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吧。”“我们的推演完全是按照标准来做的。不是弄虚作假的。真凭实据拿到作战会议上,刘总司令和各军主将,不会看不到的。”一次战争推演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即使有了第一周和第二周推演的结果,第三周的推演也用去了六七个小时。还是那个中校参谋,又一次把一张纸递给了高靖。高靖看了后再把这张纸递给尹昌衡。“这一周的推演的结果极其有利,第三周完成任务可能性很大。你看这轰炸机的损失已经非常小了。这说明美国人的空中力量已经被我方消耗殆尽,已经无力威胁我军的任何空中行动了。”“那么,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第四周的推演吗?”尹昌衡问。“当然要,为什么不呢。还有明天一天的时间呢。不过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帮了三天半,下午都歇一歇,明天再干半天。现在都回去休息。”随着高靖的一声令下,参谋人员们立刻又忙碌了起来,却是带着欢笑的忙碌。他们收拾起笔录,整理好工具和地图,整理好笔尺和规矩,拉开厚厚的窗帘,打开了作战室的大门。明媚的阳光照撒了过来。……刘暹从澳大利亚直驱北美,随他一块行动的只是一支航母战斗编队,另外两支留在了澳大利亚。它们连同本土留守的海军力量,将是接下来印度洋海战的主力。在中国力量进攻澳大利亚和北美的同时。印度战场的进展也甚是顺利。中国的对印政策是承认印度各邦之**的,承认印度土著王公的合法性。比如印度西北大区最先被国防军和阿富汗联军攻夺的巴基斯坦区域,中国就在北部扶持起来了一个锡克王国。这是立招牌的一件事。寻找到的锡克王国后裔是兰吉特辛格的长子卡拉克辛格的后代。性格相对彪悍的锡克人在亡国多年之后重新得到**的机会,面对卡拉克辛格的后代。俯首听命,再也没有当年对卡拉克辛格本人的抗拒和险恶了。78年前的1839年。兰吉特辛格驾崩。他死后,锡克帝国马上陷入混乱的局面中。兰吉特辛格的法定继承人,他的儿子卡拉克辛格不受欢迎,短短几个月就被剥夺了权利,后来在监狱中神秘的死亡了。人们普遍认为,他是被毒死的。卡拉克辛格的儿子瑙尼哈尔坎瓦尔辛格在父亲被毒杀后登上了王位,但显而易见他的王位是非常虚无的。只是几个月后,他也神秘的死亡了。相传,他是在父亲的葬礼返回途经拉合尔时被高处落下的拱门砸死的。当年的锡克人用自己的内乱将一个相当强盛的王国拱手让给了英国人,现在他们必然会万分珍贵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当然,所有的印度人也清晰的看到了查谟新王国【克什米尔地区】的下场。这个出卖了锡克王国的叛逆建立起来的王国一直来都是英国人豢养的一条狗,甚至于一鸦战争时期,这个查谟新王国的创建人古拉伯。辛格还对**产生了野望,1841年5月,他组织了一支由查谟人、拉达克人和巴尔蒂斯坦人组成的侵略军分兵三路攻入阿里,**地方政府仓促之间,根本无力抵抗,日土、噶大克、扎布让、托林、普兰等重镇相继沦陷。侵略军首领佐拉瓦尔。辛格率军一直推进到玛旁雍措附近才遇到**地方军队的阻击。由于天气的转寒,侵略军的攻势开始放缓,到年底,**地方军队完成集结,在噶伦策垫多吉的率领下进驻马攸木山口,1841年12月12日,**军队在玛旁雍措附近的多玉查谟侵略军相遇,经过两天激战,佐拉瓦尔。辛格被藏军杀死,查谟军队陷入崩溃。藏军趁胜追击,收复了阿里地区,并向在拉达克克人的支持下推进到列城附近,古拉伯。辛格立即派遣哈里。钱德率领6000人到拉达克【克什米尔地区土著王国,属于中国——**的属国,已被锡克王国攻灭】镇压当地起义并攻打藏军。最后双方在边境相持不下,1842年9月。双方议和签订协议,规定拉达克与**边界沿用传统界线。双方要固守边界,同时还是查谟大公国的查谟新王国通过条约获得了垄断羊绒贸易的商业特权。这一贸易是当时最发达的商路之一,为古拉伯。辛格日后的建国和扩军提供了相当丰厚的财政支持。现在中国毫不犹豫的将克什米尔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并且将古拉伯。辛格的后代完全收监,彻底的没收一切财产。那是赤果果的报复。印度战争总共开始还不到一个半月,锡克王国刚刚复国,两边的正式分割条约就已经签订。中国的吃相虽然略有些贪婪,但这种明着要好处的作风,却让更多的印度没落王公们相信了中国之前宣传的对印政策。英国人当然掌控着了印度的大权,军队的权利绝大部分牢牢地抓在英国人的手中。