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楹热烈的目光注视着刘暹,看到刘暹面色打动,心中再一笑。转眼目光扫过刘卓等人,迎着众人发热的眼光,说道:“可你们知道在今年之前,他是什么位置吗?”

    “跟现在的你一样,乡间一匹夫也。”

    “什么?”周军失声惊叫。其余人等也尽皆色变,巴图鲁封号,副将职衔,只一年,不,半年吗?

    刘暹目光动了动,原来台湾第一巡抚是今年才发家啊。哦,是了。李鸿章的淮军今年才立杆子,刘铭传是淮军第一名将,当然是今年发迹的。

    “杀贼建功而已,他能做到,你如何做不到?”

    “刘铭传打发匪,我汉中没有,却也有李蓝民贼。只要敢用命,只汉中一府里,拿不到副将衔,也拿得到都司衔。四川还有石逆,甘陕也有暴民,尽是用武之地,何让皖人专美于前?”

    一步一声,最后近乎发喊。李楹眼目圆瞪,面红耳赤,一股热烈的气氛覆盖整个堂屋。

    他是在跟刘暹等人说,更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只要笼络住刘暹,刘暹立下再多的功劳,第一份也都属于他。

    刘暹能升任都司,他就能坐上知府!

    刘暹沉色凝眉,自己靠着金手指,仗着先知先觉,打仗不见会输给他人。可李楹不是李鸿章,都姓李,他跟李鸿章比差的比自己跟刘铭传比都远。

    但在眼下之局,他也未尝不是一跟粗腿。

    李楹有野心,他说这么多就是要拿自己当打手,把自己置于他的身影下,自己打仗有功,他也有功。他正经的科班进士出身,军功一有,升官还不是指日可待。那自己……

    “大人,旦有吩咐,卑下甘效全力,万死不辞!”心中拿定主意,刘暹再次跪在李楹面前。

    “好好!你我同心协力,何愁大功不建,卓勋不立?”

    “哈哈哈,哈哈哈……”

    高兴的李楹哈哈大笑。完美的达成目的了,眼前的刀客,真出乎李楹意料的识趣、明事理啊。刘暹是聪明人,跟聪明人打交道省事。更重要的是,聪明人不会轻易做傻事!

    “好好。义勇营我就交给你,器械钱粮,本官一概无缺。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好好打仗——”

    好多次李楹‘我’与‘本官’称谓上的变动。他真的不是一个书呆子!

    刘暹自明白其中的潜意思,心中暗自凛然,再次坚定一个信念——决不可小看任何人!

    刘暹起身站立,双拳一抱,“多谢大人厚爱,但既是自己人,那卑下就有话直说。义勇营卑下不能接手。”

    不理李楹惊讶的表情,和刘卓等人的诧异,继续说道:“县城义勇营成立已经有两个月光景,内中旁枝错节的关系网已然成型。大人贸然将之交于卑下,只会触动其内利益关系,使之反噬。”

    城固义勇营的勇首是县里的典吏李守山,这家伙可不是李楹这般的流官,乃是城固的地头蛇。关系网八爪蜘蛛一般铺遍整个城固,刘暹接下义勇营必会得罪他。李守山或许不敢明的不从李楹的命令,但绝对有胆量暗中跟刘暹较劲。刘暹训练队伍的时间都嫌不够,可没心思跟王恒升打烂。

    “且义勇营成立两个月,演武不兴,兵锋不振,烂泥潭一个。交于卑下,也只会让卑下深陷其中。没有旬月时间打理,整顿不出一支像样的队伍的。”

    “哦?听你这意思,你是想迅速拉出一支队伍,就快剿贼?”

    李楹眉头皱了皱,李守山敢在暗地里拉后腿吗?一言堂,百里侯的气势,李楹两年时间已经习惯了自主自我的下命令,根本没意思去考虑手下人如何想的。如李守山这样不入品阶的‘吏’,是晒都不晒的。

    但听刘暹这么一提,他知道刘暹说的是有理的。

    钱帛动人心。两千义勇,李守山上下其手,每月粮饷上至少可得百两银子,随从他的一班人再得一些,那就更多。城固临近汉中府城,商业繁荣不假,可毕竟仅是一个县城。一个县城里面,每月几百两真金白银的收益绝对是大买卖了。

    李楹再联想到李守山往日的为人,脸色略略阴沉了下来,但看着刘暹的目光更见喜悦。

    两千人的义勇营啊,对此时的刘暹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资本?他这个关头还能保持冷静,如何不令李楹欣喜。不夸张的说,他现在对刘暹的信心更充足了。

