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仪儿,没想到你还挺会说呢?按你的说法,我就连中三元了。本朝也只有两个人做到过。”
“老爷,你肯定能中状元!”秋韵和青儿齐声说道。一来两人对王兴确实有信心,二来嘛,太太都那样说了,二人谁不凑个趣?
第128章 黎明情话(为明亮照我心的打赏加更)()
中会元可是了不起的大喜事,要知道,天下读书人何止成千上万,而且三年才有一次会试。三年贡士才有三百多人,会元又是这三百多贡士之首,说是这三年来的文魁也不为过,当然,如果再中了状元,那就更是名符其实了。
王兴高兴,申绍仪高兴,李青、秋韵、屏儿、画儿等也都十分骄傲,就连下人仆妇们,也觉脸上有光,出门走路都腰板挺直,说话办事都底气十足。
兴奋之下,自然放纵了些,当夜,王兴喝多了,申绍仪和李青也喝得醉眼惺忪,只有秋韵毕竟年龄大一点,比申绍仪、李青考虑得多一些,没有完全放量,最后还帮着屏儿和画儿伺候王兴和申绍仪安歇。
第二天早上醒来,窗户已经发白,王兴估摸着时辰,大约已是卯末。扭头见妻子还在酣睡,浑圆的膀子露在外面,脸上带着恬静的笑意,轻轻地把她的手臂放进被窝。
“没想到自己竟然中了会元?”,幸福的事总是回味了又回味,一夜酣睡,王兴此时已了无睡意,睁大双眼看着帐顶,再一次回味中会元的幸福感觉,臭美了一阵,继而又想到了半月后殿试的事。
殿试也叫廷试,是皇上亲自出题,主要是问治理天下之策,考察的就不光是贡生的文字水平,重点是其治事之能。
按说是皇上亲自阅卷,但这么多贡士皇上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到阅卷上,都是朝中大学士代为阅卷,排好名次,皇上一般只看前十名的卷子,名次一般也不会大动,除非他非常欣赏的,正合他口味的文章,而该考生的名次靠后,他有可能改变一下排名顺序,再钦点状元、榜眼、探花。
也就是说,大学士前期阅卷、排名非常重要,王兴要想得中状元,必须想办法进前十。
看皇上那次召见自己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对自己是有好感的。而且,王兴估计朱轩媁和郑梦境也一定会给自己进吉言。也就是说,自己如果进了前十,有这些有利因素,加上自己又是会元,皇上钦点为状元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自己被钦点为状元,那就会入翰林院,那对自己的事业帮助就太大了。
要知道,翰林清贵,不但极为受人尊重,重要的是升职很快。当然,如果想要入阁,也必须有翰林经历。非翰林不能入阁嘛。
要是进前十,作为文臣之首的当朝首辅方从哲的意见就非常重要了。
自己跟方从哲的儿子方世鸿是连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这层关系?
这个事既不能问,也不能主动去联络,要是让言官们得到消息,肯定会弹劾方从哲“以权谋私”“任人唯亲”,那样反而不美。
别说自己主动去疏通联系了,就是方世鸿近期登自己的门,怕也是不妥。最好是让方世鸿能跟方从哲提上一提。
这样的关窍,也不知道方世鸿那样的二货能否参透?
王兴又细细一想,不由地自失一笑:自己虽然娶的是申府庶女,但方从哲不可能不知道,毕竟自己是他儿子的连襟。
想到这里,他放了心,就不再考虑此事。
想到方世鸿,他又想到张云起,心想:不知道他中没中?
这个事,自己也是有些为难,不问吧,显得不关心,没有人情味;问吧,似又有显摆之嫌,依张至发那样的小性子,定做是想。还是让仪儿问问另外的姊妹,既表示了关心,又无卖弄之嫌,有了“表示过关心”的人证,也不怕张云起挑理。
王兴看向绍仪,发现她嘴角竟流出了口水,心想,这小妮子不知道梦到了什么?
笑着给她擦去口水之际,绍仪醒了过来,迷糊中见丈夫正凝视自己,嘤咛一声缩进王兴怀里。
“梦到什么了?流哈啦子了知不知道?”王兴刮了一下她的鼻子,问道。
“是吗?”绍仪一下子睁开眼,用手拭拭了嘴角,确有口水残留。
她不好意思地一笑,重新缩进王兴怀里,说道:“我呀,梦到咱俩生了好多好多孩子,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的,把公公、婆婆喜得嘴都合不拢了。”
“仪儿,你想到孩子了?”
