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乾坤幻剑录-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西长老冷笑道:“还有谁愿意站出来送死?”

王见越连忙接道:“兄弟姐妹们,你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为家人着想啊。请你们都站到东面去吧!”

那三分之二的黎族人,又是一阵蠕动,大部分人都开始向东面移动。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看似向东面移动,实则向北移动。

这一小部分人中,便有随赛石一起回来的那些圣山卫士们。

第五十三章 黎族内乱(九)

欧西长老很快就发觉了那一小部分人的举动,他正要张嘴发话,这时异象突生,一大团泥沙尘土向他射去。

泥沙的范围很大,把欧西长老和大巫师侾真都笼罩在内。

一个人影从下面电射上去,正是刚才还跪在地上的王骆!王骆飞上前去,把自己的父亲王见越拦腰抱起,然后一刻也不停留,全力向正往北面移动的那小部分族人掠去。

与此同时,赛石亦是接过润僚递过的长枪,一枪把乾夷星的尸体挑起,然后把他甩向端坐在原地的大巫师侾真。乾夷星的尸体刚一甩出,赛石便与润僚紧随王骆之后,向北边奔去。

赛石把乾夷星的尸体甩向侾真是有他的道理的。侾真的武功极为厉害,赛石与王骆乃是黎族的后起之秀,可是他们一直都看不透侾真武功的深浅。侾真在赛石他们眼中,是一种极为神秘的存在。

就在赛石快要赶上王骆时,射向欧西长老及侾真的泥沙像是遇到了什么障碍似的,齐刷刷地往下落,一粒尘土都没有沾上他们。而在泥沙尚未下落完,侾真便身形由端坐直接升腾起来,竟然避开了甩向他的那具尸体,直向赛石扑去。侾真的轻功甚是怪异,由端坐到展开身形,居然是在空中完成的。

一根乌黑无光的手杖,激起无数劲风,如同死神的拳头,快速捣向赛石的后背。侾真的速度极快,赛石根本无法摆脱,一切都那么突然,他也根本不可能回身迎击。照此下去,赛石一定会在追上王骆前被侾真的手杖击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把长剑犹如天外飞仙从天而降。一个人影后发先至,闪到了赛石的后面,他把手中的长剑当刀使,大力地劈向侾真的手杖。

来人正是温子君。他在泥沙扬起之际,便展开身形赶到了北面。这其实也是他的主意,他在进到谷底时,把赛石与王骆拉住,说出了所担忧的事,并且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杖剑相交,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然后便见到温子君与侾真都身形一顿,尔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来。四目相交,都看到了对方的惊讶。

侾真知道自己这一杖的力道,即便是赛石正面接招,就算不死,也定会吐血而受到重创。可是他这一杖,却被一个年青的汉人一剑击退,对方居然什么事也没有。

温子君同样感到意外,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黎族里居然藏有一流高手。他这一剑已经使出了八成乾坤内力,还借助了从天而降时的冲力,才把对方的那把手杖击退,而对方竟然安然无恙。

温子君有种欲与对方决一高下的冲动,换作以前,他肯定就挥剑冲上去了。可是现在,他是率领岭南军平乱的将军,他知道此时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他左脚轻点,整个人便向赛石他们追去。

从王骆把泥沙弹向欧西长老处,到温子君挡了侾真一杖而退走,说起来话长,其实只是眨眼之间的事情。等到这些事情都发生了,围在外面的黑衣死士才发现有异常,五百名弓弩手瞬时向北面的那小部分黎族人射去。

五百支弩箭汇成一阵箭雨,呼啸着向已经汇合到一起的温子君他们射去。

赛石他们的那些卫士们早有准备,脱下长袍,一齐在后面挥舞成一只只盾牌,加上有温子君与龙六龙七,还有王骆与赛石等身手敏捷的武功高手一起努力,竟然把大部分的弩箭都挡下了。

当然,也有少数的弩箭穿过重重防阻,射中了一些黎族人。

黑衣死士的诸葛弩一次只能射出一支箭。就在这些弓弩手重新上弩箭时,温子君他们一行迅速地往北奔去。这群人大约有六百人左右,都是忠诚于王见越的族人,大部分都是像圣山卫士一样的年青人。也有一些全家的族人都在其中的。

往北是一路上坡的山路,一直向北的话,便是黎族的圣山——白松岭。

白松岭上,长满了高大的松树,但其树干与树叶都是淡淡的乳白色,宛如冬天早上结成的薄霜。这也是白松岭之名的由来。

白松岭上除了高大的白松,松树下长着极为茂盛的植物,密密麻麻的灌木,比人还高的野草山花。

欧西长老对于王见越等人居然逃往圣山感到愤怒,他立即指挥黑衣死士以及自己的一部分亲信约五百人,一共一千五百人去追杀王见越他们。

欧西长老觉得这一千五百人已经足够对付王见越那六百人,更何况,那六百人中还有老人妇孺。这些人势必会拖慢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

