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情经济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爱情还是不要攀高枝
  经济学关键词:
  支付能力原则 —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
  为什么欧洲人相互都是亲戚?因为数百年来,欧洲王室贵族习惯相互通婚。不只中国人,外国人也讲究门当户对,欧洲的王室贵族自然希望自己的子一辈能够保持传统,否则“高贵”血统将不再高贵。可惜,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当君主立宪制国家越来越少的时候,“新生代”的王子们只能把眼光投向民间——皇宫里公主的数目实在屈指可数。
  王子们热衷在民间寻找王妃,这消息让那些民间的“灰姑娘”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王子,王子还在,希望就还在。很多不是公主的灰姑娘,嫁了王子。盛大的婚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接下来呢?和王子能够善始善终吗?在被人艳羡的目光背后,灰姑娘的代价又有几许?当明天报纸的头条是王子和王妃劳燕分飞的消息的时候,难道只空留下一声声叹息在欧罗巴明朗的天空?
  1996年,英国王储查尔斯与戴安娜王妃离婚,一年后戴妃遇车祸身亡;2004年9月,丹麦约阿希姆王子向年长他5岁的港产王妃文雅丽提出离婚,结束几近9年的童话姻缘,成为丹麦王室百年来首宗离婚事件;
  也有看起来不错的婚姻,当哈康宣布要迎娶梅特的时候,整个挪威都沸腾了。不少挪威的老百姓都认为梅特不是未来王后的最合适人选——她的平民出身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在于,在认识王子以前,她居然是一个声名狼籍的女招待,此外,她还吸毒,最容纳感挪威人无法忍受的,是她还有一个5岁的私生子。
  但是,顶着压力结婚的梅特没有辜负哈康的厚爱。酒帘挑剔的挪威政治学者卡夫里在他们结婚一年后都不得不表态:“一年来,她出色地完成了挪威政府交给她的任务。“
  根据民意调查,超过1/3的挪威人认为梅特王妃在婚后为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只有1/10的挪威人认为她不称职。”
  可惜,盛名之下的梅特王妃,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自从嫁了王储,她就连连得病,出席完盐湖城冬季奥运会后,她得了肺炎;复活节,她在滑雪的时候扭伤了脚踝;之后的5月,她和王储在接受德国一家电视台采访的时候又被烈日晒伤了皮肤。当时两人被暴露在猛烈的太阳光下,再加上拍摄现场的布景灯齐刷刷照射下来,梅特和哈康苦不堪言,事后御医诊断:两个人分别被一级和二级灼伤。
  就象挪威的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王室毕竟和一般家庭不同,你既要高高在上,又要成为普通人的一分子。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纳税人支付能力只依据其收人或财富来衡量,至于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到底该比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多负担多少,并没有详实说明。
  在爱情经济学里,这个原则就更简单和直截了当,就是当携带了地位和权力的爱情从天而降的时候,你有没有能力接招。
  戴安娜王妃是气质高雅的,是容貌出众的,是能给日渐老迈的英国王室带来回头率和上座率的。没错,她不是一个公主,但她平民出身的身份让她更具有亲和力,在她的思维里,从来也没有那些僵化的礼教和来自上层社会的虚伪倨傲。她是多角度的璀璨,既能和其他欧洲王室成员优雅地喝下午茶,又能深入普通人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慰问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她的一双纤纤玉手,也端起过千年流传下来的华美象牙高脚杯,也抱起过患了麻风病的可怜小孩……