“嗯。整天在后院呆着,真是烦透了。有个孩子玩,也好打发打发无聊的时光。”
“烦了就出去逛街,我不是老古董,你又不是不知道。”王兴知道她爱逛街,跟现代的女子不一样。在周家村时,要不是她爱女扮男装出来逛街,自己还不可能认识她呢。
“不成啊,兴哥,你马上就是朝庭命官,我可不能那么疯了。要不别人会说,你看,那个王大人的家眷,整天抛头露面,一点规矩都不懂。那不是给你抹黑吗?”绍仪说道。
王兴知道她说的是正理,封建礼教毒害最深的就是妇女,男人们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礼教带来的福利,最可怕的是,长期的封建宣传,连妇女本身也认为自己应该处于被奴役和压迫地位,而没有丝毫自我觉醒。
王兴叹口气,无奈,真是无奈。
要不给自己的后宅添点娱乐?比如麻将?比如扑克?
此念头一起,王兴想了想就笑了,麻将和扑克制作起来倒是不难,也易学好懂,如被推出,肯定受内宅欢迎,可要是这几位上了瘾,还有人搭理自己吗?以后生了孩子怎么办?要是被人冠以“后宅不谨”的罪名,那乐子可就大了。
等等吧,现在还不是时候。
“仪儿,你可以去你几个姐姐家转转,权当散心了。对了,也不知道你二姐夫是否中了?”
“我才懒得关心他呢,爱中不中,不中最好。”申绍仪厌恶地说道。
“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关心,否则,会被你二姐夫挑理,你二姐也难做人。”
“我知道这个理,可是一想到他那一副傲得不行的嘴脸就恶心。真是可怜我的二姐,也不知道当初爹爹怎么看上了张云起?还有四姐,多贤惠的人啊,偏偏嫁了一个花花公子。”绍仪愤愤地说道。
第129章 汉语拼音新功能()
许是听到了王兴和绍仪的对话,屏儿从东耳房进来伺候,见小姐和姑爷已经醒来,正在低声说话,屏儿连忙出去吩咐小丫环,去厨下要热水。
王兴对绍仪说道:“仪儿,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他们什么样跟咱们关系不大,但面子上的事总得过去。你打发个人去问问,只要不失礼就是了。”
“唉,我知道了。我让人去四姐家问一下,要是直接去他家问,弄不好二姐夫还要说咱显摆呢,我是不怕他挑理,他也不敢,但恐怕二姐会被他埋汰。他那人,小鸡肚肠,心胸小得狠。四姐夫虽然在外边花了点,但在家里对四姐还是不错的。”绍仪说道。
“仪儿,要不说咱俩夫妻一体呢,我就是这样的想法,还怕你看不透其中关窍呢。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王兴见绍仪已经醒得很明白了,搂着她光滑的脊背说道。
“嘿嘿,兴哥,我才是真幸福呢。我们六姊妹,谁也不如我幸福。原先你没有进士功名,还怕他们说你小门小户出来的,看不起你,现在你已是会元了,仪儿我再没有什么担忧的了。要我说,得夫如此,夫复何求才是。”绍仪幸福地说道。
“咱俩是自由恋爱,当然比他们盲婚哑嫁要感情深得多。”
两人正在黎明情话,屏儿提了热水进来,倒了两盏,用已经凉好的水兑了兑,分别递给王兴和绍仪,两人喝了,屏儿开始伺候绍仪起床。
晚上睡前和清晨醒来喝一杯温开水,这是王兴前世带来的习惯,按他的说法是可以清理肠胃,对身体有好处。
渐渐地,绍仪和李青,以及后宅众人都认可了,也都跟他一样,养成了这个习惯。
李青跟秋韵早就听到上房的动静,连忙起身,草草梳洗几下,来到上房伺候。
屏儿伺候绍仪,李青则伺候王兴起身,秋韵则赶紧安排画儿、琴儿、棋儿打水,准备洗漱用品。
王兴起身,先去了一趟茅厕,回来洗手、洗脸、刷牙,见天色已经大亮,已是辰初时分,跟绍仪说道:“我去东院看看。”
绍仪连忙让琴儿跟上。
王兴来到东院,见魏浣初跟洪承畴的房里静悄悄的,估计这俩货昨夜没少喝酒,仍在高卧不起。
他也不惊动他们,径直去了后院。
潘金等十名家丁自来到府里后,王兴一直没来看他们训练,一是忙于会试,二是觉得有洪林在,自己大可放心。现在会试结束,身心放松,心情大好,所以来看看家丁们的训练情况。
后院已经被平整出来,东头一副双杠,还有一架单杠,都是木制的。潘龙、潘虎兄弟二人一人玩单杠,一人在玩双杠。
西头则埋设了一套半米高的桩子,看来是梅花桩之类,潘金头顶一碗水,正在走桩。
中间地带没有什么设施,就见潘树正带领其余六个家丁在扎马步。
而洪林站在屋前台阶上,双臂环抱,注视着手下这些人,时不时地出言指点几句。见王兴背着手进了门,他连忙喊道:“停!老爷来了,列队!”
