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之祸害-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一丈半,一丈就行!”

    桂公公说道。

    “对,对,不能比南京的大了,多亏桂公公提醒。”

    阮福淍说道。

    说着话他又把一张同样的支票悄悄塞到桂公公手中,然后朝顺化宫监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地对桂公公说道:“桂公公,安南王有个女儿,年方十六,模样那是真如仙女下凡般,这一次也送入了行宫中以备伺候皇上,您看这晚上能否安排一下,毕竟这也是安南王对皇上的一片忠心,万一能得着皇上雨露恩泽,安南王将铭感公公大恩。”

    “这个倒是举手之劳,不过圣上的眼光可不是咱们这些凡俗之人能比的,要是小郡主不能得圣上垂青,我也就没什么办法了,所以这事情也不能说是定了。”

    桂公公笑着说道。

    “那是,那是,这个都得看本王那孩子的福分。”

    阮福淍忙说道。

    桂公公刚准备走呢,后面琅勃拉邦国王就匆忙追过来,然后也堆着笑脸把一张支票塞到他的手里,同样旁边顺化宫监紧接着也给做解释,好吧,这位国王陛下的一个孙女也送到了顺化行宫中,他也知道自己那地方太偏远估计杨皇帝这辈子不会去的,这样也就只好借阮福淍的地盘来表现自己孝心了。

    桂公公自然来者不拒,该收的礼毫不客气。

    “这就是阮福淍的女儿?”

    俩小时后,杨看着手中的照片说道。

    现在大明翻牌子的规矩也变成直接翻照片了,而且还是找林倩买数码相机拍的,看着照片上一身长裙明眸皓齿的小高中生,再想想阮福淍那模样,杨皇帝有点难以置信地说道。

    “陛下,还有更离谱的呢,您看琅勃拉邦王的孙女。”

    桂公公很开心地把另一张照片递给他。

    “这就是那黑猴子的孙女?”

    杨丰无语地看着手中照片上,另一个肌肤如雪浅笑嫣然的小说道。

    当然,这种事情大家都明白的,至于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女儿孙女并不,的是他们的孝心,既然这样,那就不要辜负他们的一番拳拳之心了。

    “今晚就她俩侍寝吧!”

    皇帝陛下放下照片说道。

    而他喜欢行宫门前立一个大日月徽的事情,也迅速传开,还没等他离开顺化呢,曼谷,文莱,金边等等各属国都城的行宫门前,也都纷纷以最度立起了日月徽。可怜的万象国王,只好又把湄公河上的航运专营权卖给一家大明航运公司,然后换来资金也同样给万象行宫门前立了一个。要知道这东西可全都是黄金白银,虽然镀金镀银也能达到效果,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跑去告自己拿赝品糊弄皇上,所以哪怕薄点,也得必须用纯金纯银制造,要知道这些属国里,觊觎国王位置的可都大有人在。

    至于造价问题……

    让杨皇帝看到咱们的忠心和孝心,就咬咬牙坚持一下吧!

    这是做臣子的本分!(。),、、,!

第四零三章 现世神() 
就这样,在南洋各属国一片鸡飞狗跳中,杨皇帝的舰队慢悠悠一站站驶向孟加拉。

    他在顺化住了五天,然后南下到达西贡,真腊国王早率领着自己的大臣们等候在这里,另外还有陈上川和莫玖这两个世袭的爵臣,虽然他们都已经上表辞去各自担任的经略使,但他们两家的下一代仍旧被任命为占城省的地方高官,尤其是是陈上川的儿子,也是莫玖的女婿陈大定,这时候是占城巡抚,而莫玖的儿子莫天赐则是驻真腊总理大臣。

    这两家至少三代人的富贵荣华是稳稳的了,也算对他们孤忠一片的奖励。

    当然,在西贡杨皇帝也免不了收几个小什么的,这都可以说是惯例了,谁都知道圣上就这点小爱好,像什么真腊,占城,还有当地华人这个都收几个,实际上无论真腊国王还是陈上川和莫玖这些人也都早给他准备好了。虽然那些真腊占城离这两个字其实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颜色黑了点,但毕竟也是这些臣子们一番孝心,杨皇帝自然也就不好拒绝了,总之他这一趟是走一路收一路的,他那艘皇家游艇五千吨排水量呢,乎多装几个。

