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塔城战役结束后,他就拿定了主意,以后从俄国人身上在中亚割掉肉之后。就直接设省建制,半点不需去考虑当地哈萨克人上层贵族的反应。因为这些上层贵族,在那之前已该被清算掉了。

    俄军的防线在阿克斗卡,位于巴尔喀什湖的东头北岸。距离俄军铁路已经不远了。这些天里刘暹都看着呢,俄军在倾尽全力的向着阿克斗卡运送军需物资,还筹措了十四门75炮和大批的炮弹给送了过来。是全力以赴的给阿克斗卡增补实力!

    十万俄军也有一半人汇集到了这里。另外一半人,分守在阿亚古滋和塞米巴拉金斯克。以及巴尔喀什湖周边最大的一个火车站所在地——巴尔喀什城。

    俄军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都放在阿克斗卡的。这不是俄军指挥官对自己的部队没有信心,而是在塔城战役结束之前。萨里山的国防军骑兵就已经在任化邦的带领下,席卷了斋桑泊,并且向西打下了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

    如果十万俄军全部集中在巴尔喀什湖,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的国防军骑兵只要马蹄南下,夺取巴尔喀什城,切断俄军的后勤,十万俄军就会跟杀进了塔尔巴哈台的斯科别列夫部一样变成瓮中之鳖。

    “皇上。东北军区来电,其部已经夺取了上扬斯克,预计在六月份能够将勒拿河以东地区的沙俄力量全部清除。”

    “蒙古军区来电,魏司令亲自带兵拿下了新叶尼塞斯克,叶尼塞河的上游区域已经完全纳入我军的掌控之中。”

    “河南省政府来电,今年河南夏粮有可能减少。许州、濮阳两地连月大旱,不但夏粮大幅减收,当地还有蝗灾出现的迹象。”

    “南非新河间城电报,布尔人不稳,有用强之趋势。英国籍淘金客四月份涌入河间地区有三千五百余人……”

    ……

    巴尔喀什湖的战争还在准备着。大批的国防军已经到位,但大炮还有许多落在后头,尤其是大口径重炮。对于俄国人在阿克斗卡的防线,这些大口径的重炮才是真正的克星。所以国防军即使已经主战部队都开到了阿克斗卡前,战事却并没立刻爆发。

    大炮,与大炮相配的炮弹,子弹、手榴弹、粮食、蔬菜等等,一切军需都需要时间来运集。

    为此新疆省政府在塔城地区招募了一万多当地青壮民众,有男有女,全都赶着马车在抓紧每一秒钟的向着前线运送物资。

    其他方面的事情还在一刻不停的向刘暹这里通报,也幸亏大军西进的途中,工兵已经沿途架设好了电报。

    “轰轰轰……”

    勒拿河支流维柳伊河边的上柳伊斯克城外。国防军的大炮正在轰鸣着奏响。虽然这些炮都只是威力一般般的八零迫击炮。可用来对付上柳伊斯克这种修筑历史已经超过二百年的古城墙来,还是轻松的很的。

    俄军已经一点点的被压迫到了勒拿河的下游。虽然五月份还是盛夏正当时,这里的气温却像入秋了一样凉爽。

    上柳伊斯克的守军不多,算上参加抵抗的斯拉夫民兵,总数也不超过两千人。而城外的国防军呢,进攻总数也一样不超过两千人。

    ——补给线太远太长,运输太困难太艰难。你别看这支进攻部队还不到两千人,维系他们作战的耗费却不比在新疆一个旅作战的经费少了哪去。倾尽整个东北军区之力,如此规模的进攻部队在几千里之外,也只有四支而已。总兵力八千出头!

    白天时候一阵炮击,国防军试探性的发起了两次进攻,损伤了三十多人。武思朗,也就是归化前的日本挺身队武藤东四郎,现在他已经是中国人了,还是无加世袭的伯爵,名字自然就要改成中国化的了。

    他是很被军中信任的一名将领,风格就是强硬强硬再强硬。上柳伊斯克外的这支国防军就是由他带领的。

    这一战真正的进攻在夜里。白天的试探性进攻,一是让俄国人‘安心’,二是试探俄军的火力点和火力配置。

    凌晨一点,外面的天空一片漆黑。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这个一个阴天。

    武思朗自然没有睡觉,进攻的时间定在凌晨两点中,现在正是战斗前。

    外面突然远远传来了一声闷响。接着,在距离更近的地方,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俄国人开炮了。

    “部队被发现了?”武思朗登时紧张起来。不过他很快就听出,俄国人的炮击位置与部队的出发地相距甚远。更不是先头部队的位置。但是这声炮响过之后,很快就有了新的巨响。武思朗立刻就明白过来,俄国人这是采用了炮兵夜间执勤火力的方法。

