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八十三章 终于做总兵了(求收藏)() 
一路走去,入眼处全是死尸,两军在这里的拼杀真的是惨烈之极。己方兵勇的尸体,义军,太平军装扮的尸体,交错横挺。

    半塌陷的大堂上,刘暹看到了一名倒在血泊中的太平军将,黄色的战袍上已染满了血迹,看行头似乎是不低。这就是那条大鱼了。

    “知道此人是谁么?”

    “已经问明。是太平军检点彭春。”

    检点?刘暹挑挑眉,有点低了。是丞相或天将就更高了。西征军团不比石达开部,军帅、将军已经变成中级军官,检点虽然能称得上高级军官,却也只是高级中的垫底的。

    “砍了他脑袋,给我送去昭化!”

    刘暹不关心为什么这个太平军高级军官不赶快跑,而是留死在了这里,人已经死了,拿来用就是。他眼睛含着关切的看着陈镗,战斗中陈镗被炸昏过去了,就是那次意料之外的爆炸,脑袋上开了好几个口子。人抬到中军时候都以为他要没命了,吓了刘暹一条。

    不管感情如何,陈镗为他定下的四名守备大队长之一,是军中的高层武官。死在这里,可是很不好看的。结果陈镗脑袋虽像血葫芦,人却没啥大碍,醒来后还要上战场,刘暹拦都拦不住。

    “怎么样?脑袋还昏不昏?”

    “谢大人关心。标下头不昏了。”心情的喜悦冲淡了陈镗脑袋上的疼痛,彭春是他给砍的。虽然对付了一个身受重伤的人,让他心底真的有感汗颜,但为了前途光明,陈镗也顾不得了。

    甚至在彭春倒地后还在他尸体上砍了几刀,做了一下力战的假。

    谢公镇对现下的刘暹没有修复的价值,屯兵此处,只能让洋县方面的注意力全部盯在自己身上。他现在也看明白了太平军的劣势,那就是四面接敌。

    陈得才只要不是笨蛋,这种战略上的绝对劣势,他就会去主动寻求打破。而至于目标朝向哪一点?出击方向哪一面?刘暹就说不了了。

    他针对此种态势,唯一的选择就是显示力量后就收敛起来。让太平军、义军明白自己的份量,城固是绝对难啃的硬骨头,可又没啥对外的攻击性。

    可怜刘暹这个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小白吧,如果他历史真的好一点,有太平天国有那么一丢丢的切切研究,就该知道太平军西征军团二十多万大军为何而覆没了。

    根本就没意识到陈得才会因为洪秀全的一封诏书,而不远万里的东归作战的刘暹,目光真正还就盯在陕南的这一亩三分地里。如此,就也活该他这个时候小心计较了。

    昭化城里。

    接到刘暹再一次捷报的刘蓉心中充满了对刘岳昭、周达武等湘军干将的不满,一水儿的老前辈啊,都是疆场上熬打多年历练出的干才栋梁,怎么就比不上一个小年轻能打能杀呢?

    看看刘暹出道一年半来的战绩,这汉中镇总兵的顶戴不落到人家头上就怪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全天下官职就那么多。扣除了湘军伸手够不到的地儿,再除去八旗的盘中餐,总兵的职位可没得多少。对比湘军里头那么多的记名总兵,汉中镇这个实名总兵价值也是有的。

    且不管是周达武还是其他人,只要得了汉中镇总兵,依照湘军的实力,空缺中的陕西提督还会跑吗?真等到多隆阿给雷正绾要官成功了,陕西提督——西安将军,陕西军权上刘蓉这个巡抚的话语权就大大降低了。

    但再怎么不爽,刘蓉还是要给刘暹上请功折子的。

    “转眼,昔日小辈,就已举足轻重了。”感叹着,刘蓉提起了笔。

    西安的多隆阿。

    几经辗转,范德彪终于到了西安城。用时比他之前预计的十日还要多,都正月十二了。

    跟路上所遇的绝大多数县城、州城一样,今年的西安省城也没什么年味。

    刘暹绝对是多隆阿记挂在心头的,范德彪帖子刚刚送上,立刻的就被迎进了大门。出面相迎的竟还是多隆阿的贴身戈什哈之一。那一刻范德彪看的亲切,之前收他银钱的那几个门房和守兵,脸上都惊讶的合不拢嘴了。

    待多隆阿从范德彪口中得知刘暹夺取了西乡、定远两城后,脸上抑制不住的露出狂喜,接着就是一阵仰天大笑。

    早把整个陕西地理记熟在心头的多隆阿,深深地知道西乡易手意味着什么。只要兴安清军打的坚决,自己再出兵封锁盩厔,陈得才这支陈玉成后于河南、陕西、湖北掀起滔天大浪的太平军,就彻底被锁死在汉中了。

