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金银珠宝,水银成的江河湖海都是连连点头,“朕生来锦衣玉食,死后亦是金银珠宝,足矣。”
看到陵墓都能使得嬴政发出这般感叹,可见皇陵的气势恢宏,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更不是一般人能够观摩的。
由于其中有点干燥缺氧,所以只是走了一半便从其中出来,对隗林赞赏有加,称他是为帝国忠心效力的老臣。
“王上,远处的坑室还有许多好东西,还王上带领群臣一览。”陆言在旁边趁着嬴政高兴,当即随口说道。
出了墓室,嬴政当即召来所有文臣武官,一同向着前方坑室走了过去,陆言此时的心情有点小激动。
过会一定要让秦王亲自开口取消活埋奴隶扮作的士兵制度,转而用秦俑取代,李斯在后面亦是眉开眼笑,因为这皇陵建造是他策划的,同时坑室更是他安排人都监的。
行程了千米的路程,便可以清楚看到坑室,章邯见到大部队向着坑室赶来,心中也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王上,前面便是坑室,还请小心。”陆言低声说道。
“陆爱卿勿忧,朕不似老头一般,能走得动。”嬴政有些自嘲的说道。
章邯这时从坑室那边走了过来,看着陆言的眼色,立即行礼,“臣少府章邯,参见王上,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章邯很是恭敬的说道
“爱卿无须多礼,前方带路。”嬴政随口说道。
章邯心中此刻已是有些激动,很是小心的带着嬴政来到最佳观瞻地点,不过是一处平坦的巨石之上,上面能够容纳千余人。
嬴政轻轻踏上,向着坑室看了过去,一眼便瞧见坑室之中的八百余名秦俑,“那些士兵为何在坑室之中一动不动?”嬴政有些惊讶的说道。
听到嬴政如此说,陆言得知此事可成,当即跪在地上,“臣下有罪,请王上恕罪。”
嬴政只是问了一下士兵,哪知道陆言竟然跪了下来,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有罪,使得周围群臣都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陆爱卿站起来说话,朕免罪”嬴政茫然的说道。
陆言稍微弹了弹衣袖,“坑室之中所站士兵,并非真人,而是陶俑,臣得知王上要用奴隶扮作士兵充填坑室,心中觉得有辱我大秦风范,特意让能人异士打造秦俑,立于坑室之中,要比奴隶强上百倍。”陆言缓缓的说道。
“原来如此,我观这些士兵为何一动不动,原来都是陶俑,陆爱卿费心了,这些确实要比那些瘦弱不堪的奴隶强多了,既然如此,全部都用上秦俑吧,当真是唯妙唯俏,亦真亦假,另外骊山行宫行赏。”嬴政很是高兴的说道。
“臣下多谢王上,这件事情还是多亏了章少府,望王上论功行赏。”陆言紧接着说道。
嬴政随即摆了摆手,“你们二人为国立功,都赏,若是用秦俑守墓,皇陵将更加威严壮阔。”
没想到事情开展的这么顺利,嬴政看了一眼就同意了,见到陆言偷笑,嬴政随即撇来异样的目光。
“陆爱卿,今日来皇陵恐怕就是为了这件事请吧。”嬴政有些怀疑的说道。
陆言心中略显惊讶,没想到一眼就被嬴政看破,不过只是偷笑两声,“王上圣明!”陆言当即叩首说道,也不反驳,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奉承秦王。
第55章 骊山行宫论封赏()
见到坑室之中的兵俑,后面的李斯也是倍感惊讶,不过转念一想,这坑室本是自己建造,无缘无故却被陆言夺得头功,心中很是不爽。
嬴政此时指着八百多个秦俑正在有说有笑,陆言也是在一旁不断的解释,后面的百官没有一人敢上前打扰。
偏偏李斯心中愤懑,当即走上前去,“启禀王上,臣下有奏。”李斯突然之间说道,嬴政本来再看坑室,见到李斯跪下立即躬身扶起。
“相国何故如此,有话直话何必多礼。”嬴政缓缓的说道,观瞻了周围的坑室秦俑,嬴政的心情大好,所以并没有生气。
李斯弹了弹衣衫,“臣以为这件事情行不通,秦俑虽然好看,老朽也不否认其唯妙唯俏,但是其建造相当耗费财务,故不如用奴隶方便,况且奴隶本是废人,留着有什么用途,所以臣下以为用奴隶最好。”李斯缓缓的说道。
