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禀陛下,……林丹汗西逃,东虏西进,则我朝需要加强边墙的防守,提防东虏叩关,我辽东大军,也应该挥师西进,及时的跟进东虏,不能让东虏逃脱,必定要置东虏于死地才行,不然,东虏一定是死灰复燃,则我朝危矣……”洪承畴急速的开动脑筋,组织了一些话语来。

    杨改革点点头,觉得洪承畴说得还不错,能有这份见识,也算是难得了。

    “回禀陛下……,臣以为,林丹汗西逃,东虏西进,我朝除了挥师跟进之外,还必须提防东虏和右翼诸部汇合……”卢象升又在洪承畴的基础上把右翼说了出来。

    杨改革依旧点点头,两人的素质还是过硬的。

    “……不错,两位卿家说得有道理,朕说的这个连锁反应,也就是这些,一旦东虏西进,则如今的僵局就打破了,这关外这么大一块地盘上的事,就必须全盘去考虑了……”杨改革一边在沙盘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圈,一边说道,这个圈的实际地域,只怕有万里之遥。

    两个人震惊的看着皇帝画的圈,震惊的看着皇帝,这个圈,可真的是大,从朝鲜之东的滨海到宁夏,甚至甘肃,这可是万里之遥啊!难道皇帝要的意思是要在这么大地方上同时又所动作?两人即便是有所心里准备,更是人中楚翘,可碰到了如此敢想的皇帝,除了震惊,就只能震惊!

    “……我大明……”杨改革又边说边画圈。

    “……这边是朝鲜,……这里是毛文龙的东江镇,这里是锦宁……,这里是山海关,……宣大,陕西三边……”杨改革的指挥棍,依次在这些地盘上掠过。

    洪承储和卢象升的眼睛,跟着皇帝的棍子,从整个大明的北方掠过。

    “……这里是东虏……,这里和东虏对峙的是林丹汗……,这里是右翼诸部落,……张家口以东,如今大部分都已经是我朝收编的皇协军,张家口以西,则是实力比较完备的右翼诸部,比如土默特诸部,比如沃儿都司诸部……”杨改革的指挥棍,依旧在这些上面掠过。

    洪承畴和卢象升的眼睛,又跟着皇帝的指挥棍掠过。

    “……东虏西进,林丹汗西逃,右翼诸部只怕不会安生,只怕迟早会有一战……”杨改革的指挥棍点在山西大同处,严肃的说道。

    “……如不削弱右翼诸部,带东虏和右翼联合起来,则我朝就麻烦了,所以,进军东虏老巢的同时,应该把右翼解决掉……”杨改革恶狠狠的说道。

    “……”两个人有些麻木了,带着畏惧看着皇帝,皇帝的这个设想,实在是太庞大了,不光是辽东要打仗,连那边也要打仗,这一打起来,那可就是万里黄沙的大决战啊!所涉及的面实在是太广了。

    “……陛下是要一战定乾坤啊!”洪承畴一向认为自己很冷静了,可听了皇帝的话,是听得浑身冒汗,实在是无法冷静,这个局面,实在是太庞大了。

    “不是朕要一战定乾坤,而是形式所逼,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又怎么治得好病呢?自然该从全身去考虑病症,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既然关外诸多势力都牵连在一起,自然是要一起考虑的,……这件事上,卿家切不可偷懒……”杨改革说道,见两个队友被自己说得冷汗直冒,知道自己说得有点过于惊人了,于是,把话语调了一下。

    “臣领旨,谢陛下教训!”洪承畴听了皇帝的话,身形猛然一震,望向皇帝的眼神,是深深的佩服,皇帝的话及时的点醒了他。

    “朕的设想,是以皇协军对付右翼诸部,我大军则主要对付东虏,先拔了东虏老巢,再追击东虏进草原……”杨改革既然开始给自己的两个队友第二阶段的培训,自然也就把该他们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他们,好让他们尽快的熟悉情况,进入角sè。

    “……朕先前一直说深入内陆作战,还是我朝短板,打东虏老巢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也就是这个意思……”杨改革又笑着说道。

    两个人揣摩着皇帝的话,更是震惊!按照皇帝这话去理解……

    “……回禀陛下,陛下的意思是说,深入内陆,不仅仅是深入辽东东虏老巢这几百里,而是深入草原大漠?……”洪承畴惊呆了。朝廷对于不去打东虏老巢,比较统一的观点就是大明依靠海船比较有优势,没了海船的优势,和东虏打比较吃力,所谓的深入内陆会吃亏,在几乎所有人眼里,内陆都是指从海边到东虏老巢这一段距离,而实际皇帝指的是清扫了东虏老巢之后跟随东虏进入草原大漠,这才是皇帝所指的内陆,这才是皇帝说的进入内陆会吃亏,时机不成熟的意思。洪承畴自诩冷静,可知晓得越多,就越无法冷静下来,这浑身的血,都躁动起来。