温子君与龙六龙七三个外族人跟着王骆他们一同钻进了草木繁茂的山林里。温子君边走边发现,赛石与王骆带着约一百名断后的勇士,每过一段距离便会做一些诸如捕兽夹,富有韧性的树木弯成的木箭阵之类的东西。

王骆告诉温子君,他们这些都是丛林作战的最基本也是最简陋的一些方式。黎族人个个都是狩猎的好手,他们知道如何布置陷阱捕捉猛兽,把这些用来对付敌人,便成了丛林作战的一种手段。

温子君三人也大大地开了眼界,他们都从中受益匪浅。王骆与赛石乃是黎族年青一辈中狩猎高手中的高手。他们所布置的陷阱大多是复式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不小心触发了一个陷阱后,紧接着会发动接二连三的陷阱。有些陷阱看上去非常明显,当你以为小心避开就没事的时候,可能你又触发了一个隐藏的陷阱……温子君对这些布置赞叹不已。

赛石无奈地告诉温子君,由于他们的准备不够充分,许多复式陷阱都无法布置,就连那些木箭都削得不够尖利。但温子君已经对那些被赛石称为粗糙的陷阱感到触目惊心了。

孚亮是欧西长老最为赏识的得力助手之一。这次追杀老族长的任务便是交给他指挥的。可是那一千黑衣死士的领队苗凤全似乎并不愿意受他指挥。

苗凤全一进入丛林,便叫五百剑手全力去追王骆他们。孚亮先前跟苗凤全说过,先由他们本族人在前面缓缓推进,他们死士在后面跟着。

可是苗凤全一点听不进去。乾夷星跟他就像是兄弟一般,可是,就在今天,他的兄弟就被赛石他们杀死,抛尸地上。他心里是满腔怒火,恨不得把赛石他们一个个生剥了。

就在苗凤全在嗤笑孚亮的过于小心时,他便听到前面传来了几声惨叫。苗凤全连忙飞掠上去,便见三名剑手倒在血泊中,插在他们胸前的,是几支木削的锥箭。他正要上前去查看一番,又听见左边传来惨叫声。苗凤全心里一惊,不得不赶过去,又见一名剑手被倒吊在一棵大树上,其腹部插着一支极大的木枪,枪尖透体而出,还滴着鲜血。

苗凤全不得不把手下全部叫停,然后把指挥权交给孚亮。

孚亮心里暗自叹息,或许人都是这样,不经历教训,就永远都不会成熟。

一直以来,孚亮的狩猎技巧也是黎族年青一辈中的佼佼者。有了孚亮带着本族人在前面探路,的确排除了王骆他们布置的许多陷阱。但不可避免的,他们依然没有完全排除或避免那些陷阱,给众人带了一定的麻烦。不管是黑衣死士还是孚亮自己的本族手下,都有死伤。

赛石他们一路前进,可是有一些老人妇孺,速度跟不上,导致前进缓慢。孚亮他们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后,还是追上了赛石他们。

一阵弩箭过后,赛石他们倒下了近百人。他们也没有时间布置陷阱,只得留下二百名勇士跟孚亮他们进行丛林战。

王见越见儿子留下,本不愿走,却被几个卫士架走。

温子君与龙六龙七却留下了。

丛林作战,关键是灵活,绝对不能呆在一处作战,要四处游走。杀一阵便换一个地方。

于是,王骆、赛石、润僚各领了三十几名勇士,分开作战。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不停地狙杀敌人。

温子君刚是做了一回孤胆英雄。他凭借高超的武功,敏捷的身手,灵活的步伐,神出鬼没,杀人于无形。

龙六龙七则是二人组成了一个狙击组,他们靠着默契的配合及灵敏的身手,如同无形的长剑一般,频频刺向敌人的心脏。

杀到后来,孚亮不得不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不再让他们分散对敌。检查一下人数,一千五百人居然锐减到只有一千人左右。

赛石他们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王骆、赛石、润僚身上均已挂彩,他们的手下仅有七八名。

龙六龙七倒是配合得可以,虽然灰头土面的,却只受了三四外剑伤。

温子君的武功那么高,身手那么敏捷,却依然受了五处剑伤,两处箭伤。要知道,在战场上作殊死拼搏,跟在江湖中与人搏斗是不同的。江湖中的搏斗大多是个人之间的,只要一方武功高,则多会胜利。可是战场上,却是人多则力量大,一个江湖高手,如何去与成千上万人普通人对抗?

