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感觉到有人正在窥探自己,那青年转过头来,却正好迎面看见上官芷水。先是一愣,旋即狂喜,挥舞着手大声喊道:“上官小姐,上官小姐。”

上官芷水怔了怔。她不是齐地大户上官家的长女,自从五年前出嫁以来,就再也没有人喊过她“上官小姐”这个称呼了。心中不由有些奇怪,便示意服伯让那个青年过来。

那情年兴冲冲的朝着马车走了过来,却“噗通”一声跪在了马车前,“砰砰砰”用力的磕起头来了。上官芷水在马车上面露不解的看着他问道;“你这是做何?”

那少青年却不立即大话,只是用力的磕完了十个响头后,这才抬起头来正色说道;“上官小姐您贵人多忘事,恐怕已经忘记了当年青阳之事。当年洪水肆虐,家里能吃的东西都被冲走了,我们一家人都饿着肚子等死,是小姐你拿着米粥亲自前来派送,这才保住了卫经和一家人,所以这次我是来报恩的。”

上官芷水心地善良,闺中待嫁时常常将自己的手势饰品出售卖予他人,然后用这些钱来接济一些穷苦的百姓。在她手中接济过的百姓何止成千上万,她如何能记得卫经这人。但看他长得浓眉大眼,满脸的英气勃勃,丝毫不像是奸佞小人,心中倒是信上了八分。便柔声问道;“不知卫壮士拦我马车作何?”

卫经看了看左右,面色露出为难的神色,邱虎等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却脚底生钉,纹丝不动。保护少夫人是他们职责所在,又怎么会让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和少夫人单独相处。

卫经见诸人如此不“市区”,无奈之下只好开口挑明道;“小姐,我有要事需要单独并告您,还请您能让他们退下。”

“要事,什么要事?”上官芷水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卫经眼角扫了一眼四周,压低声音小声的说道:“事关陶家的生死存亡。”

上官芷水娇躯一震,瞪大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卫经,许久才缓缓说道;“敢问这位壮士如何称呼。”

“在下卫经,禁卫左营百将。”卫经仰起头自豪的说道。

能才二十出头就当时禁卫军的百将,在汉军中确实十分难得,除了一些成荫父兄的新人外,剩下能选拔上的无一不是武艺高强的英年才俊。

只可惜上官芷水见惯了齐国官场,见过的都是位高权重的人,这区区一个百将他怎么会放在心上,所以只是点了点头,依旧神色如常。

卫经偷偷看了眼上官芷水,却见她面色如常,不由心中微微失望。

这些小表情自然逃不开上官芷水的玲珑心思,她沉吟了一会,挥手说道;“你们都退下吧。”

邱虎急着说道;“可是少夫人,这个人行踪诡异,不像是正经人,我看不如先将他……”

上官芷水脸色沉了下来,不悦道;“这家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邱虎见话都说道这份上了,只好低着头等着带着一众手下离开。

“好了卫百将,现在可以说了。”上官芷水静静的看着卫经,说道。

“我在军中得到消息,汉王将对将陶家赶尽杀绝。”

“什么!”上官芷水“霍”的一下站了,起来瞪大着眼睛失声道。

二百三十八章抱薪救火(下)

上官芷水紧咬着嘴唇,面色有些白,却强自冷静下来听完了卫经的一番话远处的邱虎等人先是见她大声惊呼,随即又见她并没有什么异样,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围上前去

“此事当真?”上官芷水面色虽然平静如水,却仍然掩饰不住声音中微微的颤抖

卫经一躬身,深深拜下,“千真万确,卫某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家父曾教导我做人要知恩图报,小姐曾对卑职一家有过活命之恩,如今就是我报恩之时”

说完卫经又拔剑横颈,惨淡笑道;“话我已经带到,小姐信不信请自便我卫经虽为一介贱民,却也知道忠义之事为报小姐之恩是义,背叛汉王是为不忠;既然忠义难两全,卫经何不一死以成全自己”

说完就要引颈自戮,却听见上官芷水疾呼;“慢着”

听见佳人呼唤,卫经心中不由一动,虽然心中死意已决,手却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忍不住睁开眼睛说道;“我去意已决,小姐请勿再劝,还望您自行保重”

见卫经突然拔剑,邱虎等人吓了一大跳,以为他要对少夫人不利,急忙冲了上来,却被上官芷水伸手挥退

上官芷水冷静的看着卫经说道;“我不是劝你不要自尽,只是心中有几个不惑之处希望你能解答,回答完后你若还想死的话那请自便”

卫经面上不禁露出了失望之色,张了张嘴苦笑道;“小姐想问什么,但说无妨,在下将死之人,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上官芷水点了点头,沉声道;“我想问你,你所谓的忠是何忠?忠于谁?”

