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这次的棉衣,和以往的不一样,朕设计了样式,甚至连棉衣的重量,朕都有规定,必须按照朕设计的去做。”杨改革看上的是在未来很受欢迎的那种绿sè军大衣,那种棉衣,实在是御寒的不二之选,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是守夜,值班,防寒等等的首选,可谓经典的一款棉衣,再说,杨改革这是送温暖工程,自然要把衣服做得一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皇帝送给我们的温暖,如果送布匹和棉花,让官军自己做,那自己这送温暖工程,不做也罢,拉拢人心,总得出点干货不是?

    不光田弘遇楞了,孙承宗也是楞了,没料到,皇帝还有这朱家的天才不少,上一代皇帝是个木匠高手,这次,皇帝能自己做衣服了。

    “大伴,把朕设计的棉大衣给孙师傅和老丈人哪去看看。”杨改革笑吟吟的说到,这款棉大衣,杨改革非常喜欢,也准备给自己的大明帝国的军队装备上。

    王承恩答应下来,然后把皇帝给的图纸送到孙承宗和田弘遇手里。

    孙承宗看了一下,也是点点头。田弘遇看了,只能是惊骇加沮丧做这种军大衣,会要了他的老命啊这得花多少功夫?

    孙承宗首先发言:“启禀陛下,此棉大衣看着厚实,想必会用上不少棉花,还有披肩,肯定会很保暖,窄袖,下摆分开,即便是马上,也不耽误事,打仗的时候,也不会成为障碍,是一件好衣裳。”孙承宗浸yin军事有些年头了,一眼就看出这棉大衣的好处来。

    田弘遇拿着纸,很沮丧,这种大衣从做工和用料上,都是实落货,再想想,自己得做七十万件以上,田弘遇拿着纸张的手,抖得厉害,心里在敲退堂鼓了。

    “呵呵,孙师傅好眼力,这棉大衣,正是为了作战的将士们而设计的,保暖就不说了,这种棉衣,根据高矮的不同,最少用近四斤棉花,加上其他用料,这件棉衣,最少也在四五斤开外的,给高个子穿的人,甚至有六七斤重,下摆是开的,上马也不会摆不开,窄袖,可以利于将士们作战,披肩领子,可以保暖,还有这帽子,呵呵,也是和棉衣一起的,算是一套……”杨改革  很得意,这种设计,正是抄的rì后那种绿sè军大衣的设计,那种绿sè军大衣本身就是为了作战设计的,能流行几十年,肯定有成功之处,杨改革觉得,拿来做借鉴,肯定是没错的。【明代一斤大概有克,四斤,就是2400克,将近现代的五斤了。】

    孙承宗倒是习惯了皇帝那种异想天开的思维模式,虽然吃惊,但是更为这种衣服叫好。田弘遇则是倒抽一口冷气,这得多少棉花啊我的妈呀,皇帝,您没病吧?五六斤棉花,加上布料,加上人工,加上披肩领子,帽子,这得多少钱啊?

    “陛下,此衣一旦制成,必将成为御寒的利器啊北方的将士们,将不再惧怕严寒了,陛下,此物大善,该当置办。”孙承宗明白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一个劲的夸奖皇帝的衣服。田弘遇则不知所以,在那里惊叹的沮丧着脸。

    “那是自然,这件衣服,朕可是下了不少心思的,呵呵,朕特意叫人制成了几件,呵呵,可以给孙师傅,老丈人展示一下。”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

    “愿看其详。”孙承宗从军不少年月了,自然知道士卒们的苦,自然知道北方的冬天有多冷,如果皇帝真的舍得给边关的将士们每人准备一套这样厚的棉衣,孙承宗是打心眼里高兴的。

    不一会,小太监们就把衣服搬了进来,是厚厚的棉衣,和皇帝画的一模一样,只不过,皇帝画上用的是绿sè,而实际的,则是土sè的。

    “孙师傅,老丈人,请看……”杨改革的说道。

    孙承宗提起一件军大衣,仔细的观看起来,摸摸厚实的程度,再看看做工,揉一揉里面的棉花,孙承宗心里有底了,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东西,看来,皇帝没少花心思啊这造价,怕是不菲啊孙承宗又担心起来。

    田弘遇只能哭丧着脸,提着皇帝的棉大衣,沮丧的观察,这做得越好,他想完成任务的难度也就越大,田弘遇想打退堂鼓,可是,明显的,开不了,也开不出这个口,皇帝的钱,是那样好拿的吗?

    杨改革正在兴头上,看见自己的老丈人一副哭丧的脸,心里就不爽快了,道:“老丈人,你这是怎么了?朕的棉大衣不好吗?”