孚亮他们聚集在一起,不敢贸然急进,又给赛石他们争得了一些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布置一些简单的陷阱。

尔后,他们再次追上王见越等人。

圣山的山顶,那个庄严神圣的地方,就在这群逃亡者面前。

第五十四章 黎族内乱(十)

黎族的祖先百越族人,传说是上古炎帝时代的蚩尤部落的一个分支。蚩尤部落因为经常叛乱,被黄帝乃至后来的帝王所兼并、驱散,他们不得不逐渐向南躲避于山岭。以至于其中有一支百越人,人口大量减少。

于是,有一部分人从大陆两广和越南北部一带乘船登上琼州,成为琼州最早的居民之一。这就是黎族的祖先。

南北朝时期,大陆两广一带的俚人即蚩尤部落的另一分支古骆越人,跟随首领冼夫人,大规模迁移琼州。到了宋朝,他们才被合称为黎族。

黎族的祖先登上琼州后,一路往内陆跋涉,以期能够找到一处水草丰茂,适合族人生活的地方。经过近一年的流浪生活,在众人都无法忍受开始相互产生矛盾时,他们终于到达了白松岭脚下。

白松岭的名字也是他们给安上的。

黎族的祖先发现白松岭脚下有一非常辽阔的山谷,那里四季常春,树木繁盛,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合族人生活。

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安居下来。

可是才刚刚开始修筑房屋,开垦荒地时,却发生了一些令人恐怖的事情。

有的族人无缘无故地死去,有的身患离奇重病。

有的房屋刚建到一半,第二天又全数被推倒。

甚至刚刚开垦了一半的土地,第二天醒来,却发现那块土地又回复成荒地了。

连续发生了无数次这样的奇怪事件后,黎族的祖先中的一个巫师说他发现白松岭的峰顶似有神怪在活动。

于是,众人派那个巫师带着几十个人,攀上白松岭峰顶。他们发现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石洞,洞里有一巨大的石像。巫师在石像下发现了一个铁券。巫师回去后,费尽心血,终得到了神谕。

巫师说他们如今居住的山谷属于峰顶石洞的天神的领地,那些恐怖的事件都是他的警告。如果黎族祖先想要在此安居乐业的话,就必须奉他为主神,并且以后每一年都要从族中选出一名少女作为侍奉天神的圣女。到了时日,便须将圣女送上峰顶山洞里的石像前。他将保佑黎族祖先及后人世代平安。

黎族祖先已经不想再漂泊,便遵照天神的神谕,真正安居于此。此后,天神都借那巫师之口,发出一些神谕。黎族祖先自然人人都遵守,不敢稍有逾越。后来也的确没有再发生那些离奇恐怖的事件了。

从此以后,白松岭被黎族人称为圣山。峰顶的那个石洞称为神坛。峰顶到山腰方圆三十里成了全族人的禁区,派有专人把守,即后来的圣山卫士。那个能够与天神沟通的巫师也被全族封为大巫师。

温子君听王骆把黎族祖先的秘辛娓娓道来,内心嘘唏不已。对于鬼神之事,温子君持中庸之道,他自然没有亲眼见过什么鬼神狐怪,但世人自古至今都在信奉,或许有其神秘莫测的一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辉映照在圣山峰顶,显得格外明朗清晰。天空没有一丝云,几只苍鹰还在空中翱翔。

温子君见赛石冲到队伍的最前面,转过一片白松林,便到了圣山的禁区边缘。那里还有一百名圣山卫士驻守,见到队长带着族长前来,纷纷出来迎接。

赛石把山下欧西长老勾结外人篡夺族长之位的情况说与这些卫士听,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经过短暂的商量,一百名卫士全部决定跟随族长,跟随赛石。他们本是赛石的手下,加上一直都对欧西长老有点看法,自然不肯下山。

有少数人对于温子君三个汉人可否上圣山表示质疑,王骆与赛石据理力争,加上追兵在即,他们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进入圣山之前,赛石把所有年青力壮的男人都派出去,就近猎杀野兽,女族人则就近摘野果,挖黄芩之类可食物。温子君见了,心里对赛石心思的缜密感到佩服。

一进入圣山禁区,目之所及,全是灰白色的岩石。没有高大的白松,没有低矮的灌木,就连寸草也没有。在那些岩石的脚下,零零碎碎长着的是一些地衣。地衣有颜色也是近乎灰白,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一定很容易把它们忽略。

蜿蜒的山路,全由碎石铺成,一直通往山顶。碎石上亦有细细的地衣,说明这条碎石路甚少有人走。事实上,每年除了送圣女上山,基本上是再没有人要去山顶。除非发生了什么影响全族的事情,比如旱灾、水灾、虫灾,或是丰收,新族长继位等等,才会由大巫师带着族长及长老等人上圣山祈福求愿还神。

