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川崎,多摩川。

    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现在的川崎还不是日后工业发达的川崎市,也不是日本面积最小却又的政令指定都市。它现在就是一个小镇子。

    东京镇台别动队第一旅团正在多摩川西岸,严防部守。名义上的镇台司令官,才28岁的小松宫彰仁亲王也出现在了阵地。当然,这个只在欧洲学习了一年多的司令官不可能真的负责指挥川崎这里多达五千余名的日军官兵。

    坐镇这里的是原时空历史上的日军元帅,名将大山岩。

    现在的大山岩当然还没有二十年后甲午战争时期陆军大臣的威风和声望,但作为日本第一批留学欧洲的陆军军官,四年欧洲的留学生涯,和亲身经历普法战争的经验,让他当然不让的成为了东京政府眼中,别动队第一旅团旅团长的最佳人选。

    “司令官阁下,人都是有惰性和惯性思维的。当面前有路的时候,人就不会想到再去开辟另外的新路。即使那新路会节省距离。我不让士兵破坏多摩川上的这两座桥梁,除了我军在河的对岸,布置的依旧有一线阵地外,更大的原因就在此。”

    多摩川岸边,大山岩手指着一条沟通两岸的石桥,这样的对小松宫彰仁亲王解说道。这是两座桥梁中的一座。大批的日军士兵正在以这座桥梁为中心,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

    小松宫彰仁不是白痴,立刻就明白了大山岩的意思。想想还真是这样。

    多摩川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大江大河,要渡河的话,无论是船度还是搭桥,都甚是便利。与其那样,在不确定的地点打狙击战,还不是把这个地点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唯一担心的是,对面的清国将军是大名鼎鼎的刘暹……”(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别动队第一旅团() 
今时的日本比之现下的‘我大清’有什么不同?没什么不同。照样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签。之所以不少人感觉着满清比日本的膝盖软了很多,只不过是因为日本随后发展壮大起来了,一跃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列强之一,给中国留下了近代百年以来最惨痛的伤害。很多人潜意识里就觉得日本是强大的,并不知道此时的小日本跟满清是一个状况。

    并且日本值得庆幸的是,狭窄的市场和贫困的国家,对欧美列强的吸引力并不强大。更幸运的是,它的旁边有着中国这个吸引所有列强眼光瞩目的肥肉。

    日本也经历过黑船来袭的耻辱,英萨战争的耻辱,下关战争的耻辱,对外的战绩也无有一胜,但老天也是钟爱了小日本,这些规模都不是很大。根本无法跟两次鸦片战争相提媲美。

    日本现在正发愤图强当中,国力的增长和军力的强大,是肉眼可见的事实。但是跟外国人交手能否得胜,是谁也不敢打包票的。当初的下关战争,美国只一艘追击南军袭击舰而来到东方的怀俄明号,就打的长州藩海军损失惨重,报复成功之余还炮击了长州藩炮台,以及英萨战争的精力,时间不过刚刚过去十个年头,小鬼子的记性没那么差。

    刘暹却是真正的跟俄法两个欧洲一等一的列强见过真章的将领,并且在不利的条件下战而胜之,他的声名对日军的将领们来说还是有些震慑力的。

    “大山君,不要妄自菲薄。刘暹虽然威名惯耳。大山君你也是我大日本皇国的最优秀的精英。我不知道咱们的敌人是如何战胜露国和法国的。我只知道他是一个从未接受过现代军事教育的传统型将领。

    而你,大山君。四年留欧的经历,你的努力。皇国朝野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小松宫彰仁没有否认刘暹的战绩,他寻到了一个绝佳的突破点。果然,话音一落四周尽是‘呦西’的赞叹声。

    是啊,西式的现代军事教育。历经四年时光熏陶的大山岩,还亲身经历过数十万人大战的普法战争,在这一点上他比刘暹绝对是占据优势的。

    “在别动队第一旅团成立的时候,旅团长的人选,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山君。”

    大山岩这时候要说心如止水是瞎话,小松宫彰仁完全是推崇的语调。让大山岩此刻内心是滚烫如火。士为知己者死!可以用这个意思来诠释此刻大山岩的心理。

    大岛久直正站在多摩川东岸阵线上,举着望远镜打量着几里地外隐约可见的亲军阵地。

    一片坦途的三浦半岛可不比东京湾对岸的房总半岛,真的是九成的土地都是平原,半分的河流,半分的小山包。

    多摩川又是流经神奈川等四县之地的大河【日本的县制很大的,横滨市都属于神奈川县】,两岸土地平坦的很,日军又没有形成纵深防御的理念,阵线只是很单薄的堑壕+胸墙+土木堡垒。士兵在一千人左右。东京镇台第一步兵联队联队长大岛久直,就是这条战线的指挥官。

