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是什么肉?猪肉吗?猪肉也能做菜?那不就是煮着吃的吗?”
“感觉像是要有大事发生了!”
在场数千人,肯定有很多厨子,甚至有长安酒楼里的大厨,这些人嗅觉最敏锐,几乎那葱花的香味出来的一瞬间,他们就变了脸色,敏锐的直觉告诉他们,绝对要出大事了。
前面,李二同样被震住了。
“臭小子,你要干什么?”
杜构摆摆手。“李叔叔,要想推广猪肉和炒菜,这是最直接的方法。”
李二一听就明白了,然后心里对杜构的做法甚是赞赏。其实杜构真的没必要这么做,如果单为了开酒楼,只要炒菜一出,就绝不愁生意,杜构现在的做法,完全就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而且还浪费钱,想必今天杜构花出去的钱,足够商盟盈利一个月的了。
李二知道,杜构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推广炒菜,推广猪肉,完全是为了朝廷。特别是推广炒菜,这简直就是再给商盟酒楼培养对手。但杜构还是没有考虑的就做了。之前李二还有些怀疑杜构会在里面做手脚。但现在一看他明白了,杜构的心胸真的是大到极致。可以说,杜构看似在经商,但是他的格局,却早已经放眼天下。
看明白这一点,李二对杜构的了解更深了,也对杜构更加的看重了。
“清和,难为你了!”
背着不务正业的骂名,却在做着利国利民的大事,李二难得的被感动了。
杜构满不在乎的一笑。“李叔叔,小侄一直都信奉一句话,天下之人,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我做这些,对商盟,肯定是有着大好处的,所以,算不得难为!”
李二听了,心里不是滋味。“至于这么功利吗?”
“陛下,这点想必您比臣看得清楚!”
李二嘴角一扯,转过头,心里却是无限的感慨。有时候,有些事,不能细想,一细想,就当真恐怖了。所谓的细思极恐啊。
厨子们的动作很迅速,因为需要赶时间,今天做的菜都是快速易熟的,想什么需要炖煮的排骨,红烧肉都没做,做的都是一些炒菜。
这些猪肉,有的已经都煮熟了,各种高汤其实早已经准备好了。为了这次厨艺展出,商盟真的花费了大力气,杜家庄那里的猪还小,为了找到合适的猪,几乎搜刮了小半个长安城,才找到了几百头,今天用了一部分,剩余的,将留给酒楼内部消耗。
在观众的惊呼声中,没过多久,一道菜便出锅了,然后,又进来数百个府兵,手里都拿着碗筷,这些人充当服务生,一人一个大碗,碗里装着一个馒头和半碗菜。五十口大锅,只能满足不到五百人。
之后,厨子们接着做下一道菜,然后依旧是一个馒头半碗菜。厨子们足足做了六道菜,才让现场观众每个人手里都有了饭碗。
拿到菜的百姓,几乎都没什么犹豫,狼吞虎咽就吃了起来。一是饿了,二,他们也是被炒菜的香味早就馋的受不了了。他们早就对这些食物期待不已。
结果果然没让他们失望,有的百姓从来都没吃过菜,今天一吃,激动地直接哭了,直呼这是他吃过做美味的食物。
几乎是一片好评。
百姓们吃的不亦乐乎,前排的贵宾们也有商盟单独安排的特殊美食,尤其是李二和各位娘娘的饭食,都是在高公公的严格把关中做的,没有丝毫的马虎。
不光如此,今天凡事值勤的府兵,皆由商盟管饭,为此,商盟足足消耗了五十头猪和不计其数的蔬菜馒头,光是这比钱,真的是一笔大数目。但是和为此而得到的名声来说,一切都值了。
台子上,厨子们做完菜,便有人来以最快的速度把灶台清理下去,这些灶台做完饭,几乎都废了,本来设计的都是一次性的,下次酒会的时候,麒麟广场就已经焕然一新了,也用不上这些了。
台子清理干净,吴言走了上来,开始介绍什么是炒菜、猪肉又怎么怎么被人误解、古道酒楼的大厨等等,众人边吃便听吴言讲,一听说这些真的是猪肉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接受,但是回想刚才的美味,众人心里的天平也再次动摇了,直到吴言说到最后,众人对猪肉的抵抗已经完全不见了,剩下的,只有对美食的期待。
也使得,古道酒楼还没开张,就已经大火了。
之后,吴言说出了商盟有意公开教学炒菜,只要是大唐百姓,皆可来学习。杜构本就没打算只教各大酒楼的厨子,那他真的就是在给自己培养对手了,毫无意义不说,还愚不可及。杜构想的是,就像后世,几乎每一个家庭里都有一个家庭厨师,虽然现在的百姓基本负担不起炒菜,但是可以学习,可以记在脑子里,传承,只要记在心里,就总有发扬光大的那一天!
