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抢的就是黄蜡石,几年前,它突然成了收藏家眼中的“香饽饽”,尤其是去年,交易量达到顶峰,据金华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黄蜡石雕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金华民间的“玩石人”达10余万人。

    50元买进一块石头,一转手就能卖到8000元。

    在飘萍路上经营“洪石头”收藏店的洪大平,是金华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黄蜡石雕专业委员会的副会长,他见证了黄蜡石价格的一路飙升。

    他记得,2010年,有人用5万元买进一块黄蜡石,没过一个月,就以18万元转手。

    这样的“神话”,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古子城上演。

    一两百元的小石头,有人以三四万元的价钱哄抢;就算是一块品质不太好的黄蜡石,只要摆到摊位上,开价两三千元,被买走也是分分钟的事。

    洪大平的店里,也曾有过一天卖掉10多块黄蜡石的记录。

    做了十几年石头生意的俞先生回忆,一年前,每到周末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飘萍路两边都停满了汽车,晚去一会,根本挤不进。

    “里面摆满了地摊,大多是卖黄蜡石的,保守估计有500多个。”

    俞先生说,这些摊贩,有的来自金华本地,也有来自江西、安徽、福建等地,甚至有人从外省运一两吨石头赶来,“一个周末的成交额,起码在300万元左右。”

    在那种只要是黄蜡石,就有人抢着要的氛围下,金华各行各业的人都想来分一杯羹,搞苗木的,搞建筑的……都纷纷做起了黄蜡石的生意。

    这样一块石头,为何会让人如此疯狂,现在的情况又怎么样?

    这是九龙最关心的问题。

    说起金华市场的火爆,九龙最早是在方江老师的文章中了解到的,眼见为实,当火车到达金华后,九龙和小乔便一路打听金华黄蜡石市场在哪里。

    经路人指点,他俩来到了古子城飘萍路,那里便是市场落脚点,不巧天空下起了雨,路边冷冷清清地摆了几处地摊,不时传来吆喝声:“要收摊了,便宜的卖!”

    金华市场是从星期六开始,连续二天,九龙到时已太迟了,用金华人的话来说就是,星期六是玩家市场,星期天是垃圾市场.因为好的早已被淘光!九龙从头逛到尾,也没见到什么好货可淘。

    九龙问摆地摊的老陈,现在生意如何,老陈大摇其头,诉苦道:“现在买黄蜡石的人少了,摊位少了一大半,一年前,这里可热闹了,现在的黄蜡石要想脱手,没去年那么容易了。

    “我有个朋友,当初花3000元买了块手掌大小的黄蜡石,如今开价1000元也没人要,品质差,有杂质,还有裂纹,透光性也不好,这种石头现在很难脱手。”

    老陈告诉九龙,这个朋友在单位上班,对黄蜡石毫无研究,当时也是看着身边不少人抢购黄蜡石,脑子一热就买了,至于石头的品质,根本不懂。

    而这样的人,在金华不在少数。

    手上积压着一批黄蜡石,三四个月不能脱手的大有人在。

    在这些玩家的印象中,黄蜡石市场的冷清是从今年初开始的,曾经摩肩接踵的古子城收藏品交易日,原本有500多个摊位,锐减了300个左右,最明显的是,安徽、江西等地的摊贩来得少了。

    为此,不少在古子城摆摊的商贩,不得不搞起了促销活动,买一赠一,尤其是那些品质不太好的黄蜡石,常常被当作赠品赠送。

    听到老陈唉声叹气的声音,让九龙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找错了地方,既然在地摊上找不到好东西,不如去沿街的店铺里看看,九龙和小乔来到了朱志新的“婺州玉”馆逛了逛,他是婺州玉玉石开发研究所负责人,所藏宝贝果然不同凡响,特别是台山乌鸦皮雕件,个个选料讲究,工艺精湛,用他爱人的话说:“当初十块乌鸦皮才能选到一块好的,赌性太大,里面绵点多的只好扔了。”

    九龙很好奇,金华本地石头就不错,朱总怎么会经营台山玉,朱总一句话回应:“只要有市场,什么玉都可以经营。”

    这话说的实在,如果宝山大红冻好,相信也会有市场的,这让九龙精神为之一振。

    随后来到应建兴店里,他的雕件让九龙明白了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在不少人看来可以随手扔了的料石里,只要有一个亮点,他就能雕出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正应愿了那句:没有不好的料石,只有不好的雕工。

    欣赏完不少精彩绝伦的雕件后,见天色还早,九龙便拿起了手机,找到方江老师的电话:“方老师,你在哪?”