    本来的李楹仕途虽心切,但真的没有成为李鸿章第二的念头。李楹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在任何条件上都无法跟李鸿章媲美半分。

    自己只是二甲六十二名,还是两年前的,资历名次都消薄的很。而李鸿章是道光二十七年的二甲第十三名。这个名次说实在的也不算高,但已经有资格考翰林院庶吉士了。而他也真的考上了。同时,受业于曾国藩门下,仅仅三年后就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资格资历超过李楹不知道几条街远,再有他九年前就开始着手团练,多次带兵,沙场上有真正的功劳。李楹是万万不敢与之相比的。

    他的‘梦想’,初开始仅仅是汉中一府的知府。

    眼下汉中危急,汉中镇总兵大大的丢分不提,汉中知府也一样在上面眼中大打折扣。如果,如果这个节骨眼上,他能在城固取得几次如柳林镇这般的大胜,那么待官军荡平叛逆论功行赏之际,汉中知府可不就有很大可能是他的了吗?

    不得知府,至少也有同知。

    可现在看刘暹表现的资质,自己之前已经把他高看了,却实际还是大为看低了人。这绝对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厉害人物!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

第十章 我的征途(下)() 
ps: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

    李楹不怕自己驾驭不了刘暹。

    钱粮军械不提,只官场上的背景,就足以让他牢牢将刘暹把握在手中。

    当然,这是指汉中府内。等刘暹走上省一级,乃至更大的舞台的时候,李楹就什么都不是。可眼下的李楹哪里会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和目光呢,他的眼界最多只装得下陕南和川鄂交界。

    “有道理,好心智。你来说,你要什么。只要本官可以办到,只要城固县有的,本县绝不吝惜。”李楹又变了一次称谓。

    “大人这边走——”

    堂屋后的里屋,六尊劈山炮静静的躺在地上。李楹脸色顿变,他先前已经见了墙头的两尊劈山炮,怎么也不会想到刘暹竟是有八尊之多。

    “你能铸炮?”

    八尊劈山炮,这已经不是‘买’炮可以解释的通了。没谁敢一式卖出八尊火炮,刘暹这是能自己铸炮啊。

    “大人再看!”

    刘暹不去看李楹瞬间川剧变脸一样阴晴不定的脸色,从一旁书桌上拿起一张信纸递给李楹。上面正是龚振麟的铁模铸造法!

    “你就是据此铸造的这八门铁炮?”

    李楹从没听说过龚振麟这个人,也不知道什么是铁模铸造,但他立刻能明白这法门的作用。依照此法,即是城固一小县,也可旬日铸炮。

    “孤陋寡闻,竟不闻此妙法。汗颜啊!”

    刘暹拱手进言,“有此妙法铸炮,只要火药优备,两千义勇营即可稳守城固不失,大人可无忧也。卑下率军野战破贼,也能安心后路。”明确的点出野战二字,这就是要告诉李楹,别想岔了,我不是离开火炮就不能不敢打仗的。

    李楹瞬间脑子一清,刚刚升起的思虑立刻消散。是啊,自己怎么就想差了呢,区区八门小炮,能跟绿营经制之师相媲美吗?毛大人大败而溃,汉中镇屡战屡败,光丢损的铁炮怕就远远超过眼前的这些小炮数倍了。

    队伍不是有铁炮就能打胜仗的。一样要有脑子的!士卒敢战,将帅英武!

    “好,说得好。野战破贼,放为建功途路。你旦有所要之需,本官尽允。”

    李楹拍着刘暹的手欢喜而笑,刘暹想到来日补给的方便欣喜而笑,刘卓、范德榜等人想着自己队伍一跃成为了县令的嫡系,展望着日后的前程,大喜而笑。由是宾客尽欢!

    夜晚,整个柳林镇都洋溢着无尽的欢笑。一堆堆旺盛的火堆,照的小镇恍如一跃百五十年后,灯火通明。

    “大人请——”

    “请!诸位都请,今夜我等一醉方休!”

    主位上,得逞心愿的李楹频频举起酒杯笑容毫不抑制的挂满脸庞。而这种放得下身段,跟一班刀客打成一片的手段,让刘暹也抑制不住从内心底里发出的喜悦感。既然找老大,哪怕是暂时的老大,也希望是个有头脑而不是没脑筋的白痴的啊。

    就像李楹对刘暹的表现充满惊喜一样,刘暹对李楹的表现也极为认可。李楹,大大改变了他脑海中本已有的那副晚清官员之形象。

    第二天上午,李楹带着两套劈山炮铁模高高兴兴的回县城了,同陪的还有范德榜和刘卓。

    范德榜要去沟通以及接受第一批拨来的装备物资,刘卓则是要在城固各乡镇竖旗——招兵买马!

