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乾坤幻剑录-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千匈奴骑兵在近两万的亲卫军的夹击之下,迅速溃败。

场上的形势一下子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温子君的亲卫军个人的强悍就不用说了,更让匈奴骑兵难受的是亲卫军的团结协作。他们八人一小队,配合极其默契,你进我退,你攻我守。

匈奴骑兵刚对上一个对手,转眼间却又换成另外一个敌人,再砍杀过去时,却又换了一个人。而他见到的第三个对手,已经一刀砍中了他。

温子君没有出手,而是径直走到太子马前,行军礼道:“末将温子君,拜见太子!”

虽然不知是怎么回事,但见己方已经安全,太子洗马毕敬北却适时地出现在太子一侧。还未等太子回应温子君,他便大声喝道:“大胆!见到太子,你竟然不行跪拜之礼,简直是大逆不道。该当何罪?”

听了毕敬北的话,本来正要回应温子君的太子亦不吭声了。

温子君却连忙接道:“请太子恕罪,如今末将戎装在身,不便行大礼。况且,我们正在战场之中,危机尚未解除,末将随时要上前去杀敌,更是不能下跪。”

太子听了,脸色稍霁,和声说道:“温将军不必多礼。本王知道你是平南将军,本王恕你无罪。不知温将军怎么会出现在此?莫非是追随本王而来?”

温子君哪敢说什么水攻之计,说什么太子打乱了布署,破坏了计划的话。他只得违心应道:“末将率军埋伏此地,本是想突袭匈奴的。未曾想到太子如此英勇,亦前来杀敌,实在是令末将敬佩万分。”

太子听了,心情大好,也不管身在沙场,便哈哈大笑,甚为自豪地说道:“温将军居然与本王想到一块啊。果然不愧是收复琼州的平南将军呀!”他此话一是捧温子君,二来更是在捧他自己。

温子君心里苦笑一下,嘴里却说道:“谢太子夸奖!末将不敢当。”

此时,战斗已经进入尾声。

万夫长还在负隅顽抗,跟南宫麒缠斗在一起。当然,他也只能如此,周围的部下越越多地倒下,他被南宫麒缠着,根本就脱不了身。

剩下零零星星的一些匈奴骑兵,被亲卫军杀得一个不留。然后,收拾了一番的亲卫军,都围着看南宫麒与万夫长的对决。

连璧也是一个卫军将领,他站在一旁,笑道:“南宫,你行不行啊?再杀不了这个匈奴狗,干脆换我上得了!”周围的将士们都笑了,他们并不是取笑南宫麒,而是真的开心的笑。

南宫麒听了,脸色涨红,嘴里骂道:“好你个连璧,竟敢小瞧我!我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话刚说完,手中的长剑突然劲气猛涨,剑气呼啸着袭向万夫长。

万夫长见自己率领的匈奴先头部队只剩下自己,别说已经被重重包围,就算是能够逃脱,亦无脸见匈奴单于了,不由万念俱灰。

一边是气势如虹,一边是萎靡不振,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南宫麒大喝一声,长剑有如闪电般突进万夫长的大刀中,一剑刺中万夫长的胸膛。万夫长再无力持刀,“咣当”一声掉落地上,人也在南宫麒抽走剑的同时倒下了。

这时,却见龙凤小队率着两千人赶来。

龙一立即向温子君报告:“将军!匈奴再次派了两万骑兵进了北口,估计不久便会到达这里。”

温子君听了,脸色大变。

匈奴两万铁骑再来,他们或许尚可一战,可是接下来还有匈奴的几十万大军,如何抵挡?而如果率众从南口奔逃的话,一出谷口便是千里平原,届时怎么逃得过匈奴铁骑的追袭?并且,如此退走的话,水攻之计便再无可能实施,实在是有点不舍。

南宫麒与连璧二人听了龙一的报告,略整军容,走到温子君面前齐声问道:“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温子君不假思索,便下了个决定。

唯今之计,只有自己留下来抵挡匈奴铁骑。太子必须安全地送回去。

望着神色有点慌乱的太子,温子君对他说道:“太子殿下,末将有个不情之请,就是需要殿下将一身长袍脱下。”

毕敬北听了,又大声斥道:“大胆!太子是何等身份,岂容你来指手划脚!”