    两次与中**队的战争,教会了俄国佬不少东西。这炮兵夜间执勤火力就是其中之一。针对的是以夜袭为预计,向敌人大概会经过的地区,在大概的时间里头发射炮弹。能击中敌人,那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就是打不中,这种没有规律的炮击也能够非常有效的打乱敌人的部署,给敌人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以俄国人的实力,即使现在很落魄的,也有这个本钱搞这种‘炮兵夜间执勤火力’。

    这一战术现在在国际上都是通用的。

    “更改进攻时间。命令部队立刻开始进攻。按照一类战斗标准执行。”舒了口气,武思朗下达了开展命令。而所谓的一类战斗标准就是通用战斗标准,也就是战区无平民的思路。凡是部队认为有威胁的,就以消除威胁为首要目标。按照后世比较通俗的解释方法,就是‘先开枪,再喊话。’

    武思朗命令刚下达,耳朵里就听到了八零迫击炮的声音。然后有通讯员来报告。“报告支队长,我军火炮开始还击!”

    指挥部里已经忙成一团。时间更改了,一连串的作战步骤就要提前。参谋们正在用野战电话通知各部队注意时间,开始进攻,这个时候总指挥武思朗倒是可以难得的轻松一些。他起身快步走出指挥部,能看到的已经是火箭炮射击的最后一个阶段,只见十几道明亮的火焰在空中高速运行着。随即在俄军的城外阵地剧烈爆炸开来。一道道明亮的闪光,甚至让人有种天要亮了一样的感觉。

    这是陆军装备的另一种单兵火箭炮!(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四章 真天生刘元渡!() 
后面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炮弹炸起来的灰土和沙石,雨点一样的拍打着散兵队列前进的国防军士兵,其间夹杂着受伤的人员的呼痛声。

    “不要喊!”领队的少校军官立刻喊道。如果士兵受伤了后就大声呼痛,只会暴漏自己部队的位置。这是强调过很多遍的事情。可是强调归强调,人真的受伤以后,每个人都会忍不住的喊出声来。“卫生员,赶紧包扎。部队继续前进!”要把伤员抬下去,就只有等到担架队上来了。

    少校心头乱搅的很,俄军连续几炮的火力检验,让他这一支突击部队不得不几次改变方向,大家跟没头苍蝇一样跑来跑去,已经跑的都晕头转向了。他现在已经搞不清楚自己所处的具体为止,因为期间没有碰上其他突击部队的队伍。少校是知道今夜的突击队数量的,有三支!每一支各百人上下,都是支队中的精兵强将。

    但是能到大队长的位置上,这军官绝对是有着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人。他一面催促部队继续前进,一面又亲自过去看了受伤的士兵。幸好离开炮弹的位置够远,所以弹片、碎石打在背上没有造成致命伤。不过少校内心里也是凉了半截。如果刚才不是他催促的紧,这一炮会正中整支队伍的中间,怕那时半个队伍都要给交代在那里。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声巨响。这次的声音更近更大,却不是从后面,而是从部队的前面。少校军官再也没有任何心烦意乱的感觉了,他立刻起身来,向着爆炸的方向跑去。果然,这次的炮击让部队接近的前列伤亡颇大。如果不是部队始终是散兵纵队行进。部队伤亡只会更大。

    这次前后距离不到一百米,部队直接就伤亡了一个班的士兵。其中两个重伤员必须尽快的送回野战医院,所以又要用去四个人来抬着两个重伤员返回。他部今夜出击半个小时了。还没有接敌,就损失了两个班的人员。可是少校军官也只能接着喊道:“其他人。加速前进。”

    连续两炮都有伤亡,支队的士兵在这炮火中都有了些惊慌失措,可被少校这么一喊,几乎是下意识的服从命令,聚集起了精神。少校自己跑到队伍最前面带队,部队越过沾染着血腥气的炮击现场,绕了一个小弯,向着俄军阵地方向继续前进。

    只是凌晨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俄军夜间的部队还是发现了悄悄摸近的国防军。战斗首先在上柳伊斯克城的南面打响,接着东面也响起了枪声,三支突击部队只剩下少校那支懵懵中被一南一东两支人马夹在中间的这一支,还没有被俄军察觉。

    ……

    漆黑的夜晚中战斗打的惨烈异常。俄国人知道城外阵地失守后,上柳伊斯克是个怎么样的下场。那面积狭窄的城池,那破旧的不堪一击的城墙,呆在里面就是在等待着死亡。所以他们一定要坚守住城外阵地,不让国防军靠近上柳伊斯克。

