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赏玩,那时还不懂什么‘质、形、色、纹、韵’的赏石概念。
“前几年市里办石展,石协的几位理事帮我选了几品去参展,没想到还获奖了,这品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我便步入石界,且一发不可收拾,看书访友、逛石市、观石展,不亦乐乎;每逢节假日,不是徜佯于江河湖边觅石,便是奔波于产地、石市淘石,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现收有石种近百,尤以黄蜡石和福建九龙璧为主;藏石逾千,特别是专题收集的百鸟、百猴、百壶、百景、百花及百脸谱等系列藏品已小有规模。
“觅石贵有缘、缘为情所系,可能是新手上路,上天特别眷顾,有意度我进石界,这品就是那时在县城任职回家途中无意间在新泉河段觅得的,此后许多石友闻知,请我当向导,虽多次故地重觅但都无功而返;
“有几位还出高价恳请我转让的,但因是';十月怀胎';亲生的缘故,卖之有如卖儿卖女的感觉于情难舍,只好笑言:我还没爱够,还是成全我亲自抚养吧,你们确实喜欢就只好委屈当干爹干妈啦。
“现已为我这贵为名人的石头闺女配过三套‘衣服’,由最早的中纤板简易座、到红木座,再到如今的鸡翅木雕花座。
“对我而言,此生努力工作万金易得,但此生努力觅石再想得此精品难也!”
果然是爱石之人,才对石头如此痴迷,九龙了解到,她现在也是闽西奇石协会副会长,想搞个奇石邮资明信片珍藏册,并想好了名字叫,把闽西的奇石文化推广出去。
这本雅集,她匠心独运地将奇石、书法、绘画与地域特色资源融为一体,把奇石与书画艺术结合,把传统文化与地域资源结合,使各方相得益彰,不仅传播了文化、推介土楼神韵,扩大旅游、邮政知名度,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必将起推动作用,实乃一大创举。
九龙闻言,对其敬仰由然而生,他祝愿张老师能心想事成。
随后步入二楼,整个客厅都是蜡石,其中一部分还是雕件。
这些蜡石,一层层纹理清晰,像千层蜡似的。
九龙便问这些蜡石是哪里来的,到哪去雕刻?
张老师如实回答,一部分是自己在汀江捡的,大部分都是在汀江河沿岸收来的冻蜡,至于雕工,基本是叫莆田仙游的木雕师傅雕的,她问九龙雕得怎样?
九龙对雕件仔细品味,感觉和他在龙陵看到的黄龙玉雕件简直有云泥之别,造工粗糙,都是挖槽去坑之法,并无什么艺术观赏可言,特别是本身质地偏生又杂,终于让九龙明白,为什么汀江蜡石大部分不可雕。
九龙也很奇怪,蜡石应该有专门的雕刻师傅才对,怎么能去请木雕师傅来雕,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宝主对请雕师没经验,以为只要是雕工,请谁都一样。
可能直接对张老师说吗?听她的口气,没好好教训自己一顿就不错了。
张老师见九龙欲言又止,哈哈笑了:“其实你不说我也明白,应该是雕的不好,有好多石友都这么说,这些都是我早期请人雕的,当做花钱买教训吧,你以后的路会好走的多。
张老师的平易近人、实话实说让九龙大感意外,由衷佩服她的大度。
最后,张老师到三楼私藏室把她压厢底的黄龙玉籽料雕件拿来让九龙看,这些雕件果然色彩艳丽、做工精细、油润细腻,皮质老到,不失为好雕件。
原来她还是收藏有好东西的,毕竟阅历在那,岂是平凡之辈。
第一百九十四集 潮州话蜡()
九龙感谢张老师的倾囊相授,对八闽蜡石的现状有了更清醒认识,单靠已知的蜡石,自己要想发财,很难。
和张老师继续寒喧一会,九龙便先行离去,回到了古田。
虽然在店里加了观赏蜡石,过了一段时间,奇石生意,仍不见起色。
他总觉得自己做生意缺了点什么,现在大的观赏蜡已收了不少,可是就是没什么人来问价,难道又方向错啦?