温子君不理毕敬北,继续对太子说道:“殿下……”

毕敬北见状,十分生气,正要说话,却被太子阻止了。太子虽然有点害怕,但并不是愚笨之人。他一下就明白了温子君的想法。

于是,太子叹道:“好吧。本王听从将军便是。只是,要委屈将军了!”说着,便开始脱自己的长袍。

温子君接道:“殿下不用担心。末将尚有退路。”

一手接过太子的长袍,温子君转过身去,对部下说道:“南宫麒听令!你带亲卫军一万人,保护太子安全回到天镇!龙凤小队亦随行一同保护太子!”

第八十六章 以少胜多

温子君身穿太子的长袍,头戴玉冠,俨然成了当朝太子。他望着南宫麒及麾下一万亲卫军簇拥着太子,渐渐地消失在藏月谷南口,心里不觉豪情万丈。

南宫麒与龙凤小队都知晓温子君想李代桃僵,自己妆扮成太子,以吸引匈奴的注意。但是这样做是极为危险的,用一万亲卫军护送太子回天镇,那温子君就只剩下八千左右兵力,加上守在岱海湖的一千,总共才九千人马,可是匈奴却派了两万铁骑过来。

亲卫军上下都不赞成温子君的做法,都说宁愿与他共同抗击匈奴到最后一个。但他们都被温子君怒斥了一顿,他们从未看见过温将军发过这么大的火。温子君一字一句地对他们说道:“这——是——命——令!”四个字有如重锤一样敲击在将士们的心中,就算心里有多么不情愿,他们也只得服从。

军人本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龙凤小队贴身守护在太子身边,就连太子洗马毕敬北,也不能近前说话。温子君交待过龙一,一定要防备着毕敬北,并且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温子君已经看出毕敬北有点可疑。毕敬北一直装作书生,但是他的气息平缓,频率比常人要长,再结合他的言行,极有可能是另有居心。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太子可就危险了。届时,毕敬北一出手,又或者他还有帮手的话,那太子根本就无法抵抗。

因此,温子君才要龙凤小队随行贴身保护太子。相信有了龙凤小队,只要不是什么顶尖高手,太子定会安然无恙。

龙凤小队本来是不愿意的,但是温子君说了,他们保护太子尚在其次,监视毕敬北才是要事。因为他怀疑毕敬北是匈奴的奸细。只有龙凤小队才能够胜任此事。再加上温子君的强烈要求,龙凤小队极不情愿地随着太子走了。

望着随时都会出现匈奴铁骑的藏月谷深处,温子君深吸一口气,然后又重重地呼了出来。他对连璧说道:“连璧,你怕不怕?”

连璧亦是吸了口气,坚定地答道:“不怕!能够与将军一起杀敌,是我连璧的荣幸!”

温子君转身望着八千亲卫军,沉声问道:“你们后不后悔?”反正都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在乎是否暴露自己了。

“为了国家老百姓,我们不后悔!”八千将士一齐低沉地回应道。虽然低沉,但八千人喊出来,汇成一股浩然正气,如同海潮般向四周涌去。

“好!”温子君抽出了佩在腰间的墨剑,在空中虚画了一个圈,豪迈地说道,“就让我们团结一心,给匈奴人看看我们是如何捍卫汉家的尊严的。”

“捍卫汉家尊严!”所有将士一齐喊了出来,声振林樾,惊飞宿鸟。

夕阳已经落山,西边的天空尚有余光,却是那么微弱,似乎吹来一阵风,也能将它扇走。但是,就算是极其微弱的光,也要绽放出最耀眼的一瞬!否则,怎么能算是来到世上走了一遭?