    “回禀陛下,不是,陛下的大衣非常之好,用料也足,做工也jīng细,想必十分的保暖,边关的将士们穿了,必定感恩戴德,勇猛杀敌,报效陛下……”田弘遇这才收起了那副沮丧脸,媚笑着解释道。

    穿着保暖?杨改革搞恶作剧的心思发作了,觉得该整一整自己这个老丈人,一心只肯摘桃子,不肯挑担子,这是不行的,作为帝党的一员,就必须有作为帝党的觉悟,帝党不收废物。

    “呵呵,老丈人,你说得没错,这种棉大衣,最是保暖不过了,来来来,老丈人,也试穿一下到底保暖不保暖。”杨改革搞恶作剧了,让自己的老丈人在七月间的大热天里穿棉衣,而且还是厚实的军大衣……

    “啊……”田弘遇痴呆了呆呆的提着棉大衣,不知道该说什么,本想拒绝或者躲过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一副你一定要穿的样子,想起来,自己刚才不该作出那副哭丧像,大概是皇帝不喜欢自己那副衰样吧,心里觉得亏心,也就没敢跟皇帝打马虎眼躲闪。

    在皇帝的注视下,不情愿的穿起那件棉大衣……

    “扣子,扣子扣上……”杨改革似笑非笑的指挥着。

    田弘遇不得不把扣子也扣上。

    “对了,还有帽子,帽子……”杨改革已经乐不可支了,在大热天里,指挥一个人穿棉衣,这出戏,可真少见。

    田弘遇一边哭一边笑,不得不把帽子也戴在自己的头上。这满脸的汗珠子,是不住的滚落下来,这回肯定不是惊得冒汗了,而是实打实的汗珠子,完全是排热的需要。

    “走两步,走两步瞧瞧……”杨改革不打算放过这个缩头缩脑的“帝党分子”,继续恶作剧。

    田弘遇甩着豆子大的汗珠子,在乾清宫里走来走去,连孙承宗也看到直发笑,这大热天,皇帝也太爱折腾人了,还是皇帝的丈人呢,不知道这田弘遇做了什么亏心事,皇帝要这样整他。

第三百二十章 工业化的力量

    第三百二十章  工业化的力量

    七月的大热天里,田弘遇就在皇帝的乾清宫里穿着厚实的棉衣,走来走去,为皇帝展示棉衣。

    田弘遇这回是不敢哭丧脸了,越热,他是越笑,汗珠子不住的滚落到地上来,这笑容,也是越来越有水平。

    没几下,田弘遇就就如同被水洗过一般,还不敢擦汗,更不敢对皇帝有一丝的抱怨,再被皇帝看到自己那副衰样了,恐怕就不是穿棉衣这样简单了,恐怕还得去烤火。

    “陛下,这棉衣果然是好货,穿着暖和,保暖,想冬天里,绝不会冷的。”田弘遇的汗珠子如同流水一般的往下掉,一边认真的说道这棉衣保暖效果好。

    “嗯,朕看到了,果然是好货sè,老丈人这就把棉衣脱了吧,这大热天里,穿这样厚的衣裳,老丈人也不嫌热得慌。”杨改革面带微笑的让田弘遇把衣服脱了,这田弘遇,现在应该老实了吧,否则,事还没办,就一副哭丧脸,躲躲闪闪的,自己要这种人干嘛?

    “陛下交给臣的任务,臣必须得试穿过了,才会对这棉衣有了解,也才不会误了陛下的事,这该试穿,该试穿。”田弘遇一副得了大赦般的表情,一边说一边脱,再不把这衣服脱了,他就该成肉干了。

    杨改革看得很想笑,这田弘遇不老实,滑耍得很,不给他点压力和颜sè,他还老是滑不溜手的,自己的事,也敢跟自己打马虎眼。

    “不错,老丈人还真敬业,那老丈人试过了衣服,就说说这衣服得多少钱一件吧。”杨改革笑呵呵的说到。

    田弘遇这回是真的老实了许多,再也不敢把自己的女儿是贵妃这个念头放在每句要说的话之前想了,现在想的是,皇帝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皇帝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道商业上的事,田弘遇还是很jīng细的。稍稍的思考了一下,就有一溜的报价出来。

    “回禀陛下,此大棉衣一套,用的是新棉,好棉,用棉花大约三斤多,接近四斤了,普通散卖棉花在六分银子一斤,这买的货多,价钱也可以稍微便宜些,一斤就算个五分银子吧,这棉衣光是用在棉花上的钱,就合该有二钱银子了……”说到商业上的事,田弘遇又是个会jīng打细算的人了,抛却了躲闪和打马虎眼的心思,开始全力处理起问题来。

