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良稍微走近,有些意思的看着眼前的少年,一开口就是为大家担忧,让人莫名的有些可笑。
“我与诸位,立在此处,神采飞扬,身通体长,有何可担忧,天下之间,七国初定,人民衣食无忧,又有何可担忧,小小年纪说出如此大话,又是何意?”张良似乎在打趣陆言,毫不在意的说道。
陆言自然同意张良的话语,立即点头,后面的卫庄和白凤哪有这等时间与陆言磨合,立即走上前来,有些凶神恶煞的看着陆言。
第七章 言为流沙明局势()
见到卫庄两人有些不善,陆言立即后退,连忙说道:“诸君且慢,我是来救各位的,各位如此对我,实在说不过去。”
“你一个小毛孩有何能耐,况且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危险,也不需要你来解救。”卫庄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陆言也不在打哈哈,神情突然变得很正式,张良示意卫庄两人不要如此无礼,在此说一下,流沙在七国之前由韩非子和卫庄创立,但是卫庄的地位却不如后来的张良。
“如今天下既定,秦王一统,本来无事,可你们却要去刺杀秦王,暂且不说能不能成功,纵使成功了,天下定会大乱,如此局面谁来收拾。”陆言自信满满的说道。
张良有些疑惑的看着陆言,“这件事情你怎么知道的,莫非是谁泄露了秘密。”张良说着扫视周围,屋内的人全部摇头,这刺杀秦王可是大事,就算自己的至亲都不敢说,怎么可能会说给这小子听呢。
“子房兄长勿忧,这件事情我只是猜测而已,诸位本不是一国之人,如今却聚在一起,而且还在此处隐秘商量,不是刺杀秦王,又有何事需要如此。”陆言负手说道。
张良听后啧啧称奇,其实这历史情节大致差不多,自己过来横添一笔,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为了不让留侯张良少受几年的罪,陆言如今只有一不做二不休了。
“子玉尚只有十几岁的年龄,竟然分析问题如此缜密,在下佩服。”张良随即拱手说道,众人见到陆言如此聪明,更是不敢小觑此子。
卫庄和白凤立即让开,张良立即把陆言请到了上座,陆言可以很自信的说出来,自己若是早来几年,这天下都是自己的。
“子玉,还请你为吾等解惑,我本韩国贵族,如今韩国被灭,故与六国隐士相聚一起,准备刺杀秦王,以慰六国勇士的在天之灵。”张良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件事情已经商议了很久,但是依旧不知道如何下手,今日又把所有人召来,依旧没有什么方法。
“子房兄长,以在下看来,这件事情可以先放一放。”陆言毫不避讳的说道。
卫庄当即走了出来,“这件事情必须做,而且不能等,我兄长韩非子不能就这么白白死了。”
看到卫庄如此气愤,陆言有些茫然,没想到韩非子还有这么一个死党,陆言心中也是独自估量着。
想了一会而,心中也算了然,韩非子好像是公元前二百二十多年去世的,好像是刚去世没多久,但是这一切不都是李斯的主意吗?
“韩非子去世确实让人心生痛楚,若不然的话,韩国有此人,肯定会使得韩国风光无限,卫庄兄细细想来,这件事情也怪不得秦王,究其根本,不还是因为韩王无能,活生生的吧韩非子推入火炉,李斯在旁又加了一把柴禾。”
陆言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无论何事都是娓娓道来,张良在后面亦是不断的点头,他也认为卫庄有些冲动。
卫庄听到陆言如此说,一时间也无法反驳,“还请子玉教我。”卫庄很是诚恳的说道。
“天地之法,执行不殆。这乃是流沙的宗旨,何为天地之法,不就是上天安排的事情吗?秦王即位,难道不是上天安排的吗?现在的秦王虽然税收很多,但是百姓可以过活,想必日后秦王会有新政,百姓们的生活在未来依旧还是一个未知数。”
陆言说着看向了张良,子房如此聪明,只希望他明白自己的意思,自己现在就要去咸阳了,趁着秦王朝还没有倒台,还能求个一官半职,只希望太平的时候这些人不要去惹事生非就好了,过了十几年大家都有表现的机会,何必这么着急呢。
