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蝗缂尤牍飧淳然蠲偎怠
除了全家吃饭管饱之外,李克青还规定了只要是家中有青壮参加光复军的,每家每户一次性奖励三两银子,而且当兵每月也有二两饷银可拿。
光复军的政策传达下去之后,由于纷至沓来的流民、百姓实在太多,早就将县衙门前的报名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李克青公库里的银子哗啦啦往外流,粮食等也大把大把往外撒,很快就入不敷出,之前的存银和粮食按照这个速度也支撑不了一个月。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应该尽快将这些新兵整编训练,以尽快形成战斗力去大城市抢银子、抢粮食才是。
“流贼,蛊惑人心,危害天下,不得好死!”
忽然人群中站出来一个老头,身着长衫,气势轩昂,一身正气,此时正指着招兵处的李克青谩骂。
“这人是谁?”
李克青惊讶之余,朝身边的一名正在登记的小吏问道。
“此人是咱么谷城县的前任教喻孔文昌,据其自己说是孔圣人后裔。”
见李克青发问,小吏恭敬答道。
“咦?这孔老头怎么没去襄阳府,还待在谷城县不走?”
“是啊!这其他的当官的和大户人家不都早跑到襄阳府去了吗?”
不时有底下的百姓对着突然站出来的孔文昌指指点点。
老头刚站出来没多久,立即就被一旁的光复军士兵给按住,押到了李克青跟前。
“流贼,流贼!祸国殃民,不得好死!”
老者虽然被两名士兵按住,可仍然破口大骂,想要作势抵抗。
冥顽不明,这是李克青给孔文昌下的定义。
“流贼怎么了?老子就是流贼!当今满清鞑子朝廷昏暗无道,官府横征暴敛,还有和你一般无二的劣绅、官吏骑在老百姓头上吸食咱们的膏血,咱们老百姓辛苦一年到头不仅没有余粮还要被你们催逼债务,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给咱们老百姓出口气儿!”
人不患贫,而患不均,李克青已经决定把这个前任教喻孔文昌当做阶级教育的典型,以唤醒劳苦大众对满清统治阶级的深恶痛绝,借以笼络贫苦下层百姓的人心。
“来呀!去把孔文昌的家给我抄了,看看这家伙到底吸食了咱们老百姓多少民脂民膏!”
在李克青的命令下,亲兵马齐带着熟悉孔府的百姓和上百名士兵的立即赶往孔文昌的府邸抄家。
“果然是流贼,本性不改!朝廷不会放过你们的!”
见李克青要抄家,孔文昌怒骂不已。
不消半个时辰,马齐就带着部分查获来到了会场,只见场子里的金银、账册等堆成一座小山,都是孔文昌家族历代所搜刮,看的周围的百姓眼睛都直了,他们当中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将军,经粗略估计这老小子的家中金银珠宝、瓷器古董折合现银最少不下三万两,还有不少田契、房契和满仓的粮食。”
当马齐当众爆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周围的不少百姓当场震惊。
有些谷城本地人直接叫道:“这孔老头平日里在大伙儿面前叫苦叫穷,吃馒头腌菜,没想到宅子里这么有钱,真够抠门的!”
“是呀!往年缴租硬是一分一厘都不能少,一日也不得宽限,没想到这个铁公鸡却是个暴发户。”
“咱们农民、佃户辛苦一年全都被这些财主、劣绅给盘剥了去,他们整天大鱼大肉,咱们老百姓却连饭都吃不饱!”
由于平日摄于官府的威压,这些百姓平日里却是有苦不敢诉,更不敢指责这些高高在上的士绅老爷。不过,这会儿有了光复军做主,情况却不一样的,不少平日里受够了这些地主、官僚阶级苦头和迫害的百姓,情绪开始鼓噪起来,分明是对于孔文昌等“地主阶级”表达不满。
见老百姓的情绪逐渐激动,李克青不由大喜,这不就是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吗?
“各位乡亲,这些官绅、地主的真面目大家伙儿也看清了,平日里大伙儿肯定少不了被他们鱼肉、欺压,可是却不敢出声。不过,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啦!今天我李克青就要为咱们老百姓当家做主,清算这个满清鞑子的走狗孔文昌,从现在起,要是谁家曾经被这孔文昌给祸害过的,大可以向我告状,若是查明属实,定然饶不了他!”
李克青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廋弱的中年汉子从人群中站出来大声哭喊道:“大人,我有冤屈!天大的冤屈啊!”
“是何人有冤屈,上前说话!”
