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祸害-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著作局内部,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禁忌,除了有新官上任办交接的时候拿出来一次,平时都被尘封起来的。

    邱瑾做著作郎也有三四年了,这些东西他也就是上任的时候看过一次,再就从来没见过。哪些新上任的官员,看到这些东西不哆嗦就算不错了,谁敢主动提这事?

    所以邱瑾今天一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明显有些愣神,如果杜构不拿出来,他差点都把这些给忘了。

    “你给我看这些干什么?”

    杜构很平淡的回了一句。“当然是我要写这些了!”

    “什么?”

    邱瑾惊的眼睛瞪的溜圆,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你再说一遍,你要干什么?”

    “我要写这些啊?”杜构翻了个白眼。“多大点事,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多大点事。。。。。。

    邱瑾一阵无语,他现在真想一鞋底子把杜构拍醒。

    真是年轻人,无知者无畏。

    这些问题是那么好解决的?说真的,如果能写出来,弘文馆那些大佬也不至于扔包袱,毕竟那里可是有大唐最厉害的十八学士啊。

    但这些问题被称为老大难不是没有理由的,就说那个启蒙读物,唐以前的启蒙读物也有不少,不过值得一提就那么几个,仓颉篇算一个,急就章算一个,这些都有很多局限性,直到千字文横空出世,才算缓解了启蒙书籍的尴尬。

    不过千字文虽是经典,但毕竟只有这一本,远远不能满足幼童对启蒙的需求,而且千字文本身也是有缺点的,千字文因为一千个字不能有重复,还要注意骈文押韵等限制,所以语言上带有一定的刻意性和杂错性。

    所以,启蒙读物一直是各朝代的急需品。但这东西想写出来,太难了,唐以前,近千年才有一本千字文。不是古人文采不够,而是当他们有能力写书的时候都已经人到中年,这时候再让他们去编写儿童的读物,需要的不光是文采和阅历,还需要有一颗童心。

    因此导致很多人宁肯去编写错综复杂、波云诡谲的史书,都不愿意碰这启蒙读物。

    其他的也一样,像什么兵法总纲,这东西连大唐一代军神李靖都不敢轻易触碰。

    邱瑾看了看杜构,见其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苦笑一声,想了想,问了一句。“清和,你这书是为了应付事还是认真的?”

    邱瑾想着,杜构可能是为了应付事而出奇制胜。毕竟如果杜构挑一个简单的题目,到时候如果没写好,肯定要挨训。但要是选一个难的题目,没写好的话,顶多被指责自不量力,如果能写出一些意外收获,那就是赚大了。

    邱瑾想着,杜构可能就是这个心思。

    然而,杜构想了想,却说:“嗯,是为了应付事,但也是认真的。”

    杜构的确是为了应付事,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要赚钱,完成他的初步商盟大业,哪有心思写这些东西?

    邱瑾听完,却是眉头一皱。

    “清和,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吧,你听我一句劝,如果是别人想出奇制胜没问题,但你不一样,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如果你写不好,不管有什么理由,你都会被抨击的。”

    “谁说我要出奇制胜?”

    “不出奇制胜你写这个?”

    “怎么了?这个很难?”

    杜构一愣,有些懵,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他要写的这些东西有多重要。他当初想选些题目,随意翻了一遍,只是觉得这些东西还算有些营养,这才写的,如果他知道老大难的存在,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邱瑾无语了,他明白了,感情这位还就是稀里糊涂的写的。

    “得了,你快拿回去吧。这些东西,你写不了。”

    杜构急了,他哪有时间再写一份这些东西,他懒得回想啊。

    “别啊,我写都写了,你先看看再说。”

    邱瑾把东西扔到桌子上,根本不想看。“你拿回去吧,清和,我是为你好,这些东西,真的不能写啊。”

    杜构倔脾气也上来了。“我怎么就不能写?你的意思是我写不好?”杜构眼睛一立。“老邱,我也不跟你说虚的,我写的东西我知道,我敢说,整个大唐能有这水平的,不多!”

    杜构懒归懒,但拿出来的东西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那可是近千年中华文人的智慧结晶,杜构底气十足。

    邱瑾看杜构如此认真,也不好意思拂了杜构的面子。

    没办法,摇摇头,只好捡起来看了一下。

    “三字经?什么跟什么呀?三个字能有什么。。。。。。。”

    邱瑾话没说完,眼珠子就沉浸在杜构写的东西里面无法自拔。

    邱瑾越看越震惊,越读眼睛瞪得越大,到最后,已经忍不住拍手叫好了。

    “好,好!奇文啊!”