“子玉的意思是让我们静观其变,这秦王的天下到底如何现在还说不准,日后百姓安居乐业的话,刺秦王就是得罪天下,若是以后秦王失政,天下纷乱,到时候刺杀秦王也方便,也算是为天下做好事,子玉是否?”张良看着陆言说道。
陆言自然点头称赞,张良果然是聪明世无双,只是几句话便道明了其中的道理,不过卫庄等人依旧一脸茫然。
“当初荆卿刺秦,由于不善导致失败,秦王对于这样的事情更是严加防范,君等与荆卿相比,又有几分实力?”陆言继续说道。
卫庄等人也是低下了头,荆轲当初带着燕国督亢地图都没有成功,如今他们更是没有机会接近秦王,谈何刺秦。
陆言心中很是得意,不过脸上表现的很是淡定,这两条足以说服张良,毕竟六国初定,张良归隐几年,好好学习权谋术数,也省的刺秦失败颠沛流离。
若是张良没有遇见陆言,搞不好就要去刺秦,然后失败,最后改名换姓,过着生不如人的生活,那又是何必呢。
“吾等确实不如荆卿,刺秦希望自然渺小。”卫庄低声的说道。
陆言喝了一杯茶,缓缓从木椅上站了起来,这种衣服穿着真的不舒服,行动起来一点都不方便。
“以在下之计,各位暂且归隐,胸中藏于器,以便待时而动,若是秦王失政,出山刺秦未尝不可。”陆言很是认真的说道。
本来这帮人还打算刺杀秦王的,尤其流沙组织,对于刺秦很是执着,听了陆言的一席话,心中不免有些动摇。
“诸位以为子玉之言如何?”张良向着屋内扫视一遍,并无人说道。
刚才各个还向愤青一样,如今已经全部平复,“在下的意思也不是打消各位的念头,只希望诸君顺势而为,顺时而动。”陆言再次强调道。
见到无人说话,陆言当即向着屋外走了过去,张良立即上前挽留,“君虽年纪尚轻,所说皆是金玉良言,子房受教,不知君何往?”
陆言回身行礼,“在下此去咸阳,看一下秦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顺便拜访我父亲的故友,实在不能多陪兄长了,以后有缘的话,我们还会再见的。”
“望君一路顺风。”张良等人齐声说道。
陆言只是笑笑,“子房兄长,若不刺秦,还可以有几年的好时光,望君三思。”陆言附耳对着张良低声说道,如今也只能帮助张良到这里了。
第八章 咸阳寻访拜张苍()
此刻陆敬和玉婉也在客房之中等着陆言,就不见回来,心中难免有些担忧,毕竟陆言年纪尚小,自然是不放心。
“陆敬少爷,三少爷不会有什么事情吧?”玉婉在房间之内来回踱步,不知道如何是好,陆敬表现的相当淡定,只是在木椅上坐着。
玉婉话音刚落,陆言便从门外走了进来,玉婉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陆敬当即起身走到陆言身边,“子玉,这么长时间干嘛去了?”
“只是去周围走走,让玉婉姐和子文兄长担心了,若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先赶路吧,毕竟到了咸阳才能不为钱财担忧。”陆言缓缓的说道。
其实吧不着急也不行,万一秦王统一了度量衡的话,自己这些齐国的钱币就废了,必须立即赶到咸阳,顺便学习一下文字和礼节。
玉婉听到陆言如此说,也是立即收拾行李,在新郑这边停留太久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如早到咸阳安顿下来。
三人在新郑停留片刻,又向着北边行进,此刻的秦王正沉浸在统一六国的喜悦之中,大肆建造六国宫殿,可谓是劳民伤财,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六国罪人。
稍微比预计的时间短了两日,便从新郑赶到了咸阳,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到张苍的消息,现在咸阳之中担任上大夫。
也算是三公九卿之列了,人家毕竟是李斯同门,怎么说李斯也要稍微提拔一下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当然了,韩非子是个例外。