    “我在集古阁,你过来吧。”

    方老师回答。

    到了集古阁,见一国字脸,英气逼人的中年男子正在指点桌面上几件蜡石雕件,对面一男人用心聆听着,不用猜,指点江山的肯定是方江老师了。

    见面寒暄,问好,方老师大方地和九龙握手:“今天市场人不多,失望了吧!要是昨天来,这里人可不少,我们这里的蜡石以浙江金华衢州一带石质最佳,历经河流千年冲刷,糯性最强,温润厚重,颜色各异,资源稀缺。

    “现在好的很难见到了,各地的蜡石便源源不断地进来,只要是好的,一来就被淘走,说明不管市场好坏,精品石都不愁卖。“????

    九龙点点头,这次出来,九龙并没有把大红冻带来,主要是不想卖,而且个头大,携带不方便。

    看来这个方老师算行家了,不如叫他点评一下自己的大红冻,石头虽然没带,大红冻全方位的图片在手机上存了不少,行家是能一眼认出此石好坏的。

第二百三十集 洪石头店() 
方老师还没开口点评,这时对面男人说话了:“你这红冻会不会有绵,会不会裂?料性稳不稳定?好像在信江它不叫牛角冻吧!”

    方老师忙给九龙介绍:“他是位雕师,也是你的三明老乡.叫我帮看看他新雕的作品。”

    对红冻的特点九龙很清楚,硬度高,密度大,质细腻,油性足.黄皮指甲纹密布,红肉在灯光下透出诱人光圈.背部虽有一裂痕,但在顶级雕师那,根本不是问题,至于有没有绵……

    不过,对方既然是雕师,应该对料石的料性很清楚吧,九龙也就没有去辩驳,只礼貌性地和他握握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你这大红冻我也是第一次见,确实太震撼了,就是不知道里面质地如何,走,到隔壁洪石头店去,洪石头是资深玩家,他见多识广,应该可以帮你找到答案。”

    方老师见九龙陷入沉思,打断他的思绪。

    “洪石头”?就是那个金华拍卖的创始人?他也在这里?真是太好了,有方老师引荐,他应该会帮自己解决问题,九龙一阵激动,差点喊出声,还是小乔眼尖,拉了拉九龙的衣袖,告诉他要冷静,九龙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跟着方老师往洪石头店走去……

    说起洪石头,他在金华可是蜡石界的响当当人物,金华蜡石拍卖发起人就是他,真名叫洪大平,正宗金华人氏。

    之前一直从事建筑城建工程生意,事业发展迅猛,几年前工作之余,发现了奇石的美丽和价值,至此爱上奇石收藏,爱石如痴如醉,用方老师的话说就是几近迷狂,他对黄蜡石料石特别着迷,后来干脆在金华古子城开起了奇石店,雇请雕刻师,做起了石头生意。

    在九龙和方老师走到他店里的时候,一长发飘逸,留着山羊胡子的人走了过来,说话轻声细语,和九龙握了握手,连说辛苦了,咱们泡茶去。

    九龙早就在方老师的贴中看过他的形象,不用说,就是洪石头了。

    九龙并没有急着叫洪石头看他的大红冻,而是先落座泡茶。

    几杯茶入口,九龙疲劳顿消,他站身来,先欣赏洪石头家的美石,洪石头随即站起来,边陪九龙边介绍他的得意之作。

    九龙惊讶地发现,他家的雕刻作品与众不同,他喜欢玩组合,像“吻”的对石,犹如一对热恋的王子与公主在亲吻,生动地刻画出吻的陶醉、吻的浪漫和忠贞。

    四君子是四块牌子,看得出是同一块料石切出来的,黄得油润,干净,充分体现了蜡质之美,梅兰菊竹刻得生动、传神,一枝,一叶,一花,一蕊,无不体现了君子之风,君子之韵,让九龙最佩服的还是一组十八罗汉雕件,从选料设计到雕工,都倾注了洪石头大量的心血,用洪石头的话来说,这十八个雕件,件件色彩不同,神态各异,几乎囊括了金华蜡石的最优秀品种,为了找到大小相当,能雕刻出彩的蜡石,他用了整整大半年来创作它,有时切出来不好的扔了,雕得不满意也扔了,就现在的结果,他还是不满意,因为到现在为止,他还找不到一块大小差不多的冰种来雕!