    杜构在一边,撇撇嘴。“瞧你那出息,不就一片三字经吗?你要是还想要,我这有还有很多,管饱!”

第89章 大智若愚?() 
在反复看了好几遍,又和杜构反复确认了好几遍,确定这三字经确实是杜构所做之后,邱瑾整个人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邱瑾能坐上著作郎的位置,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确切的说,邱瑾还是武德七年的进士科进士,正儿八经的学术派,只是因为出身寒门,又不懂的奉承,才使得他在官场蹉跎了六年,才混了一个闲散衙门从五品上的著作郎。

    以邱瑾的眼光来看,三字经绝对可以和千字文相提并论,如此文章,对于著作局而言,就是天大的功劳啊!

    杜构到什么没什么感觉,他只是觉得写这些东西太麻烦。

    这三字经中,可是有朝代更替的叙述,从自羲农,至黄帝开始,一直到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这些都没问题。但紧接着的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杜构可不能写,要不然他现在估计脑袋都搬家了。至于之后宋元明清更是不能写,而且后面还有些其他的问题,杜构都需要一一改进,三字经字数本就不算多,若被胡乱去了几百字,那就显得分量不足了,所以,杜构自己还往上填了几句,好在靠着记忆的底子,他填写的东西还算言之有物,也不算辱没了三字经。

    正在愣神的杜构突然一抬头,居然看到邱瑾正一脸尬笑的看着他,满脸羞涩的样子,让杜构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杜构退后了一步,满脸的嫌弃。“艾玛,你都三十好几了,怎么也会卖萌?”

    “咳咳。”邱瑾咳嗽一声,收回笑脸,疑惑问:“我一读书人,卖什么猛?”

    “不是卖猛,是卖萌!”杜构摇摇头。“所谓的卖萌,就是一个满脸胡茬三十好几的大叔对着你噘嘴眨眼,喊着啾咪。。。。。。耶。。。。。。。。”

    杜构说着,自己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邱瑾似乎也有些听懂了,脸色有些尴尬。

    “行了,不扯其他的了,你刚才要做什么?”

    邱瑾脸色顿时一怔。“我是想问你,这三字经你打算怎么办?”

    杜构一听,乐了。怪不得这邱瑾升官无门,这性子也太简单实在了。

    这三字经虽然是杜构写的,但是杜构现在是著作局的官,如果这份三字经由邱瑾呈上去,那不管邱瑾出没出力,都有他的一份功劳。而反之,如果杜构自己私自呈上去,那就没邱瑾什么事了,没准还会被指责御下无力。

    摊上这种事,如果是别人,估计都不问,就直接扣下三字经,就算杜构问也会装傻充愣不归还给,如此功劳,谁会轻易放手?也就邱瑾这老实人,居然还会问一下。

    杜构笑了笑。“你是上官,这事你问我做什么?”

    邱瑾却一脸的认真。“不,这是你写的,还是你决定的好。”

    杜构有些无奈,这人是真的老实还是大智若愚?

    “你要是问我,我倒是有个建议,你给三字经做个注解,最好在写一篇夸三字经的文赋,然后你我联名上奏!”

    “不行!”邱瑾猛地摇头。“这三字经乃是你写的,我怎能抢功?”

    杜构微微皱眉。“老邱,你真的假的?”

    这实在的有些过分了吧?

    谁知邱瑾突然腼腆一笑。“呵呵,清和,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是我喜欢脚踏实地,而且,你不是说你还有其他的吗?”

    杜构一拍脑袋。顿时明白了,这邱瑾实在是实在,但也是有自己的官场智慧,别人求的是快,他求的是稳,邱瑾能走到今天,想来每一步都是有实在政绩的,根基很是踏实,这样的人虽然笨了些,但是胜在安稳,这样的人,只要他自己不自毁根基,别人便拿他没办法。

    “大智若愚吗?就怕是天真若愚啊!”

    杜构心里各种心思闪过,表面却不动声色。

    “老邱,你不会是还让我写吧?说实在的,我是真不想写这些东西,太费劲了。”

    确实很费劲,光是一本三字经,杜构就写了一个多时辰,累的腰酸背痛。不过他这效率要是说出去,估计会被一帮人围着吐唾沫。

    太不要脸了,人家周兴嗣当初创作千字文可是写了很长时间,可谓是呕心沥血。而杜构呢,就写了一个多时辰,也就累得腰酸背痛,居然还说费劲,这是得有多不要脸?

