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之祸害-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丰冷笑着说。

    昌国。

    礼炮,鼓乐,歌舞各种庆祝方式把昌**港的码头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包括丞相黄百家在内大批官员和军队将领,再加上普通百姓,至少十万人在这里,用欢呼声迎接凯旋而归的战士们,在他们面前的军港,大明远征军的战舰正一艘艘靠岸,甲板上无数士兵用同样的欢呼声和自己的亲人相见。

    除了两艘战列舰和四艘巡洋舰留在马六甲外,南洋舰队其它战舰全部返回。

    在长达近一年的作战中,罗璋和他的远征军横扫了整个香料群岛,最远甚至都到达了新几内亚岛,将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苏拉威西,帝汶岛,马来亚等地荷兰和葡萄牙据点全部扫荡干净,将大明疆域一直推进到了金州。

    并且在这片广袤土地上设立了一个军区级机构南洋经略使府,一个省级的镇南省,预定的首府是镇南府,不过因为镇南府还刚刚开始建设,所以目前南洋经略使和镇南巡抚衙门都设立在椰城,也就是原来的巴达维亚。

    而府一级的行政区包括了镇南府,椰城府,旧港府,锡江府也就是望加锡,安汶府,帝汶府一共六个府。

    当然这些府和国内不一样,实际上就是占领了原荷兰和葡萄牙人的要塞,但绝大多数土地依然都在那些土著苏丹统治下,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即便是大明内地,也有很多地方只是名义上的府县,但实权掌握在地方土司手中,这种羁靡制度又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无非就是先拿下来以后再慢慢收拾。

    “参见丞相!”

    罗璋走下舷梯向黄百家躬身下拜。

    “罗将军辛苦了,咱们的客人还好吧?”

    黄百家说道。

    “都还好。”

    罗璋忙说道。

    “那就请他们下船吧!”

    黄百家说道。

    罗璋立刻转头向船上喊了一声,紧接着一名军官对着船舱内喊道:“有请暹罗王国贡使!”

    他说完之后,一群身穿暹罗服装的人从船舱走出,就在同时礼炮响起,然后这些人走下舷梯和黄百家见面,这时候暹罗依然在大城王朝统治下,只不过在缅甸人的威胁下日益衰落。不过他们和华人关系一向特殊,当年清军入关和迁界后,有华人逃到了暹罗,原本历史上大城王朝灭亡的大城保卫战中甚至十几万华人参加了战斗,而后暹罗人复国也是在华人领导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达信王郑信。

    现在对于向大明称臣纳贡他们没有犹豫。

    暹罗贡使被请到一旁后,紧接着船上那军官喊道:“有请文莱苏丹国贡使。”

    然后文莱使团走下来。

    这时候文莱已经信奉穆大胡子了,苏丹是那素鲁汀,这时候的文莱可不是小国,实际上整个婆罗洲北部,也就是后世文莱和属于马来西亚的沙巴,沙捞越两地全都属于文莱苏丹,他们对于向大明称臣纳贡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他们的一代老祖宗还埋在南京呢!

    “有请吉达苏丹国贡使!”

    “有请万丹苏丹国贡使!”

    “有请日惹苏丹国贡使。”

    ……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南洋各国前来觐见杨皇帝的贡使一批接一批不停走下船,这一次是杨皇帝登基大典,罗璋很清楚来的越多皇帝陛下越高兴,可以说东南亚他兵锋所及之处国家都强制性要求派贡使。亚齐苏丹之前还想硬气一下,但被威海战列舰封锁班达亚齐并且打了一轮炮弹后,也吓得赶紧老老实实派出了贡使。得益于这时候东南亚苏丹多如狗的现状,罗璋居然给杨皇帝划拉了二十多个国家,也算是有点万国来朝的味道了。

    这些国家都很清楚大明的朝贡意味着什么,那都是发大财的机会,弄点稀奇古怪的土特产过来磕个头上个表称个臣,然后就会得到巨额赏赐,这种好事除了那些不懂事的家伙谁不赶紧美滋滋的跑来?

    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这时候的大明已经不是过去的大明了,这时候的大明皇帝也不是老朱家那些好糊弄的皇帝了,他们既然来了那也就代表着他们承认自己是大明的附属国,承认大明皇帝陛下是他们的主人。以后无论大明皇帝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必须照办,因为那是圣旨,因为他们已经是大明臣子,如果他们敢不听,那么就是抗旨不尊就是谋逆造反,大明军队将履行自己的职责。