嬴政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陆言,陆言也是机灵,当即走上前来,“相国差矣,此秦俑并不需要多少的财力,只是黄土上色加以灼烧而已,至于相国所说奴隶,他们死了便无用途,活着依旧可以为大秦效力,何必自损余力以补所不需。”
李斯在旁边眉头微皱,“坑室建造已经有数个年头,完全是王上下令,如今更改,岂不是有损王上威严。”说着就要哭出来了。
“相国之言有理,不过只是朕觉得秦俑确实比那些瘦骨嶙峋的奴隶要好上许多,相国难道不觉得吗?”嬴政突然安慰道。
“这?”李斯经过嬴政这番询问,也是觉得有些语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陆言心中也是觉得蹊跷,其他人都觉得这东西相当不错,为何独独只有李斯心中愤懑,思来想去,终于得到答案。
原来这坑室督造之人的总管正是李斯,如今坑室已经修建多年,李斯虽然出力但也尽心,平白无故好处被自己夺了去心中自然不甘。
想到这里,陆言当即向前一步叩首,“臣下觉得这坑室建造多亏丞相,虽然其中有秦俑,相国之功亦不可抹去。”陆言缓缓的说道。
嬴政听到这里也是瞬间明白,李斯发觉自己的意图被看破,只得向着后面走去,同时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
“相国年过六十,没想到还耍这种小聪明,骊山行宫不会少了相国的赏赐的。”嬴政打趣的说道。
后面的王绾和冯劫都是有些异样的看着李斯,“相国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为何还要在乎这点赏赐。”冯劫首先低声说道。
李斯有些无奈的甩了甩衣袖,“你懂什么,我只是咽不下这口气,如今我已经位极人臣,自然不会在乎这点赏赐。”
“李兄,你我都是垂暮之年,何必和一些小家伙过不去,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才是,反正这大权早晚都是他们的。”王绾亦是劝慰道。
“王兄此言差矣,就算是有机会也不能给外人,自家子孙难道不是小家伙。”李斯当即反驳道。
王绾和冯劫见到李斯如此执拗,也就不再多说,作揖回到自己的队列中去,嬴政看完坑室,心情大好,执意步行去骊山行宫。
亦是让陆言紧随其形,后面百官无不羡慕,年纪轻轻竟然和胡亥等人一列,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日后秦皇百年,掌权人必定是陆言。
“父王如此待见子玉,下面群臣全部都看见了。”胡亥公子走在陆言旁边说道。
“怎么,难道这有什么吗?”嬴政回头笑着说道。
“父王难道不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吗?”胡亥认真的说道。
嬴政只是抚须大笑,“朕的天下,何人敢呼风唤雨,唯有朕尔。”嬴政很是霸气的说道,行走半个时辰,才从坑室走到骊山行宫。
毕竟穿着古代朝服,走路很是不方面,两腿根本迈不开多大的脚步,加上秦王喜欢游山玩水,更是慢了几分。
骊山行宫傍山而建,耗时三年完成,当时秦王还未统一六国,距今已有数十载,现在只是住着一些六国抓来的妇人。
听说秦王要来,各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虽然是六国之人,但是依旧不忘在秦王面前搔首弄姿。
殊不知嬴政后宫之中,美女万千,若是这些妇人长的真好看,也不会把她们放在骊山行宫之中。
这件事情都是早已安排好的,日后嬴政百年之后,这些人都是要陪着嬴政下黄泉的,不过她们现在还不知道罢了。
行宫之中灯火通明,诸位大臣按照次序而坐,嬴政坐在首位,而扶苏则是坐在嬴政的身旁,至于胡亥,愣是做到了陆言的旁边。
嬴政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胡亥年纪尚小,又不懂事,加上陆言当他的老师,平时亲近一些也属正常。
不过胡亥年纪十六,这么依赖于他,他倒是觉得自己有点像赵高了,想到这里陆言不禁汗颜。
“取布帛来,今日朕心甚悦,要论功行赏。”嬴政高兴的说道。
旁边的侍官慌忙下殿取出墨笔,“章邯、陆言,相国,你们尽管说,朕会一一满足你的。”嬴政手持墨笔说道。
“臣下蒙盛皇恩,不敢多做强求,全凭王上安排。”李斯当即叩首跪拜说道。
陆言本来还想要点生铁拿回去做实验,李斯首先开口这么说,搞的陆言也只能听凭王上吩咐。
李斯则是不怀好意的看了一眼陆言,你小子想和老夫斗,恐怕还年轻。
