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韩信-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宦官见田横面露不耐,便不敢再多说了,连忙退了下去。

(人、)田横又喝了一会闷酒,到底还是觉得太过无聊,便召集了数十名亲信,想要出城打猎散心。刚刚上马,却看见远处宫门飞驰来一红旗令骑。

(书、)能在王宫内飞奔不下马的,自然只有前线的信使。

(屋、)田横心中“咯噔”一声,心想难道前线出事了,连忙迎了上去。

那信使见齐王就在身前,急忙勒缰停马下来,利索的翻身下马跪了下来献上军报。田横迫不及待的接过了打开,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一名亲信面露不解的问道;“大王,何事如此开心,可是前线我军大胜?”

田横笑容满面,“比这个消息可好上许多了,我的结义大哥刘邦来了。素来听闻大哥他颇有长者之风,为人仁义守信,手下更是人才济济。我们齐国要兵有兵,要钱有钱,就是没人才。有了大哥他相助,想来项羽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

严格意义上来讲,刘邦确实算得上田横的大哥。

当初诸侯歃血为盟,相约反楚时,便按照古制结为了异姓兄弟。刘邦当时势大,又是始作俑者,再加上年纪也是最大的人,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众诸侯的结义大哥。只是这种歃血结拜从春秋齐桓公时期会盟诸侯就流传了下来,只不过是一种政治需求而已,谁也没把这当一回事。田横到是实在人,对刘邦委实又有些佩服,所以便也当起真来了。

刘邦自荥阳逃出后,一路仓皇东逃。因为担心项羽的铁骑追上,刘邦便令一名体形相似的人打着他的旗号带着一半的人马往北逃窜,又分出了数股军力作为疑兵。项羽果然上当,铁骑狂奔一日拦下了假刘邦所率的这股汉军,轻易的将汉军击溃。杀死了假刘邦后项羽才发现中计。急忙回师改道追击,刘邦却已经趁着项羽来回的时间逃之夭夭了,一口气跑到了齐国境内。

田横听闻刘邦来投,顿时大喜过望,急忙亲率大军相应,在林丘击败了项羽的先头部队。项羽尚未还没做好和齐军决战的准备,又见齐军军势严整并没有可趁之机,便停止了追击转而退兵回彭城。

回到彭城休整的项羽却和范增起了争持,两人在楚军之后的战略方针起了极大的冲突。范增坚持齐国距彭城太近,是心腹之患,必须先集中全力灭了齐国,然后再北上图谋赵魏之地,否则很可能会被齐国抄了后路。

而项羽却不以为然,他之前在齐国耗费精力却久久不下,早已经对齐人据城坚守的战术头疼不已。而河北之地则不一样,那里是大片的平原,十分利用大军的展开和项羽引以为傲的骑兵战术。

项羽和范增在殿中吵得不可开交,让虞子期等人十分为难,也不知道到底该支持谁。项羽原本就对范增有些意见,这次又是坚持自己是对的,便更加听不进去范增的话了。见范增仍然固执己见,心中怒气上涌,一甩衣袖便要离开,谁料到范增却上前死死的拉住他的衣袖不让他走,非要他慎重考虑一下。

这下彻底激怒了项羽,当场就叫人拉开了范增,铁青着脸走出了议事殿,第二日便离开了彭城,与虞子期一起重新回到了前线。

项羽回到前线后,也不顾士卒的疲惫,强行率二十万大军北渡大河,在沙丘大败赵军,北上以一部围困邯郸,其他则分为数股攻略赵地和魏地。齐地则继续交给了钟离味,让他严防齐国,让彭城不受到齐军的威胁。

……

若论天下诸侯的脾气秉性,田横绝对是个异数。用刘邦的话说,那就是这个齐王身上太多的草莽之气,根本不像贵族世家出生的公子。

他不拘小节,为人豪爽仗义,极重信义。如果他是个豪门侠客的话,那一定非常成功;若是纵横沙场将军的话,也能勉强算得上名将;可是他确实一方诸侯,堂堂齐国之主,这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初见刘邦,田横大笑着热情的迎了上去,抓住刘邦的手腕大声说道;“大哥别来无恙呀,一晃三年就过去了,小弟实在想念至极。”

当初刘邦随项梁攻入齐地赶走章邯的时候,曾经跟田横有过一面之缘。不过那时候刘邦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头目,田横肯定不会放在心上,虽然是见过,不过肯定连刘邦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分不清楚,他这么说不过是想拉近和刘邦的而已。

既然田横这么热情,刘邦自然也会做足了戏份。论起演戏,十个田横也不是刘邦的对手。他加倍热情的握住田横的手一顿唏嘘感慨,先从当年的旧情说道今日之事,说道田横的兄长田荣被杀,刘邦还挤出了几滴眼泪,悲伤不已;说道项羽则是咬牙切齿,发誓和他不共戴天之仇。

