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足够的水、干粮和挖石工具,主要是撬棍,随身带个可以背的旅行包,蛇皮袋可以多带点,有一点要记住,捡石最好穿水鞋或渔民捕鱼专用的防水雨裤,有人喜欢穿拖鞋去捡石,其实是错误的,一来容易打滑,二来对身体不利,容易湿气入侵。”

    九龙听到这里,立马脸红,穿拖鞋的双脚,往后挪了挪,巴不得换上防水雨裤,可惜没带。

    邱师傅故意当做没看见,继续说道:“你如果喜爱摄影,还可带上照相机或摄像机,由于野外找石有时碰到的镜头,可能是平时很难找到的。

    “还有,带不回来的大石头,把方位和特写拍下留个纪念,假如碰到园林单位需要,你也可以提供很好的素材。”

    买部相机?这倒是好主意,回去就买,九龙边听边点头。。。

    邱师傅知道九龙听进去了,讲得更来劲:“再有备一些创可帖之类的急用药品,由于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我有个石友更绝,他用旧轮胎充气加块木板变成气垫船,可以游到水深处或者对岸人迹罕至地方,常能捡到宝贝,人也安全。”

    看起来捡石也是各显神通,九龙继续问道:“在江里什么河段捡石好?”

    邱师傅回答:“在江里找石,最好先了解河流各段的基本情况,比方河流上游和整个流域范围的地质、地貌、有什么矿产,此处过往是海洋还是陆地,假如流域内有铜矿,那么河里就有可能见到水冲孔雀石。”

    九龙插上一句:“旧县河边上就是紫金山,出产铜矿、金矿,有找到孔雀石吗?”

    邱师傅回答:“可惜现在还没找到。”

    他继续刚才的话题:“假如河流过往是海洋,那些珊瑚、贝类、鱼类化石就有可能出现,反之森林里的动物和植物化石就很难找到,当然也不是绝对,有时有些地段很特殊,先是森林,然后,经过地壳变动又变为海洋,最后又演变为现在的河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沧桑’,这种经历了沧桑变化的地方,隐藏的资源更为丰富,你要想得到的东西也许更多。”

    “什么季节捡石好?”

    九龙听得入迷了,继续问。

    “最好选在雨季过后,河流为枯水期,江河水量最小为最佳找石季节,这时沙滩显现最大。”

    “邱师傅的意思,沙滩比较能捡到好石头?”

    “是的,一般情况下,沙滩在河流的转弯处,在这里捡石最好。

    “由于河流的弯道处凹岸泥沙容易堆积,河流很直的地段和峡谷,河水的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沙滩很少或很小,落差大的地段石头裂缝多,水洗度也不好。

    “找石尽可能去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在公路边和有路的地段,去的人一定很多,得到好石的机会就很小,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风险和利润成正比,谁在自己家的墙角就能捡到好石头?”

    这点九龙深表认同,机会常常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随大流,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并不是在沙滩上就能捡到好石头,你必须懂得看方位。”

    也许是讲累了,邱师傅停了下来,从随身带来的保温杯里喝了几口绿茶,眼睛注视着江边,快到目的地了。

    “怎么看?”

    九龙问道,看来,这邱师傅并非浪得虚名,肚里有货。

    邱师傅喝完,来了精神,继续说道:“来到了沙滩先看一下地形,沙滩的石头是有规律分布的,它就像筛子一样筛过,由于石头的大小、比重与流速有关,这就是河流的分选作用,大小一样,比重一样的石头会集中在一起。

    “一般情况要找多大的石头,颜色是什么,要心中有数,自己找到一块后,旁边极可能还会有好石,所以要仔细找找。

    “当然,绝对一样的石头是没有的,每块都是独一无二,找石,颜色比较重要,先看艳一点、色差大一点的石头,从美学上看,多色和深色要比浅色和单色更有价值。

    “也不是说浅色石就没价值,只是一般而言。

    “如有可能最好在雨后找,石头的色彩更容易看出。”

    “噢,石头除了看色彩外,还需要看什么?”

    这是重点,九龙洗耳恭听。

    “石质也很重要,石质一般指石头的结构,即硬度、密度、光洁、润滑、细腻以及有自然石皮等。”

    邱师傅如数家珍。

    “等等,邱师傅,您说了这么多名词,我也记不住,一时也理解不了,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来确定硬度?”