卫经一愣,旋即说道;“自然是忠于君上,忠于汉王”

上官芷水娇叱道:“荒谬,你我皆为齐人,世代奉田氏为主,刘邦不过一楚国草莽匹夫,就算是封王了也是汉王,与我齐人何干?再说他尽诛田氏,我等齐人不为先王报仇就已属大逆不道,如今你却还要愚忠于他?枉你也读过圣贤,也算文武全才,却如此不可理喻,岂不可笑”

卫经被上官芷水的一番话说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脸上肌肉不断抽动,犹豫了许久终于弃剑向上官芷水拜倒道;“小姐教训的极是,卫经驽钝,尽不知好歹不辨忠奸,险些被人耻笑我愿意拜在陶氏门下为奴,还望小姐收留”

上官芷水暗暗松了口气,面色稍霁,勉强笑道;“你堂堂七尺男儿,一身的好武艺,如何能拜在我一小妇人膝下,不如你我以朋友想称”

来没等卫经推辞,上官芷水便提声喊道;“福伯”

“在”福伯匆匆赶到,拜下应道

上官芷水伸了伸手,指着卫经说道;“给卫先生腾出一匹马上,我们立刻起身赶往即墨,马车只管抓紧赶路,不必管我”

一队车马在通往寂寞的驰道上快奔驰着,疾行了一会,上官芷水却忽然下令停车休息

原来她冷静下来细细一思考,便现了其中的危险刘邦既然是要布局将陶家一网打尽,自然不会漏掉她,想必早已经布置好人手在她回家的路上守株待兔着,就等着她自投罗网

趁着队伍在树林中休息的空隙,上官芷水却和卫经两人的骑着快马从另外一个方向穿出了树林,而她的侍女则扮成了她躲在马车中不肯露面

邱虎等人虽是陶家家将,平时忠心耿耿,但这些人之所以投靠陶大多都是因为陶家丰厚的俸禄,说到底都是为了钱而来的,并非因为对陶家有多么多么忠心若是生死关头,为了活命没准很快就会把陶家给卖了

所以上官芷水唯一能信得过的只有两个人了,一个是为陶家献身了一辈子的老仆福伯,另一个就是舍命来报信的卫经所以上官芷水让福伯继续带着队伍按照原定的计划赶往即墨,以此来引开刘邦的注意力,她自己则和卫经抄小道快马先回即墨报信

虽是早春,天气却依旧十分寒冷,在原野处迎风策马狂奔,就算身强体壮的男子也受不了,不要说体质纤弱的上官芷水了才没有多久的时间,她就一句冻的嘴唇青白,浑身上下颤抖不止,却仍然咬着牙不肯停下

卫经策马紧随其旁,想要用他的身躯替上官芷水挡住寒风,却现只是杯水车薪他见马背上的上官芷水柔弱的身躯摇摆不停,几欲晕倒,便再也忍不住伸手拦了下来

“小姐,你若在这样下去恐怕身子会受不了的”

上官芷水牙关打颤,半响才缓过气来,结结巴巴的说了句;“没……没事,我能坚……坚持住”

卫经眉头邹起,知道她这是在强行逞能,便说道;“若是小姐不嫌弃卫经出身卑贱的话,不如和在下共乘坐一骑,我们既然是双马交替,度也不会慢上太多的”

上官芷水面色露出了犹豫之色,她也知道卫经说的是实话,她若是再强撑下去,恐怕还没到即墨就已晕倒看来权宜之计只好与他共乘一骑

在卫经的搀扶之下上官芷水翻身上马,坐在他的身后口鼻尖尽是一股成年男子的雄性气味,不由俏脸微红,心如鹿撞上官芷水虽已为人母,但因为丈夫早逝,她几乎对男人的身躯是一片空白,顿时心中大乱

想起了家中危急的事情,上官芷水这才强行压下心思,声音平缓的说道;“卫先生请”

卫经不敢回头,只是小声的回了一声“是”,旋即策马狂奔卫经从戎多年,骑术武艺十分精湛,虽是两人同骑却也驾御的四平八稳

快马奔驰了二个时辰后,便到了即墨

即墨是齐地南部的第一大城,也是齐南的经济中心,所以才被在陶起家的陶朱公看重,迁移来到了此处作为家族立身所在

经过了数百年来的经营,陶家的势力早已经在即墨城盘根错节,就连县令也是陶家的姻亲所以上官芷水料定刘邦如果要对陶家动手,那一定会从外地调来军队,而绝不会动用本地的人手,以免打草惊蛇