    邱瑾听着,神秘说道:“你不想写?我估计以后你不想写都不行了。”

    杜构一愣。“你什么意思?”

    “你说呢?”

    杜构想了想,突然脸色有些难看的问:“这启蒙文赋真的很重要?”

    “千百年来一本千字文,其后再无其他。你说呢?”

    杜构脸色当时一垮,捂着胸口,站起身。“艾玛,这回风头出大了,老邱,三字经就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我有些心疼,先回去了。”

    说着转身离开了。

    邱瑾在后面,看着杜构的样子顿时失笑。但他对杜构却是真的佩服,没试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写这东西有多难,至少他邱瑾,连尝试的勇气的都没有。

    想着,看着手里的三字经,邱瑾眼中流露出一丝激动的光芒。

    。。。。。。

    一路打道回府,杜构丝毫不担心邱瑾会私吞三字经,他既然和邱瑾走得近,自然已经清楚邱瑾的底细,心里有底。退一万步讲,邱瑾就算真的敢私吞他的三字经,杜构也会让他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吐出来。

    回到自己的小院,一股扑鼻的酒香和诱人的幽香混合着散发出来。

    两天的时间,香水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蒸馏酒也蒸馏出了几十坛。

    三字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建造酒窖。杜构也已经把蒸馏出来的酒分门别类。

    有些酒本来就是酒中精品,在唐朝算是极品,杜构弄了一些,然后经过蒸馏,最后留下了十坛酒,这十坛酒,杜构打算窖藏起来,以后除非有大事发生,绝不拿出来。

    接下来还有些一等酒,大约二十余坛,这些酒虽然比不上极品酒,但也是酒中珍品,杜构窖藏了二十坛,其余的打算自己喝。

    剩下的就是现在酿造的二等酒,是属于随藏随喝的,属于精品系列。

    至于最后的管饱系列,杜构就懒得管了。

    另外,就是还有一些酒精,杜构也打算留一些,以后很可能会用上。

    对于蒸馏酒,杜构很重视,所以格外的上心,几乎每天都会过问。。。。。。

第90章 桃之夭夭() 
“我说夭夭,你行不行啊?”

    大行宫外,杜构看着身边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娃娃脸道童,满脸的怀疑。

    “哼,你要是不相信我,我就回去啦!”

    小道童嘟着嘴,粉雕玉琢的小脸上透着红晕,看起来格外的可爱。

    小道童说着就要走,杜构急忙伸手拉住。

    “别,别啊。你走了我怎么办?”

    “你先放手!”小道童被杜构拉着手,小脸通红。

    杜构见此,急忙松开手,有些失笑。“你一个小屁孩,有什么好害羞的?再说了,你又不是女的?”

    “你才是小屁孩,我今年都十九啦!”

    “啥?”杜构当时就愣住了。“你十九?骗鬼呢吧?”

    小道童嘟着嘴,拉了拉药箱,鼓着脸道:“你爱信不信,我只是长得慢而已。”

    看小道童的样子,杜构迷糊了。“等等,你不会是女的吧?”

    小道童撇撇嘴。“要你管?还治不治病了?”

    “治!当然治!”杜构说着,眼神逐渐凝重。“夭夭,咱们说笑归说笑,你也别嫌我啰嗦,毕竟这不是小事,事关公主的性命,由不得半点马虎,你给我交个底,你到底行不行。”

    小道童见杜构表情凝重,难得认真的回道:“杜郎君,你就放心吧,夭夭自小就和师父学医,如今已有十五年了,不说医术多好,但是一些简单的急救我还是有把握的,而且,临来之前,师父还教过我很多次,不敢说万无一失,但至少有六成的把握。”

    杜构闻言,点点头,事已至此,只能相信夭夭了。

    这小道童名叫夭夭,就是跟在孙思邈身边的道童。今天杜构前来给长乐送香水,怕长乐真有气疾,如果病发,来不急找太医,便向孙思邈求救,然后孙思邈就给杜构推荐了夭夭。

    杜构估摸着,这么大的事,孙思邈也不敢马虎,如非真有把握,想必他也不会推荐夭夭,所以杜构才带着夭夭一起来。

    还是上次的宫门口,杜构再次请侍卫进去通禀,杜构身份特殊,又有官职在身,这点事,侍卫都会帮忙的。

    等得有些无聊,杜构看着夭夭一脸呆萌的样子,忍不住问:“夭夭,你姓什么?”

