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秧苗仙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实在太疲惫了,将丫头放到脑袋旁边,侧身向着丫头一下子就睡着了。

第二天,秀云婆婆就用热帕子给秀云敷在奶上,一边让孩子使劲吸奶,丫头抵足了力气使劲吸奶,一会就满脸通红,头上冒出汗来,好在总算有少许的奶汁出来。如此这样几次,在大人和丫头的努力下,丫头终于能顺利吃上奶了。

不过这也幸亏有了秀云婆婆,将家里的另一只母鸡也炖了,婶娘和绍芬她们又送来两只母鸡以及几十个鸡蛋,天天给秀云开小灶。让张强一个劲的埋怨说自己还赶不上一个外人,气的秀云婆婆又是给他几个梨笊。

离秀云生产过去十多天,娘家妈妈提着一篮子鸡蛋和一只母鸡过来了,秀云婆婆远远的迎过去“哎呀,亲家母快来坐,咋还拿这么多东西呢,秀云有,吃都吃不完呢。”

都说秀云婆婆会做人,这里就可见一斑,秀云妈拉住她的手说“我们家秀云找到你这样的婆婆,是她的福气,我这个当妈的,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秀云娘家生活更是拮据的很,家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去年刚刚成亲,媳妇嫌和弟弟妹妹一起拖累了,就吵着要分家。

最小的那个妹妹才十三岁,还在上中学呢,大儿子又分出去了,还有两个半大的小伙子等着娶媳妇呢,把两老口累死累活的,孩子还不怎么领情。本来他们是早几天就听说女儿生产了,但是家里哪里拿的出什么东西,这四十个鸡蛋还是向邻居借来凑齐的。

秀云妈看见秀云满面红光的样子,知道这个婆婆到底是没有亏待咋闺女,心里稍微安慰了点。逗弄了一下丫头,回过头对秀云正色道“大娃啊,你一定要坚强些,知道不,当女人最苦的就是生娃娃。你莫要想到靠的住哪个,人家说的话靠山山倒,靠水水穷,女人就要靠自己……”

“妈,我知道的,你也要注意身体。”秀云妈虽然没文化,但是这些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懂的。从孩子记事起就经常的念叨这些。

秀云妈临走时看了眼外孙,不忘嘱咐道“带孩子不能太惯着她了,知道么。”絮絮叨叨了许久才离去。

秀云婆婆见亲家母要走,连忙拉住让吃碗面再走。秀云妈见自己女儿外孙都好,知道都是这个婆婆的功劳,不由眼泪婆娑,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亲家母,你真是秀云的恩人那,秀云有你这样的婆婆,我这做妈的就放心的。这面我就不吃了,家里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做了。你是晓得我们家的那些事的,莫要留我了哈。”

送走了秀云妈,秀云婆婆看着一大碗的面条。这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能够用大碗面条待客的确是非常浓重的,就算是家里过年也吃不上全面煮的饭,都是少少放几根面条,再放些菜啊,玉米糊糊啊什么的,再撒上一把盐了事。

秀云婆婆当然舍不得吃这碗面,就分出来一半,再加些汤,煎两个鸡蛋放上面端给秀云吃。

一晃月子做完了。

秀云在婆婆的精心照料下,身体也几本上恢复了,而且丫头在母乳的喂养下总算像个正常的婴儿了。只是这孩子非常的懂事,从来不哭不闹的,有奶就使劲吃,没有就安静睡觉,窝屎窝尿也是很容易就可以抽到,就连尿片都很少洗。

孩子满月,家里并没有摆什么满月酒,一般生女娃娃是没有这个规矩的,还是和平常一样的过。只是秀云婆婆去自留地里摘了点葱子韭菜什么的,给丫头封赠“聪明,久久长寿”。

按理说孩子满月了,总不能还是丫头丫头的叫,得给取个名字。但是张强却连看都懒得看那个又小又丑的丫头片子,被秀云婆婆逼的没办法就随口道“你们想取啥子名字就取啥名字好了。”嘴里咕哝一句,又不是我想生。