    这里是国防军突击部队已经攻下的一座堡垒,堡垒的脚下除了炮弹留下的弹坑之外,战士们的尸体在好几个位置几乎要堆积起来了。被炸开一个缺口。而整个熏得漆黑的碉堡就是一个最好的事例。俄国人在主碉堡侧面很不起眼的位置上设置了几个暗堡,形成了交叉火力网。这张火力网跟主碉堡合二为一,再与牺牲战士们的尸体一联系。一切都能看得明白。

    每一个上过战场的军人,都能知道这种东西的可怕。你除非是用大口径加农炮做拔罐器,直接给碉堡开了口,不然就只能用素质精熟的战士的生命去堆!

    “季庆才!”

    “到。”

    “你中队还有多少战力?”

    “报告章大队长,还有六十人。”

    “立刻带上部队跟我来!”章姓的少校大队长眼睛里面跟要喷出火来一样。

    “报告章大队长,我们没有接到命令。”

    “我说的话就是命令。我现在命令你,马上带领部队跟我进攻!”

    “可是我们大队长……”

    “老黄在哪儿?你知道你大队长在哪吗?老子的部队还不知道在哪呢!你去还是不去?!”少校大队长眼睛里面闪动着慑人的光芒。

    虽然没有什么理由,但是季庆才这个中队长要是敢拒绝的话,保不准章姓大队长就真敢掏枪毙了他。纵然到了战后这位大队长也要受到军法审判。可是在战场上。在这个打的都红了眼的节骨眼上,不敢掏枪毙人的人绝不是军人。

    “俄国人在前面有三个碉堡。已经上了一个分队,死伤惨重。一个都没能拿下。”

    “那该怎么打?”

    “上去你就知道了!”

    不久后,国防军的迫击炮猛烈了起来。大队长调集了四挺重机枪掩护进攻。

    三个碉堡里的俄军士兵向着爆破组来的方向疯狂的喷吐着火焰,国防军的迫击炮、重机枪,步枪,也在猛烈的还击。

    越过了一道坎的时候,一个战士只是肩膀高了点,就被俄军重机枪的子弹削去了半个肩膀,血红的肌肉和雪白的骨头让人不忍目睹。剧痛之下,这位士兵痛苦的大叫一声,忍不住挺了挺身子,接着就被子弹削去了半个脑袋。

    战场的一幕幕是血腥的。当炮兵不足以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的时候,攻坚战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伤亡。武思朗耳朵听着战场上一个接一个消息的汇报,看着一个又一个中队丧失战斗力,内心里面并不为战士们的牺牲而难过,他的思想很有日本的特色,为国捐躯,那是一种光荣。

    武思朗只在可惜单兵火箭炮的缺陷和不足。它装填困难,它射程短,它目标体积大,在发射的时候人必须是半跪姿态。在战斗激烈的战场上,这完全就是找死。

    不然自己绝对会轻轻松松拿下上柳伊斯克城,为自己的征战再添上一笔不错的功勋。

    ……

    战场某个进攻点。

    “第二中队负责进攻!”

    “我亲自带队上。”上尉中队长语气坚定地说。

    “需要多久时间准备?”大队长语气冷若冰霜。

    “十分钟。”中队长答道。

    十分钟后,“我亲自带队!咱们分三组。我先上!”中队长牺牲前最后的声音飘扬着战场。他在距离堡垒只有二十几米的地方触动了地雷,整个人在爆炸的硝烟中变成了碎片。

    不过一切的牺牲当赤色的红旗插在上柳伊斯克城头的时候,也都是值得了。从勒拿河下游西侧到叶尼塞河下游东侧,这块在后世被命名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地带,几乎没有俄罗斯居民点的存在。这里是一片空白。

    拿下了上柳伊斯克城,国防军就能算在大致上完成了勒拿河谷地的作战目标了。就可以把大部队撤回到贝加尔湖地区,只留小部分骑兵扫荡勒拿河的更下游。而撤回贝加尔湖的东北军团西伯利亚远征军主力们,汇合了蒙古军区的骑兵,就可以通过叶尼塞河上游向着鄂毕河,向着西西伯利亚平原扫荡了。

    而这也是西伯利亚作战计划的第二阶段。

    当刘暹接到上柳伊斯克被拿下的消息时,他已经踏步走向巴尔喀什城。

    五万俄军防守的阿克斗卡防线,在准备就绪后的国防军面前不堪一击。刘暹在命令部队做了四次佯攻之后,再次‘闪瞎了众人的钛合金狗眼’。指挥部队三路齐发,一举突破了阿克斗卡防线。五万俄军只有三成不到的残兵败将逃回了巴尔喀什,余下三万多人被俘两万,余者被歼灭。