只见一个中年人分开人群走了出来,衣衫篓缕,瘦骨嶙峋的,活像个叫花子,不过,眼神中却有一股不屈。
中年汉子一见李克青纳头便拜,指着被按在地上的孔文昌哭诉道:“禀将军,是小的有冤屈,小的要控告人面兽心的孔文昌!”
孔文昌闻言有些疑惑的抬头看了一眼中年汉子,似乎有些心虚,随即又悻悻低下了头,不敢再看那中年汉子。
李克青安慰道:“有何冤屈,说来便是,本将军自会为你做主!”
“事情是这样的。”
中年汉子顿了顿,接着便将自己与孔文昌之间的过节当众娓娓道了出来。
这中年汉子名叫严六,是孔文昌家的佃户,有一个女儿唤作严芸娘,年方十八,贤淑貌美,十里八乡上门求亲的人都踏破了严家的门槛。
谁知却引来了孔文昌这条饿狼,为了让严云娘做其第八方小妾,已经年过六旬的孔文昌见色心动,逼债上门,强令严六把欠他的租子加上利息一共二十两银子,限一月内还清,否则就以女儿抵债。
当严六拿着东拼西凑的血汗钱十两银子到孔家还利息时,孔文昌要本利一起还,强迫严六在严芸娘的卖身契上画押,严六不从,便被孔府的家丁给打伤。
最终,严芸娘也被孔文昌强抢进孔家,被孔文昌给玷污,不甘受辱的严芸娘当夜就在孔家上吊自尽,得知消息之后的严六去衙门告官,时任县令孙惟中收了孔文昌的银子,自然处处维护孔文昌,结果自然是严六告状无门,事后又被孔文昌迫害,只得逃奔山中做了流民。
近日,听闻光复军打下了谷城县,四处招收流民,严六抱着试试运气的心思也就回到了谷城县,也就发生了刚刚的那一幕。
“请将军一定要替小老儿的女儿报仇啊!”
严六痛哭流涕的趴在地上哀求道。
“杀了他!杀了他!”
等严六讲完自己的故事之后,衙门口前的百姓群情激动,不少人更是感同身受,除了为严六鸣不平之外,更多的却是对孔文昌所代表的士绅阶层的愤恨。
见自己的效果和目的已经达到,李克青扭头冷声道:“孔文昌,你还有什么话说!”
“哼!流贼,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老夫圣贤之后,岂能怕了你不成!”
孔文昌似乎已经猜到即将到来的结局,因此言语间还有些硬气。
“好!本将军就成全你!也好替严家人讨还公道!”
李克清冷哼一声,呼喊左右道:“来呀!把这个孔文昌的脑袋给我砍了,再将他的罪状给我写一份张贴道城门口,以儆效尤!”
不一会儿,在百姓纷纷拍手称赞中,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就被挂着谷城县城门口供人观赏。与此同时,孔文昌家与其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也被李克青给杀个干净,以免日后留下祸根,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李克青当然很清楚。
第一百零七章 整编()
“我叫赵二狗,俺们家一共五口人,我娘,我媳妇儿,还有两个娃!咱们都愿意跟着李天师走!”
“我叫马才,俺家一共四口,都愿意跟着光复军干!”
经过孔文昌的事儿一搅和,没想到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要求加入光复军的百姓比先前更加多,而且光复军惩恶扬善,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名声也渐渐传扬的出去。
与此同时,李克青也把整编军队以及开府设衙的事情提上日程,自己既然做了这“兴汉讨虏大将军”,自然要有将军府的科仪,文武官员的封赏自然不能吝啬。
当李克青在县衙当众宣布要对有功的弟兄进行封赏,整编军队并开府设衙的时候。几乎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整个大堂鸦雀无声,只听得见众人沉重的呼吸声,所有的人都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李克青的宣读。
李克青很清楚,这些人跟着自己起事,虽然各有各的理由,也许是因为情谊、宗教信仰、或是身不由己,不过只有一条是所有人都共有的,那就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现在李克青就要给他们憧憬和希望,也就是封官许愿和不吝赏赐,无论理想有多崇高,时代如何变迁,这一主题永恒不变,弟兄们跟你打天下,总还有个盼头吧!不能总是头上顶个什么队长、哨长的名头,总得有个响亮点的称谓。虽然大伙儿的事业刚起步,不也要封官设爵,让大伙儿有个盼头和目标吧!