“你这个挨千刀的,你的娃娃你不给取名字哪个取嘛。”

张强不耐道“哎呀,算了算了,插秧子那会生的,叫个秧子算了,反正都是给别人养的赔钱货。”

“啥子秧子,还秧苗的。”秀云也怒了。

“哦对,叫秧苗也好,叫秧苗长大不愁饭吃。”张强耍无奈。

吃过饭,张强一手掏牙缝,一边道“过几天我想和张春华他们去厦门打工。那里有几百块一个月的。”

秀云“啥的,你去打工了,屋里的事情咋办?”

张强“嘿嘿,这不是还有你么,反正在家里你也嫌我没做活路,我去外面打工多多少少还可以挣点钱啥的。”

秀云沉默了一会“既然你都决定了,我也拦不住你,这都八月份了,过不了多久就要过年了,要不翻了年再去?”

张强“哪怎么行,人家张春华和那边的老板联系好了的,再过两天就走,我们队上就我还有张三麻子和张春华的小舅子四个人。”

秀云知道留是留不住一个人的,留得住的是别人愿意留的。张强是她留不住的,从结婚没多久她就看出来了,这并不是自己的良人。但是在八十年代农村,思想还是很保守,一般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更何况婆婆待自己也不错,也就将就这样过了。

秀云有种预感,张强似乎就这样慢慢的离自己越来越远。

果然没过几天,张强向大哥借了二十块钱当车费,收拾了铺盖卷和张春华一伙人跑厦门打工去了,家里就剩下三个老弱妇孺。

丫头是五月份出生的,在十月份的时候队上的大多数人才知道张家生了个女娃子,因为这孩子从来不哭不闹,更没有其他孩子那样吵夜,就连尿片都很少晾出来。

这样一下传开来,镇上才来人给丫头登记上户,户口上面姓名那一栏写着“张秧苗”。

第一卷 凡尘劫 第四章 张秧苗

第一卷熙攘凡尘第四章张秧苗

也许是张秧苗闷吃闷睡的缘故,在她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和正常的孩子差不多大了,甚至还更结实一些。

秀云婆婆虽然独自住老屋,实际上跟着小儿子就是张强过的,大儿子张建武每年提供一百斤谷子和小麦,如果收成好的话,逢年过节的还拿点零花钱。

现在张强一出去打工,加上有了张秧苗丫头,秀云婆婆主要任务就是看好小丫头,但是这丫头非常的乖巧,每天她奶奶将她放到地上让她自己玩,别人七八个月还在学爬,这小家伙就想攀着萝兜窝自己站起来。当要拉屎拉尿的时候就会咿咿呀呀的闹,奶奶这时候知道小家伙要拉屎拉尿了,将她提起来就是了,基本上很少弄湿尿片,到后来她奶奶干脆给她穿了封裆裤。

一来这孩子懂事不会尿到裤子里,二是已经年底了,天气愈发的冷,穿有裤裆的裤子多少暖和些。

秧苗的早熟懂事,在外人看来是个另类。但是对她自己来说,好想是从一出生就渐渐的明白自己环境,而且后来和大人接触的多了也懂的多了,从最开始非常的灵动,后来便逐渐的收敛外放的光华。

秧苗知道妈妈和奶奶对自己好,这个好是指的吃饱穿暖,大人整天里里外外忙碌着根本不可能多少的陪她,更不要谈买玩具零食哄她,有时秀云干活累的慌还会对她吼上两句。

年底的时候张强果然没有回来过年,只是托张春华老婆给秀云带了口信就是不回来过年的意思,赶明年过年回家。

这是八〇年春节,也是秧苗来这个世上的第一年,家里就剩下奶奶和妈妈,秀云因为没什么心思张罗,家里总显得冷冷清清的,张强也没有想走的时候说的那样寄钱回家,孩子大伯的钱也没还上,农村也没什么出产,养了两头猪卖了出去换回来两头猪仔,几袋肥料,种子什么的,过年去集镇上买了两斤肉几斤脚油(脚油:是猪身上的油,比板油差多了,而且还有屎臭味,但是比板油便宜很多),以及两斤盐巴(那时候盐巴都是散的一斤一斤称的)几百块钱花的七七八八,现在握在手里的还剩下七十多块钱。

