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道-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先介绍山料和田玉的原生矿形态,块度一般较大,棱角分明,品质一般。

    然后是山流水山矿碎裂滚落至河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河水冲刷沉积在河床当中,河床干涸后裸露出来,表面较为圆润,品质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

    重点介绍了籽料山料崩落至河流中,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所形成的,品质为和田玉三种产状中最好的。

    皮色只有籽料才有的一种次生色。

    熟悉和田玉的人都知道,在玉龙喀什河干涸的河床里扔一块磁铁,就能吸附起来很多的铁粉。

    和田周边本身就是一个大铁盆,含铁量很丰富,和田玉在流水的作用下,在玉质较松,有裂纹往往会被金属阳离子所沁入,形成了所谓的皮色。

    他指给九龙看一种皮色,这是典型的洒金皮,属于和田玉皮色中比较名贵的一种。

    有一种叫光白籽面光滑无皮(或者很少的皮),白度一级,无明显瑕疵,外形圆润的原籽被称为光白籽,属于比较开门的东东,品质(特别是白度)在和田玉里数一数二,羊脂白玉也都出于此类中,块度较大会非常值钱。

    他很细心地打开一个锁着的柜子,给九龙看一块羊脂白玉。

    他说这东西特值钱,其珍贵和稀缺,在市场上很难见到。

    现在网上挂“羊脂玉”的到处都是,发一些所谓能到达羊脂级别的料子,您自己对比去看,是真是假。

    注意到了吗?羊脂玉不仅仅是“白”,要油,要润,如果您还是找不到感觉,找块羊油就明白了。

    随后他拿出一种黑乎乎的叫墨玉的东西,说这是碳元素的沁入所造成的,和皮色不同的是,墨玉的黑色属于沁色,渗入内部并均匀分布。

    皮色则是在表面,沁入往往在几个毫米左右。

    有一种叫黄口料本身为嫩黄质地,发绿,国标鉴定为黄玉,但圈子内并不认可。

    还有黄沁料曾经最贴近黄玉的东东就是黄沁料,但其本身依然是黄皮籽料,只是沁色深罢了。

    他又拿出糖玉腰扣来看圈子里习惯称为糖料,严格意义上来讲,糖玉并不属于和田玉5大色系中的任何一类(白、青、墨、黄、碧,这里说的是国标),底色依然属于白玉类(可以理解为瓷器胎)。

    糖料的卖点和墨玉有些类似,都是借用其色,或者色与底之间形成的奇特交织,所以好糖料一般都是特色料,价格不定,依特色情况而定。

    全糖,可以看到这个腰扣几乎看不出原来的白玉底子,糖色均匀浑厚。

    白玉底子和糖色彼此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老板起了个名字叫抹糖,大家可以和全糖的料对比一下。

    要判断和田玉的好坏其实也不难,一要注意有没有裂词义即说明这有多糟糕了,属于物理损伤,表面的裂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保护不当,裂纹会有纵深发展的可能。

    二是水线水线是和田玉中的常见瑕疵之一,为透明的浅色条带。

    三是棉点玉质内白色的结晶体,多为针状或者花片状,是和田玉的主要瑕疵之一。

    当然,和田玉的毛孔不是毛病,是籽料的特征之一,和田玉在水流冲击下,表面形成局部渗透压,玉质略松的地方则会发生小面积的崩裂,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类似人体毛孔的表面特征,目前毛孔和皮色一样,都可以人工制作。

    他说当和田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白色透闪石时,和田玉则呈白色。

    由于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中含有g,随着fe对透闪石分子中g的类质同象替代,和田玉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fe含量越高,和田玉呈现出的绿色越深。

    当和田玉中的透闪石含细微石墨时则成为墨玉。

    和田玉的光泽是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由于各种玉石的质地不同,硬度不同,以及对光的吸收、反射的程度不同,所表现的光泽也不同。

    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

    油脂光泽很柔和,不强不弱,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

    一般来说,玉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

    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透明度指透过光线强弱的表现。

    和田王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

    影响透明度有三个因素,一是光线的强弱,二是玉石的厚度,三是玉石对光线吸收强弱。

    折射率和田玉的折射率为1606—1632(+0009,—0006),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用点测法在折射仪的160—161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

    密度一般为295(+015,—005)克/立方厘米。

    和田玉的硬度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压入、刻划、研磨的能力,是鉴别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

    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为60—65,因结构的不同会有一定变化,一般说同一产地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

    玻璃的摩氏硬度为5—56,和田玉刻划一下,玻璃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和田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这也是鉴别和田玉的一个重要特征。

    。

第二百七十八集 选玉诀窍() 
和田玉的韧度:是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也可叫作抗破裂的能力。

    所谓韧度高,即表示物体难于破裂、耐磨这一物理指标。

    世界上所有宝石中,和田玉的韧度极高,仅次于黑金刚石,是常见宝玉石品种中韧度最高的。

    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度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

    解理、断口: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特定的结晶学方向(一般平行晶面方向)裂开成光滑的平面性质,称为解理,其裂开的光滑平面即为解理面。

    宝石学中形成解理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发育特点将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四类。