与其整天关在家里想,不如再走出去看看。
他想到了超然版主,便上网和他联系。
超版刚好在线,九龙便问对方方便吗?他想过去取取经。
超然版主笑了:“这有什么不可以,你尽管来就是。”
九龙精心准备了红军可乐,腊实一听说要取经,二话不说,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跟着九龙前行。
一路上,九龙心里都有点忐忑,说实话的,这次自己是第一次去见网友,对对方也是一无所知,不过他有一种直觉,一品天下能用心写出黄蜡石的文章,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为人不错,同样的,他介绍的人也应该坏不到哪去。
说起广东超然,九龙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黄坛头像里醒目的八字胡,这种人,十有八九是豪放派。
临去前,为给自已壮行色,在黄坛发了去超版那打劫的贴子,看看有谁会中计,到时可以汇合。
从古田到潮州原本只有三小时行程,出发前大雨已经不期而至,但九龙对知识的渴望,并没阻挡他前行的步伐,一路上,经常大风不期而至,暴雨倾盆而下,溅起的积水让轮胎不时产生嘶叫声,九龙只得小心翼翼开车,还好,从梅州往潮州天空放晴,也许老天也知道九龙见超版不易,后面的路程都伴着满天祥云,九龙的心情也豁然开朗,在临近傍晚时分终于到达潮州地界。
金山大桥下到一半往左拐,不到200米,就到了约定的地方,果然,那熟悉的八字胡早已在门口等候。
在他上方,超然石居牌匾格外醒目地出现在九龙面前。
这是一个非典型潮州人,身着一件白色汗衫,略胖的身材配上标志性的八字胡,总让九龙感觉像极了北方人,不过那眯缝的眼睛里挤出的笑意,让你毫不怀疑他的真诚。
“欢迎逍遥子老师”,超然一双大手紧紧地握过来,仿佛多年老友那样亲切。
九龙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网友见面用网名,也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这是在西湖北门边再普通不过的石馆了,但它一幅对联:园香超俗藏灵石,奇景逸然显艺林。把超然两字藏在其中,另有一番情趣。
走进里间却显出了主人的不凡,约五十平方的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奇石,一方奇石无论大小,都配上了精美的底座,显得很有文化品味。
让九龙意外的是,潮州观赏石协会杨会长也出现在石馆里,互相问候一番,九龙把从老家带来的红军可乐和九龙壁送给他们,杨会长却给了九龙一个更大惊喜,他把自己编辑出版的中国潮州蜡石宝典,亲笔签名后赠送给九龙,听超版讲,这本书是最后一本了,这让九龙深为感动。
人常说,天下石友一家亲,没想到潮州石友胜亲人呀。
九龙有时想想,自己在玩石路上,有时候出奇的顺利,要见谁,谁都能见到,可一做生意,却举步维艰,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经营理念问题?场所选择问题?石种选择问题?还是自己做人不够好?