但是诸多丧失了军权的印度王公对于印度民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根据军情局的统计,整个英属印度范围内,一共有着525个大小王公控制着印度超过1/3的土地,他们臣属于英国的殖民政府,与之签订各种条约,大权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统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是邦内人民的**统治者。对于底层的印度人有生杀大权,自身虽然没有靠得住的武力,却都拥有大量的财富,生活穷奢极侈。刘暹自然向分割整个印度。让之形成一个个面积不大的邦国,但是他不会要所有的印度土邦都各自**的,那样太可笑了。很多土邦连一个县大都没有。而有的土邦却能顶的了汉地的好几个省。在巴基斯坦的南部,刘暹成立了一个巴基斯坦联邦。政体抄袭后世的阿联酋,政体面积高达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过2000万。刘暹还要外交部联系伊斯坦布尔的艾哈迈德四世,让他以天方世界领袖的地位授予巴基斯坦联邦国内大小十几个土著王公埃米尔的头衔。这些土著王公全部都信奉绿教,中国的这个作为让这些人每一个都欢喜异常。整个印度区域内,除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邦属于绿教信徒区,剩下的全部是印度教信徒区。其中海德拉巴、迈索尔、印多尔、特拉凡科尔、朱纳格特等土邦不但在印度的历史上有着沉重的印记,更有着不小的面积和众多的人口,这些土邦中国的政策是全部**建国的。整个印度刘暹至少打算分割成十五个以上的国家,彻底消除印度成为中国西南方威胁的可能性。事实证明,也就是因为中国方面‘招牌’立的好,很适宜的挠到了这群失去了大权的印度王公的痒痒处,受他们的影响,整个印度民间对于这场与中国的战争态度普遍不积极。军情局早就开始与印度的土著王公展开联系,同时网罗到的还有一些印度的暴力ge者。刘暹对后者的态度很友好,与对待当前国大党首领人物们完全是两个态度。这些人将来也是要建国的,就在印度各邦国与邦国之间。就算是他十分不待见的那帮软蛋,刘暹也会留个地儿来给他们施展,或许几十年后的后人们还能跟看到具有印度特色的杂技式大阅兵。那简直能上春晚了!等到刘暹带着舰队通过巴拿马运河,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多月。印度的战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英国王冠上的这颗明珠赫然有了崩盘的架势。因为啊,在老刘皇帝‘御驾亲征’北美的这半个来月里,印度屈指可数的重镇——加尔各答,依然落入了中国国防军的手中。整场会战,中国方面一共投入了20余万军队,英国人则投入了四个师的英国大兵和三千人的廓尔喀雇佣兵,以及接近五十万人的印度殖民军。双边七八十万大军围绕着加尔各答展开了一个月的激战,最终以英印军队的全面落败而告终。三十万印度人走进了国防军设立的战俘营中,英国人被俘虏了将近15000人。整场战役击毁英军的骆驼飞机超过500架,占英军驻印空军的40%。俘获和击毁英军坦克、装甲车300辆以上,缴获大炮700余门,各类卡车、牵引车一千多辆。一场加尔各答会战打空了英国人在印度的全部机械化部队。英印残军只有不到十万人逃到了贾姆谢德布尔。四十多万英印军的损失,引发了整个印度的震荡。任是对英国人最最忠心的印度人也真切的认识到,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不长久了。大英帝国还有上百万的正规军,可是纵有百万大军的大英帝国也不可能再向印度运送一个援兵。加尔各答会战的败阵,不仅动摇了印度的人心,也动摇了伦敦的人心。四个师的英国士兵只剩下两万出头跑到了贾姆谢德布尔。大英帝国要保卫一个印度又要填进去多少人命啊?印度人的人心民意已经不在英国这一边了。伦敦不可能允许印度各邦**建国,只这一点,印度的土著王公们就不可能再倒向大英帝国。统治的基础已经没有了,大英帝国的陆军难道还能跟在万里之外的印度与近在边陲的中国人大打出手吗?所以英国是不可能对印再援兵的。即使印度是大英帝国维持自己西方霸主地位的至关重要之一环,印度所产生的利益占据着整个大英帝国一年财政收入中很大的一块份额,可是对比大英帝国的存亡,印度这颗英国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也就变得不那么珍惜了。可以说,印度战区的进程超乎了刘暹想象的顺利。他还以为英国人会借着印度广阔的地盘,驱使着成千上万的印度人一**的来送死,以此来阻挡国防军的脚步,也顺带着为中印之间添置上一道血海深仇。可是一个加尔各答,英国人竟然拼命一样调集了五十万殖民军,他们是疯了。西方的那句话很对,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英国人就是疯狂了。所以他们才会让五十万印度殖民军守卫加尔各答,抽调整个印度半数以上的飞机和一两千门大炮,抽调驻印英军几乎全部的机械化力量。整个驻印英军也只不过十万人多些,一场加尔各答会战英国人就动用了四个师的军力,那是不是下一阵新德里会战,英国人就会把自己手头的全部嫡系都投入进战场了?(未完待续。)本书来自l/18/18350/index。l