    没了广大的回旋之地,陈得才部就算有二十万众,多隆阿也不看在眼里。太平军从兴始到现在,让人头痛的始终是他们的流窜力,而不是攻坚克险打硬仗的本事。

    不过从范德彪口中详尽了解了刘暹现今的实力之后,心中默默算一算,呃,多隆阿也给吓了一跳。

    才一年功夫,被自己注意到现在才一年的功夫,刘暹实力就发展到现在这一地步了。万幸他年岁小,生的地方也是汉中这种新乱之地,如果是大上十年,再生在淮南苏北或是两湖这种几经战乱之地,到现在可不是又一个汉人军头了。

    这么一想,多隆阿心中的兴奋降低了一些,对刘暹的好感也降低了一些。刘暹从小小民团发展到今日胜过一镇绿营的强兵,进展真的太快速了。

    但一百分扣去十分,九十分也还是优秀。刘暹到底根基浅,在多隆阿的眼中,跟湘军麾下诸多刘岳昭、周达武等二线将领没什么区别。

    天下已经这样了,多他一个不多。

    “汉中镇!”

    “陕西提督!”

    刘蓉想到的顾虑,多隆阿怎么没思考。就算是他在湘军里亲故朋友一大堆,该限制湘军实力的档口,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的。

    毕竟他是旗人。

    汉官集团中突然出现如湘军这般实力庞大的军政相结合群体,实在非满清朝廷之福。

    二月初三,当范德彪奔波千里,带着多隆阿的亲笔书信回见刘暹的时候,多隆阿发往北京的折子已经有了结果。朝廷的差官正快马加急的赶到陕南来。

    二月初五,嘉奖到了城固。刘暹正式坐上了汉中总兵高位,告身上兵部衙门的大印清晰可见。

    。。。

第八十四章 太平入川,刘蓉失策() 
“刘贼可恨之极,但其用兵之道,强军之法,我等却必须要学。”好不容易从谢公镇逃回洋县的李克清,对着谢华瑶和太平军驻洋县的重将智天燕余忠厚,这么的说道。

    “一个火药罐,一件藤甲,两相配合,城战之中劲强至极。如果再有湘军那般的西洋快枪在后,十倍之众也抵挡不了刘贼。”

    余忠厚回到自己住处后,招来谢公镇一战太平军的残余军官相问。其中一名师帅如此的对他说。

    “要学刘贼谈何容易,我军哪有那么多的火药?”

    “倒是藤甲……甚是便利!”

    谢华瑶这么的对着手下嫡系说道,眼睛看着面前摆放的一套藤甲,闪闪发光。

    胸甲,左右护肩,左右护臂,上下腿具,总共九件器物,重量还不足五斤,防护力却很惊人。以谢华瑶手下头领的臂力,一刀全力砍下,也险些不能刃透藤甲。而如此的一刀,显然要不了对手的性命,就是重伤都难,仅仅是在甲下的身子上开一道血口。

    且绝大多数的义兵是砍不出这么有力的一刀的,也就是说威胁不了刘暹的肉搏兵。这在战场上是趋于何等的劣势啊!

    当然藤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它对刀砍防御顶强,对攻击一点的枪刺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可只要将人略加的训练,让他们懂得挨枪刺杀后不死顶着枪尖的力道,而是要旋转身子,将劲道卸开,那枪刺也不是一击毙命的绝对杀手了。

    不足五斤重的藤甲,对于一个成年青壮来说根本就不算负担。可给人战力上的提升,却是几何式的。

    余忠厚、李克清、谢华瑶最后的目光都看中了藤甲。这是现如今的他们最便利,代价花费最小,战力得到提升却是最大的物品。

    陈得才看了余忠厚所报,心中将刘暹的威胁性再提高了一个等级。但也没有担心太过:刘暹没有融入湘军体系,他一个内陆深处的总兵,想要如湘军一般便利的得到洋枪是万万所不能的。

    ‘最强’刘暹军的设想,现在还只是个设想。

    ……

    城固县。

    张牙舞爪显露了一番自己强大的刘暹,缩在城池中继续编整起自己的队伍。白天忙碌,夜晚忙碌,二月上旬他很快就在这种忙碌中度过。可能是晚上忙碌的太舒坦,忙碌了这些天的刘暹是丝毫不见疲惫之态,每日都是那样的精神抖索。

    也让身边另外两个小丫头嘴巴撅的越来越高。

    阴阳和谐真的是让男人念头通达的最好办法,刘暹由衷的念起巨兽的好来了。世界要和谐,人生要和谐啊。

    脾气发的小了,口水喷的少了。那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改变,让刘暹军里的一众军官都想哭起了。原来boss爱好的是这一口啊,人、妻、熟、女。虽然味道重了点,但你早说啊,你不说我们怎么会知道?真以为城固这么点大的屁地方,要找出柳婉舒、王碧云这样两个样貌、身条、性格都好,还家世清白【势弱】的未婚女子,容易吗?