    见田弘遇一副“我是专业人士”的模样在那里算细账,杨改革看了不住的点头,这才像个做事的样子。

    孙承宗也是听得点头,这棉衣果然是没白穿。

    “……这棉大衣,加上布料,手工,领子,帽子,这一套下来,少不得也要四五钱银子的……”田弘遇算了半天的帐,终于把账目算清白了,算完了,然后真诚的看着皇帝,他实在是给皇帝整怕了,再也不敢打马虎眼。

    “四五钱银子一套?这七十万件,也就是说,总共需要花三十几万两银子咯?”杨改革对棉花的价钱,布料什么价的就不清楚了,也没问过人,怕别人给他报个天价,现在看来,田弘遇说的这个价,杨改革还可以接受。

    “回陛下,是的,扯高填低,三十万两是跑不了的,估计三十万两出头,最高不过三十五万两银子,臣估计,这大量的买进棉花,买进布匹,价格可以稍微讲下来一些,可以便宜些,所以,因该不要三十五万两银子。”田弘遇这回是信心十足的说到。

    杨改革点点头,这个价格,在他的可承受范围内。孙承宗也是点头,这个报价,十分的可靠了,他虽然没自己做过棉衣,但是对这市面上的棉花价格,大致也知道一些。

    “既然如此,那老丈人,你可有信心在年底之前做完这七十万套的棉大衣?”杨改革盯住田弘遇问道,这回,是不会让田弘遇打马虎眼的了。

    田弘遇给皇帝盯得难受,又不敢推脱,更不敢扯谎,皇帝连衣服都做好了,还容得了自己推脱?田弘遇害怕皇帝还有什么新招折磨他,不敢说个“不”字,可是,这天文数字一般的衣服,在短短五个月之内完成,田弘遇又少了点胆子。

    “老丈人,你怎么不说话啊?”杨改革见田弘遇犹豫了半天,也不敢答话,于是问道。

    “回禀陛下,臣有那个心,没那个力啊这五个月就要做完七八十万套这种棉大衣,臣不是不愿意,实在是怕误了陛下的事啊”田弘遇哀求道,真的给那天文数字一般的棉衣给吓住了。

    杨改革则是嗤之以鼻,这没出息的家伙,胆子也忒小了点,自己还打算把纺织中心搞起来呢,你现在说做不出来?这工业化生产的东西,还有什么是生产不出来的?别说几十万件,即便是几亿件,别人也照产不误。

    “算了,老丈人,朕给你指点一下吧,看你急的。”杨改革说话间,田弘遇的汗珠子又流出来的,前面的还没干,后面的又添上,浑身是湿透了,看着自己老丈人那可怜样,杨改革又心软了。

    “……请陛下指点。”田弘遇松了口气。

    “五个月就算做八十万套吧,一个月就是十六万件,算到每天,应该是每天要做五千多件,你这样算,这还多吗?”杨改革开始给自己老丈人出主意。

    田弘遇没作声,心里却在嘀咕,五千件还不多啊?那什么才叫多?八十万套,这整个京师怕都能人手一套了吧,还不多?

    “…回陛下,不多。”田弘遇小声的应了句。

    “很好,每天五千件,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就能做一件,那么,你就需要五千个工人给你做衣服,如果每个工人每两天才能做成一件,那么,你就需要一万名工人,朕又不是不给你钱,你还怕招不到人吗?还怕没人做衣服吗?”杨改革给田弘遇出主意了,见识过工业化生产的威力,杨改革没把这点数字放在眼里。

    “可是,陛下,那里去找五千人给臣做衣裳去啊?”五千人,赶得上一只军队了,田弘遇问道。

    “这个还不简单,你这脑子有毛病吧?陕西受灾的那样多,你就不能招人?这京城里那样多人,你出料,让那些在家闲着没事干的小媳妇,老妈子给你做棉衣,做一套,你给别人几十文钱,别人还不抢着做啊别说每天做五千套,即便是每天做上十万套,你还以为这běi jīng城找不出十万个小媳妇,老妈子吗?”杨改革鄙视的教训着田弘遇,这工业化的力量,没有感受过这种力量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杨改革轻轻的将这一层窗户捅破。

    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呈现在田弘遇的眼前。每天十万套,也就是说,如发动整个běi jīng城的小媳妇,老妈子做棉衣,这七十万套其实只要几天就可以做好了。田弘遇如醍醐灌顶一般,如获甘霖,如获至宝。

    “臣感衷心激陛下提醒,陛下一番话,让臣悟到了商机,臣有把握了,别说七十万件,即便是几百万件,臣也能做得出。”田弘遇始终是被那层窗户纸挡着,看不见那层窗户纸外面的世界,而工业化的力量,就展现在窗外,皇帝轻轻一扒拉,这层窗户纸没了,外面广阔的天地,让田弘遇如获重生,开始变得淡定起来,刚刚还为之头疼的衣服,如今,变得无足轻重了。