张苍的学问不如李斯,所以对于李斯来说没有威胁,但是韩非子就不一样了,人家是真有才学,加上荀子点拨,更是厉害的不得了,这种情况下不加以排挤,自己的饭碗可就丢了。
李斯其实也不想杀害韩非子,只想让他吃点苦头,哪知道韩非子在牢狱之中也不安生,还要写诗什么的,万一写到李斯的错处,岂不是都要完蛋,李斯只好以绝后患,后来听说李斯也很后悔。
反正人是他毒死的,至于后悔不后悔没人知道,经过一路上的询问,终于在咸阳东门的巷口之中找到了张苍的住所。
“少爷,前面应该就是张苍先生的住所,现在是否求见。”玉婉走在最前面说道。
“既然来了,肯定去求见,子玉我们走。”陆敬有些激动的说道,走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从临淄来到了咸阳。
陆言被陆敬拉着,仓促的来到了张府的门口,张府整体来说比较朴素,不过门口还有两个看门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两人走到门前,立即恭敬地站在原地,府门外的守卫有些茫然,平天白日的,两个少年来到这里莫非是有什么事情。
“大人,这里有封书信麻烦帮忙交给张大夫,就说齐国故友来访。”陆言说话间从袖中掏出那信封。
守卫见到这少年如此懂礼,以为是哪家的公子,自然不敢担待,拿着书信便向着府内走了过去,此时的张苍正在府中看着文书。
秦王此刻刚刚下令,要扩建咸阳宫,继续从海内外征调民夫,同时六国的长城要开始修建,主要是把七国长城连在一起。
张苍看着这些文书,不禁有些失落,毕竟始皇帝刚刚统一六国,就这么耗费财力,恐怕会使得民怨沸腾。
就在这时,外面的守卫也走了进来,张苍平时比较平易近人,所以守卫们对他愈是恭敬有礼。
此时的张苍只有三十五岁,不过在秦时,年龄也算不小了,毕竟女有十四出嫁,男有十五娶亲的事情。
“启禀老爷,外面有两位少年求见,同时取出一封书信,要我交给老爷,说是老爷在齐国的故人。”守卫认真的说道。
张苍点了点头,守卫立即把手中的书信递了过去,张苍本是齐国人,说是齐国故人也不见外。
不过早年间离开齐国求学荀子,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齐国,哪来的故人,当真是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学成归来,经过举荐先是在秦国当客卿,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终于成为大夫,现在的张苍只有三十五岁,也算是比较成功的人士了,但是还不能和自己的师兄李斯比肩。
缓缓拆开信封,仔细读了一篇,原来是十多年前的故友陆有明的书信,当初陆父,也就是陆有明,乃是齐国上大夫,曾经接济过张苍。
张苍为感激陆有明,便写了一封书信,若是日后陆府有难,完全可以凭借着这封书信来找自己求救。
没想到事隔多年,还真有人拿着书信登门造访,真是缘分,张苍立即吩咐管家把三人请到了府内。
陆言丝毫不敢无礼,陆敬初来咸阳,心中亦是激动,玉婉更不用说了,根本没有见过世面大世面,更不用来咸阳大夫的家中了。
三人并排来到张苍的书房之中,虽然陆言年纪尚小,不过张苍依旧以客人的方式接待了陆言。
张苍看到陆言眉目清秀,眼神凌厉,很是欣慰,遂命令管家沏茶,看座。
“不知几位是陆有明兄长什么人?”张苍缓缓的问道。
陆言起身行礼,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不像陆敬那般紧张,“小子陆有明少子,陆言字子玉,这位是我的堂兄陆敬,字子文,旁边的这位乃是家仆玉婉姐姐,如今家道中落,还请张先生收留。”
张苍很是诧异,眼前的这小子虽然只有十几岁,说起话来竟如此流利,而且不惧场,心中对他更是敬佩。
“没想到有明兄长生了一个好儿子啊。”张苍抚须说道。
“家父与两位兄长因为乡中的事情征调为民夫,家母如今在叔父家中度日,小子不才特来投奔张先生。”陆言很是认真的说道。
张苍眼神之中略显惋惜,“子玉,你可习得经书?”
“不曾。”
“你可尚武?”