众家丁闻言迅速列队,然后一齐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道:“见过老爷!”
王兴冲他摆摆手,说道:“起来吧,该练什么练什么去,我只是来看看。”
众家丁闻言起身,接着去练。
王兴对洪林说道:“看来,你是把潘金当徒弟带了?”
“嗯,这孩子年龄最小,根骨不错,而且悟性在他们当中是最好的,我想重点培养培养。”
“这些人呢?及得上特种兵吗?”
“差远了!登房越脊、拳脚功夫没有问题,对战的话,三两个大汉不是他们一个人的对手。而如果他们三人结成战斗小组,威力更大,十个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过,有三个弱项,一是兵刃不够纯熟;二是这些人都是旱鸭子,水里功夫是弱项;三是他们一直生活在平原,山地作战、野外生存等,跟后世那些特种兵没法比。以后有机会怎么也得补上这些短板。”
“慢慢来吧,不能幻想一口吃个胖子,依我看进度还是不错的,最起码纪律意识、身体素质都已经有很大提高了。如果有机会,让他们上上战场,见见血,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一事:“骑术训练没有?”
“都会骑了,不过,只能算是会骑而已。我对此道也不精通,以后寻到好骑手,让人家再教吧。”
“嗯,没办法,只能如此。”王兴道。
“老爷,我最近在教他们识字,顺便把汉语拼音教了,我想,以后可以用这个传递机密情报。”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跟程强、刘建、崔明他们说了吗?”
“老爷,人家程强他们早就在做这项工作了,这还是程强提点的我哩。”
“行,看来程强他们真有搞情报的才能。”
“老爷,下一步等他们有了一定文化基础,我想教他们军事知识,要是其中出几个参谋人才,对我们的事业帮助太大了。”
“可以,涉及到军事参谋的事,你可以跟好贤交流交流,他可是军事专家。我所知不多,反正以后会跟各种势力交战,绘图、计算、制作沙盘等,这些东西必不可缺,你现在就需要留心。当然,可以跟程强他们对接一下,他手下的人比你可多多了。”
“是,老爷。”
“行吧,你选个人,机灵点的,让他们跟我。以后你专心搞训练,有时间去潘庄指导一下潘东,他那些人可是你这些人的后备军。”王兴道。
“还是我随行保护吧,这些孩子我怕难当大任。”洪林说道。
“没事,现时还算平静,也就是跑跑腿,传传话什么的。你要天天跟着我,一来是浪费人才,二来你可以专心去忙活大事。”
“行吧。要不就让潘金跟着你?论机灵和勤快,他是这些人中最拔尖的。”
“不用,我看他是个练武的料,别耽误你授徒了。好好打磨打磨,把你的功夫都传给他,以后有大用。”
“那行,就让潘九去吧,他也很机灵。”洪林指着正在扎马步的一个面色白皙的小伙子说道。
“行,就他了。”王兴满意地道。
第130章 连襟之间()
王兴回到西院,绍仪见他回来,忙令传饭。
主食是一笼新蒸的花卷,汤类则是小米红枣稀饭,配了两碟小咸菜,是切成丁的腌黄瓜和腌红萝卜,还有一碟卤鸡蛋。
王兴一见,顿时胃口大开,不由暗暗称道柳玉娘的细心。
吃了一个小花卷,一个卤鸡蛋,就着咸菜连喝了两碗稀饭,胃里顿时舒服了很多。
王兴吃完,对绍仪说:“我去书房用用功。”
绍仪答应一声,令秋韵跟去伺候。
王兴来到书房,他想准备准备十四天后的殿试。
天子问策,一般是问如何治理天下,题目或大或小,大则涉及天下事,如吏治、民政、军政,小则可能就是某一政务。
题目大的话倒是好说,有圣人之言在,大可泛泛而谈。如具体到某一政务,则必须言之有物,必须有真知灼见,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天子心意。当然,首先要符合阅卷大学士的心意,否则不给你好评,进不了前十,就能入天子法眼,想要进入一甲,难上加难。
考虑到万历帝与文官集团势如水火,文章如此既能符合阅卷大臣的心意,又能入了皇帝法眼,这可就难了。