    甚至昌国造船厂里,还有一艘按照大明标准,高达三万吨排水量的巨型游轮在建造中,一旦建成将作为大明工业实力的颠峰标志……

    实际上就是杨丰版大东方。

    这艘欧洲标准近两万吨排水量,拥有六根纵帆桅杆,两具明轮和一具螺旋桨,总共三套推进系统的巨轮,主要是以后皇帝陛下去欧洲收准备的,那艘船如果装满的话,可以最多容纳上万人。甚至就连专用的船员都在培训当中,这要是建成了,哪天有兴趣杨皇帝就可以乘坐这艘除了自己,不会再有一个男人的巨轮,出海去乘风破浪了,话说想想他就感觉到无比的荒yin无度。

    但现在他也就只好用一艘只有六分之一排水量的小船凑合了。

    离开西贡后,紧接着他跨海远征到了文莱。

    文莱国王庆祝自己通过改邪归正,摒弃ie教的方式,被纳入了大明藩王行列,特意在自己都城耗费巨资,为皇帝陛下修建了行宫和皇城,最的是,还有整个南洋地区最大的圣祠,也就是供奉杨皇帝的神庙。而且还建造了据说世界上最大的杨皇帝塑像,光黄金用了六万斤,各种玉石珠宝无数,反正他有油田的分成,哪怕以大明帝国石油的黑心,也不好一点不分给他,毕竟这时候帝国石油每年从他的领地上抽出的石油价值都超过五千万了。

    而按照当初合同,虽然帝国石油在文莱免税,但却必须拿出十分之一利润给他的。

    这也是文莱国王迫不及待改变信仰的原因,他要是不改变信仰,那明军接着就该找借口灭掉文莱了,但他改变信仰,成为大明的藩王,那么这每年数百万龙元的收入就稳了,和这个相比信仰什么的不值一提。

    他的忠诚也得到了回报。

    “这,这,太让你破费了!”

    杨丰看着面前金碧辉煌的圣祠,尤其是那尊高达七丈,据说全部用铜浇筑,而且通体贴满金箔的自己塑像说道。

    看着这尊左手背后面,右手向上抬起,目光凝视前方的二十多米高巨人,他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感觉好像在哪儿看见过,尤其是太阳下一片金灿灿的,还有身后那垂落的斗篷,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感觉如果换上大衣的话会更协调。

    “这都是微臣的一点心意。”

    文莱国王躬着腰,满脸堆笑地说道。

    在他身后是不计其数跪拜在地的臣民。

    “传旨,文莱国王忠心可鉴,赐亲王仪仗,赏九章衮衣九旒冕!”

    杨皇帝说道。

    “臣谢主隆恩!”

    文莱国王激动地趴下叩拜。

    大明这方面制度基本上延续之前,只不过重新修订藩属国国王爵位明确为郡王,之前很多其实没有爵位,就是个土著酋长级别,但现在都明确了爵位。

    而郡王是五章衮衣七旒冕,九章衮衣和九旒冕是亲王级别的,而皇室之外是不能封亲王的,实际上因为杨皇帝没有亲属,再加上他最大的儿子也才不过七岁还没封爵,所以大明目前也没有亲王。唯一例外的是高丽王李焞,他是可以穿亲王衮冕的,虽然他仍旧是郡王的爵位,但享受亲王待遇,这还是当年建文帝赐给他的特例,而杨皇帝为表示对前代大明皇帝的尊重,也把这一点延续下来,毕竟高丽也是第一个回归大明怀抱的藩属。

    而现在,文莱国王也获得了这项荣耀。

    “这是你忠心应得的。”

    杨丰拍着他肩膀说道。

    好吧,他就是要以此来鼓励这些藩属国搞这个他们在互相攀比中大搞他的个ren崇拜,同时不断把财富耗费在这些东西上。

    他对属国的原则其实很简单。

    扶持上层。

    给国王,给王国大臣稳定的权力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剥削自己国民直接敲骨吸髓,只要他们对大明恭顺,可以说对自己老百姓想怎么压榨都可以,就是抓自己老百姓卖给大明奴隶贩子都行。

    然后再以各种方式,比如搞大工程,比如奢侈品,比如朝贡,比如让他们购买大明国债,总之种种方式再把他们压榨的老百姓血汗钱吸到大明的国家建设中。而就在同时那些拥有特权的大明商人,通过这些特权,尤其是免税权和治外法权垄断这些属国工商业,这一点没什么难度,原本历史上后期南洋华人本来已经做到了,但只是被***摧毁了而已,而现在有着大明的后盾他们做起来会更简单。

    同时不断人为制造饥荒之类灾祸让这些属国人口减少。

    这同样没什么难度。

    他有很多教科书可以借鉴,比如说英国人,十八世纪一场英国人为制造的孟加拉大饥荒,就轻松干掉了一千万人,孟加拉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一的人口,同样十九世纪也是英国人为的一场爱尔兰大饥荒,也让爱尔兰在五年时间里人口锐减四分之一,英国人能做到的,他同样也可以做到。

    甚至他还可以用更狠的。

    诸如散播点小瘟疫。

    总之想干这个,他有的是办法。

    而这样的结果,就会把这些属国变成类似欧洲殖民者后期的南洋诸国,封建君主依然在世世代代延续,并且在他们的王宫被当猪养,财富阶层全部变成华人,他们掌控这些国家工商业,他们都是大地主,大资本家,他们是上等人,他们居住在美丽的花园洋房里享受佣人服侍下的美好生活,至于这些国家的最底层就是那些土人,而他们过什么日子就没人关心了,在最污浊的贫民窟里一代代腐烂吧!