第八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 
1918年11月,雪刚下过,天空已经放晴,广袤的五大湖已经变成了一片雪白的冰雪世界。它像往年一样的冰封,就恍如一片巨大的平原。10个月的战争让美国人受创巨深,佛罗里达丢了,密歇根丢了,俄亥俄州丢了,华盛顿丢了。巴尔地摩变成了前线,这个美国最重要的港口,眼下变得半点也不安全了。中国人的飞机已经可以直接穿过美军的防线威胁着费城和纽约了。而同样至关重要的五大湖区域呢?密歇根州99%的国土失守,美国人唯一还剩下一个底特律城,还在坚固顽强的防守中。隔着云层,李楠向下张望,茫茫的冰天边际处,出现了一抹地平线。随着距离的拉近,模糊的地平线逐渐变化成高低起伏的一片山丘,拿着军用望远镜,李楠已经能分别出那个湖边小镇上空飘扬的加拿大旗帜了。李楠是北美第6轰炸机编队的总指挥,军衔已经从当初的中校提升为上校。他人是今年夏天才从欧洲转到北美的。现在受命的任务就是带领机群去轰炸纽约州的某处水力发电站。纽约州是现下老美电力的主要输入地之一。这里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东北部是阿迪朗达克山脉,其中马西山海拔高度为1629米,是全州最高点。南面大部分属阿巴拉契亚高原,占全州面积的50%。州缘分布有西、北部的滨湖平原和圣劳伦斯谷地,东部的哈得孙…莫霍克低地及东南端的大西洋沿岸平原。是整个纽约州仅有的农业经济区。湖泊众多,多冰碛湖,湖岸线600千米。哈得孙…莫霍克低地是沟通大西洋岸与大湖区唯一的低通道,水陆交通便利。自然也是中国空军集中轰炸的地方之一,现在已经一片狼藉,满目苍夷。阿帕拉契高原区是纽约州面积最大的地理区域,几乎涵盖了该州南方的大部分地区。纽约州最主要的河流有哈德逊河、莫哈克河、圣罗伦斯河、以及尼加拉河,多发源于这里。密集的河流加上高原山地的地形。可想而知这里的水力资源有多么的丰富。美国人在当年的战争后失去了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和资源,为了重新振作自己的工业,就开始了转煤炭发电为水力发电,大力开发这里的水力资源。距离这次战争开始前位置。纽约州一地的水利发展量就可以占据全美发电总量的35%。李楠看了看手腕上的飞行员专用手表,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飞行,已经是凌晨2点左右了。回身看了看跟在自己座机后的编号为‘夜鹰’的轰炸机大队,从每架飞机机头亮起的黄色小灯可以看出,飞机队形还基本保持着。李楠的面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深夜利用如此简单的方式,靠着引航员对于星座的认知——从海军部队借调的人才,进行机群跨湖长途奔袭,这应该是人类空战历史上的第一次reads;。能保持较完整的队形,不出现迷航的现象,按预定计划到达目的地附近,这已经是成功了一半。这也为日后的大规模机群夜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这时黑夜笼罩着整个阿巴拉契亚高原,鉴于眼下的世界还没有雷达出现,李楠率领的‘夜鹰’轰炸机群。隐藏在4000米高空的云层中,悄无人知地就飞越了美军一个接一个的防空警哨,在尼亚加拉瀑布城转向正东沿着尼亚加拉河向微微偏北方向飞去。美国人一点也没察觉到夜鹰们的到来,李楠机群很是有点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作为李楠已经不止一次光顾着的尼亚加拉瀑布城,他对于这里真的是很熟悉很熟悉的。此地位在美国纽约州的西部,临尼亚加拉河右岸,靠尼亚加拉瀑布,因游览尼亚加拉瀑布而得发展。与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城隔河相望,有桥相通,人口20余万多。尼亚加拉瀑布城早在十七世纪就已经有人聚居。但整个城市要到1887年5月才正式成立。由于位处大瀑布。