    九龙努力想弄明白,这可不容易,邱师傅也是熟能生巧。

    “这个简单,”邱师傅连说带比划,“要想知道石头硬度,可使用指甲(硬度大于2),铜具(大于3),铁(4—4。5),钢制小刀(5—5。5),瓷片(—。5),来代替矿物硬度计,效果很好。”

    这些经验只有老手才知,九龙由衷感谢,他暗自思忖,下次一定要带这些小物件来。

    “假如捡的沙滩石头不干净也不要灰心,就找象形石,污垢不可能把外形盖住。”邱师傅是真心传授,“另外,石头的大小也重要,同样的石种外形或图案,越大价值越高,但也越难找,在市场上和展厅里出得上价和打分高的一般都是大石头。

    “但不是说低价和打分低的就不是好石头,由于很多时候价值和价钱不是一回事。

    “当然,从理论上,小的石头更容易形成精品,找石的大小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当时情况而定。”

    九龙越问越深入:“假如有三块同级别的石头,一块是大的,两块是小的,自己累了,带不动,只能带走一块,咋办?”

第二十六集 神奇耳朵() 
“我的观点:带走大的一块,放掉小的两块,原因我已说过。”

    邱师傅轻描淡写地回答,他也知道九龙在考他,这小伙子,有冲劲,就干脆让他问个饱。

    他看九龙不再问了,想到了一件事,继续说:“在河里除了留意好看的石头外,还可以观察此处的地质结构,收积一些矿物标本,若此江河里有大量的煤,说明此处有煤矿资源,若有吸铁石吸引的石头就是铁矿。”

    九龙心想,这倒是经验之谈,万一有好矿,去开采一下不就发了。

    邱师傅看九龙认真地听,想到了当初捡石的艰难,那时候,有谁会教自己,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九龙可幸福多了,又有文化,又肯学,将来大有可为。

    想到这里,邱师傅继续说道:“找一次石不容易,尽可能不要空着手回家,有些石头一时看不出好坏,慢慢观察才会有结果,确定不好的石头再丢掉也不迟,所以石界有句俗话:三分自然,七分人意!

    “退一万步讲,把石头背回家也不亏,由于强迫自己锻炼了身体,石头多看多思考是好事,自己学习了,总结了,下次就能背回好的石头。

    “找石也需要有一种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话很对,恒心和毅力,是起码要做到的,九龙点点头。

    “还有,找石也要讲石德,”邱师傅讲起做人的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可要可不要之石,和拿不准其价值的石头,不要砸碎和毁坏,最好把石头放在显眼的地方,一是留给其他寻石之友,可能自己不需要正是别人想要的,二是告诉其他石友这里有人来过了,三是若有一天在展馆和市场及朋友家中看见,那不是他乡遇故知吗?自己做个好事。”

    是呀,做事先做人,永远是这个理,看来邱师傅人品并不差,否则不会说出这些为人之道。

    “另外,石头也是有生命和灵气的,不要和它过不去,的确有疑问的石头,可将其藏起来,回家后想好再来取。”

    邱师傅讲到这里,看了九龙一眼,“一句话,奇石资源是有限和宝贵的,一方美丽的奇石形成要几十万年至几亿年之久,不要被自己一分钟的冲动而毁坏了,寻石之人要有种和石头一样的宽容和肚量才行!”

    “邱师傅,您说说,捡石有啥好处?”

    “好处可多了,首先,对身心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特别是住惯了城市的人,更能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江边又是自然的氧吧,她能使沉积在心头里的烦恼和身体的劳累去除。

    其次,在玩石的过程中,找石是最愉快的,也是档次最高的,由于她能使自己知道奇石的真正价值和体会生命的短暂,使自己更热爱绚丽的人生,当然还有别的好处,像发财、交友之类的,我就不再列举了。”

    看来,姜是老的辣,邱师傅玩石多年,悟出这么多道道,玩石,不仅仅能获取财富,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九龙记住了。。。

    邱师傅继续说道:“我说了这么多,关键还要靠你的悟性,也许你多玩几年,得到的经验比我还多,这世道变化太快了,我当初玩石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玩,好石头随便挑都有,可是现在越来越难找了。”

    “邱师傅,谢谢你,教了我这么多,以后有空到我家作客。”

    九龙是由衷感谢。

    “会来的,我讲的不一定对,咱们赶紧捡石吧,天不早了。”