九龙见到超然,有好多话想说,看他的样子,经商还是有经验的。
没想到这个问题一抛出,超版也大吐苦水,他说他曾经当过厂长,因为对石头的爱,才改行开了店,但他这人太豪爽了,常常低价出售,买一送一,自己又好二口小酒,所以也是勉强度日。
九龙看着超版,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看来,连潮洲这样有深厚玩石底蕴的地方,生意都不好做,自己的心一下子释然了。
还是脚踏实地,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吧。
九龙问起超版潮州玩石情况,超版对潮州蜡石如数家珍,他作了一一介绍:
潮州蜡石的产地主要分布在:饶平樟溪镇青岚村和草南武周围的十余个坑门,其以山下寮所产的蜡石较为知名,造型奇异,色泽艳丽。
有猫耳石、荔枝皱、黄枝蜡等几十个种类。
其中的猫耳石质地黄红冻透,石肌呈浮雕状,石面有如猫耳,惟妙惟肖,属潮州蜡石之上品。
潮安磷溪镇西坑村的水吼、芦庄和铁铺镇的大洞埔、大陂下、狮地后等坑门,其以水吼所产蜡石最为人爱,磷溪镇西坑村西北约4公里的水吼,分上水吼、中水吼、下水吼三段,溪水落差大,所产的蜡石质地蕴润,外表光洁。
主要有图纹石、甜蜡等,尤其图纹石向为石友钟爱。
潮安田东镇的平坑、伍全的石壁潭,登塘镇枫树员的大径坑、猪母窟等地,其多出产园林用的景观石,而用作厅堂摆设、几案欣赏的,以猪母窟所产的蜡石最为知名。
登塘镇枫树员西面约8公里处猪母窟所产的蜡石质地冻透似玉,色彩艳丽,肌理润泽,形状凹凸怪异。
有些蜡石有一圈较为别致的浮雕状脚线,尤似天然艺品。
潮州蜡石的资源得天独厚,其产地坑门众多,蜡石种类包罗万象。
“哈哈,既然这么好,我可不想空手而归,超版,把你的好家伙给我亮出来。”九龙忍不住心痒。
“没问题,你尽管挑。”超版把柜上的,柜内的,通通摆了出来,九龙仔细端详,耐心品味。
“超版,这个价多少?”九龙看到一个上眼的,问道。
“这个”超版一时语塞。
超版说了一个故事。
话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老玩童通过视频看中超版的某块石头,立马汇去五千元,并告诉超版,东西先放你这,一年后若有人卖去,你把钱还我。
一年后,此石仍在超版店中,老玩童来电:超版,你说现在这石值多少价。
第一百九十五集 把盏言欢()
超版想了半天,吐出一句:“三千元左右吧。”结果,超版把此石包好,另附上他认为值二千左右的石头,给老玩童寄去
过了几日,收到老玩童来电:货到,那块石头绝对值五千。
九龙突然好奇起来,对超版说,这个老玩童就是贵州的马总吗?我想和他聊聊。
超版很惊讶,你怎么和他认识?
九龙笑笑:“我们早就认识了,在论坛上要加他,他老不理我,让我修理他几句。”
超版把电话打通后,开通免提功能,九龙接了过来:
“是逍遥子吗?你可真会跑,是不是看上潮州美女了?替我多灌超版几杯,叫超版帮你去找个美女,他手里有货。”老玩童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里传来。
“你放心,酒替你喝了,美女这里没有!”老玩童的德行九龙很清楚,除了美石美女外,其他不感兴趣。
“那是你嘴皮薄,超版可是神通广大,没有什么他办不了的事。”老玩童不信。
九龙知道老玩童爱贫嘴,便转移话题,质问他为什么不在论坛里加他为好友。
老玩童恍然大悟:“好像是你想加我,今天才看到,这一段都到河里摸石器去了。”
这个老玩童,真不知让九龙说他什么好,算了,不和他计较,九龙还是对超版的石头感兴趣,便问老玩童,买哪类品种好。
老玩童倒没说什么,他告诉九龙,这事找超版好了,他这人实诚。”
超版忙把话接了过去:“都是兄弟,这事好说。”
随后挂断电话。
九龙挑了二方自认还行的籽料,结果超版给九龙送了一大堆石头,九龙傻眼,真不知自己是来淘石还是捡便宜了。
也许,在超版眼中,朋友之情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开店赚不赚钱,他倒没去想太多。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先给九龙好印象,以后生意就好做多了。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超版眼睛不时望着远方,他在等谁呢?九龙忍不住发问。
这时一个理了小平头,身材瘦高的男子闯了进来,他的眼神犹疑不定,超版叫他落坐,他腼腆地一个劲说:“好,好,你坐,你坐。”站在那,如手都不知往哪放。
九龙疑惑地看着超版,超版哈哈大笑:“他就是一品天下,这次听说你要来,特地过来见你。”
什么?这就是人见人爱,玉树临风的一品天下?这就是那个下笔有神,话蜡渊博的文人?