    当然,此时这些贡使都还不明白这一点。

    二十多个小国的贡使在热情的欢迎下踏上大明国土,紧接着登上让他们胆战心惊的火车到达昌国府衙,在府衙享受到盛大的晚宴招待,休息一晚并且参观了一下昌国那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工厂之后,就再次登上了迎接他们的内河小火轮,开始他们的大明之旅。他们的第一站钱塘江驶到了杭州,然后沿运河一路向北到达苏州,游览完苏州再向前到达武进,在这里华威钢铁那无数烟囱指向天空,无数炼钢炉钢水飞溅的壮观场面连他们瞠目结舌,而铸炮厂一门门铸钢线膛炮整齐排列装配的场景,更是让他们两腿发软。

    这个国家的强大令他们窒息。

    接下来他们长江向北到达扬州,而扬州向他们展现出的这个国家的奢华,更是让他们恍如置身仙境。

    不过这都还好,在到达南京,站在那条通向城内的沥青道路上的时候,很多贡使都干脆跪在了路上,就像膜拜神灵般膜拜他们面前的宏伟城市。(。)

第二二零章 杨皇帝登基() 
圣历二五四七年正月初四。

    正阳门外。

    天坛。

    身穿十二章衮衣,头戴十二旒冕的杨皇帝,在鼓乐声中跪在昊天上帝神牌前,双手捧香一脸庄严地插在香炉里,然后退回到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好吧,这是在祭天。

    按照程序他还得同时给列祖列宗上香,不过他没有列祖列宗,用他的说法自己是他师傅在死人堆里捡的,所以根本就不知道祖宗是谁,虽然他师傅肯定知道,但他师傅从来没说,估计也是不想让他知道,所以这个就干脆免了吧。

    原本黄百家还想给他直接编上一堆,反正那些开国之君都喜欢这么干,最好一直编到他老杨家祖上最光辉的时候,比如说编到隋文帝某个儿子那里这样也算足够高贵了,但问题是这样叫大明又不对了得叫大隋才行,所以索性就免了,反正他是仙人下凡,天神显灵指定的皇帝,这个本身就已经足够高贵了,没必要再攀个祖宗。

    至于他师傅……

    那是神仙,本身诸神在这里都有神位的,他师傅当然也在里面。

    上完香接着奠玉帛,进俎,在昊天上帝神位前跪献爵,乐师奏乐,每一轮祭拜奏得乐都各不相同,这一轮还得舞干戚,然后司祝跪读祝文,读完杨丰再次行三跪九拜礼。这是给昊天上帝的祭拜,紧接着还得行亚献礼,也就是给其它诸神神位献爵,这里面就包括他师傅了,同时还得舞羽龠,再行终献礼。完了光禄寺进福胙,杨丰跪受福胙行三跪九拜礼,最后撤馔,奏乐,杨丰再行三跪九拜礼,祭品送燎炉焚烧,杨丰至望燎位观看,烧完祭品大典结束,大驾回宫。

    在数十万百姓的夹道跪拜中,杨丰的车驾带着全套帝王仪仗沿着新修的沥青路,进正阳门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现代的光华门,再接着进大明门,原本叫洪武门现在改大明门,从这里开始皇城,沿着长长的御街过外五龙桥进承天门,也就相当于北京的**,接着进端门,进午门过内五龙桥奉天门。

    这就皇宫了。

    此时奉天殿前丹陛丹墀上,早已经摆放好了各种仪仗,甚至还有各种动物,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杨丰转入后面的华盖殿,文武大臣在奉天殿丹陛丹墀上,各种执事由鸿胪卿率领到达华盖殿,向杨丰行礼并奏请皇上升殿,杨丰出华盖殿中门至奉天殿御座坐好,外面锦衣卫猛然甩起净鞭,卷帘将军卷帘,鸿胪卿喊行礼,文武百官向皇帝陛下行礼。

    “都平身!”

    杨皇帝很是志满意得地说道。

    众大臣起身。

    “宣各藩国贡使觐见!”

    紧接着鸿胪卿喊道。

    大明各藩国使者开始觐见,首先自然是大明第一藩,高丽王国使者,李焞干脆把他儿子李昀派来了,实际上不用派来,李昀就在应天大学上学,所以第一个觐见的就是高丽王世子。在他之后是安南王国贡使,阮福淍同样派来了他的儿子阮福澍,安南国王殿下如今正秣马厉兵等着和北方郑逆决一死战呢,对自己身后大老板那是一点不能怠慢的。阮福澍之后是琉球王国贡使,尚家无欲无求,他们那里什么都没有基本上属于与世无争的。再接着就是南洋驻国了,这些使者在这段时间的参观中,早就被大明的强大震撼了,此时一个个表现得非常卑躬屈膝。

    这总数近三十国使者一一觐见完成之后,杨皇帝很开心地唠了五块钱的,毕竟也是他登基的特殊日子,然后立刻下一环节。

    “摆驾承天门!”