第353章 歌舞剧——花木兰()
节奏很紧凑,根本没有丝毫缓冲的时间。
这边刚吃完饭,吴言在台上说了一通之后,便进入下一个节目。
当一群身穿着各种服侍的戏师走上台之后,场下的观众都有些懵,没人知道这是要干嘛。
李二再次回过头,问:“清和,这是什么意思?”
这回,连长孙皇后和那些贵妃们都看过来了,杜构急忙弓着身子回答:“陛下,诸位娘娘,这是臣新建的梨园最新编排的歌舞,现在出来的,臣管他叫歌舞剧,以歌曲、表演和舞蹈来讲述一个完美的故事!”
李二和众位贵妃听了之后,都是好奇,急忙把头转过去,眼睛死死地盯着台上。
随着鼓乐声响起,众人只觉得鼓乐和舞蹈很好听。很好看,却没别的感觉。
但是当云澜穿着一身兵甲、英姿飒爽的走上台,台上同时响起那首乐府诗的时候,现场瞬间沸腾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花木兰!这是花木兰!”
“没错,这就是我心中的花木兰!”
“我的天,这人是谁?怎么可能和花木兰如此之像?”
“神乎其神啊!这。。。。。。这难道是要为我们展现花木兰的一生?”
“不可思议!当真不可思议!这比听书还要神奇!”
“今日见闻,不需此生啊!”
下面观众瞬间沸腾了。而且比罗炳堂出来的时候还要沸腾。
众人都难以相信,被流传于民间的女英雄花木兰真的就出现了。而且是那么的神乎其神,那股子眉宇间露出的英气,简直就是花木兰转世一般。众人太过震惊,也只能靠惊呼来缓解心情。
前方的李二和众位贵妃也看呆了,花木兰他们当然知道,但却从没想过有一天能亲眼看见花木兰。
“杜小子,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就是臣说的歌舞剧。就是让一群戏师,扮演一个故事中的各个角色,然后通过歌舞、对话或者是舞蹈来还原故事中的剧情,让人们对故事有更深刻的体会。”
“歌舞剧,好一个歌舞剧。。。。。。”李二嘴里念叨,对这个歌舞剧极其的好奇。
众位娘娘也都一言,看着台上的戏师们,哥哥双眼放光,就好像后世腐女看肥皂剧的眼神,简直就是找到了真爱。
杜构趁这机会,对李二解释道:“陛下,臣所打造的梨园,不光有歌舞剧,还有魔术、杂技和京剧!魔术和杂技就相当于现在的百戏,纯属为了娱乐大众。但京剧不一样,臣觉得,如果京剧发展好了,可以类似现在的诗词,虽是小道,却能承载文化,它同样是用表演来讲故事,但京剧却有他独有的唱腔,它的唱腔,能将我大唐的文化最好的融入进去,甚至可以使后人一听到京剧就能想到我大唐!”
李二听得似懂非懂,但有一点他听懂了,就是后面还有更有意思的,现在,他已经完全不想走了。
“嗯嗯,朕先看看再说!”
杜构笑笑退下,这事本就急不来,他今天依旧是撒种子,只要李二对他说的话有印象就好。
因为现场太闹,使得台上的戏师一时间竟无法开口,因为他们唱的台下根本听不见。
好在下方的百姓吵了一会后,便迅速安静下来,他们也知道,今天这里面有大人物,他们惹不得。
他们这边安静了,花木兰继续。
从替父从军开始,云澜和几十个戏师,以各种各样的场景和对话形式,为观众慢慢地展现了花木兰的一生,其中,不光有歌舞形式,杜构还在里面添加了小品的元素,让观众在看的同时,也能会心一笑。
不过,当花木兰班师回朝的时候,舞台剧就戛然而止了。后面宫廷赏赐和花木兰归家的故事没有继续。
下方百姓本来已经看的如痴如醉了,花木兰的故事自古有之,但是经过书茶馆说书之后,花木兰是现在被人议论最多的女子,也是被人最推崇的古人,连三国演义那些军事将士们都比不了,所以,众人对花木兰简直是喜爱到了骨子里,实在点说,那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今天云澜的演义,满足了他们的幻想,想必今晚之后,云澜就会被人定义为花木兰,人们愿意相信,云澜就是花木兰。而从今以后,云澜,也将是大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明星。
只是今天的花木兰一开始虽然很完美,现在却居然虎头蛇尾,一瞬间,很多人都丧失的理智,喊叫着要台上的戏师们继续,只有少数的聪明人没有说话。
前面,杜构脸上无奈,心中却乐了,这正是他要看到的效果。
李二看的正高兴,突然停了,他也难受,遂也没多想,直接就问。
“杜小子,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继续?”