    卢象升也差不多,没想到,这里面的事,还如此的深,白皙的脸庞是一阵红似一阵。

    “不错,卿家的眼界,确实比常人要高,倒是能一举明悟朕的意思……”杨改革笑着说道,说起眼光,洪承畴确实胜卢象升一些。

    “……深入内陆会吃亏,这是朕说的,不过朕实际指的是深入大漠草原会吃亏,实际东虏老巢离海岸不过三百余里,这点距离,朕还没放在眼里,骑兵一个突击就可以到达,步卒依靠马车,两三天到达也没什么问题,东虏想在这点距离上阻拦朕,除非和朕决战……,和朕决战,朕正求之不得,之所以朕说深入内陆会吃亏,就是考虑到东虏会西窜,如果等到东虏西窜了再去考虑追击的问题,就迟了,自然是要事先考虑好,事先做好准备才行……”杨改革笑着给两个队友解释道。

    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个人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这个秘密可真的不小,皇帝骗了大多数人,不,不应该说骗,而应该说皇帝厉害,不动则以,一动,就必定是铺天盖地,不留任何后手。

    “……和两位卿家说这么多,也是朕让两位卿家进京的原因……”杨改革又笑着说道,培训进入了第二阶段,该是让两个人知道来龙去脉了。两个人的表现,还让杨改革满意,这第二阶段的诸多事情,自然就无需再瞒他们了。

    洪承畴最先明白皇帝话里的意思,皇帝和他们说这么多,说到了万里之战,又说这是他们进京的原因,那按照皇帝的意思,他们将参与这场万里作战?洪承畴如同被雷劈过一般,怔怔的看着皇帝,原来他不过是猜皇帝要安排辽东巡抚,所以从他和卢象升之间选一个,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他们两个都是皇帝选中的人,想到这么多天近乎残酷的“折磨”,洪承畴猛然醒悟。

    卢象升也如同被雷劈过一般,怔怔的看着皇帝,他和洪承畴两个人,是皇帝选中了去完成这件事的人……RO!。

第六百五十八章 给孔胤植上发条

    洪承畴和卢象升一脸震惊的看着皇帝。

    皇帝今rì所说的这些话,足以堪称绝密,上万里的战场啊!而他们,将是这次行动的执行者之一,内心jī动得无以复加,整个人都轻微的颤抖起来。

    “臣誓死报效陛下……”洪承畴内心之jī动,实在是再也无法“平静”,颤声着跪下来表示自己内心的诚服。人生之际遇,真的要从此改变了,能参与如此之大的谋略,这世上,又有几人能有这样好的运气?又有几人有这样的机会?

    “臣誓死报效陛下……”卢象升那白皙的脸庞,已经红透了,也跟着跪下叩首。其内心之jī动,已经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两位卿家都快起来吧。”杨改革比较满意两个人的表现,让两个人起来。

    “谢陛下隆恩。”

    “谢陛下隆恩。”

    两个人又谢恩,这才起来,尽管起来了,可这身形,却依旧是止不住的轻轻颤抖,这内心实在是没法平静下来,皇帝在茫茫人海中选中了他们,是天意?还是命中注定?还是皇帝独具慧眼?不管如何,面对皇帝的知遇之恩,这一辈子只怕都报答不了了。

    “今rì把这些事和两位卿家说,就是想让两位卿家知道朕的谋划,两位卿家,是朕选出来去执行这个方略的人之一,这万里战线,数股敌人,自然不可能由一人直接去指挥,必须有数处、数人懂朕心意,懂朕意图,能很好的互相配合、协调的人去执行和完成朕的战略,所以,才会有两位卿家进京一事……,两位卿家可懂朕的心意?”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陛下是要臣jīng诚协作?”洪承畴说道,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万里战线上,一人指挥一段,但又要总体上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和支援,在整体的作战时,必须保持一致。

    “回禀陛下,臣也明白了,jīng诚配合乃是此次大战成功的基石。”卢象升也不是蠢人,也跟着说道,这次大战,局面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让人jī动到颤抖。

    “嗯,很好,两位卿家能明白,也不枉朕从茫茫人海里把你们找来,朕先前就说过,能看重你们,并不是你们领兵有多么厉害,实际还是看重你们能脚踏实地的做事实,并不耍花枪,玩虚的,这才是朕看重你们的重点,此战关系到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关系到我大明的国运,赢,则是我大明之幸;败,则是我大明之梦魇,所以,此战,这希望两位卿家能jīng诚团结,为我大明赢一个未来……”杨改革鼓励道。