    邱师傅只要说到捡石,就特别兴奋,他一直在沙滩原地转圈圈,就是不往前挪几步。

    “邱师傅,咱们往前走吧,这里捡过了。”

    九龙站起身来,刚才经验也学到了,想去别的地方看看。

    “你去吧,我就在这里找好了。”

    邱师傅就是不走,手里拿着一块黑不溜秋的石头在捉摸。

    “这也是捡石招数?”九龙不解。

    “算是吧!”原来,这是邱师傅的一个玩石绝招,他详细介绍:

    我捡石有个习惯,不论多人一起捡还是单独自己捡,老是选定在一个范围,反反复复去捡,只有认为确实没货了才走开。

    所以,哪怕石友大喊着到他们捡的地方一起捡,我也不为所动,顽固地坚持在原地捡。

    其实谁都不是傻瓜,有好石捡的地方为什么不去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捡石各有各的捡法,有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有的整日在采砂场转悠;

    有的天天早上去河边转一圈。

    上杭两百多位石友,捡石方法各式各样,但就是没有像我一样一个地方转来转去捡奇石的。

    这是因为我平时要上班,只有休息日才有机会去捡石,所以倍加珍惜这些机会。

    当我出发时,容易捡的地方,都被其他石友捡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弥补没时间捡奇石的短板。

    我发现石友们捡石时都是走马观花,很少停下来慢慢去搜寻的。

    因为上杭石头小,水墨石超过20的就算是大的,所以容易被沙石埋住,有的才露出一点点,而且大部分石头被污染了,根本无法区分是否为水墨石,如果你不停下来慢慢仔细搜寻,奇石是很难被发现的。

    于是,我捡石时就多了个心思,先观察河床环境,然后选定原始石滩,哼着小曲,弯腰俯首慢慢仔细搜寻。

    邱师傅介绍完,千叮万嘱,叫九龙别说出去,否则连朋友都没得做。

    九龙发誓,叫他放心好了。

    邱师傅想想也是醉了,发誓有什么用,这年头不讲信用的人太多了,也就没再说话。

    九龙并没有看出邱师傅的担心,仍然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要选择原始石滩?”

    “因为原始石滩一般比新石滩污染严重,基本上分辨不出什么石种,石友们一般都不在这里捡。

    “没人捡的地方好石肯定机会较多,而且原始石滩的奇石水洗度和包浆相对会更好些。

    “刚开始我在就近的张滩河段尝试,因砂场还没开工,整个河滩只有我一个人捡。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张滩大桥边的原始石滩,石头都被污染了,石头看上去个个都一样,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

    邱师傅耐心回答,既然都把经验讲完了,那就好人做到底吧。

    “可是,石头都黑不溜秋的,各种石头都有,怎么分辨出来哪些是九龙璧?”

    九龙不解地问。

    邱师傅听到九龙又说九龙璧,无奈地表示:“我说过,水墨石一般不大,你先选择较小的石头,用最原始的办法一个一个翻。

    更重要的是,发现水墨石以及质好的腊石,上面污染物比较细腻,且这种现象出现水墨石的概率可高达70%以上,所以捡石时,只要选择石面污染物细腻的就行了。”

    原来是这样,九龙也就不走了,照猫画虎,继续捡。

    邱师傅边捡边告诉九龙:“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捡石方法,只能说是我比上杭其他石友比较耐心和专心罢了。

    “你或许会问,这样捡奇石其他石友不会学你吗?

    “其实,很多石友也跟我这样捡过,但是,在污染了的石滩中他们无法识别水墨石,也就很难捡到好奇石,最后他们都放弃了。”

    耐心加专心,九龙记住了,目光扫过滩面上的每块石头,捡一块,洗一下,一看不是,又捡一块,洗一块,如此往复,一个小时过去了,再没发现好石头。

    腊实可没有这么老实,他已走出五十多米远,也试着捡了几块,见到上面不是污染物就是苔藓裹着,有些地方不时有恶臭传来,原来是被人废弃的死猪死鸭堆在沙滩上,腊实有些受不了,直想吐,朝九龙大喊:“九龙,我不想在这捡了,到干净的地方去,你就慢慢磨吧。”

    说完把手一洗,往下游走去。

    九龙朝腊实喊道:“你去吧,我还想再多呆会。”

    九龙捡了近一上午,除了洗出几个普通九龙璧以外,并没淘到什么宝,这时也有些累了,便想到岸边草地上坐坐。

    这时腊实也走了回来,背着鼓鼓囊囊的蛇皮口袋,一定收获不小。

    九龙坐的这草地并不平整,从高处往江里冲出一条大水沟,九龙不经意往沟里看了一眼,却发现几块不大的九龙璧石,很清晰地闪现眼前。

    有情况!