    而原本历史上,会有一场***来改变这一切,但现在……

    现在杨皇帝其实也想不了那么遥远,反正他只负责构筑起这座帝国的大厦,并且尽可能地让它牢固一些,但真就有后世子孙不肖这一切轰然崩塌,那个他也就没有办法了,他也不可能再从坟墓里爬出来。

    带着一份对未来的怅惘,皇帝陛下离开了文莱,他的下一站是暹罗,当然,这时候的暹罗都城还不是曼谷,而是北边的大城。

    不过曼谷也同样发展起来。

    作为明军基地发展起来。

    和南洋其他各国不同,暹罗这个国家身上华人烙印极深,实际上这个国家人口里面有很大的是华人,原本历史上缅甸攻陷大城时候,十几万华人为保卫暹罗而战,甚至到暹罗灭国后,还是华人领导着重新复国,当然以后他们肯定不会有郑信了,但这时候的暹罗国王也已经把华人任命为他的昭披耶,而指挥暹罗军队的同样是一名大明陆军的退役上校。

    这个结果令杨皇帝非常欣慰。

    在曼谷皇城的行宫里,召见勉励了一下暹罗国王,顺便又品尝了一下暹罗小姑娘之后,皇帝陛下启程前行,下一站是镇南府,也就是新加坡,这时候的镇南府已经初具规模,包括大明镇南省的各级机构也已经在这座城市运行。

    当然,最的是……

    “朕就喜欢这个!”

    龙牙门北侧一座小岛上,杨皇帝抚摸着身旁的大炮说道。

    这门大炮太大了。

    前细后粗的炮管黑沉沉,如一头沉默巨龙般,从钢筋混凝土的暗堡中探出头去,俯瞰着龙牙门的辽阔海面,炮口内径粗得甚至都能钻进一个成年人的脑袋,在炮身后面,那些炮手正在用吊臂吊起一枚差不多有水桶粗的炮弹,小心的放到供弹槽上,然后迅速推入炮膛,紧接着开始放入一个个药包。

    好吧,这是大明新一代岸防炮。

    七寸炮。

    也就是二百二十四毫米。

    炮弹重量三百斤,最大射程二十里,实际上这样一门大炮,就可以覆盖整个龙牙门航道。

    “开炮!”

    用望远镜看着对面巴淡岛附近一座小岛上,那面代表着靶标的旗帜,杨皇帝兴致勃勃地说道。(。)++,、、,

第四零四章 大明男人的天堂() 
,。

    “臣叩见陛下!”

    镇南城的行宫内,南洋经略使陈泰和镇南巡抚韩光,带着各自属下的主要将领和官员叩拜在地喊道。

    “都起来吧,这些年你们也都辛苦了。”

    杨丰淡淡的说道。

    “谢陛下!”

    陈泰几个赶紧谢恩爬起来。

    杨皇帝其实在自己人面前没什么架子的,也就是对属国那些君主们比较喜欢摆个排场,但朝廷之上其实很随便的,有时候在一些学术性的问题上,甚至都不介意手下有不同意见,比如老邵就经常和他因为科学问题发生比较激烈的讨论,陈泰这些人都是从起兵就跟着他的,当然也都很清楚这些,起来后就各自站在一旁伺候着,皇帝陛下的询问。

    话说他们这些年也的确劳苦功高。

    尤其是陈泰和他部下这帮将领们,相比起北方各军,他们这边格外地辛苦,北方各军作战规模大归大,但却都是正规大兵团作战,而他们的敌人实际上是几乎无穷无尽的游击队,恐怖xi击这一类东西,尤其是还有热带环境里的各种疾病,雨林区里的毒蛇虫子,甚至沼泽瘴气。北方各军打完仗基本就没事了,而他们实际上没有打完这一说法,他们的每天睁开眼都是战斗,直到现在零零星星的战斗还时有发生,尤其是爪哇岛上,至今一些当年逃进山区的抵抗分子还没被彻底清理干净。