家里一个也没制新衣裳,大人可以将就过,秧苗也幸好队上带过小孩子的人家送来一些旧衣裳,也可以勉强过。

秀云看着婆婆在给秧苗缝裤子,这孩子越大越皮,老是磨破裤子衣服。“妈,你看,我们还是把大哥他们的钱还了算了,这大过年的。”

“嗯,他们总的说来还是要松活一些的,不过帐总是要还的,就是那个挨千刀的,出去这么几个月了,个子都没寄回来……”秀云婆婆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让秀云本就愁云满布的脸色更加难过。看见角落里秧苗攀着萝兜一蹲一撑的,吼道“你个死女,在那里撑啥子。”

秀云婆婆知道这是秀云心里难过没处发泄呢。连忙转移话题“要不这钱翻了年再还也好,家里这称盐打油都要钱的,没个子在手里总不踏实,我想老大会理解我们的。”

“哎呀,算了算了,我决定了,还了心里踏实些。”秀云有些不耐烦打断婆婆。从手里抽出两张五块的塞到婆婆手里“这个你拿着。”想了想又抽出一张两块的一并塞到婆婆手里。

秀云婆婆还待说什么,秀云立马做出要发火的样子“哎呀,你在磨磨蹭蹭的啥子,给你的你就拿到起。”说罢起身去还钱去了。

秧苗大伯就住在秧苗家左隔壁,仅一墙之隔。只是他们成家早些,而且张建国有个石匠手艺每年下来有些余钱,将以前的茅屋推翻新修了三间土墙房子,上面盖了瓦片。秧苗他们则还是刚分家那会的两间你草房(就是先用木头或是竹子搭个房子的框架,再用泥水活上稻草稀泥敷在上面),一间睡房,里面放两个柜子装米粮,一间用来吃饭放些杂物。

至于厨房和猪圈都是简易搭起来的窝棚,稍微大点的风都会让秀云心惊胆颤,最怕的是下雨,天上多大,屋里就多大,一边忙不迭找东西接雨,一边生怕房子垮了。

秀云的意思再怎么辛苦两年也的把房子翻新,若是哪天晚上遇到下大雨没准房子冲垮了,人就埋里面了。但是张强却根本不理会这里,家里有了余钱就拿去和队上几个狐朋狗友的喝酒下馆子。

本来婆婆也是支持秀云管家,但是张强看见家里有了点进账就围在秀云身边,跟前跟后,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几句软化下来秀云把持不住还是让张强骗了去,如此三番,虽然气恼张强不成家,但是这日子终归的过下去。

秧苗虽然人小,虽然不知道大人们这些过往,但是不得不说的她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在她六个月的时候就断奶了,一方面是家里生活不好奶水不足,二是秀云忙着干农活哪里来那么多时间专门奶孩子,再加上秀云因为气恼张强,总觉得这丫头也是自己的拖油瓶,生气的时候就找丫头出气。不过总归是自己生的,一般骂几句,还真没舍得打几次。

大年三十这一天刚吃过早饭,绍芬就过来了“妈,秀云啊,今天团年,中午就来我家吃饭哈。”

“啊,这个,你看多不好意思的大嫂,生娃的时候你们帮衬了我们那么多……”

“哎呀,你在说什么呢,你看这大过年的,你们两三个人也难得再起灶了,来我们家不就是多双碗筷的事么。好了就这样说定了哈,我得赶紧过去准备了,你知道我们家那口子的,就是个饭来张口的主。”绍芬说道这里猛然想到婆婆还在场呢,瞟了眼婆婆貌似没啥反映,便飞快走了。