后世党国刚开始闹革命的时候,不也在南方封官许愿,建国立业以提升士气嘛!虽然现在还没有建国,不过也在檄文里对外称作“兴汉讨虏大将军”了,这将军府下面该封的官职爵位还是要封赏的。
轻咳一声,李克青让一旁的张元松开始宣读任命。因为四方流民和清军俘虏的加入,光复军的兵员大为增多,在原基础上又扩充了好几千人,李克青将这些新加入的新兵与老兵打撒编组在一起,以老带新,加紧训练以图尽快形成战斗力,迎接往后的恶战。
经过整编,大汉光复军总兵力约为八千人,其中陆师约六千,水师两千左右,为了将先前的兵力部署更为细化,军队整编的更为合理。
按照五千人为指挥使,千人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划分。
6000人的陆师被暂编为火枪步兵4000人,由四个千户刘信、齐林、文启荣、朱兴分别率领,新附过来的刘必雄、黄会、翁鹏则在火枪步兵军中任百户或总旗,日后按功劳再行封赏,炮兵500人为一个营由百户宋灿指挥,工兵营500人由百户曾孝指挥,骑兵500由百户张修武,副百户郑林全指挥,亲兵营500人由百户马齐指挥。由于兵力人数所限,指挥使一职自然由“兴汉讨虏大将军”李克青兼任,原来光复军的老兵在新兵加入后,自然也各有升赏赐。
2000人的水师,暂时定指挥使一人,由李正杰出任,千户暂定一人,由薛亮出任,原薛亮亲兵的王二虎则在水军中出任百户。
文职方面,李克青为了战争需要,暂时设立了类似参谋部的机构,定名为枢密院。张元松为枢密院正使,谢永康为副使,二人一正一副负责主官参谋日常各方事务。
枢密院以下分为钱粮司司长曹国义、政务司司长顾駉、后勤司司长范富学。
家属后营负责的主官则是大哥李克元,负责安抚后营家属的安民官则是马长德。
负责后营保安的则是刘永安,沈福和杨德财也一应负责协调管理光复军家属后营日常事务。
在将整个光复军上下整编完毕之后的几天里,李克青就直接定下了攻打襄阳府的目标。襄阳府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且钱粮物资充裕,如果打下襄阳府,对于光复军的实力扩张极为有利,再加上光复军上下的钱粮物资日趋紧张,因此攻打襄阳成为李克青全军必须的选择。为此,李克青在战前对全军上下每一个士兵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动员,光复军上下所有的人各自分工,协调合作,都在为攻打襄阳做好准备,一种热烈的战前气氛在整个谷城县弥漫开来。
而大哥李克元也外出为李克青带来了意外的惊喜,特地往李克青父亲曾经生活过的深山,农民军后代居住的山寨跑了一趟,劝说山寨里的几位老族长下山。可惜原本已经在深山中隐居的农民军后人已经不想再参与世间争斗,只向一心一意隐居深山,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
不过,在李克元进山亲自劝说下,几位族长还是同意派出部分青壮协助李克青,不过却要求李克青和李克元不得泄露山中的秘密。
虽然青壮人数只有百余人,不过个个都是一顶一的好手,身手敏捷,手上刀枪棍棒功夫都很熟悉,应该是由经年累月的训练所致。因此,李克青特意将他们编入亲兵营归其调遣,也好以备不时只需。
在李克青加紧训练士兵,准备攻打襄阳府期间。整个湖广再次发生了震动天下的大事,漏网的混元教徒再次在湖广发动起义,声势浩大,一时间湖广震动。
乾隆三十七年四月,前明李闯余孽李克青自称“兴汉讨虏大将军”发伪檄反于谷城,杀总兵官达色以下参将、游击等大小将官十余人,官兵三千余人,知县孙惟中以下十余人皆殉难,另有谷城本地卸任教喻孔文昌,忠君体国,忠孝节烈,见贼欲裹挟百姓从逆,大骂李贼,惨遭李贼抄家灭门,一家上下三十余口被屠殆尽。
乾隆三十七年五月,混元教襄阳教首刘之协自号混元总教师,纠集教中骨干张汉潮、姚之富等人聚众反于襄阳府南漳县四望山,旬日内啸聚万人,连破南漳、宜城二县,杀县令及以下士绅数十人。
贼寇樊学明自号混元小明王,携贼匪高均德反于郧阳府房县,聚众数千杀官造反,声势浩大。
混元邪教伪圣姑韩冰儿勾结混元伪大师兄宋之清反于德安府大洪山,纠结不法山中刁民数千,聚众杀戮官商、士绅,声势席卷德安府一带。
第一百零八章 限期剿贼()
燕京紫禁城,一大清早,天还未亮,军机六大臣全部早早的出现在了乾清宫正门前。
一些司晨的太监瞧见这个架势,心说肯定又是哪里出了什么大事儿,今儿可得小心了,免得触了皇帝的龙威。
等到了早朝的时辰,各部大学士和九卿全部齐聚,乾隆这才在太监的搀扶下坐上了宝座。
乾隆此刻一脸的灰败,眼圈发黑,双眼布满血丝,一观起色就是昨夜没睡好,也许根本就没睡。
“想必湖广、河南混元教匪作乱的事儿,你们都知道了吧!”