……

藏月谷出北口十五里处,驻扎着匈奴后续部队主力——由匈奴单于亲自南下的部队。

匈奴的莫呼骨邪单于是一个脸色赤红,又粗又浓的胡须遮了大半张面容的中年人。他身材高大,如同一座低矮的金字塔。

在单于中军帐里,莫呼骨邪单于面露疑色,说道:“不是说汉国太子只带了五千人马来藏月谷么?怎么却有两万汉军?难道其中有诈?”

莫呼骨邪单于旁边站着一个身着匈奴服饰的汉人。此人面容削瘦,双眼阴鸷,身子颀长,双手拢在袖里。他回答道:“有没有诈,只要这两万铁骑一试便知。单于就耐心等一等吧。”

站在莫呼骨邪单于另一边的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双十年华的女子。此女脸色红润,丹凤眼,略为弯钩的尖鼻,丰厚鲜红的双唇。她比汉家姑娘丰腴,但绝对不会让人感到有丝毫的肥胖,反而使她的身材更显凹凸有致,既艳且媚。

“哼!玉儿丹才不怕呢,管他汉人有什么花招,不就是两万汉军吗?我们派个十万八万去对付,还不是手,像手抓羊肉一样容易么?”那位双十年华的匈奴女子说道。她正是莫呼骨邪单于的女儿、匈奴国师赫连德夫的爱徒——玉儿丹。

玉儿丹对于汉国的文化有所涉猎,还学会了说汉语,但还不够熟练。她本来是想用汉语的成语“手到擒来”的,但一时又忘了,只好说“像手抓羊肉一样容易”。不过不得不佩服她这个说法是非常贴切的。

莫呼骨邪单于听了女儿的话,笑着叱道:“玉儿丹你怎么能这样说?要知道,汉家江山千百年来能够屹立不倒,除了朝庭的励精图治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支智计百出、精悍勇猛的汉家军啊。”

玉儿丹听了父亲的话,噘了噘红润的厚唇,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莫呼骨邪不理女儿,转而向匈奴打扮的汉人说道:“不知裴先生有什么看法?”

这位汉人名为裴致曲,乃是由匈奴国师赫连德夫推荐给莫呼骨邪的。赫连德夫说裴致曲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辅助单于振兴匈奴,加快匈奴的军事建设。

让莫呼骨邪甚感惊讶的是,赫连德夫说裴致曲的武功跟他不相伯仲。要知道,赫连德夫在匈奴的地位有如神明,正是因为他的武功居于匈奴最高峰。匈奴的勇士都只能仰望他,能够得到赫连德夫的一星半点的指导,他们便觉得受用无穷。

只是裴致曲这么一个瘦削的汉人,武功也跟国师不相上下?单于莫呼骨邪不信,他下面的臣子百官亦是不信。因为赫连德夫是在匈奴的大会上介绍裴致曲的,众人都见到了国师推荐的汉人。

赫连德夫也不多作解释,却叫了匈奴的十个大勇士跟裴致曲较量。大勇士乃是从勇士中选拔出来的,各方面更胜一筹的人。谁知十个大勇士,却被裴致曲只用了三招便全数击倒。他的地位迅速在匈奴龙庭中稳固下来。

但是玉儿丹一直不是很喜欢裴致曲,她总觉得这个汉人给人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感觉。更让她厌恶的是,裴致曲一在龙庭站住脚跟,便大肆收买女人,供其享用。玉儿丹曾为此事向父亲单于说过。但不可否认的是,裴致曲在治理国政,建构军队方面,有着极为过人之处。莫呼骨邪对他的特别嗜好并不在意。

毕竟女人在匈奴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只要裴致曲能够振兴匈奴,再多的女人单于也愿意给他。正是由于裴致曲的辅助,匈奴才得以提前南侵。