    最少五百人,多则不限。这是刘暹给他的命令!带去的两千两银子资本,毋庸置疑便是李楹刚刚赏下的三千两白银之三分之二。

    炮手赏银三两,战兵赏银二两,败勇赏银一两。随同柳林镇丁壮,赏银一两,帮忙清扫战场柳林镇百姓,铜钱一吊【200枚】。

    总共分发下去也才六百余两,刘暹等首领皆一个子不得。因为谁都清楚,眼前的小利不值一提,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才是第一位。

    刘铭传,就是吊在他们眼前的胡萝卜,激励引诱着他们热血沸腾。刘暹真该好好感谢一下自己的这位本家,是他,让自己手下的这群土包子,好好开了一回眼!

    “五哥,邓二爷家大公子到……”

    “五哥,李丹阳到……”

    “五哥,孟家来人了……”

    “…………杨家来人了……”

    “……胡家人也到了……”

    走马灯一样,自从李楹来过一趟之后,柳林镇就成了阖县的焦点。近乎全部的豪强名门,或派弟子,或命管事,携带厚礼送上了刘暹门!

    短短两天里,银两千四百两,马二十匹,米面精粮五百石,猪羊鸡鸭,乃至黄牛,将柳林镇西口的那处牛市充塞的满满当当。

    这些人家来与刘暹打个照面,不是说就扯上交谊了的,而是表示——刘暹进入城固最顶层行列中了。

    从此在城固县的豪强名门之中,有了刘暹的一席之地。

    不过刘暹更知道,就在邓家、李家、杨家、胡家等县内豪门派弟子管事来见自己的同时,各家的当家主事人,却一个个的全聚集在县城,各自携带一份真正的厚礼来登门拜访李楹。

    铁炮,铁模铸炮的消息终于传遍整个县城了。人们大感惊讶的同时,几乎立刻连带着,就对刘暹和其部评价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无数人将这次柳林镇大胜归功于刘暹部拥有的铁炮。

    这玩意儿,乱世当中乃是保家镇宅之宝,那一家都想有。就是邓家杨家胡家等手下有火炮的,也一样想再购进,眼下关头没人会嫌这东西扎手!

    让刘暹再次为古人感叹的是,柳林镇来了这么多家人,竟是没有一个私下里企图向他讨要铁模铸炮秘方的。

    这可不是人家每个人都笨,而是真正的聪明。知道‘大义’‘权柄’都还掌握在官府的手中,不搞清楚李楹的想法,就私下里自己铸炮,搞不好是会被当‘鸡’杀来骇‘猴’的。

    城固县内,刘卓的招兵买马大计也遭受了重大影响。这几天里各村镇民团,以及县城里的义勇营,都张开大门的招揽人手。当刘暹身上那一圈神奇的光环凋落之后,许多人就把眼睛看向别除了。

    你不能说人家势力,而是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刘暹跟邓家、胡家、杨家等老旧豪强,‘公信力’上还真差了不少。

    。。。

第十一章 大扩军之练兵一() 
ps:新书上传,求支持!

    四周都是高高的青砖壁垒,砌的整整齐齐,围成了一个十来亩地大小的围院墙,浑似一座军中小校场一般。

    粗粗的木栅栏横着将院墙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分成了一大一小两块用地。小的一块只占五分之一左右的面积,剩下的则全是大的那一块。

    乱嗡嗡的一群人前。

    “站好,站好,一个班一排,一个班一排!自己哪个班的,班里都有谁都不知道吗?

    ……嗐,说你呢,听清了没有?一个班的一排!你是哪个班的啊?不认识人啊你?白瞎了一双大眼!”

    “上次站哪个位置,现在还站那个位置!看看自己左右前后的人,还是不是跟上次一样?!”

    某一新兵小队前,领队教习一身黑色短衣,干净整洁,左臂上段扎着一条红色布巾,正大声的向眼前所属新兵叫喊着,右手上还拎着一根两尺来长的黑漆木棍。

    在这群新兵的身后,同样装扮的人还有一个,此时也是在大声的冲着新兵叫喊,还时不时的挑动木棍,轻敲着排错队伍新兵的肩头,可以说是在手把手的教人排队了。

    这个新兵小队的横对面,同样也有着一个新兵小队在。不过这个新兵小队与旁边的新兵小队相比次序上就好的多了。

    毕竟一个好歹已混过一段民团,另一个却纯粹的是群泥腿子。

    混过民团就知道队列为何物,他们脑子里已然有了这个意识。刘暹军队列上的要求纵然比原先民团严格的多,却也不会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而且没有那么吵闹的喧哗声。二百四十七个败勇,走了十三个不愿在搏命的,添上六个新人分作的八个新兵小队,不两天就在正副教习,也就是原教导队成员的指导下,娴熟快速的列出三列纵队与三列横队。虽然耗时上还不能跟老兵相比!