超版见九龙满腹狐疑,张嘴大笑:“是的,他就是一品天下,一个老长不大的帅哥。”
九龙回过神来,抱拳回礼:“能认识你,我三生有幸,请多多指教。”
一品天下瘦俏的脸上飞起红云,他一脸傻笑:“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超版说道“走,客套什么,带你们尝尝农家乐的滋味。”
杨会长忙起身告辞:“我晩上和别人已约好饭局,就不陪你们了,欢迎常来潮州做客,再见。”
一行人相互告别,由超版开车,带九龙他们往郊外方向驶去。
车行近十里,来到郊外一还算讲究的农家小院,店主人笑呵呵地迎了出来,看得出,他和超版极熟,超版邀九龙一起点了几个特色小吃,厚菇芥菜、麒麟鲍片、归参熬猪腰、龟裙点点红、七彩金盏、甲子鱼丸等,一行人吃起地道的潮州菜,津津有味。
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朝。
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
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
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
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
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
潮州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
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
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
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
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
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
而酱料中的南姜、梅膏、鱼露、红豉油、三渗酱等,尤为潮州特产。
潮菜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
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
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
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
酒过三巡,超版话匣子一打开,早已刹不住:“黄蜡石市场我走了不少地方,光在江西弋阳十年一剑那,我就住了好久,从整个市场来看,玩观赏的基本难赚钱,前几年玩黄龙玉的赚了不少,可现在价炒高了,生意也不好做,籽料市场,好的难找,各地价格不一,以次充好,以山货充籽料的不少,现在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我们广东要收到好货也难了。”
九龙非常感兴趣,江西弋阳是怎么回事,超版回想起来,那是一副满足的表情:“弋阳是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归上饶市管,那边出产的信江蜡,特别是籽料,这几年炒疯了,十年一剑是石友,非常热情的一个人,当初我去弋阳,被他伺候的很是舒坦,那边的石友都非常热情,经常灌酒灌的我挪不开步,老师长老师短的,那叫一个亲切,我常常一去就是好几天,边收籽料边游玩,神仙一样的日子呀。”
第一百九十一集 观赏蜡石()
小吴见九龙这架式,八成是不想买蜡石了,便又介绍起他这里的一个特产—红衣花生。
本来连城的花生就很有名,红衣花生更有名。
一首民谣这样写道:“红房子红帐子,里面还住着个红胖子。”
连城红衣花生与众不同,饱满的果实,薄薄的皮,从里到外都是粉红色的,香香甜甜,脆脆嫩嫩,格外惹人喜爱。
湖峰村是连城红衣花生的主产地。
红衣花生不同于普通花生,属小花生类型,颗粒较小,均匀而又饱满,色泽红艳、口感清甜,适宜在湖峰村的紫砂岩风化土壤栽培,亩产量可达500多公斤,是一种闻名省内外的传统的土特产品。
小吴告诉九龙,他家里也种植了一些,如果需要,可以先尝尝再买。
九龙对花生还是情有独钟的,有时候和几个同学相聚,买上一斤花生配酒,可以聊半天。
小吴进一步介绍红衣花生的几种吃法,他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生的晒干,养胃,对胃很好,
第二种:生花生放茴香、八角、盐煮熟,晒干,吃再多也不会上火。
第三种:湿烤,先煮熟再加高温烤干,吃得香,但容易上火。
他要了前二种的几粒尝尝,果然口感清甜,便分别买了三十斤。
腊实也不吝啬,二种各买了二十斤带走,说是可以送亲戚朋友尝尝。
俩人这次虽然收获不多,但了解了个大概,还是值得的。
九龙回来后并没闲着,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乔谈起此次经过。
小乔笑了:“我早就知道会有这结果,玩玉的学问深着呢,我觉得现在还是先玩观赏蜡石好,先把蜡石整明白,再玩籽料也不迟。”
九龙是个爱较真的人,他既然认定一件事,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当然,玩观赏看似简单,其实没有文化底蕴还真玩不精,这次去龙陵,吴大发也大字不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