    日军所有的火炮都在多摩川西岸,岸边还停靠着一溜船只。这是为了防止东岸守军支撑不住鸦片撤退的时候,桥梁被炸毁或是被封锁了的一种备用手段。

    下午时候。秦军前锋部队出现在了鹤汀石桥东岸日军阵地的前方。不过在此之前,连天的炮击,双边的炮战。才是这次攻防战的开胃大餐。

    刘暹不知道北京是什么反应,是否已经正式答应了调停。清政府跟日本驻华公使是否已经达成停火协议,反正书面通知一日到不了他手上。他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大打特打。

    联合舰队逼近多摩川的入海口,那里是日军又一处防御重地。如果没有重兵部守,秦军的队伍完全可以乘坐轮船登陆西岸,这样可以分散日本不少兵力,同时也是看住日本海军。后者可不比联合舰队,全都是大舰,就是最小的两艘铁甲炮艇,吃水也不是多摩川能够承受的。

    东京湾里的日本海军,云扬、凤翔两舰除外,可还有比孟春号还小的炮艇呢。多摩川入口若不掐死的话,关键时候炮艇冲进了多摩川河,虽然不过去桥梁,火炮威胁对进攻中的秦军也是一大伤害。

    “轰轰轰……”

    双方的炮弹跟下饺子一样,轰轰的响了大半个小时还不见停。

    秦军是早有准备,日军是就在家门口,两边刚见真功夫,都不缺炮弹。

    炮战进行到下午三点半,将近一个半小时的炮轰。秦军死伤不多,之字形的防炮堑壕和防炮洞,让日军那57、60、75或76的三吋炮,根本做了无用之功。而日军却在秦军的轰炸中损失不小,两座桥头阵地是秦军攻击的重点,完全是犁地一样到处都是焦黑的泥土。

    工事被一座座炸飞上了天,土木工事在现在的战争中已经濒临退出舞台,而日军那一条直线的浅战壕,也根本不能完全防住蹦飞的炮弹。尤其重要的一件事是,多摩川上的第二座桥,一条总长度接近百米的砖木式长桥,其东面的桥头已经被炮弹彻底摧毁。鹤汀桥因为是石质的,还依旧稳当的沟通着多摩川两岸。

    大岛久直脸色很难看,很多日本士兵不是被炮弹炸死或是被弹片打死,而是完全被震死,以及掩体倒塌窒息而死。炮弹呼啸而来,他亲眼看到阵地前沿的一处工事被炮弹送上了天,里面的真田少尉和一同的十多名士兵一起粉身碎骨。日军自己的炮兵给秦军造成多大的损失,大岛久直不知道,他只知道很多工事倒塌后侥幸没在第一时间炸死或是被弹片撕成碎片的日军士兵,无不是抱头鼠窜。而这也只不过才延缓了他们几秒钟的生命,在随后铺天盖地落下的炮弹中,他们一样会炸得粉身碎骨。没有了工事这处蔽身之所,在那般密集的炮击下,后续的炮弹还会将他们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块肉末给彻底抹去……

    大规模炮击是极其震撼人心的。虽然多摩川之战的规模真不算大,可是在东方世界,两军一百五六十门新式后膛火炮的炮战,投输火力数量已经可比之前战争的三倍、四倍、五倍……

    这是一场里程碑式的战斗。

    校射气球高高飘在半空中。在上面瞭望员的眼中,那就是焦土混合着残肢飞向天空,然后犹如倾倒的沙子一般灌向布满弹坑地大地。令人窒息地浓烟和尘土在空中犹如烧开的锅中地沸水一样翻滚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不时闪动地橘红色光芒地映照下,完全的一幅地狱地景象……

    三点三十分,一队寥寥百人的秦军士兵向着对面的日军阵线发起试探进攻。

    大岛久直愣了一愣,然后轻呼了一口气,嘴角挂起了冷笑。日军河东防线受损很严重,刘暹竟然不敢在这个时候发起猛攻,而是小股部队的试探。真的是令大岛久直意想不到。

    前一刻都做好了随时后退的准备,下一刻守住阵地的信心十足。

    在这个中队的秦军士兵发起进攻的同时,大批的秦军士兵挥动着工兵铲,开始全力的向西挖掘起坑道。那就是一个个欢快的土拨鼠。

    多摩川西线的大山岩等日军将领这个时候也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人发起了嘲笑——打仗有不死人的吗?他难道想一个不伤亡的攻下多摩川吗?

