师弟,你如此自信,想必是有什么方法,不如对师兄说说。”问的很是诚恳。
可是张苍哪有什么办法,这都两天了,陆言还没有具体说出来方法,只是有些茫然的看着陆言。
陆言则是假装没有看见师傅的脸色,故意不和张苍的视线相交,李斯看到张苍这副表情,心中更是没谱。
他这么好心的来劝张苍,并不是他有多担心自己的师弟,而是害怕师弟犯罪,牵连自己,秦朝律法的连坐可不是闹着玩的。
“师弟,你可是真够大胆的,心中没有计谋,还敢逞英雄!”李斯有些微怒的说道。
张苍立即起身躬身,“师兄放心,这件事情就算办不成,我也不会连累师兄,所有的事情我会全部受罚,你就勿要多虑了。”语气之中有些央求。
李斯见状有些叹气,甩袖向着外面走去,“你最好能如此。”
第18章 调兵遣将赴邯郸()
本来陆言以为张苍是说着玩的,鬼知道真给了自己一个副将的职位,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张苍竟然先行一步真去了新郑。
陆言辛辛苦苦为自己的师傅谋官职,哪知道自己的师傅还在享受,看来陆言天生就是劳碌命啊。
当日扶苏公子与蒙毅亲自来送行,就目前来看,陆言朝中似乎就和扶苏和蒙毅的关系比较好,至于赵高和李斯那都是一面之缘。
“子玉年纪虽小,却敢于去扫清流寇,大秦有汝,必能成功。”扶苏躬身说道,虽然只和陆言相处过两天,但是对于子玉的印象那是相当之好。
“多谢公子夸奖,臣下一定尽心尽力。”陆言笑着说道,同时跃上马匹,陆敬则是紧随其后,这个时候的陆敬还是没有官职的,只能算是一个随军。
扶苏很是欣慰的看着陆言,“子玉归来之时,我必禀告父王,封子玉为詹事,位列九卿之一。”声音很是洪亮。
陆言在马上自然是心中窃喜,不过依旧表现的很是淡定,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镇定,以在扶苏面前表现出君子气概。
蒙毅在后面看着陆言亦是倍加尊敬,“子玉十六岁尚且如此,日后必是帝国顶梁之才。”扶苏没有反驳,淡定的点了点头。
三年的时间,陆言终于有机会离开咸阳了,心情还是比较激动的,当初来的时候只有三个人,这才出去的时候却有四千人马,何等的威武。
咸阳距离邯郸也不是太远也不是太近,大概七百余里,四千马匹行动起来最多也就是十多天的事情。
陆言活这么大还没有杀过人,这恐怕是他第一次出兵,所以相当之谨慎,临走之前,连夜让五名匠人打造了两枚袖箭。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自己的命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虽然陆言学过格斗之术,但是随身配剑也是必须得,此时的陆言身材略显清瘦,各自一米七五左右。
“子玉,我们的计划到底是什么,这些天你只字不提。”陆敬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想想还不如和张苍一起去新郑呢。
“兄长你就放心吧,这次我保证你可以升官发财。”陆言很是自信的说道。
有了陆言的这句话,陆敬也就不再担忧,反而多了一些勇气,虽然陆敬的智商不如陆言,但是身材绝对是碾压。
两人共走了半月有余才来到了邯郸附近,当时邯郸已经改成郡守,当地太守听说秦王派人前来扫清流寇,心中也是高兴。
出门十余里亲自迎接陆言二人,邯郸郡守乃是一名老者,身着绫罗,面容红润,丝毫不像是被流寇搅扰的样子。
“在下邯郸郡守李清特来拜谒将军。”老者躬身行礼道,说来这李清也是大有来头,当初乃是吕不韦的门下,此人高瞻远属,知道吕不韦为官不谨慎,早晚会出事,特意恳请始皇帝封自己为邯郸郡郡守,远离朝堂之祸。
“太守多礼了,鄙人小将陆言陆子玉,这位乃是我的兄长陆敬陆子文。”陆言两人随即下马躬身行礼道。
三人客套几句,便向着太守府赶了过去,到了太守府才知道李清能够这么安稳是有原因的。
整个太守府的外围有着一圈护着府门的大河,同时内部还有着四堵墙,可以说是无坚不摧,况且邯郸城内本来就有城府,简直就是城中城。
虽然这李清不会打仗,但是这城墙修建的很是坚固,陆言那是一个服气,晚间时刻,所有的士兵全部安放在城外,只有陆言二人进城。
李清酒过半酣,陆言这才提起流寇的事情,“李太守,这邯郸如此坚固,何来的流寇,莫非太守假传诏书?”
本来还在半醉的李清,听到陆言这句话瞬间清醒了过来,当即俯首跪在陆言面前,“将军明鉴,在下所报都是事情,城外一处荒山之上便是他们集聚的地方。”李清哭丧着脸说道,陆言只是点头,原来这李清也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要不然也不会修造这么厚实的城墙,“这群人可有什么行事规律?”旁边的子文缓缓的问道。
太守缓缓起身,“启禀二位将军,这些人本是六国余孽,若是城中亦或是方圆之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