这些自然大大加大了田横心中对刘邦的好感,觉得他着实是个性情中人,为此便愈发的敬重起了刘邦。

两人寒暄过后,田横又笑着问道;“不知大哥今后有啥打算。”

刘邦神情低落,长叹了口道;“不瞒贤弟你,此次败于项羽,我早已经心灰意冷了,若是可以的话我都就此想退隐山林。只是当年怀王陛下于我有大恩,他却惨死于项羽之手,我刘邦就算拼了最后一口气也一定要和项羽决一死战。

说完刘邦忽然翻身朝田横拜下,“只可惜刘邦才能低浅,不敌项羽。如今诸侯都是朝夕不保,唯有大王你尚有和项羽一战的实力,我刘邦愿意以臣子的身份侍奉大王您。我手下的兵马虽然损失殆尽,也还有二三万人,刘邦愿意将这些人全部归入齐军中,我这里尚有几个不错的将领和文臣,大王你要是不嫌弃的话也可能一并拿走。”

见刘邦如此挚诚之话,田横忍不住老脸一红。其实他心中原本也是这种打算,想将刘邦的部下和军队全部吞下来收为己用,可被刘邦这么大义凛然一说反而显得自己小人了。看着刘邦满脸真诚的悲容,田横忽的头脑一热,心中顿时豪气上升,扶起刘邦佯怒道;“大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田横是什么人,岂会做落井下石之事。且不说你是我结义大哥,就算你是个普通的诸侯前来相投,我田横也不会做这种龌龊之事。”

“你我本就是异姓兄弟,我对大哥你的人品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今日你为了替义帝报仇,这才落得如此潦落的下场。我田横既然是盟友,自然是共进退,同生死,今生永不负大哥你。今后刚刚的那种话不要再说了,再说弟弟我就要翻脸不认人了。”

刘邦连声推辞,田横却坚持不肯,刘邦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今后与田横以兄弟相称,而不是以君臣的名义。

田横果然言行一致,并未亏待刘邦,他在临淄单独为刘邦选了一处豪宅,规格气魄都是按照王宫来。他手下的数万残军则被安置在临淄不远处的一个大城中,粮草攻击以及军械休整一应俱全,没有半点怠慢。

樊哙和周勃被田横拜为齐国大将,分别统帅一军在薛郡和钟离味对峙,萧何和曹参则进入齐国官府任职。

萧何和曹参是什么人才?那是安邦定国的宰辅之才,区区一个齐地自然不在话下。没到几日,齐国朝廷推挤如山的公文案例就被二人疏导清理一空,凡事都是办的井井有条丝毫没有纰漏。

齐国原来的相国是田横的亲戚,本来就只是略同墨水,对相国一职想来都是力不从心,从来都是打马虎眼。如今平白多了两名如此能干的官吏,他如何能不喜出望外,便将相国的诸多工作全部扔给了萧何二人,自己落得个逍遥自在。

樊哙和周勃确实也是个难得的将才,只是之前对阵的都是韩信和项羽这种超级变态的存在,今日才得以大展身手,在薛郡相互配合此起彼伏发动了几场战事,从楚军手中夺下了五座城池。一时齐地人心振奋,田横也大为开心,重重赏了二人,并将前线之时全部委托二人。

刘邦一系在军中如此锋芒毕露,自然会得罪了许多原来的齐国老人、他们相互结伴,不停的日夜劝服田横要小心刘邦,不要被他夺了齐国的基业。

原本田横对此只是不屑一顾,反而将这些人乱棒打出。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说的人越来越多了,田横也忍不住心中升起了怀疑,便让一名平常和刘邦走得很近的心腹去试问下他的心意。

这名心腹假意和刘邦是结成心腹好友,然后趁机劝说刘邦对田横取而代之。谁料到刘邦听完这话勃然大怒,立即掀翻了桌子,拔剑和那人断交。最终大声吼道;“齐王待我甚厚,你却让我做个不仁不义、为天下人唾弃的虚伪之徒,你觉得我刘邦会谋反自己的兄弟吗?”