    九龙立马意识到。

    刚才只顾往江里滩面走,没想到岸边比较高的地方,也会有九龙璧,这应该是发洪水时冲上来的缘故。

    九龙仔细搜索,一块像耳朵模样的石头闪现眼前:耳廓、外耳道、鼓实、咽鼓管、内耳道历历在目,耳廓上一层黑色梨皮包裹,内耳呈肉色,甚至血管都清晰可见,真是绝了。

    九龙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叫邱师傅过来帮掌眼一下,邱师傅左看右看,不由惊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汀江梨皮石,这么传神的耳朵,太神奇了,小黄,祝贺你捡到宝了。”

    腊实听到大呼小叫,也赶过来看,又是一拳打在九龙肩上:“兄弟,你狗屎运怎么这么好,这次带你来,我就捡了十来个‘三好生’,你却好事连连,二个顶百个,了不得,我只有羡慕的份了。”

第二十七集 大神驾到() 
九龙也开心地笑了:“也许老天比较眷顾新人吧,中午我请客。”

    邱师傅摆了下手:“你来上杭,哪有叫你淘钱的道理,这样吧,到江滨路公园饭店吃个便饭,我请。”

    九龙把眼光投向腊实,腊实哈哈笑着:“邱师傅没把我们当外人,就随他吧,下次到我们家,再请回去。”

    九龙不再坚持,一行人把行当收拾好,便起身前去。

    来到公园饭店,邱师傅点了上杭特色的鱼板、白斩鸭、清蒸小母鸡款待他们。

    这些菜,都是九龙喜欢吃的,特别是鱼板,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又称雪花银片,是九龙的最爱。

    席间,邱师傅问九龙:“临江楼去过吗?”

    九龙回答:“没有,上杭也就是高考的时候来过,那时都在应付高考,哪有时间去。”

    “噢,那就吃过午饭去溜溜,那边还是不错的。”

    九龙想想也好,捡石头也不急在一时,就去放松一下。

    邱师傅在桌上挺客气,招呼店家上客家米酒,被九龙拒绝了:“中午不喝酒,否则下午哪有精力做事?”

    邱师傅也不勉强,吃完便饭,便带他俩来到临江楼。

    临江楼位于sh县临江镇临江路52号。

    风景如画的临江楼,曾经是“广福隆”货栈旧址。

    这里先后设过酒店,经营过油、盐、米、豆生意。

    该楼占地约300平方米,高三层。

    九龙推开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个小巧的院子,两旁碧树掩映,迎面是一座三层的珠灰色楼房。

    楼的底层和二层走廊前,上下各有3个石砌藻饰的拱形廊檐,远远望去,宛如六个巨大的花环镶嵌在屋前,庄重清雅,不减昔日的风采。

    九龙看到大厅上的介绍,才发现这是伟人住过的地方,难怪邱师傅要叫自己来看。

    上面介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朱、毛”红军多次到此,毛委员曾九次到上杭。

    一九二九年十月,毛委员再次来到上杭,就住在临江楼二楼的东厢房,当时毛委员正身患严重的疟疾病,是由几个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从永定合溪一路护送,来到刚解放的上杭城。

    第二天清晨,毛委员伫立“临江楼”二楼正厅前,迎着深秋劲风,望着汀江对岸漫山遍野盛开的菊花。

    他豪情满怀,抒写了《采桑子·重阳》词一首: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九龙小学就读过,没想到是毛委员在这里写的,他不得不佩服毛委员,这位伟人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直到把江山打下,成就千秋伟业,九龙想想自己,吃点苦根本不算什么。

    九龙登上二楼,远眺汀江风光,别有一番情趣。

    他特别欣赏楼外的一棵百年老榕树,顶着擎天的华盖,昂然挺立,隔墙对望,大榕树盘根错节伸出来的根茎,比一般的小树还粗壮,青枝绿叶,俯临江水,面对此情此景,九龙流连忘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