当前皇帝眼中最大的政务是什么?王兴想仿效后世,打打题。
这个问题,王兴根本不用考虑很久,就能知晓万历皇帝的心意。他不会把内政放在心上,除了殿试这样的抡才大典,万历帝自十五年以后,基本不上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他眼里,似乎内政的事,都无关紧要,或者是因为有那些文臣操心,帝国还能够正常运转——尽管效率极低。
在他心里,天下只要没人造反,他就可以稳坐九重,混混沌沌或者说自欺欺人地做着天下太平的美梦。
那么除了内政,则就是建奴建国的事了。
听说前些日子,多年不上朝的皇帝破天荒地为此事专门开了一次朝会,虽然被方从哲和吴道南安抚下去了,但他内心未必踏实。
那么这次殿试拿出如何应对建奴的事问策,倒是十分有可能。
“甭管准不准吧,先做一篇这样的文章,另外如何开财源,增加国库收入;如何减轻灾害,以解民生之苦,这类的题目也做几篇,以备不时之需。”王兴如此想到。
此时,秋韵已经给他磨好了墨,润好了笔。王兴拿过一张已经裁好了的、与殿试用纸一般大小的宣纸,写下“平奴策”三个字,开始整理思路,斟酌词句。
文章还没写完,屏儿来了。
“老爷,二姨老爷和二姨奶奶、三姨老爷和三姨奶奶来给姑爷、小姐贺喜。二姨奶奶和三姨奶奶已经到了后宅,二姨老爷和三姨老爷在前院客厅。小姐请姑爷前去相见。”屏儿道。
“哦?张云起和周景来了?倒是出人意料。”王兴放下笔,对秋韵说道:“把这篇文章收好,我抽空再写。”
“屏儿,太太说没说,二姨老爷中没中?”王兴转头又问屏儿。
“中了,第三百一十一名。”屏儿答道。
“好,我知道了。”
王兴说完,让屏儿伺候着净了手,整理一下仪容,往前院会客去了。
来到前院客厅,见张云起、周景正在饮茶,连忙上前见礼。
“二姐夫,三姐夫,不知二位驾临,失迎,失迎。”
“我们做了不速之客,任之何必客气?”张云起和周景连忙站起来还礼。
分宾主重新落座,王兴看张云起脸上竟然挂着笑,不同于往日,满脸阴霾。想来杏榜名标,也是内心十分高兴。
“二姐夫,小弟还说要去给你道贺,不想倒是让你抢了先,小弟汗颜啊。”王兴道。
“哎,任之,你是会元,而我的名次在三百名之后,差点就要落第。哪有会元反而先给我道贺的道理?”张云起微笑着答道。
“二姐夫,说什么会元不会元的?我的才学哪及得上你啊,只不过是侥幸而已。”王兴谦和地说道。跟张云起说话,他尽量小心措词,连表情都要尽量诚恳,怕哪句话说不准,被他挑了理。
“侥幸或许有之,但才学肯定比为兄强不少,这一条为兄心里还是有数的。”张云起说道。
一听他的回答,王兴心里就一阵气,我说侥幸是自谦,你说可能有侥幸的因素,看来是不服啊。别说前世的那些知识了,就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哪一项不遛你一条街?
想归想,面上却是不能显露,毕竟是亲戚嘛。
“你俩就不要谦虚了,别忘了,我还是恩荫贡生呢,你们都说自己才学不高,让我何以自处呢?”
王兴正在想如何把话题进行下去,这时周景出言解了围。
“哈哈哈,子见,你说的也是。我和任之光顾了高兴了,倒是忘了你在旁边,莫怪莫怪!”张云起笑着说道,他在周景面前还是很有优越感的。
周景,字子见,号月崖。
王兴心说:“莫怪?不怪你才怪!这是什么人哪?莫非读书把脑子读坏了?还是张至发生了一个智障儿?”
心里想着,看向周景。周景倒是好脾气,听了张云起的话也不以为异,脸色如常,王兴放下心来。
“子见,至今没有除官?”张云起问道。
“没有。这不等着呢吗?”周景答道。
“要不要让我问一问家父?”张云起又问道。
“多谢二姐夫费心了。家父不许我钻营。”周景拒绝了。
“咱们是至亲,怎么算是钻营呢?你不用管,我回府后帮你探问一二。”
“那就多谢了。”
听了两人的对话,王兴心想,张云起也是够可以的。既知是至亲,早就该帮这个忙了,难不成,你不中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