    杨丰一挥手说道。

    紧接着他带领文武大臣和一帮属国使者,一起浩浩荡荡出了奉天殿直奔承天门。

    好吧,他的下一环节是阅兵。

    登上承天门城楼后,等候在外面的数十万百姓立刻向皇帝陛下跪拜,杨丰像某伟人一样,向着自己的臣民挥手致意,特别的大喇叭让他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而同样特别架设的型照相机,则把他这一刻的形象永久记录下来。

    自甲申国难,鞑虏荼毒中华,使亿万黎民骸骨如山,血流成河,且毁我汉家衣冠,灭我汉家礼仪,使索头胡服竟污秽庙堂,士子竞事异族以奴隶为荣,上天诸神恐长此以往,代代相传,百姓皆忘华夏更不知祖宗,故此命朕下界以拯黎民,以续中华,上仰诸神庇佑,下赖百姓用命,得以扫清腥膻,使山河重现日月之光,生灵重沐诸神之恩,然四方夷狄窥伺,鞑虏余孽蹿逆边荒,甲申之祸随时重演,故此上天以朕为下界之主,世代护佑中华,朕于此对天盟誓,将使中华永无外敌之辱,将使百姓永无饥馑之苦,将使环宇皆为大明之土,将使普天之下皆沐日月之光!

    杨丰像小胡子一样亢奋地高喊着。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面立刻一片叩拜之声。

    “陛下,是否开始!”

    明军总参谋长陈烈上前行礼问道。

    “开始吧!”

    杨丰说道。

    紧接着三颗信火箭升空,架设在承天门城楼上的三十六门礼炮立刻鸣响,同时九面巨大的战鼓也被敲响,在雷鸣般的鼓声中伴随着整齐的口令和军乐声,全套重甲骑着高头大马的龙骑兵首先排成方阵,踏着整齐地节奏通过广场。这些龙骑兵身后特意加上了类似翼骑兵的羽饰,头顶笠盔上也加了长长的羽毛头饰,甚至就连战马都套上了马甲,就像一片钢铁的河流般看上去极其华丽,当然手中那马矟同样也很抢眼。

    而在龙骑兵之后,是整整一个旅的骑兵,同样是阿拉伯马,不过没有马甲,这些骑兵身上也只有胸甲,另外身披猩红色披风,手中持着丈八长矛,马鞍上挂着式后膛枪,左轮手枪和马刀,如果说龙骑兵更多是仪仗队性质,那么这些骑兵,就是战场上明军的真正铁骑了。

    在骑兵旅后面是一个步兵旅。

    同样全部身穿胸甲,头上戴着笠盔,身上背着后装步枪,目前明军正在全面换装这种新式步枪,在新建了两个兵工厂后,每个月的产能已经达到两万支,基本上到下一轮进攻开始前,明军步骑兵旅都将完成换装,同样那些军官也将彻底告别老式单发火枪换上式左轮,至于淘汰下来的前装枪,将交给预备役部队,大明的预备役和后备役制度已经确立。

    大明常备军将维持在三十二个步兵旅和七个骑兵旅,七个重炮旅的规模,总兵力也就是七个军,加上各种文职人员和一些小的编制,如地方守备军之类,陆军常备军总兵力将达到三十五万人。但每省必须还有两个预备役旅,而成年男子都必须每年进行十天军事训练,无论干什么的都一样,这些人将作为后备役登记在册,这样可以保证杨丰在需要时候,能迅速征召起百万大军。

    这时候中国的人口实际上并不多,总数加起来还没一一,杨丰统治区也就五六千万,三十五万陆军,再加上海军约十万,这就已经四十多万常备军了,这个并不低。

    一个步兵旅的士兵,就这样迈着整齐步伐,喊着口声一片肃杀地通过广场。

    而在他们后面,是一个重炮旅。

    重型火箭炮营,多管火箭炮营,大口径臼炮营,十五斤长炮营,一门门口径吓人的重火箭发射器,水缸一样的臼炮,造型奇特的多管火箭炮,明军标志性的十五斤线膛炮,被战马拉着一队队在广场走过,看得那些属国使者们心惊胆战。

    而在重炮旅后面,又是一个步兵旅,就在同时天空中杨丰那艘专用飞艇,带着十艘小型人力飞艇飞临头顶。

    “都不必害怕,这只是朕的侦察部队而已。”

    杨丰看着那些惊恐的属国使者们淡然说道。

    这些人除了李昀,剩下谁也没见识过这东西,尤其是杨丰那艘专用飞艇,长达十几丈的庞然大物,两侧还各绘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色巨龙,从下面看去活灵活现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从天空扑下来一样。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什么科学知识都不懂的半开化种族,一看这种飞在天上的庞然大物还以为什么魔怪呢,其中一个不知道什么苏丹的贡使,在飞艇下降高度,如阴云般遮蔽了他们头顶的时候,甚至吓得直接晕了过去,搞得杨丰一阵无语。

    当然,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这些家伙就得使劲吓唬,吓得他们一个个望见明军就哆嗦,只有这样才能老老实实接受统治。

    “陛下,朝仁病死!”