    “臣遵旨!……”

    “臣遵旨……”

    洪承畴见皇帝如此说,已经没有什么其他的话要说了,除了jī动的领旨之外,就说不出其他的话,卢象升也是差不多的情形,皇dì dū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除了努力的报效皇帝,其他的也都是虚的。

    “好!两位卿家快请起。”杨改革又叫两个人起来,看着这次谈话的效果还不错,简拔起来的这两个“队友”,历史名人,还是比较有看头的。

    “谢陛下!”两个人再次谢恩。

    “今rì既然说到了这些,那朕就在多说几句,领兵打仗,不仅仅是这样在沙盘上做些推演,也不是什么运筹帷幄这么简单,朕希望你们出去领兵,能吃苦,不怕吃苦,大战如不出意外,只怕明年就会开打,所以,给你们时rì,已经不多了,朕希望你们能尽快的掌兵,能尽快的和部队磨合,熟悉部队的作战方式,熟知部队的作战能力……”杨改革又说道。

    “臣领旨!”洪承畴答应道,既然皇帝如此说,那他照做就事。

    “臣领旨。”卢象升则更是jī动,他自信这一点,很符合他的胃口,和底层人打交道,向来是他的特长,他倒是自信,要说掌兵,知兵,懂兵,他可以不费多少时rì。

    说了一大气,杨改革这才稍稍的停歇一下,说了这么一大气的内容,杨改革又盘算着,接下来该说什么。

    “给二位卿家的时rì已经不多了,朕希望两位卿家能尽快的胜任新职位,所以,相关的训练和培训,或许会更加的严格,两位要有心里准备……”杨改革又说道,既然到了第二阶段的培训,除了战略、推演上的训练有变动,这新兵训练的内容也会变。

    “臣明白。”两人又答应道,面对皇帝说的更加严格的训练,他们倒是更加的渴望,天下能得皇帝看重,亲自培养的人,有几人?这可是一份天大的殊荣,即便是再苦再累,也不会有半分怨言,天下不知多少人求着皇帝“折磨”而不得呢。

    “从今rì起,两位卿家推演的内容,就不在局限于辽东一地了,会有更多的角sè让两位卿家扮演,除了让两位卿家熟悉本职的东西,还会让两位卿家熟悉相关,相连职务的东西,也会让两位卿家对总体战略有一个熟悉和认知,总之,这一切为的是让两位卿家能站在整个战场的高度去看问题,能紧密的配合、协作,此次作战,容不得半点失误,必须紧密协作,jīng诚合作才行。”杨改革又说道,到了此时,对两个人的培训,其实已经超出了他们职务本身的需要,一个是辽东巡抚,一个是大同巡抚,实际,他们并不是北方战事的总指挥,不过,杨改革为了让诸条战线能互相配合,倒是把这些内容也加了进去,就是要让他们有一个全局意识,有一个总体的意识。

    “臣领旨!”两个人又答应道。他们两个的官职,一个是从三品的参政,一个是正四品的知府,皇帝即便是再间拔,那也不可能把这万里大战的总指挥权交给他们,他们自然是这其中的一环,这一点,他们倒是很能理解,两个人都看了看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孙承宗,心想,大概也只有孙承宗能全局指挥这场万里大战了。不愧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啊!两个人又羡慕起来。

    “好!今rì的训练也就到此结束,今rì下午,就给两位卿家放半天的假,两位卿家可好好休息一下,可到处走走,今rì过后,就会是严酷的训练了,希望两位卿家能tǐng住,……好了,朕也就不多说了,两位卿家去吧。”杨改革笑着说道。

    “臣领旨!”两个人又松了口气,进京这么多rì子,他们除了来的那几天稍稍轻松一下,其他的时rì,都是睁开眼就训练,闭上眼就睡觉,难得有休息的rì子,能休息个半天,也算是难得了。

    正准备谢恩了就回去。又听见皇帝说。

    “对了,两位卿家,今rì之事,乃是绝密,两位卿家切不可把今rì之事透lù出去半分,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两位卿家明白吗?”杨改革又叮嘱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两个人又答应道,这一点,倒是不用多说,万里大战,关系如此之庞大的事,自然不会乱说,他们还没那么傻,好不容易得皇帝看重,从天下茫茫的官员中脱颖而出,如果把事情搞砸了,那可真的就成了别人的笑柄了。