    在日本军人的眼中,趁此良机不顾伤亡的猛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要知道在猛烈地炮击下,前线日军损失不小。就算活下来地士兵也都浑身颤抖着双手抱头……

    “咻咻……”

    战场上没有炮声响起。对着仅仅百人规模的一次进攻,还分散的跟撒芝麻一样稀疏,对于这样的敌人用炮群去轰击,是一种耻辱,更是一种浪费。

    日本人现在倾尽全力的要来跟秦军打一仗,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有无数的弹药能够可着劲的挥霍。

    日本先进还是一个枪支弹药都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的贫弱小国。

    但秦军士兵进入到阵地前二百米的距离时,日军开始开枪射击。是很整齐很有声势的齐射。

    “砰!”跟火炮的声音一样响亮。白色的硝烟也瞬间笼罩了日军阵地。

    大踏步向前冲锋的秦军士兵瞬间向前扑到,一个个趴到了地上,或是半跪在地上。“咻咻……”也射出子弹反击着日军。

    完全是趴在地上,秦军士兵的作为让日军愣了一下。这个时代的军队,真的很少见完全趴着进攻的部队。

    防守有战壕这在后膛枪兴起十来年后的今天已经普遍得到了认可。但是进攻的部队,挺直身子,排列着密集的队列,大踏步的往对方阵地发起冲锋,这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日本陆军先师从法国,普法战争德国的胜利又让日军改换门庭,学习德军。现在有着世界第一陆军之称的德国陆军,大山岩也没见过这样打仗的。(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夜战多摩川() 
夜色里,炮弹的火光照亮多摩川。

    日军东线的阵地上,秦军与日军正在展开激烈的拼杀。

    就像一道黑色的浪头和一道蓝色的浪头,同时高高的跃起,在半空中狠狠撞在一起,怒涛碎迸。

    从知道恶讯以来,至今已经大半个月,东方方面却还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清**队的战斗力。在下午的攻势中缩手缩尾的刘暹部队,一到了晚上像陡然变成了另外一支军队一样,一个个如若饿狼附体,是能拼敢打。

    日军士兵的数量在哗啦啦的向下掉。有着严格组织纪律性,受过严格刺杀训练的近现代军队,肉搏的残酷性可是比古代军队重的多的。因为他们身上没有铠甲,刺刀的杀伤力又是那么的出众,中国古时候不都有一句话么:三刀不换一枪!

    两支一身单衣,毫无防护,拿着刺刀的部队搅合在一块,分出胜负的速度完全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再加上刘暹军中的士兵配备转轮手枪的比率又那么的高。

    整条战线上五六百名日军士兵,白刃战进行到不足半个小时,大批的日军士兵就肝胆俱裂的亡命向多摩川对岸逃去。

    鹤汀桥附近的日军士兵当然是走石桥往西逃。别的地方的日军士兵,就下水坐船,在对岸友军的强火力掩护下,划船逃回对岸。

    日本人对自己军队的自信心是很充足的。多摩川西岸,指挥作战的大山岩难以置信地看到蓝潮和黑潮的界限渐渐西向偏移,并且很快的。蓝潮推着黑潮,一步步向多摩川河面移来。

    “射击。射击——”

    一名日军军官挥舞着指挥刀,声嘶力竭的高叫着。“我们背后就是东京。我们背后就是天皇陛下。我们绝不可以再后退一步,大日本皇国神圣的国土必须痛饮清国人的鲜血!”

    实际上不用军官叫嚎,所有的日本士兵都很清楚他们的身后是什么。过了多摩川,东京都就再也没什么险要之地可以作为防线的了。尽管炮弹不停在头顶炸开,尽管同伴的血肉和肢体正在身旁落下,暴风骤雨一样的子弹始终呼啸着射向对岸。

    这场战斗持续到10点零几分时候结束。整个战场除了伤员的呼叫、呻吟声外,就再也听不到一声枪炮响。

    大山岩、小松宫彰仁等日军将领看着眼前二百人不到的士兵是久久无言。东安防线上千人的兵力啊,今天一天时间都不到,防线丢了不说。人还只剩下了两成。

    大岛久直并不在败兵的阵列中,他倒在了东岸防线,让刘暹又能多缴获一把日军大佐的指挥军刀。

    “旅团长阁下,司令官阁下。清**队拼刺刀能力很强大,他们的配合纯属,而且有一种可投掷的炸弹,就像当年的投弹一样,但是比投弹更轻,更便易使用。他们还有许多的转轮手枪。我们许多皇国的勇士,就是死在手枪之下。”

    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胜。大山岩就是要明白对面敌人的战斗力,而这还有什么能比面前这群历经战阵的残兵更有资格的呢。

    眼前的中尉这样的对大山岩说。

    “呦西。”大山岩点了点头,二百残兵败将穿过多摩川西岸的阵地。退去了大后方。但是真正的秦军对比此刻的日军真就只有这么些优势吗?