那些娘娘们个个目光不善的看着杜构,像是杜构写死了他们钟爱的男猪脚一样。
杜构摆了摆手。“李叔叔,不是他们不演,而是他们没办法演!”
“为什么没。。。。。。”李二话没问完,自己就反应过来了。然后皱眉头闭上嘴,将头转了回去。
那些娘娘一开始有些懵,但旋即也都明白了,皆是被吓出一身冷汗,都回过头,不再说话。
杜构等的有些焦急,舞台剧和京剧要想做到真正的腾飞,就绝不能被捆上束缚,否则,他们永远都飞不起来。
花木兰为什么演不了?很简单,因为接下来,没人敢演皇上!
下方百姓的呼声越来越大,台上的戏师们也都各个心情紧张的不得了,云澜不时地看向杜构,希望杜构能给个答案。
杜构却一直低着头,等李二的答案。
好一会,李二突然乐了。“不过是玩闹罢了,没必要这么忌讳。”
杜构心中顿时大喜,他真的没想到,李二居然会答应。
“不过,想找人演皇帝,恐怕人不好找吧?”
杜构一怔,心里也犯了愁。
这个人选还真不好找,演得好了,那岂不是说比李二更像皇帝?那倒是百姓只记得他而不记得的李二,这简直就是找死了。演不好,那就是诋毁皇帝形象,更是罪大恶极。
杜构挠挠头,突然,他眼前一亮。
“陛下,有了!”
第354章 巾帼将军()
“哦?”李二回过头,饶有兴趣的看着杜构,眼神深处突然变得有些晦暗不明。“说说看!”
“陛下,您觉得炳堂如何?”
李二一怔,愣了一会,他发现他居然反驳不了,杜构居然真的给了他一个最好的人选。
首先,罗炳堂是说书先生,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花木兰的故事。而且说书也会有表演,所以,他做戏师肯定没问题。
其次,李二对罗炳堂印象很不错,对这个喜庆的小胖子很是喜欢。
再者,最关键的是,罗炳堂天生带有喜感,他演皇帝,不涉及像不像的问题,只要搞笑,别人一看到他,就跟看吉祥物似的,只会觉得这个皇帝很可爱,这样更能增加百姓对皇家的好感。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都是最好的人人选。
好一会,李二笑着点点头。“好,朕准了,以后凡是演皇帝、说书说皇帝,朕许他替君说书!”
杜构顿时大喜!
好家伙,这个赏赐太大了。有了这四个字,罗炳堂在说书届地位再无人敢质疑。而且,他是替君说书,也间接地提高了说书人的地位。之前还有人对说书人称先生有异议,那从现在起,就没人敢说闲话了。
还有,有了这四个字,以后再有王爷强请他回府说书,他自己就可以明确的拒绝,不需要杜构在出手。
仅仅四个字,对于罗炳堂而言,比辞官还荣耀。
所以,当杜构来到台子后面的茅草屋,当众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一直留在此地没走的罗炳堂,瞬间激动地哭了。
饶是他心性淡然,面对如此殊荣,也忍不住哭了。这几年,为了给师妹治病,他当真是吃了不少的苦,挨过饿,受过欺负,甚至有几次差点被冻死、饿死,他一路走过来,当真不容易。
当初认识杜构,他甘心拜师,一是觉得杜构真的有些本事,也不算太吃亏。再者,最主要的是杜构能帮他给核桃治病,这是最主要的。所以,当初尽管不知道说书是什么,甚至罗炳堂一开始还有些抵触说书。但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师命大于天,所以,他对杜构交代的事情,一直都是做的一丝不苟。
但当说书火爆长安城,他被尊为祖师爷之后,罗炳堂的心思全都变了,他之前对杜构,感恩大过于敬服。说书火了之后,他对杜构,才是敬服和感恩一样多。他本以为,这辈子成就就这样了,而且他已经很满足了。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有一天能得到皇帝的赏赐,替君说书!这四个,足以让他生生世世的记得。这简直就是祖坟冒青烟般的荣耀。
他知道,这些都是杜构给他争取的,没有杜构,他什么都不是。
这一刻,罗炳堂心里只有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杜构年纪比他小。但是现在在罗炳堂心中,杜构的地位比他心中印象中父亲还要高!