    “你们几个他娘的都干什么吃的,两天了,都两天了,站个队还都不会啊,挤什么挤?再站不好,今天你们还喝稀的,其他二十多个弟兄就因为你几个,一天全都待喝稀的。”

    胡仲元大声的咆哮着,心头恨不得一把把那几个笨蛋捏死,这还没到齐步走的环节呢,就这猪脑子,到时候还不待把自己难死啊。

    再匆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漏斗,沙子都滴下大半了,半刻钟时间没剩多少了。“快点,快点,他娘的给老子快点。”

    暴跳如雷的胡仲元大吼大叫不提,在他的身后,那道粗粗的木栅栏后面,刘暹正抱怀而立,面带微笑的看着场上的几队人马,心中暗自得意。

    亏得自己未雨绸缪,搞出了教导队这玩意。否则现在的扩军练兵,还真是一场大忙活。

    刘卓这才下去五天时间不到,两批人整整二百个大汉就已经送到了柳林,而他所付出的不过是四百两的安家银子而已。

    短短的一天时间转瞬即逝,第二天清晨再次来临。

    这是新兵第六小队到这儿正式训练的第六天,刘暹部驻留柳林镇,战事过去了,总不能所有人还待在镇子中。大批的本镇百姓从外面返回来,房子是要还给人家的。

    所以,刘暹着手在镇子西口修起了一座营盘,同时营盘外不远地,还修起了这个大青砖院子,作为新兵训练营。

    而那十来亩地,自然是柳林镇的地主士绅凑给刘暹的,连同营盘所占之地的地契一早就交到了刘暹手中。要说整个城固百姓,谁最感激刘暹部,非要数柳林镇人不可。

    邓家、胡家、杨家等豪门,拢共也才给刘暹供了二十匹马和两千四百两白银。可柳林镇一镇的乡绅地主,就给刘暹带来的三十匹马,三千余两银子。

    这是第九新兵小队到新兵营训练的第四天。

    “快点,快点,都他娘的给老子站好喽!”胡仲元大声的吆喝着,面上比之昨日时多了不少的自信。昨天清晨的列队虽然最终以功亏一篑而告终,可在下午的训练中第九新兵小队就已经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列队了,并且连续三次都顺利完成,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后队的伍金柱也没了之前的焦虑,昨天下午的训练同样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心。“好好列队,列好了队,今天起就能吃干的了。馒头有、油饼有、一咬一嘴油的肥肉包子也有,是应有尽有……”同样穷苦人家出身的伍金柱自然知道该如何来刺激眼前的这群人,开口闭口全是吃的。而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到刘暹会下这么大的本钱来,在这里几天的吃喝,那水准可比老兵吃的都强多了。“告诉你们,五哥还说了,只要能按时列队完毕,那你们每人就发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再让你们舒舒服服的洗个澡。”

    连续的物质刺激让第九新兵小队,人人腺激素疾升。之前胡仲元、伍金柱虽然也说过,可那时他们怎么都完成不了列队,再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那也是雾中花水中月。而且那最初开始的时候,一天三顿能放开肚子喝上稀的,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直到现在,昨日下午的训练中,自家小队连续三次顺利列队完毕,这就给了他们遐想yy的空间。而且连续三天喝稀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期颐馒头、油饼和油油的肥肥的肉包子了。

    当然,同时心头升起的也有一种自豪感。与第九新兵小队一块进入新兵营的第十新兵小队,水平可要比自己慢一步!

    不敢跟见过真章的第一到第八的新兵小队比,却也要压住其他的新兵小队,在同一层次中,保住自己第一号的排名!

    吞咽着吐沫,第九新兵小队三十人丁再接再厉果然在半刻钟之内,在沙漏流完之前顺利三纵三横列队完毕。

    “好!”刘暹两手一鼓,冲着扭头看向自己的胡仲元叫了一声好。而同时间,一名教导队老兵则忙上前将沙漏里的余沙尽数倒在了一个小容器中封存了起来。

    。。。

第十二章 大扩军之练兵二() 
ps:新书上传,大伙儿支持!收藏、推荐………………

    胡仲元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没再丢人。所以脸上虽然是在竭力绷着,可怎么也掩不住那一脸的高兴劲。然高兴归高兴,但该泼的冷水还是要泼的。手指着那保留下的余沙,胡仲元向着第九新兵小队三十名队员训话道:“看到没有,这里面是咱们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