卫经所说的也符合上官芷水的猜测,刘邦果然是派陈平亲自带着二千禁卫军赶来即墨动手的在陈平看来,齐国三头最肥的肥羊,邹家因为和刘邦走的太过近,所以这次被刘邦划去了,陶家和龙家变成了当其冲

陶家是赫赫有名的陶朱公之后,又是数百年来天下的富,其家财用堆积如山丝毫不显的夸张按照陈平的估计,光宰掉这头肥羊,就足够齐国几年的财政赋税的征收了,所以他对此事十分热衷和积极

上官芷水因为有陶家的牌令,所以两人进城丝毫不费力气

入城后两人便朝着陶府飞驰过去,快到府门前时,上官芷水却让他卫经提前下马她则带上面纱遮住了容颜,让卫经牵着马和她一起走到了府前见陶府来人相问,卫经便称自己是这一代陶朱公的晚辈,今日特意前来拜见的,又掏出了上官芷水给他的令牌

见有令牌为证,家仆倒是不敢怠慢,连忙报与陶朱公

这一代的陶朱公是第七代陶朱公陶宛,年轻时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主,后来随着年事日高,精力渐渐不支,就将手中之事全部托付给了上官芷水他自己则乐得自在,每日之手逗鸟喂鱼,家中琐事极少过问,但他仍然是族长,就算上官芷水遇到大事也会来轻视他的

所以当他听见有人求见他时,不由愣了愣,握着手中的金牌直直呆这块金牌外人可能不知道,但他却是知道,这是陶家在外调动人员和资金的唯一凭证,一般都是由当代陶朱公掌管的,如今正是在他的儿媳妇上官芷水的手中

“快,请二位进来”陶宛放下令牌,满肚子疑问的说道

没多一会,就远远的看见一男一女走来,当先的那个男人看上去十分面生,自负从未见过面后面那个女子身形看着有点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了

“二位找老夫所为何事?”陶宛轻捋胡须,慢条斯理的说道

上官芷水看左右无人,便揭开了面纱,说道:“父亲,是我”

陶宛吓了一跳,上下打量了一番上官芷水,面露古怪的说道;“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心生警惕的看了一眼卫经,暗藏的意思不言而喻

上官芷水却没有闲心和他解释,便将知道的一切悉数相告陶宛先是满脸惊愕,随即面色慢慢的缓和了下来,待听完了上官芷水话,摇头苦笑道;“起起落落,人生沉浮,先祖陶朱公早已经在祖训中说明了,我们陶家富贵了尽三百年,一直顺风顺水,没想到今日却要在我手中没落”

上官芷水见他面色淡然,丝毫不见焦急之色,不由急声说道;“父亲大人,如今正是我们陶家危急存亡的时候,您老一定要想出办法让我们躲过此劫”

陶宛苦笑了笑,反而反问道;“怎么想?刘邦他是齐国之主,只要他一日为王,我们就只能是他的臣民他手中大军在握,而我们不过是一介商贾,就算富可敌国又能如何?他只需要一道手令,大军就可以让我们陶家三百年的基业灰飞烟灭的这就是王权的威势,岂是我们这等富商能够比的”

上官芷水面色惨白,颤声道;“那难道我们就要束手待毙,除了等死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陶宛却摇头,面色倨傲道;“那当然不是,刘邦他是大王,他要将我们抄家灭族我们没办法对抗,可陶家在齐国经营三百多年,又岂是他这个山野村夫就能轻易连根拔起的狡兔尚有三窟,我陶家处身立世又岂会没有退路呢”

“我房中有地道可以直通城外,你带着我的孙子从那逃出去,只要陶家的后人还在,陶朱公一脉就绝不会没落我们陶家在各地的商铺店面刘邦不可能一一动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这就派亲信通知各地的心腹死忠”

陶宛一张老脸上满是激动,仿佛消逝很久的激情再次重回到了他的身上,他不停的召来心腹下达了一道道井然有序的命令

看见上官芷水抱着幼子匆匆忙忙的回来的时候,陶完面带微笑的摸了摸他的头,抬头对上官芷水说道;“你快走,再晚的话汉军就会有所察觉的了”

上官芷水一惊,道;“父亲,你不跟我们走吗?”