    就在杨丰欣赏自己的阅兵式时候,方恒突然挤到他身旁低声说道。

    “病死?恐怕是拿刀子病死的吧!他死了还有他儿子,他儿子继位那就让他儿子的儿子来谢罪吧!”

    杨丰冷笑着说。

    “呃,陛下,他儿子庆仁才四岁,没有儿子。”

    方恒尴尬地说道。

    “那就他儿子自己来吧!”

    杨丰说道。(。)

第二二一章 倭国人口清除计划() 
杨丰的游戏其实很简单。

    倭国是必须吞并,但不能是藩属的方式吞并,而是要直接变成大明所属省府,但这样的话就必须对这个国家进行一番彻底的清理,简单点说就是让他们的人口大幅下降。这时候的倭国人口不会过两千五百万,幕末时候才仅仅三千万而已,这时候到幕末还有一百五十年呢,而万历时候倭国的人口应该在最多一千五百万左右,所以两千五百万是个很合理的数字,毕竟这时候人口增长率并不高。

    但如果想有效统治这个国家,那就绝对不能让他们的人口过一千万。

    也就是说他得再杀一千五百万才行。

    尤其是男人,必须越少越好,不怕全都清理掉。

    这活儿不能自己动手,只能挑拨他们诸侯之间内战他们自己动手,战争死亡,人为制造饥荒,奴隶掠夺,甚至必要时候散播点小瘟疫,这些都是备选手段,而这里面最的,就是倭国的内战。只有倭国陷入战乱当中其它手段才能使用,战乱对农业的破坏会导致大规模饥荒,战乱中急需武器的诸侯们会把奴隶贸易作为手段,而死人多了瘟疫也就不可避免,总之战争是一切的前提。

    至于战争的结果反而并不。

    德川纲吉开关,就断了西南各藩的财路,但西南各藩却很难团结起来抗争,因为他们本来就互相之间矛盾重重,而且除了岛津纲贵之外,其它各藩也不一定非得打仗才行。岛津纲贵自己是肯定不行的,他要想联合其它各藩,就必须得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口来,或者说他必须得占据舆论制高点,而杨丰现在就是在送给他这个口。德川纲吉出卖倭国利益逼死了一个天皇,如果再逼迫一个四岁的小天皇,那么岛津纲贵完全可以打出尊王的旗来,同样那些诸侯们也会响应他的。

    而德川纲吉没有别的选择。

    他如果不逼迫天皇,来满足杨皇帝的要求,那么明军就会摧毁他的城市,摧毁江户,摧毁大阪,摧毁名古屋,他的确是幕府将军,但幕府将军是靠武力夺取的,一旦他的主要城市都被明军轰平,甚至遭到明军登6打击,那时候其它各藩是不会因此来救他让他当老大的,人家会看着他被明军打个半死,然后快快乐乐地给他补上一刀再自己取而代之。

    所以德川纲吉就算明白这是一个坑也得硬着头皮往里跳,跳进去他还有机会,不跳他就没有机会了。

    至于国家民族什么的,那就完全是个笑话了!

    杨皇帝的登基大典结束后,就像当初方恒威胁的,紧接着南洋舰队和北洋舰队组成联合舰队驶离昌国,两艘实际上应该算二级战列舰加四艘三级战列舰,另外还有二十艘巡洋舰,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再次驶入江户湾。当那拥有三层炮门,巍峨如山的巨型战舰出现在自己视野后,岛津纲吉没有丝毫犹豫,再次派人前往京都,逼迫才刚刚登基的四岁小天皇去大明向杨丰谢罪。

    此举立刻引爆了那些藩主们的怒火,紧接着萨摩藩藩主岛津纲贵就在鹿儿岛毅然举起了尊王倒幕的旗帜,并且以最快度将自己的军队扩充到一万人,全部使用新式火器武装起来,然后向着关门海峡进军。一路之上熊本藩,佐贺藩,福冈藩,甚至大村这样的小藩相继加入,并且迅夺取幕府控制的长崎,长崎城代切腹自尽。还没等德川纲吉做出反应,长州藩的毛利家也举起义旗响应,很快九州岛各藩的两万五千名联军渡过关门海峡,连同长州藩组成三万人的倒幕联军向广岛藩进攻。

    这时候幕府军也到达广岛,然后双方在广岛展开第一场大战,在全部燧枪拥有野战炮的联军面前,那些英勇的幕府武士们血流成河,联军以几百人的损失几乎全歼了近两万幕府军,而和幕府军原本并肩作战的浅野家还有从四国岛增援的土佐各藩,也毫不犹豫地倒戈,联军沿着山阳道势如破竹般杀向京都。

    “钦使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