  在现代社会中,平民化是王室的唯一出路。但是面对一个王子的时候,你最好还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支付能力”,就是作为一个王妃的十八般武艺,你全具有了吗?生活里不是没有白马王子,但是首先,你得扪心自问,你有信心和实力做好议和白雪公主吗?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权益(1)
  a)保持你的“消费者主权”
  经济学关键词:
  消费者主权—消费者应当享有对产品及其相关内容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之所以主张“消费者主权论”,因为爱情是市场经济。
  你可以看不惯杨振宁和翁帆,也可以嘲讽邓文迪和默多克,但一个女孩子应该嫁什么样的人,一个男人应该娶什么样的女人,爱情经济学只提供一种观点:谁都有自己的消费者主权。
  因为杨振宁太老了,82岁,娶了28岁的翁帆,他被责难。因为杨振宁太有影响力了,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的得主,娶了28岁的翁帆,他被责难。
  他只是要一段婚姻一段恋爱,“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给我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他没有隐瞒翁帆什么,他的年龄、他的身世、他的经历、他的拥有、以及他的尴尬,作为爱情市场上的甲方和乙方,他们是公平的,翁帆在这个82岁的老情人面前,充分享有和运用了自己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这就够了,至于别人还想多说什么,那是别人的自由,作为一个庸常的闲人,看问题也就庸常,但庸常也是一种选择权,杨振宁尊重了,翁帆也尊重了。
  还有邓文迪,她18岁离开中国时一无所有,32岁再回来,已经是传媒大王默多克的太太。大家评价她有心计,步步为营成为总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的莫氏家族的新皇后,但这是她的权利。
  莫多克的财富有多少,太太有多厉害,报纸上早就公开的,如果你垂涎或者仰慕他,也可以走邓文迪的老路,从耶鲁毕业而后到香港谋求发展,在飞机上结识默氏闻集团的某个董事,让他介绍你到Star TV总部实习。而后,你就有机会出现在传媒大王身边,让他对你动心,最后如愿以偿地成就自己财富上的辉煌。
  曾经,计划经济是“生产者主权”,围绕着生产者怎么样苦思冥想,而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围绕着消费者的利益来做文章。消费者是上帝和主人翁,消费者的意志决定了生产者是否有福利和收益。
  不管你对翁帆和邓文迪的初衷怎么琢磨,但这是人家的“消费者主权”,你干预不了,而且事到如今,人家过得也不错,你又何必生气?想想,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81岁时和他的21岁学生结婚,两人时差60岁,大文豪梁实秋与与韩菁清的忘年之恋相隔也有30岁呢!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权益(2)
  b)和他成为互补品
  经济学关键词:
  互补品—消费者眼里“搭配”的两种商品。
  互补品是在消费者眼里是“搭配”的两种商品,比如左脚的鞋和右脚的鞋。
  相互竞争的商品则属于替代品,比如五指分开的手套和连指手套。
  再比如,《天下无贼》里的“贼公”王薄,“贼婆”王丽。
  刘德华扮演的王薄和刘若英扮演的王丽,本是一对亡命天涯的雌雄大盗,他们在北京偷得一辆轿车后辗转来到西北藏区大夏河。因为王丽怀孕,想给孩子许一个好的未来,她决定洗心革面。在一辆西去的列车上,他们两个遇到一个叫傻根的善良孤儿,傻根不相信世上有那么多贼,他坚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真诚和美好的,执意带着辛苦赚来的六万块上路。被深深打动的王丽决定一路保护傻根,不让其他各路贼匪偷走傻根的钱。王薄不太同意王丽的想法,但他爱她,于是出手帮王丽对付那帮老谋深算穷凶极恶的盗贼团伙,最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保护了傻根的一个信念……
  天下会有这么义气的贼吗?会有这么帅气和漂亮的男贼女贼吗?