    早知道爱那口,还不早就把人给送上床了?

    往昔城里卖身的一些妇人,颜色或许比不上王璐莹,出身也没王璐莹的好,但样貌差也差不太多。刘暹军的这群高级武官还没到上女人讲究气质的地步的,在他们眼中,女人么,只要漂亮就是了!

    城固县上下一片和谐,巨兽神威笼罩城池。人心稳固,士气高涨。

    二百多里外的宁羌州。

    清军的气氛也是那样的安定和谐,对面的太平军却已经磨刀霍霍,问题严重的是,此刻的清军竟还没有半分警觉。

    二月十二。

    陈得才一声令下,集结起来的三万西路太平军精锐,猛扑向黄坝。驻守此地的乃是何必胜部参将戴龙江。

    自从先前一战中湘果中右两军在嘉陵江边全军覆没,何必胜与萧庆高虽没与军同死,但手中的实力丢干殆尽,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的二人不得已下只能一边遣人回老家周边招募丁勇,另一边在刘蓉的默许下大口吞并地方绿营,暂时的把队伍架子又搭了起来。

    戴龙江部就是这么来的,除了戴龙江本人,和他的十几亲兵,手下千把兵丁全是不中看也不中用的绿营兵油子。在太平军的突然进攻下,他自己固然高呼酣战,带领亲兵督导着部下死战不退,但那些绿营的兵油子可没拼死卖命的意思,一哄而散,抱头而窜,戴龙江就像一块石头落进了巨大洪流中,打了个旋就立刻消失的不见。

    拿下黄坝,陈得才继续扑杀向七盘关。驻守七盘关的的乃是刘蓉从湖南招募的丁勇一部,也是千多人,但军心战力都远胜黄坝的戴龙江部,但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了,虽然给太平军造成的麻烦远比戴龙江大,可还是一个多时辰就拱手将广元的北大门让给了陈得才。

    太平军由是一日之中连下黄坝、七盘两关,次日再轻克朝天关,十三日下午兵临广元,在驻守此地的何必胜所求援军还没抵达的时候,就将广元县城死死地包围。

    驻于昭化的刘蓉连命自己抚标和萧庆高结伴去救,半路就被太平军阻住了。与此同时,已经在洋县一带完成三家大集结的太平军与蓝周二部,十几万人马浩浩荡荡的从洋县出发,经过城固原公镇进向褒城。

    南郑城外的太平军也迅速行动了起来,除了阻挡南路清军的油坊街驻军,其余部队飞快的往城西部分集结。

    事情到了这一步,不论是刘蓉还是刘暹,都已看清楚太平军的进击路线——那就是入川。

    刘暹没啥太惊讶,只盯着陕南战局的他眼中,太平军下西南入川绝对比北上关中,或东去湖广更有利。因为西南有石达开这个让清廷更挂心的心腹巨患。更甚是两边取得联系,乃至于合流了,大清朝的西南就有的乐子了。

    刘暹盘算大渡河的时候,都没想的了这么远。现在再看,真可谓是神来之笔,妙到家了!

    可惜没人能来与他分享。这件事在羽翼未丰满前只能烂在肚子里。就算是霍广成这种亲戚所知道的也仅仅是一个‘报复’。

    猛的间发现自己除了给大清朝添砖加瓦外,实际上还在那腐烂的臭根上狠狠挖了一?头。刘暹内心,甚爽!

    刘蓉就没一丝的好心情了。他最基本的盘算宣告破灭,更被太平军狠狠耍了一回,三十多万大军泰山压顶一样攻来,就凭广元——昭化一线的两万来人如何能抵挡?

    广元如果丢了,太平军就可以绕开昭化,西南走大剑山西路,过青林口,直抵江油,然后一路官道,彰明、绵州、罗江、德阳等最终兵指成都——

    。。。

第八十五章 是不是太露骨了?(求收藏)() 
江油、彰明、绵州、罗江、德阳……

    昔年邓艾冒着全军覆没之危履七百里苍茫无人的阴平小道,现今已经早早人烟鼎盛,过了大剑山那就是蜀中勾连陕西的主要官道。一条大路直通成都——

    刘蓉想到现今空虚的川北,如果给太平军杀进去了……那惨痛的后果,冷汗浃背直流。连出军令要萧庆高增赴广元,务必保证广元无失。再命屯驻巴峪关、青石关的朱桂秋、向发部急攻油坊街,西乡、定远和汉阴的清军各部急攻撤退中的蓝周两军及启王梁成富部。

    但任务最重的还是刘暹部,对已经接到兵部文书成为了汉中镇总兵的刘暹,刘蓉严命他统筹南郑守军,必须速攻蓝周、太平三军,切断其部与先前陈得才主力的联系。

    这命令看的刘暹都笑了!