    中国国防军的军事胜利再一次通电全世界。只是两天不到时间的战斗,五万俄军就兵败如山倒,大部被歼灭。而此战中国国防军的战损伤亡总数都不超过三千人。

    这是一个彻底巩固了中**队地位的战例,虽然战斗的过程被曝光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对刘暹的军事才华都保持了沉没。但东方世界,中国国内,朝鲜、日本、琉球、中南半岛、南洋,可真真将刘暹看做战神再世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来说,塔城之战和随后的巴尔喀什湖之战,就像是在映衬着一句话一样:现实比小说更传奇。

    而对于东方世界,尤其是自古就把‘智慧’与‘战争’紧密的相连在一切的中国人,有传说中的诸葛亮这么个形象在,也就比较容易的接受了刘暹‘神机妙算’的形象。也因此更多的人,那些根本不关心什么国家大政的人,都潜意识的认为刘暹是一代名君,英明神武,算无遗策。

    一直对第三次中俄之战热心非常的日本东京政府,比朝鲜和阮朝都要更早的得到了第一手详细资料,上回塔城之战国防军胜利之后,他们在新疆的人手也是第一时间就把消息传回了东京。

    中国的国防军竟然只用两天就摧毁了五万据防线固守的俄军,其中第一天的进攻还是试探性的进攻,第二天才是动真格的。结果五万俄军连一个白天都没能顶住!

    如此彪悍的战绩,让一直敌视中国的日本东京政府,日本东京政府的陆军,连评价的力气都没了。

    “真天生刘元渡啊!”——明治天皇语。(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五章 朕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情绪很颓废,这几天他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想见。就是往昔最喜欢的漂亮女人,大公殿下也半点都没兴趣了。尚好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颓废没有到酗酒的地步,不然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承受不了打击,每日酗酒如命,彻底颓废的消息可能都已经传回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了。

    当然,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身上俄军西线总指挥的职务已经被亚历山大三世罢免。沙皇换上了现任的土耳其斯坦总督——步兵上将普罗佐罗夫斯基为俄军的新任总指挥。

    可这根本没用。普罗佐罗夫斯基有再高的战争智慧,他手中没有部队,没有大炮,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依旧被迅猛西卷的国防军打的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普罗佐罗夫斯基为了弥补俄军在哈萨克地区的劣势,直接停止了伊犁河流域的俄军的攻势,从中抽调部队,急速增援北上。却根本于事无补!

    特别是刘锦棠带领的骑兵部队俘获了多列火车以后,配合着巴尔喀什城的缴获,国防军进军速度大增不说,紧张的后勤也终于有了一丝宽绰。

    俄军的子弹炮弹跟国防军是不通用的,但粮食、糖类、盐、牛羊等食物必须用品,是绝对能通用的。这就给国防军的后勤减轻太大的压力了。况且夺取了巴尔喀什以后,国防军就拥有了铁路,拥有了火车。只需把俄军故意破坏的铁轨修复了,铁路就是国防军最可靠的供血大动脉。

    这一点。刘暹要感谢俄军只拔了铁路的铁轨,而不是将路基都给炸掉。

    如今国防军兵分两路。一路是直直的向西席卷过去,这一路是国防军的主力,有三分之二,六万多部队。可以时刻跟夺取了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的任化邦相互照应,后者的任务是再接再厉拿下塞米巴拉金斯克。总指挥为张忠奎!

    第二路是余下的部队,三万出头的兵力,主要是第四整编师加**立旅,敌前总指挥自然是第四师的师长石东来。

    伍金柱负责善后事宜,塔城之战的伤病员和巴尔喀什湖之战的伤病员。可是个巨大的数字。这些人现在全都留在塔城将养,伍金柱要留下来安定军心。而且这么多的伤员,每天只需要的补给、伤药和粮食、肉食等,就是个天文数字,可不能出错。

    并且这里还是维系十万大军后勤补给的命脉,没个能统善全局的人坐镇,刘暹也不放心的。

    周军则赶回了伊犁。刘暹下一个目标就是阿拉木图,他会带着第二路军向南拿下楚河平原。楚河平原?是不是感觉这是个很有中国色彩的名字?

    实际上这里却没有生活着一个汉人,虽然在一千多年前这条河流跟中国确实有着一段不浅的渊源。楚河平原在吉尔吉斯山脉的北麓。楚河古称碎叶水。而碎叶,指的就是一千二百多年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