    杨改革挥挥手,让两个人退下,洪承畴,卢象升又谢恩,这才出平台。

    待两个人出去,杨改革才笑着对孙承宗道。

    “孙师傅如今又如何看这两个人?”杨改革又笑着问道。

    “回禀陛下,此二人都是可造之才,他rì必定是我大明朝的栋梁。”孙承宗没多想,就给出了答案,今rì,皇帝要施恩给这两个人,他自然是一句话没说。

    “呵呵呵,那孙师傅看,此二人,谁该去当辽东巡抚?谁又该去当大同巡抚?”杨改革又笑着问道,这个问题,孙承宗已经反复过几次了,杨改革过一段时间,就又问一次孙承宗,孙承宗对两人如何安排,也是犹豫不决的。

    “回禀陛下,此刻,臣倒是觉得,或许卢知府更适合……”孙承宗犹豫了。

    见孙承宗又犹豫了,杨改革又笑了笑,把两人安置在那里,杨改革一直头疼,现在,头疼倒是“转让”给孙承宗了。

    “……陛下,或许更适合辽东……,不过,这大同那边似乎也蛮适合他……”孙承宗看样子,犹豫得厉害。

    “呵呵呵……”杨改革笑了一阵。

    “……卢知府此人赤诚,能吃苦,能受累,很适合和普通人打交道,也就是说,如果放到大同,能很快的获得官军士卒的认同,很快就可以和官军士卒们磨合,带兵的人能以身作则,对战力也是有不小的帮助,何况卢知府又有武勇,要降伏那些骄兵悍将更为容易……”孙承宗见皇帝笑他,不以为意,还是把自己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但洪参政也不差,人胜在冷静,眼光也较常人更胜一筹,在大局方面,倒是更强一些,如放在大同,也必定能很快独当一面,大同局势复杂,相比辽东而言,更需要这么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辽东那边,到时候会大军云集,战将众多,必定会有主持战事的人,或许还轮不到辽东巡抚来主持战事……”孙承宗又说了一番,原本他对这两人任职问题的认知,还是比较清晰的,但现在,越发的犹豫了。

    “呵呵呵……,孙师傅说得有道理,不过,从三品的去大同,正四品的去辽东,只怕又是个麻烦……”杨改革又笑着说道,这头疼转让给孙承宗了,杨改革自己倒是轻松了很多,见孙承宗说了很多理由,立刻拿其他理由来挤兑孙承宗。

    “呃……,陛下说得有道理,实在是难以取舍……”孙承宗一脸的郁闷。

    ……

    杨改革为洪承畴和卢象升两个人安排的培训,到了第二阶段,除了新兵训练里的列队,行进,体能训练,还加火枪shè击,拉弓shè箭,持枪刺杀,刀法,骑马这两个人倒是都不用教,都会,至于学到多少,杨改革也不指望他们能学jīng通,但是,也要让他们能上手,不是一个连枪都不会开,刀都不敢拿的软蛋,很多东西都是压缩了又压缩,往往只是点到为止。全靠两个人自己去领悟,也多亏这两个人不是常人,都是心智、见识极高之辈,都知道努力的学,杨改革倒是不用担心他们不用心。

    ……

    又一rì。

    杨改革正在批改奏本,批改作业,努力的处理国事,身为帝王,身为一个负责任,想有大作为的帝王,和奏本相伴,也就是常态了,这rì子,实在不如普通帝王们过得舒坦。

    “陛下,衍圣公求见。”王承恩禀报道。

    “哦,衍圣公啊!他可说了有什么事?”杨改革停下笔问道。

    “回陛下,他没说,奴婢也没问。”王承恩说道。

    “哦改革说道,继续批改奏本、作业。杨改革觉得,只怕这家伙又是来汇报思想来了。如今他自己下场了,也就身不由己,必须搏杀一番才能有所作为。

    不多时,衍圣公孔胤植就到了。

    “臣孔胤植参见陛下。”孔胤植依旧是工工整整的行礼,一丝不苟。

    “免礼。”杨改革说道。

    “谢陛下。”孔胤植道。

    “卿家来见朕,可是有事?可是遇到什么难题了?”杨改革问道,看孔胤植的样子,杨改革也能猜到他大概是为了什么,上次忽悠他,很多话只说了半截,他回头更加mí糊,自然还会来的。

    “回禀陛下,臣愚钝,还请陛下指点m胤植小心的说道,上次在皇帝这里讨要了一些“说法”之后,他回去参研了许久,本以为得出了很多结论,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了,可他越参详,他的疑问就越大。

    “哦,卿家说说,到底是什么问题。”杨改革笑着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