    刘蓉说的轻巧,对方十几万大军呢,还有陈得才留在南郑边上的尾巴,都是泥捏的啊,能那么容易的割断?

    先前谢公镇一战就是刘暹能够动用的全部兵力了,城固必须要留一部分兵马防守,扣除了协同作战的义勇营,其部也才四千人。

    这么点人,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撵出几根钉?

    没有了湑水河的有利地形,随地野战,就能挡住水银泻地一样的十几万大军?

    而南郑城是有七八千人马不假,但卢又雄这样的废物能算的上吗?肖东升、罗玉光、黄耀龙所统的虎贲军、和字营、镇南军等杂牌能算上吗?再减除掉李楹新招募来的那些丁壮,这些人拿来守城还行,拉到城外野战纯粹是去送菜。和毛震寿去职后没被张守岱拿下,而落入了刘蓉手中的易佩绅部三营,南郑城真正能靠得住的还是继续握在陈天柱手中的镇标三营。

    可诺大的汉中镇,镇标中、左、右三营,加宁陕营,宁羌营,阳平关营,略阳营,留坝营,定远营,西乡营,华阳营,东江口营,汉中城守营,汉凤营,铁炉川营,佛坪营等十三营,共一十六营,满额八千余人。现在却是宁羌、定远、西乡、华阳、佛坪、留坝六营俱灭,余下诸营尽皆受创,实力损失泰半,虽期间几经增补,眼下不算刘暹军也只有五千人。

    还有这些人经年历战【汉中战事已经前后小两年了】,心神疲惫,斗志萎缩。如不是南郑城坚固,外又有刘暹军的数次得胜,历史上的南郑府城早在半年前就被太平军拿下了。

    上次因为启王梁成富带领数万太平军出宁羌过南郑,往盩厔而去,引起的那一场惨烈大战。湘果中右两军全军覆没,俩总兵近仅以身免,清军尸积如山,沟水皆赤,援军新垒,成为灰烬,惨烈场面吓得南郑守军几乎要崩溃。

    打那一仗之后,整个南郑守军的精气神就全没了。就算随后刘暹回师汉中,打了好几个胜仗,大局势变动下,汉中局势转危为安,南郑守军的士气也没能鼓舞起来。现在的他们只有守城的本事,对战事的积极性连新招募的丁壮都不如,全靠着镇标三营的千把人安稳局面了。这种情况下要南郑守军出兵截击十几万大军,与与虎谋皮有何异?

    “你去府城一趟,把这封信交给李楹。”刘暹拿不定主意,自己要不要对刘蓉的命令视而不见一回呢?他总感觉着这样太露骨。招来范德榜,先问了一下王璐莹父兄在他手下的情况,得知是‘差不多’就满意了。继而就说起他纠结的事来。

    范德榜也觉得什么都不做太露骨。可他也说明了,有多隆阿的身影罩着的刘暹,就算犯了一次‘忌讳’也不会有什大碍,顶多是吃一个斥责。而太平军真要入川了,刘蓉就绝对有的挂唠吃了,再加上上一回的兵败一事,刚刚做上的抚台宝座丢掉都不是不可能的!

    作为战时局势,刘暹军身边有个背景强大,实力雄厚,脑袋手段也高明的巡抚大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要想撬动一下‘威胁’,现下是个大好机会。

    对满清官场的不熟悉,让刘暹还是难下决定。他写了封信给李楹,专业问题就要交给专家来解决。招来范德彪说道:“拿到回信立刻折返城固,不得耽搁。”

    连番的跑腿,范德彪都要成为刘暹的专业信使了。

    感觉到刘暹急切的范德彪一点都不耽搁,拿信出了宅院,招来卫队里的骑手护卫,一伙七八人就策马往南郑疾驰去。

    与此同时,城固南关的俘虏营。里面围圈的数千俘虏,大批的人手正在对他们进行着细致的甄别工作。

    是一家的、有亲戚的一律记载,分入俘虏营的北区。南区。其内家中有男人的,编入北区一组,没了男人的**,不管带没带有孩子,孩子有多有少,全部编入二组。光杆兄弟、叔侄、父子什么的,全部编入南区。没有任何家人亲戚的,男的编入东区,女的编入西区。

    所有四区,男五十岁以上,女四十岁以上,一律特殊标记。

    这些人以后都算是刘暹的‘奴才’了,刘暹不仅要让他们好好地活下去给自己干活,还要考虑到男男女女家庭的重组和新生。而男的五十岁以上,女的四十岁以上,在这个年代绝对就进入老龄了,还愿不愿意重新婚配展开‘新生活’,刘暹也要考虑参详一下他们的意思的。

    当然俘虏营中进行细致甄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