碎石路两旁,不时会有一些石堆,约有一人高,九尺见方,下面是大块的石头,渐上是越来越小的石块,堆成一座小石山。

石堆的顶端是一块一尺见方的扁平石板。有的上面放着一对还连着的牛角或是羊角,两只尖角斜指苍穹;有的上面是牛或羊的头骨,空洞的眼槽依然向着悠悠白云,猎猎苍鹰。

牛羊的尖角或是头骨,如果弃之于山野的话,或许会使人生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但是在全是岩石的黎族圣山上,它们显得是那么突兀,给人一种肃穆,苍凉的感觉。它们带给人们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温子君发觉,他们几百人沿着碎石铺就的道路往上渐行渐进时,先前一路上的惶恐,杀气,伤心,愤怒,疲惫,甚至是互相之间的微笑,全部都已不见。他们一个个都是一脸的肃穆和宁静,他们走的不是穷途末路,而是朝圣之路。

后面的追兵,仿佛都已远去,再没有谁在这条碎石路上狂奔。

也不知过了多久,仿佛是过了千年万年,又好像白驹过隙,只在眨眼之间。温子君发觉他们已经到了山顶。

温子君他们站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全部是巨石铺就。他面前就是直插苍穹的峰尖,从巨石广场往前走,攀过六级石阶,便是黎族的祭坛入口。入口四周都用方块大石重新镶嵌,显得气势宏伟。

祭坛大门座北朝南,正对来时的碎石路。东西两面却什么也没有,温子君走到东面,发现下面乃是悬崖绝壁。往外望去,白云与苍鹰都在脚下,更不要去说那些远方的无数山峦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杜甫曾经想象过登上山之巅所看到的景色,只可惜未曾身临其境。而温子君如今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览众山小”给人的那种震撼。

就在温子君遍览群山时,王骆他们却为汉人能否进祭坛而与其他族人争吵起来。

龙六与龙七过来向温子君报告王骆他们争吵的事情。温子君听了,微微一笑,叫龙六去把王骆请过来。

王骆见龙六叫他,他望了温子君一眼。然后一脸忿忿不平地走到温子君面前,嘴里说道:“全是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古董。你们汉人有名话叫‘事急从权’,非常时期自然应有非常时期的应对法则。难道说那些黑衣死士也会因为这里是我们族的禁区就不再追来?难道他们到了这里就不会杀进祭坛去?也不想想,他们能够平安到此,是谁的功劳。”

温子君却一点也不生气,他对拍拍王骆的肩膀,说道:“王骆,这也不能怪他们。祭坛对于你们族人来说,是比生命还要高的存在。他们自然不想亵渎了自己心中的圣地。我们三兄弟能够理解。我们就呆在外面也行。”他指着四周继续说道:“你看,在这可以眺望多么辽阔壮丽的景色?”

王骆面有愧色,还想说什么,却被温子君拦住了。温子君笑道:“王骆,你不必过意不去,如果你真的感到内疚,那等下你出来陪我们不就得了?你说呢?”

王骆也不是那种古板的人,他听了温子君的话,紧皱的眉头忽然松开了,他笑道:“那就如此吧。”

王骆走到族人面前,说了一阵话。那些族人都望了温子君三个汉人一眼,便默不作声地陆续进了祭坛。

……

孚亮领着追兵到了圣山禁区边缘,他让队伍停了下来。

苗凤全上前问原因,孚亮说道:“前面是我们族里的禁区,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踏足。”

苗凤全却道:“王见越他们不是上去了么?”

孚亮回道:“他是族长,自然有权。还有就是大巫师有这个权利,我马上派人下山去请示大巫师。”

苗凤全又道:“这一来一回,岂不是要浪费许多时间?”

孚亮却指着碎石路,笑道:“上山下山只有这一条路,就算我们一个月不上去,他们还是呆在上面。只要我们守着此路,他们便插翅也难飞了。更何况,他们匆匆忙忙逃上圣山,只怕连食物也难解决。我们如果现在冲上去,只会让他们作困兽斗,对我们反而不利。”

苗凤全听了,眼睛一亮,笑道:“不错不错。就这么办,我去叫他们在此好好休整一番。”

谁知孚亮派下去的人找到欧西长老一说,欧西长老大怒,骂道:“真是个石头脑袋。也不知道事急从权的道理!”然后又派人去找大巫师侾真。

……

温子君还在外面看风景,望着脚下云卷云舒,他又想起了唐朝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就算是走到了绝境,也大可不必垂头丧气,还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