    当然,他们成绩也是辉煌的。

    从当年明军赶走荷兰人直到现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他们为大明打下了整个爪哇岛,整个马来亚,大半个苏门答腊岛,另外婆罗洲不属于文莱王国的部分也纳入大明直属。除此之外在苏拉威西岛,安汶,帝汶岛,还各有一个直属的府,这些整个组成了镇南省,为大明帝国开疆拓土近两百万平方里,也就是一百万平方公里,而且全都是极其富庶的土地。

    而在这期间明军付出了四万士兵战死或者病死,另外还有近十万人伤残的代价,至于他们杀死的敌人……

    这个早就没有确切数字了。

    反正镇南省刚刚搞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省汉人,也就是大明迁来的华人,一共是三十二万多人,这里面不算驻军,实际上光驻军就得近十万,至于土人,也就是乱七八糟的本地民族,一共是四百万,其中女性三百多万,也就是说这片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共还有不到一百万土著男人,而这里面青壮年实际上还不到十万。

    而根据最初估算,这片区域的人口应该在一千万左右。

    也就是说六年间,他们让这里损失了六百万人口,当然,这么多人不可能都是明军杀的,有打仗死的,有瘟疫病死的,也有饥荒饿死的,还有被掠卖做奴隶的,总而言之就是,这时候原本历史上的印尼和马来亚两国土地上,除了亚齐和文莱两个王国,还有加起来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万人口外,剩下的地方就还有包括十万青壮年和三百多万女人在内的,总共也就是四百万人。

    “不过这个数字也没那么准。”

    韩光小心翼翼地说道:“臣等只是统计了那些熟番的,一些深藏在山区丛林里的食人生番,这个都无法进行统计,就像婆罗洲腹地还有苏门答腊沼泽地区这样的。”

    “那个慢慢来!”

    杨丰很意地说。

    那个的确不好办,主要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婆罗洲腹地这样的,即便现代都属于可以拍狂蟒之灾的,这时候明军进去真得危险性太大,二战时候连日军都被达雅克猎头族打出来过,他可不认为这时候明军比二战日军战斗力还强,再说食人生番没多少,而且也不会对他构成妨碍,他们喜欢躲在森林里就在那里好了,最好世世代代都别出来。【W】

    “这里的教化工作做得怎么样?”

    他紧接着问教化使。

    大明在各属国,边疆区,还有殖民地,都设有专职教化使,归属礼部统一,采取类似教区制,每一个教化区一个教化使,下属教化官和教化员,主要职责是清除yin祠邪祀,清除异端,清除违**籍和雕刻,塑像之类东西,总之就是清理干净旧的印记,然后再教当地土人四书五经。

    不过现在有点变质。

    这时候的教化使们更热衷于建杨皇帝的圣祠和圣像,还有就是传播圣谕书,甚至还有内地虔诚信徒,自发跑来传播皇帝陛下福音的。

    “陛下,臣无能,至今只有不足一半的土人摆脱愚昧。”

    教化使跪下说道。

    当然他没敢说这一半里面还有多半是表面上,真正虔诚皈依的连他也不知道有几个,实际上目前镇南省的主要冲突也就是这个问题造成的,那些土人对大明来殖民他们倒不是很敏感,反正他们就是被统治来统治去,谁统治他们还不都一样。但对于让他们改变信仰,这个都表现得非常不友善,也就是那些在大明种植园当苦工当女人,对于先进文明接受度比较高一些,但那些小的土著部落,对此就比较抗拒了。

    哪怕明军拆了他们的庙烧了他们的经书,也没法逼着他们去教化使那里听讲。

    这个总不能用刺刀吧?

    明军倒是不介意用刺刀,可问题是哪有那么多士兵?更何况押他们一次可以,不能天天让士兵押着他们去圣祠啊!

    “不要光胁之以威,还要诱之以利。”

    杨皇帝说道。

    “尤其是在那些橡胶园甘蔗园里的土人,可以由教化司购买一些衣服食品,对于那些在这方面进步比较快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个朕会告诉礼部专门安排一项这方面的资金。另外也可以帮她们向雇主争取一下获得更高的工钱,毕竟作为接受了我华夏高等文明的,也就不能和那些愚昧之徒一概而论,她们获得更高一点的报酬也很合理,至于对那些雇主,可以由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一下补偿,比如在税收方面优惠一下。”

    紧接着他又说道。

    “皇上圣明!”

    那教化使赶紧说道。

    当然,这个其实他也知道,现在无非就是通过皇上变成制度化而已,要不然他想做也没用,毕竟他只是教化使,又不是什么主管官员,人家那些种植园主又没什么义务听他的,凭什么他说给信徒高工资就给呀?但现在有皇上圣谕,有税收优惠就不一样了,而一旦那些种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