那人一时无语,只好离开了刘邦的府邸。

刘邦随后越想越不对劲,便急忙前去齐王宫殿请辞,无论田横如何相劝他都是执意不肯,坚持要退隐,不在过问军政之时。

田横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下来。心中确实愧疚不已,愈发的重用起了刘邦推荐的那些人,对刘邦的生活起居也是尽心尽力,规格用具丝毫不低于自己。

一百九十六章雀占鸠巢(中)

在萧何等人的帮助之下,齐国上下果然气象一新。原本跟着刘邦流离颠沛时,萧何的才华用上的不过十之一二,更多时候都是被当为粮草官来用的。

可齐国却不一样,虽然也饱受战乱之苦,可底子内蕴却丰厚无比,财富和人口都远远胜于其他六国,这便也成为了萧何大展拳脚的地方。

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萧何就在曹参的配合下将齐国上下政务全部梳理了一遍,不但节省了齐国一半的开支,还大大增加了国库的税收,改变了之前混乱不堪的各项制度。田横看到如此成果顿时眉开眼笑,连连赞赏萧何的大才,将他升为右相国,将朝堂议政之事尽数托付于他,自己落个清闲。

刘邦则果然如他承诺的一样,不再过问任何事物。每日只是在府内浅盏小酌,躬耕力行,悠然一副山野田翁的样子。刘邦在乱世群雄中向来独树一帜,以仁义之主自居,而齐地正是儒家孔孟之道的大本营。儒生多崇文治,对法家的那套是恨之入骨,所以刘邦在齐国自然是大受欢迎。

一时间刘邦府前车水马龙,仰慕汉王高义特来拜访的士民大族不绝如缕,一月内竟踩坏了汉王府的三条门槛。面对这些拜访者刘邦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热情相迎,若遇见对脾气的人则是一阵侃侃而谈,一时间齐国境内都齐齐夸赞刘邦的长者之风。

而刘邦对待萧何等旧臣的态度则完全不一样,萧何曾三次前去汉王府拜访,刘邦都是避而不见。樊哙派人送了一马车的礼品给刘邦,他却让马夫将马车直接开往王宫送给田横祝寿之用。

刘邦这种姿态摆明了是要和过去这些旧臣们撇开关系,安心做他的富家翁。这种恭谦的态度也赢得了齐国朝野上下的一片赞赏,就连之前一直对他心怀警惕的旧臣们也开始闭口不谈了。田横更是对刘邦放心无比,不但经常亲自前往汉王府找他喝酒说话,还吩咐臣下“凡汉王之令,皆等同于寡人之意。”

二月十八,河北传来了让整个齐国不安的消息,项羽在赵地连连大破赵军和魏军。魏豹龟缩回了魏地,被项羽杀的吓破了胆,不敢再主动和楚军决战。项羽则集中兵力猛攻赵国,想要先吃掉赵国后再回师解决魏国。

赵军主力拒守邯郸等数城,以游骑在外和楚军拉锯交战。赵地兵精将勇,项羽一时倒也攻不下邯郸,只好缓缓图之。

河北战况愈演愈烈,临淄的田横再也沉不住气了。

如今天下三分,一为强楚,二为西秦,三就是他们这些诸侯组成的反楚联盟了。秦国地处西陲,这一年来都只是闭关自守,不理关东事物,现在又听说他们正在倾尽国力和匈奴大战之中,想来不足为虑。

而楚国自彭城之战后,便占尽了上风,相比较而言反楚联盟则是连连失利,连中原都丢了,昔日声势显赫的七国反楚联盟,今日只剩下三家了,要是赵歇和魏豹再完蛋,那齐国的下场可想而知了。

无论是出于结盟之义,还是出于自保之需,齐国都必须出兵参加到这场战争中去了。于是田横便紧急朝会,商讨援助河北之事。

齐国的朝堂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田横手下的大臣和将领们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对田横的忠心耿耿。所以朝堂上田横一将自己准备出兵河北的打算说出,地下便是一片赞成声,但却无一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田横看了一眼排在左侧第二的萧何,见他正那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些日子来田横对萧何器重异常,他的才华让齐国上下赞叹不已,更难得的是萧何一直中规中矩,没有任何逾越之处,所以田横很想听听他的意见。

“右相,我见你一直锁着眉头,似乎有什么担忧,不妨说来听听。”

萧何微微欠身行礼,面色平静的说道;“臣想问陛下这次打算带多少人马去河北。”

田横略一思索,便答道;“我心中是打算十五万吧,我们南边还要防御钟离味,所以不能倾力北上。”

萧何点了点头,“我军若有十五万,赵国虽然数败,但主力犹存,想来也能有个二十来万,再加上魏国的,这么一来我方不下四十万了。而项羽北上的军队虽然来势汹汹,可也不过二十万而已,我们只需小心应对,不给项羽可趁之机,那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田横拍手哈哈一笑,“右相所说甚合我的心意,原本就该如此。魏豹那些胆小之辈一听到项羽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这种人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那项羽也不过是一个头两只手,无非就是力气比别人大些而已,空有一身蛮力的家伙,又岂会是我田横的对手,我早晚要取他的狗头祭拜我兄长。”

萧何又说道;“话虽如此,不过楚军毕竟虽项羽久战沙场,虽然人数较小可也不能小觑。项羽每逢战事必然亲身营地,靠着过人的武艺总是能大振军心。所以我们虽然不需要害怕他,可也要小心应付,千万不能轻敌大意。”