裴致曲听了莫呼骨邪的话,不紧不慢地答道:“请单于稍安勿躁。相信万夫长很快就会派人回来禀报,届时便可一清二楚了。并且,以我们与金翼门长久以来的合作来看,他们是没有理由拿虚假的情报来糊弄我们的。”

“报——”话刚说完不久,便听见有人来报告了。

一个匈奴勇士进了中军帐,行了一礼,见单于示意才禀道:“禀大单于,万夫长已经探得藏月谷里的汉军实情,汉军中的确有一金黄长袍的年青人。而且汉军总共只有一万三四千人,已经战死约五千人,也就是说,目前藏月谷大概只有八千汉军。”

莫呼骨邪听了,望向裴致曲。

裴致曲稍作沉思,尔后说道:“虽然跟金翼门给我们的情报有所出入,但想来那些汉军乃是后面追加的,我们不用过于担心。”

莫呼骨邪听了,心下便觉大定,说道:“好!”然后对那报告的匈奴探子说道:“传令回去,叫万夫长围歼那八千汉军。记住,那个金黄长袍的年青人却是要活捉!”

匈奴探子听了,应了一声,便行礼出去传令了。

玉儿丹这时站出来,对其父亲说道:“父王,玉儿丹也想去看看!”说完玉手轻摇莫呼骨邪的粗臂。

莫呼骨邪用充满爱意的目光看了玉儿丹一下,随即便望向裴致曲。意在询问裴致曲是否可以率军进入藏月谷。

裴致曲听了探子回报,心里亦是笃定不已,便向大单于微微点了点头。但很快又说道:“还是等等再说吧。不过大单于可以传令下去做好进谷的准备。”

莫呼骨邪听了,欣然下令。玉儿丹听了,却又不满地噘起了红唇。

等了一会,玉儿丹都有点不耐烦,偏偏她父王在某些方面又很听裴致曲的话,让她莫可奈何。

这时,又一个探子来报。

此人行色匆匆,急冲冲地进了中军帐,报道:“禀告大单于,我军与汉军在藏月谷激烈交战,已经损失一万三千人,而汉军,汉军,汉军只损失了三千人。”说到后面,这个探子头脑直冒冷汗,达到了汗出如浆的境界。

“什么?!”莫呼骨邪有如金字塔般的身躯突然蹦了起来,“我们损失了一万三千人,他们却只损失了三千?”一脸的不信。

裴致曲亦是不信,但他并未发怒,反而平淡地对那探子说道:“你把战况详细地说与我们听听。”

第八十七章 诱敌深入

温子君在谷中拉起了四道绊马索。说是绊马索,其实只有前面三道是绳索,后面一道却是两根巨木。

天渐渐暗下来,匈奴的两万铁骑直向八千汉军冲过来,却丝毫没有察觉出有绊马索。

于是,在前头疾奔的骑兵被第一道绊马索绊倒。前冲的奔马被蹄下的绳索绊倒,马上的匈奴骑兵纷纷被抛到前面去。而疾奔在后面的铁骑亦是收势不住,有点被绊马索绊倒,有的却是被倒地的马匹或骑兵撂倒。

接着,第二道……

第三道……

真正到了第三道绊马索,被绊倒的匈奴铁骑几乎没有。他们这下学乖了,减缓了马速,并且还派人先去探路,将第三道绊马索找了出来。

万夫长望着远处火把下的黄金长袍青年,知道那就是大单于下令要活捉的汉国太子。只是,那个太子是个笨蛋吗?居然特意点燃火把,将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

就在万夫长犹豫要不要冲杀过去时,他们两万铁骑的尾部两侧突然出现了几十几百个大火球。

火球全是由林间的枯枝夹着绿叶捆成的,外层是枯枝,里面是新叶。

刹时之间,匈奴铁骑尾部成了火的海洋。燃尽外层的枯枝,里面的新叶却难以燃烧,但是冒出了呛人口鼻的浓烟。

马上的骑兵虽然一时慌乱,不过,应该能够很快镇定下来的。但是马匹却不会镇定,大凡兽类,都是极为怕火。火球一滚落下来,群马俱惊。三面有火,唯有前面是出路。于是,尾部的马匹受到火光的惊吓,俱都不受马上的骑兵控制,纷纷往前面冲去。