两人将屋里收拾一下,带着秧苗来到绍芬家里,两个孩子都在灶前烧火,大儿子张小军五岁多了,小女儿张小花三岁多,都非常的懂事。因为过年嘛大人也放的比较松,这时候小军拿了一块猪肉放灶膛里烤,一下就烤得油滋滋的,发出一股久违的肉香,两个孩子为谁先吃争抢起来,当然小军大些,一下子将肉块放嘴里,烫的龇牙咧嘴的,小花没抢到便哇哇哭起来。

张建武走进厨房吼道“大过年的哭啥子哭,再哭跟老子滚出去。”

这个时候婆婆赶紧上来打圆场“哎呀没的事的,小孩子嘛,骂那么凶干什么。”一边安抚小花“我家小花乖哈,奶奶来帮你再烤一块哈。”

“妈,你不能太惯着他们了,现在都管不住,长大了还得了。”毕竟在自己妈面前,说话也比较冲,张建武气哼哼走了。

秀云将秧苗也放到灶前和两个哥哥姐姐玩,自己则到后院去帮着绍芬理菜,絮絮叨叨摆些家长里短。

秧苗眼巴巴看着冒着香气油滋滋的肉块,不停的流着口水,被小军小花笑的不得了。奶奶告诉她“我家秧苗还小的,让奶奶看看,哟,小门牙都冒出来了诶。但是现在还是不能吃肉块,嚼不烂对肚子不好的。等下了锅里的骨头汤熬好了奶奶多给秧苗舀两碗哈。”秧苗貌似懂事的朝奶奶点点头。

果真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秧苗独自一人喝了两碗骨头汤,饭还没吃完让奶奶端去尿尿,这有惹的小军和小花大笑不止。

秧苗吃好了,便一个人在一边安安静静的耍,伸伸胳膊伸伸腿的,逗得还在一旁吃饭的大人都多吃了两碗饭。

到晚饭的时候,秧苗同样是只捡熬的浓浓的骨头汤喝了两碗了事。因为她知道平时没有的现在过年才能吃到的肯定是好东西,而且她自己也感觉到虽然喝的汤水,但是比起平时吃一大碗的糊糊还顶事。

第一卷 凡尘劫 第五章 渴望学习

第一卷熙攘凡尘第五章渴望学习

一翻年,小军也六岁多了,到九月份的时候绍芬和建国商量把孩子送去学校算了,现在越大越不好管的,整天带着小花和队上的几个奶孩子漫山遍野的疯跑,现在秧苗也两岁多了,也要跟着到处去玩。

在大人眼里秧苗那么小的万一有个啥,也是自己孩子带出去出事的,看秀云一个妇人在家里不好交代的。两人商量下来还是把小军送学校一了百了。

村小学里张家有五里远样子,对农村人来说远倒是不远,就是全是山路,让小军和同队上的几个娃娃每天都结伴上下学。

让人没想到的是秧苗居然也要和小军一起去上学,这才两岁半的孩子就想去上学,两家人都反对,一是孩子太小了,二是这里全是山路而且还那么远,总不可能每天都让小军背着她去呗。这让绍芬非常的不高兴,甚至对小军大吼,目的就是骂给秀云看。

秧苗最终没能和小军一起去上成学,倒是每天早上小军起来朗读,她就跟着一起读“啊,哦,鹅……”,现在正是学说话的时候,又加上秧苗学的很认真,往往两三遍就能记下来,等小军上学后,一个人没事就吼两下。

到下午快放学了,秧苗都到院坝边上等着小军放学,见小军哥哥一回来就缠上去,小军做什么她就在后面跟着。开始小军非常讨厌这个跟屁虫,但是不管怎么骂她都照跟不误,要说打吧,一根手指头就戳到地上了。后来管她呢,除了丫头烦点,自己做作业的时候都是非常懂事在旁边看着,或是自己拿棍子在地上划。