“未有师傅肯收小子。”
几句话下来,陆言对答如流,更是让张苍喜爱,小小年纪就如此,日后必成大器,张苍心中想着,也逐渐有了一个决定。
此子天赋极佳,稍加培养定为天下执牛耳者。
第九章 师从张苍习诗书()
陆言的来到,亦是使得张苍心中无限欢喜,一眼便看出来陆言的不同之处,当日就收了陆言三人为徒,有可能是爱屋及乌吧,玉婉虽然是丫鬟,但是张苍似乎并不歧视。
张苍收自己为徒弟,也使得陆言心中颇为激动,因为张苍在此之后还有一个徒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长沙太傅贾谊是也,这些都是后话。
陆言也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学习书法文字,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的融入这个社会,陆言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日后肯定可以封侯拜相。
次日,张苍便收拾好了一间屋子,摆了四张木桌在房中,因为除了这三位之外,张苍还有一个女儿,是名张文儿。
张文儿年龄不大,只有十二岁,不过长的甚是机灵,也是张苍最为宠爱的一个女儿,张苍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是膝下无子,也是人生的遗憾。
每天张苍上午上朝,下午便教习陆言四人,陆言因此也和张文儿的关系甚是友好,陆言毕竟是二十多岁的思想,所以学习东西很快,也使得几人异常羡慕。
陆言所学习的东西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就是权谋术数以及数学,你没有听错,就是数学,说来也是奇怪,张苍这个人对于数学相当之喜爱,导致陆言等人也要学习。
玉婉和张文儿另外学习琴棋书画,而陆敬和陆言还要学习舞刀弄棍,用来防身,怎么说张苍也是上大夫,所以对于衣食住行根本就不用担心。
房间之内,张文儿和陆言坐在前面,玉婉和陆敬坐在后面,张苍每天所教的的东西都是兵法以及谋略,偶尔也会教一些诗词歌赋,尤其是楚辞,乃是张苍先生的最爱。
陆言在这些方面学习的非常快,可能有些东西就是天生的吧,楚辞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到了陆言就可以朗朗上口。
“师兄,你喜欢这种生活吗?”这天陆言正在看孙膑的策论,张文儿从后面很是认真的问道,使得陆言也是有些茫然。
“师妹为何如此发问?”陆言收起手中的策论,看着张文儿说道。
“如今咸阳也算是个太平地方,我怎么感觉我们学习这些琴棋书画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意思,到后来也用不着。”张文儿终于吐露出自己的实话。
陆言当即摸了摸张文儿的头,哪知道张文儿突然窜开,“师兄,男女授受不亲。”张文儿有些惊恐的说道。
这句话把陆言说的有些尴尬,现在他看待张文儿只是以大人的眼光看小孩,殊不知,陆言现在也是小孩子。
“师兄失礼了,师妹莫怪,不过我们学习的这些东西早晚会有用的,最简单的东西便可以愉悦身心。”陆言缓缓的说道。
可能是张文儿的年龄太小,根本没有听懂陆言在说什么,只是茫然的点了点头,这时后院之中的陆敬有些慌忙的跑了进来。
“子文兄长,有什么事情吗?”陆言疑惑的问道,刚来这里并没有几天,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情吧。
“大事情没有,只是有两位有人求见,一老一少,好像叫刘交和浮丘伯,说是找张苍先生辞别,可是先生不在。”陆敬有些无奈的说道。
陆言听到此话当真是有些莫名的激动,刘交乃是刘邦的亲弟弟,至于浮丘伯更是不用说,乃是荀子的关门弟子。
和张苍是师兄弟,过来拜访辞别也是应该的,陆言慌忙吩咐道:“子文兄长,让玉婉姐沏茶,文儿,你先回房练字去,我去看一下。”
两人听到安培,也是点头回去,此时张苍的府外,一老一少站立,少的刘交只有十几岁的样子,宽额大脸,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国字脸,至于浮丘伯看上去比较儒雅,年龄稍长,和张苍的年龄应该不相上下。
陆言丝毫不敢耽搁,径直向着府外走来,见到果然有人立在门外,立即向前行礼。
“弟子陆言拜见师叔浮丘公,师弟刘交,家师上朝未回,有什么话还请里面说,以待家师音讯。”陆言很是恭敬的说道。
浮丘伯有些茫然,不过看着陆言聪明伶俐,当即眉开眼笑,“刘交,日后可像他学习,师兄的弟子果然不一般。”
三人客气几句,陆言便把两位请到客厅之上,原来现在是太平年间,浮丘伯想带着刘交去山中学习,远离是非。
“陆言小友,不知道张苍师兄何时可以回来?”浮丘伯和气的问道。
陆羽拱手,“浮丘公叫在下子玉就行,家师上朝很久了,估计过不了一时半刻就该回来了,两位可先喝茶静待。”陆言缓缓的说道。
浮丘伯点头,正说话间,张苍也从府外赶了回来,见到浮丘伯也是有些激动,只是听说他要离开,未免有些失落。
客厅之中,浮丘伯和刘交已经起身,张苍本想挽留,奈何浮丘伯去意已决,“师兄不用担心,我只是想静下心来学习师傅所传而已。”
“嗯,这位想必就是你的徒弟吧,一脸福相,日后可成大器。”张苍看着刘交说道,从始至终,刘交一句话都没有说。
陆言也是疑惑,书上说刘交和刘邦的意气相投,应该很活泼才是,没想到竟是一个书呆子,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听到张苍的话,浮丘伯只是摆手,“我观子玉聪明伶俐,又好学,处事行为极为谨慎,张师兄可要悉心培养,日后定不会弱于李斯师兄。”浮丘伯和蔼的说道。
陆言在后面只是挠头,真不知道这个评价是好是坏,陆言当即上前一步说道:“多谢浮丘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