“师父,炳堂跪谢施恩!”
罗炳堂扑通一声一跪了下去,然后重重的给杜构磕了一个头。
其他人皆是羡慕的看着罗炳堂。四方社的人还好些,罗炳堂被赏赐,他们都能得到好好处,这是好事。但梨园的人,就是只有羡慕嫉妒的分了,以他们的身份,这辈子能脱离贫穷就不错了,像罗炳堂这种的赏赐,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就连云澜都羡慕的看着罗炳堂,不过更多的,她是以更火热的目光看着杜构,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男人,没有他,他们这些人,哪里有今天的风光?
杜构笑了笑,他对这些不是很在意,罗炳堂能有出息,他是真心地高兴。“好了,不用如此,你们好好演,争取完成这最后的结局,如果今天所有一切顺利,我亲自为你们庆功,今晚的狂欢,将只属于你们!”
说罢,他离开了。
后面的节目虽然不能演,但是杜构也让他们提前排练了,算是未雨绸缪,所以,众人都不慌,只有罗炳堂没有准备,但是罗炳堂最擅长的就是临场反应,这点事对他来说,很简单。
紧急准备后,当罗炳堂穿着黄色袍服出来以后,下面的观众再次沸腾了。
罗炳堂穿的不是龙袍,只是纯黄色衣服,但就至如此,如果没有李二的恩准,谁穿谁死!
罗炳堂一身黄色衣服,胖嘟嘟的脸上带着笑,他一出来,所有人都笑了。
包括李二。李二指着台上的罗炳堂,笑道:“还别说,这小胖子还真有点皇帝的意思!”
这话要是说别人,那肯定那人肯定就完了。但是说罗炳堂,众人却都知道,李二是在打趣罗炳堂。
长孙皇后捂着嘴笑。“真不知道杜构从哪找的这么喜庆的徒弟。”
台上的节目继续,终于,有了罗炳堂的参与,花木兰终于完美了。
朝堂这段,因为罗炳堂的参与,表演的很是欢乐,像是小品剧。但是到了花木兰归乡,当一群将军看着恢复女儿装、妖娆妩媚的花木兰,唱出那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尽管都是男人,但还是被这句话给唱哭了。
十几年的战场厮杀,将一个花样年华的好姑娘变成了饱经沧桑的老姑娘,那种心酸,当真是无法言喻。
最后一幕,云澜饰演的花木兰,穿着一身女儿装,却站着最完美的军姿,唱出了那最后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掌声响起,完美落幕。花木兰最后那抱拳的一幕,肯定已经深深地印入了很多人的心底。
台下,李二感慨的道:“好一个花木兰,多亏了有罗炳堂,否则,错过这一幕,当真要遗憾许久了!”
“嗯,这花木兰,当真是世间的奇女子啊!”长孙皇后感性的边抹眼泪边道。
一边的长乐早就做到了长孙皇后身边,母子俩对着伤感。
突然,李二对身边的高公公道:“回去下一道旨意,封花木兰为巾帼将军,传讯天下!”
杜构突然抬起头,深深地看了李二一眼,然后又低了下去,这道旨意,当真是吓了他一跳,不过,应该是错觉吧!
第355章 杂技()
花木兰从军完美落幕!
现场的百姓情绪已经到达了高潮,可以说,从早上辰时开始一直到现在未时,百姓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将近三个时辰下来,酒会一直在给他们惊喜。
现场的盛况也不断的被传了出去,是的外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里,很多没有来的百姓听到
有人对现场的描述以后,都遗憾的捶胸顿足,后悔不已。有的人更是想托关系想进来,却没有任何个办法。因为李二在现场,所以里面的百姓基本都是被核查过得,稍稍有一点问题都不会让进来。至于后来的百姓,就需要有人担保了,然而,很少有人敢担保,因为要是出点事,那都有掉脑袋的危险,为了一场酒会,没人会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整体来说,到现在为止,酒会半的很成功,古道商盟的名气已经彻底打了出去,现在,估计整个古道商盟的所有产业,都会成为明星产业,被人反复谈论,津津乐道。
当然,槽点也是有的,最大的槽点就是,说好的酒会却是没酒,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