这半年下来,小军学了多少的东西,秧苗在旁边也学了八九不离十的,不过小花却非常讨厌这个又黑又瘦的小不点总是围着自己的哥哥转,奈何秧苗学会说话了嘴巴甜的很,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着,让小花也渐渐默认了她的存在。

年底的时候张强回来了,衣服穿的很光鲜,但是一分钱都没有,队上的就连张三麻子都拿了一千多块钱回来,把他婆娘高兴的逢人便说她男人在外面如何的本事。张春华自不必说,他妈出来给那些老太婆讲的她儿子拿回来了一摞的红票子呢。

秀云问“你在外面这一年多时间挣了多少钱?”

“钱钱钱,你个没出息的婆娘就晓得问我要钱,老子在外面不吃不喝撒。拿去嘛,就这么多了”张强不耐烦摸出一把零票子扔到桌子上。秀云数了数才二十多块。

“咋才这么点,走的时候借的五十块路费都没挣回来吗?”秀云有些委屈。

“你有本事你去挣啊,我没的那个本事挣那么多多钱,你认为哪个好跟哪个去啊。”张强看见墙角处,秧苗拿着木炭在地上划,气不打一处来,上去一脚将秧苗踢翻“都是你这个赔钱货,整的老子一年运气都不好,老子打死你。”边骂劈头盖脸朝秧苗扇去。

秧苗没想到这个陌生的“爸爸”居然无缘无故打自己,而且看架势根本就是朝死里整。还好秀云看阵势不对劲连忙拉住张强,在喂猪的奶奶也冲进来将秧苗抱走。

张强还在那里兀自骂骂咧咧,两人一年多都没见面了,又一顿好吵。

奶奶将秧苗抱到自己屋子里,秧苗已经痛苦的蜷成一团了。刚才张强踢的那一脚结结实实踢在秧苗胸口上,差点背过气去。后来有接连扇了几巴掌更让秧苗晕头转向。

开玩笑,一个二十多岁正值壮年的大男人下死力气打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当时那一脚没要了秧苗的命着实是个奇迹。

奶奶也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只有一直抱着秧苗不停喊着,终于到下半夜的时候,秧苗稍微缓过劲来弱弱的喊了声“奶奶”。

后来秧苗回想到,当时那个男人的一脚硬生生将他付出一颗精子的代价要回去了。如果不是她命硬,她早就被那一脚踢到阎王那里去了。所以他们已经两不相欠了。

张强在家里待了二十多天,过了正月十五又跟着那几人一起走了,走的时候又跟大哥借了一百块钱。把秀云气的不得了,最郁闷的是两三个月后,秀云竟然有些恶心呕吐,生过一次娃的她很快明白自己又怀上了,虽然气恼张强,但是一想到若是这次真的怀个男孩的话也许他就会回心转意呢。何况那个时候农村通兴生二胎的。

张强在家的这段时间,秧苗一直躲在奶奶房间里,包括过年都没有出来,都是奶奶端进去给她吃。一是因为那一脚着实重了,身子骨没有恢复过来,重要的是秧苗从那个时候起打心底的厌恶那个人,对方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看见对方,要是再对自己来上那么一脚就后悔莫及了,她一点也不担心对方做不出来。

大年一过,小军有继续上学了,现在小花和秧苗两个小孩的关系也渐渐改善,毕竟小军走了也没人陪小花玩,队上大点的孩子也上学了,而且现在秧苗长大些会跑会说话了。两人每天早上陪着小军朝读,下午陪着小军做作业。两个小家伙有时会问些书本上的问题,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小军很容易就回答了她们的问题,这让小军尝到了当小“老师”的甜头,学习热情也逐渐提高。

而且在一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还得了小红花,让绍芬两口子高兴的合不拢嘴。外人背地里都说一个打石匠生的娃肯定也是个小打石匠呐。虽然是背地里说,但是总会传到自己耳朵里,看着小军懂事又那么爱学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