    看起来,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也难怪,像到他这种层次,什么石头没有见过?一般的石头根本提不起他的兴致,追求更高标准,追求有创意的组合,就变成他的首选。

    对玩石,他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玩料石不能把料石交给雕师就完事,从选料石到设计和完成作品,你都要参与进去,玩石的最高境界就是玩文化。

    这几句话,倒是和甲骨纹说的高度吻合,看来,真正的高手,心灵是相通的,这也让九龙找到了一个方向,以后买料石,一定要有个概念,觉得它适合雕什么,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再考虑下手,否则,只要是好料就买,再多钱也买不完,更要命的是,很容易见石就买,控制不住自己,最后的结果,家里只剩下石头,身上分文不留,只留下纸面富贵,这并非玩石之道。

    想通了这层,九龙长舒一口气,对要不要雕大红冻,已显得不再那么急切。

    虽然九龙没再说什么,但方老师仍在惦记着这方大红冻,他叫九龙把图片递给洪石头看。

    洪石头仔细地看了看九龙的大红冻多张图片,不由发出一声感叹,这料石若雕得好,肯定是震憾级的,当然,如果请名师雕,单雕工就要十万以上,在洪石头看来,如果是他来设计,他会让雕师以薄意和浅浮雕为主,因为正反两面的云纹太美了,不宜破坏。

    是呀,保留美,发掘美,创造美,料石品味才能得到更好升华,否则为什么要去动它呢?

    九龙心里有数了,便转移话题,他问洪石头,对蜡石市场怎么看。

    “现在蜡石市场有点冷清。”

    洪石头开口就是这句,然后话锋一转,“虽然市场渐渐冷淡下来,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

    “那些头脑发热的买家少了,大家更理性了,市场也比原先成熟了。”

    洪石头说,以前市场里有些人很疯狂,鱼目混珠,以至于劣质的黄蜡石也有人抢,这使得市场表面看起来很火热,其实,这些劣质石头是没有价值的,作为收藏品,品质必须有保证,才有升值空间。

    如今受冷落的,正是这些不上档次的黄蜡石。

    而那些高品质的黄蜡石,仍炙手可热。

    “物以稀为贵,那些通透纯净的黄蜡石,还是能卖个好价钱。”

    洪石头说,朋友手里有块黄蜡石,前年20万元买来,虽然算不上顶级,但也属上乘,现在就算开价150万元,还是有人抢着付钱。

    不到三年,增值几十倍,这种神话,换做以前,九龙会觉得不真实,他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当然,他的最大心愿,这种好事要落到自己身上就好了,因此,他对大红冻的期望值很高,才会为了它,专门到外地取经。

第二百三十一集 心中有数() 
正因为蜡石市场的火爆,如今,在洪石头的客户里,多了不少外省客商。

    “以前的客户,几乎全来自本省,今年来了很多上海、福建和广东的客户,有的是专业商家,有的是玩家。”

    洪石头说,这些成熟的外省客商,占了他全部客户的20%左右,“他们都很专业,一般品质的石头,他们看不上眼,最起码要买上万元的。”

    从洪石头的口中嘣出来的四个字:“通透、纯净”,说明他还是喜欢有种、水的料石,而自己的石头,更讲究温润感,也许不是他的菜。

    所以,九龙本来想问洪石头自己这大红冻值多少钱的,最后还是忍住了,他对洪石头的许多建议表示感谢,自己此行主要目的已经完成,也就不再久留,和方老师直接走了出来。

    方老师察言观色,知道九龙心里并不痛快,便建议九龙到《金华黄玉》会所去看看,在那里,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方总自告奋勇给高总打了电话,告诉对方来了位福建石友,想了解一下蜡石雕工方面的问题。

    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九龙的要求。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这个时候去打扰别人并不礼貌,九龙和对方约好,明天过去,于是和方老师告别,和小乔找了个旅馆住下。

    住下后,免不了和小乔温存一番,事毕,小乔偎依在九龙怀里,柔声说道:“这次出来,真让我长见识了,只是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雕工太可怕了,动不动就十位数以上,比莆田师傅贵太多了,九龙哥,如果不是很有把握,不要轻易答应给别人雕。”

    “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我不会这么冲动的。”

    小乔点点头,九龙再次冲动,又进入战斗中……

    第二天大早,早饭都没吃,九龙俩人就来到了金华兰溪街的《金华黄玉》会所,所长叫高建军,就职于某保险公司并官至董事长,因为先约好,他早早就安排好公司业务,专门到会所迎接九龙的到来。高总,人如其名?,瘦瘦高高?,满脸斯文,平日里酷爱腊石,收藏蜡石已多年,算是金华蜡石界的前辈级人物。