  会的,会的。《天下无贼》的导演说,这个电影没有那么强的地域性,就算翻版到美国,把“傻根”换成在美国打工的墨西哥人,故事也是成立的。
  所谓贼的共性是相通的。
  风流倜傥的男贼王薄,能够良心发现,为爱情做出“不贼”的选择,是因为有美好的王丽和她互补,他和女贼王丽夫唱偷妇随,一起浪迹天涯。两个互相掩护、互相促进,王丽负责和别人打情骂俏,王薄就负责敲诈勒索;
  在拉卜楞寺邂逅傻根后,怀孕的王丽良心发现,陷入自责和两难,对自己的流浪情人更是死心塌地,心存真情。
  假如橘子汁的价格下降了,王薄可能会多买橘子汁,少买苹果汁;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橘子汁价格上升了,王薄可能又会少买橘子汁,多买苹果汁。很明显,橘子汁和苹果汁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替代品就是指一种物品价格变化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但他和王丽的关系不是这样。
  他和王丽的关系是咖啡和咖啡伴侣,是牛奶和巧克力。
  当中东发生石油危机的时候,在美国,卡迪拉克等大排量汽车的需求量就会下降,这是因为汽车和石油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物品减少的两种物品在经济学上是互补品。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权益(3)
  c)不成熟的爱情也要珍惜
  经济学关键词:
  幼稚产业—在对外贸易理论中,指尚未拥有实现规模经济所需的经验或专业技术的产业。
  即便在美国,在最前卫的家庭, 家长也不会把打鼻钉和未婚同居这两件事情的性质等同,他们往往不支持自己的子女在关乎“性”的问题上恣意任性,但是,西方父母与东方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会很心平气和的,把自己放在朋友的位置上和年轻人谈心。
  美国人说青春就像一只苹果派,甜甜的酸酸的,所以他们拍了表现被性意识困扰的美国青年人的故事——《美国派》,又因为年轻人买帐,今年暑期已经把电影拍到了第3级,许多中国的年轻人在看完了电影之后说:“我喜欢电影里的那个父亲,他主动和儿子探讨性,还教儿子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
  《美国派》经拍了3集,其中前两集都在表现恋爱的“幼稚产业”阶段。
  头一集里,四个热血沸腾、正处于青春期萌动的高中生——吉姆、凯文、奥兹和芬奇,发下誓愿要在毕业前品尝到性爱的甜蜜,摆脱处男的现状。
  吉姆应该庆幸自己有个好父亲,当他欲望难奈,在家里看A片的时候,恰巧被父亲撞见,原本热衷提倡禁欲主义的父亲发现儿子的性冲动是不该被抑制的,他开始负责对他进行性教育。这是每一个男孩到男人的必有由之路,吉姆在学校使尽浑身解数,大跳脱衣舞,想赢得女友的芳心,结果被摄像头拍中,在网络上直播;其他三个男孩的经历也顺利不到哪里去,凯文学习性爱“圣经”,奥兹又打球又唱歌又做三明治,芬奇喜欢成熟女人……他们都为成长吃了不少苦头。
  青春期会对异性好奇、会对自己的身体好奇,青春期让这些男孩的行为怪异、搞笑,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性、什么是友谊,就是在这些狂野和怪诞的行为中找到答案的。
  续集是在一年之后,暑假的时候,四个毛头小伙子又聚到一起,这个夏天将发生什么?他们也不知道,但是他们暗下决心绝对不虚度青春。
  奥兹原本和唱诗班的才女希瑟关系发展平稳,但是当希瑟从巴黎放假归来,奥兹能不能继续和她的爱,就要看他的表现了;而那个让吉姆魂牵梦绕的漂亮交换生娜迪雅,也在逐渐长大后,对爱和性有了更多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暑假是在湖边别墅里度过的,四个年轻人参加各种聚会,寻找各种刺激,诱惑心上人,获得更多成长的经验…年龄的增长让这些男孩进步,他们已经不象第一集里那样,把结束处男作为一个成长的标志,他们已经学会思考了,哪怕他们依旧搞笑不断、疯狂不断、性冲动不断,裸露不断。
  在“幼稚产业”的恋爱中,弱势的一方不能持续降价,让消费爱情的另一方得出这样的结论:谁给他恋爱谁吃亏,谈得越早,吃亏越大。
  “幼稚产业”中的男女双方,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恋爱的人要保持自身价值的稳定,面对市场压力,双方要好好协商,不要想谁是“老大”的问题。
  因为种种幼稚的做法之下,爱情的市场价格必然乱糟糟,所有刚踏入爱情大门槛的年轻人势必都得亏本经营。还有个别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恐怕承受不起压力,血本大伤,会对爱情失去信心。