最后赢政亲自下笔,擢升章邯为校尉,食禄增加五百石,另外让章邯全权负责坑室,建成之后另行赏赐。
擢升陆言为一等奉常大夫,全面掌管宗庙祭祀,以及封禅事宜,食禄两千五百石,但是皇陵的事情由隗林全面负责。
至于相国已经是位极人臣,嬴政亦是无奈,只得加封诸子食禄各五百石,也算是极大的恩宠了。
当晚群臣宴饮,也算无事,只是陆言虽然封为奉常大夫,但是心中有些郁闷,毕竟宗庙祭祀等活动他是什么都不懂。
别人都说这个差事油水大,可是陆言却丝毫感觉不到,还不如以前的詹事轻松,不管怎么说,年虽十六,以至九卿之首已经很不错了。
第56章 腊日至扶苏表意()
骊山行宫归来几日的时间,天气日渐寒冷,转眼就是腊日,也就是所谓的腊八,这在秦王朝也算是一年之中最后的一个节日了。
因为自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把元旦定为十月初一,直至汉朝才恢复正常的节日,没办法,大秦就是喜欢这么特立独行。
早晨醒来,张文儿便邀请陆言去喝碗热粥,陆言心中自然美滋滋,本来天气寒冷,正好喝杯热粥驱寒,陆言到了才知道,原来老夫人和玉婉已经去过了。
就是自己的兄长陆敬也是在木桌前坐着,用勺子吹嘘着身前的热粥,“子玉快坐下吧,文儿去给你端热粥去了,你小子可要好好把握啊。”子文打趣的说道。
“兄长莫要说笑,我如今才十六岁,不急,倒是兄长已经快二十了,家庭之事却无音讯。”陆言说着便进屋在火炉旁边坐下,拍了拍身上的衣衫。
陆敬被陆言说的只是低头喝粥,说来陆敬在军中行事,自然对于家事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在军中训练,以求哪天报效国家。
两人谈话间,老夫人也从厨房那边走了过来,听到陆言说起家事,也是先想到的是陆敬的婚事。
“言儿,子文也算是我的侄儿,你整天在朝中为官,也要为子文物色一个才对,如此逗笑兄长成何体统。”老夫人淡然的说道。
陆言当即叩首,“娘所言极是,明日我便为兄长留心,定不会让兄长失望的。”
老夫人这才满意的做到木桌前,张文儿也把热粥端了上来,递到了陆言的手中,两人虽然是青梅竹马,但是没有人先戳破那层窗户纸。
说话间,外面的奴仆突然闯了进来,“启禀少爷,外面扶苏公子求见。”奴仆很是恭敬的说道。
本来陆言准备去望夷宫的,这会扶苏公子却亲自拜见,“知道了,请扶苏公子前去客房,我随后就到。”陆言慌忙安排道。
真不知道扶苏现在这个时候求见是个什么意思?陆言只得放下手中的热粥,向着客厅走了过去。
扶苏见到陆言走过来,也是立即起身行礼,“扶苏公子,不知现在亲自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要紧的事情倒是没有,只是有件小事。”扶苏有些羞涩的说道。
扶苏怎么说也是一个二三十的人了,这般表现陆言倒是头一次见到,“扶苏公子有什么事情还请直说,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不必拘泥。”陆言缓缓的说道。
扶苏来回踱步,似乎在酝酿情绪,“今日之来,其实不是为了见子玉,而是为了玉婉,自从上次见到玉婉姑娘,吾便思之成疾,久久不能忘怀,所以想请子玉做媒,从中成全我和玉婉姑娘。”
陆言听后眉头直皱,玉婉不过是丫鬟而已,而扶苏是公子,这门婚事肯定是不能成的,当然,在陆言看来是没有什么的。
但是古代重视门第,实在不好解决,“可是玉婉姐终究是个丫鬟,这点你可想过。”陆言直言不讳道。
“此事我自然知道,所以才请子玉帮忙,认下玉婉这个姐姐,这样的话一切事情都好解决,岂不是简单许多。”扶苏略显自信的说道。
原来这扶苏早已经把事情想好,“这个倒也可以,我只是想问一下玉婉姐姐愿不愿意,若是她愿意跟随公子,我自然没有意见。”陆言认真的说道。
“玉婉姑娘虽是女子,但是这个确实要问一下,既然如此,还请子玉现在就去问。”扶苏当即躬身行礼道。
他是没有想到扶苏公子在这种事情上会这么心急,陆言无奈,只得去偏厅之中问清自己的玉婉姐姐。
其实吧,打心底陆言是不同意的,因为扶苏公子未来的生活,陆言还是颇有了解的,搞不好自己就是把玉婉姐姐推入火坑。
还没有到偏殿便在旁边的亭子之中遇见玉婉,老夫人嫌冷,玉婉正要回去拿衣服,刚好在亭子旁边撞见。
“玉婉姐,你先等下,我有件事情问你。”陆言在后面慌忙叫住,玉婉听到子玉的声音,亦是有些疑惑的转身。
“公子,你有什么事情吗?”