乾隆那干涩、嘶哑的嗓音在大殿里回荡。
“其中一股乱匪匪首李克青还妄自称‘兴汉讨虏大将军’,四处发檄文,襄阳镇总兵官达色连同五千大军都折在他手里,襄阳知府顾駉更是悖主从贼,替李贼撰写檄文!咳。。。咳!”
乾隆猛烈的咳嗽着,一旁的殿上太监李玉见状,忙端起一杯茶递到皇帝面前。
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乾隆猛地将茶杯顿在案几上,咆哮道:“据闻这逆贼李克青还担任过襄阳府谷城县的练总,暗地里蓄积实力意图谋反已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偌大一个襄阳府、湖广竟然没有一人觉察,难道这只是巧合吗?”
一个唤作李克青的混元邪教贼寇在湖广聚众杀官造反,湖广襄阳镇总兵官达色战殁,襄阳知府顾駉被俘从贼,还亲自为贼寇撰写檄文,总兵以下参将、游击死了好几个,这可是自从平定准格尔部之后,乾隆朝难有的噩耗。
不仅如此,在李贼起事造反之后,潜藏在湖广各处的混元教余孽,纷纷举旗响应,加上先前在河南造反的刘松等贼寇,一时间整个河南湖广就有五支贼寇啸聚山林或占据县城,整个鄂西北、河南西部等地一片糜烂。
此时,四川有大小金川之乱,湖广、河南又闹起了教匪,湖广的文武大员已经难以想象,当乾隆得知此事时,会降下何等猛烈的怒火,又有多少人的脑袋要搬家。
不过,据自谷城县逃回襄阳府的谷城守备许奇宁和襄阳绿营都司陈宏所说,此战之所以战败是因为知县孙惟中与李贼安通款曲,不仅向李贼透露官军的行动路线,导致总兵官达色战死,而且在接下来坚守谷城的战事中,暗中开城迎李贼入城,导致谷城失守。
由于事发突然,谷城守备许奇宁率众与进城贼军激战数合,斩杀孙惟中及贼寇数百人后,手臂负伤,寡不敌众之下,为顾全大局,全力协助防守精锐尽失的襄阳府,只好与襄阳绿营都司陈宏率军退守襄阳。
至于许奇宁和陈宏二人所说是否为真,安襄荆郧道台浦霖的奏章里提到,孙惟中开城降贼的事儿,全城上下都知道,自谷城县逃出来的百姓和败兵也都从侧面印证了许陈二人所说为实。
襄阳镇总兵官达色已经死了,知府顾駉也被俘从贼,该如何处置此事有关人等,乾隆还暂时还顾不上,不管是不是因为孙惟中的投敌导致襄阳府绿营全军覆没,大汉奸孙得功的家族后人也定然会受到牵连。
五千绿营就这样被贼匪给灭了,这匪首李克青不知道厉害到了什么程度。
乾隆环视朝堂上的众人,底下的大臣们有些人低头看着脚底板,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神。有些人装出一副或茫然或紧张的面孔,但是乾隆很清楚,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这些表情全都是假的,故意装给自己看。
三十七年了,自己从一个只有二十多岁的青年变成了如今年过六十岁的花甲老人,他辛辛苦苦三十多年,才超越父祖,成就了大清这伟大的“太平盛世”,然后就可以在即将编撰的“四库全书”中大书特书。没想到现在却混闹出了混元教这帮妖孽,自己手下的这帮人还靠得住吗?
“今日开这朝会,各部大臣都在,就是为了议定如何平定乱匪,还我大清一片安宁!”
乾隆一发问,底下的臣子早就心里有数,皇上肯定是已经想好了对策,此时来问臣子不过又是彰显其英明神武罢了,抱着能不出头,最好不出头的心思,底下的臣工全都耸拉个脑袋,准备来他个一默到底。
其他人都沉默,可作为军机首席大臣刘统勋可不能不做声,见满场无人应答,刘统勋硬着头皮站出来跪奏:“启禀皇上,臣以为,鄂豫匪乱实乃地方官员失察导致邪教蒙蔽百姓所致,以至于教匪祸乱鄂、豫诸省,若要尽快平定乱匪,应遣一员大将前往征讨,方能平定乱贼,还我大清太平盛世!”
这刘统勋还真是朕肚子里的蛔虫,朕还没说,他就猜到了朕的意思,乾隆瞟了一眼刘统勋,点头道:“刘爱卿之言甚合朕意,不过满朝能挣善战之辈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