    透闪石具有两组完全解理,由于和田玉是矿物集台体,因而整体不见解理面,断口为参差状。

    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们在收藏玉时会发现玉表面有很多裂开的纹理,专业术语讲玉某个裂开的纹理为解理面。

    由于受晶体异向性的影响,玉存有不均匀的裂纹,这对玉器的雕琢产生影响。

    解理面不是破碎面,发生破碎是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而有解理面则沿着一个或几个方向有规律的裂开,面也显得平整光滑。

    我介绍这些,一般人难以理解,但玩过黄蜡石的人都会知道是怎么回事。

    店里自豪地介绍说,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

    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密度为2。95—3。7,摩氏硬度在。0—。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最后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怎么样,我给你介绍这么多,相信您也是玩玉大家,就买几块玩玩吧?

    不是吹牛,这和田玉就数新疆的最好,来了就不要错过。

    您如果觉得料不好玩,这里也有雕件,可以看看,喜欢的话,给您优惠。

    “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现在和田玉大概是什么价位?”

    九龙问道。

    “您这话问的好,老话说的好:黄金有价玉无价!而玉石没有类似黄金、钻石那样业界都接受的品级评定机制,大家只能根据经验来估计其价格范围,我们也确实有《和田玉(软玉)鉴定及分类、命名方法(细则)》,和田玉也有其自己的标准,但是别说一般消费者,就是业内人,没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多年的上手经验,又怎么能分清?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判断这块玉值不值钱呢?

    “我和你说道说道,一般在无人为雕刻的影响下,和田玉的价值主要是由产地,产状,皮色,皮状态,白度,细度,油润度,形状综合指标决定的。

    白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现在玉市场,皮对价格的影响远远超过于白色,古人玩玉去皮,现在的人玩玉都是玩皮的。”

    老板拿出了一个价格对照表:“?对照这个表很容易看出玉的价值几何。

    “例如,一级白极细的青海山料,价格是比不过青白带红皮的新疆籽料的,同理又要比不带皮。5级白的结构粗的新疆籽料价格高。

    “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大了去了,我特意整理了一个表来列举详情。”

    九龙粗粗看了一下,好的和田玉,比如羊脂玉,都按每克上万来卖了,而便宜的墨玉,一个巴掌大小,也不过几百元,这未免也太复杂了吧,到底怎么选择好呢?。。

    店主看出九龙的心思,连忙介绍九龙要怎么选和田玉。

    “我告诉您怎么选料,和田玉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价值主要取决于和田玉本身的质地,和田玉有五大要素

    “第一:油润度。

    “行内有句话叫:翡翠看种,和田玉挑润。

    “这里所谓的润,说的就是和田玉的油糯性。

    “所谓的油糯性,表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和田玉质地的细腻与滋润。

    “第二:密度

    “这点很难掌握,也很难用文字描述。

    “我一般用侧弱光看结构,说不见结构是夸张了,只有假料不见结构。

    “室外自然光下看不到内部的结构,我觉得可以了。

    “当然,是越细腻越好。

    “第三:色泽

    “颜色尽量要正,白的最好能不发闷,假如还能不闪青就完美了。

    “把玉放在洁白的纸上,我觉得是看白玉很有效的方式。

    “碧的青的最好让人感觉鲜艳。

    “第四:纯度

    “干净是选择产品的第二因素,尽量不要有杂质,棉,侵染,石性(巧雕除外)。

    “这个相对容易辨别,争取室外用肉眼来看,如果难以发现这些,就是好玉。

    “实在没法避免的,力争正面或者重要部位没有受到影响。

    “第五:型(雕工)

    “包含外观,工艺,大小。

    “外观,我们联想一下生活中各种美的器物形状,引申到玉器也是一样。

第二百七十九集 争论不休() 
“其中琢玉有老工和新工之分,所谓老工是指传统的制作工艺,用的器具也是以前传下来的,其特点是制作精致精细,比较费时费力,体现在于活灵活现。

    “新工则是指将现代工业技术引入琢玉中,其优点在于精确快速,在控制对称、尺寸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在较精致的玉器都是老工结合新工制成,琢玉的好坏直接决定玉器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一件好的玉器必须是在布局对称,线条刀法,打磨抛光俱佳的作品。”

    店主苦口婆心,九龙却越听越糊涂,没有熟悉的石友带路,要他直接下手,确实还没有这个胆。

    不过,店主这么辛苦介绍也不容易,他就在捡漏区,买了几方百元左右的青白玉和墨玉玩玩,也算是对店主有个交待。

    随后,九龙和何钢俩人又逛了几家店,奇怪的是,基本上见不到卖金丝玉的。

    莫非是走错地方了?应该不会呀,这金丝玉的名声虽然不是特别响,可也不至于连产地都没人经营吧。

    一路走着,仍然没有见到什么金丝玉的店铺,九龙不免有些失望。

    他抬头见到了一家大型的销售克拉玛依玉的店铺,觉得很奇怪,克拉玛依玉是什么鬼?不如进去看看吧。

    这间店很大,近二百平方,它的最大特色就是专门销售一种叫克拉玛依玉的,店主见俩人进来,看到九龙和何钢汉人打扮,只礼貌性的打了个招呼,然后整理货柜上的石头去了。

    九龙不以为意,仔细看了起来。

    怎么回事?这克拉玛依玉怎么和听说的金丝玉一模一样。

    这些石头,并没有水冲黄蜡石的水冲度,倒是被风沙冲刷的很光滑,九龙赶紧问道:“老板,这些是不是金丝玉?”。。

    “那是广州人的叫法,我们这里叫克拉玛依玉。”