    当真正看到秦军的进攻之后,大山岩本来就严峻的脸色变得完全沉寂。

    秦军竟然用臼炮这种几乎被日本陆军淘汰的东西,给了战壕中的日本士兵最致命的重创。西岸阵地残留的火力点。秦军先前的炮火主要还是投放到了东岸阵地,那一座座并不高大的碉堡。秦军根本没用炮群拔钉,而是直接用伴随步兵进攻的臼炮部队给一一敲掉。

    措手不及下的日本陆军直接丢掉了鹤汀桥西岸阵地这个西岸战线上的支撑点。

    并且在夜色中。清军部队从不同的位置上发起了多次渡河作战,这中间有失败的,可也有成功的。大山岩焦头烂额,因为鹤汀桥西头阵地的丢失,他正调动后备兵力救援,使得手中的预备力量锐减了大半。当多处地方被夜色里骤然杀来的秦军部队打破的消息传来时,他简直都要沮丧的认为此战失败了。

    大山岩看着面前标志着一个个小红点的西岸防御阵地布局图,使劲的挠着寸毛不生的脑顶,他真的稀奇了,秦军在西岸连试探进攻都没有一次,怎么每个突破地点就都选的这么恰到好处呢?他可不知道刘暹有bug在手。这些秦军破袭地点全都是刘暹一手挑选的日军防守薄弱地带。

    如果对面的军队换成是国内的湘淮楚多,或是其他地方练军,刘暹挥兵突击,有相当大把握能一举将整条西岸防线击溃掉。他选择的那些地点纵然不能全都拿下来,成功个六七成还是有把握的。但是日本真就该到国兴的时候,大批优秀的军官和整体上蓬勃向上的军队,让刘暹的成功率一举降低一半!

    “这是怎么回事,好半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有把对面的日军阵地给拿下来?”李士恩毫不客气的对属下发出了训斥:“区区一个阵地就阻挡了你们半个小时的时间,你们是想看着谢继贵都爬到老子呃前面去,要丢光我这张脸不是?”

    旁边的一个三十来岁的营官红着脸,但是依旧挺直了腰杆道:“大人,不是兄弟们不用心,而是对面小鬼子的堡垒是水泥筑的,我已经用臼炮多次轰炸,但均无效果啊!”

    “废话,难道老子不知道那是水泥的吗?”李士恩依旧豪不客气的劈头大骂,秦军各部的进度他比不上,那是认了。可谢继贵算老几?连他都爬到自己头上去,那李士恩在秦军系统里不就成最趴末的了吗!

    “前面有个水泥堡我们就不打仗啦?净是扯淡。我再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定给我拿下这个地儿!”

    李士恩并没有去管麾下军官们的辩解,前线部队遇上了什么困难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但是顶头boss那边已经给他了严令,要求他务必在明天前攻克几里地外田津这个小镇子,以作为分割日军的一个重要支撑点。那他就只能压下头的人了,反正天亮前他一定要拿下田津。

    ……

    冈泽精是天皇近卫兵第五番大队的大队长。这次别动队第一旅团的组建,选入的军队可不仅仅是东京镇台【第一师团】,还有天皇的近卫兵。也就是后世中国人里广为人知的日本近卫师团。

    这些人多是东京都附近的人,打仗不仅为天皇,为大日本皇国,更为他们自己的父老乡亲。

    冈泽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起来,靠河防线已经被冲破,在这个时候,担心的不该是后方的支援什么时候到,那些溃败的士兵什么时候能再度集结整合,而是恰恰最要防备那些已经极为靠近日军阵线的清国士兵。

    大队清国士兵趁乱进攻,这样糟糕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冈泽精并没放松下警惕心。然后,他没过多久就看到了一幕让他吃惊的场面,从敌军的后方突然飞起了十几道火龙,似乎是炮弹,但尾部却喷吐着火焰与浓烟,向着日军撞来。

    剧烈的爆炸让地面开始晃动起来,冈泽精甚至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也根本不知道那种从未见过的武器到底是什么东西。是敌军的重炮,还是天知道的什么鬼玩意,他只感受到了强烈无比的冲击,巨大的声浪以及气浪,还有高高腾起的烟柱。飞散的尘土让本就不清晰的视线变得彻底混沌起来,对面响起冲锋的呐喊声。

    在四挺重机枪的掩护下,大批谢继贵部的士兵叫嗥着冲锋着。

    枪声、爆炸声、惨叫声……

    冈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