“臣有一计,定能将项羽逼入绝路。”

田横大喜,急忙上前拉住萧何的手催道;“快说快说,说来给寡人听听。”

萧何被田横握住双手略显尴尬,微微退后站好了身子才说道;“臣的办法很简单,我想楚军劳师远征,后方供应粮草定然很艰难,赵地又是新占之地,肯定不足以维持二十万大军的补给。如果我们能出兵截断他们和后方的联系,这样一来楚军定然会粮尽自乱。”

田横连连点头,“这主意不错,甚好,甚好。”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邹眉道;“可万一赵国挨不到楚军粮尽就先被项羽灭了呢,那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

萧何一躬身,说道:“大王所说甚是,是臣疏忽了,我看不如这样,我齐军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渡河,从正面攻击楚军,为赵军减小压力;另一路则沿着大河南岸直扑大梁,只要攻下了大梁,项羽的大军通往中原的咽喉就被掐断了。”

田横问问一沉吟,点头道;“这主意到不错,我看可以,北上的一路我可以亲自领兵,只是去功袭大梁的那路由何人领兵为好?”

田横环视殿下,众臣见田横目光往来,纷纷低下头不敢相视。田横心中却不免失望,他对自己手下的这些货色的能力还是心知肚明,打打顺风仗还可以,若是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仗也出了问题,那就追悔莫及了。想到这里田横不由叹气道:“本来樊将军和周将军倒是可以担此大任,只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远在薛郡,一来一返恐怕都要耽搁不少时间了。”

田横叹气声刚刚落下,却闻殿下传来哈哈嘲笑之声,田横怒目瞪向那人,“徐大夫,你这是何意。”

徐陵大步踏出队列,昂首道;“回大王,臣是刚刚听见陛下感慨齐国无人,所以才忍不住发笑,还望陛下原谅。”

田横大怒,瞪向他的目光中泛着凶光,“徐陵,你倒是说出个合理的原因来,若是合乎道理,寡人会重赏你。若是没个道理,寡人会让你好看。”

徐陵已然不惧,反而笑道;“陛下,你说齐国无人可将兵,臣窃以为不妥。臣知一人,他身经百战,曾统兵无数,就算和项羽对阵也是胜败各半,并未落下风。更难得的是此人德高望重,深得士兵和子民的拥护,若是他挂帅,徐某愿意人头担保绝不会输。”

田横现实面露喜色,旋即又想到了什么,不由泄气道;“你说的可是汉王吗?寡人自然知道汉王的本事,也曾劝过他重振旗鼓助我大齐击败项羽。只可惜汉王他沉心于田地躬耕之乐,寡人数次请他出山他都是一口回绝,今日想来也定然如此。”

徐陵不以为然的说道;“大王你有所不知,汉王这是在主动避嫌。要知道他身为诸侯王,和大王你本事平起平坐之人,甚至曾是反楚盟主地位还在大王你之上。可他现在却失去了根基之地,颠沛流离的到了我们齐国来投奔大王你,曾经的部下又成为了大王你的臣子。他若是不主动退让避嫌,恐怕会引来流言蜚语,大王你早晚会对他生起忌惮之心。”

田横闻言愣住许久,面带惭愧的说道;“原来大哥是如此心思,我还真以为他是醉心于田园之间,看来确实是我疏忽了。”

抬头又问向萧何,“右相,你跟随大哥多年,想必很了解他的心思,你可知道大哥他倒地是真心隐退还是迫于避嫌才主动退让的。”

萧何摇了摇头道;“臣也不猜不到汉王心思。我只是知道我和曹大夫上任之时,汉王曾经特意叮嘱过我们,让我们安心为齐国效命,不要再视他为主,之后也尽量少和他来往,以免让大王你心生不悦。”

田横浑身一震,瞪大眼睛咬牙道;“大哥竟然如此小看我,难道我田横在他眼中如此不堪,就没有这么点容人之量吗?”

徐陵长叹回道;“汉王高义,这也是为了避免大王你左右为难呀,要知道人言可畏。”

田横沉吟了半响,忽的急声道;“来人,派人请汉王来殿中……”

还没等侍卫退下,田横又忽然喊道:“慢着。”

“寡人还是亲自去汉王府请他为好,众位爱卿随我一同前去吧。”

一众人到达汉王府时,刘邦正在府中小憩。听闻田横来了,便迎出门来,远远看见田横笑道;“贤弟今天怎么得空,怎么也不事先通传一声。”

待看见田横身后一大群的大臣将军,顿时一愣,目光迅速扫过田横身后的萧何。见他微微点头,心中顿时大喜,面色却不漏声色的讶道;“怎么大伙今天都来了,这倒是稀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