陶宛缓缓摇头;“我不走了,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就算逃出去也不过残喘延续的多活几年而已还不如在我陶家三百年的基业上轰轰烈烈死去,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再说我不在你不在必然会印象”

伸手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厚厚的布帛,递给了上官芷水,郑重的说道;“这是我们陶家三百年来经商的心得,以及各地陶家势力的名单,你若有机会一定要投靠秦国,让他们为我们报仇嘿嘿,刘邦这个小人以为凭着霹雳手段就能摧毁我们陶家,要知道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钱财,而是经验,数百年来积累和记载的经验和人脉想当年先祖陶朱公七散其财,很快又能再次成为富,这就是我们陶家的祖训”

二百四十一章齐地(一)

刘邦从来不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他重来没有否认,所以但凡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赞扬他的仁义,他听到后大多都是一笑而过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吝用任何手段,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只是为了一步步往上爬,爬到那至尊无比的位子,位于万万人之上

年轻的时候他曾经见过始皇帝出巡的车架,那“旌旗闭空、铁骑如流”的浩大气势让他这么一个乡巴佬目瞪口呆若是常人,看完了也就看完了,只不过是饭后茶余多了一个可以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已,但刘邦却不是常人他在心中暗暗誓,总有一天他也要坐上那个位子,像嬴政那样的风光无比

如果没有始皇帝三十六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刘邦他心中深藏的这个愿望无疑是一场痴梦而已但上天却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站在了历史的舞台前列,他就绝不会错过

他比不上项羽,项羽生来就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叔父项梁是吴地的大豪,起事之前就威名远扬,有着一大批的死忠最随者;他也比不上赵歇和田横魏豹这些人,生来就是王孙,虽然没落了却仍然一呼百应;他甚至连一穷二白起家的韩信都比不上,他不会武功,不晓兵法,到了四十八岁的时候仍然是碌碌无为,只是在沛县屈居亭长一职,连小吏都算不上

可刘邦却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善于笼络人心他出身草芥,年近五十却仍然一事无成,却能让同样出身卑微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誓死相随,能让有安邦定国之才的萧何不离不弃,不得不说,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所在他不擅长用兵,也不擅长治国,他擅长的是驾驭手下的人才

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强的心,认定了目标后就百折不饶自沛县起兵之时,刘邦初战就败于秦国无名小将雍齿之手,为天下诸侯所耻笑投靠响亮后转战偷袭关中,路上接连碰壁,数战皆败,却最终顽强的攻入了关中灞上一战,刘邦在韩信的偷袭下几乎全军覆没,随后又被入关的项羽所猜忌,几乎身死楚营

项羽大封诸侯,刘邦为汉王,分了块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汉中,却被韩信所败,夺了基业,仓皇逃往中原可他却趁着楚军正在和反楚联军鏖战之时偷袭得手,不但席卷了中原而且一跃成为了诸侯的领袖,其后是会盟六国诸侯,聚兵五十六万共同讨伐项羽,这时刘邦也达到他王图霸业的巅峰

谁曾料到战况却急转直下,在项羽大胆的进攻之下,反楚联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刘邦也在一日之间失去了所有的风光,重回到了岌岌可危的形势之下,在项羽声势骇人的进攻中困守孤城,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是如此,刘邦仍然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不但没有被项羽所灭,反而逃入了齐国,占据了田氏江山,再次成为一方雄主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秦战争中,除了早期的陈胜、吴广、武臣等人外,天下已沦为了六国遗贵们相互角逐的战场,而真正出身于草根阶层的诸侯也只有刘邦一人而已从这点上看,刘邦无疑是个英雄,陈胜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由他亲身力行来实践了

现如今,刘邦再次惨败于韩信之手,龟缩入齐地自保韩信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而是大军一路南下压境,成咄咄逼人之势此时汉军虽然坐拥三十万大军,而对岸的秦军才不到他们的一半,周勃非但主动出击,反而加紧河防,生怕秦军偷渡

刘邦自起兵以来,每战遇见韩信便败于其手,无一例外,长久以往,汉军上下无论是将军还是普通军卒,都弥漫着一股浓烈“恐韩风”所以周勃只是加紧防御,打死也不敢主动寻战,幸赖有大河天险庇佑,秦军一时倒也难以渡河,只得隔岸相望

战事尚未燃起,齐地内部却已经出了乱像

原来刘邦为了解决数目惊人的扩军粮饷费用,听取了陈平的建议,将主意打在了齐国富商大族身上了陈平的意见曾遭到过萧何的激烈反对,在他看来此法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无异于失信于天下,自绝于齐人刘邦若真的大开杀戒,那失去的不仅仅将是这些富商们的支持,而是所以齐人的信任,无异于饮鸩止渴

但这个时候刘邦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就像一个输红眼了赌博,拼命的将自己手中所有的筹码压上,只为了一盘翻本,彻底的击败秦军,夺回他失去的信心

这次不同于任何一次,刘邦不能输,也输不起如今河北已经归秦,南边的项羽又是自己的死敌,天下虽大,却已经没有他刘邦的容身之处了齐国已经是他刘邦最后可以寄生之处了,所以他决不能输,输了就是一无所有,万劫不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