    会所里展出的大部分精品蜡石或雕件都是高总的多年收藏。

    经过高总的不懈努力,他创立了金华首家由国家级雕刻大师设立的玉雕工作室。

    高总家的藏品确实与众不同,单就那矿物晶体摆件就让九龙眼前一亮,这可不是水晶晶簇而是蜡石白冰,还有这块知足常乐雕件,他不但生动地刻画了蜘蛛在解放鞋上结网的全过程,而且在细节刻画上,网的细致构造,鞋后根故意留下缺陷到天然鞋底的统一,无一不倾注了高总和雕刻师的心血,从这只鞋分明又看出了另一层寓意,解放鞋是军人穿的,连鞋都结网无人穿了,不就象征和平的到来吗?

    谈到为什么要成立国家级玉雕工作室的原因时,高总说,大部分石友都苦于找不到好雕工来雕刻他的料石,要么雕不好,要么工太贵,最重要的,是没有好的创意,结果雕出来即使很漂亮,也只能是商品而已,收藏玉雕作品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作品,商品是可以重复生产的大众消费品,没有艺术灵魂,充其量也只能是工匠技艺的表现;好的玉雕作品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学识、艺术修养、雕琢能力,只有这种形神兼备的珍品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珍贵。

    玉不琢不成器,这说明再好的玉料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精湛的雕琢技艺,它只能算是一件半成品,收藏性、鉴赏性都会大打折扣。所以,我这里云集了十多位国家级雕刻大师,一块料石拿来,我会根椐料石的特点进行设计,用什么题材,用什么技法,包括你能承受的雕工价位,我都会考虑找哪位雕师最合适。

    如果不雕也可以寄回去,并不勉强的。

    九龙很好奇他为什么在兰溪街而不在热闹的飘萍路开会所时,他笑了:“我这人爱清净,说实话,玩蜡石玩了这么久,自已有几斤几两,在金华一问便知,何苦要去凑热闹呢?”

    这句话是乎有些道理,和章卫老师的家庭石馆异曲同工,看起来高人就是高人,他们的自信缘于对石头的认识,也缘于石界对他们的认可,否则,如果是刚出道的石友也来装逼,保准会让你输的脱了裤子,更别提赚钱两字了。

    九龙在这里并没有提大红冻的事,高总的意思再眀白不过了,你的东西再好,拿过来再说,否则纸上谈兵,也没有意义。

    即使拿过来,他也不会马上告诉你怎么雕,他会组织专家组设计,然后找到最好的设计师来雕。

    这也不失为一条路,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的石头被糟蹋了。

    等哪天想好要雕,再来找高总也不迟。

    九龙想到这里,便和高总探讨了一些蜡石质地方面的问题,因为投缘,不知不觉聊到中午,高总挺客气地请九龙俩人和他一起吃了中饭,对九龙这块红冻,他见九龙老不吭声,忍不住提出了他的建议:他认为,这块红冻必须好好策划好,要雕就要雕出精品来,创意这东西,不是想有就有,你可以把红冻寄过来,我每天看着它,也许有一天灵感来了,就出创意了,到时再找最适合它的师傅雕,他说出了郑继,林绍川,刘东,陈孝贤等雕刻大师的名字.这里面有九龙熟悉的福建工名字,

    九龙表示感谢,并说他会好好考虑一下。

    九龙的思绪已经飞到了福州,这可是省府,玩寿山石的圣地,找雕工找了半天,倒把家乡的大师给忘了,真够糊涂的。

    抽空,必须到福州走一走,去看看南派大师的作品,听听大师对雕刻的见解,再来决定红冻归宿。

    九龙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脑海里不时浮现的“牛角冻”这三个字,也许只有弋阳能帮他找到答案。

第二百三十一集 心中有数() 
正因为蜡石市场的火爆,如今,在洪石头的客户里,多了不少外省客商。

    “以前的客户,几乎全来自本省,今年来了很多上海、福建和广东的客户,有的是专业商家,有的是玩家。”

    洪石头说,这些成熟的外省客商,占了他全部客户的20%左右,“他们都很专业,一般品质的石头,他们看不上眼,最起码要买上万元的。”

    从洪石头的口中嘣出来的四个字:“通透、纯净”,说明他还是喜欢有种、水的料石,而自己的石头,更讲究温润感,也许不是他的菜。

    所以,九龙本来想问洪石头自己这大红冻值多少钱的,最后还是忍住了,他对洪石头的许多建议表示感谢,自己此行主要目的已经完成,也就不再久留,和方老师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