    “呵呵,老丈人总算是想通了,想通了就好,这衣服虽然可以按照朕的这个方法去做,但是,质量和样式,老丈人可得检查仔细了,一定要做得一模一样,别给朕做成各式各样的衣服,搞得朕的军队像叫花子一般,朕到时候可要派人验收的,不合格,朕可不会要货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放心,臣心中已经有了主意,知道该如何做,一定保证陛下的棉大衣都一模一样,绝不短斤少两。”田弘遇现在有了成功的法宝了,说话开始拍胸脯了,和刚才那个熊样天壤之别。

    “孙师傅可有什么要说的。”杨改革问自己的左膀右臂。

    孙承宗一直没开口,在给皇帝做些拾遗的事,见皇帝问起,才道:“回陛下,臣以为,这棉大衣是好东西,可惜,也得防备着下面的人做手脚,历来吃空响,漂没,截留,贪污这些事就是存在的,陛下的棉衣要到官兵手里,还得下翻功夫。”

    本来兴致还不错的杨改革,听了孙承宗的话,就泄了一半的气,这明末的贪污,漂没那是不用说了,确实,这事不想个办法,自己送温暖工程,全都送到猪肚子里去。

    “孙师傅可有办法?”杨改革无奈的问道。

    孙承宗心里也是摇头,这对付贪污和漂没的事,他要是能有主意,明朝也不至于成如今这模样了,关外也不至于失利到这种程度了,不过,孙承宗还是说了点东西:“回禀陛下,这个,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些,算是给陛下一点谏议”

    杨改革也是无力的道:“孙师傅请说。”

    “陛下,此棉大衣,乃是陛下亲自设计,样式独特,和我朝的胖袄有很大的区别,所以,陛下可下旨禁止非官军穿这类衣服,如此一来,也断了有些人倒卖这种棉大衣的心思,可以说是御赐,以此来防止有些人截留了棉大衣,拆毁之后卖棉花的事……”孙承宗想了半天,给皇帝出了两点主意。

    听了孙承宗的话,杨改革的心是凉了半截,觉得自己该学田弘遇,把那厚实的棉大衣穿上,御寒。

    孙承宗说的话,可是寒了杨改革的心。倒卖衣服就算了,毕竟还是给人穿了,居然还要说是御赐的,说要防止有人拆了衣服卖棉花……,杨改革的心是彻底的冷了下来。

    过了半响,杨改革才缓过劲来,问道:“孙师傅,没这样严重吧。”

    “唉……回陛下,希望不至如此吧……,希望如陛下和群臣们说的那样,有七成能到官军们手里,就算是福气了。”孙承宗叹息了一口气,皇帝有那样好的想法,可惜,底层的士兵离皇帝还是远了点啊能不能分得这种好东西,难说。

    杨改革只有无力招架的感觉,左思右想半天,也没个主意,这件事,还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老丈人,做棉衣的事,你如今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最好到陕西招些人,那边如今太多的人吃不上饭,如果能有个活命的机会,也算是好事,朕以前就跟你说过的,最好是待今年的新棉花上市之后再大量收购新棉花。”杨改革还是吩咐自己老丈人开工。

    “臣遵命。”这件事,皇帝以前也和他说过,他倒是留心了,到陕西去招人,他可以理解。

    “另外,银子的事,你那边如今还有钱,先就用你那边的,待今年新棉上市,再大量买棉花的时候,朕会给你银子的。”杨改革手中的银子不多了,不能太大方,只能jīng打细算。

    “臣遵命。”田弘遇也没多说,依旧是答应下来。

    “好吧,那老丈人就先去忙吧,那羊毛的事,也别拉下,官军们的衣服,有些需要用到羊毛,除了给普通士兵棉衣,校尉们也有份,将官们朕则准备用上好的羊毛置办一身,这些东西都在这个袋子里了,老丈人拿去,自己参详去吧。”杨改革有些泄劲的提起桌案上的那袋资料,让田弘遇拿去,里面全是军大衣的样式,款式,用料。全是照抄后世的军大衣,普通士兵用的是棉衣,将官们杨改革准备发羊毛衫,发羊毛做的高级货。

    田弘遇接过了王承恩传过来的袋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大殿里,杨改革看着屋顶,不知道该说什么,这送温暖的事,还得像个办法,孙承宗那句拆了衣服卖棉花把杨改革吓住了。

    ……

    “唔……,大伴,把大殿清理一下,朕有些要紧事和孙师傅商量一下。”杨改革想了一通,决定还是先和孙承宗商量一下那个事,那个事比这个事重要的多。

    “遵命……”王承恩立刻指挥着小太监们,宫女们撤出乾清宫。

    待人走空了,杨改革才长叹一口气,对孙承宗道:“孙师傅,朕这个皇帝,当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