“那个你喜欢扶苏公子吗?就是前些时候来下棋的那位。”陆言开门见山的说道。
玉婉听到陆言如此问,脸色突然涨红,“公子,休要取笑奴家,扶苏公子乃是帝王贵胄,我如何攀得起。”
“只要玉婉姐喜欢,子玉可以帮你办到。”陆言紧接着说道。
“一切全凭公子安排。”玉婉说着便向着左边的庭院之中跑了过去,看这个样子,事情铁定是成了。
此刻扶苏也在客厅之中等的焦急,见到子玉回来立即向前询问,“事情如何?”扶苏满眼期待的问道。
“事情可成,公子暂且回去静候佳音吧,事情我会帮你全部办成,你只需启禀王上即可。”陆言缓缓的说道。
只是扶苏公子有些不安的点头,陆言也就没有多问,以为扶苏公子心中激动,所以才表现的如此焦躁。
晚上,陆言特地和老夫人说了这件事情,老夫人倒是一个爽快之人,第二天便让玉婉在咸阳登名,改为陆玉婉。
虽然不是陆言的亲姐姐,但是关系也差不多,如今能够嫁到帝王家也算是她的福气了。
厢房之中,老夫人平躺在木床之上,精神很是饱满,陆言则是坐在一旁,勾起火炉的火苗。
“子玉,以后在宫中你要多照顾一下玉婉,她服侍我多年,纵使家道中落,她依旧不离不弃,如今嫁入皇室也算是我们对她的回报了。”老夫人缓缓的说道。
陆言亦是点头,只是脸色有些不好看,眼下的事情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啊,老夫人愁眉苦脸的让陆言很是不解。
“娘,难道还是什么事情吗?”陆言低声问道。
“你有之叔在临淄已经不易,可是子文却还没有家室,你一定要好好安排,另外有事情你和朝中的人商议一下,让子文回家看望一下父母。”老夫人担忧的说道。
“娘放心,这些事情明日我便差人去办,你老就好好休息吧,另外玉婉姐走后,我会另派人服侍你老人家的。”陆言淡然的说道。
第57章 东宫李氏怒回府()
扶苏见到事情可成,心情自然高兴,可是殊不知家中的糟糠之妻早已经对扶苏关注很久了,这点扶苏却一点也不知道。
其实在这之前,扶苏已经有过一个妻子,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确实正常,但是这个妻子不是别人,正是李斯的女儿李氏。
对于这件事情,陆言就算是看遍所有的历史书恐怕都预料不到,因为史书上只有简单的一句,那就是李斯有儿子娶的都是公主,有女儿娶的都是公子,所以扶苏娶李氏也属正常,这也算是最早的政治联姻吧。
平常李氏在东宫之中还是比较恪守妇道的,这门亲事是由李斯和嬴政决定的,扶苏只是他们完成这件事情的工具。
当时扶苏心中是不愿意的,但是李氏就不一样了,她素知扶苏公子为人温良谦恭,潇洒帅气,所以说这门亲事准确的说是单方面愿意。
李氏进了东宫之后毕恭毕敬,不过扶苏表现的很是冷淡,不过李氏一直相信自己的诚心可以感化他的,只要他不立妾侍就行。
不过李氏和其父亲性格相似,眼中容不得沙子,所以平常很是密切观察扶苏的动向,最近一直来往张府,也不由得不让李氏怀疑。
扶苏刚才外面回到东宫,李氏便出来迎接,如此热情的李氏让扶苏很是感动,于是乎,就把自己在张府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氏起初以为扶苏只是询问陆言策论,毕竟陆言的名声在年轻一辈中还算是比较有名气的,没想到适合他家的姐姐勾搭在一起。
虽然扶苏解释的很清楚,但是李氏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认为是陆玉婉勾搭了扶苏公子,所以心中很是愤懑。
“公子,妾身心中明白,如今已经三年,臣妾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公子才会嫌弃妾身。”李氏有些伤心的说道。
“娘子,不是这样的,实话和你说吧,我对你确实没有感情。”扶苏很是诚实的说道,根本不想隐瞒李氏。
“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还要我嫁到这深宫大院来。”李氏当即愤懑的说道。
“那个时候若不是父王和相国一意孤行,怎么会有今天的事情,一切还不是为了帝国的稳固。”扶苏陡然间说道。
听到扶苏把事情怪到自己父亲的头上,李氏更是生气,“妾身还请公子写下一封修书,妾身自行离开。”李氏缓缓的说道。
扶苏只是在木椅上坐着,脸上尽是无奈,哪知道一会没有看见,李氏竟然自己收拾了东西,离开了东宫。
本来扶苏还想拦着的,只是李氏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