    “夭夭是孤儿,没有姓氏。”

    “额。。。。。。”杜构一拍脑门,暗骂自己笨,能被孙思邈带在身边,十有八九都是孤儿的。“抱歉,夭夭,我不知道。”

    夭夭却是眯着眼睛笑了。“没关系的,夭夭自小跟着师父,很开心的。”

    “开心就好,开心就好。”杜构心里莫名的一暖。

    又过了一会。“对了,夭夭,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杜构这就是属于尬聊了,实在是他心里惦记着长乐,有些心不在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杜构眼睛一亮,他只是随口一问,却没想到得到一个如此惊艳的答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里的诗,总是有一种甜到心里的美。嗯,夭夭也很暖心,就是不知道是男是女。

    杜构看了看夭夭一马平川的胸,若有所思。

    之前长乐的男装打扮似乎也是一马平川,但是长乐的女装却完全变了个样,不说波涛汹涌,但也是恰到好处的丰满。都说古人的束胸技术高明,杜构还真涨了见识,就说夭夭现在这副打扮,杜构还真分辨不出性别啊。

    “杜郎君,公主问您,至此所为何事?”

    就在杜构愣神的时候,通禀的侍卫已经出来了。

    杜构心道果然,长乐还是没消气呢。不过这也是好事,长乐能把他拒之门外,就说明他还把杜构当成朋友;如果她真的请杜构进去了,那就很可能说明长乐已经把杜构看成了陌生人,因为如果杜构是陌生人,为了维持皇家和臣子的关系,长乐是不能将杜构拒之门外的。

    当然,上次杜构吃闭门羹,是因为是长乐不在宫中。

    有时候,刻意的拒绝反而是一种另类的示好。能否重归就好,就看杜构能否把握住机会了。

    杜构也早有准备,伸手入怀,杜构拿出一个锦盒,递给侍卫,道:“劳烦小哥帮我把这个呈给公主。”

    侍卫点点头,伸手接过,转身离去。

    。。。。。。

    公主寝宫。

    长乐正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泡茶,动作还有些生硬,但是却已经很标准了。

    长乐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只有贴身侍女根据长乐细微的变化猜测,公主心里很不平静。

    “公主,杜大郎君您当真不见吗?”

    长乐手上动作一滞。

    顿了顿,道:“这时候,我不见他才是最好的。”

    侍女迷糊着脸。“不懂。”

    长乐温婉一笑。“见是礼,不见,才是情!”

    “情?”侍女一声惊呼。

    长乐轻轻一巴掌打过去。“别瞎喊,我说的是友情。”

    侍女龇牙一笑。“是婢子多嘴了。”

    “呵呵,你陪我从小长大,还用如此见外?”

    长乐偿了一口自己亲自泡的茶,微微蹙眉。“终究没有他泡的好喝。”

    “公主说的他是?”

    长乐站起身,来到窗边,小侍女跟在左右。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侍女吐了吐舌头。“公主,婢子有句话。。。。。。”

    “有话就说吧。。。。。。”

    “是,公主,恕婢子多嘴,娘娘那里可是一直喜欢着长孙家大郎君的。”

    一听侍女提到长孙冲,长乐本能的眉头一皱,然后又平缓开。

    “韵儿,你说,我有的选择吗?”

    侍女又吐了吐舌头,摇摇头。“韵儿不知道,韵儿只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去争,争了或许还有机会,如果不争,那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争吗?”

    长乐看着窗外的青草绿树,陷入了沉思。

    “公主!”

    突然,方才的侍卫去而复返。

    长乐转过身,凝声道:“何事?”

    “回公主,宫外的杜郎君拖末将给公主呈递此物。”

    长乐点点头。

    一旁的侍女急忙接过来。

    长乐拿过来,打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那是一把扇子,一把粉红色的扇子,类似于折扇,但是比折扇显得更加的秀气,扇子整体用粉红色的料子包着,周围还镶了一些闪亮的宝石,扇子下面还挂着一个粉黄色的碧玉吊坠,整体看上去显得很漂亮。

    长乐看了一眼就有些喜欢上了,她迫不及待的拿起扇子,打开一看,便见一首飘逸的诗映入眼帘。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第91章 拿起放下()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晚望,本是唐代诗人高蟾写的一首爱国诗。但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在长乐的眼中,却变成了一首诚意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