  爱情“幼稚产业”的表现:
  越亏本越降价;
  花明天的钱讨好今天的恋人;
  在发达的北欧,比如瑞典,政府因为人口出生率逐年递减而大伤脑筋,为了提高生育,政府鼓励年轻人同居,爱情的“幼稚产业”比比皆是,数据显示,在瑞典,90%的成年人有过同居的经历,已婚者中有99%婚前曾同居。但是,这里的爱情“幼稚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被给予了极大保护和引导,就象贸易里经常采用关税或配额的保护一样。在瑞典,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这个道理:恋爱不只是年轻人的事情,不能让它自生自灭,也不能让年轻的小恋人双方失去基本的信任,因为这关乎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所以,瑞典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避孕,几年前该国首脑就曾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们国家根本杜绝了少女怀孕的问题。”
  第二章 爱的吸引期——投身市场吸引期的权益(4)
  d)总有一些爱情符合“价值悖论”
  经济学关键词:
  价值悖论—指某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大,但是却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但却很昂贵的现象。
  水比钻石更有效用,而钻石却比水昂贵。某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大,但是却廉价。而另一些物品虽然实用价值不大,但却很昂贵,价值悖论就是为说明这个道理而产生的。
  商品存在价值悖论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商品存在的稀缺性。
  总有一些爱情不够般配,在老套的爱情故事,富家子弟往往爱上贫家女,违背了价值规律。但这个世界经常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的原因,就在于总有一些爱情是符合“价值悖论”的。原来,在爱情里,越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选择,越能见证情比金坚。
  还有一种爱情,也存在“价值悖论”,完全在于当事人的超凡脱俗、特例独行。
  1907年,弗里达出生于墨西哥,她的人生传奇开始和结束于同一个地方。
  15岁的时候,弗里达进入了墨西哥最好的国立预科学校,学校请一批画家来画壁画, 36岁的迪戈•;里维拉成为弗里达的偶像。
  那个时候,她正与学校里一个英俊的男同学热火朝天的谈恋爱,但迪戈•;里维拉超凡的艺术才华和青蛙一样丑陋的长相却在她心里占据了位置。1925年9月的一天,18岁的弗里达与初恋的小情人阿莱詹德罗到街上去逛,他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车祸从天而降。为此,她这一生就与肉体的痛苦相伴,接受32次外科手术,穿过几十件皮革、石膏或钢丝做成的支撑脊柱的胸衣,但医学最终还是无能为力,她不得不瘫痪在床。
  病在床上的弗里达开始画画。起初是为了消磨时间,再往后是为了重铸理想,画布挽救了她。
  1927年,一段短暂的时间里,弗里达又可以站起来过正常人的生活了。1928年,对她是一个转折和奇异的年景,她由朋友蒂娜介绍加入了共产党,更之中要的是,在蒂娜家,在一次聚会上,已经42岁的也是共产党人的迪戈•;里维拉再次出现了。
  怎么评价里维拉呢?一方面他是一个魅力十足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好色之徒,弗里达出现的时候,他身边刚好没有什么女人。尽管里维拉容貌丑陋,身材肥胖,体重达130多公斤,而弗里达却小巧玲珑,他们俩个站在一起,被比喻为大像和鸽子,但两个人的恋情还是迅速发展,后来,她果真成了里维拉的妻子。
  他们的确相爱,但是,再猛烈的爱情也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惯性。
  里维拉依旧是一个花花公子,弗里达天生也需要更多情人的抚慰;
  吵了分,离了复。 再吵,再分,直到没有一点气力。
  到快死的时候,弗里达曾经这样表达过她自己:我一生有两次不幸,一次是被街车重创;另一次是遇见里维拉。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