    店主回答。

    九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老板,把金丝玉的宝石光籽料拿来看看。”

    九龙继续说道。

    九龙扫了整个柜台一眼,没见到有起荧光的石头,不免有些失望。

    “这货有,请到这边来。”老板听到九龙的喊声,知道懂行的来了,赶紧把他们叫到一个保险柜前。

    老板姓祝,名山川,典型的新疆维族人,穿了一身领口和胸前绣图案,白颜色的民族服饰。

    他按了几个密码,把保险柜打开,里面各种闪着荧光的约一指粗大小的小石头展现在九龙面前。

    这些粉红、粉白、浅白色带有荧光效果的宝石光籽料,极少部分呈“米字型”猫眼效果。

    金丝玉中的宝石光材质极其稀少,难怪要放在保险柜里。

    “老板,你这些玉是哪里来的?”

    要买玉,自然要问出处,九龙对新的品种,向来都很谨慎。

    “在新疆克拉玛依附近';魔鬼城';一带的戈壁滩上来的,那里散落分布着这种质地细腻温润、色彩丰富的石头,极品甚至可以散发出璀璨光芒。

    “据说,早在数千年前,它就是楼兰古国的装饰用品,但因为楼兰古国的莫名消亡和戈壁滩人迹罕至,这种美丽的石头在随后的几千年时光里无人问津。

    “一直到2世纪,偶然的机缘让它重新出现于世人的视野中,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漂亮的石头到尊贵的克拉玛依玉的华丽变身,价格更是从几元一斤扶摇直上到每克万元!”

    祝老板不无自豪的介绍道。

    “到底是什么机缘,让它乌鸡变凤凰呀?”

    九龙问道,黄龙玉之所以突然暴涨,和广西商人有关,这克拉玛依玉,应该也离不开有人慧眼识珠吧。

    “确实和某些人有关。”

    祝老板老老实实回答,据他介绍,这事要从2003年说起。

    2003年的一天,广州藏家余俊无意间在广州芳村的一个小摊档发现了一块非常具有玉质感的“小石头”。

    出于好奇,他花50元钱买了下来。

    回家好好保养一番后他发现:这块“小石头”虽然具有非常坚硬的质地,但外观却呈现出田黄籽料的特质,显得又黄又润。

    他回到小摊档打听,老板把所存的一小盒同类“石头”都拿了出来。

    那真是个五彩的盒子。

    红、黄、白、黑……每种颜色都有诸多种层次,好看极了。

    余俊毫不犹豫地又掏出200元钱,把这盒0斤左右的石头全买了下来。

    2004年,余俊以斤7元的价格和石农签订了采购协议。

    石头开始源源不断地从戈壁滩运来广州。

    到了2005年底,余俊花了五六百万元,收了几百吨。

    余俊根据这些石头具有玉石般的温润,同时又有着类似寿山田黄的特殊条纹的特点,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金丝玉”。

    请人加工成饰品,许多顾客乘兴买回家,但没几天就回去要求退货。

    都是被周围的玩家嘲笑了,说是买到了假石、假玉。

    “怎么会这样?”九龙不解地问道。

    “都是那些狗屁专家害的。”

    祝老板愤愤不平地说道。

    这些专家搬出所谓的理论依据来证明“金丝玉”不是真玉。

    某地质大学张专家说什么“金丝玉”它有优点,但也有缺点。

    “金丝玉”属于玉髓类,是广义的玉石品种。

    “金丝玉”与和田玉这样的“真玉”有着本质的区别,以“玉”命名并与“玉”进行比对,会混淆人们对于玉的科学本质的学术认识,将玉学学术探讨混同于文化层面的认字扫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开始,“玉有九德”的玉德学说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藏华光泽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团彻远,纯而不杀,辞也。

    代表了人类对于真玉的完整认知。很多人认为这仅是一种简单的审美表述。

    但在20年前,通过利用现代矿物学、宝石学和材料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张专家说他发现,200年前的古代智者对真玉的界定,实际上是非常科学而且严格的,鉴赏标准可以同现代宝石学和材料力学的科学语言描述实现完美对接。

第二百八十集 改变人生() 
张专家认为,按照春秋时代的古代智者所定下的真玉鉴赏标准,真玉应该具备温润含蓄、垂之如坠、折而不挠、其声舒扬、缜密以栗等几个特点。

    温润含蓄说的是折光率和透明度,真玉既不能像田黄一样暗淡无光,也不能像钻石、水晶那样高度透明;

    垂之如坠对应的是相对较高的密度;

    折而不挠对应的是超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