如此一来,就像海潮一般,骚乱从匈奴铁骑的尾部不断向前漫延过去。其中夹杂着漫骂声,惨呼声。

最前面的万夫长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便被后面的铁骑推着往前奔去。

这时,汉国太子那里突然火把皆灭。而匈奴两万铁骑的长龙两侧都适时地滚下了无数大火球。

一时之间,匈奴铁骑大乱,万夫长根本无法掌控。许多人马互踏,纷纷死在自己的铁蹄下。而此时,他们还没与一个汉军兵刃相向。

巨木做成的绊马索可不比绳索,绳索多冲几下便会被冲断,可是巨木甚为坚固,马匹都被阻挡在前面。后来的骑兵是践踏在前面的马匹上才冲过第四道绊马索的。

只是,刚刚冲过第四道绊马索的骑兵尚没反应过来,便被一阵箭雨射中,纷纷中箭落马。有些仍然存活的马匹则继续往前冲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接下来,匈奴铁骑的噩梦才渐渐开始。

藏月谷两旁各有三千汉军突入匈奴铁骑的长龙中,开始了短兵相接的厮杀。他们八人一组,配合极为默契,有使刀者,舞枪者,拿盾者,弩箭手各两人。八人分工合作,向正处在骚乱不已的匈奴铁骑展开了屠杀。

……

大单于莫呼骨邪听了报告,气急败坏地大骂起来。

裴致曲亦一阵默然。他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将领,八千人对上两万人,居然只损失了一千人,却杀敌一万多。而其中关键的便是那些火球,如果没有火攻,只怕战局将会逆转。

“报——”一个卫兵急急忙忙地冲进来报告。

“大单于,玉儿丹率领五千骑兵往藏月谷赶去了!”卫兵说道。

“什么?”莫呼骨邪环顾四周,才发觉竟然不知道玉儿丹什么时候偷偷出去了。望向裴致曲,裴致曲亦表示不知道。

“报——”一个探子进来。

“禀大单于,汉军渐渐向藏月谷的东北方向逃去。请问是否追击?”那探子说道。

莫呼骨邪听了,却先问道:“见到玉儿丹了吗?”

“是的。她率着五千骑兵刚刚进入藏月谷。”探子回道。

裴致曲突然接道:“单于,只怕玉儿丹她要去追击汉国太子!”

莫呼骨邪稍加思索,便断然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向藏月谷进发!叫五万匈奴精骑做好准备,本王要亲自去追击汉国太子!”

汉国太子乃是莫呼骨邪志在必得的猎物。他跟金翼门合作,就是要活捉汉国太子,尔后以此要挟汉国皇帝。

莫呼骨邪的这一命令,实际上是匈奴的催命符。他的这一命令,将会让匈奴的后续部队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如果温子君知晓,一定会感激玉儿丹,让他的水攻之计不至于胎死腹中。

温子君及剩下的七千亲卫军开始往藏月谷的西南方向退去。

西南方向是从藏月谷的南口来说的,而匈奴探子所说的东北方向是从北口来说的,其实是指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岱海湖方向。

裴致曲下马检查了一番汉军退走时行过的地方,不无担心地说道:“单于,这些汉军退时步伐并不凌乱,且速度极快,应该是一支精良的队伍。玉儿丹遇到他们,只怕危矣。”

莫呼骨邪听说自己的女儿有危险,急了,不由催促着匈奴精骑尽快向前赶。

裴致曲告诫道:“单于,您还是小心一点为好!我总觉得这里面透着一丝古怪。”

莫呼骨邪冷哼一声,说道:“区区七千汉军,还能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