极宜水力发电,整个城市以水力发电作基础,发展了一大批重工业。在了十九世纪末,美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绝大挫折。尼亚加拉瀑布城因为电力的原因地位变得就更加重要。等到这次中美开战前夕,尼亚加拉瀑布城已是一个集机械加工、发电、塑胶、化工、造纸、橡胶等多种工业于一身的工业经济支柱城市。这里也是纽约州第一个受到中国航空部队集中轰炸的地方。一座接一座的水电站和工厂在炮弹的爆裂中变成一片白地。其化工和橡胶、塑胶等工业的诸多工厂因为离不开大批量的工业用水,被炸平后,无数工业用料还一度造成了尼亚加拉河的水流污染,给下游城市的用水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横跨整个伊利湖来到尼亚加拉瀑布城,可以说是此次空袭行动的一个节点。接下来顺着尼亚加拉河抵达目的地,其难度远比先前要轻松。不过李楠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了神经,相反,看着下方山地之间稀稀落落的城镇灯光,和幽深黑暗的山脉,李楠的精神绷得更紧了。行百里而半九十,可不要关键时刻掉链子啊!机群向着纽约州内陆飞了一个小时,按照事先的计划,轰炸目标就在附近了。那么一个最头痛的问题摆在了李楠的面前,如何在黑夜中寻找到正确的轰炸目标?这是此次夜袭行动最后的一个难题。在还没有雷达的年代,即使引航员对于星象了结再透彻,也只能指引机群到达大概的位置。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头,李楠能够依赖的只有根据计划潜伏在目标附近的间谍,向前来袭击的机群提供的目标识别标志。只不过在计划当中那个时间是点40分,现在才3点32分!机群已经来到了目的地,正在4000米高空中盘旋,没有间谍的标记,李楠虽然瞪大了眼睛,也只能瞧到下方零星点点的火光,不知道是不是城镇居民区什么的reads;。他不敢轻易地压低高度,否则惊动了下面的人。又没有寻到真正的目标,麻烦可就大了。最主要的是,夜袭的威慑力就要降低一个等级了。8分钟的时间,李楠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只是短短的八分钟。他就看了不下二十次手表,浑身大汗淋淋。现在的天可是大冬天,飞机还是在4000米的高空上,李楠的汗水把**都给湿透了。李楠现在只能等待着间谍的行动了。他总不能让机群把炸弹向下面的山区乱扔一气吧。下面的山区有好几处有灯光,但在高空中很难断定哪一处是城镇。哪一处是居民区,哪一出是水电站。正当李楠心急如焚,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在下方的一处山头上一道亮红的火光映入了他的眼中。这是有人在山上燃起了篝火啊。几乎是同时的,下方的山区中又先后点燃了两堆篝火。这就是约定的信号啊!李楠的脑中冒出了巨大的惊喜。这三堆篝火构成的三角形的中间位置,灯光比其它地方的数量要少一些,可以说是让李楠最没攻击**的地方,而这恰恰就是目标所在。“放指示灯,第一、二、三中队按顺序,成一路纵队。跟随我的飞机下降至500米高度投弹。”心神大定的李楠立刻下达了命令。这次的夜间空袭时间相当紧凑,为了携带副油箱,轰炸机的载弹量都被消减了一些。飞行时间是万分珍贵的。李楠一刻也不耽误,发现目标后,立刻亮起指示灯,驾驶着轰炸机,直接采取俯冲而降,凛冽的寒风也无法掩盖机群呼啸的声音,不过在这个俯冲过程当中,李楠倒也渐渐辨别出了水电站的一点踪迹。虽然在黑夜但依稀只能分辩出来一个轮廓。首选打击的对象自然是水电站的主体部分。一颗颗炸弹落到了水堤前后,“轰轰轰”震动大地的爆炸声连串响起,更为恐怖的是那冲天而起的火焰,瞬间便吞没一切能燃烧的人和物。那是此次轰炸当中配属的一小部分燃烧弹。是一种简单的战术型大范围杀伤武器。技术含量很低级,利用大量的汽油瞬间爆炸产生高爆高温和抽真空的现象,让处在爆炸范围内的人畜皆难以逃生,爆炸产生的烈火还可以波及更广的范围。发电站的身影终于在熊熊大火中显亮了出来,不愧是纽约州屈指可数的大电站,这规模李楠愣是从没有见过的大。映红天际的大火魔鬼一样在整个电站区域内张牙舞爪。一架架俯冲而下的轰炸机轻松容易地将炸弹落到它们要去的地方。在睡梦中惊醒过来的美国守军,连忙组织对空火力攻击,但还没等他们有效的组织起来,一架又一架的俯冲轰炸机已经如夜鹰一样飞扑而来,炸弹呼啸着从空堕下,守军只得四处躲避,再也谈不上组织反击火力。整整一个大队的轰炸机群直接将水电站变成了一个决堤的残破大坝,涛涛洪流从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